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古代年号是什么意思(年号是什么意思)

古代年号是什么意思(年号是什么意思)

明朝皇帝的年号都是怎么来的?代表着什么隐秘的含义?

一、洪武,朱元璋的年号。朱元璋之后的明朝皇帝,每逢登基之前,会让翰林院的老先生们扎堆琢磨,取几个好听的名字,以供新君选择。而朱元璋则是自己定的,洪武之意,就是洪大之武功,老朱家的江山是马上得来的江山,没有洪大的武力保障,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建文,洪武了三十一年之后,汉家江山已经稳固,社会不再需要打打杀杀,呼唤稳定的“文景之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也符合朱允炆的名字和个人性格特点。

三、永乐,朱棣的年号。永乐的字义很容易理解,国家永远太平,百姓永享安乐。按照朱棣所作所为,年号里带有个“武”字似乎更符合角色特征,但既然老爸已经“武”了,自己也不好意思继续“武”下去,估计朱棣内心深处,是希望大家忘记他以武力起家的历史。

四、洪熙,朱高炽的年号。熙字,寓意光明、和乐、兴盛、吉祥。比较中规中矩,没毛病,可惜时间太短,仅一年。

五、宣德,朱瞻基的年号。宣德,宣示德化 ,朱瞻基所处的时代,是比较国泰民安的时代,朱瞻基也有不凡的文化造诣。

六、正统,朱祁镇第一次当皇帝时的年号。正统,象征着老朱家堂堂正正、代代相承,永为中华统绪。

七、景泰,朱祁钰的年号。景泰,泰字象征着太平安定,也有好运之意。朱祁钰应该是希望瓦剌再也不来犯边,哥哥朱祁镇再也别来烦他。

八、天顺,朱祁镇第二次当皇帝时的年号。天顺的字面意思也很容易理解,顺应天意,顺顺利利,不想再当第三次皇帝了。

九、成化,朱见深的年号,成化,语出自《文子·道原》:天常之道,生物而不有,成化而不宰。成化的字面意思,就是完成教化。这个年号产生的背景,是苗、瑶、蒙古、女真不断捣乱,含有早日平定这些叛乱,完成对少数民族的教化之意。

十、弘治,朱祐樘的年号。“弘”的字义,是宽广、光大。明孝宗在位期间“更新庶政,言路大开”,实现了他期望的“治世”。

十一、正德,朱厚燳的年号。“正德”语出自《尚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德行端正,道德纯正之意。

十二、嘉靖,朱厚熜的年号。“嘉靖”之语出自《书·无逸》:“不敢荒宁,嘉靖殷邦。”嘉,美;靖,安也。朱厚熜要是知道执政后期,有人会把嘉靖的字面含义升华为“家家干净”,估计当初不会选择这个年号。

十三、隆庆,朱载垕的年号,隆庆的字面含义也容易理解,兴盛、喜庆的意思。

十四、万历,朱翊钧的年号。万历,象征着老朱家的统治江山万年,自己也活的长长久久。第二个目标算是基本实现了,但是第一个目标在万历年间已经看出了失败的迹象。

十五、泰昌,朱常洛的年号。泰昌泰昌,既不泰也不长。朱常洛是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在位时间短而著称的皇帝,29天。

十六、天启,朱由校的年号。天启这个年号,充分说明了明朝已步入风烛残年,面对异族入侵和农民起义,已经是大厦将倾,四处漏风。堂堂皇帝,也只好祈求老天的启发了。

十七、崇祯,朱由检的年号,《思陵典礼记》记载中,崇祯的本意是崇尚祯祥,但朱由检心里所想,一定是跃跃欲试,要“重振雄威”的。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代文化之帝王的年号、庙号、谥号

看到头条君推送的的创作活动“讲好中国文化”,于是打算写写《中国古代文化》系列,昨天写了《中国古代文化之称谓:姓和氏、名和字》,今天写古代帝王的年号、庙号、谥号

1、年号

年号是皇帝用以纪年而设置的称号。年号始于西汉武帝即位之年的“建元”。新君即位,于次年改用新年号,叫“改元”。一个皇帝在位期间,遇到重大事件如祥瑞灾异等,也常改元,如武则天在位期间,用了17个年号。年号一般用两个字,也有用三四个字的,如“中大通”(南朝萧衍)、“天册万岁”(武则天)、“太平兴国”(宋太宗)等。

习惯上,对隋以前的帝王一般称谥号,如汉武帝、隋文帝,因为此间的谥号大都为一个字,最多两个字,使用方便;

唐至元的皇帝通常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由于此间谥号较长,年号较乱,而用庙号最便利;

明、清两代的皇帝除明英宗两次即位当皇帝用了两个年号外,其余的均用一个年号,所以人们常以其年号来称呼当时在位的皇帝,如“万历皇帝”、“崇祯皇帝”、“康熙皇帝”、“光绪皇帝”。

清朝康熙皇帝画像(承德避暑山庄,2017年7月)

2、庙号

庙号是帝王死后,其继承者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某祖、某宗的名号。始于商代,明确称谓于汉代。一般是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称“祖”,如“高祖”“太祖”“世祖”;之后的嗣君称“宗”,如“太宗”、“高宗”等。

庙号、谥号连称时,庙号在前、谥号在后(皇帝谥号太长了)。例如汉武帝的全称是“世宗孝武皇帝”。

汉昭烈庙(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

3、谥号

谥号是古代帝王及官僚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而加给的称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拟议经即位皇帝认可;臣下谥号由朝廷赐予。

谥号原寓褒贬同情之意。属于表扬的有文、武、昭、穆等;属于贬义的有厉、灵、幽、炀等;属于表同情的有哀、怀、愍(mǐn)、悼等。谥号在宋以后就有褒无贬了。

朝廷重臣的谥号叫官谥,一般为一两个字。

文官的谥号以“文正”为最高,北宋时承唐时的风气,以文贞为最高。到宋仁宗的时候,文贞又改为文正。司马光对于谥号提出了:“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司马光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致。如北宋名臣范仲淹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晚清名臣曾国藩谥"文正"。官谧中也有恶谥和改溢的,如秦桧先谥“忠献”,后改“谬(miù)丑”。

北宋名臣范仲淹谥号“文正”(文臣谥号最高荣誉)

范文正公祠(无锡惠山古镇,2022年10月)

晚清名臣曾国藩谥号“文正”(文臣谥号最高荣誉)

武将的谥号则以“忠武”为最高,这就起源于诸葛亮的谥号“忠武侯”,诸葛亮算是中国古代臣子的最高理想,所以他的谥号在后世就成了对臣子的最高评价。如大唐开国名将尉迟恭谥“忠武”、平定安史之乱,再造大唐的名将郭子仪谥“忠武”、南宋名将岳飞谥“武穆”(宋孝宗时为其平反,谥“武穆”,宋宁宗时追封鄂王,宋理宗时改谥“忠武”)。

宋岳忠武王庙(河南汤阴的岳飞故居,2017年1月)

岳武穆王庙(河南省清丰县)

官谧中也有恶谥和改溢的,如秦桧先谥“忠献”,后改“谬(miù)丑”。

诬陷岳飞的罪臣下跪请罪(河南汤阴的岳飞故居)

写在最后:

有缘阅读此文的友友们,期盼您的互动:点评+点赞+关注,分享更佳!

原创不易,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者改编!

若有侵权或者冒犯的内容,请联系小编,删除或修改,谢谢!

#讲好中国文化#

#谥号#

#庙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