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四大天王都有谁叫什么名字(四大天王都有谁)

四大天王都有谁叫什么名字(四大天王都有谁)

那些陆续出现的港台“四大天王”,哪一班人马更强?

文/夏乔

如今谈起香港的“ 四大天王”,我们都很熟悉,

不就是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嘛。

可你知道曾经的“三王一后”以及台湾的“四大天王”都是谁吗?

风华绝代的“三王一后”(1979—1989)

谭张梅陈本来是百家姓中普通的姓氏,但对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华语乐坛来说,这是四个最具魅力的姓氏——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陈百强,后来被称为“三王一后”(又称“四大天皇”)。

他们如光芒四射的巨星则支撑起香港整个流行世界的天空,开启香港乐坛最辉煌璀璨的一页。

1979年至1983年属于陈百强,从小家境优渥,自带贵公子气质,编曲、填词样样拿手,是不可多得的创作性歌手,也是香港第一位偶像派巨星。

1983是DANNY最风光的一年:《今宵别珍重》获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金曲奖,《偏偏喜欢你》又入选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1984年至1989属于“谭张争霸”的时代,香港乐坛自此进入全盛时期。

所谓的“谭张争霸”,其实是一个张国荣追赶谭咏麟的游戏。1984谭校长靠爱情三部曲:《爱的根源》、《雾之恋》、《爱情陷阱》,确立殿堂级霸主地位。

后来张国荣凭借《Monica》终于扳回一局。

两人私下关系还是挺好的,港媒兴风作浪,导致两边歌迷势如水火。最过份的事件是谭的歌迷划了张的爱车并留下“张国荣死于爱滋病”的恶毒辱骂,不堪重负的谭校长1987年宣布不再领取竞争性奖项。

也许应了古龙那句话:无敌才是最寂寞。

两年后,身心疲惫的张国荣也退出歌坛,自此“谭张争霸”时代结束。

在谭张为最受欢迎男歌手角逐的时候,梅艳芳牢牢着占据女歌手的第一把交椅。

她亦妖亦幻,每次都给人一种全新的印象,被称“百变梅艳芳”,5次蝉联最受欢迎女歌手奖,坐稳了歌坛“大姐大”的位子。

纵观整个“三王一后”时代,称霸整个乐坛,抑制了其他歌手的独立发展,但也促生了band热潮,一批乐队横空出世,如raidas、达明一派、Beyond、草蜢等,给乐坛带来了新空气。

知名度最高的“四大天王”(1992—1999)

90年代初,随着谭咏麟淡出、张国荣、梅艳芳全面退出歌坛后,香港乐坛突然进入一个无巨星的真空时代。

1990年黎明迅速走红,取代同属宝丽金的李克勤,和刘德华成为新生代偶像,又与实力派唱将张学友合称乐坛“三剑客”。

随后1991年,郭富城爆红旋风从台湾吹到香港,加上香港发行量最大《东方日报》打油诗的效应,香港“演唱会之父”张耀荣(另一说法为方逸华)将四位流行男歌手统称为“四大天王”,加上媒体大肆造势,没想到,这一称号被观众广泛接受。

于是香港开启了一个偶像至上的“四大天王”神话时代。

四人中张学友是最具唱功的实力派,在华语乐坛享有“歌神”美誉。

1995年他的唱片销量仅次于当时的美国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当时排名世界第二。

这么多年,他从未间断对音乐的热爱。

刘德华最早成名,也是综合影响力最大的一位。他不仅唱歌,还深耕演艺事业,一路勤奋打拼,曾获封三届金像奖、两届金马奖影帝,是公认的娱乐圈“劳模”。

郭富城与黎明一直给钉在“偶像派”的板子上,半路出家,唱功也不成熟,被嘲为“鸭母声”。

后来郭擅长舞蹈,以劲歌热舞闻名,封“亚洲舞王”。

黎明和其他三位相比,没有明显的风格成就。不过因为受过高等教育,温文尔雅的文艺气质,当时他却是最火的,甚至还流行着“再红红不过黎明”的段子。

当时四大天王的影响力不限于香港,还波及到内地、台湾、甚至东南亚。

因为“四大天王”,中国内地诞生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追星族,歌迷们开始为偶像做出许许多多狂热举动。

