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下午五点半是什么时辰,属什么(下午五点半是什么时辰)

下午五点半是什么时辰,属什么(下午五点半是什么时辰)

《被小事耗费能量的日子》-10/9

往往看书看不了几分钟,看购物软件却能看一晚上。

往往对自己很重要的大决策总是草草决定,但是不重要的小决策精打细算。

实际上生活应该遵循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早上六点起床,一直到七点半的这段时间为自己的高效时间。

七点半洗澡,八点十五出门,那种零碎化时间随它去吧,你大块的东西还没好呢。

八点半到下午五点半,八个小时时间你都可以拿来提升自己。

五点半到六点,碎片化时间,转换自己的状态。

六点到七点半,高效时间,拿来做重要的事情。

七点半到九点,放松时间,拿来玩的开心。

九点到十点半,高效时间,拿来回顾反思进步,制定第二天计划。

十点半到十一点,准备睡觉。

生活中的很多时候不是由那些小细节决定,而是由你可以执行的大块的时间决定。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自己说了算。

《被小事耗费能量的日子》-10/9

往往看书看不了几分钟,看购物软件却能看一晚上。

往往对自己很重要的大决策总是草草决定,但是不重要的小决策精打细算。

实际上生活应该遵循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早上六点起床,一直到七点半的这段时间为自己的高效时间。

七点半洗澡,八点十五出门,那种零碎化时间随它去吧,你大块的东西还没好呢。

八点半到下午五点半,八个小时时间你都可以拿来提升自己。

五点半到六点,碎片化时间,转换自己的状态。

六点到七点半,高效时间,拿来做重要的事情。

七点半到九点,放松时间,拿来玩的开心。

九点到十点半,高效时间,拿来回顾反思进步,制定第二天计划。

十点半到十一点,准备睡觉。

生活中的很多时候不是由那些小细节决定,而是由你可以执行的大块的时间决定。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自己说了算。

初中英语单词打卡(七上P)

#头条抄书打卡# 第224天

初中英语单词及例句(译林牛津版)

七年级上 Pp

p.m. 缩略语 下午,午后 (post meridiem,等于afternoon)

The match is begin at 5:30 p.m.. 比赛在下午三点半开始。

The gallery is open Monday through Friday, 9 am to 6 pm. 美术馆的开放时间为周一到周五,上午9点到下午6点。

packet 名词 (装有东西的)小盒,小袋,小包

He had smoked half a packet of cigarettes. 他已经抽完了半包烟。

Some people like the electronic red packet because it is fast. 有些人喜欢电子红包,因为它很快捷。

paint 及物动词 用颜料涂

Sometimes we paint our faces. 有时我们在脸上画画。

pair 名词 双,对,副

pair(equal) → 一对;一双;成双;成对

I need a pair of new shoes. 我需要一双新鞋。

I need a new pair of specs. 我需要一副新眼镜。

paper 名词 纸

It is easy for paper to catch on fire. 纸很容易着火。

Their engagement was announced in the local paper. 他们订婚的消息已在当地报纸上公布。

pardon 感叹词 抱歉

par(per-=throughly) + don(to give) → 原谅

Pardon me, are you Aaron Burt, sir? 打扰了,请问阁下可是亚伦·伯尔?

同近义词

past 介词 晚于

We start lessons at a quarter past eight. 我们八点一刻开始上课。

同近义词

pear 名词 梨

There're some pears at our market stall. 我们的货摊上有一些梨子。

phone 名词 电话(机)

There are different kinds of mobile phones. 有不同类型的手机。

picnic 名词 野餐

Let's have a picnic in the park. 让我们在公园里野餐吧。

It was a perfect day for a picnic. 那是野餐最理想的天气。

piece 名词 一片,一件

He undertakes a piece of work. 他从事着一项工作。

It's the most marvellous piece of music. 这是最美妙的一篇乐曲。

pink 形容词 粉红色的

She carried a spray of pink roses. 她拿着一簇粉红色的玫瑰花。

plan 动词 计划,打算;设计[不及物,及物]

