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重阳节不能回娘家吗徐州(重阳节不能回娘家吗)

重阳节不能回娘家吗徐州(重阳节不能回娘家吗)

邢青松代表建议将重阳节纳入法定节假日,定为“全国敬老日”

根据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已处于深度老龄化社会的边缘。针对这一趋势,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邢青松向正在召开的2023年全国两会提交建议,将重阳节纳入法定假日,并将重阳节确定为“全国敬老日”,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营造养老孝老爱老的社会氛围。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为1.91亿,占比达13.50%。按国际通行的划分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即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达到14%,进入深度老龄化。“这意味着我国已经处于深度老龄化社会的边缘。”邢青松表示,老年人将成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中国社会,老年人被认为是社会的财富,是知识的宝库、智慧的钥匙。

“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的尊老敬老爱老美德正在被现代社会渐渐‘遗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随着大批中青年外出打工,‘留守’老人成了村里的主要居民,一年到头也盼不到几次年轻人回来团圆。”邢青松认为,如果有一个法定的日子,大家都想起回家和老人相聚,将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延续和弘扬。

邢青松建议,将重阳节这一天设定为法定节假日,从而让子女有更多时间关注老年人的陪伴需求。同时,将重阳节这一天定为“全国敬老日”,呼吁全社会民众都来尊敬老人、孝敬长辈。另外,政府有关部门应在“全国敬老日”当天,组织对60岁以上的老人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日慰问;鼓励社会各界提供为老助老公益志愿服务,从而进一步营造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重阳节的几个禁忌,不知道就糗大了

重阳

宜|忌|吉|凶

禁忌

2018.10.17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马上就要到了

在这一个九九至阳的节日里

可是有一些需要避讳的禁忌

如果不知道的话

那可就要出洋相了

01

不能说节日快乐

重阳节千万不要傻乎乎地到处跟别人说节日快乐,并不是所有节日都能说节日快乐的,那么为什么重阳节不能说呢?

九九重阳,九被认为是阳数,二阳相逢叫重阳。九又是数字之中最大的数字,所以这一天也是大凶日。按照中国传统之中逢凶化吉的思维转换模式,一系列节日活动是为了镇压凶气而设立。所以在这个原本辟邪的日子里,说节日快乐有些不妥,不如说身体健康或者全家平安更为恰当。

02

忌送菊花

虽然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可别以为重阳节就应该送菊花。菊花在老一辈心中是祭花,是赠给死者表达哀悼的鲜花。若送一束菊花给老人,很可能让老人家很生气,误解你送花的意思。想送花的话可以送一些寓意吉祥的鲜花,比如剑兰,有长寿、康宁、福禄之意,送老人再适合不过。还可以送表示感恩的康乃馨等。

03

忌煮饭

过去传说“重阳不蒸粑,老虎要咬妈”。重阳节又叫老人节,过节这天要让老母休息,不能因做饭而劳累,所以渐渐的流传下来了重阳节忌煮饭的禁忌。

04

忌行房事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重九\"是阳数之巅峰,过后则转为阴数,所以禁忌一切冒失的行为,古代有迷信男女交合要合着时间来,才能达到阴阳调和的效果,否则阴阳不调,不利于后代的繁衍,还会生出许多祸患。所以为了保证小心慎行,房事也在重阳节的禁忌之列。

05

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

民间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在我国的一些地方,有嫁出去三年之内的闺女重阳节这天不能回娘家,过了三年以才就可以回。当然这只是个别地方当地的风俗习惯,全国其他地区一般是没有禁忌,可以回娘家的。

END

重阳节的丰富民俗文化意蕴

作者: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勇刚

季节流转,天气渐凉。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俗谚说得好:“吃了重阳糕,夏衣就打包。”九为阳数,九九重阳,注定这个节日是不寻常的。诚如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所云:“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佳其名,以为宜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九九”谐音“久久”,祈福祈寿的吉祥之意自在其中。农耕时代的古人,在重阳佳节这天要佩茱萸、食饵(或重阳糕)、饮菊花酒、袚褉登高。今天,在岁时节庆中,重阳仍是不可或缺的节日,承载着古老的民俗文化意蕴,同时又吸纳了时代精神,移风易俗,焕发出新民俗的光彩。

