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恳字开头的成语接龙(垦字开头的成语)

恳字开头的成语接龙(垦字开头的成语)

语文根基之易错字辨析(2)

“决”“诀”与“绝”

决:1)拿定主意;决定、决策 2)一定;决不后退。3)决定最后胜败;决赛、决战。4)裂开;断开;冲决,决堤。5)执行死刑;处决

绝:1)断绝;绝望、绝交。2)穷尽;完全没有了:不要把事做绝了。3)无路可走:绝境、绝处逢生。4)特别出色,没人能赶得上;绝招、拍案叫绝。5)极:绝妙。6)绝对;无论如何,他绝不会上当。

诀:1)容易记诵的词句,口诀、歌诀。2)高明的或关键的方法:秘诀。3)分别:永别、诀别。

“决”和“绝”都用在否定词“不”、“无”、“非”等的前面,但侧重有所不同。“决”强调的是“一定”或“肯定”;“绝”强调的是“绝对”、“全然”。凡表示独一无二的意思都要用“绝”,凡表示下决心都要用“决”。“诀”可做名词,“决”不能。

“决”与“绝”这两个字同音而又字义相近,有时所表示的意思不易分清,所以在书报刊上常常混淆而误用。该用“决”时,用了“绝”字,如“绝不同意”;该用“绝”时,却用了“诀”,如“决无此事”。

区别“决”与“绝”的用法,关键在于:“决”作为副词用时,表示一定、坚决的意思,如决不退缩、决无异言、决无例外、毅然决然、决没有好下场等;“绝”作为副词用时,表示完全、绝对的意思,如绝对正确、绝没有错、绝无此事、绝非偶然、绝不相同、绝无仅有等。两者所表示的意思是有差异的,不能混淆。比如“绝不同意、绝不动摇、绝不等闲视之”都误用了“绝”,本意是“坚决”,应用“决”而不能用“绝”。“决无此事、决无次品、决没恶意”,本意是“绝对”“完全”没有的意思,所以应用“绝”而不能用“决”。此外,“绝”还表示极、最的意思,如我们的同志绝大多数是好的、这位艺术家的技艺绝高、他的比喻绝妙等。

“恳”与“肯”

“恳”与“肯”音同,字义有明显差别,但容易混用。

要正确使用这两个字,必须辨清这两个字的字义。“恳”表示真诚、诚恳的意思,例如诚恳、勤恳、恳切、恳求、恳请、恳谈等,这些词里的“恳”,都不能写成“肯”。“肯”表示的意思是乐意不乐意、承认不承认,例如肯去、不肯去、肯接受、不肯接受、肯干、不肯干、肯定、不肯定,还有表示同意的首肯。

这两个字的使用,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表示诚恳请求,用“恳请”或“恳求”,但在回答“你肯不肯求我、肯不肯请我”时,就可以用“我肯求你”“我肯请你”,当然这两种用法意思是很不一样的。

“恳”和“肯”在用法上,也是有明显区别的。“恳”经常作为一个词素和另外的词素构成词语,作形容词或动词用。如恳切、诚恳是形容词,恳求、恳请是动词。“肯”除了构成肯定、肯干等词之外,一般是单独作为一个词,作助动词用。如肯来、肯去、肯承担、肯接受等,这些都是词组,其中的“肯”作为一个词。

“兰”“蓝”“篮”

“兰”“蓝”“篮”音同,义不同,是不能混用的。

“兰”指兰花、兰草,不表示颜色,该用“兰”不能用“蓝”。“蓝”指颜色,如蓝色、蓝晶晶等,又如感光后变成蓝色的图纸叫“蓝图”,著作所根据的底本称“蓝本”。“兰”“蓝”也作姓氏,不可混淆。花篮、菜篮、篮球等,都要用竹字头的“篮”,与颜色无关,不能用“蓝”。

蘭、欄、攔已简化为兰、栏、拦,但“澜”并未简化成“栏”,不能混写。色彩斑斓,不能写成“斑澜”。“阑干”与“栏杆”可通用。衣衫褴褛的“褴褛”可写成“蓝褛”,但不能写成“篮褛”。

“愣”与“楞”

“愣”(lèng)为竖心旁,意为失神、呆、鲁莽,常与人的性格、情态有关,如发愣、愣神、愣怔、愣头愣脑、愣小子、愣头青等。

而“楞”(“léng”)是木字旁,与“棱”字同,表示棱角或物体突出部分。现代汉语中,“楞(léng)”字基本上被“棱”字取代,如棱角、棱角分明、有棱有角。

两个字字义不同,是不能混用的。

“练”与“炼”

练字与丝有关:①白绢,如江平如练、千里澄江似练。②练习,训练。如练功、操练、练字练兵、练武、勤学苦练等。凡表示训练、练习的,都用“练”,不能用“炼”。③经验多,如老练,熟练。④表示语言的精练、简练、洗练,也用“练”,指文字像白绸子一样干净没有杂物。

炼字与火加热有关:①用加热等办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如冶炼、炼钢、炼丹、修炼、精炼石油等。②烧,如真金不怕火炼。③用心琢磨使词句精美简洁,如炼字,炼句。人的各种锻炼均用“炼”,如锻炼、锤炼、体育锻炼、思想锻炼。

精炼和精练有所不同。“精炼”是指提炼精华,除去杂质,如精炼豆油。用“炼”不用“练”。

练字和炼字不同。练字是练习的意思,炼字是指用心思琢磨用字精练指文字简洁。

“了”与“瞭”

“了”与“瞭”是近音字。过去曾把“瞭”字简化为“了”字,“瞭望”曾作“了望”。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委会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对几个字作了调整:凡“瞭”字读音为 liǎo时,仍简化为“了”,义为明白、知道,如了解、明了、了如指掌、一目了然等。当读 liào时,“瞭”不再简化为“了”,如瞭望、瞭瞧见、瞭哨、瞭高、瞭望哨、瞭望台等。至今仍有一些书报刊在使用“了望”,这就错了。

“蔓”“曼”“漫”

“蔓”“曼”是一对同音字,义相近,但有细微区别,不能混用。“蔓”是一种草,叫蔓(màn)草,是具有攀援茎的植物,而瓜蔓、爬蔓等读wàn。“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如荒草蔓延滋长、火势蔓延等。“曼”表示长、远的意思。“曼延”表示连绵不断,如曼延曲折的羊肠小道,没有向周围蔓延开来的意思。“漫”也有扩散的意思,但一般是指水过满,向外流,如漫溢。也有“漫延”,虽有远的意思,但扩散的范围广,如沙漠一直漫延到遥远的天边,这里不能用“曼延”,也不能用“蔓延”。

“渺”与“缈”

“渺”与“缈”这两个字,音同形近,字义也基本相同,往往容易混用。

“渺”意渺茫,表示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如渺若烟云、渺无人迹、渺无声息;“渺”也指小,如渺小、渺不足道。而“缈”常与“缥”组成“缥缈”一词使用,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如虚无缥缈、云雾缥缈,也作飘渺,但不能用缥渺。渺茫与淼茫、渺远与邈远,可以通用。

“模”与“摹”