He planned to leave Baghdad on Monday. 他计划周一离开巴格达。

同近义词

plate 名词 盘子

We need a plate of chicken. 我们需要一盘鸡。

大盘鸡(Saute Spicy Chicken);Big Plate Chicken

player 名词 运动员

Read Simon's article about his favourite football player, Li Hua. 阅读西蒙关于他喜欢的足球运动员李华的文章。

pocket 名词 口袋

I don't have a pocket. 我没有口袋。

A pocket calculator only works to eight decimal places. 袖珍计算器只计算到小数点后8位。

pocket money 名词 零花钱

We can use our pocket money to buy them these things. 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零花钱给他们买这些东西。

He spends most of his pocket money on PlayStation games. 他将大部分的零花钱花在买游戏站的游戏上。

point 名词 分数

He scores 20 points in the match. 他在比赛中得了20分。

同近义词

pool 名词 水池,水塘

The pool is very deep. 这个水池很深。

poor 形容词 贫穷的;可怜的

He is very poor. 他很穷。

popular 形容词 受喜爱的,受欢迎的

popul(民众)+ ar(形容词后缀)→ 受广大人民喜欢的 → 受欢迎的;流行的

Trainers are light and comfortable and are popular among young people. 运动鞋轻和舒适,很受年轻人的欢迎。

Gardening is very popular in Maryland. 园艺在马里兰州很受欢迎。

pork 名词 猪肉

Cook the beans with a piece of salt pork. 把豆子和一片咸猪肉一起煮。

practise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练习;实践

He practises tennis every day. 他每天练习打网球。

When does the speaker practise playing football? 说话人什么时候练习踢足球?

present 名词 礼物

Here's a little present for you. 这里有一件小礼物送你。

pretty 形容词 漂亮的,俊俏的

That pretty girl really caught my eye. 那美丽的女孩的确引起我的注意。

What pretty hair she has, nice and thick. 她的头发多漂亮啊,好看又浓密。

price 名词 价格,价钱

What is the price of the suit? 这套西装多少钱?

pumpkin 名词 南瓜

peponem(large melon)+ kin(表示缩小的名词后缀)→ 南瓜

The pumpkin has male and female flowers on the same vine. 南瓜的雄花和雌花长在同一条蔓上。

purple 形容词 紫色的

The purple flowers are beautiful. 那些紫色的花很好看。

These are purple grapes. 这些是紫葡萄。

十二生肖的排序你知道吗?

为什么12生肖中老鼠排第一?从一天中的12个时辰看它们的排序原因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12生肖是人们为了表示年份和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而创造的一种形象符号。每种生肖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背后的故事,它们与中国古代的哲学、天文学和农业社会生活都有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就从一天中的12个时辰的角度,来解析一下这12生肖的排序原因。

子时,也就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老鼠的时段。在民间传说中,老鼠咬破了孕育盘古的混沌,才使得盘古得以诞生,天地才可以分开,因此,老鼠也被称为开天辟地的英雄,生育万物的子神。因此,老鼠被安排在12生肖之首。

丑时,凌晨1点到3点,是牛的时段。在中国古代民间,牛被视为耕地的关键,是农民们的得力助手。为了表达对牛的敬意和感激,人们将丑与牛联系在一起。

寅时,凌晨3点到5点,是老虎的活动时间。这个时间段也是昼夜交替的时候,老虎常常在此时出没,因此寅时也被称为虎时。

卯即兔,早上5点到7点。这个时候太阳刚刚升起,兔子也常常在这个时候出没觅食,于是兔和卯便联系在一起。

辰时,早上7点到9点,是龙的时段。在中国神话中,龙常常伴随着云雾出现。而这个时间段正是云雾最容易出现的时候,因此龙的形象与辰联系在一起。

巳时,上午9点到11点,是蛇的活动时间。在这个时间段,气温逐渐升高,蛇也开始活跃起来。为了方便记忆,人们将蛇与巳时联系在一起。

午时,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是马的时段。马在古代常常被用于战争和运输,因为烈马的性格如同烈日一般,人们便将马与午时联系在一起。

