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一览:
五官对应五脏,学会察五官可轻松辨别五脏疾病,还不快学起来
五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与身体的五脏息息相关。我国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如果五官感觉出现异常,那么对应的五脏也可能正在逐步发生一些较为隐藏的病变。今天,我们就一一来了解脸部的五官是怎么反映我们身体疾病的?
1.舌头反映心脏问题
“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外侯”。心脏健康的人舌色红润,味觉灵敏、活动自如,发音清晰。若出现舌强舌卷,发音困难,语音不清,一般为心气不足所致;若出现舌尖糜烂、生疮、疼痛,一般为心火上炎所致;若舌有瘀斑,则为心血瘀阻所致;若舌色红而深暗,多为心阴不足;舌体胖嫩,多为心阳不足。另外如果感觉舌苔厚重、味觉迟钝,并伴随心悸、梦多、失眠等症状时,尤其要警惕,这可能意味着心脏功能受到了损害。
2.口唇反应脾脏问题
“脾胃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嘴巴可以反应出脾胃的好坏。正常人的唇色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如脾胃功能减退,则会出现嘴唇周围发黑或者发紫,甚至有口臭的现象;脾胃积热则表现为嘴唇干裂,干痛。中医里有一句话,“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一旦脾胃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所以脾胃问题一定要重视。
3.鼻子反应肺部问题
“肺通气于鼻”。鼻子的嗅觉和通气功能主要依靠肺气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肺气通利,则鼻道通畅,嗅觉正常。但是若出现嗅觉功能减退、鼻尖发红或流汗、鼻孔干燥和鼻翼扑动等现象长久不愈,就要警惕是不是肺部出现了问题。
4.眼睛反应肝脏问题
“肝开窍于目,肝藏血,肝受血而能视”。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人应该双目有神,但若经常出现眼睛干涩,看不清东西,可能和肝气不足或者肝血不足有关。日常可以喝一些滋肝明目、补虚益精的茶饮,观察是否有缓解。如不能缓解,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5.听力反映肾脏问题
“肾藏精,开窍于耳”。耳的听觉功能要靠肾精的充养。肾气足,听力就好,耳朵外部形状也正常。如果出现耳聋、耳鸣、耳朵嗡嗡作响,听不清楚声音的症状,就可能是肾功能出现问题的征兆,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
所以说,人体才是最精密的仪器,人体之间各个脏器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五官的形状、颜色以及干涩情况,都可能是疾病的信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五脏与五官密切相关,但临床诊断还须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应仔细观察,及时就医,更不要自己随便服用药物。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你的五官分别对应身体哪个器官,全面图解在这里(注意收藏)
《内经》当中指出,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七窍,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意思就是说,通过观察五官的情况,就能够了解五脏的健康。
心开窍于舌“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一般心脏健康,心气足的话,则舌头转动灵活,能辨五味,一般舌头红润则代表心之气血充足。
心主血脉,舌头上面的血管非常丰富,通过观察舌头我们就能够反映出心的健康状态,如果心阳不足,舌头表现为胖嫩紫暗,如果心阴不足,那么舌头会呈红绛色,心血虚,舌头暗淡,心火上炎,则舌红烂、生疮、疼痛;心血淤阻,则舌紫暗或有淤斑;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会出现语言障碍,说不清话。
肾开窍于耳肾和耳朵的关系甚大,一般我们想要补肾,可以多多按摩耳朵,一般肾亏虚的时候,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耳如蝉鸣的现象。
老人如果出现听力减退的情况,也应该考虑肾气较弱,所以如果听力出现问题,不妨可以尝试一下补补肾气,应该会有一定的效果。
肝开窍于目一般我们都会说清肝明目,将肝和眼睛放在一起,可见二者联系是比较大的,肝藏血,而血又是眼睛活动最直接的物质基础,所以肝血的盛衰会影响到我们的视力,如果肝血不足,会出现两眼昏花,视物不明的情况,如果肝经火盛,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眼红肿痛,肝阴虚,那么眼睛干涩模糊,肝气郁结过久的话,则能导致口苦目眩。
肺开窍于鼻“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部分,而鼻子是呼吸出入的入口,如果鼻子想要保证正常的呼吸和嗅觉,肺气就需要调和,另外如果肺部出现问题,也会反映在鼻子上,如果外感风寒,就会鼻塞流鼻涕,如果肺热,鼻孔会干涩。
脾开窍于口“口唇者,脾之官也。”唇是脾的外在表现部分,当脾气充足的时候,唇部红润有光泽,如果脾气失健运的话,唇色淡白没有光泽。
观察我们的五官就可以判断五脏健康,当然我们只能诊断,具体的临床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的症状才可以综合判断!
