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使的意思有哪些(仲的意思)

使的意思有哪些(仲的意思)

说文解字:伯、仲、叔、季

在很久很久以前,国家为了提高生产力,或者为了弥补战争所导致的人口减少,都会非常鼓励国民生育,包括近代我们都熟悉的口号:人多力量大,就是希望多生多育,所以从古至今我们都会经常看到一个家庭出现四五个孩子的情况,但是在古代还没普及阿拉伯数字的前提下,他们是怎么排资论辈的呢?(阿拉伯数字正式在我国推广使用至今才100多年的历史)

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里描绘到:“亦唯伯仲叔季图之。”这就是在古代兄弟姊妹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的最早记录,意思是: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次之,季最小。为什么会用这几个字来进行排序呢?我们今天来仔细看看,了解我们伟大的文化!

1、在《说文解字》里:伯是指年长的意思。伯,甲骨文

(白,明了的)

(人),表示明于事理的人,也因为在甲骨文中“白”在“人”的头部,它应该指的是“头发花白”之人,泛指年長者,如伯伯指比父父亲年长的人。

还有一种说法是:“伯,把也,把持家政也”。——按宗法社会里常以长子继承父位当家,当国者则一样把持国政。如春秋五霸,“霸”亦可作“伯”,即指盟国奉为把持朝政的长兄,“伯”、“霸”通用。弟弟们对兄长是必须服从的。不管哪一说,总之是其字义是最初的,是老大。

“仲,中也,位在中也。”在白语里,“仲子”是对兄弟中排行第二者的尊称;次子;仲兄(次兄;二哥);仲年(次年,第二年);仲弟(二弟);仲叔(兄弟中排行第二者)。

而在《说文解字》里面,仲是指仲裁的意思,只有正直正中的人才有仲裁的权利,因为不会偏向哪一方!

而叔为什么是指第三呢?在说文解字里面解释到:叔字从尗从又。“尗”原指兄弟排行(由上而下年龄变小),确切地说,是年龄介于“仲子”和“季子”之间的所有儿子的排行。

从史实看,除以“季”为末子外,伯仲以内的叫“叔”为多。如《史记\"管蔡世家》:“武王同母兄弟十人,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冉季载最少。”以上老三至老九皆为叔某,老十即老小才叫“季载”。

从甲骨文里面看季字,甲骨文季是

(结穗的“禾”,是“稚”的省略,幼稚)

(子,小孩),表示幼子。“稚”与“子”联合起来表示“谷物从稚苗到结籽的生命周期”。

本义:植物的生长周期或说植物从种子种植到结子的时间段即季节。如果引申为最后一位,那有:季女(最小的女儿);季父(父亲的幼弟);季指(小指头);季弟(最小的弟弟);季祖母(祖父之妾)。

所以现在大家大概清楚是怎么排序了吗?如果你们有更好的意见,可以分享给我,或者在评论留言让大家看到!早点休息,晚安哦!

陈独秀的名号究竟有何意义

文/王宝山

陈独秀(1879—1942),谱名陈庆同,官名陈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准确地说,“独秀”是陈独秀在民国以后才改用的名字。民国以前,一般的人都叫他陈仲甫。

庆同是陈独秀的谱名。据他的三子陈松年回忆,陈氏家族谱名中间的一个字,是由20个字排列组成的,“我只记得十五个字,开头的一句已忘了:‘……天章衍庆遐,长源传祖德,永远振家邦。’”“庆同”是陈独秀的第一个正式名字,但迄今没有发现他使用谱名的资料。

乾生是陈独秀的官名(他的兄长谱名庆元,官名健生,字孟吉),据《民国春秋》称,陈在考秀才时叫乾生。现在见到他最早的一篇文章,即1897年冬撰写的《扬子江形势论略》,即署名“陈乾生众甫”。众甫是字,古代称嫡长子以外的诸子为众子。甫,则是古代男子的美称。有资料称,1902年9月,陈独秀第二次东渡日本留学,他在填写登记表时仍用了陈乾生这个名字。

