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克拉运河最新进展(克拉运河)

克拉运河最新进展(克拉运河)

泰国若在克拉地峡开凿一条运河,便可代替马六甲海峡,为啥不做?

海洋是当今各国之间最重要的交通通道之一。多年来,没有遭受战争干扰的一些掌控海上关键要道的国家通过收取通行费增强了国力。当然,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其他国家只能羡慕这些在海运领域获利颇丰的国家。然而,在世界上存在着泰国这样一个备受困扰的国家。尽管位于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周边,但泰国却没有像其邻居一样享有管理这一战略通道的权利。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加坡等国家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而泰国仍在社会的底层挣扎,这让泰国既嫉妒又无奈。

事实上,从泰国狭长的国土来看,泰国完全有能力在克拉地峡开凿一条运河。一旦克拉运河通航,泰国就可以分担马六甲海峡的交通压力,赚钱也将水到渠成。那么,为什么泰国迟迟不行动呢?

早在很久以前,泰国就有了这个计划,但是由于泰国当时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无法承担如此巨大的工程成本。泰国并不富裕,无法自行完成这项工程,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将工程承包给其他国家。然而,泰国不太可能轻易分享这块大蛋糕。

此外,一旦运河真的开凿成功,泰国可能会分裂成两个国家,从而引发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将自己国土一分为二都是不愿意的举措。因此,泰国国内一直存在着关于开凿运河的两种不同声音。

然而,即使在理想情况下,泰国要在没有其他国家干涉的情况下开凿运河几乎是不可能的。泰国的运河将抢占马六甲海峡的生意,不仅新加坡等国反对,而且一些强大的国家也会出面阻止,但泰国却没有足够的支持。

综上所述,泰国之所以没有开凿运河,原因是国力相对较弱,无法维护这一潜在赚钱的工具,同时还需要承担国家分裂的风险。因此,泰国只能选择适应现状,无奈地接受这一事实。

当然,如果泰国能够寻求美国的支持,或者找到一个能够与美国匹敌的支持者,那么也许有机会尝试开凿运河。但是,除非有国家能够挑战美国,否则泰国克拉运河的实现可能仍然遥不可及。

图说克拉运河,一标注便吸睛世界,这个位置便是底气

如图所示这条蓝色画线,就是拟议中的海上丝绸之路新通道,我们很直观地就能比较出这条航线的优势。这条航线有一个关键的节点,就是需要在泰国克拉地峡处挖掘一条沟通泰国湾与缅甸海的运河,下图的标注的便是克拉运河所在的位置,这个标注吸引了万千民众的热议,因其所处的位置是那么独特,以致尚在规划便被人们所期待。

克拉地峡是泰国南部的一段狭长地带,两侧海域分属太平洋与印度洋,最窄处50多公里,是天然的运河之选。克拉运河,拟建全长102公里,宽400米,水深25米,双向航道,横贯泰国克拉地峡。运河开通之后,船舶由中国南海到印度洋的航程缩短1200公里,可节省2—5天航行时间,大型油轮每趟航程预计可节省16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费用。这条运河一旦修成,船只就不必穿过马六甲海峡,绕道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十度海峡和缅甸海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

打通克拉运河是泰国百年的梦想。因其潜力巨大,克拉运河一旦建成,有可能取代马六甲海峡,成为一条新的“黄金水道”,给泰国带来巨大的收益,泰国也将可能成为新的世界航运中心。对于中国而言,可以通过这条运河,到达印度洋,走向非洲、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开辟另一条海上通道。因此,出于自身能源战略和海上贸易通道的考量,克拉运河对于走出国门,致力于建设贸易强国的中国来说,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

不仅如此,到那时,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乃至世界的贸易体都因克拉运河的开通而受益。东盟贸易区和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的物流货运,能够节约大量航运成本和时间成本,各大洲的贸易将变得更加频繁、快捷和便利。 所以,对此项目,日本也是虎视眈眈,甚至表现得比中国更加积极。

但这条牵动印太地区地缘政治以及多方利益的运河不可能使各方的利益面面俱到。比如对于依靠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将形成巨大的负面冲击,建成后的克拉运河,也使美国在马六甲海峡的战略支点失去意义。所以这些国家一直反对建设这个项目。

另外一个难点就是资金,工程费用预计高达250亿美元,如此巨大的耗资,也是运河计划迟迟难以启动的主要原因。而且泰国的各党派和民众对于克拉运河的态度也不完全一致。但根据预算,克拉运河在建成后,十年便可收回全部建设成本,这也是吸引投资的巨大优势。泰国一直在争取各种资金支持:如多国国家主权投资基金;全球资本市场公募基金;参建企业赞助资金等。 并希望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建。

这条航线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大家都在盼望这个神奇的工程尽快上马,给世界一个奇迹。对于中国来说,进入印度洋的渠道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中巴经济走廊和中缅经济走廊已经启动,一旦运营成熟,对克拉运河的期望值就会大大降低。因此,泰国是否把握中国的发展机遇,当机立断,开建这个世纪工程,就取决于自己了。

对于克拉运河也有很多争议,你们说是否应该开辟这样一条航道呢?

泰国为何不开凿克拉运河进而取代马六甲海峡?并非不想,而是不敢

提到运河,许多人应该会想到中国的京杭大运河,这条运河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工程最宏大的古代运河之一。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南北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如今人们的船舶建造技术也日益先进,因此航运已成为各国重要物资运输的关键手段,随着航运事业的兴盛,世界各国纷纷考虑开凿运河,以获取可观的关税收入。就目前的国际形势而言,航运业务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便是亚欧大陆,而亚欧大陆上最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之一就是马六甲海峡。这个海峡刺激了周边国家的经济飞速增长。早些年,泰国曾提出克拉运河的开凿计划,以争取相关的经济利益。然而,为什么泰国最终未敢在马六甲海峡最狭窄的地方开凿克拉运河,来替代马六甲海峡呢?实际情况并非他们不愿意,而是他们不敢。

早在一百多年前,泰国就曾有开凿克拉运河的构想,并当时制定了多项开凿计划。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时的泰国没有足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工业技术,因此只能将开凿计划搁置。随着泰国的发展,该国多次提出重新开凿克拉运河的计划,但不巧的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泰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克拉运河开凿计划再次搁浅。

值得一提的是,马六甲海峡为周边国家带来了诸多好处。如果泰国坚持开凿运河,必然会引起马六甲海峡周边国家的不满。要知道,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常常建立在利益之上,这些国家怎么可能容忍泰国从他们手中分走利益呢?实际上,泰国一直没有敢开凿克拉运河,也是因为害怕国家内部的分裂。一旦成功开凿克拉运河,泰国将分裂成两部分,这将不利于泰国的中央集权。因此,泰国不得不放弃克拉运河的计划。

总之,如今马六甲海峡的海运业务相对稳定。如果泰国冒然开凿运河,将破坏这种稳定,导致马六甲海峡及克拉运河周边地区的不断争端。这将严重妨碍泰国的未来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泰国之所以不敢开凿运河,主要是因为泰国自身实力不足。如果泰国像美国一样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或许克拉运河早已存在,也就不需要考虑这么多问题了。尽管我们不否认克拉运河的建立将给泰国及周边国家带来巨大利益,但泰国为了更好地自我发展,只能将这些巨大的利益留给了马六甲海峡周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