“模”与“摹”这对同音宇,义相近,有时可通用,有时不能通用,要仔细区别,避免误用。模仿与摹仿、模拟与摹拟通用,用前者为好。摹写与模写也通用,用前者为好。“模”除了仿效的意思外,还指法式、规范、标准,如“模型、模本、模式、楷模、模特儿”(mó),“模子 模样” (mú)等,这里用“模”,不能用“摹”。“摹”指照着样子做,多指写或画,如描摹、临摹、摹写、摹本、摹声等等。

“磬”与“罄” “磐”

“磬’与“罄”这两个字音同,字形也相近,书报刊上常常混用,其实这两个字字义相差很大,不能混用。

这两个字从字形上就能辨清它们的区别。“磬”下从“石”,指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也指佛教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钵,用铜制成。“罄”下从“缶”,缶是一种装物品的瓦器,类似缸。“罄”原指瓦器中空了,后引申为空、尽的意思,如告罄、罄尽、罄竹难书、罄其所有等。 磐(pán)是指大石,如坚如磐石、磐石无转移等。

“溶”与“融”

“溶”有两意:表示溶化、溶解,即物质在液体中化开,如盐在水中溶化了;“溶溶”表示宽广,如月色溶溶、江水溶溶。

熔:即熔化,把固体加热后变成液体,如熔炼、熔炉、熔于一炉等

“融”有四意:①融化,如春雪易融。②融合,如水乳交融。凡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称“融合”。融洽、融会、融通等,都用 “融”。③流通,如金融。④融融,形容和睦快乐,如其乐融融、春光融融等。

“溶解”与“融解”意思不同,不能通用。“融解”仅指积雪融化,而“溶解”意思更为复杂,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分布于另一种物质中成为溶液,如糖溶于水、溶液、溶剂等。

“溶溶”与“融融”也往往混用,其实意思不同,不能通用。

“擅”与“善”

“擅”与“善”同音但义不尽相同。它们都可以与另外的词素构成表示“长于、善于”意思的词,但用法不同,若不加以细辨,就容易混用。表示长于的,如擅长书画、擅长刻印;表示擅自的,如擅自做主、擅离职守,这里都要用“擅”,不能用“善”。表示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除了用“擅长”,也可以用“善于”,如善于辞令、善于公关、善于团结群众。但不能用“擅于”“善长”,如“擅于书画”“善长(于)辞令”,这样就用错了。

擅长不要写作善长。

“生”与“身”

“生”与“身”是两个很普通的常用字,一般不会用错,但由于两字音近且某些义项相同,往往因分辨不清而误用。主要表现在“亲生”“亲身”“出生”与“出身”,“终生”与“终身”常常用错。

亲生指有生育关系的,如亲生子女;亲身指自己,如亲身经历。

“出生”与“出身”的词义完全不同。“出生”是动词性的,如出生地、出生日、出生证等。“出身”有其独特含义,指家庭出身成分,又可表示人的地位、身份、职业、职务的来历,如行伍出身、科班出身等。

“终生”与“终身”都用得十分普遍,二词大同小异,区别较微小。“终生”指生命的全过程,即过去、现在和未来,整个的一生,且多就事业说,如终生劳累、终生从教、奋斗终生、终生当医生等。“终身”往往指生命的未来直至生命结束即“死”,且多就切身的事说,如终身不娶、终身残疾、终身伴侣、抱恨终身、终身制、终身受益等,均指“后辈子”,非“一辈子”。弄清两词的“微殊”,才不致用错。

“厮”与“撕” “嘶”

“厮”与“撕”系同音字,义却不同,不能混淆。

要正确使用“厮”与“撕”这两个同音字,必须辨清宇义。

“厮”除了指男性仆人如小厮,对人轻视称呼这厮、那厮外,主要意思为互相,多见于早年白话小说,如厮打、厮杀、厮守、厮混等。

“撕”是用手撕裂东西,泛指使事物分裂。如撕书、撕布、撕掉画稿、撕毁协定,还有绑票的匪徒勒索钱财未得逞把掳去的人质杀害,叫撕票。

“嘶”,意为马叫,如嘶叫、人喊马嘶,亦指声音嘶哑,如嘶哑、声嘶力竭。

“厮”只能作副词,表示互相;“嘶”可作动词,表示马叫;“撕”只能作动词,表示扯开。

“滩”与“摊”

“滩”与“摊”音同,字形也相像,但义不同,不能混淆。“滩”指河、海、湖边水深时淹没、水浅时露出的地方,泛指河、海、湖边比岸低的地方,如河滩、海滩、沙滩等;也指江河中水浅多石而水流急的地方,如险滩。而“摊”主要有四层意思:①摆开、铺平,如摊牌、摊场、把凉席摊在床上,把事情摊到桌面上等;②指设在路边的售货处,如地摊、菜摊、水果摊等;③分担,如分摊、摊派等;④指烹饪时把糊状食物倒在锅中摊平,如摊鸡蛋、摊薄饼等。这两个字的区别还在于:“摊”可以作为量词,而“滩”不作量词。“摊”作为量词时,用于指摊开的糊状物,如一摊血、一摊水、一摊稀泥、一摊污渍等。

“详”与“祥”

详”是形声字,从讠(言),羊声。它的本义是审察、审理,从而引申出现在跟“略”相对的含义:详细、说明、清楚,如详谈、详尽、详密、详明、详情、详悉、不厌其详、这本书的注释详略不一、这些人的生享年月不详等;稳重,如安详。

“祥”也是形声字,从示,羊声。它的本义是指凶吉的预兆,预先显露出来的迹象。现在的“祥”也就是指吉利的意思,如吉祥、不祥、祥云、祥瑞、发祥地等。

注意:没有安祥这个写法,安详不能写作安祥,翔实与详实可通用,提倡用翔实。

形近字“佯”意思是假装、表面上。庠序是指古代的学校。

“象”与“像” “相”

象:①表示动物,如白象、象牙、象鼻山;②形状,样子,如现象、景象、气象、表象、意象、印象、迹象、惨象、病象、败象、万象更新。③仿效,摹拟,如象形文字、象声词、象征。

“像”表示下述四种意思;①主要指比照人物制成的形象,如画像、铜像、佛像、肖像、头像、群像、遗像、虚像、绣像、实像、音像、录像等:②表示相似,如两人很相像、他像他父亲、这只猫画得不像:③表示如同,如天像要下雨了、工地上的灯火好像布满天空的星星:④表示比如,如瓜子的种类很多,像西瓜子、南瓜子、香瓜子等。

相:①相貌,外貌,如长相,一幅可怜相。②物体的外观,如月相。③坐立的姿态,如坐要有坐相④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如伯乐相马。⑤辅助。⑥互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如实不相瞒,好言相劝等),亲自观看(如相亲)。

相:主要指和人外貌有关的样子,如相貌、相片、相册、照相机、站有站相、福相、识相、众生相、穷形尽相、皮相之见、真相大白等。相还有辅助 帮助、互相 相互等意思,这和“像”的区分很明显。

“须”与“

“须”作为能愿动词,表示“一定要”的意思,要和动词组合表示意思,一般不单独用,主要掌握:表示人的意愿,如必须努力、必须解决、务须注意、须要坚持等;也表示对所从事活动必须知道的事项,如大会须知、考试须知、参观须知等。

