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古诗词赏析 |《垓下歌》项羽 |「两汉」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唐诗宋词品鉴的第298首古诗词
《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白话译文: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可时运不济宝马也再难奔驰。
乌骓马不前进了我又能怎样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注释解说:
⑴垓(gāi)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灵璧县南沱河北岸。⑵兮:文言助词,类似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⑶骓(zhuī):意为顶级宝马。⑷虞:即虞姬。奈何:怎样;怎么办。⑸奈若何:拿你怎么办。若,你。
品鉴鉴赏:
壹
诗歌的第一句,塑造了一个举世无匹的英雄形象。在中国古代,“气”既源于人的先天禀赋,又能赖于后天的培养;人的品德、能力、风度等等均取决于“气”。所谓“气盖世”,是说他在这些方面超过了任何一个人。尽管这是一种概括的叙述,但“力拔山”三字却显示了一种具体、生动的效果,所以在这一句中,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他把自己叱咤风云的气概生动地显现了出来。
贰
然而,在第二、三句里,这位盖世英雄却突然变得苍白无力。这两句是说:由于天时不利,他所骑的那匹名马——乌骓马不能向前行进了,这使他陷入了失败的绝境而无法自拔,只好徒唤“奈何”。“骓”的“不逝”竟会引起这样严重的后果,是因为在项羽看来:他之得以建立如此伟大的功绩,最主要的依靠说是这匹名马;有了它的配合,他就可以所向无敌。换言之,他几乎是单人独骑地打天下的,因此他的最主要的战友就是乌骓马,至于别人,对他的事业所起的作用实在微乎其微,他们的向背对他的成败起不了多少作用,从而他只要注意乌骓马就够了。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强大使得任何人对他的帮助都没有多大意义,没有一个人配作他的主要战友,这种傲岸无人可比,可谓天地间唯我独尊。不过,无论他如何英勇无敌,举世无双,一旦天时不利,除了灭亡以外,他就没有别的选择。在神秘的“天”的面前,人是非常渺小的;即使是人中间的最了不起的英雄,也经不起“天”的轻微的一击。
叁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一位美人虞姬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姬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无比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虞姬也很悲伤,眼含热泪,起而舞剑,边舞边歌,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和项王歌》)歌罢,自刎身亡,非常悲壮。
肆
相对于永恒的自然界来说,个体的人极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像一朵大的浪花,转瞬即逝,令人感喟;但爱却是长存的,它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奋发和纯净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纵或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在爱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令人赞叹。《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这两个方面。
创作背景: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作者简介:
项羽(前232年~前202年),名籍,一字子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秦末随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兵反秦。秦亡,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分封诸侯王。后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击败,自杀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垓下之战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代霸王项羽,真的打不过韩信吗?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和项羽在荥阳一带,曾经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对峙。
在这两年的对峙当中,刘邦曾经多次被项羽打得大败,但最后总是可以险而又险的守住成皋防线,始终没有让项羽跨过荥阳地区半步。
同时,在这两年当中,一代兵仙韩信,彻底横扫北方,打垮了北方的几个独立诸侯国。那位开创了游击战战法的彭越,也在不断骚扰项羽的粮道,让项羽始终无法集中精力进攻刘邦。
就这样,两年之后,到了公元前203年,随着韩信挥师攻入山东,直接占领了整个齐国,项羽终于慌了。
能让一代霸王感到惊慌失措,这自然不是什么小事。从整个楚汉战争的角度来看,韩信拿下齐国这件事,几乎就标志着刘邦集团,彻底从战略防御状态,转为战略进攻。
之前的齐国那边,本来是由田家独立控制的。在之前的两年里,齐国的田家一直在冷眼旁观,静静看着楚汉双方对耗。后来,当韩信进攻齐国之后,齐国果断对项羽这边求救。而项羽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觉得齐国确实比较重要。一旦韩信拿下了齐国,就可以直接从齐国这个方向,进攻项羽的腹地。
所以,之前项羽为了救齐国,一口气派了二十万大军,前往齐国进行支援。
但没想到的是,这二十万大军到了齐国之后,连一个回合都没撑过去,直接就被韩信用一场大水给冲没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潍水之战!
