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古代有没有姓冯的名人(姓冯的名人)

古代有没有姓冯的名人(姓冯的名人)

冯氏古今十大军事人物

#历史开讲#以年代先后的顺序,排列冯姓史上十位军事人物,看你知道几个:

1.冯奉世

山西潞城人,西汉将领。汉武帝末年以良家子被选为郎官。后来逐步成长为大将,在汉昭帝宣帝时,平定莎车和羌人的叛乱,为巩固西北边陲立下大功,仅次于名将赵充国。汉元帝时封为左将军,原光禄勋不变,旋即去世。

2.冯异

字公孙,东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河南宝丰人。愿为王莽新朝颖川橼属,后来归顺刘秀,随之征战,再平定赤眉军和关中的过程中立有大功,是“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冯异最为知名额还是“大树将军”的雅号,是因为每次作战胜利后,其他将领都在一起吹牛自己功劳如何如何大,只有他坐在大树下一声不响,因此得了这个雅号。

3.冯国用

安徽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元末天下大乱,他和弟弟冯国胜结寨自保,后来归顺朱元璋,给朱元璋提出:金陵虎踞龙盘,可以先取此地为根本。这一建议受到朱元璋赞赏和采纳。之后屡立战功,升为都指挥使。后来暴卒于军中,年仅36岁,追封郢国公。

4.冯胜

即冯国胜,安徽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冯国用之弟。自幼喜欢兵书战策,元末结寨自保,后来与兄长一起投奔朱元璋,屡立战功。特别是曾参与率军平定辽东,清除蒙元残余势力。被封为宋国公,后来因为朱元璋的猜忌被赐死。明末被追封为王。

5.冯子材

广西钦州人,著名抗法英雄。早年从军,曾参与镇压太平军。1883哦中法战争爆发时,冯子材已经年过七旬,被启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率部取得了镇南关大捷,收复了谅山等地,重创法军,是近代史上反抗西方入侵罕有的胜利。终于贵州提督。1903年逝世,终年85岁。

6.冯国璋

字华甫,河北河间人,民国初期重要军政人物,北洋陆军上将,北洋三杰之一,直系军阀首脑。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冯国璋即为骨干。武昌起义后,受命前往武昌与南方民军作战,后任江苏督军。袁世凯死后,成为直系军阀首脑,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冯国璋当选副总统,1917 年7月张勋复辟驱逐了黎元洪,复辟平息后冯国璋任代总统,1918年因为与段祺瑞的府院之争而双双下野,1919年病逝。

7.冯德麟

辽宁海城人,民国时期奉系军阀。曾任陆军28师中将师长,奉天军务帮办,三陵督办等职务,因为参与张勋复辟被段祺瑞捕获失势,下野后经商,1926年病逝。他出身绿林好汉,比张作霖大九岁,早年曾经对张优提携之恩,后来因为1916年驱除袁世凯委任奉天督军段芝贵后张作霖获得奉天督军一职而失和,但并未兵戎相见。此后冯德麟被捕张作霖还曾帮助解救,还重用其子冯庸,操办冯德麟丧事等。

8.冯玉祥

安徽巢湖人,北洋陆军上将,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有“基督将军”等绰号。曾在直系军阀手下,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大战期间发动北京政变,导致直系军阀全面溃败。后把手下西北军改称国民军。1926年参与北伐,投入国民党。1930年,联合阎锡山和新桂系等势力与蒋介石展开中原大战,由于部下韩复渠和石友三倒戈以及张学良率军入关支持蒋介石,冯的西北军大败,从此失去军权。全面抗战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抗战胜利后赴美国,专门从事反蒋活动。1948年乘坐苏联客轮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途中,因轮船失火遇难,死因成谜。

9.冯治安

河北故城人,出身贫寒,早年投身西北军冯玉祥部下。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曾任国军29军37师师长、77军军长、33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务。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任29军代军长和河北省政府主席的冯治安,率领37师奋起抵抗日寇,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1954年病逝于台湾。

10.冯白驹

海南琼山人,无产阶级革命家,琼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和领导人,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领导了琼崖纵队红旗在敌军包围下20年不倒。参加了土地革命战争、海南抗日、解放战争等,曾任43军政委、浙江省副省长等职务,1973年逝世。

冯氏古今十大军事人物

#历史开讲#以年代先后的顺序,排列冯姓史上十位军事人物,看你知道几个:

1.冯奉世

山西潞城人,西汉将领。汉武帝末年以良家子被选为郎官。后来逐步成长为大将,在汉昭帝宣帝时,平定莎车和羌人的叛乱,为巩固西北边陲立下大功,仅次于名将赵充国。汉元帝时封为左将军,原光禄勋不变,旋即去世。

