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十二生肖叫老大是什么生肖和数字(十二生肖叫老大是什么生肖)

十二生肖叫老大是什么生肖和数字(十二生肖叫老大是什么生肖)

腾云驾雾上天入地,最为神奇的龙为什么不能排行生肖老大?

在十二生肖当中,龙是特别特殊的一位。老鼠、蛇等其他十一个生肖在现实中都是存在的,龙是唯一没有见过的神物。而且龙还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古代的帝王都是以龙为自己是标志,现在的中国人更是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

单纯就十二生肖个体而言,论个头,龙应该是最大的,据书上描述龙可大可小,最大的比山还要长;论力量,龙也应该是最强的,可以翻腾大河大海发洪水;论,本事,龙可以上天入地,还能喷水吐火,这也是十二生肖中其他的动物所不具有的。但是为什么这么神奇的动物只能屈居十二生肖中的第五位呢?

说起这件事,还要从天帝身边的侍从野猪精说起。自从知道了天帝有这个想法,野猪精就留个心眼,因为它肯定也想做十二生肖里的老大啊,这样可以自由自在享受凡人们的供养,还不用看天帝的颜色行事。但是作为天上的一个妖精,肯定对下面的各种兽类的情况都是比较了解。综合比较了有可能挤进去的几大兽类,特别是有能力跟它抢老大的几个,野猪精想着一定要把这几个给干掉,千万不能让它们出现在最后。在这其中,龙就是野猪精最潜在的竞争对手。

怎么样才能把龙给挤在外面呢,野猪精为了这个问题想破了头。有一天,在天河旁边陪着天帝视察工作的时候,它发现龙通常更多的是喜欢在水里游来游去,或者在天上飞来飞去,很少直接在陆地上爬行。野猪精突然有了一个非常损的主意,反正天帝已经指定它作为这件事的负责人了,它可以先不统治水里的动物和天上的,只通知陆地上的,这样基本可以保障龙出现不了。

说干就干。在一帮大臣组成的工作组搞好了业务方案时,野猪精就冒着天帝的名义说:天帝说了,这次暂时以陆地上跑的动物优先,水里的动物暂时不考虑,后期根据情况再说。工作组的成员一听是天帝的命令,不管是真是假都是真的,就按这个执行了。

十二生肖的挑选在匆忙的进行着。龙有一天突然觉得憋得慌然后就爬上了陆地,想去找冤家对头老虎聊聊天,顺便再比试一下。结果到了老虎的家敲了半天的门,没有人答应。龙非得郁闷啊,打听了半天才知道陆地上的动物都去参加十二生肖挑选比赛了。

龙非常的郁闷,自己怎么没有得到一点的消息呢,难道是睡过了。然后就问了在哪里比赛,具体比赛什么,了解清楚的时候,距离比赛快结束的时间已经快到了。

龙什么也没有想,闷着头就往比赛场地冲,到了比赛场地就飞快的往前飞,终于超过了狗,超过了羊,最后紧赶慢赶超过了蛇,抢了个第五位,这时比赛也结束了。

野猪精的小聪明最后没有瞒过天帝,被惩罚打下来天庭,龙非常委屈的就只能屈居第五了。

原创作者:风行

图文来自网络,严谨抄袭,抄袭必究!

考古说鼠:十二生肖带头大哥,在历史上是种怎样的存在?

新春佳节,辞旧迎新。不知不觉中,我们即将迎来农历新年,而按照咱们中国人的习惯,我们马上迈入的,便是“鼠年”了。在十二生肖中,鼠位居第一,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带头大哥”了。那么,历史上有哪些关于“鼠”的故事呢?“鼠”在考古领域又有哪些重要的发现呢?

老鼠的卡通形象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们不妨从文物考古的角度,来跟大家聊一聊十二生肖的领头大哥——鼠。

早在远古时期,鼠类便曾与人类共存

说起考古发现的动物,大家可能对马、狗、牛、羊、猪之类的印象深刻。毕竟这些种属的动物或是肉食的主要来源,或是祭祀的重要祭品,或是生活中的"好帮手"、"好朋友",都在当时的社会中承担一定的角色。而鼠则是啮齿类的小哺乳动物,由于体型小、身手灵、习性与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发现甚至是捕捉鼠类,都有一定的困难,因而大家很难想象古人对鼠有怎样的认识和利用。

不过,考古发现还真就容易颠覆我们的认识,确实在一些人类遗址中发现了不少鼠类,时代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北京猿人生活场景再现