据资料不完全统计,陈独秀参加政治活动以后,直至五四运动,在其著作、文章、报名注册,以及与友人的通信,或别人提及他时,所用的名号计有:众甫、重甫、程仲辅、陈乾生、陈由己、由己、三爱、熙州仲子居士、陈仲居士、盛唐山民、陈仲、仲子、仲、陈仲甫、CC生、独秀山民、独秀、陈独秀、志孟、程志孟等。在与友人通信和写诗时,大体用“陈仲甫”或“仲”“仲子”署名。创办《新青年》期间,与友人通信时,有用“志孟”之名的。在早期著作和反清、反袁革命时,多用“陈乾生”“众甫”“陈仲”等。

陈独秀有时被友人写作“仲辅”“重甫”,如1920年4月,与陈独秀志同道合的汪希颜(汪孟邹的胞兄)之子汪原放说程仲辅即陈重甫,但陈独秀本人并没有用过这些名字。

将“陈”字写作“程”不知是什么原因,令人费解的是,陈独秀在给汪孟邹、汪原放叔侄写信时,也曾将自己的姓“陈”字写作“程”,如“程志孟”或“陈志孟”“志孟”。这3个名字,也仅限于给汪氏叔侄写信时才使用。

至于仲甫、陈仲居士,仲甫系众甫的同音衍变。1906年,陈独秀作《曼上人葬花图赠以蛰君为题一绝》,署此名。陈独秀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仲,指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仲甫”,作为陈独秀的字,使用时间最长,其次数之多仅次于独秀二字。陈仲、仲均系仲甫的衍变或缩写。在建党前后,陈独秀写的一些关于工人运动的短文,大多署名“仲”,与友人通信,也常署“仲”字。关于“陈仲居士”,居士,指有才德而不仕的人,是对陈独秀的美称,正如友人或晚辈尊称他“仲翁”、或亲人昵称他“矮子”一样。他本人却不曾这样称呼自己。熙州仲子,则是旧时文人喜用同自己有关的地名为自己命名。陈独秀是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怀宁在隋初属熙州,“熙州仲子”一名即由此而来。如陈独秀曾用“熙州仲子”作笔名为苏曼殊所著《梵文典》题诗(载1907年《天义杂志》第六卷)。

在以上的这些名号中,“由己”“三爱”“独秀”可谓至关重要,代表着陈独秀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从中也可寻其时代的足印。

“由己”是陈独秀1902年至1903年期间,参加东京青年会和编辑《国民日日报》时所用的名号。1901年,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动,陈独秀受到清政府的通缉,从安庆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20世纪初,先进的革命者都把目光移向西方,西方资产阶级的各种思潮,像春潮一样被介绍到国内。陈独秀留学日本,置身于欧风美雨传至中国的中转站,自然有着深刻的感受。当时,留学生中的政治思想,有康、梁的保皇派(或唐才常式的勤王),也有如章太炎等主张的排满革命派。陈独秀在1902年参加“青年会”(少年中国)时,对以上两派的主张并非完全赞同,而是主张从马志尼(意大利资产阶级革命家,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民主派领袖)与少年意大利党(宗旨是发动革命起义,推翻奥地利封建主的统治,把意大利联合成为一个自由、独立、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角度求得我国民族独立。

1903年清政府镇压拒俄爱国运动后,陈独秀的思想明显地趋向革命,但并非是接受排满革命主张。有诗为证:“勤王革命皆形迹,有逆吾心罔不鸣。直尺不遗身后恨,枉寻徒屈自由身。驰驱甘入棘荆地,顾盼莫非羊豕群。男子立身惟一剑,不知事败与功成。”不仅如此,他还“自出心裁”,提出了“联邦新制度”的主张,这就是他的“由己”之意,表示他独立思考和抉择问题。

1904年至1905年,陈独秀在《安徽俗话报》(最早使用白话文进行通俗宣传的报刊之一)上撰文50多篇,所用的署名为“三爱”。曾经一度主笔该报《教育》专栏的房秩五说:“三爱为故人陈独秀主编《安徽俗话报》笔名也。”这些文章反映了该报所宣传和提倡的基本内容,寓爱国家、爱科学、爱民主的意思。在民族危机的关头,陈独秀接受了西方的国家观,并开始把国家与政府分开,爱国与忠君分开,提倡科学与民主,这也是这个时期陈独秀心目中的救国之道。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安徽俗话报》是《新青年》杂志的雏型。

