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六爻预测的必记知识大全,让学六爻更简单
周易六爻预测好不好学?不来学习你怎么知道?六爻预测中有许多要记得知识点,今天小易整理出来一部分,供大家学习参考。
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相生顺序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五种相生的关系是古人从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体的解释有很多种。比如,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水的滋润,所以水生木,木又能生火,所以木生火,火燃烧后留下灰烬成为土,所以火生土,土中的矿石可以提炼金属,所以土生金,金属做成的容器可以盛水,所以金生水。
五行相克的顺序为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能灭火,所以水克火,火能融化金属,所以火克金,金属器具可以砍伐树木,所以金克木,植物生长消耗土地的养分,所以木克土。土能挡水,所以土克水。
五行中的木指东方,特征是生长,柔和,温暖,早晨、春天、植物,绿色等信息;火指南方,特征是炎热,光芒,升腾,夏天,红色等信息;金指西方,特征是清凉,肃杀,收敛,金属,秋天,白色等信息;水指北方,特征是寒冷,潮湿,冰霜,冬天,黑色等信息;土指中间,特征是包容,养育,四季,中央,黄色等信息。
八卦口诀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乾卦是三条长线,
坤卦是六条断线,
震卦像一个上面开口下面有底的容器(钵盂),
艮卦像一只倒扣的碗,底面朝上,开口朝下,
离卦两头实中间虚,
坎卦两头虚中间满,
兑卦上面缺了,
巽卦下面断了。
八卦信息表
八卦大致所代表的信息,在断卦中经常使用,需要熟练掌握。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将其归纳如下:
六十四卦卦名表
六十四卦的卦名不是很好记,却是必须记住的,虽然有歌诀,但是很生硬,我认为还不如勤加练习,熟能生巧记忆的更快。我初学时,采用的方法是正反两两一组读卦的全名,比如天水讼,水天需;天火同人,火天大有;泽雷随,雷泽归妹等等。读一两天后,让老婆在纸上任意画六道杠杠,然后我猜卦名,如此往复,效果还不错。
十天干
天干因为共有十个,所以一般称为十天干,他们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口诀记法: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
具体来说,甲和乙在正东方,属木;丙和丁在正南方,属火,戊和己在中央,属土;庚和辛在正西方,属金,壬和癸在正北方,属水。
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地支与阴阳:天干和地支具有同样的阴阳属性,都是奇为阳,偶为阴,也就是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2、地支与五行。地支的五行十分重要,分别是: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亥子属水,丑辰未戌属土。
3、地支的方位:子为正北方,丑、寅为东北方,卯为正东方,辰巳为东南方,午为正南方,未申为西南方,酉为正西方,戌亥为西北方。
4、地支与月份:正月为寅、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四月为巳、五月为午、六月为未、七月为申、八月为酉、九月为戌、十月为亥、十一月为子、十二月为丑。
5、地支与季节。十二地支与季节是相对应的,其中寅卯辰为春季,巳午未为夏季,申酉戌为秋季,亥子丑为冬季。
6、地支与时辰:子时(23 至 1),丑时(1 至 3),寅时(3 至 5),卯时(5 至 7),辰时(7 至 9),巳时(9 至 11),午时(11 至 13),未时(13 至 15),申时(15 至 17),酉时(17至 19),戌时(19 至 21),亥时(21 至 23)。
7、地支与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8、地支与器官。分别是亥子为膀胱、肾,寅卯为肝胆,巳午为心脏,申酉为肺,辰戌丑未为脾胃。
