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丙辰是几点到几点钟(丙辰)

丙辰是几点到几点钟(丙辰)

鉴赏|石中既有韩幹“照夜白”,也有“三幽洞”“耀州窑”

“石非石——中国生活艺术展”这些天正在国家大剧院展出。此次展览以48方造型精美的观赏石,呈现其中所承载的中国传统美学与文人精神。澎湃新闻特刊发中国观赏石协会科学与艺术顾问、知名赏石学者俞莹对展出的灵璧古石“三幽洞”、“照夜白”和陈炉石“耀州窑遗址”的赏析文章。

“三幽洞”:灵璧古石,鹤立鸡群

灵璧古石“三幽洞”(杜海鸥藏)

这方古石,曾经上拍于香港佳士得2008年秋季拍卖会“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估价达180〜250万港元,结果流标,后来辗转归沪上古石藏家杜海鸥所得。原来图录上注明为“明-清 黑太湖石配红木座 ”,其实是一个误读。这方古石是灵璧石无疑。

“石非石”现场图

这方古石原装有日本杉木箱,外面有“三幽洞”题书,落款为“癸酉七月,雨山甲题”。

灵璧古石日本原包装木盒

所谓“三幽洞”,是因为石头上有三个洞,幽深曲折,错落有致。“幽洞”一词,在唐诗中偶有所见,如李白《姑孰十咏》(姑孰在太平州当涂县境)组诗中有“灵墟山”,其中有“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之句。但是,这方古石的“幽洞”,大多有修治痕迹。其实不但是孔洞,包括石头的外形轮廓,也有修治过的痕迹,这在古代赏石中也是司空见惯的。虽然有修治的痕迹,但经过数百年的玩赏,已经基本泯然不见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方古石包浆极好,黝然如漆,反光可鉴,俗称玻璃包浆。从底座工艺特征来看,大致可以看到清中期,也就是有约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灵璧古石底座局部

这方古石的铭文之多、名头之大,在古石中也是极为罕见的。正面几乎刻满了铭题,共有五位名家题款,右上方为宋代米芾“浑沦元气。宣和元年春三月。襄阳米芾”,上部为清代高凤翰刻铭,右下部为明代王铎刻铭,左中部为明代文彭刻铭,左下部为清代阮元刻铭。按宣和元年是1119年,米芾已经去世十二年,故此绝非米芾手题,应该是后人仰慕寄托之款,所以故意留此“破绽”而已。其他名家题款大体也是属于这类,没有年款,无法细考。唯有阮元,落款为“时在癸卯年清和月,藏于万柳读书堂之南窗。颐性老人阮元记。”万柳堂位于扬州公道镇,是阮元退休归家之后所建,癸卯年或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其时阮元已经79岁了。这与这方古石底座的年纪大致接近。

灵璧古石米芾、高凤翰款刻铭

需要指出的是,寄托与作伪不同。就像是清代康熙青花瓷,常见有“大明成化年制”等款识,这是一种仰慕和寄托行为,它的器型、画意等还是反映了康熙时期的特征;作伪则是刻意模仿当事人的作品或是笔迹,让人真赝难辨,以售其奸。至少在清代中期,好古之风十分流行,寄托名家刻款也是一时风气。到了晚清时期,古石作伪添款现象比较多见,以至真赝难辨了。

长尾甲照像

雨山甲,即长尾甲,号雨山。长尾甲(1864—1942年)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他的经历颇为传奇,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任职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03年因为一起诉讼案件移居上海,受聘于商务印书馆编译室主任,参加中国小学教科书的编纂,在上海住了12年。在沪期间,他拜识了海派艺术巨匠吴昌硕,与其结为诗友,习画制印,并由此引荐加入西泠印社,成为其首届社员——这也是西泠印社为数极少的海外社员。

吴昌硕刻寿山石长尾甲自用印“石隐眼福”

1913年重阳节,西泠印社在杭州西湖孤山举行成立仪式及雅集活动,长尾甲随吴昌硕一起参与,他当时应社长吴昌硕之请,在孤山社址北面一口活泉的岩壁空白处,书题隶书“印泉”二字,至今尚存。1914年返回日本后,长尾甲在京都以讲学、著述及书画为生。