2.冯异

字公孙,东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河南宝丰人。愿为王莽新朝颖川橼属,后来归顺刘秀,随之征战,再平定赤眉军和关中的过程中立有大功,是“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冯异最为知名额还是“大树将军”的雅号,是因为每次作战胜利后,其他将领都在一起吹牛自己功劳如何如何大,只有他坐在大树下一声不响,因此得了这个雅号。

3.冯国用

安徽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元末天下大乱,他和弟弟冯国胜结寨自保,后来归顺朱元璋,给朱元璋提出:金陵虎踞龙盘,可以先取此地为根本。这一建议受到朱元璋赞赏和采纳。之后屡立战功,升为都指挥使。后来暴卒于军中,年仅36岁,追封郢国公。

4.冯胜

即冯国胜,安徽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冯国用之弟。自幼喜欢兵书战策,元末结寨自保,后来与兄长一起投奔朱元璋,屡立战功。特别是曾参与率军平定辽东,清除蒙元残余势力。被封为宋国公,后来因为朱元璋的猜忌被赐死。明末被追封为王。

5.冯子材

广西钦州人,著名抗法英雄。早年从军,曾参与镇压太平军。1883哦中法战争爆发时,冯子材已经年过七旬,被启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率部取得了镇南关大捷,收复了谅山等地,重创法军,是近代史上反抗西方入侵罕有的胜利。终于贵州提督。1903年逝世,终年85岁。

6.冯国璋

字华甫,河北河间人,民国初期重要军政人物,北洋陆军上将,北洋三杰之一,直系军阀首脑。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冯国璋即为骨干。武昌起义后,受命前往武昌与南方民军作战,后任江苏督军。袁世凯死后,成为直系军阀首脑,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冯国璋当选副总统,1917 年7月张勋复辟驱逐了黎元洪,复辟平息后冯国璋任代总统,1918年因为与段祺瑞的府院之争而双双下野,1919年病逝。

7.冯德麟

辽宁海城人,民国时期奉系军阀。曾任陆军28师中将师长,奉天军务帮办,三陵督办等职务,因为参与张勋复辟被段祺瑞捕获失势,下野后经商,1926年病逝。他出身绿林好汉,比张作霖大九岁,早年曾经对张优提携之恩,后来因为1916年驱除袁世凯委任奉天督军段芝贵后张作霖获得奉天督军一职而失和,但并未兵戎相见。此后冯德麟被捕张作霖还曾帮助解救,还重用其子冯庸,操办冯德麟丧事等。

8.冯玉祥

安徽巢湖人,北洋陆军上将,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有“基督将军”等绰号。曾在直系军阀手下,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大战期间发动北京政变,导致直系军阀全面溃败。后把手下西北军改称国民军。1926年参与北伐,投入国民党。1930年,联合阎锡山和新桂系等势力与蒋介石展开中原大战,由于部下韩复渠和石友三倒戈以及张学良率军入关支持蒋介石,冯的西北军大败,从此失去军权。全面抗战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抗战胜利后赴美国,专门从事反蒋活动。1948年乘坐苏联客轮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途中,因轮船失火遇难,死因成谜。

9.冯治安

河北故城人,出身贫寒,早年投身西北军冯玉祥部下。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曾任国军29军37师师长、77军军长、33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务。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任29军代军长和河北省政府主席的冯治安,率领37师奋起抵抗日寇,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1954年病逝于台湾。

10.冯白驹

海南琼山人,无产阶级革命家,琼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和领导人,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领导了琼崖纵队红旗在敌军包围下20年不倒。参加了土地革命战争、海南抗日、解放战争等,曾任43军政委、浙江省副省长等职务,1973年逝世。

百家姓⑫|冯姓简史及名人故事

河伯冯夷不姓冯,他的名字叫冯夷!(ping yi)

冯姓在百家姓中位列第九,如今的人口排名在三十名左右。冯姓主要有归姓冯氏和姬姓冯氏两支起源,均是以地名取姓,可见冯人的重情怀旧!

古代中国神话中的黄河水神是河伯冯夷。

尧舜时期,在今河南商丘附近居住着一支归夷氏族,他们以白头翁作为图腾,是东夷(九夷)部族的后裔。(归夷氏族,还会在胡姓起源中出现)后来,归姓氏族中的一支迁徙到今山东菏泽地区,形成了河伯族(首领就是河伯冯夷)。

商丘古城

夏朝时期,河伯族迁徙到今陕西大荔县附近建立了冯夷国,历经夏商周三朝而繁衍千年。西周时期,古国冯夷分裂为冯、河宗、邯三侯国。春秋时期,郑国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国,曾将冯国兼并吃掉。

后来,郑简公将冯地封给大夫简子(归姓后裔)作为食邑,简子就以地为氏,成为这支归姓冯氏的得姓始祖。書解:冯夷(ping yi)是河伯的名字,河伯不姓冯,因此冯简子是这支冯姓的第一人。

