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墓为何不敢挖?2000年历史的神秘帝陵,是否暗藏玄机
秦始皇藏身地宫,存活千年?皇陵内暗藏玄机,无人敢挖?油灯千年不灭,是否为真?种种谜团,吸引着无数人争相破解,本期队长将给大家讲讲秦始皇陵之谜。动动小手,点点关注点点赞,我们马上开始。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前,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最初人力物力有限,所以皇陵规划还算正常,但是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信心倍增,大笔一挥便开始扩建。之后长达39年的时间里,七十多万劳动力,全部投入建陵工程。什么概念呢?队长给大家举个例子,埃及金字塔用了大概十万人,修建了10年,对比秦始皇陵,您细品。扩建后的秦始皇陵有58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那么大,震撼吧?而且,投入的这七十多万的劳动力,差不多占了当时劳动力的十分之一。庞大的规模、高昂的成本,无不让人目瞪口呆。当然,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一切都是手工打磨、人力建成的。
油灯千年不灭之谜秦始皇陵一直流传着油灯千年不灭的传说,之前说到秦始皇还活着,但皇陵地宫无人敢挖掘,那这油灯是谁发现的?确定燃烧了千年吗?这是否说明秦始皇真的还活着呢?《史记》中对皇陵有描写:“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这盏长明灯以人鱼油作为燃料,千年不灭。据说当时人们解封部分秦始皇陵墓后,发现这座人鱼膏蜡烛竟然还亮着,距今已经2000多年的历史了。
后来考古学家研究发现,这里面的烛油是鲸鱼的脑油做的。由鲸鱼油制作而成的蜡烛,燃烧速度非常慢,每小时只会消耗几克,一平方米的鲸鱼油,能够燃烧至少五千天。当陵墓被打开的时候,蜡烛还在燃烧,不过也有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误会,他们认为这长明灯之所以不会灭,不是因为它一直在燃烧,秦始皇陵是一个密闭的空间,燃烧需要的氧气有限,所以很有可能,蜡烛是在开封时,空气重新进入后被再次引燃,不过这也只是猜测。
秦始皇陵无人敢挖?前面说到,秦始皇或许还活在皇陵之中,只是这一猜测无法判断真假,因为秦始皇陵一直未被开掘。
皇陵都有“十室九空”的说法,盗墓贼无孔不入,而秦始皇陵却是特例。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很多人在打秦始皇陵的主意,但最终都没有得手,破坏程度堪称微弱。秦始皇陵真的异常坚固,没人能打开吗?其实,事实确实如此。
几十年来,考古学家们一直没有放弃发掘秦始皇陵,他们做了非常多特别细致的钻探工作,前后一共打了4万多个探口。这些结果显示,皇陵四周的宫墙,大概都有4米厚,而且这些宫墙,还都用砖包砌了起来。此外,他们还找到了很多个通往地宫的甬道,但这些甬道并没有人为破坏的迹象。
秦始皇在修建皇陵时,就同步设置了很多机关。最为常见的是,类似于武侠小说里的机关,只要有人靠近,就会触发机关,被万箭穿身。考古学家曾在皇陵外围,发现两具全身插满箭矢的遗骸,应该是盗墓贼不小心触发了机关。专家对此非常震惊。2000多年过去了,秦始皇陵外围的机关竟还保持着运转状态,到这里,不妨再细想一下,外围就如此凶险,内部岂不更甚?
不仅如此,《史记》中还指出:“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秦始皇地宫中还有400多吨水银汇成的江河湖海。专家研究表明,在地宫周围水银的含量严重超标,而且有着东南多西北少的布局,这和秦朝的地图很是相似。
当然,水银的作用也不仅是满足秦始皇死后要河山作陪的心理,还有防盗。水银挥发的气体有剧毒,人不小心吸入,活着出去都难。所以在如此厉害的防盗手段下,很难有人能深入地宫内部。
那么如今的科技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什么还不能发掘秦始皇陵呢?
主要原因还是秦始皇陵面积太大,地宫很深,以现在的科技根本无法保护起来,而且皇陵内部结构复杂,又有大量水银。如果贸然进入,恐怕会对考古工作者造成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秦始皇还活着?”在这样宏伟的秦始皇陵中,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其中最让人震惊的无过于“秦始皇还活着”。难道是向往长生不老的秦始皇,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史料记载过,秦始皇在巡游时,遭遇了刺杀,之后民间又广泛流传着诅咒他今年会死的言论,于是,秦始皇对于长生不老这件事儿就愈发着急,听从了卦师的建议,打算通过巡游躲过灾祸。但是没想到的是,长期的在外颠簸及劳累过度,他得了很严重的病,无力回天。
尸体被运回咸阳的路上,用了50多天,更神奇的是,在如此炎热的天气下,去世50多天的秦始皇,尸体竟然完好无损,没有腐烂,就连音容笑貌都没有改变。看到这一现象,再想到秦始皇痴迷于长生不老药,人们便推测,秦始皇,并没有死!
