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韩字怎么写好看(韩字)

韩字怎么写好看(韩字)

韩国人说:“韩字”是人类创造的文字中最优秀的文字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各自值得骄傲的地方。他们会对自己本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无限地推崇。我们上下五千年,泱泱大中国是这样,韩国也一样。

韩国YTN电视台,是韩国重要的新闻报道机构,是韩国重要的思想文化基地,是当今韩国最具竞争力的主流媒体之一,主要对韩国各类新闻加以报道,推广韩国各类电视节目和频道等。其官方网站主要报道各类新闻,介绍电视台频道和节目等。网站上曾发表题为《韩文是知识革命》的文章。文章称“韩文是人类创造的文字中最优秀的文字,但韩国人往往说不出韩文真正的优秀性”。

于是,《朝鲜日报》,作为韩国影响力最大的新闻媒体,也是韩国历史最悠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曾借着外国学者之口,报道过很多关于韩字的赞语:

美国著名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曾说:“韩文是世界上最简单而又最伟大的文字,并赞扬世宗大王就是韩国的‘达·芬奇’。”

在美国具有很高知名度的科学杂志“发现”1994年6月刊登载了Jed Diamond学者的一篇题为“正确的书写”的文章,文中高度评价说“韩国使用的韩文以其独创性和组合字母的灵活性,堪称世界上最科学的文字”。他还说“韩字书写起来既简洁又美观,所以韩国的文盲是世界上最少的”。

KBS(韩国广播公司电视台),是韩国最大的国营电视台,地位等同于中国的央视,也是韩国三大主流电视台之一。在其栏目中,也介绍了韩字值得骄傲的地方:

环球时报刊登过的文章内容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罗伯特.拉姆塞,在韩国驻美大使馆举行的第563届韩文节大会上称:“韩文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世界上没有比韩文更优秀的文字。韩文是世界的字母!”

身为著名语言学家的拉姆塞教授认为,韩文是发音和文字具有相互连贯性的科学化文字。“韩文是在任何一种文字也无法找到的伟大成就,是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他还说,韩文是表现出韩国高度文化水平的象征,也是给予全世界的礼物。

几年前世界各国的语言学家们在法国举行了一次学术会议,虽然韩国的学者没有参加这次会议,但是在会议上曾提议将韩文作为世界共同语。这着实令人吃惊不已。

1986年5月,汉城大学的李炫馥教授到英国的Russ大学(暂不知大学中文翻译,有知道的可留言评论)的语言系进行访问。当时大学里的杰弗里·桑普森(Geoffrey Sampson)教授高度评价韩字,称韩字是根据人的发音器官创造而成,这已经令人叹为观止,但更令人折服的是其从声学角度出发,在基本字体上添加笔画来形成统一体系的字母,这种文字的派生方法有着严密的体系,出色至极。

韩字虽然是表音文字,桑普森教授却将其归为新型文字一类,他的这种归类方法再次证明了韩文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

1997年10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韩国的“训民正音”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并记入史册。 “训民正音”就是朝鲜第四代国王世宗大王李祹与其子第五代国王文宗大王李珦主导创制的韩国语与朝鲜语文字,又称谚文。

了解到这里,我们一定会先否定,但我们可以试着了解了解韩文的一些特点,再下结论:

公元15世纪以前,朝鲜王朝的士大夫阶层通行汉文,并有辅助阅读、记录朝韩语发音或语法的吏读和乡札等基于汉字之书写手段,但并没有独立记录朝鲜语的文字。由于朝鲜语与汉语是完全不同的语系,使用汉字记录朝鲜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加之一般百姓不懂得汉文,非常不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为了解决韩民族书写文字的问题,1443年朝鲜王朝世宗大王组织一批学者创造了适合标记朝鲜语语音的文字体系——谚文。谚文,即非正式文字,和日语的“假名”意义近似(日本称汉字为“真名”),韩国称其为“韩字”,朝鲜称其为“朝鲜字”。其俗称“朝鲜字母”、“音文”、“训民正音”等,是朝鲜语所使用的表音文字。