九月九日重阳节,究竟萌芽于何时?据考证,最迟当形成于秦汉之际。葛洪《西京杂记》卷三“戚夫人侍儿言宫中乐事”条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戚夫人乃汉高祖刘邦的宠妃。这说明,西汉初期民间的重阳节俗已经流传到宫廷,帝王后妃非常重视,仪礼隆重。此后,重阳的节俗就定了下来,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华夷,自汉至宋元明清未改。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饮宴地点多设于台榭,以示登高之意。

茱萸、蓬饵、菊花酒,此乃重阳三宝,意在避邪,祈求多福多寿。后来,在饮食民俗中,蓬饵演变成重阳糕或花糕。“糕”谐音“高”,既为登高之高,亦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之高,隐含着祝颂之意。重阳之日佩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是有民间神话传说的。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茱萸这种植物味烈香浓,重阳佩之能祛除疫疠,逢凶化吉,所以古人又别称重阳节为“茱萸节”。唐人张说《湘州九日城北亭子》一诗云:“西楚茱萸节,南淮戏马台。”古人对佩茱萸、登高避邪这一节俗屡有咏叹。最为人熟知的,莫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和中秋都有团圆的期盼,不同之处是重阳偏重消灾祈福。对一个家族而言,重阳节庆每一个人都不能缺,父母兄弟夫妻必须相聚在一起,即便是出嫁的女儿,在重阳节这天也要接回娘家吃花糕。俗谚云:“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所以,重阳节又有“女儿节”之称。九九重阳,漂泊异乡的游子想到“兄弟登高,遍插茱萸”,便格外思亲。

例如晏几道的《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纵然有“绿杯红袖”,纵然“佩紫簪黄”,然而不在故乡与亲人相聚,心情仍是沉痛的,所以“欲将沉醉换悲凉”。再如,元人倪瓒的《江城子》:“满城风雨近重阳,湿秋光,暗横塘。萧瑟汀蒲,岸柳送凄凉。亲旧登高前日梦,松菊径,也应荒。 堪将何物比愁长?渌泱泱,绕秋江。流到天涯,盘曲九回肠。烟外青萍飞白鸟,归路阻,思微茫。”词中,作者梦见亲旧重阳登高,而归路阻隔,心中无限凄凉,可谓意在弦外。

相比之下,闺中少妇独过重阳的况味,更是令人低回不已。且看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重阳佳节,东篱把酒,本来是一场狂欢的盛宴,但夫君不在身边,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人比黄花瘦”的憔悴凄楚油然而生。

特别值得玩味的是,重阳这天要饮菊花酒。早在先秦,人们就发现菊花有祛毒养生的功能。屈原《离骚》云“夕餐秋菊之落英”。孟浩然《过故人庄》云:“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里的菊花,就不止是花,也包括了菊花酒。饮菊花酒与采菊、簪菊、赏菊,形成了重阳节的菊花主题。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堪称最动人的吟唱:“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此诗虽有牛山滴泪、人寿几何的伤感,但整体意绪仍沉浸在“菊花插满头,酩酊酬佳节”的狂欢之中,或许正因为“尘世难逢开口笑”,重阳狂欢才显得那么淋漓尽致吧。

桑榆晚晴,最令人留恋,诚如唐代解琬的《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所云:“兹辰采仙菊,荐寿庆重阳”。因为偏重一个“寿”字,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敬老节。较之于年轻人,老人们对重阳节的感慨要深沉得多,因为九九重阳,一年一度的阳数逢双已经到达顶点,此后便是阳气的衰减、阴气的升腾,所谓“物极必反,命曰环流”,因而生命意识更加炽烈。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这首《九日蓝田崔氏庄》耐人寻味。诗人年华老去,徒然悲秋。晋人孟嘉龙山落帽的风流已然萧索,唯有呼酒买醉。末句“醉把茱萸仔细看”,以传神细节表达了对生命的无限眷恋。再看近代词人陈洵的《风入松•重九》:“人生重九且为欢,除酒欲何言?佳辰惯是闲居觉,悠然想、今古无端。几处登临多事,吾庐俯仰常宽。 菊花全不厌衰颜,一岁一回看。白头亲友垂垂尽,尊前问、心素应难。败壁哀蛩休诉,雁声无限江山。”此词虽强作欢颜,自为宽解,但一想到“白头亲友垂垂尽”,还是抑制不住重阳的悲感。

