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夬卦详解曾仕强(夬卦详解)

夬卦详解曾仕强(夬卦详解)

易经:夬卦,增益要适可而止,不然就会崩决,适得其反

夬卦乾下兑上,称作泽天夬。《序卦》云:“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意为,增益不止一定会决口,所以在益卦之后接着是夬卦。夬是决口的意思。增益到容纳不下的时候,自然会决开口子流出来,这是把决讲成崩决、溃决。《杂卦》云:“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意为,夬是决去的意思,是刚爻决去柔爻。刚爻为君子,柔爻为小人,是君子之道喜得生长,小人之道忧愁退去。依据《序卦》《杂卦》的讲法,夬是决去、溃决的意思。按传统读法,夬读[guài]。夬卦是刚爻生长到第五位,它是从坤卦渐次变化而来。然后再从大壮卦变来,大壮卦的刚爻向上再长一位即成夬卦。所以爻辞中屡屡提到“壮”。夬与下一卦姤是一组正覆卦,夬上下倒置,即为姤。

【原文】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译文】

夬卦,显扬于王者朝廷,有孚信呼号,有危厉。从封邑告急,不利于戎武,利于有所前往。

【原文】

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乎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译文】

夬是决去的意思,刚健决去柔顺。刚健而喜悦,决去又能和洽。显扬于王者朝廷,是柔爻登乘在五个刚爻之上。有学信呼号,有危厉,是有危厉才能光大。从封邑告急,不利于戒武,是上到了穷极之处。利于前往,是刚爻长到最后就会终止。

【原文】

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译文】

大泽到了天上,就是夬卦。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要把利禄施布给下边,自居有恩德则应禁忌。

所谓“扬于王庭”,是指九五是天子,上六位在王者之上,是被称扬,显扬于王者的朝廷之上。“孚”指的是受到王者的信赖。“号”指的是上兑为口,有呼号之象。“有厉”是指名声太显扬,很容易受到疑嫉,故有危厉。“告自邑”指兑口为告,夬卦从坤卦渐次发展而成,坤即将灭去最后一位柔爻,坤为邑,故为从封邑告急之象。“不利即戎”中,“戎”是兵戎,也就是用武力对抗,指上六无力抗拒刚爻的上长,用兵戎对抗不利。“利有攸往”,是指上六最有利的是前往而去,等六爻都长成刚爻,也就不可能再来上逼。

“夬,决也,刚决柔也。”意思是说,夬是决去,是五个刚爻要最后决去上六这个柔爻。这显然是说下面的五个刚爻还要向上发展,直至把上六逼出去,使全卦都变成刚爻。“健而说”,是指下卦乾,乾为刚健;上卦兑,兑为喜悦,夬卦具有刚健而喜悦的特点。

“决而和”是指主爻上六所在的上卦是兑,兑是和悦,既能决去,又能和悦,这也是夬卦的特点。处理事情,刚健则不易令人喜悦,决去就很难不伤感情,能刚健而令人喜悦,和和气气地除去小人,难能可贵,十分圣明。

“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是指上六凌驾于五个刚爻之上,显扬到了极点。推崇备至,无上光荣,有如在王者的朝廷里受到称扬。这是指受到九五之尊的崇尚。

“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是指上六处在全卦最高位置,太高了有危厉。按易理讲,能居安思危,才能平安无虞。上六在上卦兑里,兑为口,兑口呼号有危险,正是感到危厉而能及早预防,这样才能光大。

“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指夬卦的刚爻继续上长,长到全卦六爻皆刚就会终止,既然已成为不可改变的趋势,上六最好是往上退出去,退出去就会免去被逼的不利状况。意思是上六最有利的办法是往前走,不要与盈虚消息的天道抗拒。

“泽上于天,夬”,是就上下卦象的组合来说明夬卦。下乾为天,上兑为泽,泽水高出天上必然要决口,这就是夬卦。君子从卦象上得到启示,要把恩泽施布到下民身上,不要等决了口才让泽水流出来。这就是“君子以施禄及下”。“泽”取恩泽义,恩泽就是一种利禄。“居德则忌”,是说但不要自居有恩德于人。换句话说,就是不要摆出一副有恩于人的样子。