谚文有10个元音和14个辅音,由“ㅗ、ㅇ、ㅓ、ㅏ、ㅣ、ㅁ、ㄴ、ㄱ、ㅅ、ㄷ、ㅂ、ㅜ”等字母拼合组成,共有11514个字符。既简单又具系统性,能全面的记录朝鲜语的语音。谚文易于学习和印刷,亦易于储存于计算机中,因而谚文的出现对于减少文盲、促进出版事业发达贡献甚巨。“谚文”这些文字当时被称作“训民正音”,意为“教老百姓以正确的字音”。然而由于朝鲜文人和贵族的抵制,谚文直到20世纪才被广泛使用。

《训民正音解例本制字解》韩字字母的来历

20世纪初期朝鲜被日本吞并后,民族主义的觉醒让当时的朝鲜人开始排斥在朝鲜半岛流行了许久的汉字。1940年他们发现了《训民正音解例本制字解》(发行于朝鲜世宗28年,1446年),宣称谚文的子音与母音是根据人的口腔构造、中国古来的天地人思想以及阴阳学说而创制出来的。谚文也成为主要书写文字之一,这时候谚文与汉字混用。

韩国第3任总统朴正熙

直到1948年以后,朝韩两国相继废用汉字。最著名的是20世纪70年代前期,即韩国总统朴正熙(朴槿惠的父亲)时期下令全国统一以纯谚文书写的方式为主,汉字变成只有消除歧异时才会出现,汉谚混写目前只局限在医学、法学和宗教书籍上。

因为谚文同音词多而容易混淆语义,如“故事”、“古寺”、“古辭”、“告辭”、“告祀”及“枯死”等都写作“고사”,因此必须根据上下文,才能判断词义。所以,从笔者看来,“韩字”的实际展现效果,其实可能就是我们小学时候学的汉字拼音。只是它的高级之处在于,“韩字”组字的时候以音节为单位,一个音节组成一个“韩字”,每个字的部件排列遵循“从左到右,自上而下”这两个基本规则。“韩字”现有11172个音节可用,也就是11172个“韩字”,实际上这些“韩字”并没有被全部使用。

相比之下,汉字确实比韩字多出了数倍,如《康熙字典》收集了47035个汉字,1994年出版的《中华字海》收集87019个汉字(其中重复字320个);北京国安资讯设备公司汉字库公布,共收集有出处的汉字91251个汉字。

也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汉字对应的可能是占用多个字符的拼音,而韩字可以将它们的字母按照汉字上下,前后,左右结构,聚成一个类似单个汉字的表音字,在计算机上也就只需要占用一个汉字的字符数。

这或许就是他们一直强调的,韩字既能很好的表音,也具有书法性,更能够快速适应计算机输入的原因。他们使用的输入法,其实就是将他们韩国创造的元音、辅音等符号,对应上英文键盘上的字母。韩文字最复杂的字也就按四个键盘完成。 一般两个或三个,而且在键盘上分布的很合理。只要学会了,也就能达到他们所说的:一分钟可以打字500多个韩字,普通人200~300韩字。

然而笔者认为,或许是因为韩字只是表音文字,拼音文字,才让它省去了汉字输入拼音以后再选字的键盘操作。

而且看韩字的文章,就像我们看无汉字的纯汉语拼音字母写成的文章一样,要读出来才能猜其意思,这就是韩文的不方便处。不像汉字写的文章,能够一目了然。

虽然汉字似乎在退出韩国人的日常生活,但汉字留下的影响没法消退。因为现在的韩国词汇中,70%来源于汉字词。连韩国人身份证上仍不得不保留汉字,以免同音字引起误会。 2016年年底,韩国教育部表示,从2019年起,韩国全国小学五到六年级教材将标注汉字及其读音和释义。而一些韩国父母已经在教孩子汉字。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收集整理的资料,如有差谬,欢迎评论区留言指正。也欢迎懂韩语的朋友们,发表专业的看法。你觉得“韩字”能称得上“人类创造的文字中最优秀的文字”吗?

