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八十七签解签详细(八十七签)

八十七签解签详细(八十七签)

乙卜作品——《五百罗汉图系列(64-99)》

500罗汉全名单(64-99)

第六十四   一念解空尊者

第六十五   观身无常尊者

第六十六   千劫悲愿尊者

第六十七   瞿罗那含尊者

第六十八   解空定空尊者

第六十九   成就因缘尊者

第七十   坚通精进尊者

第七十一   萨陀波仑尊者

第七十二   乾陀诃利尊

第七十三   解空自在尊者

第七十四   摩诃注那尊者

第七十五   见人飞腾尊者

第七十六   不空不有尊者

第七十七   周利盘特尊者

第七十八   瞿NB丘尊者

第七十九   师子比丘尊者

第八十   修行不着尊者

第八十一   毕陵伽蹉尊

第八十二   摩利不动尊者

第八十三   三昧甘露尊者

第八十四   解空无名尊者

第八十五   七佛难提尊者

第八十六   金刚精进尊者

第八十七   方便法藏尊者

第八十八   观行月轮尊者

第八十九   阿那邠提尊者

第九十   指尘三昧尊者

第九十一   摩诃俱絺尊者

第九十二   辟支转智尊者

第九十三   山顶龙众尊者

第九十四   罗网思惟尊者

第九十五   劫宾覆藏尊者

第九十六   神通亿具尊者

第九十七   具寿具提尊者

第九十八   法王菩提尊者

第九十九   法藏永劫尊者

喜欢乙卜作品,点击"点赞"支持!您的点赞是我创作的动力,头条微信搜索“乙卜的画”,关注乙卜的画,带你走向不一样的艺术人生。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卷六(6)「古代志怪集.纪晓岚」

黑驴啖人

余次女适长山袁氏,所居曰焦家桥。今岁归宁,言距所居二三里许,有农家女归宁,其父送之还夫家。中途入墓林便旋,良久乃出。众怪其形神稍异,听其语言亦不同,心窃有疑,然无以发也。至家后,其夫私告父母曰:“新妇相安久矣,今见之心悸,何也?”父母斥其妄,强使归寝。所居与父母隔一墙。夜忽闻颠扑膈膈声,惊起窃听,乃闻子大号呼。家众破扉入,则一物如黑驴冲人出,火光爆射,一跃而逝。视其子,惟余残血。天曙,往觅其妇,竟不可得。

疑亦为所啖矣。此与《太平广记》所载罗刹鬼事全相似,殆亦是鬼欤!观此知佛典不全诬。小说稗官,亦不全出虚构。

我的次女嫁予长山袁氏,居住地址叫焦家桥。今年她回娘家探亲,叙述了这样一件事,距焦家桥二三里路的地方,有位农家女回娘家探望父母,由父亲送她返回夫家。途中农家女进入坟墓树林中小便,很长时间才出来。出来后形貌和神色稍微有了一点变化,说话的语音也有不同了。父亲感到奇怪,心里暗暗产生怀疑,但无从揭发出这是怎么回事。到夫家后,丈夫私下告诉自己的父母说:“我与新妇相爱相安已有好长一段时间,今天见到她却心中恐惧,这是什么原因呢?”父母训斥他胡说,强迫让他回到房间与新妇就寝。小夫妻居住的房间,与父母仅隔一墙。夜间,父母忽然听到隔壁有翻跌仆倒和和发出膈膈的声音,惊讶地起来偷听,才听见儿子大声号呼。家人们破门而入,见有一个如同黑驴的怪物,冲开人群跑出屋来,火光爆射,一跃就不见了。再看他的儿子,仅馀留了一点残血。天亮后,前往墓地寻找新妇,始终没有找到。怀疑也是被怪物吞吃了。这与《太平广记》所记载的罗刹鬼事特别相似,大概也是鬼吧?通过这件事,可知佛经并不全是胡言妄语;小说稗官之类的书籍记载,也不都是虚构出来的。

丑妇失节

河间一妇,性佚荡。然貌至陋,日靓妆倚门,人无顾者。后其夫随高叶飞官天长,甚见委任;豪夺巧取,岁以多金寄妇。妇借其财,以招诱少年,门遂如市。迨叶飞获谴,其夫遁归,则囊箧全空,器物斥卖亦略尽,惟存一丑妇,淫疮遍体而已。人谓其不拥厚资,此妇万无堕节理。岂非天道哉!