相传在1937年,美军也发现了秦始皇的踪迹,不过,这一说法没有史料记载,或可归为传闻。
此外,霍金竟说过:“秦始皇并没有死,只是走不出自己的墓门。”这话不是毫无根据,曾有史书记载,称当年在长安曾坠落过一颗陨石,后来到了秦始皇手里。方士研究之后,从陨石当中提取出了一种神秘物质,并研制成丹,让秦始皇长生不老。这一点,或许能从他“去世”50天后,尸身未腐中得到印证。或许,那个时候他只是假死过去,进入了一种类似于冬眠的状态,等到清醒之时,已经被抬到了陵墓中,再也出不来了。
这些说法看似传奇,但面对未挖掘的皇陵,其中隐藏的真相,难以探寻。也不知什么时候,皇陵里的秘密才能展示在世人眼前?
种种谜团的答案,在秦始皇陵未打开之时,都还只是猜测。不过,世间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事儿如此之多,或许真的有一天,猜测都成真了呢?好了,世界很美好,感谢有你们,点赞加关注,咱们下期不见不散。
秦始皇陵又挖出了什么秘密?2023年4月挖掘成果公布。
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段影片,一颗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头像,被放在实验台上。
和我们印象的兵马俑完全不一样,为什么这么鲜活?
这段影片到底是真是假?
据说,这是一位爱好者,于2022年12月底,在秦陵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现场拍下的影片。
但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真实的兵马俑,还是让很多人大吃一惊。
影片当真没有被润色和编辑过吗?
秦陵的挖掘到底又有那些新东西出土?
2022年早期,我们曾经接连做过5期有关秦始皇和兵马俑的故事。
当时第三次考古发掘还没有对外公布结果。
然而,就在今年,2023年春天,新的考古发现陆续公布,就像这颗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头像一样,它为什么如此鲜活?
秦始皇当年到底还给我们留下了哪些谜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故事。
官方已经默认了吗?有不少网友将这段惊悚影片@官方机构,但是,官方似乎至今也没有对这段影片做出过任何回应。
难道是官方已经默认,这就是他们第三次考古发掘现场流出的影像吗?
想想都觉得有点恐怖,如果影片当真没有被润色和修饰过,那官方曾经向我们说的那些故事——兵马俑出土的时候,都是有颜色的,只不过在地底埋了2000多年,一接触氧气,颜色就会立刻被氧化掉——那这个故事到底有多让人遗憾……
仅仅从这一小段头像就能联想出来,如果当真是出土一尊彩色的兵马俑,当你伫立在它面前的时候,那种感觉,一定会超过所有的西方雕像吧。
突然好像明白了,兵马俑为什么是真人1:1大小?为什么每一尊兵马俑都相貌各异?
因为,它们当年被制作的时候,真的就是真人的既视感啊。
想必,这就是手办狂魔——秦始皇——大男孩儿嬴政,他当年想要的效果吧,然后,我们再把眼前的这一尊“活体“兵马俑放大,你想到了什么?
8000尊,整整8000尊,拿着闪亮的兵器,雄赳赳,气昂昂的站在你面前,有死士,有士兵,有弩手,有军官,还有战车和兵马,你是什么感觉?
也许,这个感觉,就叫秦始皇吧,实在难以想象。
但专家们却还在用科学的考古数据跟我们说,整个秦陵的面积,足足有78个故宫大小,目前已经发掘的区域,不到3%,不到3%……
好吧,突然又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曾经有一个传说我们一直无法理解,1974年,陕西大旱,当临潼县的村民,打井时,挖出兵马俑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会惊恐的把这些人俑当做妖怪打碎?
现在是不是突然理解村民了?
看看眼前这尊没有氧化的兵马俑头像,似乎真的就像地里挖出来的妖怪一样啊……
但话说话来,官方毕竟还有没有100%确认这段影片的真实性。
在2023年3月的新闻通报中,有关秦俑颜色的消息,官方也只是简单的提到了目前他们所掌握的修复技术。
原文大概是这么说的……
官方报道:色彩修复修复专家兰主任说,他们目前使用的技术叫做覆网膜回贴法,比如,现场发现的一件彩绘军官俑,虽然彩绘颜料已脱落,并且与压在陶俑上的泥土粘黏,但是,通过他们的回贴技术,整条彩绘手臂都将得到完整的修复。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新技术?