春秋早期,郑国是大国。

不过,史书多尊姬姓冯氏为冯氏正宗。上期百家姓⑪|王姓简史及名人介绍提到,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魏桓子“三家分晋”建立魏国。秦朝统一以后,魏国王族信陵君魏无忌的后代就以王为姓,这是姬姓王氏的一支起源。而冯氏正宗也是源自魏国王族后裔。

魏国身为战国七雄之一,拥有足够的土地和臣民,魏王也会给宗室成员进行分封,其中有一王族成员长卿被封到冯城,他的子孙就逐渐以食邑为姓。魏(冯)长卿即冯文孙,被尊为这支姬姓冯氏的得姓始祖。

魏武卒|吴起所训魏国精锐部队

此外,太史公司马迁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名,为完成《史记》,他选择以腐刑赎身死。为了避祸,他的长子司马临将司马的司字加一竖改姓为同,他的次子司马观将司马的马字加两点水改姓为冯,这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冯同本司马”。

司马迁:冯同本司马。

冯姓身为汉族大姓,也有少数民族改姓为冯。例如:五胡乱华导致西晋灭亡,司马睿在琅琊王氏王导、王敦的拥护下在南方建立了东晋,北方则分裂为十六国。其中,北燕太祖冯跋,字乞直伐,据说本是胡人,冒认毕公高后裔而改姓冯。

北燕太祖冯跋

冯人很低调,正如世人皆知李斯是秦始皇的(左)丞相,很少人知道到冯去疾是秦始皇的右丞相(秦人以右为尊)。后来,在赵高的怂恿下,秦二世胡亥将左右丞相下狱,冯去疾以“将相不受辱”而自尽,李斯则是被腰斩处死。

赵高|指鹿为马

冯人既做过丞相,也出过名将。“大树将军”冯异是东汉的开国名将,位列“云台二十八将”第七名。刘秀称帝后,封其为征西大将军、阳夏侯。

东汉马踏飞燕

冯异是幸运的,能施展才华;冯唐就不幸了,在历史上只落得“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评价。

不过要论为官之道,古今中外恐怕没人能与冯道相提并论!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是在五代十国,冯道历经四朝十代君王,堪称“十朝元老”,是真正的“官场不倒翁”!

冯道剧照

冯缭:

被誉为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西汉时期,她随解忧公主和亲到了乌孙国,为汉朝和西域诸国友好做出过很大贡献,而被尊为"冯夫人"。周恩来总理曾评价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巾帼英雄”。

冯缭剧照

冯子材:民族英雄

清朝末期,列强入侵,几乎所有的战争都以清军失败而告终。令后人影响深刻的胜仗有左宗棠收复新疆和冯子材镇南关之战胜利。年近七十,仍能上阵杀敌,击退法军,值得后人敬仰。

冯子材古稀之年,仍上阵杀敌。

冯梦龙:

明朝文学家,著有《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合成三言)《东周列国志》等书。2015年4月4日中国发行《中国古代文学家(四)》邮票,其中第2枚就是冯梦龙。

邮票|冯梦龙

冯氏名人还有很多,欢迎您的补充!

書评:古人有安土重迁、恋土难移的情怀。冯人虽迁移他地,仍不忘故土而以地为姓,可见其念旧重情!冯人能文能武,为祖国做出过很多贡献。

下一期:百家姓⑬|陈姓简史及名人介绍

2022年9月25日。

冯奉世:西汉时期功著西陲的将领

冯奉世(前117—前41),字子明,西汉上党潞(今黎城)人,其故里在今黎城县七里店村。战国时上党太守冯亭之后。是西汉时期功著西陲的将领。

冯奉世少年从军,武帝末年,以良家子被选调入京,当一名小郎官。昭帝时,因功补授武安长,旋而失官,时年三十多岁。自感才学不足,开始刻苦攻读《春秋》和兵法诸书。由于数年苦读,他通晓经史,深谙兵法要义,被前将军韩增举荐为军司空令。宣帝即位后,他曾随大将韩增北征匈奴,军罢,复为郎官。

图为:黎城冯奉世像

汉自张骞两通西域,西域各国始与汉朝结交,常有信使往来。元康元年(前65),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使者回国,宣帝依韩增推荐任冯奉世为卫侯使,送大宛使者回国。冯奉世一行至鄯善,闻莎车国国王之弟呼屠征勾结邻国杀害了国王万年和汉朝使者奚充国,自立为王,并勾结西域南道诸国叛汉。是时,冯奉世与副将严昌商量,莎车内乱如不及早平息,其势将日渐强大,后必难制,定会影响西域各国。当即用所带节旄,以汉天子命,告谕西域各国,征得西域南北道各国兵一万五千人,围攻莎车,攻克其城,呼屠征被迫自杀。冯奉世将呼屠征头颅送京都长安报捷。从此,汉朝威震西域,各国都不敢叛乱。冯奉世一行至大宛,大宛得知莎车国内乱平息,对冯奉世倍加敬重,赠给大宛名马数匹。冯奉世返京都,向宣帝报告平乱经过,奉上大宛所赠名马。宣帝大悦,加封冯奉世为光禄大夫、水衡都尉。