除在《安徽俗话报》上使用三爱笔名外,现在仅见到《论戏曲》一文(文言体,载于1905年3月《新小说》第2年第2号)也是署此名的。

“独秀”是一个最关键的名字。有人说“独秀”这个名字,是他的祖父望孙成龙而为之取的,不过笔者没有查到来源。

1913年,陈独秀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1914年7月,陈独秀应章士钊之邀,去日本协助章编辑《甲寅》杂志,同时入雅典娜法语学校学习法语。这年,陈独秀在日本结识了李大钊、易白沙。在日本江户,他以“独秀山民”署名为《双枰记》作序。11月10日,第一次用“独秀”为名发表《爱国心与自觉心》,批判传统的“国家观”。1915年6月,因高君曼病重,汪孟邹写信催他回国。陈独秀于6月中旬从日本回到上海法租界嵩山路南口吉益里21号(据考证为今太仓路119弄)家中。9月15日,陈独秀精心筹备的《青年杂志》(第二期更名《新青年》)问世。

当时正值袁世凯紧锣密鼓地准备复辟帝制,支持者中竟还有辛亥革命的元老,因此,在署名“独秀”的《爱国心与自觉心》文中,针对被袁世凯窃权的中华民国,陈独秀提出固有的“爱国心”应以“自觉心”加以补充,否则“爱国心”就会被统治者利用、愚弄。文章最后提出:“国家实不能保民而致其爱,其爱国心遂为其自觉心所排而去尔。呜呼!国家国家,尔行尔法,吾人诚无之不为忧,有之不为喜。”世人不能领会其中深意,群斥之为“不知爱国,宁复为人,何物狂徒,敢为是论”。

在此政象危机、思想又是一片混乱的时际,“独秀”这个名字则含有世事皆丑我独秀之意。他的老友汪孟邹见到后,曾对他说:“你太不客气了,以为世界上只有你一人是‘秀’的。”陈独秀则回答说:“哪里!我们安庆(怀宁县境内)有一座独秀山,我不过说我是这座山下的居民而已。”当时,社会上的确风行以“山民”“山人”为号,无非是表示自己超脱浊流,洁身自好,但陈独秀以“独秀山民”和“独秀”为号,主要还是从政治意义出发的。怀宁的独秀山并不出名,它能为世人所乐闻,倒是陈独秀的关系。

此后,陈独秀以“独秀”之名提倡新文化运动,又以此名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并以此名终身。当他改用此名以后,世人并不知道就是陈仲甫。吴稚晖正是这样,他说:“见独秀两个名词,尚以为是个绝世美男子。后我在《新青年》发起时晤到,正如韩退之(韩愈)所状苍苍者动摇者的形貌,令我叫奇。”后来,人们则只知“独秀”而不知其原来叫陈仲甫了。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委员说法⑤ | 法,源于“灋”,从水、从去,喻指平、直、正

委员说法

4月23日,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正式启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法典的重要讲话精神,7月初,全国政协社法委开通“学习民法典”读书群,组织委员在群内学习、讨论、交流。

本期,我们分享全国政协社法委驻会副主任吕忠梅在群内的发言内容——“法”“律”“法律”的字义理解。

◎吕忠梅

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

中文里的“法”“律”“法律”

中文的“法”字,来源于“灋”。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道:“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灋”字由“水”、“廌(zhì)”、“去”三部分构成。水,喻指执法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要像水一样平。蝄,独角兽,中国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别曲直”的神兽。在原始时代,“廌”是人们裁断是非曲直的工具。争议当事人谁被其触,谁就是败诉者,就是应当受到制裁的“不直者”。去,其本义为出走、了解、离开,后引申为去除、驱除等惩罚的意义。古“法”字的创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早期的法律意识,蕴涵着古代圣贤对法的认知与期待,即在法律面前要人人平等,执法一定要“平”、“直”、“正”。

在古代,“法”、“律”、“刑”三字通用。古代文献中,称法为刑,如夏之禹刑、商之汤刑、周之吕刑,等等。李悝集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改刑为法。商鞅变法,又改“法”为“律”。《唐律疏义》更明确指出:“法亦律也,故谓之为律。”许慎解释:“律,均布也。”“均布”是古代调音律的工具,把律解释为均布,说明律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是普遍的、人人遵守的规范。至于把“法” 和“律” 连用,作为独立合成词——“法律”,是近现代以来的用法。清末民初以后,“法”与“法律”经常并用。

西文中的“法”与“法律”