先前我们在介绍兵马俑彩绘的时候,不是说彩绘非常难以保存,目前并没有100%可靠的技术吗?
原来,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先前,我们在这期节目里介绍了中德两国专家共同研发的一种彩绘保存技术。
当时我们提到,导致彩绘脱落的罪魁祸首是生漆。
生漆,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奢侈的古代防腐材料,来源于漆树的汁液,古代的木器、陶器上涂抹生漆以后再上色,不仅可以千年不腐,还可以让色彩更加艳丽。
比如,马王堆里挖出来的漆器,2000多年了,展出的时候都更昨天刚刚上漆的效果一样。
秦始皇当年想要的效果就是这样的。
但是,秦始皇失算了,为什么马王堆里挖出来的漆器光亮如新?
为什么曾侯乙墓里挖出来的漆器也不会褪色?
那是因为,马王堆古墓2000多年没漏气,环境干燥,曾侯乙墓泡在水里,环境湿润。
考古学上说,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
秦始皇万万没想到,自己的8000多尊生漆兵马俑,当时大约耗费了20万颗漆树,结果,却漏算了骊山的土壤问题,因为,骊山土壤,半干半湿,本来生漆防腐,不怕干也不怕湿,就怕忽干忽湿。
这样一来,生漆在2000多年的掩埋中,吸收了大量的水分。
当它们被挖出来的一瞬间,湿度被破坏,生漆里的水分蒸发,接着就会变形、破碎,最终变成很细小的碎片,带着颜料一起脱落了。
这个过程非常快,通常只有4分钟的时间。
最开始,德国专家们建议,出土后立刻用一层特制塑料包裹,然后用粒子加速器加速电子,轰击塑料,这样能让生漆里面的水分被置换出来,防止脱落。
但是,留给我们操作的时间只有4分钟,离子轰击的技术似乎还不太可行。
上次分享的时候,我们只介绍到这里。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后来,专家们又创新思路,研发出了覆网膜回贴技术。
大体说来,这个技术分为六步:
第一步,拍照、定位,确定陶俑和陶俑上剥离下来的颜料的位置关系。
第二步,立刻用专门研发的化学制剂对生漆层及颜料层进行现场加固。
这个化学制剂的主要成分是聚二乙醇(PEG200),和一种专门研发的丙烯酸乳液(Rhoplex MC-76)。
这两种原料都是化妆品里的大杀器,聚二乙醇是超强保湿剂,丙烯酸是超强锁水、定型剂,看看你的润肤露和睫毛膏,没准儿就有这两种原料。
所以,两种原料一边保湿,一边锁水、定型,这样就把生漆和颜料全部保存了下来。
然后,第三步,用一种特质的甲基丙烯酸酯(Paraloid B-72)涂抹陶俑,这个物质能恢复陶俑与颜料之间的粘黏性。
接下来的四、五、六步就是一点点分离被剥离的颜料,再一点点按方位给它回贴到陶俑上,这也就是覆网膜回贴法的名称由来。
最后,这里有一些修复过的秦俑头像和一个被修复秦俑腰带,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另外,不知道大家又联想到一个问题没有,那就是如今AI技术如此火爆,画画、修复,这不是AI的长项吗?
有没有尝试过用AI来修复秦俑呢?
穿越2000年的秦俑2023年1月,一位外国网友,在网络上发布了这段穿越2000年的秦俑影片。
看着画面的里的文官俑一点点被AI修复成真人的样子,真的非常穿越啊。
最要命的是,修复以后,按照AI算法,这个秦俑,还能眨眼,还能动,还能微笑……
是不是突然一股《寻秦记》里面连晋和嫪毐的既视感?