未时,下午1点到3点,是羊的时段。在这个时间段,羊吃的是最新鲜的草,这也是羊生长最好的时候。因此,“未羊”也可以理解为“羊吃最好的草”。

申时,下午3点到5点,是猴子的活动时间。猴子在这个时间段常常在树林里玩耍嬉戏,十分活跃。因此,“申猴”也可以理解为“猴子活跃的时间”。

酉时即鸡,下午5点到7点。在这个时间段鸡会回窝休息,同时它们也会通过打鸣或者打转来提醒人们可以休息了。于是鸡便与酉时联系在一起。

戌时,晚上7点到9点,是狗的时段。在这个时间段内,忙碌的人们准备要关门睡觉了,为了保证家中财产安全,他们会让忠诚的狗来代替他们守着家门。因此,“戌狗”也可以理解为“狗守门的时间”。

亥时,晚上9点到11点,是猪的时段。猪是最能睡觉的动物之一,而这个时间段人们大多数都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于是,“亥猪”便被用来表示这个时间段的动物和人类状态。

初中英语单词打卡(七上P)

#头条抄书打卡# 第224天

初中英语单词及例句(译林牛津版)

七年级上 Pp

p.m. 缩略语 下午,午后 (post meridiem,等于afternoon)

The match is begin at 5:30 p.m.. 比赛在下午三点半开始。

The gallery is open Monday through Friday, 9 am to 6 pm. 美术馆的开放时间为周一到周五,上午9点到下午6点。

packet 名词 (装有东西的)小盒,小袋,小包

He had smoked half a packet of cigarettes. 他已经抽完了半包烟。

Some people like the electronic red packet because it is fast. 有些人喜欢电子红包,因为它很快捷。

paint 及物动词 用颜料涂

Sometimes we paint our faces. 有时我们在脸上画画。

pair 名词 双,对,副

pair(equal) → 一对;一双;成双;成对

I need a pair of new shoes. 我需要一双新鞋。

I need a new pair of specs. 我需要一副新眼镜。

paper 名词 纸

It is easy for paper to catch on fire. 纸很容易着火。

Their engagement was announced in the local paper. 他们订婚的消息已在当地报纸上公布。

pardon 感叹词 抱歉

par(per-=throughly) + don(to give) → 原谅

Pardon me, are you Aaron Burt, sir? 打扰了,请问阁下可是亚伦·伯尔?

同近义词

past 介词 晚于

We start lessons at a quarter past eight. 我们八点一刻开始上课。

同近义词

pear 名词 梨

There're some pears at our market stall. 我们的货摊上有一些梨子。

phone 名词 电话(机)

There are different kinds of mobile phones. 有不同类型的手机。

picnic 名词 野餐

Let's have a picnic in the park. 让我们在公园里野餐吧。

It was a perfect day for a picnic. 那是野餐最理想的天气。

piece 名词 一片,一件

He undertakes a piece of work. 他从事着一项工作。

It's the most marvellous piece of music. 这是最美妙的一篇乐曲。

pink 形容词 粉红色的

She carried a spray of pink roses. 她拿着一簇粉红色的玫瑰花。

plan 动词 计划,打算;设计[不及物,及物]

He planned to leave Baghdad on Monday. 他计划周一离开巴格达。

同近义词

plate 名词 盘子

We need a plate of chicken. 我们需要一盘鸡。

大盘鸡(Saute Spicy Chicken);Big Plate Chicken

player 名词 运动员

Read Simon's article about his favourite football player, Li Hua. 阅读西蒙关于他喜欢的足球运动员李华的文章。

pocket 名词 口袋

I don't have a pocket. 我没有口袋。

A pocket calculator only works to eight decimal places. 袖珍计算器只计算到小数点后8位。

pocket money 名词 零花钱

We can use our pocket money to buy them these things. 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零花钱给他们买这些东西。

He spends most of his pocket money on PlayStation games. 他将大部分的零花钱花在买游戏站的游戏上。

point 名词 分数

He scores 20 points in the match. 他在比赛中得了20分。

同近义词

pool 名词 水池,水塘

The pool is very deep. 这个水池很深。

poor 形容词 贫穷的;可怜的

He is very poor. 他很穷。

popular 形容词 受喜爱的,受欢迎的

popul(民众)+ ar(形容词后缀)→ 受广大人民喜欢的 → 受欢迎的;流行的

Trainers are light and comfortable and are popular among young people. 运动鞋轻和舒适,很受年轻人的欢迎。