狂飙爆火揭露人性中那股邪火究竟有多可怕千年前它早就给出了警告

金钱财富本身是“无咎”的。所以,问题不在金钱财富,而在于人。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800字,深度阅读需9分钟,受益终生|

开年大戏《狂飙》火得一塌糊涂,热度持续狂飙,豆瓣一度飙到9.1。

之所以广泛好评的一个原因,就是张颂文成功演绎了一个非脸谱化的,反派男主高启强的黑化之路。

高启强原本是一个老老实实的卖鱼佬,一个普普通通的底层小人物,因为遭受市场管理员的欺凌,除夕夜得到善良的刑警安欣的帮助。

又因为安欣搭档李响一句无心的“市局副局长也姓安”,高启强第一次品尝到资源和人脉的好处,很快成为小混混口中的强哥。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步一步走向不归路。

这个原本的老实人,最终蜕变为黑道大哥,罪大恶极被执行死刑。

《狂飙》的爆火,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那股欲望之火。

正是那股邪火,让一个老实人高启强,在人生每一个岔路口,都恰好选择了错误的方向。

正所谓:一念贪心起,百万障门开。

一个人一旦被贪婪的欲望所裹挟,最终定会堕入命运的深渊,难以自拔,后悔莫及。

其实,几千年前,古圣先贤著书《易经》,早就为后人就敲响了警钟,给出了告诫。

1

为什么不能废除死刑?

现在很多人主张废除死刑,其实是不正确的。

这些人认为自己是凭良心,是为大家着想。

实际上,他们是不了解人性,不懂人性。

人性,一定要有一个东西来压制住才行。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如果没有节制,后果不堪设想。

《易经·中孚卦》说:“君子以议狱缓死。”“缓死”是废除死刑的意思吗?当然不是。

这里意思是说:罪犯经过审议,非要判处死刑,不可以马上执行。

如果冤死人就无法挽回了,所以要缓一缓。

当然,我们不能放纵该死的囚犯,否则,对被害人不公平,就没有诚信了。

孔子是很了解人性的,他知道要人不犯过错真的很困难。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孔子很宽松,他说做错就做错了,不必后悔,也不必怪这个怪那个,只要改过就好了。

换句话说,做错了事情赶快想办法去补救,这才是最要紧的。

可是,现实中总有人不懂得悬崖勒马,亡羊补牢。

拼命追求财富的积累,出了问题就说:金钱是万恶之源。

2

金钱是万恶之源吗?

《易经》说: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人有愤怒、忧惧、惶恐不安的情绪,但是,跟金钱财富都没有关系。

因为对金钱财富来讲,它根本没有这些感觉,所以,它本身是无辜的。

是人类自己要保护自己,把责任推在金钱财富上面。

金钱财富本身是“无咎”的。所以,问题不在金钱财富,而在于人。

其实,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不患寡而患不均。

一个社会,穷其实不会怎么样。

穷有穷的问题,富有富的问题。

但是,穷有穷的方式来对付,富有富的方法来运用。这就是《易经》的智慧。

《易经·小畜卦》说:人一看到钱就眼开,人一看到钱就想要,人一看到钱就控制不了自己,就乱套。

要怎么救自己呢?

只有一个答案:越早形成正确的观念,越早培养良好的习惯,越吉祥。

否则,越有机会,越接近金钱,坐牢的机会就越大。

我们看到很多人,没有机会接触金钱时,很清廉,一旦有机会,刚开始还会很谨慎,但是,很快就变节了。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的生活离不开金钱,一旦为金钱所诱惑,必将给自己招灾惹祸。

《易经》告诫我们,金钱是对人最大的考验。

如果把金钱当作实现人生理想的工具,财富就会成就一个人。

但是,如果把金钱当作人生追求的目标,财富只能带来灾难。

3

怎样才能控制住欲望?