真的很像啊。
还有这个,扁头俑,看上去也很亲切。
以及这个军吏俑,很威严,网友还专门展示了他发髻,从背后看,是如何梳理出来,非常细节。
还有这样一个大鼻子秦俑,AI复原以后,也像是穿越2000年的真人一样。
这位网友还发布过另外四个AI复原形象,大家也可以一一感受一下,非常有趣。
也许,这种AI复原的效果,最接近秦始皇当年想让我们感受到样子,因为,最开始那尊刚出土的秦俑头像真的太像真人了,秦始皇当年想给我们展现的,一定是这样8000个相貌各异,千人千面的真人感,怪不得总有人说秦俑是活人烧得,看到眼前这些考古和AI的结合,真的又有全新的体会啊,。
但非常遗憾,我们今天看到的,却是这样一片黄土的颜色……
真希望未来的保护技术能越来越强,可以让我们重新感受一下秦始皇当年想让我们感受的效果。
故事分享到这里,专家们也说,这就是为什么秦陵发掘这么慢的原因。
就拿兵马俑一号坑来说吧,历史上一共发掘过三次,第一次发掘是在1978年5月到1981年9月。
当时一共把兵马俑1号坑划定为27个探方,每个探方400平米。
第一次发掘了最东边的五个,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大片兵马俑,这其实只是1号坑的五分之一不到(5/27)而已。
1986年3月,第二次挖掘,当时又挖了后面五个探方,但挖掘的过程中,专家们就突然意识到——不能挖了,那些彩色人俑出土后4分钟就会立刻失去色彩。
于是,到了1987年一开年,专家们就毫不犹豫的回填了这五个探方,并且达成一致,在保护技术成熟以前,绝不再挖兵马俑坑。
与此同时,我们熟知的那个彩色秦俑4分钟褪色的神奇故事,也在这一期间被同步流传了出来。
再然后,时间不知不觉过了22年,是到了2009年,前面提到的覆网膜回贴技术和粒子加速技术一步步成熟,专家们才小心翼翼的又挖开了后面的23号探方,而且,这一挖就挖了14年,直到今年——2023年,专家们才给出了这个第三次挖掘的初步报告。
报告中的第一点我们已经分享过了,正是关于彩色陶俑的保护。
紧接着,第二点谜团,专家们拿出了这样一张新出土的照片……
破解「王负剑」之谜教科书里有一篇课文叫做《荆轲刺秦王》,说是刺客荆轲在刺杀秦始皇的最关键时刻,秦始皇绕着柱子跑,荆轲拿着毒匕首追,这个时候,宫殿下面的群臣在喊,王负剑,王负剑。
然后,秦始皇果然通过——王负剑这样一个动作,顺利反杀荆轲。
*《史记·刺客列传》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所以,王负剑,到底是一个什么动作?
前面我们分享过,考古专家们在秦陵里挖出了货真价实的秦剑,非常长,90多厘米,全部由青铜浇铸,青铜没有铁器坚硬,所以理论上,青铜剑几乎无法浇铸到90厘米的长度,但是,秦国工程师们,用了一种很巧妙的设计方案,我们发现,秦剑剑身上有八条棱线,棱线时紧时松,剑身也就跟着棱线,一会儿宽、一会儿窄,一会儿厚、一会儿薄。
这个设计太巧妙了,工匠们找准了长剑的受力点,在受力的地方,剑身或宽或厚,在不受力的地方剑身就变窄变薄减轻自重。
就这样,一把90多厘米的青铜秦剑就被锻造了出来。
而且,专家们还在秦剑的锋口上发现了时空错位的铬盐防锈涂层,让秦剑2000多年不锈,这些秦剑的黑科技这里就不展开回顾了,有兴趣的朋友参考我们前面的节目。
总之,先前挖出这些90多厘米的秦剑以后,专家们破解了——王负剑的第一层秘密——那就是,负是背负的意思,这么长的秦剑,秦始皇当时一定是要找准姿势,背到背后,才能拔得出来,接着,拔出来以后,90厘米对上荆轲的10厘米匕首,很显然这样就能瞬间反杀荆轲。
但是,这么长的剑,究竟是通过一个什么动作,顺利从腰间背到背上的去的呢?