唱片,磁带、海报、贴纸、卡片均被抢购,而四人的穿着、发型、声线等都被无数人模仿。

那时候70后、80后卧室床头上贴满了四大天王的海报,为了攒一盒磁带,往往要牺牲一周的早饭前。

还流行给爱豆写信,连容祖儿都不例外哦,她爆当年给黎明写信,受到签名后开心的睡不着觉。

而理发业最火的一个现象,不管男女,走进理发店,经常一句“老板,给我剪一个郭富城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四大天王”制造了香港乐坛的垄断局面,也制约了乐届百花齐放。他们瓜分了香港歌坛89%的奖项,同时代男歌手几乎无出头之日,即使是女歌手在他们的阴影下也发展艰难,能冒头的屈指可数:叶倩文、林忆莲、王菲、彭羚、郑秀文。

只有王菲可以与“四大天王”正面交锋。

△王菲和四大天王同台飙歌

“四大天王”是香港娱乐业最成功的一次造星运动,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最火的时候,他们几乎就代表着整个香港娱乐圈,经常参加一些重要活动。

1993年四大天王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义演活动,纷纷唱民歌、跳民舞。尤其郭天王的舞姿最销魂。

1999,随着黎明、张学友的退出,华语乐坛“四大天王”的时代结束,进入“后四大天王时代”。

各种“四大天王模仿秀”粉墨上演,陆续有近十人曾被封为“第五天王”、昙花一现的“新四大天王”。

谭咏麟在2004年一次颁奖典礼上,脑子一热,亲自封“李克勤、古巨基、许志安、梁汉文” 为香港“新四大天王”,名单一出炉,被吃瓜群众一阵嘘。

隔天,谭校长死不承认。

这就是史上最短的“新四大天王”,仅存在一天!

“四大天王”作为香港的娱乐传奇,多年来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来自民间的台湾“四大天王”

香港的“四大天王”之风吹到台湾,乐届和热爱音乐的人也选出了台湾的“四大天王”——齐秦、周华健、王杰、童安格。

虽然是民间封号,也受到大众的认可,对抗港版“四大天王”的入侵。

台版四大天王里,王杰与齐秦可谓是棋逢对手,两人都是以不羁的浪子形象示人,一个是歌坛孤鹰,一个是乐坛独狼,不仅歌曲形象深入人心,更是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齐秦,这匹来自台北的“狼”,年纪轻轻凭接《狼》《往事如风》《大约在冬季》等直赶罗大佑、邓丽君等台湾“巨人”。

玩转与柔情浪漫和摇滚饰演之间,李宗盛说:“齐秦的嗓子镶了金边。”

他对整个华语乐坛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对内地流行音乐影响更大,高晓松表示:“齐秦是一代人的经典,那时的大学一大半是他的歌。”

王杰曾在一档节目中调侃道:“当年刘德华会跟在自己后面跑腿,张曼玉也曾作为娱乐圈新人在自己的专辑中客串过。 ”

据说港版“四大天王”是为了抵制王杰而出。

虽然不免有些夸大其词,但王杰“华语世界第一人”的称号却是事实。

王杰以独特的嗓音、真挚的情感、不羁的浪子形象,撞击人们的灵魂,成为台湾和香港歌迷的超级偶像巨星。

周华健属于大器晚成的,出生与香港,但成名在台湾。

1991年《让我欢喜让我忧》一炮而红,逐渐成为超级巨星。

后经过李宗盛的点拨,能作曲能填词,以“天王杀手”的称号杀回香港老家,再战江湖,直接威胁到张学友的歌神地位。

对于80/90后来说,童安格有点遥远,但《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这两首歌一定从老爸的口哨中听到过。

童安格气质优雅、风度翩翩,在音乐上,无论唱功、作词、作曲,都有大家风范。他是一个能将东方古典与西方浪漫完美演绎出来的歌手。

如果说香港“四大天王”,是娱乐天王,那么台湾的“四大天王”,则是音乐天王。齐王周童,都是唱作俱佳的全能型歌手,在音乐的造诣上是港版天王(张除外)望尘莫及的。

台湾当时能够给港版“四大天王”带来冲击的,还有偶像组合小虎队(类似今天的 TFBOYS)、“四小天王”(吴奇隆、金城武、林志颖、苏有朋),林志颖一出道就爆红港澳台,被媒体称为娱乐圈“最神的神话”。