Gardening is very popular in Maryland. 园艺在马里兰州很受欢迎。

pork 名词 猪肉

Cook the beans with a piece of salt pork. 把豆子和一片咸猪肉一起煮。

practise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练习;实践

He practises tennis every day. 他每天练习打网球。

When does the speaker practise playing football? 说话人什么时候练习踢足球?

present 名词 礼物

Here's a little present for you. 这里有一件小礼物送你。

pretty 形容词 漂亮的,俊俏的

That pretty girl really caught my eye. 那美丽的女孩的确引起我的注意。

What pretty hair she has, nice and thick. 她的头发多漂亮啊,好看又浓密。

price 名词 价格,价钱

What is the price of the suit? 这套西装多少钱?

pumpkin 名词 南瓜

peponem(large melon)+ kin(表示缩小的名词后缀)→ 南瓜

The pumpkin has male and female flowers on the same vine. 南瓜的雄花和雌花长在同一条蔓上。

purple 形容词 紫色的

The purple flowers are beautiful. 那些紫色的花很好看。

These are purple grapes. 这些是紫葡萄。

骁骞调查丨谁在埋藏美国原住民寄宿学校的真相?

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一个有些复杂的日子。它既是美国的联邦法定节日“哥伦布日”,相传航海家哥伦布就是在这一天抵达美洲;同时,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也将这一天视为“原住民日”,以此悼念白人殖民者对北美原住民开启的血腥屠杀。

在美国联邦政府对原住民施行的种族灭绝政策中,有一项最为黑暗残暴,并且被联邦政府从教科书中抹去,那就是强制把原住民儿童送往寄宿学校,严禁他们使用自己的语言,切断他们和部落的联系。不少儿童甚至在校园里消失,从此生死不知。

自2021年起,央视记者刘骁骞深入美国多地,持续揭露美国联邦政府的原住民寄宿学校黑幕。去世学生的遗骸挖到了吗?又有哪些新的罪证浮出水面?来看他的独家调查。

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来到这座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未曾听闻的中西部小城,过去三年来,我们以热内亚为起点,横跨美国,找寻寄宿学校的幸存者。

与此同时,当地的调查也不断传来新的进展。不久前,考古专家在历经多年的勘探后,第一次对疑似埋葬着原住民学生遗骸的地点破土开挖。

根据最新掌握的探地雷达的检测结果,这个区域内一共有四处类似于人类遗骸的标记,而且他们分别处于两两平行的分布位置。现场的考古专家认为这很有可能是人为挖掘的墓穴。

内布拉斯加州历史学会主任大卫·威廉斯:我们先凿开一个挖掘区域,大概是1米乘3米的面积。我们用考古铲一层一层地向下挖,每一次只挖开很薄的一层土壤,这么做的目的是,如果挖掘到物件、骨头、岩石、金属,就可以当场识别登记。

办校50年间,超过两万名原住民儿童被强制送往热内亚原住民寄宿学校,其中至少有86名学生在校园内死亡。但墓地的确切位置始终是一个谜。

过去一年来,他们加大勘探力度,甚至借助嗅探犬,最终确定了首次挖掘的区域。

内布拉斯加州历史学会主任大卫·威廉斯:我们可以通过遗骸判断死者是成人还是儿童,由此能更好地证明,它属于热内亚原住民学校的学生。肺结核和流感在当时是最常见的死因,但也有其他的死因,例如至少有一起意外枪击致死的记录,还有多起火车事故。

来自中西部多个原住民部落的代表赶来现场,守候着这个特殊的时刻。

内布拉斯加州原住民事务委员会主任朱迪·卡亚施基波斯:我不敢相信这真的发生了,我们已经等了太长的时间。我们会暂时把遗骸留在原地,做好保护,咨询原住民部落,听从他们的决定,也许会检测遗骸的DNA。

内布拉斯加州的冬天寒冷漫长,短暂的夏季是最适合野外工作的时期,然而持续不断的雷阵雨打乱了节奏。

内布拉斯加州历史学会主任大卫·威廉斯:我们只能再一次把挖掘坑遮盖起来。挖掘坑能够保持干燥,坑外会非常泥泞。

这一天已经是挖掘许可的最后一天,多年的愿望能如期实现吗?