潍水之战的失败,实在是太过出乎意料。毕竟,这是二十万西楚主力,领头的又是项羽麾下的得力干将龙且。所以在项羽看来,就算是龙且打不过韩信,双方僵持一两年的时间,还是不成问题的。
所以在这场仗打完之前,项羽从来没有在齐国这个方向,留下任何后手。而等这场仗打完之后,项羽忽然就发现,整个西楚集团,在齐国这个方向上面,几乎是处于不设防的状态了。就算西楚集团家底再厚,也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就再凑出二十万精锐。
而且,就算是能凑出二十万精锐,项羽又找不出比龙且水平更高的将军,去和韩信对打。而如果项羽自己带兵过去的话,荥阳到成皋这条线就崩了。项羽的麾下,同样也没人能挡住刘邦的正面进攻。
如此一来,韩信拿下齐国之后,项羽就遇到了腹背受敌,进退两难的局面。如果项羽继续在荥阳这边,和刘邦进行对峙交战。那么用不了多久,韩信就会把项羽的后方,彻底打穿。
在这种局面下,堂堂西楚霸王,也不得不第一次低下了那颗高贵的头颅。当时项羽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派人直接去联系了韩信,希望韩信接下来可以两不相帮,自己直接独立。如此一来,以后韩信、刘邦、项羽三分天下。而韩信独立之后,恼羞成怒的刘邦,一定会和韩信撕破脸,甚至直接开战。
到了那个时候,项羽的困境,自然就解除了。
从战略角度来说,项羽这一招其实是可行的。只要当时韩信选择独立,项羽其实是有机会反败为胜的。但问题是,项羽麾下那位最得力的谋士范增,早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经被项羽一撸到底,然后在回家的路上去世了。
范增的死,导致项羽此时麾下根本就没有合适的人,能够去劝说韩信独立。在打仗方面,项羽确实是一把好手。可是在这类外交或者阴谋算计方面,项羽是真的不太行。如果范增还活着,以范增的能力,或许还有机会说服韩信造反。
可惜,如今范增不在了,以项羽的能力,还真完不成这个任务。
就这样,最后,项羽虽然派人接触了韩信,但韩信还是拒绝了这个独立的建议,依然死心塌地的追随刘邦。而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项羽也不禁再次低头。因为他知道,仗打到这个份上,他已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干掉刘邦了。
于是,那一天,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场面出现了。
当时项羽和刘邦双方,正率领主力在今天的河南省广武山一带对峙。这里有一条巨大的沟壑,名叫广武涧。那一天,项羽亲自来到阵前,当面向刘邦喊话。项羽当时说:这几年天下纷争,基本上就是因为咱俩在打仗。要不然,你出来跟我单挑,咱俩单挑打一仗。谁打赢了,这天下就是谁的了。
对此,刘邦只是回应了一句话:宁斗智,不斗力。
这一刻的项羽,依然是那个绝代霸王。甚至于当时汉朝有一个神箭手,隔着广武涧,可以直接射杀楚军勇士。但是等项羽站出来之后,这个人看到项羽的目光之后,连箭都射不出去了。而接下来,当刘邦站出来和项羽对峙之后,项羽一箭就穿过了那条沟壑,直接重伤刘邦。
但那一箭,依然没能要了刘邦的命。
那一箭,大概也是项羽距离胜利,最近的一刻了。
前线对峙的失败,再加上后面韩信的不断逼近,彭越也在不断骚扰项羽的粮道。这些事情,总算让项羽认清了现实。堂堂西楚霸王,这时候终于第一次有了恐惧的感觉。
项羽知道,仗打到这个份上,他已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干掉刘邦了。
所以再之后,项羽主动提出,要和刘邦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
对于项羽的求和,刘邦并没有拒绝,很快就答应了下来。对于当时刘邦同意和谈的原因,后世史学界其实有很多猜测。比如说,当时刘邦这边,损失也很大,粮草和兵员也有些供应不上了。再比如说,韩信的存在,让刘邦感觉到了巨大的威胁,所以刘邦想处理韩信。
还有人认为,刘邦是想借这个机会,换回那几个被项羽囚禁的家人。
也有可能,当时刘邦这些都考虑到了。所以接下来,刘邦同意了项羽的和谈请求,接受了平分天下的建议。按照双方当时签订的和约,双方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而这条鸿沟,也就成了后世有名的‘楚河汉界’。
和约签订之后,项羽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在项羽看来,和约签订之后,至少一年之内,双方不可能再开战。给项羽一年的时间,项羽觉得自己肯定能喘过这口气,再次征募到足够的军队,重新把齐国那边的口子给堵住。
堂堂西楚霸王,只要手里有军队,会怕刘邦这样一个人吗?
不会的。
就这样,签完和约之后,项羽释放了刘邦的家人,然后自己带着麾下仅剩的十万西楚大军,开始从成皋一线撤退。而刘邦这边,当时也开始准备后撤了。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刘邦身边最重要的两位谋士,张良和陈平,却一致认为:刘邦不应该就此撤兵,而是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彻底打断项羽最后一口气!
在被张良和陈平点醒之后,刘邦也意识到继续追击的正确性。虽然汉军这边问题很多,粮草兵员都不太够,韩信和其他几大诸侯王,也有要独立的迹象。但是和刘邦相比,项羽那边的情况,其实更糟糕!
而如果放项羽回去,让项羽喘过了这口气,以后项羽再去拉拢其他诸侯。到那个时候,刘邦的处境才会变得更糟糕!
所以,就在项羽刚刚率军后撤之后不久,刘邦就带着麾下的主力,直接追了上来。同时,刘邦还给韩信、彭越那边发信号,让他们一起带兵来围攻项羽。
但是结果,当刘邦一口气出四五百里,终于在今天的河南太康县一带,追上了项羽主力的时候。刘邦突然发现,韩信和彭越等人,竟然压根没有来!
