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冬至大如年出处(冬至大如年是什么意思)

冬至大如年出处(冬至大如年是什么意思)

冬至何以大如年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也是其“北返”之日,此后北半球的白昼将逐日变长。在传统文化观念中,昼为阳、夜为阴,“冬至阳生春又来”,阴阳流转进入新的循环。因此,冬至不只是节点,更是始点,代表着又一个岁时轮回的开始。

在传统习俗中,冬至不仅是重要节气,也是重大节日,有“亚岁”之称,即仅次于“年”的节日。《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庆贺往来,一如年节。”直至清末,冬至依旧位列“三大节”之一,故而民间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之“大”在于民俗之丰富。民间有贺冬、拜冬之俗,有些地方还会向长辈敬赠鞋袜,取“迎福践长”之意。旧时,人们还会举行“消寒会”,亲友相聚、宴饮作乐,名曰“暖冬”。

冬至之“大”在于饮食之丰盛。冬至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典型的时令节物包括馄饨、饺子、汤圆、糯米饭等,以求身体康健。过去,亲友间多在冬至以食物相馈送,民间称“冬至盘”。

冬至节俗不仅纷繁绚烂,且多有“迎新”含义,由此观之,其“大如年”之名,不可谓不实。

(作者为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馆员,本报记者施芳整理)《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12日 18 版)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来到姑苏城,做了姑苏人,

你便知道“冬至大如年”的意义。

冬至夜是冬至节气的前一晚上,

有点儿年三十的意味。

这一晚必须要喝的是冬酿酒,

这一晚必须要吃的羊糕肉,

这一晚必定要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在一起,

江南的冬天冰冰凉,

若是再加上点冷雨寒风,

已然足够令人生畏。

好在习惯了便也就热爱了,

冬至夜的前一天,

已然让人足够期待……

这一天街上的气氛已足够浓烈,

冬天的早晨来一客生煎包,

(*所谓一克一般是四只)

配上一碗热呼呼的豆浆,

必定是对自己最大的褒奖。

即便是寒意四起,

但挤在人群里却心生暖意,

一家人的吃食今日需准备得足够丰盛。

有句俗语说:干晴冬至邋遢年。

民间的总结:

若冬至日是阴雨绵绵,

过年时便是大好天,

反之若晴天的冬至到了过年便阴雨了。

或许是我们遇上不好的天气时,

对未来心怀一份美好的期待吧……

冬至夜恰如大年夜,

这一天家里的厨房最为忙碌,

吃好,一起团圆的吃一餐,

其实是我们对日子最大的善意和祝福吧……

有儿孙满堂、有高堂在上

便是最大的幸福,

中国人对家的信仰一直如此。

有对小团圆的期盼,

这一年一年的日子便有了意义。

夜色初起时,

城内的街道便足够的安静,

而每一扇窗户灯火通明……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岁月不尽全是歌,

但岁月的沧桑在小团圆的日子

却得以被抚慰。

亲情像是一份归属感,

证明着你并不孤单的光阴……

我们与一座城市的缘份,

因人起,因季节而生,

不管她曾离你多远多陌生,

时间的洪流会把你牢牢的吸附于此,

你便成为了她的一部分……

此处心安便是吾乡。

冬至大如年,像是一份总结,

人间小团圆,更是一份美好。

微信公众号:阿焦漫生活,文章同步更新

图文皆为阿焦原创,转发注明出处,商用请联系。

冬至为何大如年?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王 越

冬至又叫冬节、贺冬节,还有亚岁、肥冬、喜冬等称谓,是我国最早制定出的节气。据《左传》记载,现在保留下来的我国对冬至最早的观测记录,是在春秋时代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正月辛亥和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二月己丑。“至者,极也。”《恪遵宪度抄本》上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

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就使用圭表测量中午时分日影长度的变化。冬至是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夏至是日影最短的一天,所以在战国以前,冬至、夏至分别被称为日南至、日北至。

冬至不仅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四时八节”之一。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体现了这一节气的重要性。

《冰嬉图》卷,清,金昆、程志道等绘,该图反映了清代宫内冬季冰嬉的习俗。 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在冬至休假七日

把冬至定为节日始自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淮南子·天文训》说:“冬至……阴气竭,阳气萌。故曰冬至为德。”古人认为,冬至作为万物始成的重要节点,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历来受到朝廷和民众的重视。《汉书》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对冬至的重要性,《晋书》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魏晋南北朝时,冬至称“亚岁”。冬至日朝廷不仅要举行“贺冬”仪式,皇帝还要赐宴招待文武百官和万国使臣,接受群臣和各国使节敬酒祝寿,并且例行放假。《后汉书》里也说:“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就是说,冬至日除皇帝祭天和朝贺外,官府例行放假,流行相邀聚会和互贺的“贺冬”或称“拜冬”的礼俗。

