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媛是什么意思和含义(婵是什么意思)

媛是什么意思和含义(婵是什么意思)

她们“神仙打架”,她们携手成长

都是不满14岁破格进国家队,都是入选不久就在世界大赛登顶冠军。陈芋汐和全红婵,相差两岁的年纪,一前一后的经历如此相似。比赛场上,她们都有波澜不惊的表情,更有技惊四座的“水花消失术”。但其实,通往金牌的道路,总有一道道坎,发育关、心理关,努力迈过去了,彩虹就在前方。

今晨的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上演了女子单人10米台“神仙打架”2.0版,上海小囡陈芋汐以0.3分的微弱优势战胜奥运冠军全红婵,卫冕冠军。有失误,亦有高分,当今女子跳台最强的“两小只”,携手共同成长。

发育关共同经历

全红婵15岁,陈芋汐17岁,花一样的年纪,她们却在克服生长发育带来的困难。

过去一年,全红婵长高了8厘米,肉眼可见地“长”了。东京奥运会之后,“跳水女皇”高敏就曾指出,全红婵未来将面临困扰,“这个阶段(指发育阶段)对于女运动员来说特别艰难。”正因如此,奥运“五金王”陈若琳被安排成为全红婵的教练,她也曾有同生长发育做斗争的经验,这将帮助全红婵渡过难关。

而陈芋汐也更高了。走在岸边,两人紧紧相拥,陈芋汐俨然是个大姐姐,她马上就要达到1.6米的身高了。全红婵的难,陈芋汐也懂,谁不是过来人呢?

上届世锦赛一鸣惊人夺冠之后,陈芋汐一下子蹿高了10厘米,虽然她已经很努力地去克服体重和身高的问题了,但依然在东京奥运会上遗憾地负于初出茅庐的全红婵。所以,全红婵正在走的这条路,陈芋汐也在走。妈妈董春华透露:“只要陈芋汐回家,我们就烧很多她爱吃的菜,为了保持体型,高度自律的她每次只吃几口蔬菜就不动筷子了。”

陈芋汐今天能够重返第一,凭的正是强大的自律能力。少吃甚至不吃零食,对身材进行严格管理,训练一如既往刻苦,陈芋汐恰是全红婵身边最好的榜样。

心理关一起克服

207C, 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成了冠亚军的分水岭。

从预赛、半决赛再到决赛,全红婵每一场都在这个动作上出现失误。而在东京奥运会上战胜陈芋汐,全红婵凭的恰恰是这个动作。如今,背对泳池跳下,似乎成了一道难题。

但全红婵的脸上,从不会出现大喜大悲的表情。而最后一个出战的陈芋汐,表情也一样冷静。失误之后,全红婵在最后两个动作上,继续着“水花消失术”的神奇表演,奋力直追。而陈芋汐,在面对只要跳出78.10分就能夺冠的情况下,最后一跳也难免出现波动,但好在还是控制住了,最终以0.3分的微弱优势赢下。

她们的状态难免都有起伏,谁的心理更强大,谁就能笑到最后。陈芋汐在采访中透露,当前全红婵的状态确实是出现了一些起伏,自己也会告诉她心态可以放平一点,不要那么着急,加油拼尽全力就好。

两人代表着当今女子跳台世界最高水平。陈芋汐更像是一个大姐姐,带领着小妹妹,共同克服心理关,攀越一个个高峰。两人的良性竞争关系,是令中国跳水队在女子跳台这个项目上笑傲江湖的关键。“我觉得我们俩算是良性竞争,有竞争才有提升。无论她比得好还是我比得好,我们都会以平稳的心态去面对比赛和成绩,希望大家都能发挥出好的水平。”陈芋汐说。

接下来,她们将携手向双人金牌发起冲击。年龄更大、经验更丰富,陈芋汐深知要起好带头作用,“全红婵也是付出了很多,因为我能力没有她那么强,所以她也会跟着我的节奏来配合。”

记者手记

水到渠成

凌晨2点17分,中国首位跳水世界冠军、前上海跳水队领队史美琴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祝贺宝贝拿下宝贵的金牌,还让外婆睡觉吗?爱你!”她紧张到不敢看比赛直播,请朋友发来最终比分后,才如释重负。

无论是陈芋汐还是全红婵,拿到冠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这是史美琴的赛前预言。将陈芋汐带入跳水圈,被叫做“外婆”的她告诉记者:“她们两个人,代表着中国跳水女台最高水平,谁能在比赛中有超水平发挥,谁就拿金牌。”果不其然,第三名差冠军足足78.40分。