一时间让“四大天王”感到后生可畏。

划时代的台湾新“四大天王”(2000—2010)

千禧年之后,乐坛形势哀鸿遍野,唱片工业步入寒冬举步维艰。

此时华语乐坛已迎来新的改朝换代局面,新“四大天王”确立为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罗志祥。

周杰伦的出现打破了亚洲流行乐坛常年停滞不前的局面,开启华语乐坛“R&B”时代与“流行乐中国风”的先河。

他引领华语乐坛革命十几年,改写了华语乐坛的流行方向,成为当之无愧的新“四大天王”之首。

同时代的他获奖最多、最受欢迎、也最具商业号召力,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真正成为新时代流行文化符号被一代人铭记。

他陪伴80/90后度过了热火如歌的青春:高中全班合唱《爱在西元前》,后来杰伦和中国移动合作“我的底盘我做主”,无论是不是杰迷,大家都用“动感地带”套餐。

如果说周杰伦代表一种“草根派”,那么王力宏则代表“学院派。”

王力宏是家境富裕的“ABC”,受过美国高等音乐学院的熏陶,才华横溢,长相帅气,是华语乐坛兼具实力的优质偶像,也是金曲奖中最年轻的封王者。

后来与周杰伦的竞争下,开创chinked-out新曲风响彻全球,为华语流行音乐注入新元素。

林俊杰当年一曲《江南》火遍大江南北,曾斩获台湾两届最佳国语男歌手奖,如今也是唱作俱佳的天王。

罗志祥早年模仿“郭富城”出道,以无与伦比的舞技和舞台爆发力,被称为新“亚洲舞王”。

超高的人气、还有娱乐综合能力,使他入选台湾“新四大天王”。

新“四大天王” 一个是“R&B教父”,一个是优质创作偶像、一个全方位创作型男、一个全能偶像艺人,搭建起台湾中生代“四大天王”的阵营,他们现在仍是当下华语歌坛的中坚力量。

往日各版的“四大天王”们已成过去式,现在的“新四大天王”还是进行时。

他们虽然分属于不同的时代,但相同的是他们代表着这些时代人不同的青春往事。

经典不会被遗忘,也永远不会过时,真正的好音乐,没有年代之分,也没有保质期限,经过时间的沉淀,旋律会变成属于我们共同的往事。

— END —

是时候给四大天王一个客观公正的排序了

你以为的四大天王排名其实这样才最合理

1992年TVB台庆,伴随着此前“香港第一娱报”——《东方日报》的渲染、香港“演唱会之父”张耀荣的推崇和TVB“一把手”方逸华女士的金口一开,“四大天王”的名号正式流传在香江之上。

1999年,随着张学友、黎明先后宣布不再参加香港四大电台的颁奖礼,“四大天王”的名号其实到这里就作以终结了。

随着两位天王的退出,刘德华、郭富城也没有集中全力巩固拓展他们在音乐上的版图。

新千年开始,刘德华把主要精力放在电影行业,在2006年拿到最后一个劲歌金曲亚太地区最受欢迎男歌手后,他基本上告别了音乐颁奖礼。2007年,刘德华连续第8年拿到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荣誉,此后香港四大音乐颁奖礼上,再无刘德华的名字。

2000年后,郭富城很少出现在香港四大颁奖礼的名单上,他在2001年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后要主攻电影。

也可以看到,2000年以后,李克勤、许志安这样被压制了很多年的歌手开始获奖,古巨基、陈奕迅这样磨砺了几年的歌手开始成为中坚,谢霆锋、郑中基这样的很有才华的歌手短暂辉煌。

但有一句公道话:香港乐坛,最辉煌最热闹的时代,是四大天王当红期;香港乐坛的没落,源于香港音乐娱乐至上、急功近利、缺少原创,也以张学友、黎明退出颁奖礼成为肉眼可见的标志。

诚然,四大天王的出现,确实让同期的吕方、黄凯芹、伦永亮、李克勤、杜德伟等歌手或另谋出路或暂时离开,也让不少新晋歌手感到出头无日最终造成了香港歌坛的青黄不接、后继无人。