“需”则表示需要、需求的意思,可以单独使用,是动词义,如军需品、必需品、需要空气、需要粮食、需要知识、按需分配、从群众的需要出发等等。

最易相混的是“须要”与“需要”,“必须”与“必需”。从意思和是否单用两方面很容易区分。“须要”是一定的意思,而“需要”则表示需求的意思,如教育儿童须要耐心,教育儿童需要时间,这样就分清了。“必须”有一定要的意思,通常用来修饰其他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而“必需”则有一定得有的意思,后面多跟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可以单用,也可构成必需品等词。如学习必须刻苦钻研,学习必需合理安排时间。

“意”与“义”

意;1)意思;本意。2)心愿;愿望,民意。3)料想;出其不意。

“义”和“意”音同意近,应注意区别字义。“义”主要表示公正的道理或行为;“意”主要表示内心的看法和想法。“意”“义”除了都能作名词外,“义”还可以作形容词,如义演、义父、义齿;而“意”则还可以作动词,如“意料”。

“意”与“义”音同,义并不完全相同。“意”在表示心愿、愿望(中意、满意)和意料、料想(意外、出其不意)的意思时,不会与“义”混用。“义”在表示正义(道义、大义灭亲)、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和因抚养而成亲属(义父、义女)等意思时,也不会与“意”混用。

但“意”常构成“意思”一词,“义”常构成“意义”一词,这时其意思差不多,容易混淆,必须加以辨析。

用“意”构成的词语很多,所表达的意思也是多方面的,如“意表、意会、意见、意匠、意境、意念、意趣、意识、意图、意味、意向、意象、意译、意志、意蕴和词不达意、言不尽意、心慌意乱、心猿意马、情投意合等,这里只能用“意”,不能用“义”。

用“义”构成的词语也不少,其表达的意思也是多方面的,如字义、词义、语义、广义、狭义、同义、反义、歧义、引申义、比喻义、言不及义、微言大义、义形于色、望文生义、顾名思义、义不容辞等,这里只能用“义”,不能用“意”。

“阴”与“荫”

“阴”(读yīn)的义项较多,其中有一层意思指不见阳光的地方为“阴”,如阴天、阴沉、阴暗、阴凉、阴森、树阴、绿阴、林阴道、绿树成阴等。向阳称"阳",背阳称"阴",这一方位概念历来都分得很清楚。树阴,自然就是指树木遮住阳光而形成的阴影处。把树阴写得最为形象的一句词是:"午阴嘉树清圆。"中午阳光直射,大树底下形成一圆圈的阴影,这里是很凉爽的,俗称"凉阴"或"阴头"。绿树成阴,表明树木的枝繁叶茂,这是夏天的景象。著名古诗或谚语里多用“阴”:"树阴照水爱晴柔""绿阴不减来时路""绿阴冉冉遍天涯""树头花落未成阴"""绿树阴浓夏日长""阴阴夏木啭黄鹂""绿杨阴里白沙堤""谁记窗前借绿阴""无心插柳柳成阴"等。

而“荫”统读yìn,主要指:①(树木、青草)覆盖地面起庇荫作用,如陶渊明诗句"桑竹垂馀荫"、苏东坡诗句"长松得高荫"等,都是着眼于枝叶庇荫的意思;②“荫庇”,比喻尊长照顾着晚辈或祖宗保佑着子孙;③遮蔽,如荫蔽、荫翳。

“鱼 与“渔”

“鱼”与“渔”同音,义相近而又有区别,也是常常容易混淆的。

鱼的本身、鱼吃的饵料及鱼制品等,均用“鱼”,如鱼饵、鱼白、鱼刺、鱼肚、鱼肝油等。另外,鱼雷、鱼雷艇、鱼贯入场、釜底游鱼、鱼龙混杂、鱼肉乡里等以鱼为喻体的词语,也用“鱼”。而人们捕鱼的活动、工具、场所及从业人员等,一般都用“渔”,如渔场、渔船、渔村、渔夫、渔港、渔歌、渔家、渔业等。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叫渔利。鱼具与渔具,鱼竿与渔竿,鱼网与渔网,鱼汛与渔汛可以通用,用首选词型(前者)为好。

“园”与“圆”

“园”与“圆”同音而义不相同,是不能混用的。书报刊上这两个字常常用错,主要是该用“圆”的地方却用了“园”,如圆圈、园满、园润、园通、国珠笔、园舞曲、这个村庄方园三十里,这些“园”字都用错了,应用“圆”。

要正确使用“园”与“圆”,首先要辨清这两个字的字义。“园”的使用范围较小,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如菜园、果园、园艺、园圃,以及从事园艺工作的园丁;二是指供人游乐的场所,如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圆”的使用范围较广,主要有六:①圆周所包围的平面,如圆桌、圆柱、圆筒;②圆周的简称;③像球的形状,如滚圆、滴溜圆;④圆满、周全,如这事做得很圆、此话说得不圆;⑤使圆满、使周全,如圆场、圆谎、自圆其说;③货币单位,如一圆、银圆,也作元。

“躁”与“燥”

“躁”是表示人的性格、情绪等状态,侧重性情急,不冷静,如急躁、烦躁、暴躁、浮躁、不骄不躁、戒骄戒躁、稍安勿躁等。

而“燥”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其词义是指缺少水分,干、干热,如空气干燥、天气燥热、山高地燥、口干舌燥等。要区别这两个字可先从偏旁入手,火字旁,表示干燥;足字旁,表示急躁。

错误举例:“烦躁”误作“烦燥”,“”误作“稍安勿燥”。

“账”与“帐”

“账”与“帐”这两个同音字,过去是通用的,用哪个都不能算错。为了使汉字规范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年版)把“账”与“帐”分列条目,并将义项加以区别。“账”为贝宇旁,其义一是关于货币、货物出人的记载,如记账、查账;二是指账簿,如账本、账册、账单、账房:三是指债务,如欠账、还账、放账。“帐”为巾字旁,指用布、纱或绸做成的遮蔽用的东西,如蚊帐、营帐、帐篷、帐幕、青纱帐等。现在应该规范地使用这两个字,不能混用。

“涨”与“胀”

“涨”与“胀”音近,其义相近但又有区别,不能混淆。

要正确使用“涨”与“胀”这两个字,关键在于辨清两字的字义。

“涨”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固体吸收水分后体积增大,如豆子泡涨了;二是指头部充血,如脸涨得通红;三是指状态的增长,表示多出、超出的意思,如上涨、涨价、涨潮、暴涨等,这个意思念zhăng。而“胀”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膨胀,如热胀冷缩:二是指人体内部受压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如肿胀、胃胀、肚子发胀、头昏脑胀等。

“诊”与“疹”

“诊”与“疹”这两个同音字,义不同,不能混用。“诊”表示医生对患者诊察、诊断的意思,如诊疗、诊脉、诊视、诊治、出诊、门诊、会诊等。而“疹”表示病人皮肤上起的很多小疙瘩,如丘疹、疱疹、麻疹等。这两个字字义完全不同,是不能通用的。

“震”与“振”

“震”与“振”音同,义相近但又有区别,有时不易辨别,容易混淆。比如:震动与振动、震荡与振荡,意思有何不同,怎样区别?又如,震耳欲聋与振聋发聩,其中的“震”与“振”,为什么不能互换?