在西文中,除英语中的law 同汉语中的“法律”对应外,欧洲大陆的各民族语言中都用两个词把“法”和“法律”分别加以表达。比如拉丁文的jus和lex,法文中的droit和loi,德文中的Recht和Gesetz,意大利语中的diriirro和legge,西班牙语中的derecho和ley,等等。

西方的“法”除有“法”的含义外,还兼有“权利”、“公平”、“正义” 或“规律”、“法则”等内涵;“法律”主要被理解为人们依主观意志和认识而制定和颁布的具体行为规则。

在西方法文化传统中,人们将“法”与“法律”明确区分。法是指永恒的、普遍有效的正义原则和道德公理,而法律则指由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具体法律规则,法律是法的真实或虚假的表现形式。

古人说的“女大不中留”是什么意思,你真的理解其中的意思吗

我们常常在古装电视剧里面听到这样的著名台词,一位老员外对自己的千金小姐说,真是女大不中留啊。那么,“女大不中留”是什么意思呢?你真的理解其中的意思吗?

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句话简单明了,就是女儿长大了,不能再长时间留到家里了,事实上,也是留不住了,即使父母不催,女孩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之后,也就有了嫁人的想法。

古人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和古代的社会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有的朝代,到了一定年龄,女儿是一定要出嫁的,如果不嫁的话,你的家庭将面临一笔巨额的罚金,这些制度现在看来虽然很不合理,然而在那种大环境下,你也只能趁早把女儿嫁出去,除非你的的确确是一位富家翁,不在乎那一点罚金。

而且,在古代人们的思想比现在要保守的多,你家的女儿超过了年龄不出嫁,亲朋好友还有邻居们会把你们家人看作另类,免不了在背后指指点点,长此以往,不光你的家人受不了,就连你自己恐怕也会如坐针毡。

那么,现如今“女大不中留”这句话还适用吗?这得看情况。

首先,如果你在农村的话,这句话还是适用的,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有的人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的,谁家的女儿到了法定的结婚年龄,如果没有结婚的话,也会受到周围的异样目光,因此,有的女孩子为了缓解尴尬,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几乎是随随便便就把自己给嫁了,运气好的女孩子,嫁一个勤劳的男孩子,生活还算幸福。如果运气不好,嫁一个好吃懒做的人,最后只能是打掉牙往肚子里咽,或者是离婚收场,总之,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其次,如果你在城市的话,尤其是一二三线城市,“女大不中留”这句话已经越来越不管用了,城市里的很多女孩大多都受过高等教育,对于自己的人生有很好的规划,基本上个个都有自己的主见,什么时候结婚,结不结婚大多数都是自己说了算,即便是家人督促,也是无济于事,你爱催就催,我怎么做,还是我自己决定,她们也不会介意别人的目光,彻彻底底地活出了自我。

到了一定年龄就成家立业,这是亘古不变的,但是我希望那些随随便便把自己嫁了的女孩,能够和那些有主见的女孩一样,不要偏听“女大不中留”这句话,在婚姻的道路上完全由自己做主,选出自己满意,能够让自己幸福一生的另一半,而不要随波逐流,耽误了自己的一生,你的父母也不希望你这样。

今日夏至!夏日悠长,愿所有美好如约而至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骆倩雯 美编 张迪

6月21日,迎来夏至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夏至,意味着炎热天气正式开始,之后天气越来越热。

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来说,夏至过后,正午太阳高度开始逐日降低;而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来说,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过后经南返,太阳再次直射后才开始逐日降低。

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虽然夏至阳气较盛,且白昼最长,却未必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因为此时接近地表的热量仍在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而在其后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大约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另外,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之为“夏雨隔田坎”。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虽然还没有到一年当中最热的日子,但离“入伏”也不远了。从“夏至”起,经过三个“庚日”,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

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意思是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并且认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二候蝉始鸣,意思是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三候半夏生,意思是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这天,由于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正午时分呈绝对(接近)直射状,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会出现“立竿无影”奇景。“立竿无影”现象只有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才有,一年中都有两次太阳垂直射向地面的时刻。

夏至和冬至一样,属于中国民间重要的节日,古时称“夏节”“夏至节”,古时也是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以来,中国一些地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北京人在夏至这天就讲究吃面。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可以大啖生菜、凉面了,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夏至后,人们还普遍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来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