在美国,原住民寄宿学校曾经多达523所。我们来到西部的内华达州,这里有一个和热内亚完全相反的案例。

卡森城是内华达州的首府,城市的名字源于当地白人纪念美国探险家基特-卡森,然而对于很多生活在美国西岸的原住民来说,这座城市却和一段痛苦的回忆有关。

斯图尔特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原住民寄宿学校之一,校园旧址内坐落着一座墓园,这里埋葬着上百名原住民学生的遗骸,但绝大多数都没有标记。

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又为何葬身此地。

央视记者刘骁骞:这些年来你一直在获取无名墓园里遗骸的身份,为什么知道谁埋在墓园里是非常重要的?

内华达州原住民事务委员会主任史黛西·蒙图斯:数百名原住民儿童被送到斯图尔特后再也没有音讯,他们的亲人到了今天也无法得到宽慰,他们不知道那些儿童遭遇了什么。我们的心灵无法得到疗愈。(记者:谁掌握着这些档案和记录?)当斯图尔特原住民学校在1980年关闭时,这个决定来得非常突然。联邦政府的代表来到这里,把学校的锁都换了,毫无条理地把东西都打包装箱了,其中就包括学生的档案。内华达州政府不允许接触这些材料,这个规定是由印第安人教育局作出的。

事实上,装有学生档案的仓库距离我们的采访地点不到两公里,蒙图斯和她主管的原住民事务委员会曾多次要求获得档案,但联邦政府均以保护学生隐私为借口拒绝了。

内华达州原住民事务委员会主任史黛西·蒙图斯:(记者:获取这些信息为何如此之难?)这是美国联邦政府一段极其黑暗的历史,在美国,当我们想到强制同化政策,蓄意拆散家庭,绑架儿童,我们根本不敢想象这件事会发生在美国本土。不幸的是,美国的教育体系并没有正确地解释这段历史。我认为美国联邦政府并没有意愿向原住民家庭和部落分享这些档案。

斯图尔特原住民寄宿学校幸存者阿塔·斯蒂文森:我不是被派到寄宿学校,而是被强制带走的。美国联邦政府把我带走时,我只有11岁半。

阿塔来自美国西海岸的卡赫托部落,她回忆起第一天抵达斯图尔特原住民学校的情景,竟然是和校园里的墓地有关。

斯图尔特原住民寄宿学校幸存者阿塔·斯蒂文森:有的有墓碑,但大多数坟墓什么都没有,埋葬的都是学校的孩子。一个牧师威胁说,如果你没有按照我们说的做,你就是找死,你的下场就是这里。我当时并不明白他的意思,只是觉得恶心极了,一种恨意涌上来,我转身朝他的胸口捶了一拳头,我的拳头撞到他胸口的金属十字架挂坠上,我的手很疼。

在斯图尔特,部落的孩童们不但被教授白人的语言,还被灌输思想,认为原住民的身份是丑陋和羞耻的。校方甚至故意挑拨离间,教唆他们以彼此为敌。

斯图尔特原住民寄宿学校幸存者阿塔·斯蒂文森:如果看不顺眼,或者心情不好,他们(白人教师)就会把我关在房间里,甚至两天不给饭吃,也没有水喝。他们想要找点乐子就让原住民儿童互相打架。我一度睡在水泥地上,没有毯子,连续三个冬天。

寄宿学校采取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即使是来自同一个部落的原住民学生也不允许自由沟通,唯一的例外发生在剧场里,他们可以用舞台上的表演作为掩护,私下打招呼。

在这种不断自我否定的冷酷环境中,办学90年来,自残自尽的现象从未断绝。

斯图尔特原住民寄宿学校幸存者阿塔·斯蒂文森:我12岁那年,有一个来自亚利桑那州来的女同学,她在我眼前自杀了。我记得她有最动人的笑容、红色的脸颊、美丽的头发,她个头比我矮。有一天下午她来找我,她说我要回家了。我立刻明白她的意思。她吸进了打字机的涂改液,很快就倒在了地上,那个场景恐怖极了。她看着我,我握着她的手,直到她离开人世。你能想到世上对一个人能做出的最残忍的事,就是寄宿学校施加在她身上的恶心。她唯一的自由就是抛弃自己的生命。