“震”本意指打雷使万物震动,现在义一般指震动,如震动、震荡、震波、震感、震级、震撼、震源、震中、震耳欲聋、震古烁今、威震四方等。“振”本意为用手抖动或挥动别的东西(如振臂、振翅、振笔疾书),引申为“奋起”(振奋、振作、振兴、振振有词),也有振动的意思(如振动、振荡、振幅、共振、谐振、振聋发聩等)。表示“动”这个意思易混,这两个字的区别是:震动指颤动、使颤动,如大地震动、房屋震动了一下、春雷震动了山谷等;振动则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往复运动。震荡有动荡的意思,如社会震荡、回声震荡;而振荡,除有振动的意思外,还指电流作周期性变化。“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而“振聋发聩”则是说文字言论等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两者是有区别的。

“支”与“枝” “只”

“支”与“枝”同音,义相近又有区别,书报刊上常常混淆。

“支”作支撑、伸出、分支、地支等意思时,不会与“枝”混淆。“枝”作枝条的意思时,也不会与“支”混淆。但这两个字作为量词时就可能混淆,容易用错。“支”作为量词,大致有四种用法:①用于队伍等,如一支军队、一支游行队伍;②用于歌曲、乐曲,如一支乐曲、一支山歌;③用于电灯的光度,如25支光的灯泡;④用于纱线的粗细程度,如川 支(纱)等。“枝”作为量词用于杆状的东西,如一枝枪、一枝钢笔、一枝香烟、一枝蜡烛等。带枝的花朵也用“枝”,如一枝玫瑰花。

“只”和“支”作量词时二者读音一样。前者多用于动物、某些器具或成对的东西的一个,后者多用于条形事物、歌曲等。如两只鸭、三只皮箱、五只船、一只眼睛、40只灯泡;一支队伍、两支毛笔、一支歌等。

“至”与“致”

“至”与“致”,音同义却不同,不能混用,是书报刊上常常容易混淆的同音字。

“至”有三层意思:①表示“到”的意思,如至今、至此、自始至终、至死不渝、无微不至、兴之所至等;②表示“最”和“极”的意思,如至多、至迟、至上、至理、至德、至高无上、欢迎之至等:③表示达到某种程度,如甚至于、以至于、不至于等。

“致”则有五层意思:①表示给予,如致函、致电、致谢、致敬、致辞等;②表示集中于某一方面,如致力、致使、专心致志、学以致用等;③表示招致的意思,如致病、致残、致命等;④表示以致的意思,如以致使人误会;⑸情趣,如兴致、曲折有致、闲情逸致。

由上可以看出“至”和“致”两字意思不同,常被混淆主要是因为字义未辨清。如“以至”与“以致”在书报刊上常被混用。“以至”作为连词,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和发展,如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或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一般结果。“以致”作为连词,也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上下文的因果关系,多指不好的结果,如由于事先没有充分调查,以致作出错误结论。两个词有明显区别。

比较“截止”与“截至”:“截止”,意为“(到一定期限)停止”。如“报名在昨天已经截止”。“ 截止”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截至”,意为“截止到(某个时候)”。如“报名时间截至本月底止”。

错误举例:“论文寄送时间截至9月底”误作“论文寄送时间截止9月底”。

“坐”与“座”

“坐”与“座”同音,但义有区别,不能混淆。有时书报刊上常会用错,如“这幢大楼座北朝南”“他的家座落在钱塘江畔”,这里“座”字错了,应用“坐”。

要正确使用“坐”与“座”,关键在于辨清这两个字的字义。

通常“坐”的字义有五:①人坐到椅子或其他物体上,如请坐、坐等、坐待、坐下来谈、坐冷板凳、席地而坐、正襟危坐等;②乘、搭,如坐船、坐火车、坐飞机等;③房屋的位置朝向,如坐落、坐北朝南等;④把锅、壶放在炉于上,如坐一壶水、快把锅坐上;⑤指定罪,如连坐、反坐等;⑥物体下沉或后移,如这座塔往下坐了半尺多、无坐力炮。多用作动词。

“座”的词义有四:①座位,如找座、就座、座右铭、、高朋满座、座无虚席;②放在器物下垫着的东西,如茶碗座、石碑座;③星座,如大熊星座:④量词,如一座山、一座水库、一座座房屋。多用为名词。

错误举例:“坐落”误作“座落”,“坐向”误作“座向”,“入座”误作“入坐”,“座右铭”误作“坐右铭”。

作 做

作:1)起,奋起;兴风作浪、振作精神。2)举行,进行;作报告、做手术。3)写东西;作文,著作。4)装出;装模作样。5)当作;认贼作父。

做:1)制作;做衣服,做家具。2)写东西;做文章、诗。3)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做工、做梦。4)充当;做教师

表示动作行为意义的“作”“做”的大致区别是:

抽象意义词语、书面词语特别是成语多写作“作”,如作文、作对、作罢、作废、作怪、作乱、作战、作弊、作恶、恶作剧、作报告、作比较、作变动、作调查、作处理、作了规定、作了报告、作出努力、作奸犯科、矫揉造作、装模作样、认贼作父、作客他乡、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等;

“做”用于表示具体行为的范围,具体东西的制造用“做”,多用于口语色彩,如做鬼、做媒、做梦、做饭、做手势、做桌子、做衣服、做工程、做功课、做家务、做贼心虚等。此外,与后面带“作”的词语搭配,一般用“做”,而不再用“作”。例如:做梦、做派、做事、做东、做作、做作业、做亲家、做人情、做功课、做生意、做动作、做工作、做作文、做学问等。

这两个词口语和书面语的使用情况与“作”出于文言,起源很早,而“做”出于北方白话,起源很晚有关。即使是一些后起的词语,如果具有书面语色彩,也多用“作”而不用“做”。

作贡献和做贡献这两种用法,目前并行于各种文字场合,但国家语委的汉语规范化专家们倾向于推荐使用做贡献,原因是贡献是具体的东西。

错误举例:“做练习”误作“作练习”,“作出努力”误作“做出努力”,“作弊”误作“做弊”,“作序”误作“做序”,“到某家做客”误作“作客”。

气与汽

气:主要义项有:气体;自然界的冷热阴晴变化,如秋高气爽;人的精神状态,如朝气蓬勃;生气,发怒,如他气得浑身发抖;中医指某种病象,如湿气。

凡与自然状态下的各种气体有关的词语,一般用“气”。如气体、暖气、水蒸气、天然气、燃气灶、煤气灶等。

凡与非自然状态下的各种气体有关的词语,一般用“汽”。如汽灯、汽笛、汽缸、汽化、汽水、汽暖、汽船,汽艇、蒸汽、蒸汽机。有两意①由液体或某些固体变成的气体,如液体变成气体叫汽化,不能写作气化。②特指水蒸气驱动的机器。

把煤气压缩成液体,称液化气;汽水汽酒却用汽这几种情形,不很合字的本义,但因为人们使用中约定俗成而定型。

“备”与“倍”

“备”,意为“完全;都”。如关怀备至、备尝艰辛、备受优待、备受欢迎、备受青睐等。备的动词义准备、具备、防备等和倍的意思区分很明显。

“倍”,意为“更加、格外、加倍”。如“信心倍增”“每逢佳节倍思亲”“老朋友相见倍感亲切”“事半功倍”“倍加珍惜”。

倍受与备受的侧重点不同,倍指加倍,备指完全。应根据意思合理使用。

错误举例:“关怀备至”误作“关怀倍至”,“ 备尝艰辛”误作“倍尝艰辛”,“ 倍感亲切”误作“备感亲切”。

“症”与“征”