9、地支与数字: 1 到 12。子 1,丑 2,寅 3,卯 4,辰 5,巳 6,午 7,未 8,申 9,酉 10,戌 11,亥 12。
10、地支与八卦:子对应坎卦,丑寅对应艮卦,卯对应震卦,辰巳对应巽卦,午对应离卦,未申对应坤卦,酉对应兑卦,戌亥对应乾卦。
地支相合相冲
相合为: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如下图
相冲为:子与午相冲,丑与未相冲,寅与申相冲,卯与酉相冲,辰与戌相冲,巳与亥相冲。
六十花甲与纳音歌
对于六十花甲,古人编了一首纳音歌,主要表达的是其五行属性和象征的事物。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傍土,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戌乙亥山头火,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己卯城头土,庚辰辛巳白蜡金,壬午癸未杨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丁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甲辰乙巳覆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戌辛亥钗钏金,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二十四节气与干支纪年
二十四节气来对应干支纪年,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为便于记忆,古时就流传着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雨水对应寅月,大致从公历 2 月 5 号左右开始;
惊蛰,春分对应卯月,大致从公历 3 月 5 号左右开始;
清明,谷雨对应辰月,大致从公历 4 月 5 号左右开始;
立夏,小满对应巳月,大致从公历 5 月 5 号左右开始;
芒种,夏至对应午月,大致从公历 6 月 5 号左右开始;
小暑,大暑对应未月,大致从公历 7 月 7 号左右开始;
立秋,处暑对应申月,大致从公历 8 月 7 号左右开始;
白露,秋分对应酉月,大致从公历 9 月 7 号左右开始;
寒露,霜降对应戌月,大致从公历 10 月 7 号左右开始;
立冬,小雪对应亥月,大致从公历 11 月 7 号左右开始;
大雪,冬至对应子月,大致从公历 12 月 7 号左右开始;
小寒,大寒对应丑月,大致从公历 1 月 5 号左右开始。
纳甲
所谓纳甲,就是在排卦的过程中给六十四卦的每一爻分别装上天干地支。纳甲时,从初爻开始,一直到上爻结束,一般将所纳的天干地支写在卦的前面。乾坎震艮四个阳卦,按天干地支的顺时针顺序纳甲,坤巽离兑四个阴卦,按照逆时针顺序纳甲。口诀为:
乾内甲子外壬午,坎内戊寅外戊申;
震内庚子外庚午,艮内丙辰外丙戌;
坤内乙未外癸丑,巽内辛丑外辛未;
离内己卯外己酉,兑内丁巳外丁亥。
六亲
六亲是指父母、兄弟、子孙、妻财、官鬼,包括我(起卦的人),统称为六亲。六亲并不是单单指这六种亲属关系,而是利用这六种关系来模拟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六亲只是一种符号,它可以代表很多意思。
更多六爻预测必记知识点,关注知微易学会,让六爻预测知识点记得更简单,让学习六爻预测不再难!
学习六爻
我们最专业
免费初级入门
只需一步
轻轻点击关注撩我们
苏东坡没吃过的,就不是好果子
人人可以脱口而出的东坡荔枝诗,不过是苏东坡荔枝通吃历史中的一小片。
在他到广东吃到荔枝前,苏轼关于的荔枝经历已经很丰富了。首先,四川有荔枝,眉山苏家老宅的院子里就栽了一棵。
眉山气候温润潮湿,日照时间短,不适合种植荔枝,但三苏祠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苏东坡亲手种植的荔枝树在祠内,曾经果实累累。2007年,三苏祠工作人员又在原址重新栽种了一棵荔枝树
在定州,苏东坡吃到蜜饯荔枝。
在惠州初见荔枝,始于三月,荔枝还挂在树上。
吃到广西的龙眼,苏东坡变心了。
株连荔枝的,不仅有龙眼,还有“杨梅卢橘次第新”。
卢橘是什么?苏东坡吃了多少卢橘?
苏东坡在黄州吃到了什么好果子?
苏东坡有几处果园,园子都有什么果树?