杭州西湖孤山一处岩壁“印泉”题书

长尾甲收藏宏富,其好友吴昌硕曾有“藏古满屋书满楼,侧身似欲随校雠”之诗句赠之。吴昌硕的作品,无疑是他最为留意和收藏最多的。如2015年北京保利十周年秋季拍卖会“江左风流·名家藏珍”专场,曾推出吴昌硕1906年作水墨纸本《墨梅册》(十开),上面有长尾甲1934年的题跋,成交价达862.5万元。又如,北京匡时2015年秋季拍卖会“近现代及当代书画专场”,曾经推出吴昌硕、长尾甲纸本“玉环真态”、行书七言诗立轴,吴昌硕1916年画牡丹艳丽厚实,光彩照人;长尾甲1919年另题行草七言诗一首,所谓“空见一枝浓艳态,无人玉笛倚霓裳。”两轴合一,也是两人友谊的象征。

吴昌硕、长尾甲“玉环真态、行书七言诗”立轴

长尾甲收藏的中国书画古玩,多配制考究的木盒(这在当时日本也是一种风气),并署题入藏农历纪年,这在东瀛也是很少见的。这方古石的盒装就是如此。曾经在有关拍卖图录上看到过他收藏的两方明代古墨,包装盒上分别落款为“丙辰”(1916)和“乙丑”(1925年)。他的斋名极多,有的与其收藏的中国古物不无关系,如“草圣堂”是因得藏唐代草圣张旭的真迹而名,“汉砖斋”是因得“长生未央”汉砖而题额。

长尾甲藏明代古墨

长尾甲应该也喜好奇石,曾经在日本关西美术2018年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会图录上,看到他1923年作水墨绢本“一品三秀”立轴,画了一方瘦峭直立的奇石和两枝灵芝,其中咏题是:“欲隐商岩曲,高诵采芝诗。独抱幽贞志,丈人是我师。” 所谓“丈人”,指的正是奇石,源自米芾拜石的故事。此外,他的好友吴昌硕在长尾甲回国前,作《墨梅图》并题诗赠之,诗中有“奇石苍寒索我画,补其虚壁状其介,未许袍笏颠翁拜,颠翁不拜石点头”之句,可见长尾甲确实有米颠之好。

长尾甲水墨绢本“一品三秀”

清吴昌硕《墨梅册》(日本长尾家族旧藏)

这件灵璧古石“三幽洞”,包装木盒落款年份为癸酉,即1933年。在三十年代,中国的古石曾经大量流入东瀛。这就是一个明证。

灵璧石“照夜白”在国家大剧院展览现场

“照夜白”:奇石中的写意精神

灵璧石“照夜白”(15×16×9公分。武文成藏)正面

这方灵璧石色泽黝黑,皱褶丰富,肌理饱满,尺寸虽然不大,但气场却很大,可谓小中见大。分明是一匹神骏的形象,马首昂扬,马身修长,马蹄腾空,肌骨偾张,虽然被系缚于木桩上,但似乎正在作挣脱状,隐约还可以听见它的嘶鸣声,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最难得的是,此方灵璧石两面可观,正反面均为神骏形象,极富神韵。

灵璧石“照夜白”反面

此石此景,包括制座高手秦石轩的底座设计,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的一定会联想到,唐代画家韩幹的代表作纸本水墨《照夜白图》(纵30.8公分,横33.5公分。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韩幹为宫廷画师,善画人物,尤善画马,重视写生,名重后世。这幅名作描绘的是唐玄宗最爱的坐骑“照夜白”的形象,相传这匹白马非常之白,在夜色之中显得明亮异常。

唐代韩幹纸本水墨《照夜白图》

这方灵璧石虽然是黑色的,但造型与“照夜白”非常神似,也称得上是“知白守黑”。只不过画作之中,细节更为丰富,马的鬃毛竖起,鼻孔张大,耳朵耸起,圆目怒睁,充满了一种力量和躁动感。有意思的是,这匹画马其他细节皆备,唯独没有尾巴。有人认为是收藏过程中的磨失,有人认为是画上印章覆盖了,更有人认为,是画家暗示唐玄宗执政期间的“有头无尾”……相比之下,这方奇石的细节更加不完备(同样没有尾巴),但一样具有艺术感染力。

一般来说,细节之有无,往往是人为画作与天然奇石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但就像国画中有写意和工笔之别一样,写意虽然不重细节之描绘,但同样具有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赏石虽然大多属于写意类别,但其表现力丝毫不逊于艺术作品。这方灵璧石“照夜白”,与国画名作《照夜白图》如果两相作个比较的话,可以看到,奇石和国画的表现力虽然有所不同,但各有特点,各擅胜场。

灵璧石“蓬莱仙山”

值得一提的是,这方灵璧石不但两面可观,而且角度很多。比如有一个笔架山造型的景观(18×8×13公分),山峦起伏,高低错落,下部挑空,也是非常灵动,可以视为蓬莱仙山。