早在北京猿人时期,鼠就出现了。考古队在猿人洞的东坡,就发现了多达25种的鼠类化石。这些鼠类的骨骼大多被烧过且被拆散,因此不排除它们是北京猿人的食物的可能。

到了新时期时代,南到广东阳春、云南元谋,北到内蒙东部、辽宁彰武,中还有陕西、河南、山东等地的遗址中都曾发现家鼠、鼢鼠、甚至是松鼠、竹鼠(就是华农兄弟的那种)鼠类骨骼或者化石。

家鼠骨骼模型

古人与鼠之间的斗智斗勇

进入历史时期,随着文献资料的流传,古人与鼠的相互形象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诗经》里有三章"硕鼠",开头分别是"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鼠硕鼠,无食我麦"和"硕鼠硕鼠,无食我苗",均是呵斥鼠类啃食庄稼。

尽管该章主要是借硕鼠讽刺统治者的贪婪剥削,却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鼠类对粮食生产的危害。当然,从逻辑上来讲,自然又是老鼠毁坏庄稼、偷食粮食在先,其后才又用以抨击贪官污吏。

老鼠与麦穗

睡虎地秦简的《法律答问》中,有条文明确规定:

"仓鼠穴几可 (何) 而当论及谇?"

里面所讲的,就是依据粮仓中老鼠洞的多少,对管理者处罚定罪。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早已意识到老鼠对仓廪的危害。既然深受鼠患之害,事后光做惩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何捕鼠、灭鼠才是关键。

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至少在秦汉的时期,人们就已经想出许多法子来了。比如,放马滩秦简里还曾有这样一句:

"正月壬子塞穴鼠弗居。"

就是在特定的时候去堵老鼠洞,通过围困的方法消灭老鼠。据推测,挑这些特定的日子,一方面是为了"通神灵",祈求心理安慰,再一方面就是趁鼠年幼,活动能力比较弱。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鼠类的看家本领就是啃食,所以这种方法的效果可能比较一般。

放马滩秦简

在与老鼠的“斗争”中,还有烟熏法。

《诗经·七月》里有"穹窒熏鼠,塞向墐户"的话,翻译过来就是说堵住老鼠洞,用烟再熏它。这应该是堵老鼠洞的加强版了。类似这样的做法,在《世说新语》里也有:

"谢虎子尝上屋熏鼠,胡儿既无由知父为此事……时道此非复一过。"

原来,连谢据父子都干过这种熏鼠的事。不得不说,古人为了对付老鼠,也算是绞尽了脑汁。但在对付老鼠的问题上,还有更狠的法子——毒杀。在《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

"臯塗之山……其上多桂木。有白石焉,其名曰礜,可以毒鼠。有草焉,其状如稾茇,其叶如葵而赤背,名曰无条,可以毒鼠。"

上面这段文字中,介绍了两种毒鼠的物产,可以作证时人已经掌握了一些毒杀老鼠的方法。而考古发现的周家台秦简中,还有毒鼠的配方:

"取大白礜,大如母(拇)指,置晉斧(釜)中,涂而燔之,毋下九日,治之。"

躲在角落的老鼠

当然,给鼠找天敌,古人也想到了,只不过最初这个角色是狗来承担的。《吕氏春秋·士容篇》讲过一个故事:"齐有善相狗者,其邻籍之以买取鼠之狗。"说明当时有用狗去捉老鼠的,但是狗的质量参差不齐(可能有二哈那种捉鼠效果比较),熟悉狗的人(例如这个能给狗相面的)就派上大用场了。

汉代三台郪江崖墓的画像石上还有狗咬耗子的图像。尽管大葆台汉墓等已经发现了猫的骨骼,但猫广泛在历史文献中出现还是在唐代以后。

狗咬耗子图案的画像石

此外,《淮南子》里也提到了"设鼠者机动",也说明那个时候已经发明了捕鼠的机械,可惜我们目前还见不到相关的文物。

古人的“食谱”中,竟然真有老鼠?

前面说北京猿人的时候,就没有排除吃老鼠的可能性。那么古代存在吃老鼠的习俗么?

还真有!