图为:黎城七里店的冯奉世祠

汉元帝即位,冯奉世被任命为执金吾,后升光禄勋,主管京师羽林军。永光二年(前42)秋,陇西羌人叛汉,汉朝通往西域及西南夷的道路又一次面临被阻隔的危险,而陇西诸郡摇荡,势必影响西域诸国的稳定。与此同时,朝廷财力困乏,无力出兵,多数大臣主张以防御为主。冯奉世挺身而出,力排众议,率军六万,平息反叛。这年十一月,冯奉世所统诸军同时出击,打败了羌人,安定了西部边境。次年,冯奉世还京,迁为左将军,仍兼光禄勋。不久,进封关内侯。次年,因病卒于任上。《汉书》称颂他“图难忘死,伸命殊俗,威功白著,为世使表”。

冯奉世有九子四女,其长子冯潭以功补天水司马;次子冯野王,元帝时任陇西太守,成帝时任上郡太守;子冯逡,成帝时为清河都尉,后任陇西太守;子冯立,先后任五原太守、西河上郡、东海太守;子冯参,精通《尚书》,先后任代郡、安定太守、谏议大夫。长女冯媛,先为元帝昭仪,后为中山太后。(来源: 长治市志办)

港澳江湖猛人“马交冯”:娱乐圈背后的大哥大,尹国驹的结拜大哥

“天下洪门是一家,到处杨梅一样花”,当被人问起马交冯是何背景时,他总是用这句话来回答,代表自己是14K“梅字堆”的人。今天就来聊聊这位神秘的“娱乐圈背后的江湖大佬”。

加入崇肇体育会

马交冯原名“冯兆明”,1942年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家庭,为了三餐温饱,十二三岁的冯兆明便加入了“崇肇体育会”练习洪拳,成为会长“萧景兆”的门生,从此踏入江湖,该会便是澳门14K的前身。

自1956年之后,澳门开始逐步打压“国军”残余势力,导致大批江湖人士先后离开澳门,年纪大的远赴宝岛,年纪小的则选择隔海相望的香港。

1966年,24岁的冯兆明来到香港闯荡江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各种公会、社团掌控着香港的各行各业,想要在此讨生活,必须得有人罩着。冯兆明善交际,又是“萧景兆”的门生,于是很快拜入慈云山14K梁华超的门下,与樊梅生成为师兄弟,在邵氏公司做龙虎武师。

梁华超是14K超级元老,曾在慈云山经营“健身院”,还是“华夏体育会”的会长。当时的梁华超不仅是江湖大佬,还是体育界知名运动员,五六十年代多次代表香港到各地参赛。

据知情人透露,当年冯兆明早期所收的马仔,大多数是黄毛小子,因此跟人发生冲突基本没怎么赢过,后来得到一位“皇气”大佬关照。

娱乐圈背后的江湖大佬

至于为何说冯兆明是“娱乐圈背后的江湖大佬”呢?当年冯兆明在邵氏做到了龙虎武师的“大哥头”,因此顺便收下一帮当时还是“茄哩啡”的演员,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洪金宝、元彪、林正英、孟海、惠天赐、万梓良等等。

据悉,万梓良年轻时与他人发生冲突,是冯兆明出面摆平的。演员卢庆辉在澳门与尹国驹的手下发生争执,后果很严重,庆幸冯兆明出面帮忙解决。

怒怼霍英东,搭救尹国驹

冯兆明是一位运动爱好者,爱踢足球。据知情人透露,当年冯兆明曾效力于香港“天天足球队”,担任队长一职,而这支球队的老板则是洪金宝。

在一次足球比赛结束之后,霍英东准备为胜利者颁发奖杯时,冯兆明心生不满,故意将球踢向奖杯台,令霍英东非常难堪。之后,冯兆明就被列为“不受欢迎人物”,遣送回澳门,不得踏入香港境内。

另外,当年尹国驹还未发迹,遇上大麻烦,冯兆明出手相助,于是二人成了“烧黄纸”的兄弟。

《古惑仔》漫画第三期封面人物

90年代初,《古惑仔》漫画主创“牛佬”在吴志雄的介绍下,亲自到澳门采访“马交冯”,并将采访记录编入了漫画书里。他本人也珍藏了一本,收在自己的床底下。

牛佬将“马交冯”形容成“强大”、“神秘”、“知道他的人不少,见过他的人不多”。

冯远征:荧屏上的家暴男,生活中的爱妻狂魔,无儿无女也幸福

2022年9月14日,60岁的冯远征就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五任院长。也是人艺成立70周年以来,第一位演员出身的院长。