“症”,意为“因生病而出现的异常状态”,用于症状、并发症。如:“炎症” “急症”“疑难杂症”。

“征”,意为“表露出来的迹象;现象”,用于综合征、征象、体征、指征。如“考前焦虑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

“形”和“型”

“形”的本义指形体形象(如形迹可疑、形影不离),也可指“形状;样子”(如奇形怪状、四方形、原形毕露、地形、形似),还可指表现显露(如喜形于色)、对照(如相形见绌)。

“型”型的本义是指铸造器物的模子,引申出式样类型楷模法式的意思,意为“规格、种类”。如“巨型”“轻型”“微型”“血型”“类型”“型号”“流线型”“写作原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错误举例:“字形”误作“字型”,“复合型”误作“复合形”。

阮囊羞涩:成语故事.成语辨析.成语接龙

每天五分钟,寓教于乐,

积累丰富知识,益智健脑练口才。

【成语】 阮囊羞涩 [ruǎn náng xiū sè]

【释义】

阮囊:晋代阮孚的钱袋;羞涩:难为情。比喻经济困难。

【出处】

元·阴时夫《韵府群玉·阳韵·一钱囊》:“(晋)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阮曰:‘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

解释:阮孚挎着那个青布袋到会稽(今浙江绍兴)游玩,一位客人问他:“您总是背个布袋子干什么呀?那布袋里装了什么好东西吗?”阮孚斜了他一眼,答道:“里面只有一枚小钱在看守布袋。如果什么都没有,我担心布袋会不好意思。”

【近义词】

宦囊羞涩 别无长物 一文不名 囊空如洗 床头金尽 室如悬罄 室如悬磬

【反义词】 日进斗金 腰缠万贯 堆金积玉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示例】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拟往江西玉山县投亲,道经中浦,阮囊羞涩,行止两难”。

清·孔尚任《桃花扇》:“秀才点状元,那有不愿意的道理!只是我阮囊羞涩,难以为情。”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顾此时阮囊羞涩,遂不获已,告贷于厮仆。”

金庸《鸳鸯刀》:“在下江湖飘泊,道经贵地,阮囊羞涩,床头金尽,只有求恳太岳四侠相助几十两纹银。”

【成语故事】

魏晋风度一直是中国文人和士大夫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很多人看来,魏晋风度意咳着真正的名士风范,而“竹林七贤”则是这些名士风范的代表。他们因不满当朝暴政,常竹林下酣歌纵酒。“竹林七贤”中,阮籍以蔑视礼教,狂放不羁闻名天下,他常用醉酒的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曹爽后开始专政。随后,司马氏与曹氏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阮籍处在旋涡之中,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委蛇。司马懿很仰慕他的名气,掌握曹魏政权后,就请阮籍出任从事中郎。慑于司马氏的势力,为了保全家人,阮籍只好低头就范。上任后,但凡司马府上有宴会,他每请必到,到了便喝酒。有时是真的醉了,有时佯装醉酒,以此来掩饰自己。

阮籍有个女儿,长得很漂亮,司马昭想纳为儿媳,曾经几次托媒人登门求婚。阮籍左右为难,若答应,有损自己声誉,还会落得攀附权贵的坏名声;若不答应,得罪了司马昭,只怕有性命之忧。无奈之下,他天天沉醉于酒中,每次提亲的人前来,他都烂醉如泥,不省人事了,根本无法谈事。一连六十多天都是如此,司马昭也无可奈何,联姻之事,只得作罢。

阮籍的侄子、“竹林七贤”之一阮咸的行为举止与阮籍比起来,可谓不相上下。阮咸曾与姑母家的鲜卑婢女私下要好,母亲死时,按礼节姑母要还家,阮咸要求把婢女留下,这在当时是不为礼教所容的,姑母当然不答应,带着婢女就走了。情急之下,阮咸借来一头驴,骑上就追,终于把婢女追回来了。后来,他与那婢女生了一个儿子,名叫阮孚。

有其父必有其子。阮孚的高傲放荡,不与权贵同流合污,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与父亲一样,整日衣冠不整,饮酒游玩,从不治办家产,生活十分贫困,但他一点也不在乎。生活窘迫之时,他曾经把金貂拿去换酒喝。阮孚出门经常带一个青布袋,最穷的时候里面只放着一枚小钱。

有一次,阮孚挎着那个青布袋到会稽(今浙江绍兴)游玩,一位客人问他:“您总是背个布袋子干什么呀?那布袋里装了什么好东西吗?”阮孚斜了他一眼,答道:“里面只有一枚小钱在看守布袋。如果什么都没有,我担心布袋会不好意思。”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阮囊羞涩”。比喻经济困难,手头无钱;后用来形容贫困窘乏,一无所有。

【典故寓意】

阮籍蔑视礼法,以狂放不羁闻名天下;用醉酒的方法,在乱世中保全性命,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大智。但洒脱到了极致,放荡到了极点,就未免有点败家的味道,这是不值得称道的。当阮孚的布袋里只剩一枚小钱的时候,也是他穷途末路的时候。

【成语辨析】

阮囊羞涩-囊空如洗-室如悬磬-床头金尽

“囊空如洗”的意思是口袋里空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口袋里一文钱也没有。“室如悬磬”的意思是室中空无所有,比喻一贫如洗。“床头金尽”的意思是床头钱财耗尽,比喻钱财用完了,生活受困。“阮囊羞涩”与“囊空如洗”都是用来形容人经济拮据之意,但有区别:“阮囊羞涩”还有只有极少的钱之意,“囊空如洗”强调的是一文钱都没有。就经济困难而言,“囊空如洗”比“阮囊羞涩”的程度更深。

【成语接龙】

阮囊羞涩 ↣ 涩于言论 ↣ 论世知人 ↣ 人面兽心 ↣ 心悬两地 ↣ 地地道道 ↣ 道学先生 ↣ 生知安行 ↣ 行不副言 ↣ 言不逮意 ↣ 意气用事 ↣ 事无二成 ↣ 成仁取义 ↣ 义薄云天 ↣ 天之骄子 ↣ 子曰诗云 ↣ 云游天下 ↣ 下气怡色 ↣ 色艺双绝 ↣ 绝薪止火 ↣ 火海刀山 ↣ 山鸡映水 ↣ 水底摸月 ↣ 月晕主风 ↣ 风风雨雨 ↣ 雨散风流 ↣ 流里流气 ↣ 气吞湖海 ↣ 海岱清士 ↣ 士死知己 ↣ 己溺己饥 ↣ 饥不遑食 ↣ 食不糊口 ↣ 口口声声 ↣ 声色犬马 ↣ 马上墙头 ↣ 头面人物 ↣ 物是人非 ↣ 非昔是今 ↣ 今生今世 ↣ 世态人情 ↣ 情同手足 ↣ 足不出门 ↣ 门户之见 ↣ 见危致命 ↣ 命世之才 ↣ 才气超然 ↣ 然荻读书 ↣ 书香人家 ↣ 家累千金 ↣ 金华殿语 ↣ 语重心长 ↣ 长天老日 ↣ 日行千里 ↣ 里通外国 ↣ 国家大计 ↣ 计上心来 ↣ 来去分明 ↣ 明日黄花 ↣ 花光柳影 ↣ 影形不离↣

