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顶级的智慧,叫“柔”
这是希子妈妈的第300篇原创文章
有个妇孺皆知的成语叫“水滴石穿”,水是这个世界上最柔弱的物质,但它却蕴含着最强大的力量。
记得很多年以前,我们带希子去过的湖北通山隐水洞,这是一个非常壮观绮丽的溶洞,溶洞全长5000多米,像是一座神秘的地下宫殿,洞内的奇观异景让人惊叹不已,至今依然在我的脑海中记忆犹新。
溶洞就是靠水的力量,长年累月地冲刷而形成的千姿百态的形状,这么大、这么高、这么深的溶洞,可见这柔弱的水是何等的厉害!
有一位教授给学生们上课,只见他拿出一个杯子,接着往杯里装玻璃珠,一颗、两颗、三颗……很快杯子就被装满了。
他问在座的各位:“你们现在来回答:这个杯子装满了吗?”
学生们纷纷回答:“装满了!”
只见他拿出一大把小石子,继续往杯子里装,边摇晃着杯子边装小石子,不一会儿那一大把小石子全都装进了这个杯子,此时的杯子也已经装不下去了。
于是,他问大家:“这个杯子装满了吗?”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装满了!”
教授微笑着拿出一大勺细沙子,慢慢地把它们往杯子里装,同样的边摇晃边往里装沙子,结果一大勺沙子也都全部装进了这个杯子,这下的杯子看起来确实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了。
教授继续问在座的学生:“这个杯子装满了吗?”
学生们斩钉截铁地回答:“装满了!”
只见教授面不改色地拿起一杯水,毫不犹豫地就往这个杯子里倒……
在座的学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是无形而柔弱的水啊!
水教导我们做人做事要像水一样柔和,柔能克刚、柔能胜刚。
尤其是在与爱人的相处中、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更需要学会柔。
如水一样的外表柔弱且内心刚强,可以说是任何一个时代女性的制胜法宝。
其实,它同样适用于每一位男性,强势解决不了问题,只不过让身边的人疏远你。
我们也时常注意到大凡有大成就之人,往往都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类型。
夫妻之间若以柔相处,必定能相敬如宾!
正如杨绛与钱钟书、林语堂与廖翠凤,堪称恩爱夫妻的典范,这与他们善于运用“柔”字的生活智慧密不可分。
在父母温柔呵护下的孩子,大都比较乖巧懂事,孩子长大了也会温柔待人。
余生就修炼“柔”吧,让“柔”融入我们的生活,让“柔”的智慧传承下去!
#分享你的今日感悟##愿人间美好,温柔以待##夫妻相处之道在于什么##柔的力量##婚姻生活里,什么最重要#
好听到要舔屏的女孩名,越叫越有福气
十人九慕的女孩名,钟灵毓秀,怀瑾握瑜
女孩不仅是我们心中的小公主,而且还是父母时刻牵挂在心中的人,所以,在宝宝出生以后,父母一定是绞尽脑汁,恨不得倾尽平生所学的想为宝宝起一个美名,也想让名字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清幽淡雅、钟灵毓秀的气质。因此,今天起名网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十人九慕的女孩名,可以说个个名字都钟灵毓秀,怀瑾握瑜。
繁音
“繁音”出自《会吟行》:“六引缓清唱,三调伫繁音”,看到“繁音”这个名字,仿佛就已经听到了悦耳动听的音乐,更显名字的好听,令人印象深刻。其中,“繁”有繁华、繁荣的意思,“音”即指音乐。给女孩起名为“繁音”,不仅有古风感,还暗喻女孩多才多艺、事业有成。
洛瑜
“洛瑜”一名发音悦耳动听,朗朗上口,有一种古风古韵之感。在这个名字中,洛指洛河,水名,用以形容女孩的气质,以“洛”为名寓指娴淑典雅、秀外慧中、落落大方。瑜来自《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本指美玉,这里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整体来看,“洛瑜”一名寓指孩子落落大方、积极乐观、美好如玉。
南嘉
“南嘉”一名不论是从读音还是字型字义上,都给人一种使用者非常高雅有内涵的感觉。南字的含义可以引申为有朝气、温暖、开朗、洒脱等好寓意。嘉字则是一个吉祥美好的字眼,寓意女孩光彩照人、顺风顺水。
