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抗美援朝时间的起止日期地点(抗美援朝时间的起止日期)

抗美援朝时间的起止日期地点(抗美援朝时间的起止日期)

你所不知道的抗美援朝:17万个名字,19万份思念

辽宁日报微信 | 作者 张颖

这是一个平常的午后,阳光灿烂,岁月静好。位于沈阳皇姑区陵园街尽头的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不知名的参观者在烈士英名墙前留下了一捧花束。

记者采访时看到放在英名墙下的花束。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高矗的纪念碑。

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自1951年陵园建成后,这里就成为辽宁人民和志愿军老兵寄托哀思之地。

烈士英名墙以姓氏笔画为序。

英名墙上共镌刻了174407个名字。

这座下沉式广场,建于2014年。长130多米的英名墙上镌刻着志愿军烈士的名字,包括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牺牲和失踪的志愿军官兵、支前民兵民工、支前工作人员等,以及停战后至志愿军回国前帮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生产建设牺牲和因伤复发牺牲的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烈士英名墙上面刻下的只有174407个名字,但实际上这174407个名字代表的是197653位烈士。

通往下沉广场英名墙的石板路。

如今,这面长130米的英名墙成了人们寄托哀思、祭奠英烈、寻访亲人的象征。

2021年,沈阳晚报全媒体记者王立军接到山东媒体同行打来的求助电话,想让他帮忙寻找一位名叫“曹文兴”的志愿军烈士。对方告诉他,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的曹文荣老人70年来一直在苦苦地寻找哥哥曹文兴的下落。根据曹文荣的描述,哥哥曹文兴出生于1930年,21岁订完婚还没来得及举办婚礼就参军到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并牺牲在朝鲜战场。

也就是说,关于曹文兴的信息只有他名字上这三个字,要想找到关于他的相关信息无异于大海捞针。但王立军没有丝毫犹疑就接下了这个寻找任务。

王立军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与工作人员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后,确认烈士墓中没有曹文兴。然后他就在烈士英名墙上找,先找到曹姓,然后一个一个往下看,当看到“曹文兴”三个字时,他的眼泪就出来了,“终于找到你了”。

英名墙上镌刻着“曹文兴”的名字。

2023年清明节,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的陈六街和陈寿玉父子在这面长长的英名墙上寻找着“陈福平”的名字。当看到父亲名字的时候,76岁高龄的陈六街老人潸然泪下。

2019年起,退役军人事务部等部门启动帮助烈士寻找亲人活动。不少媒体同行都积极参与帮助志愿军烈士寻亲这一活动。2021年,退役军人事务部“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采用信息化、新媒体等手段为烈士寻亲,进一步提升烈士寻亲成功率,帮助更多烈士早日找到亲人。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二楼展厅里,展陈着数枚四四方方的印章,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在射灯的照映下熠熠生辉。

2014年至2022年,9年间共有913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的怀抱。其中多是无名烈士,在跟随遗骸一起回国的烈士遗物中发现的30余枚印章,让我们知晓了部分烈士的名字:王国清、赵国巍、董义图、刘金、李云珊……

王国清烈士的遗物中有一枚刻有他名字的印章。

赵国巍烈士的遗物是一枚刻有他名字的印章。

董义图烈士遗物,一枚刻有他名字的印章。

刘金烈士遗物。

李云珊烈士遗物。

通过这些小小的印章,30多位烈士的身份得以确认。

携带印章是志愿军战士的习惯,当时,很多志愿军战士是不识字的,印章是为了给家人写信的时候印上自己的姓名,而从事文书或者通信工作的人则更需要使用印章。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70年后,小小的一枚印章发挥了另外一种作用。

志愿军烈士贴身衣物上的纽扣、皮带、鞋底等也是证明他们身份的重要物件。随着对9批在韩志愿军遗骸回国的9000余件遗物的深入挖掘和研究,有望让更多的“烈士无名变有名,从归国到回家”。

近年来,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退役军人事务部通过对迎回的前8批825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DNA检材提取和鉴定工作,同时,结合烈士遗物、军事战史以及志愿军烈士遗骸挖掘信息等梳理了部分疑似烈士亲属名单,共为10名归国烈士确认身份、找到亲人。

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徐丹伟摄

第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万重摄

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万重摄

70年前,你们出征,为保家卫国而战。70年后,你们归来,看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这大勇大爱,彪炳史册;这大仁大义,传颂千载。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17万个名字,19万份思念,永生永世,无尽无休。

抗美援朝只诞生俩“特级英雄”,他们是谁?你能说出来吗?