一个人,控制不住欲望,就会沦为金钱的奴隶,物质的奴隶。

欲望无穷是人类经常犯的错误。

人们不仅仅在受益的时候,会需求无度;在受损的时候,更容易产生急于拥有的欲望,甚至是难以抑制的愤怒。

一个人若想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就要修行。

要知道,人只要有这个身体,就不免起心动念。

欲望一来,很难招架得住。而欲望是没完没了的,所以,人会得寸进尺,贪念无止。

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念,无所不用其极,会偷、会抢、会做假账、会侵占公物……

所谓贪,就是去侵犯别人的东西。

要止贪,必须要止欲。欲在哪里?欲在我们心里。

《易经》里,艮卦代表人的修行。

一个人若要修行,就要先从自己的起心动念开始,要一关一关地通过。

要通过心里挣扎那关,要通过嘴巴乱说那关,要通过身体被外界诱惑那关,每一关都通过了,就知道检验合格了。

这就是艮卦的一个修行过程,叫做慎始厚终。

若要修行,就要修到一起心动念就是正的,一起心动念就没有邪的,一切都是正向的,完全没有偏的。

这是很不容易的。

4

人生的风险如何化解?

人生中的每一个选择,其实都充满了风险。

《易经》涣卦下坎上巽的卦象中,暗含着风险之意,就像风吹拂水面后,可能只会引起微微涟漪,却也有可能引起惊涛骇浪。

涣卦告诉我们面临风险,该怎样化解,怎样安然度过,而不是一看到有风险便躲避起来。

否则,天天在逃亡,还能做什么事呢?

其实,就风险而言,主要的还是预先去防范,而不是发生后惊慌失措,或者事后诸葛亮,这才是正确的观念。

任何事情,都要事先评估一下其风险性到底有多大。

如果风险性太高,就想办法降低。

降到不能再降了,就问自己“不做行不行”。如果非做不可,就要勇敢面对,勇于担当。

我们所能做的不是消除风险,因为很明显涣卦下卦就是坎卦,根本跑不掉。

我们只是说把风险降到最小,如此而已。小到什么地步?自己可以承担就行。

一个人,如果一点风险都没有才去做事情,最好什么事都不要做,因为那是不可能的。

涣散的时代带给人们的,其实不仅是风险,更重要的是磨练意志,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

所以,遇见要觉得庆幸而不是倒霉。

因为一念之差,结果往往是天壤之别。

5

如何避免被设计陷害?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一个人,如果被设计陷害了,相信大部分人会劝慰说:小人太坏太阴险了,你是好人太善良了,所以才会误入圈套。

但是,有一种情况除外:凡是轻而易举就中了圈套,把自己陷进去的人,都有一个明显的毛病:贪小利,贪小便宜。

所以,贪念害死人。

《易经》中坎卦代表危险,而且里面人为因素特别多,这就使人产生一种不恰当的想法:人不应该这么诚信,应该黑心一点才能生存。

如果那样,整个社会的风俗就会败坏掉。

所以,凡是遇到“天上掉下馅饼”的所谓好事,一定要想一想习坎卦。

凡是不正常的情况,凡是能不劳而获的,凡是机会难得的,都要特别小心,这就叫做“习坎”。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立场,每种立场避免不了相互碰撞。

各种人基于各种不同的立场,站在不同的位置,设下很多的坎险,这就是陷阱。

《易经·夬卦》说: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要想摆脱小人的威逼利诱,避免被设计落入圈套掉进陷阱,只有修炼自己。

修行到有一天没有私心,真心为公,光明正大,就可以“无咎”。

研习《易经》我们就会知道:

一个人,可能很阴险,也可能很善良,这都是一念之差而已。

我们不要随便定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其实,好人也可能做坏事,坏人也可能做好事。一切都在一念之间,都是自己的选择。

当一个人心头动起妄念,处事的动机一定会包含很多自私的欲望,很多的贪念、邪念、恶念。

只有无妄,才能避免无妄之灾。只有习坎,才能避免灭顶之灾。

有人好奇地问:上天为什么要赋予人类这么多贪念、邪念、恶念?

试想:倘若上天把人类生的个个慈眉善目,个个菩萨心肠,那么,人活着不就成了一部安度日子的机器了?