四川荔枝等着我
元祐五年,苏东坡第二度到杭州。这一回是州长。老家来信了,他回信眉州老友蔡子华,怀念故乡的白鱼紫笋,老宅里的那棵荔枝树,和满树的荔枝。
《寄蔡子华》
故人送我东来时,
手栽荔子待我归。
荔子已丹吾发白,
犹作江南未归客。
江南春尽水如天,
肠断西湖春水船。
想见青衣江畔路,
白鱼紫笋不论钱。
霜髯三老如霜桧,
旧交零落今谁在。
莫従唐举问封侯,
但遣麻姑更爬背。
荔枝蜜饯很难忘
苏东坡最后一个高官职位是河北军区的司令(端明殿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充河北西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知定州)。在这里,他吃到了“蜜渍生荔支”,难忘之极,一唱三叹,连写三篇。
《次韵曾仲锡承议食蜜渍生荔支》
代北寒荠捣韭萍,奇苞零落似晨星。
逢盐久已成枯腊,得蜜犹疑是薄刑。
欲就左慈求拄杖,使随李白跨沧溟。
攀条与立新名字,儿女称呼恐不经。
《再和曾仲锡荔支》
柳花著水万浮萍,荔实周天两岁星。
(柳至易成,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荔支至难长,二十四五年乃实。)
本自玉肌非鹄浴,至今丹壳似猩刑。
侍郎赋咏穷三峡,妃子烟尘动四溟。
莫遣诗人说功过,且随香草附骚经。
《次韵刘焘抚勾蜜渍荔支》
时新满座闻名字,别久何人记色香。叶似杨梅蒸雾雨,花如卢橘傲风霜。每怜莼菜下盐豉,肯与葡萄压酒浆。回首惊尘卷飞雪,诗情真合与君尝。
由左到右分别是妃子笑、糯米糍、桂味的荔枝干
荔枝高潮来了
惠州三月,苏东坡洗了温泉,在瀑布下洗发,开心,唱歌,坐着轿子优哉游哉。顺道进了荔枝园,荔枝树上挂果累累。85岁的老人家盛邀苏东坡:下果的时候来哈,带酒来,可乎?苏东坡满口答应。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并引)》
三月四日,游白水山佛迹岩,沐浴于汤泉,晞发于悬瀑之下,浩歌而归,肩舆却行,以与客言,不觉至水北荔支(枝。全文同)浦上。晚日葱昽,竹阴萧然,时荔子累累如芡实矣。有父老年八十五,指以告余曰:“及是可食,公能携酒来游乎?”意欣然许之。归卧已觉,闻儿子过颂渊明《归园田居》诗六首,乃悉次其韵。始,余在广陵和渊明《饮酒二十首》,今复为此,要当尽和其诗乃已耳。今书以寄妙总大士参寥子。
其四
老人八十余,不识城市娱。
造物偶遗漏,同侪尽丘墟。
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
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
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
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
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
有酒持我饮,不问钱有无。
荔枝谱上,陈家紫是最好的荔枝。跟惠州荔枝比一比,“陈家紫”未必就是第一名。东坡啊,你坐树下随便吃。吃不完没关系,带回家给儿子。
四月十一日,终于,苏东坡吃上了正宗的惠州荔枝。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南村诸杨北村卢,(谓杨梅、卢橘也。)白花青叶冬不枯。
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支为先驱。
杨梅、卢橘先上市。水果也有“先驱”、后进之分。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
荔枝的外套是红盔甲,真是不像红纱。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无需贵妃代言。荔枝自是大V。
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
老天有编程,宝贝藏深山。
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赪虬珠。
桂酒配荔枝,真是没得说。
似闻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予尝谓荔支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惟江鳐柱、河豚鱼近之耳。)