这下子,刘邦头大了。单凭刘邦自己的能力,以及他麾下的这点军队,根本就不足以消灭项羽,甚至有可能反过来被项羽消灭。所以,一场遭遇战之后,刘邦很快就被回过神来的项羽,再次打得大败。
此后,刘邦不得不在当地转为防御状态,坚守不出。不过,和之前荥阳地区相比,这边的地理优势并不大。也就是说,刘邦很难在当地坚守太长的时间。所以接下来,要么刘邦及时带兵后撤,要么让其他人迅速带兵前来支援。
就这样,历史再次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如果这时候其他人带兵来帮助刘邦,那刘邦就必胜无疑。而如果韩信等人没来,天下估计就很难统一,说不定很快就会彻底四分五裂。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刘邦终于开始下血本了。在刘邦的安排下,陈县以东的所有地盘,全都给了韩信;睢阳到谷城一带,全都给了彭越。
同时,刘邦又派了自己的堂哥刘贾,以及大将英布,前往南方进行游说。刘贾当时应该算是老刘家唯一一个能打的将军了,算是代表刘邦去南方谈判。而英布则是之前项羽麾下的大将,戏亭分封的时候,曾经被项羽封为九江王。而楚汉战争开始后,英布倒向了刘邦,所以就被项羽打垮了,地盘也全都丢了。
但是在九江那边,英布还是有巨大的声望。
而刘贾和英布前往南方之后,主要的工作,就是劝降项羽麾下的大将周殷。当时周殷在项羽阵营这边,就相当于萧何在刘邦这边的地位。而接下来,在英布和刘贾的劝说下,周殷最后还是决定背叛了项羽,直接率兵北上。
就这样,在刘邦不惜血本的招揽下,几大诸侯围攻项羽的局面,终于成型。因为周殷叛变,项羽的后方也开始不稳。而且,当时周殷做事特别狠,他不光背叛了项羽,而且还直接带着军队,在项羽的地盘上大肆屠城!
这样一来,项羽的粮草补给,瞬间就断了。
没了粮草补给,任凭项羽有天大的能耐,也不可能让士兵不饿肚子。所以接下来,项羽也不敢继续在河南太康这边,继续和刘邦纠缠。当务之急,项羽首先得找到一个有粮草的地方,确保自己的军队不饿肚子。
就这样,接下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项羽且战且退,不断向自己的老窝彭城退去。但是就在项羽撤退的时候,项羽却忽然得知,刘邦已经派自己的麾下大将灌婴,率领骑兵一路奔驰,已经把彭城给打下来了。
彭城就是今天的徐州地区,在秦末汉初这段历史上,这是整个西楚集团的统治核心。连家都被人家偷了,接下来能去哪里呢?
这个时候的项羽,就把目光投向了江东地区。
江东地区,是项家起家的地方。几年之前,项羽和叔叔项梁,就是从那里起兵,然后一路打下了偌大的西楚。如今,在彭城已经丢了的情况下,江东地区,显然是项羽最后的退路了。
所以,在东撤一段之后,项羽开始率军折而向东南,也就是所谓的江东地区撤退。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刘邦已经追了上来,韩信和彭越等人,也率军抵达前线。九江地区的周殷、英布等人,也已经率军北上。
最后,当项羽退到今天的安徽省灵璧县一带时,终于是被彻底包围了。
这地方,当时叫做垓下。
至此,垓下之战,彻底打响。
垓下之战开打的时候,项羽就已经彻底被围了。尽管当时项羽身边还有十万大军,但是粮草补给已经彻底断了,而且后方也被刘邦打穿了。只剩下一个江东地区还在项羽手里,但暂时也被刘邦这边截断了联系。
与此同时,在那位兵仙韩信到来之后,刘邦直接把战争指挥权交给了韩信。刘邦知道,自己的指挥能力远不如韩信。几年之前,自己带着五十六万大军,尚且被项羽用三万人击败。如今自己这边,兵力依然是五十万到六十万之间,围困项羽十万人。尽管兵力上依然占据了优势,但如果刘邦自己指挥,还是有翻车的可能。
好不容易到了这一步,刘邦自然不愿意再翻车了,所以自然开始让韩信指挥垓下之战。
而接下来,在韩信的指挥下,汉军的两位大将,孔藂和陈贺,各率五万精锐,悄悄运动到项羽兵团的两侧。这俩人不是很有名,但都是从刘邦起兵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跟着刘邦了,深得刘邦信任。
这两支五万人的军队,主要任务也不是强攻,而是要阻止项羽从两侧溃逃。同时,在大战开始之后,率兵骚扰项羽的侧翼。
与此同时,韩信自己则是把汉朝所有顶级的猛将,比如曹参、周勃、樊哙等人,都集中到了自己麾下。韩信先是把汉军主力,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由自己统领,正面硬刚项羽。一部分由刘邦统领,居中坐镇,另一部分由周勃统领,负责给汉军垫后。