本文由诸葛侃物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姓氏旦谈|“韩”字有两种释义:一是水井周围的栏圈,一是鞣制皮革、加工皮衣

甲骨文“韦”字

小篆“韩”字

金文大篆“韩”字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

“韩”字是一个形声字,原字形由“倝”(gàn)和“韦”组成,“倝”为声,“韦”为义。

“韩”字最初的字形,是在繁体字“韓”字的右边“韋”的上面多了一个“人”字旁(具体形状为“攵”字去掉下面的“乂”字)。

后来,因为这个字笔画实在太多了,写它耗费的时间较多,不便于文字记录,而且也是为了书写方便,大家干脆就把这个“人”字旁给省掉了。

其实,现在看来,省掉“人”字旁的书写家们真是天才。因为省掉后,“韩”字并没有被混淆为别的字,区别度仍然很高,完全符合后人进一步精简汉字的思维。

当然,“韩”字后来又经过多次简化后,就成了现在的字形。

不过,“韩”字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是有“人”字旁的。

“韩”字的本义究竟是什么?如今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这是比较罕见的。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说法。

东汉著名的文字学家、学者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一书,一向是中国较早解释汉字的权威典籍,如今,许多考证汉字的文章都要参考这本书。

在《说文解字》里,对“韩”字的解释是:“韩,井垣也。”

“井”字很好理解,就是水井的意思。那么,“垣”字呢?再查《说文解字》:“墙也。”

如此一来,“井垣”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水井周围的栏圈、木栏。

许慎为什么要把“韩”字解释为井垣?这还得从“韩”字的另一个组成部分“韦”字上来说。

“韦”字的解释较多,其中有一种解释是:“计算圆周的量词。通围。”也就是说,“韦”字可以通假为“围”字。

我们继续研究“韦”字。从“韦”字在甲骨文中的形状来看,它是上、中、下结构,中间是个“口”,上为“五(去掉上面一横)”的变体,下为该字的反写形状。

“韦”字的这个形状,与龙山文化时期的水井结构很相似(中间的“口”字可以看做是水井)。

龙山文化时期距今5000年左右,考古学者在龙山文化时期的河南汤阴县白营镇等遗址内,的确也发现了水井。

井的四壁用“井”字形圆木棍自下而上叠垒而成,“井”字形木架的木棍交叉处,都有榫(sǔn,器物两部分利用凹凸相接法的凸出部分)扣合。

再结合“韦”字中通假“围”的解释来看,“韦”字与水井的关联度极高,可以说是从井的圆周而衍生出来的含义。

如此一来,经过上述的解释,许慎对“韩”字的解释,就能说得通了。

那么,是谁发明了井的呢?有研究者进一步研究认为,是一个叫韩流(韩荒)的氏族。

中国古代经典国学名著《山海经》中记载,黄帝和元妃嫘祖有玄嚣和昌意两个儿子,昌意被贬到若水(今四川汉源县境内)居住,昌意生了一个儿子叫韩流,韩流娶淖子族的姑娘阿女,生了颛顼。

《山海经》中的这个记载,与司马迁的《史记》的说法不同。《史记》说颛顼是昌意的儿子,而非孙子。这里,我们不过多纠缠争议。

韩流长大后,自己领导了一个氏族,这个氏族就以他的名字为名,叫韩流氏族。

那么,韩流又是怎么得名的呢?有研究者认为,他有可能就是因为发明了挖掘水井而被称为韩流的。

有研究者认为,韩流氏族后来就以韩为姓,由此诞生了第一批韩姓人。

其实,公正地说,这种诞生韩姓的说法是一种附会,很不靠谱。在远古时代的的人,基本上还没有固定沿袭某个“姓”的意识,最多就是沿袭了“氏”的称谓。

我们可以假设,从韩流的得名可以知道,他是因为发明水井而被称为韩流的。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那么,如果他发明的是马车,那他就不会叫韩流,而叫马车了。

这样的逻辑,是不是合情合理?再反过来看从韩流诞生韩姓人的说法,是不是觉得有些说不过去?

我们再来看第二种说法。

袁义达、邱家儒在《中国四百大姓》为“韩”字的本义解释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即从被第一种说法忽略的“倝”字和“韦”的另一种解释入手。

“倝”是一个会意字,只有一个意思:形容太阳刚升起时光芒四射、闪耀的样子。它用在“韩”字里,既贡献了读音,也贡献了含义。

“韦”字的本义是熟兽皮,即兽皮去毛熟治的皮革。

清朝文字学家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解释说:“(兽皮)熟曰韦,生曰革。”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皮革”,其含义即由此而来。

“倝”和“韦”合起来组成“韩”字,本义是鞣制皮革、加工皮衣。

古代有以此为职业的一个氏族,遂以“韩”为氏族名称,居住地被称为韩,建立的国家也称为韩,最终以韩为姓。

至于这两种说法谁更靠谱,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们在此仅作讲述,不作定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