因此,哪怕是挖出来90厘米的秦剑,还是有一部分专家质疑,秦始皇这个剑,并不是挂在腰间,而是像道士一样,背在背后,王负剑,是群臣在提醒秦始皇,大王,您背着宝剑呢,您背着宝剑呢,赶紧拔出来啊,赶紧拔出来。
这么解释语文上也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这个宝剑到底是不是挂在腰间,王负剑的悬案其实一直没有定论,直到这次第三次考古发掘,这张照片把所有问题都捅破了,很显然,90厘米的秦剑,就是挂在腰间,而且仔细看,秦俑腰间挂剑的位置上,有一个像老干部钥匙扣一样的东西。
把这东西放大,我们发现,这个钥匙扣原来长这样,专家们也从史书中还原了它的真实名称——叫做,剑璏。
*《说文解字》璏:劍鼻玉也。从玉彘聲。*
一般由宝玉做成,是一个能在皮带上自由滑动的佩剑装置,再加上原先在秦陵发掘的铜车马上面的实物造型,王负剑的千古谜团彻底破解,就是通过剑璏,把腰间的宝剑,推到后背,然后顺利拔出,反杀荆轲。
然而,就在我们因为剑璏而破解王负剑之谜的同时,这张照片,也为世界考古界,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马镫、剑璏、帕提亚如果你是一名帝国时代(世纪帝国)玩家,那么你一定知道,有两个科技非常凶猛,一个叫做马镫,一个叫做帕提亚。
马镫能让骑兵在马背上解放双手,而帕提亚战术则是指,骑兵解放双手以后,就可以在马背上回身射击,边跑边放箭。
这两项科技,西方专家们都倾向于认为,它们起源于中亚、波斯和印度一带。
于是,当第三项骑兵黑科技——剑璏被揭示出来以后,西方专家们也倾向于认为,剑璏技术,同样起源于中亚、波斯和印度一带。
相比于罗马的斜挎式佩剑,和后期中国的耳挂式佩剑。
更古老的,可能来源于波斯的璏式佩剑技术,很显然能让骑兵拥有更灵活的拔剑空间。
想象一下,掌握着马镫、剑璏和帕提亚的波斯骑兵,何等彪悍,远距离边射边跑,近身了,还能通过剑璏,灵活的抽出宝剑向你砍杀,是不是三项科技,行云流水?
但是,在1967年,1986年,1991,1995年,在保加利亚的旧扎戈拉(Stara Zagora)地区,考古专家们相继挖出了好几组这样的玉雕剑璏,挖出来以后,西方专家们都傻了。
这到底是上古时期,一路卖到保加利亚来的中国货,还是保加利亚骑兵继承的波斯遗风?
难道剑璏这个技术是中国发明,然后传给波斯人的?
国际专家们一直没有将剑璏的殊荣归功给中国古人,因为,我们的暂时还没有挖到比波斯更早的剑璏实物,但这会挖掘成果一目了然,秦俑腰间挂的就是剑璏啊,所有的问题立刻破解。
也许,秦始皇的祖先,他们帮周王在西边养马的时候,就已经发明了剑璏吧,然后,通过和西戎的不断战争,西戎往西跑,跑到了波斯,佩戴着剑璏又学会了马镫,然后就催生出了死神风暴一样的帕提亚战术……
因此,2014年的时候,西方专家也终于把保加利亚的这些出土剑璏认定为货真价实的中国货。
也许,秦始皇早就知道,大秦的西边,还有安息,也就是西方专家所谓的波斯帕提亚帝国,安息的周围又还有印度和希腊,或许秦始皇当年定下来,自己是始皇,后面是二世三世,直到千万世的时候,他就构想过,先消化东边的六国,再搞定南边的百越和北边的匈奴,下一步,就是要去西边,照会一下所谓的亚历山大和他的希腊帝国……
不扯远了,回到我们的第三次考古发掘,下一个新发现,又要抢匈奴人的饭碗了——可能和复合弓有关,大概是这样的……
秦弩也是复合弓吗?西方专家曾经认为,复合弓,这是草原民族的独创,最早的起源可能是东亚的匈奴人,或者中亚的斯基泰人。
这些游牧民族用木头、牛羊角、牛羊筋腱做成符合材料,这样,他们就能让一张短弓拥有非常暴躁的弹射力,很适合在马上使用,否则就只能像日本骑兵一样,用一个把很长的弓,在马上射击。
随着草原人发明复合弓,历史也就来到了我们史书中所谓的胡服骑射,和帕提亚战术类似,复合弓让骑兵可以边跑边射,但是,当时由于还没有发明马镫,这些能边跑边射的草原骑兵,都是非常专业,非常难训练出来的高级人才。
然后,当秦军、汉军面对这些匈奴人的专业骑兵时,专家们过去的解释是这样的。
秦汉军队走了另外一条骑射路线,那就是第一,筑城——修长城,和你打消耗,打防御。
第二,放弃弓箭线路,狂点弩箭科技,因为,训练一名弩手比训练一名弓手要容易的多,只要后勤跟得上,弩箭源源不断,这样,哪怕我们的骑兵业余一点,弓箭射得近一点,我们依旧能靠城墙和人数取胜。
但是,这次考古发掘中,这张照片又打破了这个旧观点。
注意看,弩机中间有一根支撑物,复原以后,大概是这个样子,这是什么?
专家说,这个东西从古书中还原——叫做,檠(qíng)木,或者榜木。
*《说文解字》檠,榜也,所以輔弓弩。从木㫄聲。*
它是保护弓弩用的。
什么叫保护弓弩?