没辙了,只好用水鲜说水果。
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
做官就为一张嘴,做官久吃遍鲜。莼菜羹、鲈鱼刺身都一般般。
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人间哪里不作梦,南下原来更值得。
惠州白云嶂山脚的古荔枝树,树龄数百年,最大的一棵能产两三千斤果。
东坡是吃家,还是诗家。不免一吃再吃,一叹再叹。荔枝好吃,也是上好题目。
《荔枝叹》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荔枝龙眼双绝。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汉代荔枝在广东,唐代荔枝出四川。
涪州当年贡荔枝,现今涪陵榨菜更闻名。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都是福建武夷茶,
丁谓做大龙团,蔡襄做小龙团。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洛阳人家只好进贡牡丹花。
老少咸宜天下皆知的荔枝金句来了。
《食荔支二首(并引)》
惠州太守东堂,祠故相陈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支一株,郡人谓将军枝。
今风大熟,赏啖之馀,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纵猿取之。
其一
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
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
料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
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
紫衣、红衣、黑衣,荔枝各家不同。
其二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支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转身投龙眼一票吃货苏东坡,以吃为本,喜新厌旧。吃到了广西极品龙眼,东坡对荔枝就有一点轻慢。好在,荔枝还是并列第一。
《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支》
“龙眼与荔支,异出同父祖。
龙眼和荔枝还真是亲戚。
都是“无患子科”。
端如甘与橘,未易相可否。
异哉西海滨,琪树罗玄圃。
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
坐疑星陨空,又恐珠还浦。
图经未尝说,玉食远莫数。
独使皴皮生,弄色映琱俎。
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污。”
生在海边不是耻辱,
恰恰免受贵妃一样的污辱。
龙眼俗称“桂圆”,果核乌亮,看起来像传说中“龙”的眼睛。广西人将桂圆肉当作送礼佳品。
《荔枝龙眼说》
闽越人高荔子而下龙眼,吾为评之。荔子如食蝤蛑大蟹,斫雪流膏,一噉可饱。龙眼如食彭越石蟹,嚼啮久之,了无所得。然酒阑口爽,餍饱之余,则咂啄之味,石蟹有时胜蝤蛑也。戏书此纸,为饮流一笑。
荔枝、龙眼谁第一?这个奇葩说辩论题,是福建人发起的。蝤蛑(音读“油馍”)是海边泥沙中的小螃蟹。这里跟大蟹连在一起,重音是大蟹。荔枝相当于海里的大螃蟹。龙眼就像淡水中的小螃蟹,吃了半天,好像没吃出啥东西。但是酒席将尽,口爽、餍饱之后,小螃蟹胜过大螃蟹,龙眼胜过荔枝。东坡保守的、不好意思的说,“有时胜过”。
卢橘是什么卢橘不是橘子,在苏东坡笔下,卢橘是枇杷。
《真觉院有洛花,花时不暇往,四月十八日,与刘景文同往赏枇杷》
绿暗初迎夏,红残不及春。
魏花非老伴,卢橘是乡人。
井落依山尽,岩崖发兴新。
岁寒君记取,松雪看苍鳞。
《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尝滟玉蛆。
暂借垂莲十分盏,一浇空腹五车书。
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