简单来说,几十万汉军在韩信的调动下,形成了一个类似于‘钳子’一样的形状,围三缺一。项羽如果后撤,这支军队就会追上去,不断蚕食项羽。而如果项羽强攻,正面对上韩信,又会面对汉军的绝对兵力优势。
同时,为了正面挡住项羽,韩信还把自己麾下的直属军队,分成了好几个部分,分别由几位猛将统领。等到项羽打过来之后,这几位猛将带着的军队,不需要完全挡住项羽,只需要暂时挡住项羽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放项羽过关。当时项羽过去之后,等着他的,就是后路被断,前面又是一位猛将的结果。
所以,当垓下之战正面打响之后,项羽遭遇的情况,很像是后来曹操在赤壁之战以后的情况。曹操刚刚杀出重围,大笑一声,赵云来了。好不容易摆脱了赵云,又大笑了一声,张飞来了。好不容易越过了张飞,关二爷又在前面等着。
后来的曹老板,只遇到了三次截杀,就已经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而当时在韩信的布置下,项羽面对的,是十次截杀!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不是说韩信把各个方向都给堵死了。要是那样的话,项羽反倒可以再次破釜沉舟,拼死一战。韩信其实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让项羽不管往哪个方向突围,都会遇到汉军阻击,而且没完没了,始终跑不出去。
在这种消耗过程当中,项羽最后的一点补给,被彻底消耗干净了。楚军的士气,也彻底陷入低谷。
最后,当汉军彻底合围之后,汉军这边又高唱楚歌,让楚军士兵误以为整个楚地,都已经被刘邦攻占。到了这个时候,项羽这边的最后一点士气,也已经彻底没了,所有人都没有了再战斗的勇气。
于是最后,项羽只能脱离大部队,带领自己麾下最精锐的千余人,趁着夜色逃走,继续向江东方向撤退。可是在逃跑过程当中,汉军这边依然派了骑兵军团追击,一路追杀。
在这一天,项羽带着这一千亲卫,一口气跑了近五百里路,终于到了长江江畔。
请注意,后世提到项羽自刎,总会说‘项羽乌江自刎’。这里面所说的乌江,其实不是一个河的名字,而是一个地名。中国确实有乌江这条河,但是真正的乌江其实是在贵州那边。
而项羽自刎的乌江,指的其实不是一条河,而是指长江边上有一个地方,叫做乌江亭。亭在秦汉时期,是一个基层行政单位,有点类似于现在村。
简单来说,项羽其实在长江周围的乌江村自尽的。
从垓下到乌江村,项羽一口气跑了近五百里路。而到了乌江村之后,只要过了长江,长江对岸就是项羽的老巢了,也就是所谓的江东地区。从乌江亭渡河之后,顺江而下不到五十公里,就是今天的南京主城区,当时叫做金陵。
但是在这一路逃跑的过程当中,项羽麾下这一千精锐,也几乎损失殆尽,最后只剩下了二十八个人。
此时的项羽,面对滔滔江水,心情自然是十分复杂的。几年之前,他跟着自己的叔叔,带着八千江东子弟征战天下,打出了一个偌大的西楚。可是如今,他身边确实只有二十八个人了。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面对一望无际的长江江水,项羽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否应该过河。
过江,或许确实有再翻盘的机会。
可是从这几年的战局来看,项羽知道,自己的胜算很小。而他带给江东地区的,只会是无尽的战火。
没有人知道,项羽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们只知道,项羽最后尽管已经逃到了长江北岸,随时可以过江。但最后,项羽却放弃了过江,只是让一个船夫,把自己的乌骓马带走了。
最终,项羽下马步战,一人杀了上百个汉军士兵之后,大吼了一声‘天要亡我,非战之罪’。随后项羽拔剑自刎,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随着项羽身死,庞大的西楚集团,很快就被彻底消灭了。
西楚霸王,终成绝响。
大母 君姑 婿伯 娣妇…… 傻傻分不清楚
河南省南阳市出土的 “汉代家族宴饮画像砖”
今年盛夏期间,腾讯投拍的古装网剧《星汉灿烂》一路热播,剧情设计也很精彩。但这部剧刚开播时,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这些,而是剧中人物的奇怪称谓。例如女主角程少商喊祖母“大母”,程少商的母亲萧元漪喊婆婆“君姑”,萧元漪的弟媳喊大伯子“婿伯”,而萧元漪则称弟媳“娣妇”……
目前很多观众都认为,《星汉灿烂》是拿汉朝当历史背景的,那么汉朝人真的是这样称呼亲属吗?大母、君姑、婿伯、娣妇,这些称谓在汉朝真的存在吗?