【互动】

☞以“涩”或“se”开头的成语接龙有哪些?看谁接的多?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接龙哦。

阮囊羞涩:成语故事.成语辨析.成语接龙

每天五分钟,寓教于乐,

积累丰富知识,益智健脑练口才。

【成语】 阮囊羞涩 [ruǎn náng xiū sè]

【释义】

阮囊:晋代阮孚的钱袋;羞涩:难为情。比喻经济困难。

【出处】

元·阴时夫《韵府群玉·阳韵·一钱囊》:“(晋)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阮曰:‘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

解释:阮孚挎着那个青布袋到会稽(今浙江绍兴)游玩,一位客人问他:“您总是背个布袋子干什么呀?那布袋里装了什么好东西吗?”阮孚斜了他一眼,答道:“里面只有一枚小钱在看守布袋。如果什么都没有,我担心布袋会不好意思。”

【近义词】

宦囊羞涩 别无长物 一文不名 囊空如洗 床头金尽 室如悬罄 室如悬磬

【反义词】 日进斗金 腰缠万贯 堆金积玉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示例】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拟往江西玉山县投亲,道经中浦,阮囊羞涩,行止两难”。

清·孔尚任《桃花扇》:“秀才点状元,那有不愿意的道理!只是我阮囊羞涩,难以为情。”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顾此时阮囊羞涩,遂不获已,告贷于厮仆。”

金庸《鸳鸯刀》:“在下江湖飘泊,道经贵地,阮囊羞涩,床头金尽,只有求恳太岳四侠相助几十两纹银。”

【成语故事】

魏晋风度一直是中国文人和士大夫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很多人看来,魏晋风度意咳着真正的名士风范,而“竹林七贤”则是这些名士风范的代表。他们因不满当朝暴政,常竹林下酣歌纵酒。“竹林七贤”中,阮籍以蔑视礼教,狂放不羁闻名天下,他常用醉酒的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曹爽后开始专政。随后,司马氏与曹氏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阮籍处在旋涡之中,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委蛇。司马懿很仰慕他的名气,掌握曹魏政权后,就请阮籍出任从事中郎。慑于司马氏的势力,为了保全家人,阮籍只好低头就范。上任后,但凡司马府上有宴会,他每请必到,到了便喝酒。有时是真的醉了,有时佯装醉酒,以此来掩饰自己。

阮籍有个女儿,长得很漂亮,司马昭想纳为儿媳,曾经几次托媒人登门求婚。阮籍左右为难,若答应,有损自己声誉,还会落得攀附权贵的坏名声;若不答应,得罪了司马昭,只怕有性命之忧。无奈之下,他天天沉醉于酒中,每次提亲的人前来,他都烂醉如泥,不省人事了,根本无法谈事。一连六十多天都是如此,司马昭也无可奈何,联姻之事,只得作罢。

阮籍的侄子、“竹林七贤”之一阮咸的行为举止与阮籍比起来,可谓不相上下。阮咸曾与姑母家的鲜卑婢女私下要好,母亲死时,按礼节姑母要还家,阮咸要求把婢女留下,这在当时是不为礼教所容的,姑母当然不答应,带着婢女就走了。情急之下,阮咸借来一头驴,骑上就追,终于把婢女追回来了。后来,他与那婢女生了一个儿子,名叫阮孚。

有其父必有其子。阮孚的高傲放荡,不与权贵同流合污,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与父亲一样,整日衣冠不整,饮酒游玩,从不治办家产,生活十分贫困,但他一点也不在乎。生活窘迫之时,他曾经把金貂拿去换酒喝。阮孚出门经常带一个青布袋,最穷的时候里面只放着一枚小钱。

有一次,阮孚挎着那个青布袋到会稽(今浙江绍兴)游玩,一位客人问他:“您总是背个布袋子干什么呀?那布袋里装了什么好东西吗?”阮孚斜了他一眼,答道:“里面只有一枚小钱在看守布袋。如果什么都没有,我担心布袋会不好意思。”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阮囊羞涩”。比喻经济困难,手头无钱;后用来形容贫困窘乏,一无所有。

【典故寓意】

阮籍蔑视礼法,以狂放不羁闻名天下;用醉酒的方法,在乱世中保全性命,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大智。但洒脱到了极致,放荡到了极点,就未免有点败家的味道,这是不值得称道的。当阮孚的布袋里只剩一枚小钱的时候,也是他穷途末路的时候。

【成语辨析】

阮囊羞涩-囊空如洗-室如悬磬-床头金尽

“囊空如洗”的意思是口袋里空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口袋里一文钱也没有。“室如悬磬”的意思是室中空无所有,比喻一贫如洗。“床头金尽”的意思是床头钱财耗尽,比喻钱财用完了,生活受困。“阮囊羞涩”与“囊空如洗”都是用来形容人经济拮据之意,但有区别:“阮囊羞涩”还有只有极少的钱之意,“囊空如洗”强调的是一文钱都没有。就经济困难而言,“囊空如洗”比“阮囊羞涩”的程度更深。

【成语接龙】

阮囊羞涩 ↣ 涩于言论 ↣ 论世知人 ↣ 人面兽心 ↣ 心悬两地 ↣ 地地道道 ↣ 道学先生 ↣ 生知安行 ↣ 行不副言 ↣ 言不逮意 ↣ 意气用事 ↣ 事无二成 ↣ 成仁取义 ↣ 义薄云天 ↣ 天之骄子 ↣ 子曰诗云 ↣ 云游天下 ↣ 下气怡色 ↣ 色艺双绝 ↣ 绝薪止火 ↣ 火海刀山 ↣ 山鸡映水 ↣ 水底摸月 ↣ 月晕主风 ↣ 风风雨雨 ↣ 雨散风流 ↣ 流里流气 ↣ 气吞湖海 ↣ 海岱清士 ↣ 士死知己 ↣ 己溺己饥 ↣ 饥不遑食 ↣ 食不糊口 ↣ 口口声声 ↣ 声色犬马 ↣ 马上墙头 ↣ 头面人物 ↣ 物是人非 ↣ 非昔是今 ↣ 今生今世 ↣ 世态人情 ↣ 情同手足 ↣ 足不出门 ↣ 门户之见 ↣ 见危致命 ↣ 命世之才 ↣ 才气超然 ↣ 然荻读书 ↣ 书香人家 ↣ 家累千金 ↣ 金华殿语 ↣ 语重心长 ↣ 长天老日 ↣ 日行千里 ↣ 里通外国 ↣ 国家大计 ↣ 计上心来 ↣ 来去分明 ↣ 明日黄花 ↣ 花光柳影 ↣ 影形不离↣

【互动】

☞以“涩”或“se”开头的成语接龙有哪些?看谁接的多?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接龙哦。

趣谈成语学科学(26):从刀耕火耨到精耕细作

中国原始农业的初始阶段,是古代那些摆脱了蛮荒的人们,面对自然界中的一些植物,以及它们的果实能够填饱肚子这一最为简单的现实问题,通过对所采集到的一些野生植物,进行广泛的栽培实践,逐渐挑选培育成符合自身需求的农作物,一步一步形成了最初的原始农业。