亲历死亡和分离是阿塔心中无法疗愈的创伤,我们随她来到加州北部的罗内特帕克,参加美国内政部为原住民寄宿学校受害者举办的听证会。这些人素昧平生,却因为一段共同的遭遇在这里相遇。

原住民寄宿学校听证会参与者胡瓦森:原住民的女学生和男学生遭到性侵,特别是那些女孩怀孕生产后,(寄宿学校)就把婴儿往窗外的荒野一扔,野狼之类的野兽就把婴儿叼走,到处都是残骸。

央视记者刘骁骞:过去一年来,美国内政部的官员在美国各地举行这样的巡回听证会,寄宿学校的幸存者得到了倾诉的平台和空间,但关于他们的经济赔偿却从未在会议中提及。

内华达州原住民事务委员会主任史黛西·蒙图斯:我坚信经济赔偿是必须的,我并不认为它只是一张钞票,当我们谈论原住民语言的保护,就是联邦政府需要立刻支持的领域。在所有原住民政策中,“山姆大叔”或者说美国联邦政府想要的,就是我们的土地,原住民的土地是他们最终想要的。土地是有经济价值的,他们应该为所有夺走的土地支付经济赔偿,在我看来这是完全合理的。

美国内政部于2022年发布了原住民寄宿学校政策的调查报告,世人感到陌生而震惊,但政策的直接受害群体却有不同的感受。

内华达州原住民事务委员会主任史黛西·蒙图斯:当我阅读那些调查报告时,我没有获得任何新的信息。因为我的祖母4岁时就被绑架到斯图尔特原住民寄宿学院,所以我很早就知道了对学校对原住民学生的体罚,我也一直知道,原住民学生遭遇的性侵犯。我希望接下来的报告能够有更深入的调查,它必须提出如何用实际行动重建原住民文化,而这些行动必须由原住民群体主导,我们不能再让华盛顿的官僚体系决定应该怎么做。

从蒙图斯的办公室能看见她的祖母上学时的寝室。

内华达州原住民事务委员会主任史黛西·蒙图斯:6号楼就是我祖母长大的地方,那是她的家。她入校时只有4岁。

内华达州原住民事务委员会主任史黛西·蒙图斯:超过两万人被送到斯图尔特,这栋房子就是他们报到的地方。我的祖母4岁就被绑架送到这所学校,我实在很难用“学校”来称呼这个地方,因为它根本就不是学校,这是她被囚禁的地方,她实际上身处监狱之中。

在美国,原住民群体的自杀率远远高于其他族群,西方媒体常常将这种现象归咎于原住民对于酒精或者毒品的成瘾,却忽略了寄宿学校政策对于一代代原住民的家庭观念和身份认同的摧残。

斯图尔特原住民寄宿学校幸存者阿塔·斯蒂文森:原住民学校教给我们的是仇恨和分歧。他们说你们不需要孩子,所以等原住民学生离开寄宿学校后,也不懂如何做父母。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战俘,它是一场以原住民儿童为敌的战争。

内布拉斯加州原住民事务委员会主任朱迪·卡亚施基波斯:原住民寄宿学校政策是一种抢夺土地的更便宜的手段,而这块土地是我们的家园,白人把土地拿到手了,我们又为此付出了什么?

大雨停歇后,热内亚的挖掘继续。最终,他们失望而归。学生的遗骸被藏得太久,也埋得太深。寄宿学校的真相终将水落石出,但美国原住民的正义之路,到底还有多远?(央视记者刘骁骞)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⑥|立柱强基方致远

原标题:立柱强基方致远(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⑥)

——如何理解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人类知识革命的产物,离不开教育的积淀、科技的突破、人才的支撑。回顾历史,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最早进入现代化,与其兴办一批著名大学、集聚一批一流科学家、产生一批重要科技成果是分不开的。可以说,现代化强国,必定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正是基于对教育、科技、人才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事业,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等重大论断,作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大部署,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长远之策必须靠教育、科技、人才。这是历史发展的结论,更是面向未来的必然。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专章部署,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任务,着力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古今中外传承文明和知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我国古代来看,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门下三千弟子、第一所官办学校稷下学宫,还是从隋代开始的科举考试、始建于元代的北京国子监,都是中华民族重教尚学的重要体现。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比如古希腊先哲交流思想的柏拉图学园、古印度佛陀讲经的鹿野苑、古埃及王室和贵族学习的宫廷学校,这些都是早期文明重视教育的生动例证。

