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子女线怎么看图解(子女线怎么看)

子女线怎么看图解(子女线怎么看)

骨龄是判断孩子身高能长到几岁的标准!各年龄骨龄的对照表快来看

#护苗有我2023#

我的孩子还能长高吗?还能长多少?”这可能是父母心中不可避免的担忧和疑虑。

如何正确判断孩子的成长现状和潜力?依靠年龄、感觉?不,更可靠的方法是“测量骨骼年龄”

#育儿事务所#

到底啥是骨龄?

人类的生长发育可以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理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骨龄更能准确地反映儿童的真实生长发育水平。

一些影响儿童身高的疾病,如性早熟、肾上腺疾病、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可以通过骨龄测量提前发现。早期发现意味着能帮孩子们争取宝贵的长高时间。

对于健康的孩子来说,定期监测骨龄不仅可以了解孩子的成长潜力,还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来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

骨龄检测也很方便,只需拍摄左手正位X线光片,后期与正常骨骼发育标准(或评分)进行比较,计算实际骨龄。拍骨龄片的辐射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 你家孩子身高是中等还是优秀?孩子骨龄发育是否异常?

● 孩子还能长高多少?能长到几岁?

●识别图片帮您免费评估!(附运动长高视频)

请长按二维码识别图片,花一分钟时间来让黄主任测测孩子身高是否正常吧!

生理年龄13岁,骨龄却15岁!

13岁的甜甜身高1.48米,最近半年没长多少。父母带她去医院做骨龄测试,发现13岁的她骨龄已经15岁了,比实际年龄大2岁!

这意味着甜甜的骨骺很快就会闭合。骨骺闭合失去了长高的机会。根据目前的情况,成年身高不会超过1.5米;

像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很矮,但不愿意面对,抱着晚长的希望;

结果错过了最好的干预期,如果能早点测量骨龄,也可以通过饮食、生活方式、药物等干预帮助,但现在无能为力。

骨龄什么情况下正常?

正常情况下,儿童骨龄一般与实际年龄一致,上下浮动不超过1岁。在疾病状态下,骨龄往往与实际年龄不一致。

*骨龄小于实际年龄,可能与身体发育迟缓、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有关;

*骨龄大于实际年龄,可由性早熟、肾上腺疾病等引起。

但由于骨龄的可变因素和个体差异,性别、内分泌、地域、种族、遗传、营养等都会影响骨龄,因此:预测终身高≠实际终身高。

骨龄的预测并不意味着最终的身高,而是随着骨龄和生长率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骨龄必须定期检查,进行动态监测哦!

各年龄骨龄正常的生长速度是多少呢?

以孩子骨龄为准。建议各位家长收藏.

1、1岁以内增长25cm,身高达到75cm;

2、2岁增长10-12cm,达87cm;

3、3岁到5岁年长幅7至8公分

4、5岁至青春期前(女10岁骨龄,男12岁骨龄)。每年5–7cm;

5、青春期突长期(女10至12岁骨龄,男12至14岁骨龄),年长幅8-10cm。

6、青春缓长期(女12至13岁骨龄,男14至15岁骨龄),年长幅5公分左右。

7、青春期生长后期,女13至17岁骨龄闭合,男15岁至18岁骨龄闭合,总共1至3公分长幅。

子女因果:如何知道孩子假装抑郁症#思想线#抑郁症#

子女因果:如何得知孩子是否假装抑郁症?(二)

佛家有一种叫他心通的能力,即能够感知他人的思维和想法。但常人无法察觉,怎么办呢?其实,每个人的思维活动都会在头脑中形成思想线,只要捻动这根线,就可以得知其真实想法。

例如,当女儿不想去上学时,母亲可以在梦境中进入她的梦境,通过捻动思想线,得知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女儿的想法很简单,她不想上学,因为学习太辛苦,与玩手机、看电视、追剧相比,上学更让她难受。然而,女儿又不得不上学。

女儿之前想过用什么方法来逃避上学呢?她想过假装生病,但生病也让她不舒服。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女儿想到了假装抑郁症,因为抑郁症不易被发现,尤其是轻度和中度抑郁症。所以,她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逃避上学。

然而,母亲不能轻易拆穿女儿的谎言,因为这可能导致女儿走向极端。

第一,母亲要时刻陪伴女儿,避免她与不良朋友接触。

第二,虽然学习很辛苦,但母亲可以陪伴女儿一起学习,监督她的学习进度。

第三,母亲要时刻关注女儿的身体状况,如果她生病了,就必须请假陪伴她,直到她康复。

总之,母亲必须通过非监视的方式,了解女儿的真实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女儿真的患有抑郁症,需要及时治疗。但如果女儿是假装的,母亲也不能轻易揭穿,以免给她造成更大的伤害。然后你就得吃药了,当着我的面吃。孩子并不傻,他明白那是什么东西。吃了之后真的会有问题。孩子最大的问题在于,她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想被你看到。