中国古代文献中"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等等的故事,和神农创制斤斧耒耜,"以垦草莽"的传说,作为中国农业经济草创阶段传承后世的回顾,告诉如今的人们,那些拓荒的先人们所曾经面临过的无数艰辛和诸多风险。

刀耕火耨说往昔

"刀耕火耨"这一成语,源自于《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民耒耜为食。"这里边的"刀耕"一般较好理解,而"火耨"是指古人们在垦荒播种之前,往往是先要放上一把火,烧掉了大地上的那些树木野草。

初春,不畏艰难的先民们,将山林间的树木以及杂草,先用石刀石斧砍伐并晒干。在春雨将要来临之际,点起一把火,烧掉那些干枯了的树木和杂草,顺带也除去了这片土地上的各种病虫害。烧荒后留下的草木灰无意识中不但起到了降低土壤酸性的作用。同时也让其中的钾、钙、磷,成为用来肥田的肥料。这样的简单耕作方式,作于最初的原始农业生产技术,有时甚至于很难满足人们当时的最低生存需求。

话说回来,可别小看"刀耕火耨"这种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远古时代的先民,就是这么通过一种一轮又一轮的耕作,得到了可以果腹的有限收获。当这片土地的肥力一旦无法满足耕作需求,就会撂荒而去,另行选择一块地方,一把火又烧出一片新田地来,供自己栽培新一轮的农作物。过了若干年,也可能重新回到曾经被荒废的土地,这些荒芜的土地经过多年的休生养息,重建了生态平衡,又为我们祖先的拓荒提供了新一轮的物质基础。就这样,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地广人稀的大地上,通过这种林莽和农田之间的循环轮作,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耕方式,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岁月茫茫,"刀耕火耨"这样的耕作方式,如今早已随着时代的进步,退出了农业生产的舞台。中华民族勤劳的祖先们在这片大地上,为了立足于这个世界,得以生存繁衍,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终于告别了以往的"刀耕火耨"耕作方式,在不断摸索、改进中,因地制宜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技术。创造出一系列 的"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一代一代延伸到了今天,直至今天仍然还在不断地继续中加以丰富,终于走进了现代化的今天农业社会。

精耕细作漫漫路

"精耕细作"这一农业模式,作为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概括,指的是开展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精细化耕作方式。

我国历史上,这种传统的农业综合性技术体系。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它的技术成形期,到了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扩展期,明清则进入了深入发展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犁农具的采用以及用牛耕田技术的推广,使得精耕细作技术有了最初的基础。在汉代进一步得到了改进和推广。隋唐时期,随着更多的新型农具以及新的生产方式相续出现,完善并为后世所继续沿用。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不同时期的人们通过改进并发展了多种多样的耕作方式,单位面积的产量因而得以提高,土地有效产出率的提高,从而充分挖掘出土地的潜力,这些都是精耕细作技术形成后所带来的丰硕成果。加上从古至今,历代都十分重视农田灌溉,极大地改善了土壤环境,同时也使得农业收成不再被动地取决于天气的好坏。农业环境改变所带来的这些变革,同样也促进了土地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走向现代化的农业

进入了今天的现代社会,农业生产更是在"精耕细作"的基础上迈向了现代化。为了降低劳动者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最初出现的是机械化作业,在选种、育秧、耕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烘干、仓储、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上实现了机械化操作。但是,机械化并不等同于现代化,它只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必需基础。

中国邮票:农业机械化(作者摄)

当传统农业走进现代化,现代条件下精耕细作模式的形成及其推广,就会使得农业生产的增长点,从原先的粗放型经营向着集约化经营的方向转变。但是,由于今天的化肥、农药、灌溉等方面的大量投入与农作物产出比之间在客观上正出现了一种逐渐递减的状态。从而使增产的基本点,开始转移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的档次和综合效益,以及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这一切,必然赋予今天的"精耕细作"以新的涵义。

今天的农业现代化,指的是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不再是传统观念下的那些精耕细作。能否达到一个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这是我们检验农业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生产经营如果依然停留在粗放形态上,最终结果必然会陷进难尽人意的尴尬境地。也就是说,生产经营的各种绩效,应该是个实实在在的指标考核体系,比如:单位产量、优质品率、劳动生产率、企业利润等。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最终的结果应该显示在现代科技支撑下提高绩效的业绩上。

今天,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正是由于先进的科学技术不间断地持续注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中,从而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科技力量的投入如果出现了减缓或者不应有的弱化,必然会造成农业现代化的持续进程陷入停滞不前之中。

所以讲,作为今天"精耕细作"中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应该是生产力构成中最具基础、最有活力,并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能起到主导作用,一定是具有现代化水平、有科学文化和技能水平的劳动者。因为,先进的生产工具靠人去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靠人去摸索,先进的管理经验靠人去总结,先进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靠人去应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要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

因此,提高劳动者的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水平,必然是农业现代化的首要既定目标,同时也是要实现这个目标的可靠保证。

部编版五级年语文上册第10课《牛郎织女(一)》课件及同步练习

知识点

我会写:

郎:láng(牛郎、新郎、郎才女貌)

爹:diē(爹娘、亲爹、爹妈)

嫂:sǎo(嫂子、大嫂、嫂嫂)

辆:liàng(一辆、车辆、一辆车)

歹:dǎi(好歹、歹毒、为非作歹)

罕:hǎn(罕见、稀罕、人迹罕至)

纱:shā(纱布、纱巾、纺纱)

妻:qī(妻子、夫妻、妻离子散)

趟:tàng(赶趟、走一趟)

托:tuō(烘托、托举、和盘托出)

泳:yǒng(游泳、蛙泳、自由泳)

婚:hūn(结婚、新婚、未婚)

辈:bèi(前辈、辈分、一辈子)

挨:āi(挨着、挨近、挨家挨户)

我会认:

恳:kěn(诚恳、恳切、恳求)

筛:shāi(筛选、筛米、筛土)

狱:yù(监狱、牢狱、入狱)

酿:niàng(酿造、酿酒、佳酿)

瞌:kē(瞌睡、愣瞌、打瞌睡)

拘:jū(无拘无束、不拘小节)

多音字:

看:kān(看守)kàn (看见)

扇:shàn(扇子)shān(扇风)

了:le(吃了) liǎo(了解)

似:shì(似的)sì(相似)

绿:lǜ(绿色)lù(绿林好汉)

近义词:

亲密——亲近 温和——温柔 仿佛——好像

照看——照料 周到——周全 微弱——轻微

爱惜——珍惜 商量——商议 满意——满足

情形——情况 奇怪——古怪 爱惜——爱护

眉开眼笑——喜笑颜开 恋恋不舍——依依不舍

无拘无束一自由自在

反义词:

亲密——疏远 微弱——强烈 温和——暴躁

舒服——难受 眉开眼笑一愁眉苦脸

无拘无束一 束手束脚

理解词语:

周到:各方面都照顾到;不疏忽。

勤勤恳恳:勤劳而踏实。

稀罕:稀奇,少有。

好歹:好坏。

筛:把东西放在箩或筛子里,来回摇动,使细碎的漏下去,粗的留在上头。

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美中不足: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