世界进入近代以后,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国家强盛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成为高等教育中心与科学中心的时间大致是重叠的,进而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促进国家实力快速增长。比如,意大利成为16世纪的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就源于中世纪大学的勃兴,意大利是当时欧洲大学最多的地方,为其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奠定了基础,也为其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德国成为近代科学活动中心,也得益于德国大学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从而吸引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学者和学生,有力促进了德国的统一和崛起。这也启示我们,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只有把教育搞上去,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事业,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作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据测算,我国目前的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但也要看到,我国离教育强国仍有一定差距,“钱学森之问”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教育,不仅涉及教育质量的提高、优质资源的均衡,而且涉及教育理念的更新、社会观念的转变。

【在线问答】

什么是“钱学森之问”?

2005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这便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教育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塑造、能力锻造、人格养成。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长远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必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锻造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经验分享】

江西井冈山以德育培养红色传人

江西省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遗产,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有100多处。当地将红色资源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思想品德教育,定期组织学生实地参观革命旧址,让学生了解红军艰苦斗争的故事。

古人云,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禀赋和特点,社会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最好的教育就是让人人都接受合适的教育。这些年,党和政府一直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持续不断地努力,使教育的格局和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解决有学上、上好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将重点围绕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任务,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使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方面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经验分享】

浙江天台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

为解决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吸引孩子就近入学,从2022年起,浙江省天台县采取“名校嫁接、强校帮扶、老校领衔”办学模式,通过城乡共享教育资源,着力建设一批“小而美”“小而优”“小而强”的乡村名校,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

教育问题关系千家万户,涉及国计民生,整个社会都高度关注关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事,家庭、社会都需要转变成长成才、职业选择等观念,使教育回归其本质,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不断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极大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人类古代文明史上,中国的科技发明一直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的。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16世纪以前,在影响人类生活最重要的300项科技发明中,中国有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英国学者李约瑟称赞道,“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10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

世界进入近代以后,西方科技的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从蒸汽机到电气化再到信息技术的迭代演进,推动西方现代化大踏步向前。与此同时的几百年间,中国经历了从充耳不闻到亦步亦趋再到奋起追赶的过程,科技水平从远远落后于西方到逐渐缩小与西方的差距,但总体上还是处在落后于人的状态。最近二三十年,中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某些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存在着“卡脖子”现象,成为我国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线问答】

什么是“阿喀琉斯之踵”?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名叫阿喀琉斯的英雄,传说他刀枪不入、所向无敌,但身上有一个“死穴”——脚后跟,是最脆弱的地方。在特洛伊战争中,知道阿喀琉斯弱点的对手,用箭射中了他的脚后跟,导致阿喀琉斯身亡。后来,人们用“阿喀琉斯之踵”来说明一个道理:再强大的人和事物,如果存在致命的弱点,也容易被击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自主创新的历史性突破,“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天眼”巡空、“天问”探火等成就令世人为之惊叹。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我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各主要国家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党的二十大瞄准2035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专门部署了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出了新的要求。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尤为重要。历史和现实表明,许多影响深远的科技创新都是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包括时间成本,都不是个人或企业能够单独承担的。我国具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转化为科技创新的优势。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等重大战略部署,并就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这样的制度设计,以国家为强大后盾,以社会为创新源泉,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必将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保障。

【经验分享】

江苏南京抓牢创新“牛鼻子”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立足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全国唯一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优势,全面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抓牢创新“牛鼻子”,当好创新“排头兵”,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显著增强。

现代社会发展理论认为,要素投入和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两个重要途径,依靠要素投入驱动发展边际效益会越来越小,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则潜力无限。我国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选择,也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实施这一重大战略,就是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基础研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明显进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相关链接】

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23年3月17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涵盖数理天文信息、化学材料能源、地球环境、生命医学等领域。