梓韵
“韵”的本意是舒服,比如韵律,感觉舒服的声音,也指风度、气质、情趣,内涵丰富,适合用在女孩名字中。“梓”指落叶乔木,用作人名意指生机勃勃,茁壮成长,自强不息之义。而且,与梓字搭配起名“梓韵”,音律优美,婉转动听,可寓指女孩有条不紊、博学多才、气宇不凡。
茉云
“茉”指茉莉花,是一种白色很香的花,茉莉花是人们都非常喜爱的。“云”指云彩,天上漂浮的白云,自由自在,也被人们所喜欢。因此,“茉云”可寓意女孩温柔可爱,极具吸引力。用美丽的植物和自然现象来取名,显得文雅又大方。
若妍
“若妍”出自《月池》:“若不妬清妍,却成相映烛”,“若妍”一名给人一种古时大家闺秀的感觉,将其作为女孩的名字,能赋予女孩一种古风雅韵的气质。而且这个名字的声调是有平仄变化的,读起来十分的好听。所以“若妍”符合好听古风名字的查找,作为女孩的名字非常的合适。
思柔
“思柔”出自《诗经·丝衣》:“旨酒思柔,不吴不敖,胡考之休”,新时代独立的女性是懂得独立思考的,而这里的思字就是拥有此寓意。柔是很多女孩都应该具备的,话说“柔能克刚”,女孩的柔就是最有力的武器。给女孩起思柔一名不仅韵味深远,而且寓意温柔亲和、才貌俱佳。
若华
“若华”出自《楚辞·天问》,若华这个名字的含义是指古代神话中若木的花,给人一种高贵神秘的气质;用于给女孩起名时,不仅大气还很好听。所带有的含义和出处赋予了这个名字美好的诗情画意,寓意女孩将来典雅文静、知书达理非常秀气。
本文为起名网首发,禁止转载。
甲骨文的启发—《老子》中的“柔”字很可能是老子创造发明的
老子的“柔”非现代“柔”的语义
学习甲骨文,一个字就是一课,而且还得有历史情况辅证,而信息又有限,这样往往一个字就需几天的研究功夫。
看《老子》,除掉其中的语气助词、虚词,有实际意义的形容词,最多的一个字是“柔”字。这用python寻找词频很容易做到,我在前面《国学溯源之旅》连载中,把相关出处已经注明并简要解释。
“柔”按现在的解释,最通常的感觉是柔软、柔顺等等。老子的柔也是这个意思吗?
按笔者的理解,老子的“柔”绝非柔软这么一个单独的语义,而是一个复杂的阴阳一体思想的字。如果你按现代的“柔”的意思理解老子的“柔”,会直接导致理解错误。而这是当年儒教需要的解释,另外被归类为道家的庄子的主张也很配合,这很可能是历史上的儒学給道学下的一个小绊子。
柔-沧海桑田的原动力
“柔”甲骨文查无此字?
寻找这个柔字的甲骨文颇费周折,最终结果是查无此字。字体转换网很客气,很温馨,跳出个菜单告诉我,先去吃个鸡腿补补脑,回来再告诉我。结果就没回来。
那只好再从金文中中找,周朝统一使用的金铭文中也无此字。
接下来找篆字。这分大篆和小篆。大篆是周朝春秋后期秦国使用的文字,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命李斯用略微简化的小篆统一文字。从现代的出土的竹简来看,隶书当时已经在民间存在。
也就是存在这么一个含糊的时期,周朝的官方使用金铭文,其中的秦国使用大篆,而民间已经开始有更简化的隶书。
那么周朝春秋时期的楚国的文字又与官方文字有所不同,大约有2000左右字与周朝金文相类似,同样渊源来自于甲骨文,但是已经发现至少1000多字本地的字。这渊源不一定是来自正统沿袭的甲骨文顺序。另外,为美观修饰,楚地使用鸟书。也就是在一些字的位置用鸟头或美观的弧线代替笔画,以达到美观装饰的效果。并不影响语义。
这也是秦始皇统一后,要统一文字的一个历史前提条件。他看各地的奏报,居然得用翻译,这把他气坏了。
现在看最早出现的“柔”这个字,是大篆。也就是秦国大篆中有这个字。这时候还不叫秦朝。
“柔”哪来的?
①<形>草木始生;稚嫩。《诗经?豳风?七月》:“遵彼微行,爰求~桑。”
②<形>柔软;柔弱。《后汉书?光武帝纪》:“吾理天下,亦欲以~道行。”
③<形>和;顺。《管子?四时》:“然则~风甘雨乃至,百姓乃寿。”
④<动>安抚。《国语?齐语》:“宽惠~民,弗若也。”
这时期前后的古文查字典出现四次柔,意义并不同。这里并没有统计到《老子》中的柔。可是无缘看到以上这四本书的原版,我就奇怪当时的柔字怎么写的。后世传抄,都是利用的后世在用的字代替古代的字。
柔-滴水穿石
“柔”字猜想
假设甲骨文中没有柔字,会用什么字来表达这个意思呢?按照造字后世总结的基本原则,有主要的两种推测的可能性:软、矛。
首先枪毙“软”,甲骨文那个转换网站的电脑又去吃鸡去了。
那古人表达柔、软这个很重要的态如何表达?利用水这个字?但甲骨文的水是卦爻或者名词,可见资料未见软意。
不会使用“矛”来表达柔吧?这就有点刺激了。矛之刚硬和柔这两冤家能凑到一起?