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
《赠惠山僧惠表》
行遍天涯意未阑,将心到处遣人安。
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已不看。
欹枕落花馀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
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
枇杷树的叶子与古代乐器琵琶很相似,故偕音而得“枇杷”之名
枇杷杨梅总是联袂出场《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于浴室东堂八年六月乞会稽将去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三首》
乞郡三章字半斜,庙堂传笑眼昏花。
上人问我迟留意,待赐头纲八饼茶。
尚书学士得赐头纲龙茶一斤,
八饼,今年纲到最迟。
梦绕吴山却月廊,白梅卢橘觉犹香。
杭州梵天寺有月廊数百间,
寺中多白杨梅、卢橘。
会稽且作须臾意,従此归田策最良。
东南此去几时归,倦鸟孤飞岂有期。
断送一生消底物,三年光景六篇诗。
《皇太后阁六首》其一
上林珍木暗池台,蜀产吴包万里来。
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
杨梅是与荔枝、葡萄齐名的古代果品。历代诗人作杨梅诗,多赞其胜过荔枝。
唯一一次杨梅单独出场,还“不值钱”。
《参寥惠杨梅》新居未换一根椽,只有杨梅不值钱。莫共金家斗甘苦,参寥不是老婆禅。
在黄州吃到的水果苏轼在黄州吃到橄榄,有诗为证。中国橄榄在诗经时代就有了,跟西方橄榄不同。此外,在黄州出场的,还有覆盆子。很多人记得的覆盆子,是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苏东坡的覆盆子呢,有《覆盆子帖》为证。
橄榄
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
覆盆子
“覆盆子甚烦采寄,感怍之至。令子一相访,值出未见,当令人呼见之也。季常先生一书,并信物一小角,请送达。轼白。”
苏轼《覆盆子帖》,目前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覆盆子是杜道源送给他的,帖子也是写给他的。给章质夫的尺牍中,覆盆子是一味药,苏东坡以专家的口吻写到:
“覆盆子若不真,即无效。前者路傍摘者,此土人谓之插秧莓,三四月花,五六月熟,其子酸甜可食,当阴干其子用之。今市人卖者,乃是花鸦莓,九月熟,与《本草》所说不同,不可妄用。”
苏东坡的果园苏东坡的果园有两处,一处在凤翔,一处在汴京。凤翔苏轼的官邸大院里,有著名的喜雨亭,有可种莲养鱼的池塘,有斗酒换来的牡丹,以及众多的果树,品种有李子、杏子、梨子、枣子、樱桃、石榴等。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序》
予既至岐下,逾月,于其廨宇之北隙地为亭。亭前为横池,长三丈。池上为短桥,属之堂。分堂之北厦为轩窗曲槛,俯瞰池上。出堂而南为过廊,以属之厅。廊之两旁各为一小池,皆引汧水种莲养鱼于其中。池边有桃、李、杏、梨、枣、樱桃、石榴、樗、槐、松、桧、柳三十馀株,又以斗酒易牡丹一丛于亭之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和答,凡二十一首。
李
不及梨英软,应惭梅萼红。西园有千叶,淡伫更纤穠。
杏
开花送余寒,结子及新火。关中幸无梅,汝强充鼎和。
梨
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为尝蠲夏渴,长见助春冰。
枣
居人几番老,枣树未城槎。汝长才堪轴,吾归已及瓜。
樱桃
独绕樱桃树,酒醒喉肺乾。莫除枝上露,从向口中溥。
石榴
风流意不尽,独自送残芳。色作裙腰染,名随酒盏狂。
凤翔有园子无名字,而苏家在汴京的园子有名字,叫“南园”。
“南园”,是苏轼一家在汴京买下的第一套房子,位置在汴京内城西墙宜秋门门里,二环以里。根据苏轼苏辙的诗歌笔记,“南园”确定有葡萄和石榴。
葡萄
“荒园无数亩,草木动成林。春阳一已敷,妍丑各自矜。蒲萄虽满架,困倒不能任。可怜病石榴,花如破红襟。葵花虽粲粲,蒂浅不胜簪。丛蓼晚可喜,轻红随秋深。物生感时节,此理等废兴。飘零不自由,盛亦非汝能。”(《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二)