如果你是一个传统弓玩家,没准儿就已经想到了——后世蒙古、满清人使用的筋角复合弓,他们也需要这样一个保护装置啊。
在北方话里面,它叫做弓挪子。
弓挪子的作用是保护复合弓中,那些牛角、筋腱的成分,这些成分如果长期松弛,那么就会失去弹性,因此,在不用的时候,复合弓,也是需要用弓挪子,给它施加一些压力,让它的复合材料保持弹性的。
所以,等等,秦弩难道也是筋角复合弩?
先前的考古发现中,秦弩由于是木质,所以全都腐坏的难以辨别,到是留下了很多青铜弩机。
我们除了从这些弩机中判断出来,秦弩是批量化,工业生产,可以像现在的步枪一样,随意拆卸、拼装以外,我们其实并不知道,秦弩到底如何储存弹力,从而也就无法准确的判断它的有效射程和威力。
但现在不一样了,发现了这个檠木,很显然,秦弩也是一种复合弓,那这一下子就让匈奴人抓狂了,说好的比我们射程短呢……
结果,我们还没跑上去,弩箭就已经像雨点一样哗啦啦的砸了过来,这谁受得了……
据传说,这种复合秦弩的有效射程是800米,AK步枪的两倍,当然,这个传说是真是假,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继续分享考古新发现,专家们在破解这个檠木之谜的时候,其实还发生过一个小插曲。
那就是,曾经专家们也挖出过这种檠木,但是,当时并没有因此确定秦弩就是复合弓,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没有挖到弓韬,弓韬也就这种装弓的袋子,所以,专家们怀疑,这些疑似檠木的东西,有可能是弓韬袋子里的附件,并非弩机上的配件。
但是,这次发掘中,檠木和弓韬同时出土,专家发现,弓韬袋子里并不需要什么附件支撑,因此,秦弩也是复合弓的猜想被进一步证实,匈奴人表示,秦国马弓不按说好的剧本演,真的很OP……
继续发掘,又有一个新发现,似乎一下子让专家们回到了1997年的那个夏天……
被烧毁的石铠甲之谜时间回到1997年,当时的秦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段队长突然在秦陵东南角,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石铠甲坑。
这是秦陵中除了兵马俑一号坑以外,最大的一个陪葬坑,有足足13000平米以上。
但是,这里面的出土物,却透着两点十分诡异的谜团:
第一,整座陪葬坑是被严重烧毁过的,难道当真如史书说所,这是项羽当年焚烧秦陵的证据吗?
第二,为什么要用石头制作这么多铠甲?
而且,整个秦陵和秦代考古,几乎就没有发现过头盔,因此,专家们普遍认为,秦军没有头盔,但为什么偏偏石铠甲坑里却出土了很多石质的头盔?
不仅有石质头盔,还有石质的马铠,这完全和已经发现的秦军军阵不匹配啊。
还有,为什么这些重装备是石质的,用石头打磨这样一件铠甲,专家计算过,一件铠甲由612枚石片组成,一个娴熟的工匠,至少需要344天到444天才能完成,根本不具备大规模装备的意义,另外,石质装备,在战场上又重又脆,不仅起不到保护效果,士兵穿上它也会直接被累死,所以,这可能根本就不是实战装备,那秦陵陪葬坑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石铠甲呢?
后世的项羽,或者其他盗墓贼,为什么又要重点破坏这个石铠甲坑呢?
所有的谜团,毫无头绪。
然而,这会第三次发掘中,这种诡异的情况,又在兵马俑一号坑重出现了。
专家发掘了紧邻23号探方的一号坑甬道,结果发现,这个甬道,早就被人开启过,而且当中的兵马俑也有严重破坏和烧毁的痕迹,和当年的石铠甲坑如出一辙。
难道当真但是项羽?
目前还没有最新的证据出土,专家们对石铠甲的猜测,也大概有两个方向:
第一,石铠甲是训练用的,如果一个士兵能穿着石铠甲自由搏杀,那他在战场上,毫无疑问将是全场小霸王。
这个猜想虽然很扯,但不排除。
第二,还记得中国古人有穿金缕玉衣下葬的传统吗?皇帝穿金缕玉衣,诸侯穿银缕玉衣,还有级别更低的铜缕玉衣、丝缕玉衣。所以,石铠甲,本质上,不也是一种等级更低的玉衣吗?
因此,这座石铠甲陪葬坑,会不会是专为那些有功的战将所设置的荣誉祭奠呢?