唐朝规定,冬至日与元正日同样“休假七日”,官奴婢给予三日休假。《大唐新定吉凶书仪》载:“元正日、冬至日,右已上二大节,准令休假七日,前三后四日。”朝廷行拜贺礼后,皇帝多在大明宫的含元殿赐宴,朝野也流行冬至聚宴。

明代则在冬至“赐百官始仪貂裘帽”。《帝京景物略》载:“冬至节,宫眷内臣皆穿阳生补子蟒衣。”阳生补子蟒衣即“补子”上绣有表示“阳生”景象的官服。“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燕京岁时记》:“每年冬至月初一日,臣工之得貂裘者,均于日一体穿用,谓之‘翻褂子’。”

在中国众多的庆贺礼俗中,最高的祈祷仪式是天子举行的圜丘祀天礼。《礼记外传》曰:“王者冬至之日,祭昊天上帝於圜丘。注曰:冬至日,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中国古代礼仪分为吉礼、嘉礼、军礼、兵礼、凶礼等“五礼”和大祀、中祀、群祀三等。圜丘祀天属吉礼之首、五礼之首,以及大祀之首,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以显示帝王的“天子”身份,以及皇权至上、无比崇高的权势。早在汉武帝确定冬至为节日之前,已有周王在圜丘举行祭天祈福活动的记载,并为历代帝王所继承。

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天坛庙,是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北京天地坛,早期帝王在这里合祀天地。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下令在天地坛大祀殿之南建圜丘坛专以祭祀皇天,祈谷坛用于祈祷上天保佑五谷丰登。嘉靖十三年(1534年)二月,诏令定名南郊祭坛为“天坛”,这是天坛一名的首次出现。

清代沿用明制,“定每岁冬至日大祀天于圜丘”,冬至祭天成为清帝亲祭的首要大礼。据统计,从明朝永乐年间到1912年民国政府宣布废止“祭天”为止,天坛的祭天整整延续了490年,有22位皇帝举行过654次(含祈谷礼)之多,致使天坛祭祀礼仪发展到顶峰。

圜丘

宋人称冬至为“亚岁”

中国向为礼仪之邦,受冬至帝王祭天影响,民间也祭祖设家宴,向父母师长辈拜节。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载:“十一月,冬至之日,荐黍、羔,先荐玄冥于井,以及祖祢……其进酒尊长,及修刺谒贺君、师、耆老,如正旦(日)。”

日本僧人圆仁留学唐朝期间,在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有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冬至贺冬情况:“十一月二十七日,冬至之节。道俗各致礼贺。住俗者拜官,贺冬至节。见相公即道:‘晷运推移,日南长至。伏惟相公尊体万福。贵贱官品并百姓,皆相见拜贺。出家者相见拜贺,口叙冬至之辞,互相礼拜。’”宋人称冬至为“亚岁”,重视冬至一如唐人。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冬至的情况时说:“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遝(tà)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述:“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岁时杂记》载:“冬至既号亚岁,俗人遂以冬至前之夜为冬除。”冬至节的前一天被称之为冬除或除夜,外出的人要回家祭祖过冬节,全家老少齐聚吃团圆饭,与除夕一样也叫“添岁”。清初潘荣陛著《帝京岁时纪胜》写道:“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馄饨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

从现有史料来看,冬至吃馄饨的习俗起码在唐代已经形成。《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开成五年十一月廿六日冬至节“沙弥对僧,右膝着地,说贺节之词。吃粥时,行馄饨、果子。”敦煌文书《冬至相迎书》:“长至初启,三冬正中,嘉节膺期,聊堪展思。竟无珍异,祗待明公,空酒馄饨,幸垂访及。谨状。”空酒是谦语,意为薄酒。冬至请朋友赴宴吃馄饨,以贺佳节。

冬至吃馄饨的习俗在宋代已经非常普遍,宋陈元靓《岁时广记》称:“京师人家,冬至多食馄饨,故有冬至馄饨,年之萌始之说。”南宋临安城有钱人家冬至时所吃馄饨,品种可达上百味。《武林旧事》:“享先则以馄饨……贵家求奇,一器凡十馀色,谓之‘百味馄饨’。”