整体看来,历代文人笔下的重阳不免伤于低沉,那种盛极而衰的感慨不可断绝。然而,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一扫衰飒、别开生面,唱出了阳刚之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迨至当下,重阳佳节逐渐淡化了农业文明时期驱疫避邪的神秘色彩,而越发彰显出喜庆欢畅的氛围,融团圆、雅集、饮宴、赏菊、赋诗为一体,具有多元的文化意蕴和商业价值。九九重阳举国欢聚,是团圆节,又属老人节,亦系女儿节,整个社会尊老爱幼,呈现出和谐承平友爱之象。适如《孟子》所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唐人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写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九九重阳节,日长明,月长明,德无量,寿无量!(刘勇刚)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今日重阳,老话"重阳不见阳,老牛不相送"啥意思?下雨不好吗?

#十九届农交会#

今日重阳,老活“重阳不见阳,老牛不相送"啥意思?为何老牛不相送。

光阴似箭,时光匆匆,忙忙碌碌,一年又一年,不觉得又到一年的重阳节,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是2021年最后一个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九九归真,一元肇始,所以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重阳节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所以每到一年九月九日这天,如果天气晴好的话,人们都要在重阳节这天出游赏景、登高远眺、据说重阳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时节,所以山高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重阳节最主要的习俗之一,因农历每年的重阳节正值金秋九月,天高气爽,因而在这个季节人们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可是,今年天空不作美,北方,阴雨绵绵,下个不停;南方,南下冷空气与台风交会,风雨交夹,暴雨成灾。那么重阳节下雨到底好不好?老话说:“重阳不见阳,老牛不相送”,又是啥意思呢?

重阳不见阳,老牛不相送。按字面意思可理解为:如果重阳节这天阴雨天不见阳光的话,那么老人们因阴雨天出行不便而不再出游观景,进行登高赏秋活动了,自然也就不互相搀扶相送了。说明重阳节这天下雨不好,不利于人们出行登高山赏秋活动。(其中"老牛"这里特指老人。)

那么重阳节这天下雨到底好不好呢?让我们看看老祖宗怎么说。九九重阳雨,一冬雨雪淋。

此俗语意思是说,如果九月九重阳节这天下雨的话,那么随后到来的冬天雨雪偏多,整日会风雪交夹,雪花飘飘,下个不停,而且这种雨雪天气持续时间长,使整个冬天没有好天气,说明天气非常阴冷,相应这个冬天也很冷,是一个寒冬。(其中"淋"是下雨雪的意思。)

重阳无雨,九月无霜。

在重阳节这一天如果天气晴朗,没有出现阴雨天气,那么随后整个深秋九月都将不会出现霜降。这预示随后的秋冬季干旱少雨,阳光普照,因天气比较温暖,即使霜降节气过后地面也未见落霜。相应接下到来的此年冬天也不太冷。这种少雨晴好天气虽然对人们出行登高赏秋和农民后期的秋收,打碾,晾晒和入库非常有利,但对越冬农作物冬前积墒和安全过冬却十分不利。所以重阳节当天晴无雨,是不好的预兆,来年庄稼会减产欠收。

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按字面意思可引申理解为:如果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没有下雨的话,还不能预测随后天气变化走势情况,如果等到九月十三日这天再不下雨的话,那预示随后到来的秋冬季干旱少雨已成定局了。

在古代,民间人们认为农历九月九日和九月十三一般是下雨的日子,而且还认定这两天的天气变情况对后期天气走势相关联,如果九月九日这天没有下雨的话,人们只能等待九月十三这天,如果这天还没有下雨,那么这个冬天雨雪偏少,气候干燥,而且这种干旱天气持续时间长,一直干到冬尽春初,说明干旱严重,农作物会减产欠收。

综述:由以上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俗语可知,如果九月九日这天下雨的话,虽然"重阳不见阳,老牛不相送"对人们出行登高山赏秋带来不便,但对越冬农作物安全越冬非常有利,来年庄稼会丰收;如果九月九日重阳节天气晴好万里无云的话,是不好的预兆,此年景不好,预示随后的天气干旱严重,庄稼没有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