如果是这样,也能解释项羽为什么要重点毁坏这些石铠甲坑了,因为,项羽的爷爷、叔叔,当时都是和秦军作战的将军,项羽很可能是在石铠甲坑里,发现了那些杀害自己爷爷、叔叔的秦将祭奠,所以才重点毁坏。
但是,说到秦军将领,就又有一个谜团出现了——那就是——兵马俑的统帅为什么消失了?
兵马俑三号坑除了前面一直在聊的兵马俑一号坑,其实,已经被挖开的,还有兵马俑二号坑和兵马俑三号坑。
从平面图上看,大概是这样一个构造,一号坑是步兵、骑兵、弩兵、车兵的混编方阵,二号坑是一个战车方阵,而三号坑呢?
非常奇怪,专家们其实一直无法确定它是一个什么方阵。
按理说,这里的配置、仪仗都很高级,很显然是一个指挥系统,是一个将军坑。
但是,这里面没有将军俑啊,统帅在那里?
另外,根据秦律记载,统帅800人的将领配备卫兵80人,统帅700人的将领配备卫兵70人,国尉配卫兵1000人,大将军配卫兵4000人。
*《商君书·境内》八百之令,短兵八十人。七百之令,短兵七十人。六百之令,短兵六十人。國尉,短兵千人。大將,短兵四千人。*
而整个兵马俑坑,大约有兵马俑8000人,按理说,统帅的卫兵是800人,但三号坑里只有不足100人,这样看,他并不是一个将军坑,那它又会是什么呢?
后来,专家们在三号坑内发现了很多动物的骨骸和两根残破的鹿角,专家由此断定,这应该是古代的占卜术,在军阵前占卜,这应该是将军莫府,也就是后世将军幕府的职责。
难道这仅仅是一个幕府坑吗?
统帅兵马俑的那位将军,会不会不在幕府,而在秦始皇为他设置的荣誉石铠甲坑中呢?
有可能,专家们分析,兵马俑可能代表着秦始皇身前的宿卫军,是一支负责警卫都城,保护皇宫的部队,它的主将非常重要,因此,很可能被秦始皇安排在身边。
但是,这些猜想真的靠谱吗?
兵马俑军阵的完整面貌,会不会根本就不止我们现在眼前所看到的这三座陪葬坑呢?
兵马俑·大秦水军?其实早在1976年,兵马俑坑的早期勘探中,专家们就在二号坑和三号坑之间,勘探到了一个若隐若现的神秘四号坑。
那里面充满了淤泥和碎石块儿,和已经发掘的兵马俑坑完全不一样。
因此,有专家猜想,这个神秘的四号坑,会不会是传说中的大秦水军?
史书上记载,秦灭巴蜀以后,大将司马错,曾率领十万水军,大舫船上万艘,一艘舫船可以运载50名士兵和三个月的军粮,然后,大秦水军就这样顺江而下,攻入楚国,再从楚国走湘江,走赣江,走珠江,攻灭整个百越,平定中国南方。
*《华阳国志》率巴蜀众十万,大舫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
*《史记·张仪列传》舫船載卒,一舫載五十人與三月之食……*
史书上专门把这一段宏伟的水军历史描述为,出巴蜀至楚境三千里,发兵五十万而灭百越。
与此同时,史书上还记载过秦始皇东游寻仙,在山东海边,登上大楼船,并且出海很远,还用巨型弓弩射杀大鲛鱼的故事。
*《史记·秦始皇本纪》乃令入海者齎捕巨魚具,而自以連弩候大魚出射之。自瑯邪北至榮成山,弗見。至之罘,見巨魚,射殺一魚。遂并海西。*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来,大秦帝国,一定还有一支非常壮观的水军,这支水军不仅能统治江河,还能远洋航海。
但是,考古发现中,我们还从来没有见过大秦水军的踪影,只是在《山海经》和一些先秦档案中,若有若无的看见了大秦水军的踪影,比如,《海内十洲记》,东方朔到北极,徐福到日本的记载,等等等等,有关这些方士、海军和探险队的故事,我们在会员频道细说。
总之,现在的兵马俑三个坑真的有可能,还只是地下秦军的一小部分,至少,它还有将军坑和水军坑没有出现……
想想都有些激动,回看一下秦陵挖出来的铜车马,虽然它按照1:2等比例缩小了,但是,当中的黑科技100%复刻,这个我们原先分享过,伞盖和项圈使用了超时空电焊技术,伞柄上有齿轮装置,可以根据太阳高度,调节遮阳角度,杆身上有机关,可以拿下来竖在地上当遮阳伞,还可以从扇柄当中抽出一把的短剑……等等等等,那如果当真挖出一个1:1,哪怕是1:2的大秦海军战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继续挖掘,第三次考古中还有一些新发现,我们接着往下看……
铜环中的细节在最新的考古报告中,专家们还展示了这样一张照片。
一只秦俑的手紧握着一根已经彻底腐化的木杆,杆的最下面,有一个青铜圆环。
接着,正是这个圆环,又像我们揭示出一个可怕的细节。
那就是,专家们发现,这些铜环,有的是正圆形的,有的扁圆形的,这是什么意思?