至于冬至吃馄饨的原因,《燕京岁时记》解释道:“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我国古代传说,天地未分之际,宇宙一片混沌。历经18000年孕育,终于出现了盘古氏,盘古用利斧开天辟地,又经过18000年,才形成日月星辰、锦绣大地。冬至之日为一年中阳气上升之始,在这一天吃馄饨,取天开于子,混沌初分的意思。所以人们以吃馄饨来象征打破混沌,开辟天地,据说这天吃馄饨可让人聪明。

“数九”寒尽迎春分

数九,用物候形象地反映数九中的气候变化情况,是冬至期间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阳数,又为极数,数九即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冬至过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便在“三九、四九”,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最后“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从冬至到春分,整整九十天的时间,正是寒极转暖、春回大地的过程。

“九九歌”的产生和流传由来已久,南北朝时期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里已经有“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的记载。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因此在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的“九九歌”也有所不同。现在发现最早的“九九歌”,是后唐同光三年(925)前传入敦煌地区佚名的《咏九九诗》。

“九九消寒图”出现的年代比九九歌要晚,元杨允孚《滦京杂咏》:“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馀白,看到今朝是杏株。”原注:“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回暖矣。”大约元末在北京地区的闺阁中已流行画梅花的习俗。

到明清时,“九九消寒图”已经非常流行。《帝京景物略》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另一种消寒图,以清宣宗道光皇帝御制词“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二句,每字各九画,用双钩装潢成幅。日以“阴晴风雪”注之,自冬至始,日填一画,凡八十一日而毕事。

“九九消寒图”流传有许多不同版本,良莠不一。刘若愚曾在《酌中志》中批评司礼监印刷的“九九消寒”诗图“皆瞽词俚语之类,非词臣应制所作,又非御制,不知如何相传耳,久遵而不改。”

“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有依据吗?

新华社天津12月22日电(记者周润健)22日12时19分迎来“冬至”。我国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意思是说,冬至的礼俗和过新年是相差无几的。那么,“冬至大如年”这种说法有何依据?古往今来又有何习俗?民俗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3000年前,周公姬旦以“土圭法”测得“日影”最长和最短的日子,即现在的冬至日和夏至日,并将“日影”最长的一天作为新一年的开始。因此在周秦时代,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到了冬至才过新年,以每年冬至为一年的元旦。“从这个意义上说,冬至就是曾经的年,或冬至‘曾经就是年’了。”罗澍伟说。

罗澍伟进一步介绍说,从汉代开始,以正月为岁首,正式将正月和冬至分开,冬至由此成为“冬节”“至节”,官府也有一套隆重的祝贺仪式,叫“贺冬”。《汉书》中记载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意思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阴极之至,阳气始生,阴气盛极而衰,而阳气渐长,此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长,是个吉日,应该庆贺。

到了宋代,冬至被定为“法定节日”,例行放假。宋代童谣说:“冬至大似年,家家吃汤圆。老师不放假,学生不把钱。”这一天最重要的民俗活动是“拜冬”。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说:“朝廷大朝会,庆祝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遝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

明清时代,冬至依旧长盛不衰,民间有“肥冬瘦年”之说。皇帝要在冬至这天举行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帝京景物略》就记载了人们庆祝冬至时的盛况:“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可见,古人对冬至节的重视程度与元旦相差无几。

罗澍伟表示,时至今日,有些地方还流传着“冬至大似年,先生不放不给钱;冬至大似节,东家不放不肯歇。”的谚语。冬至这一天,我国北方地区有吃馄饨、吃饺子的习俗,南方地区则有吃汤圆、吃冬至米团和吃冬至长线面的习惯。有的地区还要在冬至当天祭天、祭祖和扫墓。

荐读海报|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一起品读“我的冬至故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周静 设计 许晨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冬至情有独钟,

其重要程度仅次于新年,

所以也有“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别名

在冬至节气到来之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特以“我的冬至故事”为主题,

向广大壹点号作者发起征文,

共同回忆生活中的微小风景,书写冬至里的纸短情长。

经过三天的征集,壹点号创作者们踊跃参与,投稿近40篇,专题点击量35.1万,用心诉说自己的冬至故事。

奇文共欣赏。我们精选了8篇征文,制作成精美的海报,与大家一起品读这些意境悠远的文章吧: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

12月22日,迎来冬季第四个节气——冬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70°,进入冬至节气。

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志强说,冬至日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因此“冬至”又叫“日短至”或“日南至”。当冬至开始的时候,表示天气开始进入最寒冷的一段时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测定出的节气之一。相传是人文初祖伏羲通过测日影发现冬至点,并以冬至日为岁首。