可是按笔者分析,古人还真就这么干的。
“柔”,上古有“矛”意,谁把它变软的?
老子的柔并不柔。
这和止戈为武是一个意境。武的目的是止戈。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策。熔金属武器为鼎,这在周朝有记载。
而用矛代表柔这是同样用法,也就是处理事情的手段,表面看着是柔,但实际要达到的效果和长矛一样。这很阴阳一体。
戈
矛,本喻意是处理事端的强硬手段,象枪一样直截了当,长驱直入,但却要用柔这种态表达出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就是阴阳一体的古代文化。这似乎也是老子的用意。我前面连载解释了老子的柔、老子的水、老子无,哪个都会发飙的。黄老之学,可不是老庄之学,老子有点面目和善、姿态谦恭的暴脾气。一个楚国的相国伊尹苦苦想留(还是威逼?),老头子那么大岁数一走了之,也看出来这脾气挺大的。
练武术的知道,使用长枪,在杆上加暗劲、扭劲、绷劲,枪头出去的方向是变线的,而非直线性。尽管枪看似很硬,但此时如弹簧,枪头则指上打下,指南打北。这就是杵在那里硬硬的枪,一旦使用其柔的特性,威力巨大。太极武功,更强调这一点。当然现在的一些太极体操就不懂老子这个太极了。
老子的那个柔、水、无绝非现在的字意了,如果这个基础都不懂,学张三丰,不可能的。儒家的字意上动手脚,差点把道家的精髓废了,好在后世继承道家的还出现几个明白人,如张三丰这样的。画太极图的陈铎知道画鱼眼,也是懂老子意图的。
甲骨文的矛字转变
甲骨文的矛,字其中构件的弯曲,是否有表现这个柔,象柳枝一样的弹性的寓意呢?
矛的金文。头条之外该文均属盗版
也就是金文中的矛很清楚了,没有柔的意思。箭头所示,是最类似甲骨文的矛。因为有网站显示了甲骨文的矛字。
但该网站显示该字为柔的甲骨文。我只发现这一处。
这和金文的矛还是有点区别。金文的矛多了一个耳朵,少了一对矛的穗。从简化来讲,少一对穗很正常,而多个耳朵也正常,因为当时矛变成了戈。这个耳朵是戈的象形。也就是矛居然是由柔演变来的。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产生争议了。
也就是柔和矛在上古可能不区分。
矛
甲骨文的柔这个弯曲的穗被解释为树木的枝条,这是被用来做矛用的材料。就像柳枝,很有弹性。所以柔。至于两层同样的穗,实际是由于抽象美感变形引起的。上面一层的一对穗,实际是枪尖的意思,这和金文一致。而下面的穗被金文变成戈的横出部分,这是武器进化史的证明。枪的问题是一旦全力扎入,拔不出费劲,而此时易被对手攻击,而戈解决了这问题。
也就是古代的矛居然就有柔的意思。
从篆字的柔来看,矛与柔的区别就差一个木。
但是金文中的矛,并没有木,而是从前期的矛的模样变成戈的模样。金文中这个字被翻译成矛,而非柔。直到金文大篆,依然没有木象。直到小篆,矛与柔才区别开来。
而老子使用的楚字在小篆形成之前,与秦国的大篆同期。这时候矛与柔在楚国是否区分了呢?
柔取矛象,这有点抽象不到一起,不免匪夷所思。这两意思在什么时候分叉的呢?
以柔克刚
矛与柔的区分时间
也就是柔这个字很大可能在老子这第一次出现。他表达的很阴阳,象矛一样的柔,要的是矛刚性里面的揉劲,同时具有柳枝的飘逸。
老子的柔,是太极的鱼眼,老子的无(最小的有)的一种表象,是刚强,是进攻,是顺势,而非柔软、懦弱、不作为。前文字典中介绍的柔的古文意思,老子这个柔的语意中也都包括了。这已经不是你现在的柔的,它是柔与刚的一个动态的尺度、分寸的表达。
这是无级变速的太极表达,带档位的表达是八卦和周易了。而五行重点表达的是相互作用的关联性和运动性。
现在再看《道德经》吧,不用管它什么版本,儒家2000多年来并没有动多少字的手脚,动的仅仅是字意的手脚。《老子》这五千字一旦在当时公开发行,改字这会产生记录的,酸腐文人会互相诋毁,唯独改字义才有成功的机会,而且你永远都仅仅是猜想,证据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