《战国策》卷五里记载了应侯讲的这么一个故事:

"郑人谓玉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朴。周人怀朴过郑卖曰:'欲买朴乎?'郑贾曰:'欲之。'出其璞视之,乃鼠也。"

这则故事的本意虽然是想说读音相同闹出的笑话,但却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周人食鼠的习惯,并且他们还拿到市场上卖。值得一提的是,"腊"是风干的意思,没有风干的鼠肉在周叫"朴",由此可以推测除了风干以外,可能还有别的制作方法。

《战国策》书影

唐代的《朝野佥载》就记载了岭南人喜欢吃"蜜唧",而这种"蜜唧"便是如今广东一带流行的“三吱”,估计很少有人敢于尝试。在被誉为我国饮食四大奇书之一的《养小录》里,记载了一条黄鼠的蒸食技巧:

"泔浸一二日入笼,脊向底蒸,如蒸馒头许时,火候宁缓勿急。取出去毛刷极净,每切作八九块,块多则骨虽杂难吃。每块加椒盐末,面裹再蒸,火候缓而久,一次蒸熟为妙,多次则油走而味淡矣。取出糟食。"

翻译成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把黄鼠用泔水浸一两天入笼屉,脊背向下蒸,大约用蒸一锅馒头一样的时间,火候宁慢勿急。取出去毛,洗刷到非常干净,每只切作八九块,块数多了,骨头就碎了,虽然块小但难吃。每块加椒盐末,用面裹起来再蒸,慢火久蒸,最好一次蒸熟,因为蒸多就会使黄鼠的油分流失而导致口味变淡。难以想象,这是吃了多少遍才吃出来的经验。

黄鼠

这种黄鼠可能是出了名的美味,因为在清代的《定边县志》里,不仅介绍了这种黄鼠的基本情况:"北方黄鼠,穴中作窖,若床榻之状,牝牡所居也。天气清和时,出作穴口,见人则前掖如揖状……"最后结尾则来了一句"味极其美",意味深长,不禁让人浮想联翩。除了黄鼠以外,其他鼠种的吃法也有史可考,比如《清稗类钞•饮食类》中就记载了竹鼠的吃法。

除了记载以外,食鼠也被考古证实。汉景帝的阳陵的陪葬坑里就发现了褐家鼠的骨骼,坑里还有其他的家禽、野生动物甚至是海洋生物,因为这些坑里发现了"大官丞印""太官令印""大官之印"等封泥,"大官"就是少府下属掌管膳食的,所以发现的鼠骨,应该和其他的动物骨骼一样都是皇帝的膳食。

汉景帝陵墓地宫中的动物骨骼

可能是有其父必有其子的缘故,河北满城发掘的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考古队员在两墓耳室出土的陪葬陶器中都发现了大量鼠骨。经科学分析鉴定:刘胜墓中出土的陶瓮里有岩松鼠、社鼠、黄鼬的全身骨骼,其中岩松鼠130多只,黄鼬4只。窦绾墓出土的陶壶里有社鼠、褐家鼠、大仓鼠等三种鼠类的全身骨骼,估计共有百只左右;陶罐里有社鼠、褐家鼠两种鼠类的全身骨骼,估计有百只左右。

刘胜墓陶瓮里的动物骨骼

此外,在一些极端的条件下,老鼠也是食物的选择。我们知道,苏武牧羊北海边的时候,就"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南史》中说到简文帝被困的时候,他们就拿老鼠、麻雀下手;《资治通鉴》里讲谯登被围的时候,城里的军民也是"皆熏鼠食之";《华阳国志》里李秀在南夷弹尽粮绝,也是"人但焦草炙鼠爲命"。

但必须指出的是,古人食鼠基本都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做出的无奈选择。真正像汉景帝那样有“食癖”的人,终究还是少数。更为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细菌、病毒的变异情况今非昔比,对于老鼠这类容易携带、传播细菌、疾病的物种,特别是野生的情况更加复杂!

管住自己的口,或许会成为捍卫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吃货们",还是要以健康为重,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尝试体验古人的口福。

参考资料:

《诗经》《淮南子》《吕氏春秋》《南史》《华阳国志》《世说新语》《朝野佥载》《资治通鉴》《清稗类钞》等

十二生肖是怎么排序的?中国十二生肖排序的由来你知道吗?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每个人在出生时都会有一个固定的属相,并且会伴随人一生。但是大家知道十二生肖是怎么排序的吗?十二生肖的排序由来知道吗?今年小编就跟各位一起来聊聊。

先来说说十二生肖的排序吧!