“藏于内象于外”,五官可以反映五脏健康状况,火速自测
中医学的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指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在藏象学说中,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以心神为主导,通过经络联属关系,把人体各相关部分组成一个既分工又合作的有机整体,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五脏不仅和六腑之间相互联系,还和五体(皮、脉、筋、肉、骨)、五官九窍(目舌口鼻耳称五官,也称七窍,加上二阴又称九窍)密切相连。具体来讲,
即: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与小肠相表里;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悲,与大肠相表里;脾在体合肌肉,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液为涎,在志为思,与胃相表里;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与胆相表里;肾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在液为唾,在志为恐,与膀胱相表里。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也曾提出: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这就表明,五官的功能直接反映了五脏的健康状况,它们的一些异常变化也代表了五脏隐藏的病变。
01
心脏问题看舌头
中医认为,舌的形态、色泽、灵活度、味觉情况等都能反映心的功能。若舌色红润、转动灵活、味觉灵敏说明心血充足健康;舌尖糜烂、生疮、疼痛,多为心火上炎;舌有瘀斑,多为心血瘀阻;舌色红而深暗,多为心阴不足;舌体胖嫩,多为心阳不足。
想要保养心脏,除按时休息、及时就医外,还可以配合食疗:心有实火的,可以用莲子芯代茶饮;体虚的可服党参、当归、生黄芪等。
02
口味唇色反映脾
口是食物进入的门户,可以反映脾胃的问题。若脾气健运,气血充足,则唇红润泽;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则唇色淡白或萎黄无光;口淡无味,多为脾气亏虚;口唇黏腻或发甜,多为脾胃湿热;口中泛酸,说明肝脾不和;唇肿或口角溃烂而痛,多为脾热或脾火。
此时,应调整饮食结构,尤其应禁食生冷、油腻的食物,还可服用健脾益气、滋阴养胃的药物,如党参、山药、薏米、百合、白扁豆等。
03
肺功能影响鼻子
中医学认为,肺气通于鼻,只有肺气调和,呼吸通畅,鼻子才能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在临床上,鼻塞流清涕,多为风寒袭肺;鼻子红,多是肺热或内火旺盛;鼻子干燥或经常出血,多是阴虚火旺。诸如此类,嗅觉不灵敏、经常咳嗽或呼吸困难等现象,都说明肺脏功能的降低,此时应注意戒烟和防寒,加强体育锻炼,多吃新鲜瓜果蔬菜。
可以将白萝卜、梨、藕切片煮汤,加入冰糖后代茶饮,具有清火润肺、降气除痰的功效,尤适用于老人和儿童。
04
肝血足眼睛亮
中医认为,眼目的功能有赖于肝血的濡养和肝气的疏泄。若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则会出现两眼昏花、视物不明、夜盲等症状;肝经火盛,可能出现眼目红胀肿痛;肝肾阴虚,则可能出现眼涩、眼干等。
此时,除了注意用眼卫生外,还可以取枸杞子、白菊花适量,煎煮15分钟取汁,或以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具有滋肝明目、补虚益精之功。
05
肾与听力相关联
肾气足,就会听力好。若出现头晕耳鸣、听力减退、耳聋失聪,或伴有足跟痛、腰酸痛或尿频等症状,说明肾的功能有所下降。
此时,应注意劳逸结合,房事适度,积极参加户外活动,保证睡眠,可服用一些补肾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需要提醒的是:尽管五脏与五官密切相关,但临床诊断还须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应仔细观察,及时就医,服用任何药物均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来源:中国中医,作者:赵艳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小学堂|从五官看五脏
你知道吗?五官的功能直接反映了五脏的健康状况。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曾提出: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这就表明,五官的功能直接反映了五脏的健康状况,小编带你们来看一下五官的异常变化代表了五脏哪些隐藏的病变。
1、舌头看心脏。舌的形态、色泽、灵活度、味觉情况等都能反映心的功能。若舌色红润、转动灵活、味觉灵敏说明心血充足健康;舌尖糜烂、生疮、疼痛,多为心火上炎;舌有瘀斑,多为心血瘀阻;舌色红而深暗,多为心阴不足;舌体胖嫩,多为心阳不足。
2、口味唇色反映脾。口是食物进入的门户,可以反映脾胃的问题。若脾气健运,气血充足,则唇红润泽;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则唇色淡白或萎黄无光;口淡无味,多为脾气亏虚;口唇黏腻或发甜,多为脾胃湿热;口中泛酸,说明肝脾不和;唇肿或口角溃烂而痛,多为脾热或脾火。脾的问题应调整饮食结构,尤其应禁食生冷、油腻的食物。
3、鼻子看出肺功能。肺气通于鼻,只有肺气调和,呼吸通畅,鼻子才能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鼻塞流清涕,多为风寒袭肺;鼻子红,多是肺热或内火旺盛;鼻子干燥或经常出血,多是阴虚火旺。诸如此类,嗅觉不灵敏、经常咳嗽或呼吸困难等现象,都说明肺脏功能的降低。
4、肝血足眼睛亮。眼目的功能有赖于肝血的濡养和肝气的疏泄。若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则会出现两眼昏花、视物不明、夜盲等症状;肝经火盛,可能出现眼目红胀肿痛;肝肾阴虚,则可能出现眼涩、眼干等。
5、听力与肾相关联。肾气足,就会听力好。若出现头晕耳鸣、听力减退、耳聋失聪,或伴有足跟痛、腰酸痛或尿频等症状,说明肾的功能有所下降。此时,应注意劳逸结合,房事适度,积极参加户外活动,保证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