但一个时代必须要有自己的王者,怪只怪四大天王太厉害了点、持续走红时间长了一点。

今天,带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说道一下1992-1999年期间的四大天王。

1990年,在“谭张争霸”的两位当事人谭咏麟、张国荣先后退出颁奖礼后,在歌坛耕耘5年的刘德华一举摘得十大劲歌最受欢迎男歌手奖,成为香港乐坛的天王。

原本,在谭张之后,1985年的十大中文金曲新人奖的获得者张学友更有实力成为香港歌坛新秩序的领军人物的,奈何被刘德华捷足先登。不过,张学友还是以自己扎实的唱功、优秀的作品与刘德华并列香港歌坛的“双子星”。

1991年,刘德华蝉联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大奖,张学友以歌曲《每天爱你多一些》摘得金曲金奖。1990年正式进军歌坛的黎明以《今夜你会不会来》、《对不起我爱你》两首歌曲入围十大金曲,成为与刘德华、张学友并列的歌坛“三剑客”。

刘德华、张学友、黎明,加上唱功备受肯定的李克勤,这原本是香港乐坛谭张时代之后最受瞩目的四位歌手,若无意外,这四人将成为新时代的扛旗之人。

1992年,曾远走台湾的郭富城以《对你爱不完》、《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两张专辑引发极大关注,“出口转内销”的他杀回香港大本营,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超越李克勤,成为香港歌坛的“四大天王”。

1992年无线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刘德华出人意料地三联最受欢迎男歌手,张学友以歌曲《分手总要在雨天》摘得金曲金奖,黎明两首歌曲《我来自北京》、《我的亲爱》入围十大金曲,郭富城《第四晚心情》入围十大金曲、《对你爱不完》摘得最受欢迎国语歌银奖,四大天王开始对香港歌坛进入长达10年的垄断。

到2000年,四大天王从未让最受欢迎男歌手奖旁落,刘德华5次、郭富城3次、黎明2次、张学友1次,劲歌金曲金奖中张学友、黎明各拿4次,另外三次被叶倩文、郑秀文、杨千嬅三位女歌手摘得。四大天王对香港歌坛的把控,恐怖如斯。

在那个时代,除了香港官媒——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的金针奖外,TVB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就是香港歌坛音乐势力的代言方,什么叫一个时代,用劲歌金曲颁奖礼来衡量绝对够用。

很多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无论歌手、媒体还是歌迷,都知道四大天王的影响力。而这四位,也一直被各自歌迷来回比较,只想争一个头牌的位子。

所以在被无休止比较争论乃至引发事件后,四大中感到身心俱疲的张学友和黎明先后于1999年宣布不在香港音乐颁奖礼上获奖,这个名噪一时的称呼迎来它的终章。

虽然刘德华、郭富城没有直接宣布退出颁奖礼,但意兴阑珊的他们以转向电影事业的举动暗示了四大天王时代的真正终结。

那话题回来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才是四大天王中最厉害的那位呢?衡量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且看分析。

若以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奖的获得次数来评,那刘德华是毫无争议的NO.1,即使曾与TVB心生罅隙,但TVB从不敢忽视刘德华的人气和歌曲的影响力。其次黎明,郭富城第三,张学友居末。

若以劲歌金曲的金曲金奖来评,以《每天爱你多一些》(1991年)、《分手总要在雨天》(1992年)、《只想一生跟你走》(1993年)、《离开以后》(1995年)4获金曲金奖的张学友和同样以《哪有一天不想你》(1994年)、《轻声说话未曾讲》(1996年)、《只要为我爱一天》(1997年)、《我这样爱你》(1998年)4次获奖的黎明并列第一,刘德华与郭富城从未染指过此奖项。

若以唱功而论,张学友毫无争议地排名榜首,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各自擅长,均有为歌评人和歌迷所诟病的缺陷。

若以歌曲传唱度评判,刘德华、张学友以大量的流行金曲不分伯仲,黎明、郭富城各有流传度高的歌曲但数量与质量上与刘张二人存在明显差距。

再以唱片销量而论,张学友已经超越永远的歌后邓丽君,以1.2亿张的累计销量排名华人歌手第一,全球销量仅次于迈克尔.杰克逊;刘德华以超过5000万张的销量紧随其后,不过与张学友的差距明显;郭富城以超过2500万张的销量在四大天王中位居第三;黎明以大于2200万张的销量在四大中垫底。