出一道思考题:《红楼梦》的荔枝出现在哪一回?谁吃到了?鲜荔枝在哪一回?蜜饯荔枝在哪一回?
课程原价109元,点击图片加入南周年会员可免费领取。
夏辰
“80后”面塑非遗传承人:让巧手艺实现致富梦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23日电 题:“80后”面塑非遗传承人:让巧手艺实现致富梦
中新网记者 张玮
“小鸡、小兔、毛毛虫……大概六七岁的时候,奶奶帮村里办喜事的人家捏面塑,我就坐在她身边跟着学。”贺春梅从有记忆起,就与奶奶和面塑分不开。
天气转暖,万物生长。不久前获评清水河面塑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贺春梅,这几天不断往返于市区和村子里,她要将村里的妇女都招呼起来,集中培训面塑制作技艺,形成产业链,让面塑文化传承下去,也能用这门儿巧手艺振兴村里的致富梦。
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早已成为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的面塑古朴、豪放、深厚;而长江流域的则细致、优美、精巧。
图为贺春梅展示面塑制作技艺。 张玮 摄
1982年,贺春梅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宏河镇高茂泉窑村,从小成长在黄河岸边的她,传承了太姥姥和奶奶的面塑手艺,如今年纪轻轻的她,已是做了30多年面塑的“老手艺人”。
在贺春梅的记忆深处,每逢周村乡亲们给孩子过生日、圆锁,奶奶就会受邀领着她去就给人家捏面锁、十二生肖、九石榴一佛手等面塑。
耳濡目染中,贺春梅爱上了面塑。“那时候白面奇缺,奶奶就出外掏红胶泥,用水和好,让我捏动物。”
有时为了捏好一条尾巴或者是一个耳朵,奶奶会不断手把手地教贺春梅,直至她学会为止。
“村子里的面塑文化流传的时间更久一些。清明节捏寒燕、中元节捏面人,甚至娶媳妇、孩子过满月、12岁圆锁都离不开面塑‘捧场’,讨个吉利。”时至今日,在贺春梅的老家,这项民俗文化仍较完整地保存着。
面塑技艺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门儿“争分夺秒”的硬功夫。贺春梅告诉记者,和面时要掌握好软硬度,发面时要讲究时辰,蒸的时候要把握火候。
“面半发酵的时候就要抓紧时间捏型、剪样儿,做好造型后静置发酵到表皮圆滑,上笼蒸。”贺春梅说,蒸的工序也很考究,“大火转小火,让蒸汽慢慢散去,要不然就破皮儿了。”
门里出身,自会三分。作为面塑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即使长大后的贺春梅为了给两个孩子陪读,离开了故乡,但她从未放弃面塑技艺,每逢过年过节,亲戚朋友、乡里乡亲还是最青睐她的手艺。
“那时候,孩子们去上学,我就自己在家捏面塑,做好的成品就拉回老家保存起来。”如今,贺春梅的家里摆满了一组组五颜六色、巧夺天工的面塑作品,她告诉记者,做一个枣山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
图为贺春梅将自己捏的寒燕送给民众。 张玮 摄
贺春梅说,这些作品从没想过售卖,只为取悦自己,“还有一些馈赠了亲友。”
一次偶然的机会,贺春梅萌生了传承手艺、振兴乡村经济的想法。
贺春梅的一个老乡在市区里开了一家清水河特产店,每逢中秋节,独具特色、现做现卖的清水河月饼吸引各地食客接踵而至。
“去年中秋节前夕,店里做月饼缺人手,我便受邀去帮忙捏‘玉兔’。”贺春梅讲到这段经历,眉眼带笑,“网络直播带货让很多网友钟情于我捏的‘玉兔’,订单爆棚。”
每天早晨7点上工,一直到深夜12点收工,贺春梅一天捏二三百个“玉兔”,从不觉得累。“第二天一睁眼,作品销售一空,最远的订单来自上海,真的很开心。”
贺春梅突然意识到,原来,民间面塑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意义,它绝美的身姿仍备受世人青睐,使其成为一种“出于俗而脱于俗”的朴素文化。
顾客的认可更加“挑逗”起贺春梅对面塑技艺的热情和才思,于是,她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决定要把这份手艺传下去、传出去。
图为贺春梅的面塑作品。 张玮 摄
为了让自己的技艺更加纯熟和精炼,2021年底,贺春梅专程到有着千年面塑历史的山西岚县岚城镇深造,主攻龙凤、孔雀、水果、花篮、面猪、面羊等面艺制作技艺,并掌握了彩色面塑精加工的设计、步骤和配方。