冯远征

北京人艺在中国戏剧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艺第一任院长是大名鼎鼎的剧作家曹禺,他是中国现代戏剧界的泰斗,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雷雨》是他的代表作。

曹禺

北京人艺在影视圈一直都是神一般的存在,也是艺术家的摇篮。

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于是之,舒绣文,蓝天野,朱琳,周正,苏民,金雅琴,朱旭等一大批老艺术家,他们都是中国话剧界的翘楚。

人艺老艺术家们

如今活跃影视圈的陈道明,吴刚,何冰,梁冠华,宋丹丹,杨立新,胡军,徐帆等实力演员均来自北京人艺。

濮存晰,何冰,杨立新,宋丹丹,徐帆等

北京人艺人才济济,他们出来拍戏,只要亮出人艺这块金字招牌,大多都能畅通无阻,颇受圈内导演们的青睐。

提起冯远征,他是八零后的童年噩梦,《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将梅婷打得死去活来的施暴者安嘉和。

还是《非诚勿扰》中与葛大爷相亲的应征者,虽然只是客串,几个镜头的表演堪称全剧经典。

他在《天下天贼》中饰演一个只有一句台词的劫匪,“不许笑,我们在这打劫呢”。虽然短短一个镜头,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演技实在是太强,如今,冯远征被任命人艺院长一职,在媒体和观众眼里只能用“实至名归”来形容。

而冯远征为什么能从高手云集的人艺众星中脱颖而出,走到院长这个领导岗位呢?

冯远征,1962年11月16日出生于北京一个空军首长家庭,他上面有三个哥哥。

冯远征小时候

6岁时他随父母下放到农村,在农村,因为父母做体力活,无暇顾及几个孩子,没有父母的管束,冯远征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他在田园里四处奔跑,夏天下河游泳,和小朋友在泥里摔跤,这些活动让他成为一个体力很好的孩子。

上学后,他不但学习好,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因为表现优异,他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并当上了班干部。

年轻的冯远征

1978年,国家刚刚恢复了高考,正当冯远征积极备考之际。部队来学校招队伞兵,老师知道冯远征的父亲是空军,本人又有优良的身体条件,于是,推荐他报考部队跳伞队。他一考即中,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

进入部队跳伞队,他经历过哭鼻子、掉眼泪、吓到胳膊和腿抖个不停的阶段,在教练耐心的帮助下,最终克服高空恐惧症,爱上了跳伞。

冯远征

一次,他在电视上看到曹禺名剧《王昭君》在首都剧院的演出,第一次才知道“什么是话剧”。

21岁那年,冯远征代表部队参加一场全国性的跳伞比赛。

因为紧张影响了发挥,冯远征没有取得名次,让队里的领导非常失望。

这时,冯远征的父母已经平反,官职还不低,看儿子在部队混得不如意。冯远征的妈妈,希望丈夫能给儿子找一个好工作。

冯远征

可冯爸爸是一个正直的人,从不搞走后门,求人办事那一套。即使妻子天天跟自己闹别扭,冯爸爸就是不松口。

在一个热心邻居的帮助下,冯远征从部队转业,进入拉链厂当一名工人。

当时,年轻人下班后,就会聚到一起拉手风琴,唱歌跳舞,参加文艺演出。

经常参加这些文艺活动,让冯远征结识了几个文艺青年,他们相约报了一个朗诵声乐班。

上第一堂课他就狂热地迷上了表演。他不惜托熟人,找关系,拿出工资的一部分,拜到宋世珍老师门下。

冯远征

1983年,宋老师认为他在表演方面很有天分,建议他报考“中国青年艺术剧院”,

虽然,那时的男演员,大都长得浓眉大眼,一脸的正气,身材更是高大魁梧,像冯远征这种其貌不扬的人,根本就不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

可是,冯远征认准了表演这条路,就不想放弃,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了拉链厂的工作,全力参加考试,如愿考上中国青年艺术剧院。

跑了两年龙套后的冯远征,自知演技太业余,这让他产生提高演技的想法。

冯远征

当时,每个月工资三十元,他不惜花3元,买北京人艺最好的座位,看梁冠华,王姬的毕业大戏《小巷深深》。

看着台上年纪与自己一般大的王姬,他想:“她能站在人艺舞台上,总有一天我也要做到”。

1984年,冯远征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虽然拿到了北京市第三名的好成绩,却因“形象不符合学校要求”这个理由给刷了下来。