一五一十:形容叙述时清楚有序而无遗漏。

眼中钉: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厌恶的人。

成家立业:指结了婚,有了家业或建立了某项事业。

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造句:孩子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游乐园。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着生活,谁也离不开谁。

词语扩展:

三个字的成语:

眼中钉 墙头草 应声虫 枕边风

出气筒 白日梦 保护伞

形容人高兴的词语:

眉开眼笑 喜上眉梢 喜出望外 欣喜若狂

眉飞色舞 喜形于色 喜气洋洋 心花怒放 兴高采烈

课内词语:

句子解析:

1.一年一年过去,牛郎渐渐长大了。哥哥嫂子想独占父亲留下来的家产,把他看成眼中钉。

眼中钉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非常讨厌牛郎,想办法让牛郎离开家。

2.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

反问句写出牛郎认真照顾牛的原因,也看出牛和牛郎都非常的勤劳。

3.老牛眉开眼笑地朝她看,彷佛说:“正是这个新娘子。”

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说明老牛帮助牛郎娶上媳妇后的快乐、高兴。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了牛郎凄苦的身世。

第二部分(3-8):讲述了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第三部分(9-21)到课文结尾,讲述了牛郎得到老牛相助,与织女相识的经过。

课文主题:

文章叙述了牛郎从童年到成人的痛苦生活和织女在天宫没有自由和欢乐的生活,以及他们在老牛的帮助下结成夫妻的故事,表现了牛郎和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问题归纳:

1.读课文,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文章主要讲述了牛郎从小生活孤苦,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后来在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相识、结婚的故事。

2.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

牛郎每天放牛,和老牛很亲密,他把老牛照看得很细致、周到,还会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老牛也好像全了解牛郎的话。牛郎被哥嫂赶出家后,就和老牛相依为命。

3.牛郎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牛郎和织女是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的。织女与其他仙女偷偷下凡,来到湖里洗澡。牛郎按老牛的指示来到湖边,拿走了织女的衣服,等织女上岸,借机认识了织女。

4.织女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决心嫁给牛郎?

因为牛郎心眼好,织女被他能吃苦的精神感动了,还因为织女在天上过得不开心,不自由,她很向往人间的生活,所以决心嫁给牛郎。

课后习题答案:

1.默读课文,说说牛郞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注意讲清牛郎对老牛吃的、喝的、住的方面,以及冬天、夏天时的精心照顾;讲清老牛能听懂牛郎哼的曲儿、说的心里话讲的见闻等事例;讲出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的亲密与默契。)

牛郞和老牛相处: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又肥又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让有一点儿草叶土粒。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牛虽然不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牛郎也就满意了。

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

(相识过程:老牛开口道破天机——牛郎翻山过林来到湖边见到仙女——

牛郎借拿走纱衣留下织女,两人相见互诉衷肠——经过长谈,织女同意结婚,他们回到牛郎的草屋。)

他和织女认识: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一片树林,树林前边一个湖,那时候有几个仙女会在湖里洗澡。她们的衣裳放在草地上,你要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去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这个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牛郎按照老牛说的去做,果然认识了织女。

2.课文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请你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再和同学演一演。

A.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

示例1:老牛啊,我看到山下有户人家娶媳妇啦。

老牛啊,我看山那边有家人生孩子啦。

老牛啊,我这辈子是娶不上媳妇啦!

示例2:牛郎的邻居是个好心的大娘,经常给牛郎送吃的。大娘的孩子不在身边,没人帮她种地。牛郎看到了就和老牛商量:“老牛,老牛,邻居大娘家的地该种了,她自己种不了,大娘对我那么好,老给我送吃的,明天咱们帮帮她,帮她把地种了吧?”老牛低下头蹭了蹭牛郎,“哞——哞—— ”地叫了两声,好像说:“好啊,好啊,你真是个善良的人,就听你的。”

B.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

例:天上的生活真是一点自由也没有,现在王母娘娘睡着了,我们一起下界看看人间是什么样的吧。

课外拓展:

和牛郎织女有关的古诗词:

1、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3、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课文解读

教材分析

《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之一,故事在西周末年就产生了。到了汉朝,故事情节逐步丰富和完善,有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人情味了。当时,由于织布机的发明、应用和耕牛、铁型的推广,农业、手工业获得空前的发展,人们向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不断丰富和完善,经过大众千百年一代又一代智慧的打磨,这个故事所蕴含的社会功能、文化价值与达到的艺术水准,都堪称民间故事的经典,成为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学创作的代表作,千百年来,流传不绝。

故事讲述了牛郎从小遭哥嫂虐待,和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和织女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生下一儿一女。可是,他们却被王母娘娘用一道天河相隔拆散,从此天各一方。最终,王母娘娘拗不过他们,允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牛郎织女(一)》是故事的前半部分。虽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以牛郎的成长经历“童年——成人——成家”展开情节。第1-2自然段概括介绍了牛郎凄苦的身世;第3~8自然段讲述了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第9自然段到课文结尾,讲述了牛郎得到老牛相助,与织女相识的经过,此部分插叙介绍了织女在天宫的生活情况。

课文情节曲折动人,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课文做了重点叙述。牛郎善待老牛,无论寒暑吃、喝、住,都细心照看。他把老牛当作亲人,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老牛仿佛也有了默契……这部分讲述,为下文老牛变身会说话的神牛,道破“仙女下凡”的天机,成就牛郎织女的奇缘埋下了伏笔。牛郎和织女相识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首先是老牛忽然会说话,并且给牛郎泄露天机。然后是牛郎按照老牛的话,捡起了粉红色的纱衣,和织女相识。而织女逃离天庭,想追求自由,多玩了一会儿,才遇到忠厚老实的牛郎。一切机缘巧合让牛郎织女有机会互诉衷肠,互相吸引,最终结为夫妻。

课文语言通俗、浅显易懂,直接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习俗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牛郎童年时遭哥嫂的虐待;牛郎和织女心心相印,虽然贫寒,却男耕女织、儿女绕膝,非常温馨。故事还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爱憎观,如,课文中对牛郎、织女、老牛、喜鹊的赞扬,对牛郎哥嫂、王母娘娘的贬斥。

同步练习1

同步练习2

一、读拼音,写词语。

1.他和哥哥sǎo zi( )坐在同yí liàng( )车里,又说又笑,高兴极了。

2.我们这yí bèi( )的人里,出现了很多有志之士。

3.这个hǎn jiàn( )盛况,吸引了很多人。

二、选词填空。

劳累 劳作

1.他( )一天很( ),所以吃完饭就赶紧休息了。

亲热 亲切

2. 她( )地抱住老师,感谢老师这么多年来的( )教导。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想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文章介绍了_______和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向往和追求。

五、重点段落品析。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它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他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亲密——( ) 干净——( )

2.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心句,总领全段。 B过渡句,承上启下。

3.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牛郎是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六、如果你是那头老牛,受到牛郎这样细心的照顾,你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嫂子 一辆 2.一辈 3.罕见

二、1.劳作 劳累 2.亲热 亲切

三、1.他虽然没有说什么,可是眼神出卖了他。

2.他想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不必恋恋不舍。

四、牛郎 织女 幸福 自由

五、1.疏远 肮脏

2.A

3.勤劳、善良

六、牛郎,感谢你对我这么细心的照顾,你的勤劳、善良让我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