上天,一方面给我们一副好心肠,另一方面又让我们经不起外界的诱惑。

其实,这才是人间修炼的最好道场。

★阅读更多孙子兵法智慧,请参考曾仕强教授《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

本文策划:若卿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易经》原文全解析——43卦 夬:泽天夬卦

#历史开讲#

43卦 夬:泽天夬卦

【原文】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翻译】

夬卦,在王庭上大声宣扬,竭诚地哭号将有危险,告诉同邑的人们,不利于立即采用军事行动,与对方建立交往有利。

彖辞说:夬,即决的意思,阳刚决断阴柔。刚健而喜悦,决断而能和谐,宣扬于王庭,是柔爻登乘在五个阳爻之上。心怀诚信哭号有危险,是说明这种危险已经很明显了。告诉同邑的人们,不利于立即采用军事行动,是因为崇尚武力是行不通的。与对方建立交往有利,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阳长自然阴消。

象辞说:泽水化气升腾于天,这就是夬卦的卦象。君子从中受到启示,将福禄施予百姓,稳居在上只想获取是应当禁止的。

【解读】

夬通决,有决溃、决裂之意。上一卦益卦表示受益,但受益过多便会溢极而出,如同水多决堤,所以益卦的后面是夬卦。夬卦是个状况卦,吉凶未定。一个阴爻压在五个阳爻上,表示独裁者忽视舆论,施行暴政。一阴爻居卦极,象征盘踞君侧的小人,五阳爻在下,象征进步力量;诸阳蓬勃进长,必然要决去一阴,呈君子果决除奸之象。阴爻的消亡已成必然,谁也无法改变时势的变化规律。

但是小人难制,奸臣用事于君侧,投鼠忌器,不利于动用武力,这增加了除奸的难度。要避免使用暴力,谋划应具有隐秘性,隐蔽性。时机成熟,势态形成,隐藏之事实会骤然而成。比如康熙除鳌拜时,不是派兵拿下杀掉了事,而是巧设机关,使其同党班布尔善当众揭露鳌拜,并列其罪状,鳌拜只得伏法,从而平息了叛乱。君子的行动要尚德,哪怕是制裁小人也要尚德而不尚武,如果不能以德取胜,而专用威猛,则有凶险。

夬卦和解卦谈的都是清除小人,解卦主要讲为什么要清除小人,由于解卦处于蹇难刚刚解除之时,人民需要一个安宁的环境以休养生息,而小人的捣乱足以葬送这大好的局面,所以必须清除小人。夬卦主要讲怎样清除小人,由于小人窃居高位,难以铲除,所以要果决除奸,又要讲究策略。另一方面,解卦的小人是从道义上来定义的,是无赖或盗匪一类的人物;夬卦中的小人主要是政治上的,并且在统治集团内部,是奸臣人物。

得此卦者,有过于刚强果断而败事的可能,心中苦而不安,有与人绝交之意。应忍耐柔和、深思熟虑后作决定。男女须慎防色情之事,女性有遭轮暴之险。预测婚姻有被破坏之象,若是再婚则易合。得此卦者,可能在秋冬之季有突发的血光之灾,且灾与金属有关,伤及头部,不能防备。

夬卦爻辞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吝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吝。

初九:前脚趾健壮,前往不能胜任而造成灾难。

【原文】

象曰:不胜而往,咎也。

【翻译】

象辞说:不能胜任而前往,自找灾难啊。

【解读】

初九代表阳气渐生,相对于人体来说就好比脚趾,相对于人的能力来说表示能力较弱,所以前往会有不能胜任之忧。这就好比一个还在学校学习的大学生,品学兼优,但是凭这些就想承担某个企业的主要领导职位,显然是能力还有些欠缺。

夬卦爻辞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九二:受惊感叫,在夜里有兵戎经过,不用忧虑。

【原文】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翻译】

象辞说:夜里有兵戎经过,九二处于中正之道,所以不必忧虑。

【解读】

如果说初九是一个毛手毛脚的小伙子,九二则老成多了,他不仅自己时刻警惕,还发出呼号,使众人戒备,这就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处于高度警戒的状态。奸佞小人虽有诡计,甚至夜间举兵来袭,也不足忧虑。九二有备无患,是六爻中最好的一爻。不过从辞来看,九二还是因为兵的经过而受到了惊吓。 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夬卦爻辞 九三:颧骨强壮,有凶险