因为全红婵去年在东京奥运会上的超强发挥,仿佛陈芋汐一下成了绿叶。但很多人不记得了,2019年光州世锦赛,不满14岁的陈芋汐同样一鸣惊人强势夺冠。如果没有疫情,东京奥运会在2020年如期举行,陈芋汐或许就是女子跳台那颗最闪耀的星。但竞技场上,没有如果一说。成长之路,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关卡。东京奥运归来后,向着金牌之路再次出发,陈芋汐的不服输,都埋在心里。“她回来看我们,总是笑盈盈的,指导指导小队员,虚心听取吴敏霞的经验分享。”史美琴感慨道,有一点她很明确,将吴敏霞当作自己的目标,坚定地向下一个金牌发起冲击。

天道酬勤、水到渠成。在陈芋汐看来,今天取得的是成长之路上的一个小小成就,因为有了全红婵这样的队友和对手,才有了更大的动力,成就更好的自己。观众期待陈芋汐和全红婵的“神仙打架”,中国跳水队需要这样的前赴后继。

作者:陶邢莹(新民晚报·运动汇工作室)

来源: 新民晚报

散文:知了

知了

文/王安军

炎热的夏季,因了知了的鸣叫,平添了不少诗意。当然了,也带来了不少噪音。“热死啦!热死啦!”知了叫声此起彼伏。人们脸上也露出愠怒之色:真的是聒死人了。

知了最喜欢栖息的果树是苹果树,梨树,核桃树等,木材类树是榆树,柳树,桐树,杨树等。据考:知了学名蝉,全世界蝉的种类聚多,有3000多种。在我国,一年四季就有不同的蝉鸣。

知了,无论是在蜕变前还是蜕变后都是一种害虫。幼虫靠吸食树根的汁液生長。母知了与公知了交配后,在秋天临死之前,是要把不少卵产在树枝里的。直到树枝枯死断掉落下来,被杂草树叶掩埋。卵孵化后变成一个个白色的幼虫,幼虫钻进布满树根的土里。吸食树根里的汁液慢慢的長大。三至五年后,便長成一只金蝉,其间的变化是很缓慢的。没脱皮之前叫金蝉,脱了皮之后都叫蝉了,也有叫知了的。我们老家人口音较重,把知了叫吱姥。因为它在地里缩了三五年,从金蝉变成知了,也仅仅是一夜的功夫,或者说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而已,所以叫金蝉脱壳。我想金蝉脱壳这个成语,也是这么来的吧!

蝉的另一个公害就是制造噪音,知了的叫声高达130多分贝。知了看似没有嘴,只在头的下部,贴在身子底下,有一根吸管。极少的活动是不需要消耗多少营养的,树上的汁液是它生長的需要。腹部不停地振动,连续发出来响声。

知了性寒,味香,具有散风宣肺,解热定惊等功能。可称其为当今食品中蛋白王,食用蝉蛹有助体虚患者康复等,其营养价值很高。那个时候只要放了学,我们就打着手电捉蝉蛹。黑灯瞎火地在树林子里,一棵接着一棵地搜寻。东瞅瞅西望望,看树上有没有在动的,把它拿下来。爆炒蝉蛹那真的是一道人间美味,如今在很多酒店炒蝉蛹都是一道招牌菜。想想蝉蛹在地下几年甚至是十多年,刚出土就被人捉住,为了一饱口福上了餐桌,人是多么地残忍呀!

知了那两只小灯笼似的乌黑眼睛,圆圆的鼓鼓的,据说是复眼,能看到多个方向的东西。它有六只脚,两只前脚蟹爪一样锋利,两只脉络分明的羽翼十分漂亮。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捉知了,套知了。穿着裤叉背心,拿着一个長長的竹杆去粘知了。竹杆顶端再固定好一根较细的竹杆或者硬铁丝,把一根马尾巴丝固定上去,系上活扣。看见知了后慢慢的靠近头部,待其钻进套紧,把杆子拉回就抓到啦!大部分知了都容易落在树枝较高的地方,加之它的肤色暗黑,如果不寻声仔细瞧,很难发现它所在的位置。那个时候我们还会用塑料袋捕捉,同样用长竹杆,不同的是把顶端用细铁丝弯成圆圈。塑料袋子极少,我们主要用的是家里人丢弃的洗衣粉袋。把洗衣粉袋牢牢粘在铁丝上,形成一个桶型。捕捉时将塑料袋口朝上,慢慢的靠近知了的下方,知了受惊时就会落入塑料袋中了。知了的眼睛及感知都在头部,对前方的感知远比下方灵敏。一般说来夏天的知了比较机灵不好捉,秋天的知了相对反应迟钝,容易好捉些。

捉知了已经离我远去几十年啦!但在我的记忆里始终是深刻的抹不去的。知了在窗外树上大声的嘶鸣,把个夏天渲染得淋漓尽致。

年过五旬奔六的我依然喜欢台湾校园歌曲《童年》里那句“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

作者简介

王安军,渭南市蒲城县孙镇人,1966年生,曾有稿件发表于省级报刊,爱好阅读与写作。

来源:《陕西文谭》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