同样的武器手柄,为什么有的要是正圆?有的要是扁圆?
据说,当年秦陵考古队的段清波、段队长就是一个古代兵器专家,他还专门写过一本《刀枪剑戟十八般》,这次,虽然段队长已经仙逝,但当他的徒弟们在现场看到这个细节的时候,高兴的直拍大腿。
果然,果然和段队长当年预言的一样。
为什么是扁圆?
大家有见过戟和戈吗?
类似一根长矛,旁边插一把匕首。
所以,扁圆有什么用途?
用途大了,就是你在实战中,只要一摸把手,你就知道这会儿你的戈头朝向那边。
于是,在搏杀中,就可以更加准确的使用出这种,勾拉,然后突刺的必杀技。
接着,这次发掘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铍,这种武器我们原来专门聊过,对古代各国的兵器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这次就不展开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这期节目。
继续破解,除了扁形的铜环,那些圆形的铜环又是什么意思?
这个就更重要了,专家们发现,圆形铜环的木杆,竟然长达4.3米和6.7米,这是什么概念?
中国古代有一本专门记录各种城池、兵器、宫殿建制规章的书,叫做《考工记》。
《考工记》中提到,任何兵器都不能超过士兵身高的三倍。
*《考工记》凡兵不过三其身。*
秦俑的平均身高是1.75米,三其身,就是5.25米,而且秦陵发现的带杆兵器一般不超过3米,所以,这个4.3米和6.7米,圆形杆,如何解释呢?
原先我们在节目里分享过一种专家们的古早猜想,认为是秦军采用了,马其顿方阵的战法,6、7米的长矛挥舞起来,可以为整个方阵阻挡箭雨,同时一步步挺进,刺杀敌人。
但现在,专家们通过圆形铜环的细节,重新解释了这个猜想。
他们认为,这些圆形长杆,应该是军阵中的军旗,而非马其顿方阵长矛。
这个军旗可能非常有讲究,为什么旗杆这么长?
很可能,很可能是旗语啊,专家的这个预言非常重磅。
因为,旗语,这是一七几几年,英国海军之所以能称霸全球的必杀技之一,别看就是简单的挥舞旗帜传递信息。
但它反应的军事思想却是现代信息战的雏形。
将军有中军,中军有幕府,幕府参谋,中军下达旗语指令,各个方阵接受指令,然后,按全盘计划围攻敌人。
可能我们感觉,现在的古代战争片都是这么拍的,比如,那部夸张的《赤壁》。
但事实上,如果秦始皇时代当真就有这种旗语作战模式。
那只能说,秦军又不按讲好的剧本演,真的很OP……
所以,在进一步挖出考古证据之前,目前这也只是一个猜想和预言,我们继续期待吧。
以上就是本次秦陵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的最新考古发现。
除此之外,近一两年当中,秦陵还有几尊的新的百戏俑,和一些金骆驼之类的古怪文物出土。
为什么这尊百戏俑要穿泡钉衣?
难道是时尚走秀?
还有这尊百戏俑,为什么要弄一个仰卧的瑜伽姿势?
难道是印度大师?
还有金骆驼,会不会是秦始皇早已凿通西域丝绸之路的证据呢?
我们继续等待吧,等专家们有了后续的研究成果,我们再来和大家继续分享。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最后夫人说,从秦始皇开始,是不是男孩儿都喜欢手办和挖宝啊?
(完结)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1月28日起恢复开放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发布公告,根据最新疫情防控工作统一安排,秦始皇帝陵博物院1月28日起恢复开放。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由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考古遗址公园(丽山园)组成,两处参观均需约1.5小时,可免费乘坐摆渡车往返,两处均于16:30停止检票并于18:00闭园。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单日最大观众接待量不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的50%,达到限量后将停止售票。
观众测温在37.3℃以下并扫描西安 “一码通”“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为绿码后方可凭个人有效身份证件排队检票。暂不接待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县(市、区、旗,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的乡镇或街道)的观众及14日内有中、高风险等级地区旅居史的观众。(总台记者 雷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