十二生肖是我国古代先人为区分时间段将时间和动物活动时间进行巧妙结合的伟大创造。先人们根椐动物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即每一种动物为一个时辰。老鼠排行第一(与“子”时搭配),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当然,十二生肖的排序相信大家都知道,不知道的话可以听下王力宏唱的《十二生肖》或者看看成龙大哥的《十二生肖》电影。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

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化,生肖早已成为了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种生肖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本命年、行年运势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

可能大家都知道十二生肖的排序,但是却鲜有人知道十二生肖排序的由来或具体原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一一说来。

老鼠为什么排在十二生肖的第一呢?

子鼠

前面说到十二生肖是古人为计算时间,划分时间段和动物巧妙结合起来的。十二生肖巧就巧在充分利用了动物活动时间来划分每天的时间段。古人日出而起,日落而息。古人的业余生活比较单一,晚上不到九点就睡了。到了子夜时分,这个时候就成了老鼠最佳活动时间,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

生肖牛为什么排第二?

丑牛

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人们以农耕生活为主,而农民又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所以丑时(一点至三点),农家自会起身喂牛。等日出时就直接牵着牛去耕田了。于是,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成了“丑牛”。

生肖虎为什么排第三?

寅虎

凌晨三点至五点,昼伏夜行的虎最凶猛,农家常常会在此时听到不远处传来虎啸声。于是,虎与寅时相联系,有了“寅虎”。

生肖兔为什么排第四?

卯兔

五点至七点,天亮了,兔子跑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便有了“卯兔。

生肖龙为什么排第五?

辰龙

七点至九点,是容易起雾的时刻。据说龙能腾云驾雾,大雾之中才会“神龙见尾不见首”。不过龙是传说中的动物,或者说是人用几种动物的“零件”拼凑起来的“人造动物”,在现实中看不到,只有大雾蒙蒙之中,人们才会产生龙的幻象。如此,龙才会在辰时的雾中“出现”。龙和辰时相联系,便有了“辰龙”。

生肖蛇为什么排第六?

巳蛇

九点至十一点,大雾散去,艳阳当空。体温不恒定的蛇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无论有毒还是没有毒的蛇,都是可怕的,蛇最活跃的时刻,便是“巳时”。在造字时,“巳”被画成了一条蛇的象形。“巳蛇”,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

生肖马为什么排第七?

午马

十一点至十三点,烈日当头。这“烈”,使人想到了人类“得力助手之一”的马。红鬃烈马是良驹,但它的性子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火烈。马与午时相联系,就有了“午马”。

生肖羊为什么排第八?

未羊

十三点至十五点,未时,骄阳已把草上的露珠晒干,可别忘了这正是放羊的好时光。于是,“未羊”应运而生。

生肖猴为什么排第九?

申猴

十五点至十七点,申时,太阳偏西,或者雨过天晴,天气显得清爽起来。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人们听到了,记在心里,便把这一时刻与猴子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申猴”。

生肖鸡为什么排第十?

酉鸡

十七点至十九点,酉时,太阳快落山了,家养的鸡该回窝了;再不回窝,天一黑就会找不见。农妇着急了,四处呼唤着,轰鸡入窝。这吃饭喝酒的时刻,也与家鸡入窝相连,于是就有了“酉鸡”。

生肖狗为什么排第十一?

戌狗

十九点至二十一点,戌时,人们在临睡之前要巡视一番;跟随他们的,是人类的另一个“助手”—狗。巡视的时刻与狗联系起来成为“戌狗”,恰到好处。

生肖猪为什么排第十二?

亥猪

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深夜可以听到肥猪拱槽的声音,主人很高兴。不过要想猪长得肥壮,还得起身为它添食。亥时,自然与猪相连,于是有了“亥猪”。所以,表示十二时辰的十二个字与十二生肖相结合,便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十二个组合。

以上关于生肖狗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相关专题!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考古说鼠:十二生肖带头大哥,在历史上是种怎样的存在?

新春佳节,辞旧迎新。不知不觉中,我们即将迎来农历新年,而按照咱们中国人的习惯,我们马上迈入的,便是“鼠年”了。在十二生肖中,鼠位居第一,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带头大哥”了。那么,历史上有哪些关于“鼠”的故事呢?“鼠”在考古领域又有哪些重要的发现呢?