九三:颧骨强壮,有凶险。

君子一个人走得很急,遇到下雨被淋湿而有怨气,没有灾难。

【原文】

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翻译】

象辞说:君子走得很急,最终没有灾害。

【解读】

以刚居刚,有刚亢外露、嫉恶如仇的性格。恰巧又与上六这个阴柔小人相应,以九三这种性格遇到上六必然是怒火中烧,将其为国除恶的豪壮之情表现在脸上,似乎要大动干戈,急欲除之。这样做必有凶险。九三把对奸臣深恶痛绝的义愤表现在脸上,给对方以警觉,会招来杀身之祸。九三处位独特,够倒霉的,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夬卦爻辞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九四:臀部受伤,行走艰难。牵着羊没有悔恨,不听别人的话。

【原文】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翻译】

象辞说:行走艰难,是九四的位置不当;不听别人的话是不聪明。

【解读】

九四刚健不足而和悦有余,性格怯懦,没有勇气去果决除奸。这种犹豫的情形如同臀部受伤失去皮肤,既坐不下,又行走艰难。好比有一个人从悬崖上摔了下来,在下落的过程中他抓住了一棵灌木。此时山上的人没办法救他,因为他离上面太远。可是他这样一直抓着灌木也没法求生,这时山上有一位僧人大声对他说:“放开手!”此时这个人怎么会听信这句话呢?

夬卦爻辞 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九五:水中的苋陆脱离土地浮在水面上,以中正之道行事没有灾难。

【原文】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翻译】

象辞说:中正之道行事没有灾难,是因为九五居中但却还未光大。

【解读】

九五紧临上六,并且与上六相合,但是从大的局势来说,他必须顺从众阳的意愿,将上六驱除掉。可是这不是他自己的心意,所以他只能保持适中的原则,一切顺从时势的安排了。九五就好比开元盛世中的李隆基,当安禄山造反后,朝中的众军士要求斩杀杨玉环时,身为国君的李隆基也救不了自己的爱妃。

夬卦爻辞 上六:无号,终有凶

上六:无号,终有凶。

上六:不用痛哭喊叫,最终有凶险。

【原文】

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翻译】

象辞说:不用痛哭的凶险,是因为弱阴终究不会长久。

【解读】

奸臣居高位作恶,得势一时,气焰嚣张。但放肆之极必遭制裁。大势已去,上六的灭亡已不可避免。上六自知小命难保而号啕痛哭。哭也不能挽回败局。众阳的势力太强大了,上六无法与之抗衡。夬卦突出的思想是除奸要果决,但又强调斗争要讲究策略,这对后世人们对付奸佞小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夬卦运势

运势:先吉后凶。鸿运当头,但危险将至。不可轻举妄动,应随时警惕。

事业:表面刚强兴盛,但危险已孕育。不可莽撞,应柔缓地去除小人。

爱情:决裂之象。夕阳虽好,却近黄昏。多为男性摒弃女性之象。

疾病:病情严重,应速治疗。多为胃、头和恶性瘤之病。宜往东南方求医。

经商:改行、开业者不利。难关重重,有失败破财之害。

诉讼:宜急不宜缓,对我方有利。

出行:恐有失脱,作事反复多忧,宜守旧。

人生:好动,古怪,心性难成熟。如遇坐享其成之事,多无善终。

《断易天机》解夬卦

神剑斩蛟之卦,先损后益之象

夬卦点睛

夬就是决断,也象征清除小人。得夬卦者处在十字路口,不可在一棵树上吊死,不想决断也得做出决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抗衡不了就应该变换思路,战略大转移。此时不可莽撞,要柔中带刚,有充分准备后再决断。