“耀州窑遗址”与陈炉石的传承和延续

近些年新开发的陕西陈炉石入选了多方,陈炉石产于陕西铜川陈炉镇附近的山坡沟地之中,形成于数亿年前,为隐晶质石灰岩,质坚而润,色泽深沉,有的玲珑多孔,有的质如墨玉,其中珍珠石纹理奇特,颇多高浮雕图案,气息高古,神秘莫测。虽然早在唐代,陈炉石(时称华原磬)就已经开发为碑材和磬具,但其真正成为赏玩清供之物,还是近五年的事了。

陈炉石“耀州窑遗址”(60×30×20公分,信金保藏)

这方陈炉石,色泽青黑,肌理丰富,体量较大,造型奇特,一反陈炉石常见的浮雕状图纹,完全是以造型取胜,为一方景观造型石。下部为长方体,底部平整,自然稳底,上部有两块凸起,左边较为圆润饱满,体量稍大,仿佛古代烽火台;右边较为小巧玲珑,前后有隔,中间有一大孔洞穿越,左前右三面可通,极具变化,上面还有两处烟囱状凸起物,令人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古代烧制瓷器的窑址。

“石非石”展览现场

陈炉镇因“陶炉陈列”而得名,陈炉窑场是宋代耀州窑的传承和延续,炉火传承至今已有1400余年,目前是陕西乃至西北最大、最重要的制瓷窑场和瓷业生产基地。耀州窑是历史名窑,宋代与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齐名,是北方地区青瓷的主要产地,被誉为“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因为其窑址规模宏大,十多平方公里的峪谷地,层层叠叠密布了唐、宋、元代的瓷窑和作坊,自古就有“十里窑场红透天”之誉,是我国目前发掘面积最大、出土文物最多、工艺流程序列化最强的古陶瓷遗址,世界陶瓷遗址发掘之最。

巧合的是,耀州窑的烧制与陈炉石的开发,几乎是同时代的,两者的产出几乎又是零距离,这也使得两者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无间了,只不过一则是巧夺天工,一则是天工作美。这方陈炉石,形成难度极大,妙的是它再现了耀州窑遗址的场景,极富沧桑感,冥冥之中是一种天作之合,颇具内涵,也弥足珍贵。

此可谓:耀州瓷窑火不息,陈炉石名扬天下。

展览现场

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文人墨客的性情审美里离不开石。赏石理论从传统的“痩、皱、漏、透”发展到现代的“形、质、色、纹”,而当下也正是大量新的自然石被人发现并欣赏的时候,赏石理论也涌现出更为多元而精彩的论述与总结,这是因时代人文发展而造就的。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据悉,此次展览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主办,展览将延续至4月14日。

凯特又生了一个富贵小王子!资深命理师为您八字解析仕途!

当地时间4月23日,凯特王妃( Duchess of Cambridge)三胎产子,小王子重3.8公斤,与威廉王子(Duke of Cambridge)抱娃亮相, 一身红衣喜庆十足。

三王子 八字排盘:

戊戌年,丙辰月,乙酉日,辛巳时

大运排盘:

4岁丁巳,14岁戊午,24岁己未,34岁庚申,44岁辛酉,54岁壬戌

凯特真有本事,会生,能生,不服不行。三个孩子,俩儿一闺女,儿子都是富贵命,还真是有点旺子的意思。旺子就是生个儿子是富贵命,能延续家族的荣光,光耀门楣。当然,人家是皇室,已经很荣光,很有门楣了。从命运角度来说,亲妈会生,亲儿子会投胎,两个好凑一个好,好一起去了。

之所以说好,原因是三王子生的八字比较纯粹,从财杀格局,说是正午11点01分出生,没矫正时辰,大概是辛巳和壬午交接。壬午时辰吧,有点不利后嗣,因为午火克了酉金,另外壬水印绶外露,就略微有点不利父母关系了。而辛巳时辰,影响力就小多了。巳火虽然也不利后嗣,但是酉金和辛金都代表了儿子,且年月辰戌土财库旺子,老婆厉害,子女也厉害。另外,丙火代表了祖上也厉害。

厉害的原因是,出生就走火土大运,食伤旺地,所以比较招祖上待见。也就是说,家里老祖宗,小祖宗们,都喜欢亲近,有人缘。而且食伤大运印发聪明,本身伤官生财,就够聪明了,又被食伤大运引发生财,看起来颇有表现欲望,很活泼,或者很有点秀气外露的气场。前面曾经说过,人最好是小时候走食伤大运,这时候可以形成执着意识,偏单纯些,所以24岁之前的食伤大运,对学习读书,天赋的发挥,具备了最大的帮助作用。而且戊午大运,戊土正财星外露,很有女人缘。