老鼠的卡通形象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们不妨从文物考古的角度,来跟大家聊一聊十二生肖的领头大哥——鼠。

早在远古时期,鼠类便曾与人类共存

说起考古发现的动物,大家可能对马、狗、牛、羊、猪之类的印象深刻。毕竟这些种属的动物或是肉食的主要来源,或是祭祀的重要祭品,或是生活中的"好帮手"、"好朋友",都在当时的社会中承担一定的角色。而鼠则是啮齿类的小哺乳动物,由于体型小、身手灵、习性与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发现甚至是捕捉鼠类,都有一定的困难,因而大家很难想象古人对鼠有怎样的认识和利用。

不过,考古发现还真就容易颠覆我们的认识,确实在一些人类遗址中发现了不少鼠类,时代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北京猿人生活场景再现

早在北京猿人时期,鼠就出现了。考古队在猿人洞的东坡,就发现了多达25种的鼠类化石。这些鼠类的骨骼大多被烧过且被拆散,因此不排除它们是北京猿人的食物的可能。

到了新时期时代,南到广东阳春、云南元谋,北到内蒙东部、辽宁彰武,中还有陕西、河南、山东等地的遗址中都曾发现家鼠、鼢鼠、甚至是松鼠、竹鼠(就是华农兄弟的那种)鼠类骨骼或者化石。

家鼠骨骼模型

古人与鼠之间的斗智斗勇

进入历史时期,随着文献资料的流传,古人与鼠的相互形象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诗经》里有三章"硕鼠",开头分别是"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鼠硕鼠,无食我麦"和"硕鼠硕鼠,无食我苗",均是呵斥鼠类啃食庄稼。

尽管该章主要是借硕鼠讽刺统治者的贪婪剥削,却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鼠类对粮食生产的危害。当然,从逻辑上来讲,自然又是老鼠毁坏庄稼、偷食粮食在先,其后才又用以抨击贪官污吏。

老鼠与麦穗

睡虎地秦简的《法律答问》中,有条文明确规定:

"仓鼠穴几可 (何) 而当论及谇?"

里面所讲的,就是依据粮仓中老鼠洞的多少,对管理者处罚定罪。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早已意识到老鼠对仓廪的危害。既然深受鼠患之害,事后光做惩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何捕鼠、灭鼠才是关键。

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至少在秦汉的时期,人们就已经想出许多法子来了。比如,放马滩秦简里还曾有这样一句:

"正月壬子塞穴鼠弗居。"

就是在特定的时候去堵老鼠洞,通过围困的方法消灭老鼠。据推测,挑这些特定的日子,一方面是为了"通神灵",祈求心理安慰,再一方面就是趁鼠年幼,活动能力比较弱。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鼠类的看家本领就是啃食,所以这种方法的效果可能比较一般。

放马滩秦简

在与老鼠的“斗争”中,还有烟熏法。

《诗经·七月》里有"穹窒熏鼠,塞向墐户"的话,翻译过来就是说堵住老鼠洞,用烟再熏它。这应该是堵老鼠洞的加强版了。类似这样的做法,在《世说新语》里也有:

"谢虎子尝上屋熏鼠,胡儿既无由知父为此事……时道此非复一过。"

原来,连谢据父子都干过这种熏鼠的事。不得不说,古人为了对付老鼠,也算是绞尽了脑汁。但在对付老鼠的问题上,还有更狠的法子——毒杀。在《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

"臯塗之山……其上多桂木。有白石焉,其名曰礜,可以毒鼠。有草焉,其状如稾茇,其叶如葵而赤背,名曰无条,可以毒鼠。"

上面这段文字中,介绍了两种毒鼠的物产,可以作证时人已经掌握了一些毒杀老鼠的方法。而考古发现的周家台秦简中,还有毒鼠的配方:

"取大白礜,大如母(拇)指,置晉斧(釜)中,涂而燔之,毋下九日,治之。"

躲在角落的老鼠

当然,给鼠找天敌,古人也想到了,只不过最初这个角色是狗来承担的。《吕氏春秋·士容篇》讲过一个故事:"齐有善相狗者,其邻籍之以买取鼠之狗。"说明当时有用狗去捉老鼠的,但是狗的质量参差不齐(可能有二哈那种捉鼠效果比较),熟悉狗的人(例如这个能给狗相面的)就派上大用场了。

汉代三台郪江崖墓的画像石上还有狗咬耗子的图像。尽管大葆台汉墓等已经发现了猫的骨骼,但猫广泛在历史文献中出现还是在唐代以后。

狗咬耗子图案的画像石

此外,《淮南子》里也提到了"设鼠者机动",也说明那个时候已经发明了捕鼠的机械,可惜我们目前还见不到相关的文物。

古人的“食谱”中,竟然真有老鼠?