刘邦得此卦,斩杀韩信

刘邦杀韩信时占得此卦。刘邦在成就大业时得到韩信,如虎添翼,最终战胜项羽,夺得天下。但后来刘邦怕韩信势力过大,而将韩信斩于未央宫。

关于《周易》雷天大壮卦的一点见解

䷡大壮利贞

壮,形声,从士,爿( pán)声,兼表字义。士是能干的人,爿是劈开成片的木柴,合起来的意思是干出了很多事的人。本义:表示大而有力,强盛的意思,干出了很多事的功臣。壮是艾炷灸时计数的单位。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

震雷为壮,乾阳为大;震动在外,有乾阳在内提供源源不绝之能量,因此为大壮。大象两阴凌驾四阳,像兑,兑为损伤,因此为大伤之象。乾刚为雷所震动,天鸣雷,云雷滚, 声势宏大,阳气盛壮,万物生长。刚壮有力故曰壮。大而且壮,故名大壮。四阳壮盛, 积极而有所作为,上正下正,标正影直。"大壮"有过于强壮之意,告诫不要过分滥用权力。壮为强壮、壮大,另也有伤的意思。帛书作泰壮,清华简作大赃。大壮卦卦义有三种不同面向的意义:一是阳壮,阳气壮盛,二是大撞,严重冲突,三是大戕[qiāng],严重的伤害。易经以阳为大,凡是卦名中有大者,都一定有乾的卦象,如䷛大过、䷙大畜、䷊泰(泰同太、大),大就是指乾阳。因此大壮也可理解为'阳壮',阳气壮盛。阳气过于强壮并非好事,震在外又有躁动过动之倾向,所以很容易产生冲突、冲撞,进一步造成无谓的伤害。从卦气来看,卦气发展到一月泰卦时阴阳达到最佳的调和状态,大人归来,君子主政。二月再增长一阳就是阳气太过壮盛,也就是大壮。此告戒君子,凡事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卦序上大壮是继遯卦而来,并与遯为相综的一对对卦。六爻的判断上,阳壮若能有阴柔的调和,那么就可偏吉,因此以阴位较吉。如九二、九四皆言'贞吉',而上六则是'艰则吉'。反观初九则说'征凶',九三'贞厉'。

《序卦传》: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遯,故受之以大壮。

《系辞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杂卦传》:大壮,则止。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刘沅曰:此二月之卦也,正月泰卦,阳虽长而未盛,三月夬卦,阳已盛将衰,皆不可言壮。惟四阳则壮矣。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当位,不应。阳刚得正,本有诚信之德,但居位卑下,上无应与,却欲有所作为,有壮于足趾、不足以有为之象。其躁动求进必受伤害,故戒以征凶。应诚信自守,以避凶灾。趾有行动之初的意思,也隐喻这是末稍、卑微、无足轻重、妄动。壮于趾比喻这是空有样子的壮盛,以此出征,必凶无疑。壮也是伤,壮于趾为伤到脚趾。脚趾又可比喻行动的开始,行动的开始就受伤。征为出征。有孚,有信验,表示事情一定会发生。征凶有孚,出征为凶,此事有信验,一定会发生,不用怀疑。

来知德曰:初九阳刚处下,当壮之时,壮于下者也,故有壮趾之象,以是而往,凶之道也。然其阳刚居正,本有其德,故应自信其德,以居穷困,不可有所往,往必有凶。

九二,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不当位,有应,居中。阳居阴位,有刚中而能谦之象,能谨守正道,可获吉祥。大壮的吉道在于中庸、冷静。九二有中庸之道,中立而不偏颇,因此而吉。

王弼曰:九二居得中位,以阳居阴,履谦不亢,是以贞吉。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当位,有应。阳刚当位,有应于上六,惟其居于多凶之位,不敢妄动应上以显其壮。当谨守正道,以防危厉。否则将如刚壮之羊冲触藩篱,角受缠绕羁绊而凶厉临身。小人只会用蛮力,君子则知道要用网子,坚定则有危险。就好比公羊若顶撞围篱,羊角就会因此被困住。小人以气势凌人来表现自己的勇猛,而君子则深谋远虑,知壮大蛮干之危害,用壮反而为壮所困。如果坚定固执于壮,则会艰苦或危险。就如蛮干的公羊,仗着自己有坚硬的羊角而顶撞围篱,只知进不知退,羊角因此被卡住而进退不得。此言君子小人的差别,在于对于用'壮'的洞察,小人有力无脑,君子洞知先机。宋明儒将罔解释作'无',用罔,意谓无视于事情的发生,所以罔又通蔑,即蔑视的意思。三四五互兑为羊。