2023年朝鲜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曾经为抗美援朝,派出几十万壮士支援,伤亡达到了19万之巨,可歌可泣永垂不朽的英烈们,都铭记在历史的画卷上,那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只诞生两位特级英雄,他们是谁?他们就是黄继光和杨根思。

长达2年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在新中国建立后,参战的一次惨烈的战役,也是一场极为艰巨的战役,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落后火力不足,和美国为首的西方联军对阵,在武器上吃亏太多了,完全都是凭借战术和意志在杀敌。

我国在解放战争后,百万大军中,诞生过78位特级战斗英雄,可想而知获得战争英雄称号的人是多么的了不起,他们的经历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才能从如此之多的勇士中脱颖而出呢?

在人类所有的语言和词汇中,恐怕无法形容的就是战争,那些曾经从战场的尸山血海中幸存生还的战士们,都留下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很多人都久久徘徊在战争的阴影中,甚至总是会想起曾经一起战斗的战友,因为战争带给人类的残酷和残忍,无法用语言来重复和描述,每一次正视都是一种煎熬和炼狱般的折磨。

因此能够在异常恐怖的战场上,克服生死的恐惧,奋勇杀敌,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战士了,能够在密如蝗虫倾巢而出的蚁群一样的敌人包围中,杀出血路突出重围,真是超级英雄和战神才能做到,而黄继光和杨根思就是这样两位传奇的人物。

关于英雄黄继光的事迹,几代人都耳熟能详,黄继光原名黄积广,是四川德阳中江县山村的一个农民孩子,自小就贫苦,给地主家当小长工做活儿。

1951年征集志愿军的新兵消息传到了黄继光的家乡,此时的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为了报效国家,他选择报名参军,因为极大的参军热情,因为身高不足也没有阻挡他参军,最终被录取为一名志愿军新兵,很快在朝鲜前线十五军135团2营部6连担任通讯兵,黄继光心里非常苦闷,为了想要上前线杀敌,他忙完抽空就苦练基本功,投掷手榴弹,学习射击,使用武器等等,因为勤奋和刻苦,他进步很快。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上甘岭战役,黄继光所在的二营领命要占领597.9高地,五次全力冲锋无法攻克敌人的布防,此时志愿军心急如焚,时间非常紧迫黎明很快就要到来,必须在天亮之前攻破敌人的火力点,黄继光请命去执行任务要去炸毁火力点,同行的战士都被敌人的猛烈火力扫射牺牲了,黄继光也身负重伤,英勇无畏,迸发出超强的意志和力量。

他为了掩护后面的战士,给大家争取一点冲锋的时间,黄继光艰难地跃起用尽最后的力气,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压住了敌人碉堡前的射击口,壮烈牺牲为国捐躯,志愿军们红了眼睛悲壮地嘶吼和呐喊着,前仆后继冲向敌人的火力,我军最终占领了597.9高地,为最终的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抗美援朝胜利后,志愿军总部听取6连万福来的汇报后,撤销原授予的二级英雄称号,追授黄继光为特级战斗英雄称号,6连也从此成为英雄的黄继光连,始终继承发扬着我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的奋战精神。

另一位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原名羊庚玺,1922年生人,是江苏泰兴的贫寒家庭长大的孩子,8岁就成为父母双亡的孤儿,给地主放牛勉强过活儿,受尽了艰辛。后来杨根思和表哥成为工厂里的工人,直到1944年成为新四军战士,报名时羊庚玺被填表的人写成了“杨根思”,从此这个名字就一直伴随杨根思,甚至后来成为解放军战士们都崇敬的名字。

杨根思第一次上战场杀敌,就用长矛杀死了一名带枪的敌人,这股敢于拼杀的狠戾,只有在面对敌人时会爆发,逐渐成为让敌人看见就胆寒的战士。

杨根思随着参加战斗实践经验积累后,发现在战场上仅凭勇气杀敌还不够,还需要强大的武器,他苦心钻研爆破技术,在多场战役中,用不断进步的爆破攻击技术,一步一步成为部队里的“爆破大王”,和战友们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在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战役中,敌人疯狂猛攻,杨根思和战友们在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冰雪中埋伏了七天,把8次进攻的敌人死死牵制住……但是敌人的装备先进,我方火力和补给不足,在战场上奋战到最后一刻,杨根思把最后的炸药包绑在身上,冲进美军队伍,炸死炸伤大片的敌人,小高岭守住了,杨根思壮烈牺牲了。

英烈们用鲜血染红了国旗,守卫并且永远瞭望着国土,先辈们用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安宁生活,缅怀致敬英烈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