表亲通婚盛行,“舅姑”成了那时儿媳对公婆的通用称谓
如果我们仔细查阅相关文献的话,会发现剧中绝大多数称谓都有据可查,但不一定都是汉朝的称谓。其中有些称谓,要到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才横空出世,属于汉朝没有的“新概念”。
要想知道汉朝人怎样称呼亲属,有一本绕不过去的文献,那就是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尔雅》的成书时间至今仍有争论,但最迟不会比东汉更晚。在《尔雅》第四章《释亲》当中,词典编写者列举并解释了东汉或者东汉以前的大量亲属称谓。
比如说:“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姑、舅在,则曰‘君舅’‘君姑’;殁,则曰‘先舅’‘先姑’。”翻译成白话就是说,嫂嫂见到弟媳应称“娣妇”,弟媳见到嫂嫂应称“姒妇”;儿媳见到公爹应称“舅”,见到婆母应称“姑”;如果公婆健在,则称“君舅”“君姑”;如果公婆亡故,则称“先舅”“先姑”。根据这段文献,剧中儿媳对婆母的称呼,嫂嫂对弟媳的称呼,弟媳对嫂嫂的称呼,统统都是对的。
查古汉语字典,“娣”为弟妻,“姒”为兄妻,嫂嫂与弟媳互称娣、姒,顺理成章,不难理解。但是让儿媳喊公爹为“舅”,喊婆母为“姑”,咱们现代人看起来就会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尔雅·释亲》明明有写:“父之姊妹为‘姑’……母之兄弟为‘舅’。”姑姑是父亲的姐妹,舅舅是母亲的兄弟,怎能又让儿媳用“舅姑”称呼公婆呢?那不乱套了吗?
俗话说得好:“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儿媳喊公婆“舅姑”,这种乱套现象其实起源于表亲通婚。我们知道,古代中国并没有阻碍表亲通婚的法律规定,宋朝历史上苏东坡的姐姐苏八娘嫁给夔州转运使程治之的儿子,《红楼梦》里的薛宝钗嫁给贾宝玉,都是典型的表亲通婚。至于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表亲通婚更加盛行,常常是姑姑的女儿嫁给舅舅的儿子,或者姑姑的儿子迎娶舅舅的女儿。也就是说,很多女生不是嫁到舅舅家就是嫁到姑姑家,嫁过去以后,原先的习惯称呼没变,仍然用“舅舅”称呼公爹,用“姑姑”称呼婆母,于是“舅姑”便成了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儿媳对公婆的通用称谓。
舅姑,可能是公婆、岳父母,也可能是真正的舅舅和姑姑
《国语·鲁语》有一种说法:“古之嫁者,不及舅姑,谓之不幸。”假如按照现代称谓来理解这句话,只能认为新娘死了舅舅和姑姑是不幸的。而正确理解是什么呢?新娘死了公爹和婆母才是不幸的,因为这句古文里的“舅姑”并非舅舅和姑姑,而是公爹和婆母。
正是因为表亲通婚的盛行,不仅是儿媳以“舅姑”称呼公婆,连女婿都是这样称呼岳父岳母。《礼记·坊记》描写儒家的理想婚礼:“昏礼,婿亲迎,见于舅姑。”昏礼即婚礼,在婚礼仪式上,女婿应该亲自到新娘家里迎娶,并拜见“舅姑”,也就是岳父和岳母。
儿媳喊公婆“舅姑”,女婿也喊岳父岳母“舅姑”,非常容易搞混。为了不至于搞混,《尔雅·释亲》这样规定:“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女婿称岳父“外舅”,称岳母“外姑”,这样就与儿媳称呼公婆的“君舅”和“君姑”区分开了。
但在古诗和古史里,君舅、君姑、外舅、外姑都被简写为“舅姑”,以至于现代读者很难分清,必须加以分析,才能搞清文中“舅姑”究竟是儿媳口中的公婆,还是女婿口中的岳父母,抑或是真正的舅舅和姑姑。例如白居易诗句:“伤禽侧翅惊弓箭,老妇低头事舅姑。”因为有“老妇低头”,所以后面的“舅姑”必定是指公婆。在这句诗里,白居易先将自己比喻成惊弓之鸟,又将自己比作在公婆面前低眉顺眼、忍气吞声的老年儿媳。
又例如《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叙述汉献帝密赐衣带诏故事,提到“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汉献帝是男生,这位董承肯定不是汉献帝的公爹,只能是其舅舅或岳父。那么究竟是舅舅还是岳父呢?我们不得不查证一下董承的来历,原来他是汉献帝祖母董太后的娘家侄子,也就是汉献帝的表叔,后来又成了汉献帝的岳父。所以,《三国志·蜀志·先主传》里这句“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只能理解成“汉献帝的岳父车骑将军董承”。