虽然差距明显,但四个人的销量在华语歌手中都是排得上号的。在网络下载和数字音乐崛起前,四大天王的累计唱片销量是很多其他歌坛天王天后难以企及的。

再细化市场作以区分,在香港本土,张学友的唱功和歌曲优势明显,但人气最高的当属刘德华和黎明,二位天王的粉丝之间发生的故事多多、争议不少,也让刘德华黎明二位天王每次同台都略显尴尬,郭富城一直在努力进步,在97、98和00年三摘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便是力证,但综合来说他在四位中并不突出。

在台湾市场,刘德华是一家独大,他在台湾《民生报》举办了6届的“台湾十大偶像”评选中连续6年蝉联第一名;郭富城次之,但他的写真集销量是四位中最好的;张学友与黎明不好比较,黎明曾在92年获得第6名、94年获得第10名,张学友从未入围,但他获得过2次最佳歌艺偶像。

在中国大陆,四位都是天王天后中的佼佼者,但论人气和歌曲知名度、流传度,刘德华毋庸置疑是领头羊,他在90年代三次受邀参加央视春晚,他的《忘情水》在95年春晚后成为大街小巷人人哼唱的“口水歌”;张学友次之,他的《吻别》、《祝福》、《我等到花儿也谢了》等歌曲风靡一时;黎明、郭富城难分伯仲。

而在亚太地区,刘德华与黎明的受欢迎程度跟在香港本土差不多,张学友次之,郭富城稍差。

综合四大地区的排名,四大中最火的天王是刘德华,其次黎明,张学友第三,郭富城第四。

2000年,在张学友宣布不再接受颁奖的次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授予他“金针奖”的至高荣誉,让他成为四大天王中的第一人,虽然此后传出刘德华拒领金针、黎明已经获得金针这样的消息,但在中文金曲奖的榜单里金针奖的得主四大中确实只有“歌神”张学友一位。

这也表明,在香港歌坛,张学友才是四大天王中公认的第一名,第二位是刘德华,第三位是黎明,第四位是郭富城。

抛开香港地区,在其他地区再谈论四大天王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这个称号本来就是从香港“出口”到华人地区的“舶来品”,悖离本土根据各自的主观意愿或表象来评判排名,这不合理。

对于张学友,四大中的其他三位是认可的,刘德华也多次表达自己对张学友的欣赏,他亲口承认张学友是许冠杰之后的第二位“歌神”。

所以,关于四大天王排名的问题,不要再争论了。四大天王属于一个时代,他们是香港歌坛的四大天王,不是香港影坛的四大天王,离开1992-2000年这个时间区间讨论,毫无意义;离开香港歌坛讨论四大天王,不科学;综合电视、电影因素谈讨论四大天王,不公平。

虽然四大天王的时代早已过去,歌坛的新天王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华语娱乐圈依旧有他们的传说,虽然黎明已淡出许久,虽然张学友除了开演唱会别的活动寥寥,但不管他们干了什么,新闻一出必定引起轰动。

有人说,要不是现在依然活跃的刘德华和郭富城,可能很多人都已经记不得四大天王了,这种可能性不大,在新闻讯息快速传播的今天,只要你有心,即使不了解,搜索一下,也能知道上世纪90年这“四个家伙”都干了什么。

四大天王的时代,此前华语娱乐圈没有过,当下和以后也不会再有。我得感谢自己,因为我出生在那个年代,也有幸见证了他们最后的辉煌期。

古龙武侠小说《九月鹰飞》中“九月无高手”武力高低之讨论

古龙先生一共写了和小李飞刀有关小说有五部——《多情剑客无情剑》《边城浪子》《天涯明月刀》《九月鹰飞》还有就是《飞刀又见飞刀》。

还有一个《边城刀声》署名古龙,其实是丁情代笔的,内容惨不忍睹,看完后,呕吐了半年才敢在看古龙其他小说。

所以不算到五部曲中。

在这五部曲当中,《九月鹰飞》不是最精彩的,若论排名的话,我个人把它排在《边城浪子》、《天涯明月刀》、《多情剑客无情剑》之后,仅仅能拍在《飞刀又见飞刀》之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觉得不够情节不够精彩,故事不够跌宕起伏,而且存在古龙小说一些惯有的毛病,比如有时故弄玄虚;出场人物过多而且杂乱,部分情节和设计与《多情剑客无情剑》雷同等等。

但是,也绝不是说这部书一无是处,恰恰相反,在我看来,《九月鹰飞》有它独有的一些魅力,比如,它是小李飞刀五部曲当中,骗局、陷阱和阴谋诡计最多的;虽然情节不够经典,但是,逻辑上确实相当的严谨,基本没有犯什么明显的错误,部分设计,其实相当考量脑力和对飞刀系列的了解和理解。

今天说一说《九月鹰飞》中武力问题!