从4岁开始,一直到64岁为止,人生六十多年好运气。在24岁己未大运,财星通根,助旺财杀,在家族的气数当中开始形成竞争力。未来不见得不能后来居上,成为皇室的接班人。按照这个大运走势来说,也是个擅权弄术之人,对权利的崇拜,掌控的欲望,可能都比哥哥和姐姐强。而且看能力,似乎也比哥哥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译典

译 典2021.8.3 第468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总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3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等。

SU Shi(1037-1101), styled Looker and Seer, East Slope Buddhist and Iron Crown Wordist by literary names, known as East Slope Su and Immortal Su. The poet, a native of Mt. Mei, Meizhou (present-day Mt. Mei, Sichuan Province), was a litterateur and calligrapher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was honored as one of the “Eight Great Litterateurs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His works include Seven Volumes by East Slope and East Slope’s Commentary on I Ching.(彭雅卓译)

How Often Does the Bright Moon Appear?

—To the Tune of Prelude to Water Melody

By SU DongpoTr. ZHAO Yanchun

On Mid-Autumn Festival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moon), 1076,I drink till dawn and get fuddled. Writing this, I miss my brother Zi You.

How often does the bright moon appear?Holding my cup, I ask the blue sky.Tonight, I do not know, which yearIt is in the palace on high?I would go above, riding the air;In the celestial castles there,The cold, I’m afraid, I couldn’t bear.To dance there with a cool shadow whirledIs not better than this human world.Thus turns around the moon glow,From red roofs to my window,And floods my sleepless sorrow.Gainst man the moon should bear no spite.Why, then, when people part is it round and bright?People gather and part again,The moon undergoes wax and wane,One can ne’er perfection attain.How I wish man could live for e’erAnd share her fair light everywhere.

译者简介:赵彦春,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翻译研究出版主任,国际学术期刊Translating China主编,国际汉学与教育研究会会长、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ZHAO Yanchun, Professor of English at Shanghai University, Director of Shanghai University Center for Translation and Publishing, Editor of Translating China, President of International Sinology and Education Society, President of Chinese Culture Trans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Committee, Executive President of Chinese Classics Bilinguals’ Association, Vice President of China Language Education Association, a proponent of the principle of translating poesie into poesie and classic into classic.

栏目策划:金石开

栏目主编:赵彦春、莫真宝

组稿编辑:吕文澎

本期作者:苏 轼

本期译者:赵彦春

中英朗诵:朱盛杰

英文书法:凌光艺

本期排版:曼 曼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A Reply to Bai Juyi, Who Writes Me a Verse at Our First Meeting at a Feast in Yangzhou《赴北平道上》On My Way to Peking《次韵答东翁见寄》In Reply to What Lord East Sent to Me《病 起》I’m Cured《白云山》Mt. White Cloud《行路难》It’s a Hard Go, Three Poems (No. 1)《寒食》Cold Food Day《甲寅夏日有感》An Impromptu on a Summer Day of 1974《血战湘江》Battle by the Hsiang River《卜算子·咏梅》Ode to the Wintersweet《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Composed at My Dwelling of Sedate Wisdom Fane in Huangzhou《茶》Tea《吾心》My Conscience《高阳台 · 忆故园玉簪花》Dreaming of Jade Hairpin Flowers in My Old Clime《送友人》Seeing Off a Friend《题破山寺后禅院》An Inscription for the Back Yard of Zen of Bliss Fane《已凉》So Cool《卖炭翁》The Charcoal Gray Hair《茅屋为秋风所破歌》A Song to My Thatched Roof Ruined by an Autumn Wind《乡夏》Rural Summer《乡村春节掠影》A Sketch of Rural Spring Festival (No.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To Premier Zhang Overlooking Cavehall Lake《清明雨中》Pure Brightness Day in the Rain《高阳台 · 次孟女史韵写法源寺丁香》Lilac in Dharma Source Fane in Reply to Miss Meng’s Rhymed Verse《中华黄河楼即兴》An Impromptu: Chinese Yellow River Tower《画堂春 · 望春风》Gazing at the Spring Win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Seeing Du Fu Off to His Post in Sichuan 《式微》It’s Dark《临江仙 · 荣莹卧病》My Classmate Rong Ying’s Illness Abed《黄河壶口》The Yellow River Kettlemouth《相见欢》A Merry Encounter《采桑子》A Mulberry Gatherer《五四携孙儿游动物园》A Tour of Zoo with My Grandkid on May 4编辑:王傲霏, 二审:曼曼,终审:金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