“新妇”不一定就是新娘,汉朝人用来称呼儿媳
在《星汉灿烂》这部剧中,婆母程老太称呼自己的三个儿媳,无论是刚过门的三儿媳桑舜华,还是过门十多年的大儿媳萧元漪,统统呼为“新妇”,这也是符合汉朝风俗的。《后汉书·列女传》记载东汉时期父亲对女儿的教导:“新妇贤者女,当以道匡夫。”意思就是说,女儿过了门,做了人家的儿媳,应该劝丈夫走正路。清朝学者赵翼为《后汉书》作注,用一句话来概括:“汉时呼子妇为‘新妇’。”汉朝人通常用“新妇”来称呼儿媳。
在汉乐府中,“新妇”就更常见了,最著名的当然是那首爱情悲剧长诗《孔雀东南飞》。诗中焦仲卿之妻被婆母赶出,与小姑道别:“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她刚嫁给焦仲卿时,小姑子年纪尚幼,只能扶床站立;等到她被赶出家门时,小姑已经长得像她一样高了。你看,焦仲卿之妻嫁过去那么久,决非新娘,但她在婆母面前仍旧是“新妇”。
事实上,在现代上海方言中,“新妇”仍然指儿媳。老上海有一句谚语:“婆母借囡骂新妇。”意思是婆婆指桑骂槐,明着骂孩子,其实骂的是儿媳。老上海还有另一句谚语:“会做新妇两边瞒。”意思是儿媳不好做,夹在公婆和老公中间受夹板气,想要缓和矛盾,只能上瞒公婆,下瞒老公,两边瞒。
有人说,“新妇”也能用来指代新娘,这话也不错,但要看在哪个朝代。明朝学者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记载:“今俗以新娶男称‘新郎’,女称‘新妇’。”可见明朝人将新郎称为“新郎”,而将新娘称为“新妇”。但是再看宋朝学者王得臣《廛史》的记载:“今之尊者,序卑者之妇曰‘新妇’。”宋朝地位高的人见到地位较低者的妻子,习惯称呼对方“新妇”。可见在宋朝,“新妇”并没有新娘的意思,倒有一些贬低的含义。
汉朝没有“爹娘”,只有“阿父”“阿母”
《星汉灿烂》中有没有不符合汉朝风俗的称谓呢?不仅有,而且还不少。
第一个不符合汉朝风俗的称谓是“爹娘”,在本剧第一集就出现了。女主角程少商跟丫鬟莲房聊天,提到自己父母时,就是以“爹娘”相称。其实在秦汉魏晋时期,“娘”始终指女孩,“爹”却要到南北朝以后才出现,并且来自于突厥语或者古羌语,汉朝是没有这个称谓的。
程少商应该怎么称呼父母才符合汉朝风俗呢?其实剧中已经多次用到,那就是“阿父”和“阿母”。程少商与父亲程始当面交谈时必称“阿父”,与母亲萧元漪交谈时必称“阿母”,这种称呼在汉朝乃至汉朝以后的三国魏晋时期都很流行。
《尔雅·释亲》开篇列举儿女对父母的称呼,写的是“考”和“妣”;列举孙子孙女对祖父母的称呼,写的是“王父”和“王母”。但这类称呼实际只在公文、祭文和墓志铭里使用,应该属于书面语。汉朝人对父母和祖父母的称呼,应该以汉乐府中常见的“阿父”“阿母”“大父”“大母”为准。大父就是祖父,大母就是祖母,其中“大”这个字在古汉语里的发音跟“太”相同,所以大父、大母也可以写成“太父”“太母”。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四卷写道:“太母,祖母也,犹谓祖为‘大父’。”太母就是祖母,就像古人称祖父为“太父”一样。
刚才说,“爹娘”是剧中不应该出现的第一个称谓,那么第二个不应该出现的称谓是什么呢?是“婶子”。
程少商的祖母程老太有一位“手帕交”胡媪,程少商的父亲程始见到胡媪,喊的是“胡婶子”。其实汉朝人称母亲的姊妹为“姨”,称父亲的姊妹为“姑”,称叔父的妻子为“叔母”或“季母”,至于“婶”“婶娘”“婶子”等称呼,最早见于元杂剧,元朝以前应该是没有的。
再看剧中不应该出现的第三个称谓:婿伯。
程少商的父亲程始排行老大,所以是程少商二叔母葛氏和三叔母桑氏的大伯哥。剧中人怎样称呼大伯哥呢?全部使用“婿伯”这个词,这是本剧最常用同时也是最错误的称谓。
现有文献当中,南北朝时翻译的佛经《佛说佛大僧大经》最早出现“婿伯”一词。该经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某公主在与驸马缔结婚约以后,又看上了驸马的哥哥,非要嫁给哥哥不可。哥哥高风亮节,毅然决然拒绝,对国王的女儿说:“叔妻即子,婿伯即父,斯有父子之亲,岂有嫁娶之道乎?”弟媳就像女儿,大伯哥就像父亲,你是我的弟媳,那就像我的女儿,世上哪有让父亲迎娶女儿的道理呢?