冬至太行美如画。梁瀚奇摄

冬至到,“数九寒天”来了

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宋英杰说,冬至日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北京地区白昼仅有9小时20分,而太阳高度也仅有26°42。日落最早的一天、日出最晚的一天,各地大不相同,但白昼最短的一天却是相同的,这是古人所提炼的高度共性。人们不仅根据白天的长短变化来判断冬至的到来,还根据麋鹿角开始脱落、泉水开始流动来推测冬至时节,古代文人也根据“早梅绽放”“腊柳抽芽”与否来判断冬至节气。

冬至意味着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宋英杰说,冬至期间,东北大地千里冰封,黄淮地区也常常是银装素裹。江淮之间到大巴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平均气温已降到0℃以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严寒季节。我国南方地区也只有6—8℃左右。华南沿海平均气温则在10℃以上。因此,我国人民把冬至过后的日子称做“数九寒天”,不同的地区都流传着不同的反映本地冬至后,天气由冷到最冷再逐渐转暖的变化规律及物候现象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唐志强说,我国民间有数九的习俗,即从冬至算起,每九天为一个阶段,称为“冬九九”,并有“数九歌”,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即为“出九”,此时已是春暖花开时节。由于中国气候差异较大,所以“数九歌”版本众多,此处选取的为华北版本的九九歌。而“数九”的本质,是“九九数尽,寒尽春归”,物候意义上的春天来临。

冬至时节,由于气温继续下降,农活也很少,正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进行冬种作物田间管理的大好时机。唐志强说,冬耕深翻土壤,可以松土保湿,促进根系生长,既能将残余的枯枝落叶等翻入土中,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储存,还可以消灭越冬害虫,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冬至的时候,对于旺长的麦田要及时进行镇压。“冬至镇压,

人们适当踩一踩或用石磙子压一压麦地,保墒,抑制小麦生长以顺利过冬,还可以促进分蘖。”

冬至时节,广西梧州岑溪市糯垌镇地麻村农民在给火龙果覆盖薄膜“穿衣”御寒保果保丰收。颜桂海摄

过冬至,民俗饮食何其多

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视其为冬季的大节日,其礼俗和过新年相差无几,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唐志强说,冬至也是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节气。周代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即新年。古时候,漂泊在外地的人到了冬至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冬至日还是中国古代的“教师节”,学生要拜谒老师,祭祀先圣孔子。

冬至之“大”在于民俗之多样。民间有贺冬、拜冬之俗,《汉书》:“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同时,要向长辈敬赠鞋袜,取“迎福践长”瑞意。旧时,人们还会举行“消寒会”,亲友相聚、宴饮作乐,名曰“暖冬”。

图为青岛平度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姜晓莲正在创作冬至节气小精灵剪纸作品。陆欣摄

冬至之“大”在于饮食之丰盛。冬至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典型的时令节物包括馄饨、饺子、汤圆、糯米饭、面条、羊汤等,以求“扶阳抑阴”、身体康健。过去,亲友间多在冬至以食物相馈送,民间称“冬至盘”,等等。冬至作为古代大节,包括饮食在内的各项花费经常“超支”,以致“肥冬瘦年”。

在中国北方地区,一直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唐志强说,冬至正是阴阳转换交替的节气,故称“交子之时”。饺子,寓意交子。“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河南人将饺子称为“捏冻耳朵”,意谓在冬至吃“捏冻耳朵”,冬天不会被冻掉耳朵。

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东汉河南邓州人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而冬至吃饺子,也正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在冬至时舍药而形成的习俗。

山东省平度市凤台街道依托辖区助老大食堂,组织开展“冬至大如年,饺子共团圆”活动,发动志愿者在冬至当天为老人们包饺子,送温暖。牟杰摄

冬至也是养生的重要节气,应顺应时令特点,遵循“冬藏”的养生之道,科学、合理、适度养生。唐志强说,俗语说:“冬至进补,春天打虎”,中医讲究保护初生的阳气,认为冬至前后是进补的时期,宜吃温性食物。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避免损伤阳气。静神少虑,保持畅达乐观的心情;多晒太阳,以利阳气的生长;防寒保暖,预防风寒感冒。

冬至时节吃萝卜的好处非常多,可以消谷食、去痰癖、止咳嗽、解消渴,能够通利脏腑之气,有利于身体健康。萝卜是一种冬季进补的理想蔬菜,可以生吃,也可以做成其他的美食,比如和牛羊肉一起炖着吃,有非常高的保健功效。女性冬至时节日常可多吃养肝食物,如菠菜、芹菜、莴笋、大蒜等。

来源: 人民日报经济社会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