后来,他又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虽然表现抢眼,但同样的理由被拒之门外。

但是,他被在场的张暖忻导演看中,当时,她正在筹拍电影《青春祭》,需要找一个“掉到人堆里看不出是演员”的男一号。

《青春祭》剧照

冯远征不俗的演技,路人甲的长相,令张暖忻导演十分满意。并邀请他主演电影《青春祭》,冯远征从而正式步入影视圈。

拍完了这部电影后,冯远征依旧不死心,又去报考了北京人艺。

初试顺利通过,接下来是复试。这是冯远征第一次来到人艺排练厅。当时考的什么,他忘了,只记得一进考场,自己就蒙了。

冯远征

主考老师是林连昆,朱琳、于是之、蓝天野、郑榕、英若诚、朱旭……几乎北京人艺所有的大腕全在现场。

北京人艺有别于两大电影学院,它不以颜值为标准,更看重演员的演技。

虽然只录取了16名学员,冯远征也是其中一位。

谁也没料到,当冯远征被北京人艺录取后,北电和中戏竟然相继对他发来了通知书。

冯远征

原来,冯远征在《青春祭》中的优异表现,让两大院校对他改变了看法,决定破格录取他。

不过,在冯远征心中,北京人艺这个艺术家的殿堂,更令他神往。

1985年,他与吴刚,岳秀清,丁志诚等人成为同班同学。

冯远征与同学们

丁志诚在一次采访中,曾经这样评价冯远征:

他永远是班上最勤奋的,那时候我们住宿舍,他每天回家,但是每天早上都是最早到校练功的人,而且身体极软,象杂技演员一样。

在人艺,不管毕业生多么优秀,都得从跑龙套做起。

冯远征

冯远征回忆刚进人艺时,性格很内向,老师教他演戏时,告诉他一定得学会“说人话”。

意思就是演员创造角色,不要装腔作势,一定要自然,人戏合一,不留表演痕迹。只有声台形表全都过关并统一的演员,才是合格的演员。

老师说的,他铭记在心。通过不断地琢磨和体验,才真正理解老师的话,知道了表演的真谛。

回忆往昔,他说:“我这一代就是由老演员带着,在舞台上摸爬滚打过来的”。

冯远征

冯远征在人艺第一次担当主演的戏,是话剧《北京人》,为了拉近与角色的距离。

他向邻居请教怎样养鸽子;学习画兰花和书法;还把头发梳成背头;为了显示修长的手留长指甲;向剧组借一身大褂,无论干什么都穿着。

大褂穿久了,他发现:

“穿大褂儿吃饭夹菜,袖子容易沾上菜汤,你自然就得撩着。其实就是告诉你,这个大褂儿你穿顺了,像你自己的了,人物慢慢就在你身上生成了。”

《北京人》剧照

凭着这股子认真劲,才24岁的他领悟到,演戏不是简单的背词,而是懂得如何去接触人物,才能将40多岁的曾文清演活。

1987年,人艺排练《秦皇父子》,郑榕饰演秦始皇,他在前面排戏,冯远征、吴刚等一帮学员演士兵,看老一辈演员演得真好,他和吴刚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只听郑榕一声:“谁在后面讲话,滚出去!”

《秦皇父子》剧照

舞台监督立马将他们这些小字辈,从排练场轰了出去,在楼道里罚站。

这让冯远征明白了在人艺只要是进了排练厅,只有四个字:戏比天大。

演戏必须专注,再大的角儿,在这里也只是一个演员,他们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真的是慢慢地抠,对年轻人来说,这也是一种传承。

冯远征与梁丹妮结识于电影《豺狼入室》剧组,两人分饰男女主角,见冯远征的第一眼,人长得又黑又瘦不说,头发还有些炸毛,一副不太正经的样子,梁丹妮很不喜欢他。

梁丹妮年轻照

当时的梁丹妮,已经凭借《欢欢笑笑》、《谁是第三者》等电影小有名气,与名不见经传的冯远征相比,算是大明星了。

她忍不住找导演诉苦:“导演,能不能换个人来演豺狼?他这副样子根本不适合这个角色。”

“你不要光看他外表,应该关注他的演技和内在。”导演宽慰她。

梁丹妮慢慢地发现对戏时,让自己窒息的豺狼,生活中是个温文尔雅的人。

他不仅戏好,为人温柔亲切,每天“丹妮姐”叫得格外亲,而且这个人很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豺狼入室》剧照

当时年长冯远征八岁的梁丹妮,早已结婚,只是不和睦的婚姻,让她经常红着眼睛来剧组。

而细心的冯远征,则会煮一大杯红梨水,让别人代劳递给梁丹妮。

对冯远征的体贴和好意,梁丹妮很感激这个在自己最难过的时候,给予安慰的小弟弟。

她想:“如果我再年轻个八九岁,一定会喜欢上这样的大男孩。”