除了《佛说佛大僧大经》,还有别的文献提到“婿伯”吗?反正现存南北朝文献中仅此一例。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用“婿伯”称呼大伯哥,这样的风俗不但在汉朝没有,在南北朝应该也并未盛行。
那么汉朝弟媳应该如何称呼大伯哥呢?《尔雅·释亲》有载:“夫之兄为‘兄公’,夫之弟为‘叔’,夫之姊为‘女公’,夫之女弟为‘女妹’。”见到老公的哥哥该喊“兄公”,见到老公的弟弟该喊“叔”,见到老公的姐姐该喊“女公”,见到老公的妹妹该喊“女妹”。所以,本剧如果想完全复原汉朝称谓的话,就不宜使用“婿伯”,而该用“兄公”代替。
女主被尊称“女公子”,严格说来也不太合适
最后再看丫鬟和男仆们对本剧女主角程少商的称谓,他们无一例外都尊称程少商“女公子”。合适吗?严格来说不太合适。
春秋战国时期,“女公子”是人们对诸侯之女的称呼。例如《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讲于梁氏,女公子观之。”这里“女公子”是指鲁国君主鲁庄公的女儿。春秋战国以后,“女公子”可以拿来尊称别人的女儿,但主要用于第三人称,也就是当事人不在场时。例如张三提到李四的女儿,可以说“李府女公子”;如果李四的女儿就在现场,张三直接与其对话,再用“女公子”就显得过于生分,应该称呼“贤侄女”才对。
丫鬟奴仆向别人介绍自家主人的千金,完全可以说“鄙府女公子”怎样怎样,但在向主人家千金回话时,也不宜以“女公子”相称。那究竟该怎么称呼呢?还得分朝代。
元、明、清三朝,“小姐”已经成了富家千金的通用称谓,但在明清以前用“小娘子”更为合适。清朝学者赵翼在其著作《陔余丛考》中说过:“今南方缙绅女多称‘小姐’,在宋时,则闺阁女称‘小娘子’,而小姐乃贱者之称耳。”意思是说宋朝人习惯用“小娘子”尊称富家千金,如果称“小姐”,那是指青楼瓦肆里的从业者,会被人打的。
在唐朝,人们常用“排行+郎”尊称男生,用“排行+娘”尊称女生。例如杜甫诗中的“公孙大娘”是指公孙府的大女儿,“黄四娘”是指黄府的四女儿。假如汉朝也有类似风俗的话,那么剧中程少商排行第四,丫鬟奴仆应该尊称她“四娘”。
关键是,汉朝有没有这种风俗呢?现存文献里尚未见到,我们把这个问题留着,等专业人士来解决。文并供图/李开周
地理答啦:堌、垓、那里——山东鲁西南和梁山地区的特色地名
对于山东省鲁西南地区地名中常见的“堌”、“垓”、“那里”这几个比较特殊的地理名词,专注于地理知识和旅行资讯的——地理答啦,简单进行一下介绍。
首先说说“堌”。
“堌”,又称堌堆,指的是高大的土堆。堌形成的原因,各处不太一样,因此在整个菏泽市和济宁市的西、北部很多地方,虽然有堌和堌的读音,但是在文字的写法上有所不同,有的写作“孤堆”, 有的写作“崮堆”, 有的写作“固堆”。
那么这些堌堆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在古代,黄河经常泛滥,但又没有河堤可以防御洪水,于是人们将居住的村落地基增高,以避免洪水侵袭。千百年来,这些居民点的历经多次增高,渐渐形成了这些高达数米、形若山丘的“堌堆”。鲁西南地区以堌堆命名的村子很常见,仅在菏泽市就有100多个。例如青崮堆、梁堌堆等。此外,在泰安市有个村叫七十二孤堆,在淄博还有土孤堆村、双崮堆山等村名。
再说说“垓”。
“垓”,是鲁西南地区对地势低洼、下雨时容易积水、形成汪洋的地方的称呼,在语义上通“海”。在;梁山县以“垓”命名的地方有很多,例如韩垓、程垓、张垓等。
最后说说最有特色的“那里”。
在梁山县和东平县北部的黄河沿岸,有数十个村子叫做“那里”,“那里”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例如梁山县的黑虎庙镇的尚那里、寻那里、吕那里,赵固堆乡的艾那里、范那里、钟那里;东平县戴庙镇的郭那里、路那里,商老庄乡的殷那里、庞那里等。这些叫“那里”的地名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这些地区都属于黄河的泄洪区,因为常常因为黄河水泛滥,水来人走、水去人回,村落一般都很小,一个村往往只有几户同姓,很难形成规模,于是人们就按照姓氏称作王那里、张那里代为村名。
以上!
土——《汉字的字元·天文地理》
土[ tǔ ]
象形字,就像一个大土块的形状。
远古先民为了感激大地所赐予的谷物,在祭祀土地时,就筑土为坛,用来代表土地神的形象,所以土的本义是土地神,是“社”的本字。
在文字规范后,其本意另加了“礻”字旁写作了“社”。
其本字“土”则引申指承载万物生长的土地,后来也另加了声符“也”,写作“地”来表示。而“土”就只用来表示泥土的意思了。
说文解字
《釋名·釋地》土:吐也,吐生萬物也。已耕者曰田。田,填也,五稼填滿其中也。
《說文解字·土部》土:
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
段玉裁注:吐土疊韵。......二,象地之上、地之中。......丨,物出形也。此所謂引而上行讀若?也。合二字象形爲會意。