1.祝融号巡视雷达揭秘火星乌托邦平原浅表分层结构

2.FAST精细刻画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

3.全新原理实现海水直接电解制氢

4.揭示新冠病毒突变特征与免疫逃逸机制

5.实现高效率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和组件

6.新原理开关器件为高性能海量存储提供新方案

7.实现超冷三原子分子的量子相干合成

8.温和压力条件下实现乙二醇合成

9.发现飞秒激光诱导复杂体系微纳结构新机制

10.实验证实超导态“分段费米面”

纵观世界科技史,凡是重大的科技创新,都是建立在整个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并不排斥向他人学习借鉴,而是以开放共赢的态度,加强对外科技交流合作,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科技发展与进步,以更好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人才引领驱动

“人才”一词最早源自《周易》的“三才之道”,指的是与天才、地才并称的概念,后逐渐衍生出有才华和能力的人的意思。我国自古就把人才奉为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周文王对姜子牙等人才求贤若渴,演绎了“磻溪访贤”的人间佳话;“战国四公子”各个号称门下“食客三千”,以礼贤下士、善待门客闻名天下;燕昭王“高筑黄金台”的故事,成为我国历代文人士大夫推崇的重视人才的文化语码。从世界范围看,16世纪以来,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先后形成了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5个科学和人才中心,为西方现代化的启动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关链接】

战国四公子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天下纷争。各诸侯国贵族竭力网罗人才,养士之风盛行。其中,以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与楚国春申君黄歇最为著名,他们礼贤下士、广交宾客,各有食客数千人,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高筑黄金台

战国后期,燕昭王身边谋士郭隗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古代一位侍臣为君王买千里马,却只买了死马的骨头回来,君王大怒而不解,侍臣解释说,如果大家看见君王连千里马的骨头都肯用千金买回来,就会认为君王是真正想要高价买千里马,就会自然而然把千里马送上门来。后来果真如侍臣所言,不到一年就有几匹千里马被呈送上来。郭隗劝谏燕昭王说,你可把我当作马骨,引得大批千里马。燕昭王觉得有理,尊郭隗为老师,为他在易水河边筑起高台,上面堆满黄金,名叫招贤台,亦名黄金台。燕昭王招贤的举措,引来天下人才的纷纷归附。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大任务,推动我国人才事业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6月,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2.2亿人,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

但也必须看到,与我们面对的国内外形势任务相比,我国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的任务还很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的竞争更趋激烈,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现在,我国正处于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创新最活跃的时期,为我们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党的二十大立足全局、面向未来,对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新的战略谋划,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自主培养人才。坚持独立自主,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我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都是全方位的,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我国高等教育体系规模居世界前列,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培养造就出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大力引进人才。“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人才集聚主要靠培养也要靠引进,如果说自主培养是“造血”,引进人才则是“输血”。近代以来的人类历史表明,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现在,我国已经具备了人才集聚的诸多有利条件,需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坚持全球视野、世界一流水平,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虹吸效应”,把更多全球顶尖人才、智慧资源、创新要素吸引进来。同时,支持和鼓励人才“走出去”,学习国外先进知识、技术和经验,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服务。

【经验分享】

福建泉州打造聚才引才“强磁场”

福建省泉州市始终把人才优先发展摆在重要战略位置,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持续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遗余力为人才成长发展、创新创业创造条件。截至目前,泉州人才队伍总量达228万人,其中累计引进聚集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逾百名,入选省级人才计划逾2200名。

用好用活人才。人尽其才,百事俱举。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合理使用人才,是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善于用好人才,需要有爱才惜才的诚意、容才兴才的雅量,坚持以用为本、重在使用,着力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环境、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使各类人才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特别是青年人才处于人生创新创造的黄金期,只有加大对他们的使用力度,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承担起更大责任,才能为事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历史伟业,需要几代人付出艰苦的努力,需要不断夯实向前发展的根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犹如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块柱石,共同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巍峨大厦的坚固根基,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朝着更高阶段迈进。

【深度阅读】

1.习近平:《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求是》2022年第9期。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人民日报》2023年5月30日。

3.习近平:《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求是》2023年第15期。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