前面说北京猿人的时候,就没有排除吃老鼠的可能性。那么古代存在吃老鼠的习俗么?

还真有!

《战国策》卷五里记载了应侯讲的这么一个故事:

"郑人谓玉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朴。周人怀朴过郑卖曰:'欲买朴乎?'郑贾曰:'欲之。'出其璞视之,乃鼠也。"

这则故事的本意虽然是想说读音相同闹出的笑话,但却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周人食鼠的习惯,并且他们还拿到市场上卖。值得一提的是,"腊"是风干的意思,没有风干的鼠肉在周叫"朴",由此可以推测除了风干以外,可能还有别的制作方法。

《战国策》书影

唐代的《朝野佥载》就记载了岭南人喜欢吃"蜜唧",而这种"蜜唧"便是如今广东一带流行的“三吱”,估计很少有人敢于尝试。在被誉为我国饮食四大奇书之一的《养小录》里,记载了一条黄鼠的蒸食技巧:

"泔浸一二日入笼,脊向底蒸,如蒸馒头许时,火候宁缓勿急。取出去毛刷极净,每切作八九块,块多则骨虽杂难吃。每块加椒盐末,面裹再蒸,火候缓而久,一次蒸熟为妙,多次则油走而味淡矣。取出糟食。"

翻译成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把黄鼠用泔水浸一两天入笼屉,脊背向下蒸,大约用蒸一锅馒头一样的时间,火候宁慢勿急。取出去毛,洗刷到非常干净,每只切作八九块,块数多了,骨头就碎了,虽然块小但难吃。每块加椒盐末,用面裹起来再蒸,慢火久蒸,最好一次蒸熟,因为蒸多就会使黄鼠的油分流失而导致口味变淡。难以想象,这是吃了多少遍才吃出来的经验。

黄鼠

这种黄鼠可能是出了名的美味,因为在清代的《定边县志》里,不仅介绍了这种黄鼠的基本情况:"北方黄鼠,穴中作窖,若床榻之状,牝牡所居也。天气清和时,出作穴口,见人则前掖如揖状……"最后结尾则来了一句"味极其美",意味深长,不禁让人浮想联翩。除了黄鼠以外,其他鼠种的吃法也有史可考,比如《清稗类钞•饮食类》中就记载了竹鼠的吃法。

除了记载以外,食鼠也被考古证实。汉景帝的阳陵的陪葬坑里就发现了褐家鼠的骨骼,坑里还有其他的家禽、野生动物甚至是海洋生物,因为这些坑里发现了"大官丞印""太官令印""大官之印"等封泥,"大官"就是少府下属掌管膳食的,所以发现的鼠骨,应该和其他的动物骨骼一样都是皇帝的膳食。

汉景帝陵墓地宫中的动物骨骼

可能是有其父必有其子的缘故,河北满城发掘的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考古队员在两墓耳室出土的陪葬陶器中都发现了大量鼠骨。经科学分析鉴定:刘胜墓中出土的陶瓮里有岩松鼠、社鼠、黄鼬的全身骨骼,其中岩松鼠130多只,黄鼬4只。窦绾墓出土的陶壶里有社鼠、褐家鼠、大仓鼠等三种鼠类的全身骨骼,估计共有百只左右;陶罐里有社鼠、褐家鼠两种鼠类的全身骨骼,估计有百只左右。

刘胜墓陶瓮里的动物骨骼

此外,在一些极端的条件下,老鼠也是食物的选择。我们知道,苏武牧羊北海边的时候,就"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南史》中说到简文帝被困的时候,他们就拿老鼠、麻雀下手;《资治通鉴》里讲谯登被围的时候,城里的军民也是"皆熏鼠食之";《华阳国志》里李秀在南夷弹尽粮绝,也是"人但焦草炙鼠爲命"。

但必须指出的是,古人食鼠基本都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做出的无奈选择。真正像汉景帝那样有“食癖”的人,终究还是少数。更为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细菌、病毒的变异情况今非昔比,对于老鼠这类容易携带、传播细菌、疾病的物种,特别是野生的情况更加复杂!

管住自己的口,或许会成为捍卫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吃货们",还是要以健康为重,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尝试体验古人的口福。

参考资料:

《诗经》《淮南子》《吕氏春秋》《南史》《华阳国志》《世说新语》《朝野佥载》《资治通鉴》《清稗类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