如今,面塑技艺对于贺春梅来说不仅仅是爱好,更是一份责任,甚至,她的用心感染着家人。
平时,贺春梅在家悉心研究面塑样式的时候,刚上大一的女儿会帮她画图、配色。“我觉得还挺好看,有了年轻人的思路,也是一种创意。”
目前,贺春梅已经开始着手注册品牌,并培养一批农村妇女,“从她们手里回购面塑成品,进行再创作后销售出去。”
“她们只需要发挥各自所擅长,将样式做细、做精。”贺春梅说,每人每年增收两三万不成问题。(完)
故乡石榴甜
在走出大凉山之前,我以为,全世界只有我的故乡才有石榴。两列南北走向的大山,把一条蜿蜒曲折的安宁河夹在中间。岸上的生灵仰仗河里的高山泉水,得以葳蕤繁衍。
我的故乡就在安宁河畔一个叫大中坝的村庄。村子小,石榴却极多。河坎、沙滩、荒地、沟渠边沿、道路两边……只要有一把泥土几星水汽,就有一棵或几棵繁茂的石榴树。尤其是村子里,房前屋后,三五棵成林,七八棵成片。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把石榴跟梨、桃、柿等一样,当作为经济作物来伺候,得看挂果率和收成。而从大中坝走出来的孩子,念念不忘的,却是石榴的模样,从开花到落叶,从果实到气息;如同离开娘的孩子,永远忘不了的,是母亲的牵挂和叮嘱。
依我看,春天不是从日历上开始的。历书上的春天总比自然界的春天节奏快,历书上的春天来临的时候,人们还裹在厚厚的衣裤里,臃肿得看不出春天的样子。可是石榴忍不住了,把积攒一冬的激情很大方很潇洒地,用暗色调的粉红在枝头上宣泄出来——不是花苞,而是叶芽。从树根到树梢,每一根枝上都长出薄薄的一片两片叶子,带着蓬勃新鲜的酱红。近处查看,像一夜之间生出无数带着婴儿红的小手,欢呼并拥抱无形的春天;隔一段距离远远望去,整片石榴林犹如穿上薄如蝉翼的霓裳。春风携带着豆麦花之香拂过,霓裳便巾袂起舞,扬起来,飘起来,犹如村庄为下地的劳作者和返乡的远客挥动的红纱巾。
桑葚青里透红,燕语莺歌,农人开始收割冬小麦的时候,石榴树的叶片绿得像一片片翡翠,叶面上了釉一般,闪闪地反着光亮。蜜蜂正忙呢。石榴树葱茏的绿叶间,繁星一般绽开火红的花朵,是它们打蜜采粉的好去处。石榴花的骨朵外面是一层肉肉的皮,顶端像顽皮的孩子嘟起的嘴巴。绽放的时候,嘟起的嘴巴乍开,变成五星或四星的花萼裂片,花萼裂片内部,裙裾一般围着一圈多皱的花瓣,每一片花瓣都呈叶儿形状,像小小的蒲葵扇,自由舒展地伸到裂片外面。那才真叫薄如蝉翼呢。中间是鹅黄色的花蕊,里面藏着花粉,正中蜜蜂的意。石榴树林里,整天嗡嗡嘤嘤,热闹非凡。听听那繁忙的声音,懒汉可以改过自新,勤劳者会更加辛勤。
除了红色,石榴花还有白色、黄色、粉红和玛瑙色等多种,独以红色为最。
石榴花有雄雌之分,一开花便能分辨。雄花,花丝无毛,花尾又尖又细;雌花,花尾带有子房,花朵中的花柱又长又壮。雄花开不多久,就会自然落下——花期中的满地落英,除了纷飞的花瓣,还有完成使命的雄花。雌花的子房渐渐长成铃铛一般的青果,从前嘴巴一般张开的花萼裂片,退去了红色,一色青绿。花萼裂片随着果子变大,越来越像圆圆的果子头上的一顶皇冠。小南风轻轻吹过,石榴果便与树枝一道荡秋千,那份闲情与自信,自是陶潜也莫及的恬静与自然。
农历七月半前后,石榴便成熟了,挑选果皮平滑圆润的摘下,打开果皮,分瓣儿排列着玛瑙一般浅红透明的石榴籽。石榴是极好的水果,具有平肝养胃,消痰化食,清心明目功效;还可以抑制癌症,兼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吃法却有些讲究,那就是必须把透明的石榴籽从石榴瓣儿上撸下来,再放嘴里。1984年,村里来了一群架铁塔的工人,村里人好客,送给一个重庆铜梁人几个石榴,他吃了一个便摇头摆手说:“里面的籽倒是不错,就是皮太难吃!”原来他把石榴当苹果,捧起来便啃。
石榴不仅可以做水果,还可以带到供桌上祭神。传说,石榴是从阴曹地府传到阳间来的,从前专为冥府高官受用。打鬼的钟馗耳朵上别了一朵火红的石榴花,不知是否与这个传说有关。七月半祭祀祖先,八月十五敬月兔,安宁河两岸,有哪家供桌上不摆石榴的?石榴原本寓意多子多福,也是丰收的象征。
金秋,雁儿北来,家燕南归。收获后的田野,只留下静静的草垛。忙碌一年的人们安静地坐在屋檐底下,任秋风在身上吹拂。季节搁浅在秋声里。石榴叶子变成深厚纯朴的明黄色,随着秋风,落花一般,阵雨一般落下,落下。落光叶子的石榴树也有动人之处,旭日东升或夕阳落下,柔和的光芒自一丛丛光秃秃的树枝背后映照过来,是可以入画的美妙景象。(李新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