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着贴“福”字,才是“福到”?福字到底怎么贴,很多人都错了
今天就是除夕啦
坊友们家里的福字都贴了吗?
不过,小坊至今还是有点疑惑
福字到底是该正贴还是倒着贴?
从古至今,对于这个问题
大家各有各的说法...
有民俗专家认为
“福”字应该正着贴
“倒贴福字”寓意“福到了”的说法
是这些年才流行起来的新年俗
如果要追溯老传统
还是应该正贴“福”字
唐宋时期开始流行在门上贴
用红纸制作的桃符、春牌等
这一说法
在史书中就能找到蛛丝马迹
✦ 宋代《梦粱录》有“画桃符”“迎春牌”的记载;
✦ 宋代《玉堂杂记》更记录了“春牌”的文字内容,包括“福禄寿”“一财二喜”等字。
而这些桃符、春牌等恰恰都是正着贴的。至于张贴的日子,通常是在大年三十(今年没有年三十,所以就是除夕啦),所以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
正贴“福”字还有不少说法佐证!
有这样的说法:提到汉字的特色,那就离不开“横平竖直”“端端正正”,而新春佳节贴“福”字,寓意“迎春纳福”,如此真诚郑重的心愿,自然得严肃严谨,那这“福”字就要贴得端正,代表着祈福的虔诚之心。尤其是大门上的“福”字,更要贴得端庄大方。通常,大门上的“福”字也是最大的。
那全国各个地区
都是正着贴“福”的吗?
倒也不是!
在部分地区的民俗中
也存在个别倒贴“福”字的地方
比如水缸、垃圾桶等
因为使用这两样物品时
都有个“倒”的动作
为了防止把福气倒掉
所以倒贴“福”字
还有部分地区
会将“正福”贴在大门口
屋内的房门、柜子门等都贴“倒福”
这是寓意福气都到了家里
有点“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味道
不过,从实际生活看,如今正贴的“福”字和倒贴的“福”字都很常见,尤其在商业场所,倒贴“福字”的现象似乎更多,这是误解、歪曲民俗吗?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田兆元表示:这样的现象很正常。近年来倒贴“福”字的流行,其实就是一种多元的表达,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这也是现代人通过中国特有的语音谐音现象,来更直白地表达对新年心愿的体现。
“民俗是人们心愿的表达,也是创造性的体现。就像在西方平安夜,如今有很多人流行送苹果,谐音‘平安’,可这在西方并不流行也不可能,只是因为中国汉语的谐音表意,才为节日表情达意找到了新载体。”
所以,不用太纠结“福”字
到底是正贴还是倒贴
“总之,这都是对幸福的期盼”
转自:上海网络辟谣
来源: 新闻坊
倒贴福字的来历和传说:倒贴福字的由来及原因
民俗故事之倒贴福字的来历 倒贴福字的由来——春节,在许多家庭院落的门窗上,往往会看到一些倒贴着的大红“福”字,这可算得上是我国人民的一个传统习俗了。据《梦粱录》记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据说,“福”字倒贴的习俗来自清代恭亲王府。一年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照例写了许多个“福”字让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个家人因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
网络配图
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恼火,多亏大管家能言善辩,跪在地上奴颜婢膝地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
福晋听罢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一高兴,便重赏了管家和那个贴倒福的家人。
事后,倒贴“福”字之俗就由达官府第传入百姓人家,并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倒贴福字的由来,有两个传说,一个传说出自慈禧
我国有春节贴福字的习俗,福字该如何贴?有人喜欢倒着贴,说是福到了,是这样的吗?有这样的说法吗?还是先看看倒贴福字的由来吧。
倒贴福字的由来主要有两个民间传说,一个传说出自恭亲王府。
传说清代咸丰年间,有一年春节前夕,恭亲王府的大管家按照惯例写了几个斗的“福”字,叫人贴于王府的大门上。
有一个家丁目不识丁,把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王府的福晋看到了,非常生气,一定要鞭罚贴福之人。
大管家慌忙跪倒帮其圆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此乃喜庆之兆。”
福晋一听觉得合情合理,马上转怒为喜,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一般的奴才,还真想不到这种招呢!”
福晋高兴之际,还赏了管家和家丁各五十两银子!
倒贴福字还有一个传说,是出自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每年腊月二十日都要开始写福字,她写的第一个福字要挂在乾清宫正殿,另一些让太监贴在宫中各处,还有一些用来赏赐。
只要慈禧太后高兴,不论官职大小,还是工商士民,都可以得到她的御赐福字。
这和清朝别的皇帝不同,他们的福字只赐给三品以上的王公大臣,一般的官员是得不到的,其他人更不用提了。
传说有一年,慈禧太后写完福字,让太监张贴,有一个小太监不识字,把宫门上的福字贴倒了。
恰好被慈禧看到了,慈禧大怒,便问是谁贴的,并要杀掉贴福字的小太监。
李莲英忙跪地道:“老佛爷,息怒,您看福到(倒)宫门了,可喜,可贺!”
慈禧听了非常高兴,还重赏了小太监。
倒贴福字的由来,还有别的说法,和着两种说法大同小异。
古代人们文化水平低,能够读书识字的仅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人都不识字,分不清福字的倒正,只知道“倒”和“到”读音相同,不知道“倒”和“到”是两个意义不同的字。
因此,经常有把福字贴倒的,当然也有很多人觉得“倒”和“到”读音相同,福倒了,就是福到了,而有意为之,倒贴福字。
其实,从字面意义上理解,福倒了,是倒掉的倒,而不是来到的到,因此福倒了和福到了,不是一个概念,福字不应该倒贴。
当然,过去也有倒贴福字的地方,那就是水桶、垃圾桶、米缸等需要倒置使用的物品。这些物品在倒置使用时,它们上面的福字就会正过来,表示福气真的到了。
除了福字的倒正外,贴福字还有一些别的讲究!
按照传统说法,贴“福”字的时间应该在除夕的下午,太阳尚未落下之前,顺序应该是由大门从外面向里贴,意味着一年的福气都要从外面流进来。
贴福时,还要要先大后小,先贴抬头福,再贴门福,最后才能贴倒福,贴倒福时一定要看好,千万别贴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