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妈妈会一直陪着你,什么都不会做。然后跟你一起看电视剧,或者和同学聊天。你可能不好意思在妈妈面前和同学聊天,那就看看电视剧吧。表现出一副病得快死的样子。

·第四件事情、最后这个女儿是什么?她实在装不下去了,只好承认自己病了。因为她只是想得到娱乐,而不是去上学,上学其实很痛苦。没关系,妈妈会和你一起承受痛苦,帮助你学习。

·第五件事情、这个孩子是怎么改变的?他真的变得越来越好。所以我告诉你,对付聪明的孩子,你必须有一个狠心、无所畏惧的妈妈,否则很难解决问题。

父母的这种行为,孩子最反感,可惜很多父母并不知道

教育家卢梭说:“世界上最没用的教育方式,就是发脾气、讲道理和刻意感动。”

然而,现在有太多的父母,有意无意中喜欢用“卖惨”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

可惜,“自我感动型父母”无法感动孩子,也得不到自己所期待的。

01

一位妈妈在网上发帖,说最近天天买10元钱一个的猕猴桃,每次猕猴桃肉取出来给女儿吃,她则嚼一嚼剩下的皮。

如果家里经济紧张,父母自己舍不得吃,却愿意省吃俭用给孩子买好吃的,这的确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爱。

但是,这位妈妈应该不至于经济拮据到无法多给自己买一个吧,更重要的,她还把这件事发到网上广而告之,其背后的心思就耐人寻味了。

发帖的目的是什么呢?无非是想让更多人知道自己是一个好母亲,那这个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好母亲”的人设,而与孩子无关。

如果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自我满足,这样的父母往往会忽略孩子真正想要什么。因为他们更在乎好父母应该怎么做,而不关注眼前这个孩子的需求。

心理学上有句话:“看见才是爱。”沉浸在“好妈妈/爸爸”剧情中的父母,看不见真实的孩子,所以他们无论付出多少,孩子都无法感受到亲子间流动的爱意。

02

除了满足好父母需求,还有一种自我感动型付出的背后,潜伏着父母想以此控制子女的心思。

演员朱雨辰在参加一个综艺节目时,讲述了和母亲间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母亲给朱雨辰煮了一碗面。朱雨辰说:“我不是说了不喜欢吃这个么?怎么又煮了?”

母亲则伸出自己的手给他看,说:“为了给你煮面,我手都被烫伤了呢。”

朱雨辰不得不吃掉那碗自己不喜欢的面。

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做父母的不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多做些事情,凡是自我牺牲的父母,往往对孩子极端自私,会从感情上掌握住孩子,过分的牵挂往往是占有欲的伪装。”

当父母不停告诉孩子,自己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做了多少,牺牲了多少,其背后的潜台词就是:“如果你不按照我的期待去做,你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父母“自我感动式”地付出,常常只是为了占据道德制高点,为了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

03.

那么,父母这种“自我感动式”的爱,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呢?

短片《茉莉的最后一天》中,茉莉的母亲原本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为了能更好好培养女儿,母亲放弃自己的事业,全职在家照顾茉莉。

每一天,母亲都反复说着类似的话。“我为了你连自己的前途都放弃了。”“如果没有你,我早就是教授了。”“我做这么多,你如果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我。”

一开始,茉莉还拼命学习,希望用好成绩来报答母亲。但是,母亲的要求越来越高,期待越来越多,茉莉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做都达不到母亲的目标。

最后,身心俱疲的茉莉从楼上纵身一跃。

没有人愿意负债,尤其是情债,父母“自我感动式”付出,不仅不会让孩子感受到幸福和滋养,相反会感到沉甸甸的压力。

这种爱,如同枷锁,将孩子禁锢在父母的期待中;又如同拴着风筝的线,用孩子的内疚感来控制和操纵他们。

很认同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一句话:“一切都让给孩子,为孩子牺牲一切,这是父母所给予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真正利于孩子的爱,不是父母不停地付出,然后期待孩子能因此回报自己,而是父母先把自己活得精彩。当孩子期待长大后成为父母这样的人,教育就变成一件既轻松又美好的事情。

更多推荐:

父母的情绪暴力,正在摧毁孩子的人生

孩子没规矩,是大人没教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