《释名》和《说文解字》都是根据秦篆来析形,都已非本义。
文献选读
“《詩經·商頌·長發》:
洪水芒芒,
禹敷(治理)下土方,
外大國是疆,
幅隕(員)既長(寬廣)。”
长发,是永远兴旺的意思。
敷,治理。
下土方,即天下四方。
外,指夏朝以外的疆域。
陨,是“员”的通假字。
长,宽广。
在大洪水的那个时期,大禹带领四方民众一起治理天下的水土,甚至到达夏朝以外幅员宽广的疆域。
“禹敷土”还见于:
《尚书·禹贡》: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西周青铜器《豳公盨》:天命禹尃土,随山
川。
“《詩經·小雅·北山》:
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自)土之濱(海邊),莫非王臣。
《詩經·魯頌·閟宮》:
錫(賜)之山川,土田附庸。”
东亚大陆至少从西周开始,土地就归君王所有。君王把土地分封给诸侯或赐给大臣,连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和耕作的农民。他们只是附属于这片土地上的仆佣(附庸)。
成语典故
裂土分茅
古代天子在分封诸侯时,要用白茅裹着那一方的泥土授予被分封的人,象征授予其那一方的土地,并以立社作为建国的象征。
“《尚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
“孔穎達《尚書正義》疏:王者封五色土為社,建諸侯則各割其方色土與之,使立社。燾(覆)以黃土。苴(包裹)以白茅,茅取其絜(潔),黃取王者覆四方。”
古代建筑的规制是
“左祖右社”,即皇宫前的左边是太庙,右边是社稷坛。
北京天安门西侧的中山公园内还保留着明清两代的社稷坛。
社稷坛由五色土所敷成:东方是青色土,南方是赤色土,西方是白色土,北方是黑色土,中央是黄色土。
黄色土的中央立有一块“江山石”。但是地方诸侯的国社,就只能用自己国内单色的土,上面还要覆盖代表中央的黄色土。
以「土」作偏旁的字
从「土」的会意字:
圭,玉器。
垚,土山很高。
堯[尧],高耸突出。
圣,聖的简化字,但本意是致力于种地。
社,土地神。
坐,人坐在地上休息。
金,土中埋的金属矿藏。
堅[坚],土质坚硬。
圳,田间水沟。
封,给诸侯封疆授土以建国。
城,筑墙盛民,用作防御,内城为城,外城为郭。
里,二十五家为里。
堇,黏土。
墨,书写用的墨。
涅,可做染料的黑矾石。
由「堯」衍生的字:
繞[绕]、饒[饶]、曉[晓]、翹[翘]、蹺[跷]、驍[骁]、撓[挠]
由「堇」的衍生字:
勤、僅[仅]、謹[谨]、瑾、饉[馑]、漢[汉]、歎[叹]、嘆[叹]、覲[观]、艱[艰]、難[难]、攤[摊]、癱[瘫]
以「土」作意符的形声字:
一、名词:
地,土地。
坤,象征大地。
垠/圻,大地的边缘。
垂,边远之地。
域,疆域。
境,国界。
垓[读若该],荒远的八极之地。
埒[读若列],边界的矮墙。
坪,平坦的地。
坎/坑,低陷的坑。
坳,低凹的地方。
堪,高凸的地面。
坡/坂,山坡。
堆/墩,土堆。
墟,大土山。
壑,深的沟。
塹/壕,壕沟。
壤,松软的熟土。
壚[垆],黑色坚硬的土壤。
埴,赤色的黏性土壤。
堊,粉饰墙壁的白色土。
塊,盛在筐里的土块。
塵/埃,尘土。
垢,污浊。
坩,融化金属用的的陶器。
型,铸模的陶笵。
塤[埙],陶制的吹奏乐器。
壐[玺],王者之印。
埂/塍[读若成],田间可行走的小路。
埠,靠船的码头。
垃圾
二、建筑物:
墉,城墙。
墻/牆,垒土为墙,意在收藏。
垣,矮墙。
壁/堵,墙垣。
塔,佛塔。
基,墙的基础。
址,建筑物的基址。
坊,城市中街市里巷的名称。
圯【读若移】,橋梁。
圮[pi],毁坏。
堤/壩/垻,拦水的堤坝。
堰,拦河坝。塘,堤岸。
坏,沒有燒過的土坯。
堡,土筑的小城。
壘[垒],军事壁垒。
墅,乡间的简陋房子。
堂,高土台上的殿堂。
塢[坞],防守用的土堡。
墀,殿堂上经过装饰的地面。
坫[读若垫],放祭器的土台。
塾,门内东西两侧各有南北向的两间房屋。
垛,原指塾,后指门两边伸出的小墙称垛头。
墓,不封土、不植树,与地面平齐的坟墓。
墳[坟],封土隆起的墓。
壟/壠,封土为坟。
塋,墓地。
壙,墓穴。
堋,丧葬下土。
壇[坛],举行祭祀的高台。
墠,祭祀时筑土为坛,除地为墠。
場[场],祭壇旁的平坦空地。
埸[读若易],田界。
三、动词:
在,生存。
墾[垦],开垦耕地。
瘞[读若意],祭地。
薶(埋),藏入土中。
墊[垫],下陷。
墜[坠],落下。
墮,毁坏。
壞[坏]/圮[读痞],建筑物倒塌。
坍/塌/垮,倒塌。
毀,缺损。
壓[压],崩坏。
壅,雍塞。
塞,阻隔。
塡[填],充塞。
塑,用泥土摶成人像。
塗,涂抹泥巴。
增/埤,增益。
坼[读若徹],土地开裂。
培,给庄稼根部培土。
四、形容词:
重,份量重。
均,土地分配平均不徧。
坦,平而宽广。
坎坷,不平。
以「土」作声符的形声字:
吐,从口中涌出。
杜,杜梨,即甘棠。
肚,腹部。
徒,徒步。
堍,桥头的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