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质疑英语课本上多次出现“wuyifan”,人教社回应:是吴一凡,20年前就有
近日,吴亦凡被刑拘一事,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这两天吴亦凡相继被各大平台除名,封禁其账号,下架其音乐和影视作品,一夜之间吴亦凡从娱乐圈顶流变成“查无此人”,令人唏嘘。近期,有家长反映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PEP)(三年级起点)教材中的一个人物“Wu Yifan”与吴亦凡撞名,3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发布情况说明称,教材中名字均为虚构,不指向任何具体的现实人物。教材中使用的汉语拼音名字Wu Yifan,在配套教师用书中对应的中文名是“吴一凡”。该拼音名字从2001年教材第一版审定开始沿用至今,已经20年,与近些年才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某涉案艺人无任何关联。考虑到两者发音相近,针对上述情况,出版社将对任课教师和学生做好说明引导,避免学习中产生误解。
家长质疑:
英语教材WuYifan撞名吴亦凡
近日,有家长发现,在人教版小学英语课本教材中的一个人物“Wu Yifan”与吴亦凡撞名,据悉,Wu Yifan这一角色,频繁出现在三四五年级的PEP英语课本中,对方是一个戴着黑色眼镜的小男孩,在课本中还担任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不仅经常和其他同学打招呼,还与课本中的英语老师有对话,是小学生们学英语不可避开的一个关键人物。
此事在网络上曝光后迅速引起争议,吴亦凡如今已经从青少年偶像名单中被除名,而这名小男孩的名字和吴亦凡一模一样,这令不少家长担忧会在孩子学习英语中造成误导,纷纷提出小学课本该不该将这个名字改掉等疑虑,不少家长甚至表示小孩子的模仿力极强,有什么样的课本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并呼吁人教社“请立即修改课本”。
人教社回应:
巧合!这个是吴一凡
针对此事,有媒体电话联系了人教社,对方工作人员回应称,英语课本上的Wuyifan和现在的吴亦凡不是同一个人,课本上音译成汉字名叫“吴一凡”,是“一”不是“亦”,而且工作人员还表示这套教材有吴一凡的时候是在2001年,20年前那会吴亦凡还不知道在哪儿呢,工作人员称,要进行修改是需要上报相关部门审批的,明年或后年,教材将进行大修订,名字是否需要修改,会有一个全局的考虑。
随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情况说明:教材中名字均为虚构,不指向任何具体的现实人物。教材中使用的汉语拼音名字Wu Yifan,在配套教师用书中对应的中文名是“吴一凡”。该拼音名字从2001年教材第一版审定开始沿用至今,已经20年,与近些年才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某涉案艺人无任何关联。考虑到两者发音相近,针对上述情况,出版社将对任课教师和学生做好说明引导,避免学习中产生误解。
对此,不少网友们也纷纷表示有点无语“ 倒也不必,全国不可能就他一个叫wuyifan的,难不成全都得改名了?”“同名的多了去了,因为他改教材岂不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有这心思干点啥不好”“ 教材因为他改?他配吗。”“说得好,很阳光,很健康,根本不是一个人,干嘛要改”。
多说一句
李雷韩梅梅YYDS
家长误把教材中的小男孩名字当做了现实中的恶劣偶像,似乎是有点“反应过度”,其实说白了还是被学生们不理智地追星行为害的,如果艺人真的能洁身自好,引导孩子们向好向善,家长也不会如此恐惧。
此次吴亦凡事件的影响太恶劣,对青少年成长极其不利,他这样的一个负面人物确实不该出现在教材里,不少家长会担忧也可以理解,但事实上,小男孩只是和吴亦凡的名字音译一样,但并非是同一个人,而且工作人员还补充表示教材上的吴一凡是一个健康积极的男孩形象,暗指不会影响到孩子们,所以家长们也不必过于敏感。如果真的想把这种劣质人物的荼毒从学生们身上彻底清除,那么不要把矛头放在教材上,而是应该重点改善社会上的旧有风气,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最后还是想说一句,李雷韩梅梅YYDS!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校对 王菲
来源:紫牛新闻
“岁”和“震年”都代表死亡,有什么区别呢?用错了会被人嘲笑
“岁”和“淘那”
年龄是一个尊重的术语,通常用于已故的老年人,表示他们去世前的年数。例如,苏轼的《司马温公神道碑》写道:“父亲病了……六十八岁。”这里的“68岁”是指活到68岁。
“随”中的“祥”是高兴、满足的意思。这是一个有更好含义的词。常形容地位高的人或王朝更迭。有时当某人英年早逝时也会使用它。在身体里。
“一年四季”这个词是一个中性词,没有任何情感。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全年,二是指死者的具体年龄。
年的“岁”字就是结束的意思,意味着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死亡是最好的。无论你如何度过一生,最终都无法逃脱死亡,它会带来生命的终结。
相比“年年”,“年年”给人一种更加轻松的感觉,不关心社会地位,用在更客观的场合。比如,《水浒传》雷横》第51章省略了他母亲的出生,并说“小弟送他母亲来看他一辈子后,他就跟着他一起来了”。
两者的区别
对于汉字这样历史悠久的文字来说,如果用错了,让人发笑是小事,但如果文化遗产流失了,那就大事了。在讨论它们的含义时,“全年”和“全年”有什么区别?
“年龄”和“生命终结”之间存在三个区别。首先是年龄差异。在古代,年龄是用来表达一个人的感情和行为的。例如,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由于文化礼仪的严格,我国古代有与各个年龄段相对应的名字,即20岁至29岁称为存年,30岁至39岁称为德年,40岁至49岁为年。叫你。年,50岁至59岁称为酉年。称整年,60至69年称“年”等。
即当“年龄”为60岁至69岁时,“年龄”应为50岁至59岁。
二是社区参与。上面提到的“死”字,是一种荣誉。在日常生活中,你经常会在新闻网的讣告中听到这个词。
告诉我们一位去世的艺术家或科学家、他们的年龄等等。用“死”字来表达对这些人的尊重和遗憾。
“孩子”的情感层次比“所有孩子”的情感层次要深得多,因此“所有孩子”一词是由其他几乎没有影响力或参与度的人使用的。
最后的区别是情感。其实从第二个区别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年龄”的感觉并不如“年份”那么强烈。这是直接的。通常,当描述一个人的年龄时,没有任何情感,而是事实。如果你必须写一个关于某人死亡的故事,并且你不确定如何对该人做出反应,你可以使用中性词“多年来”来以中性的方式描述情况。
如果我们表达对某些人的去世感到悲伤、遗憾等感情,就需要用“岁”字。例如,祖父袁隆平去世后,媒体就用“岁”字进行报道。
一般来说,知道了这些差异,这两个术语还是很容易区分的。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否则开玩笑就不好了。
最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只是两个相似的词,却有很多不同之处。作为文明的载体,我们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