看过一种说法,认为《九月鹰飞》里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手,叶开根本没有经受什么考验,包括上官小仙、郭定、吕迪、东海玉箫都不算是什么高手。

提出的几个相应的“证据”是:

1,上官小仙在最终决战里用来对付叶开的大搜魂手,并不是什么顶尖的武功,天涯里会大搜魂手的多情子被傅红雪秒杀了,所以上官小仙的武功也算不上顶级。

2,兵器谱上排名第十的东海玉箫,就令叶开和郭定很难受。而且东海玉箫还与吕迪和上官小仙同为四大天王之一,武艺应该差不多。更何况东海玉箫已经其实多岁了,武功应该会退步。

以此为据认为九月当中没有顶尖高手。

其实,这是对典型的,对证据的误读。

首先,上官小仙根本就不会大搜魂手。可能有人马上会跳出来反驳。没错,上官小仙就是不会

上官小仙用来对付叶开的,是“大搜神手”,与“大搜魂手”根本不是同一个东西。

《天涯明月刀》当中多情子的大搜魂手,全称是“天绝地灭大搜魂手”,是“天地交征阴阳大悲赋”中流传到人世的两种功夫之一。它是一种掌上的功夫。

上官小仙的大搜神手,全称是:“金刚不坏,大搜神手”,是“一双金属般锐利、却又像冰一般透明的手套。”,它是一种兵器,类似于伊哭的青魔手的东西。

也就是说,上官小仙与多情子所用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一个是一种掌法,是一种武功;另一个是一种奇门兵器,根本不能用来横向比较。

第二,关于东海玉箫,有一点没有说错,那就是在兵器谱上,他当年排名第十,当时具体分析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

1,东海玉箫虽然在九月当中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是,九月里提过,他深谙采补之道,身体非常的好,非但没有“年老气衰”、“年老不讲筋骨为能”的问题,身体反而比一个二三十岁的小伙子好的多,武功不会因年龄而衰退。

2,一个众所周知的规则是,百晓生的兵器谱没有排女性和魔教高手;然而,当东海玉箫出场的时候,他的身份却赫然是魔教的四大天王之一。这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东海玉箫早就加入魔教,而百晓生不知道;二是东海玉箫是在百晓生排定兵器谱之后才加入的魔教。这一种可能性更高。

不管是哪种情况,都说明了一个问题,百晓生排定兵器谱的时候,都没有涉及到东海玉箫的魔教功夫。

3,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百晓生排定兵器谱,将东海玉箫排名第十,是发生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之前,距离《九月鹰飞》发生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一个二十多年前排名斌棋谱第十的人, 在二十年后,不能用一个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它,因为在古龙的武侠体系当中,时间和痛苦的历练是对武艺提升非常大的,在边城浪子里,阿飞认为傅红雪和路小佳已经不次于二十年前既多情剑客无情剑时期的阿飞了,可是边城的阿飞却可以轻易秒杀傅路二人以及二十年前的阿飞自己。天涯当中的傅红雪,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历练,也早不是边城那个傅红雪了。在叶开归隐的情况下,他的快刀已经近乎天下无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经历了学习魔教武功和二十多年时间的历练的东海玉箫,已经不是一个兵器谱第十可以衡量的。

郭定获誉”剑法已在二十年前的郭嵩阳之上”,东海玉箫,却不是二十年前的东海玉箫,而是二十年之后的。

郭嵩阳若活在二十年之后的九月时期,郭定若再活二十年,都可以秒杀九月里的东海玉箫。

可是,多情里的郭嵩阳,九月的郭定,却没有一定的把握可以胜过九月当中的东海玉箫。

这也是为什么郭定与东海玉箫交手的时候,选择智取的方式而不是力拼的原因之一。

所以,所谓“九月无高手”的说法,是错误的,是对证据的错误理解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