胡瑗曰:小人居强壮之时,动则过中,进则不顾,是犹刚狠之羊,虽藩篱在前,亦触突而进,以致反羸其角而进退不能,凶之道也。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

《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

不当位,不应。处四阳积累最盛之时,失位而无应,本当有悔。惟阳居阴位,行不违谦,有谨守正道而不失其壮之象,故可消除悔恨而获得吉祥。又其前遇二阴,所以能畅行无阻,犹如刚壮之羊冲触藩篱,一触而决,且羊角不受拘累缠绕之困。又如大车有坚固强壮之轮輹,车行极其迅速顺畅。另一解释为,撞倒了围篱之后完全没有衰弱的迹像,进一步还撞坏了车子轮辐。言气势过于旺盛,则只有破坏,让事情一团乱。但若能够冷静,则能够变吉,不用后悔。但不管哪一个解释,都是冷静、镇定为吉,冲动则凶。九四已到外卦,羊既已在外,所以是'藩决'之象,也就是围篱已倒下。藩决不羸,公羊把围篱撞倒,因此气势如虹,完全没有被削弱,因此能够继续到处乱撞。'藩决不羸'另一解释为篱笆倒下了,因为羊没有绑好,所以继续到处冲撞。二三四互乾为大舆。

朱熹曰:九二贞吉,只是自守而不进,九四则是有可进之象。盖九四以阳居阴,不极其刚,而前遇二阴,有藩决之象,所以为进。非如九二前有三、四两阳隔之,不得进也。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

《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不当位,有应。阴柔得中,处大壮已过之时,已不用其壮,犹如刚壮之羊已消失在疆埸边境上。又因六五不适任刚壮之位,故虽丧羊而无悔。'丧羊于易'传统解释为在空地上羊走失了,或解释为因为过于松懈而让羊走失。比喻已经不再气盛。大壮卦中以'公羊'比喻'壮',因羊秉性阳刚而爱'撞',特别是公羊。因此丧羊,也就是'丧阳'。大壮卦之所以为'大壮',是就下面四个阳爻而言,至六五,则阳爻失,所以说'丧羊'。易,空地,也有平易,心境坦然的意思。此当作'有易',方国名。根据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考证,'丧羊于易'与旅卦上九'丧牛于易,凶',讲的是殷人先祖王亥客居于'有易'国的故事。王亥在有易国以畜牧牛羊为营生,曾有过优渥的生活,后为有易国君所杀并取其仆人与牛,家破人亡。而在被杀之前还曾有被强取其羊的事,但安然渡过。

来知德曰:本卦四阳在下,故曰大壮。至六五已无阳,则丧其所谓大壮矣,故有丧羊于埸之象。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艰则吉,咎不长也。

当位,有应。居大壮卦之终,处震动之极,求进心切,却体质阴柔不刚,有如失壮之羊冲触藩篱,进退两难、前后失据之象,故其无所获利。惟其下应之九三,具阳刚之质,若能坚贞自守以待,终有阴阳应合并进之时,则可获吉祥。此以公羊比喻冲撞反而让事情陷入进退两难的僵局,没有任何好处。若反过来,能够冷静坚定,吃苦耐劳则吉。就全卦卦象来看,上六的两个阴像公羊的一对角在顶撞围篱,因此上六虽不是阳,却说'羝羊触藩’。

朱熹曰:上六取喻甚巧,盖壮终动极,无可去处,如羝羊之角挂于藩上,不能退遂。然艰则吉者,毕竟有可进之理,但必艰始吉耳。

文多摘抄自网络,个人以自己理解编辑,如有不同意见,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