冯远征与梁丹妮

之后,两人又合作了《冯白驹将军》,没想到,冯远征得了传染性很强的水痘,剧组只有把他单独隔离了起来。

正当冯远征孤单又痛苦的时候,梁丹妮明知水痘会传染,还是主动向剧组提出照顾冯远征的请求。

她给他端水喂药,看他头发粘在一起很难受的样子,就给他烧热水给他洗头发,一点都不嫌弃他。

冯远征接受采访

冯远征情绪低落时,梁丹妮摸着他的手指甲盖安慰他,就是这样一个细微又温柔的动作,给了冯远征莫名的力量,也彻底打动了他的心。

病愈后,冯远征对梁丹妮展开了疯狂的追求,在那个年代,两人相隔八岁的年龄差,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姐弟恋不为双方的父母接受,他们都不同意这门婚事。意志坚定的两人,还是冲破一切阻力走到一起。

梁丹妮与冯远征

1993年,两人没有婚礼,没有钻戒,甚至没有请亲朋好友吃一餐饭,只是坐公交车去民政局,花了39元办理了结婚手续。

当时的梁丹妮已年近4旬,正当她积极备孕之际,冯远征却改变了主意。

梁丹妮

一天,他参加同学聚会,同学带着几个月大的孩子参加。因为人多声音大,小孩不适应,他拼命地啼哭,怎样哄都哄不好,一群人对这个孩子,简直是无计可施。

冯远征觉得这孩子太闹了,简直让人受不了,于是,产生不要孩子的想法。

回家后,他告诉梁丹妮决定做“丁克”一族的想法,可是,梁丹妮还是想有个自己的孩子,夫妻俩为这件事讨论了很久。最终,梁丹妮妥协了,同意冯远征的想法,过二人世界把对方当孩子。

梁丹妮与冯远征

可是,十年后,年过四十的冯远征,看着同事及朋友与儿女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他对坚持做“丁克”产生了动摇,变得见了孩子就走不动道,喜欢得不得了。

梁丹妮注意到丈夫的变化,她一个人去医院看医生,医生告诉她:要孩子没问题,不过,做高龄产妇面临很多风险。

梁丹妮与冯远征

当梁丹妮将医生的话如实相告后,冯远征又犹豫了,他想有自己的孩子,又怕对梁丹妮身体有伤害,最后,他还是打消了要孩子的念头。

2001年,电视连续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播出后,冯远征饰演的安嘉和,成为一代人的噩梦。

看着安嘉和那凶神恶煞的样子,人们对冯远征有了很深的误会。以为生活中的他,也是这个样子。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剧照

坐在同一个电梯相遇,人们会下意识地躲着他;走在大街遭人指指点点;甚至放在楼道的自行车轮胎经常被人扎破。

有一次他在东北拍戏,和剧组的同事一起去撸串,吃饭期间背后突然被人打了一拳,回头一看,一个50岁的大妈对他说:

“你是安嘉和吧,不要再打老婆了。

梁丹妮与冯远征

甚至很多朋友见到梁丹妮,都会关心地问她:

“你还好吧?身上没伤吧?!”

搞得梁丹妮哭笑不得,她只得无奈地对外发声:冯远征对我很好,我身上没伤。

冯远征夫妻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人们看到冯远征,依然还记得他扮演的安嘉和,在冯远征看来,一个角色过去了这么多年,仍然被人记住,“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与梁丹妮结婚二十五周年银婚纪念日,冯远征在社交平台上深情发文:

事业上我们扮演人间群像,生活中我们是丈夫和妻子。认认真真是我们对事业的追求,简简单单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我们是伴儿,陪伴,相伴,老伴。

全文虽然不长,但是,恩爱之情,溢于言表。

梁丹妮与冯远征

梁丹妮随后转发了老公的25年婚姻的纪念文,她回复道:

很精辟的评语!多谢了!

这狗粮撒的,让好友吴刚都忍不住调侃起冯远征:

“如果天上的星星月亮能摘下来,冯远征都得把这两样摘下下来送给他老婆。”

冯远征,吴刚,何冰

在同事和朋友眼里,冯远征早就化身为宠妻狂魔,这对夫妻的感情宛如初恋一样甜。

爱情甜蜜的冯远征,从来就没有停止对艺术的追求。虽然在影视剧,多以反面配角露面,净是演些变态,家暴男之类边缘式小人物。

但是,每一部戏每一个角色都很经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拍电影《1942》时,需要他短时间内学会拉二胡,因为找错了师傅,请了一位四指师傅,冯小刚当着剧组400多人的面,不留情面地批评了他。

《1942》

虽然是一肚子的委屈,自尊心让他的脸挂不住,他还是很理解冯小刚的难处,为了顾全大局,他当着400多人的面,当场向冯小刚认错,并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学会了用二指拉二胡。

2015年,已经53岁的冯远征,第一次尝试做导演,把话剧《司马迁》呈现在观众面前。

《司马迁》剧照

后来,他延续了此前从于是之、苏民到谭宗尧、濮存昕,专业演员当副院长的传统,接替濮存昕担任人艺副院长。

在他的推动下,停办多年的“北京人艺学员班”又开始招生了。

作为管理者,他计划剧院的青年演员达到四五十位,为未来的20年储备出足够人才来,他也该退休了。

没想到的是,只比他大两岁的院长任鸣突然因病去世,冯远征被推到了院长的位置上,也是北京人艺有史以来首位演员出身的院长。

冯远征

9月8日,在被正式任命为北京人艺院长那天,他在朋友圈写道:

“一个怀揣梦想的文艺青年走进北京人艺,唯一的愿望就是要一辈子做人艺的演员,做像许多前辈艺术家那样的好演员。”

当上院长的冯远征,很可能不再接拍影视剧了,但是他创造的一个个经典形象,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冯远征

(原创不易,严禁抄袭:图片摘自网络,侵权即删)

(完)

冯氏古今十大军事人物

#历史开讲#以年代先后的顺序,排列冯姓史上十位军事人物,看你知道几个:

1.冯奉世

山西潞城人,西汉将领。汉武帝末年以良家子被选为郎官。后来逐步成长为大将,在汉昭帝宣帝时,平定莎车和羌人的叛乱,为巩固西北边陲立下大功,仅次于名将赵充国。汉元帝时封为左将军,原光禄勋不变,旋即去世。

2.冯异

字公孙,东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河南宝丰人。愿为王莽新朝颖川橼属,后来归顺刘秀,随之征战,再平定赤眉军和关中的过程中立有大功,是“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冯异最为知名额还是“大树将军”的雅号,是因为每次作战胜利后,其他将领都在一起吹牛自己功劳如何如何大,只有他坐在大树下一声不响,因此得了这个雅号。

3.冯国用

安徽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元末天下大乱,他和弟弟冯国胜结寨自保,后来归顺朱元璋,给朱元璋提出:金陵虎踞龙盘,可以先取此地为根本。这一建议受到朱元璋赞赏和采纳。之后屡立战功,升为都指挥使。后来暴卒于军中,年仅36岁,追封郢国公。

4.冯胜

即冯国胜,安徽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冯国用之弟。自幼喜欢兵书战策,元末结寨自保,后来与兄长一起投奔朱元璋,屡立战功。特别是曾参与率军平定辽东,清除蒙元残余势力。被封为宋国公,后来因为朱元璋的猜忌被赐死。明末被追封为王。

5.冯子材

广西钦州人,著名抗法英雄。早年从军,曾参与镇压太平军。1883哦中法战争爆发时,冯子材已经年过七旬,被启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率部取得了镇南关大捷,收复了谅山等地,重创法军,是近代史上反抗西方入侵罕有的胜利。终于贵州提督。1903年逝世,终年85岁。

6.冯国璋

字华甫,河北河间人,民国初期重要军政人物,北洋陆军上将,北洋三杰之一,直系军阀首脑。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冯国璋即为骨干。武昌起义后,受命前往武昌与南方民军作战,后任江苏督军。袁世凯死后,成为直系军阀首脑,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冯国璋当选副总统,1917 年7月张勋复辟驱逐了黎元洪,复辟平息后冯国璋任代总统,1918年因为与段祺瑞的府院之争而双双下野,1919年病逝。

7.冯德麟

辽宁海城人,民国时期奉系军阀。曾任陆军28师中将师长,奉天军务帮办,三陵督办等职务,因为参与张勋复辟被段祺瑞捕获失势,下野后经商,1926年病逝。他出身绿林好汉,比张作霖大九岁,早年曾经对张优提携之恩,后来因为1916年驱除袁世凯委任奉天督军段芝贵后张作霖获得奉天督军一职而失和,但并未兵戎相见。此后冯德麟被捕张作霖还曾帮助解救,还重用其子冯庸,操办冯德麟丧事等。

8.冯玉祥

安徽巢湖人,北洋陆军上将,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有“基督将军”等绰号。曾在直系军阀手下,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大战期间发动北京政变,导致直系军阀全面溃败。后把手下西北军改称国民军。1926年参与北伐,投入国民党。1930年,联合阎锡山和新桂系等势力与蒋介石展开中原大战,由于部下韩复渠和石友三倒戈以及张学良率军入关支持蒋介石,冯的西北军大败,从此失去军权。全面抗战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抗战胜利后赴美国,专门从事反蒋活动。1948年乘坐苏联客轮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途中,因轮船失火遇难,死因成谜。

9.冯治安

河北故城人,出身贫寒,早年投身西北军冯玉祥部下。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曾任国军29军37师师长、77军军长、33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务。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任29军代军长和河北省政府主席的冯治安,率领37师奋起抵抗日寇,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1954年病逝于台湾。

10.冯白驹

海南琼山人,无产阶级革命家,琼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和领导人,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领导了琼崖纵队红旗在敌军包围下20年不倒。参加了土地革命战争、海南抗日、解放战争等,曾任43军政委、浙江省副省长等职务,1973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