河间有个女人,性情淫荡,但长相极丑。天天浓妆打扮了倚门卖笑,但没人来找她。后来她的丈夫随着高叶飞在天长任官,很受重用。他巧取豪夺,每年都寄回来许多钱。这女人便用钱财来引诱少年,于是她家便有许多人来来往往。高叶飞被罢官之后,她丈夫逃了回来,但家中钱财全空,连器具物品也差不多卖光了,只剩下了一个丑女人,身上生满杨梅疮毒罢了。人们说如果他不弄来很多钱财,这女人也万万不会去乱搞,这不是天意么?

魇术

伯祖湛元公、从伯君章公、从兄旭升,三世皆以心悸不寐卒。旭升子汝允,亦患是疾。

一日治宅,匠睨楼角而笑曰:“此中有物。”破之,则甃砖如小龛,一故灯檠在焉。云此物能使人不寐,当时圬者之魇术也。汝允自是遂愈。丁未春,从侄汝伦为余言之。此何理哉?然观此一物藏壁中,即能操主人之生死。则宅有吉凶,其说当信矣。

我的伯祖父湛元公,堂伯父君章公,堂兄旭升,三代都因为心悸不能睡觉而死了。旭升的儿子汝允,也患了这种病。一天在修整房屋的时候,一个工匠眯着眼睛看着楼角落笑着说:“这里面有东西。”拆开一看发现里面有一个用砖砌成的小龛,有一个旧灯架在里面。有人说这个东西能叫人睡不着觉,是当时的泥瓦匠的一种魔术。汝允从此以后病就好了。乾隆二十五年的春天,我的堂侄子汝伦对我说了这件事。这是什么道理呢?既然把这样一件物品放在墙壁里,就能操纵主人的生死命运,那么住宅地有吉凶的说法应当是可以相信的了。

户部郎中

戴户曹临,以工书供奉内廷。尝梦至冥司,遇一吏,故友也,留与谈。偶揭其簿,正见己名,名下朱笔草书,似一犀字。吏夺而掩之,意似薄怒,问之亦不答。忽遑遽而醒,莫测其故。偶告裘文达公,文达沉思曰:“此殆阴曹简便之籍,如部院之略节。户中二字,连写颇似犀字。君其将于户部郎中乎?”后竟如文达之言。

户部司员戴临,因工于书法侍奉于内廷。他曾经做梦到了阴司,遇到一个吏员,是旧时的朋友,挽留他一起谈天。偶而揭开他的簿册,正好见到自己的名字,名字下面用朱笔草书,像一个犀字。吏员夺了过去把它掩上,意思好像有些恼怒,问他,也不回答。戴在惊惧惶恐中忽然醒了过来。猜不出它的缘故。戴偶然把这事告诉了裘文达公,文达沉思着说:“这恐怕是阴司简便的簿籍,如同六部和都察院摘要的文件;户中两个字,连写颇像是犀字,您大概将以户部郎中的官职结局吧?”后来竟然如同文达所说。

祈梦得诗

东光霍易书先生,雍正甲辰举于乡。留滞京师,未有所就。祈梦吕仙祠中,梦神示以诗曰:“六瓣梅花插满头,谁人肯向死前休?君看矫矫云中鹤,飞上三台阅九秋。”

至雍正五年,初定帽顶之制,其铜盘六瓣如梅花,始悟首句之意。窃谓仙鹤为一品服,三台为宰相位,此句既验,末二句亦必验矣。后由中书舍人官至奉天府尹,坐谴谪军台,其地曰葵苏图,实第三台也。官牒省笔,皆书臺为台,适符诗语。果九载乃归。

在塞外日,自署别号曰“云中鹤”,用诗中语也。后为姚安公述之。姚安公曰:“霍字上为云字头,下为鹤字之半,正隐君姓,亦非泛语。”先生喟然曰:“岂但是哉!早年气盛,锐于进取,自谓卿相可立致,卒致颠蹶。职是之由,第二句神戒我矣,惜是时未思也。”

东光人霍易书先生,雍正甲辰年中举于乡。后留滞京师,未有成就,于是到吕仙祠中求梦。梦见神向他出示了一首诗说:“六瓣梅花插满头,谁人肯向死前休?君看矫矫云中鹤,飞上三台阅九秋。”到雍正五年,开始规定帽顶的制度,他的铜盘六瓣恰如梅花,于是开始醒悟了首句诗的意思。私下以为仙鹤乃一品服,三台是宰相位,首句既已应验,末两句也会必然应验。后来他由中书舍人的官职迁至奉天知府,犯有过错贬降军臺,所在地叫葵苏图,实际是第三军臺。官文减省笔画,凡臺都减写成台字,恰好符合诗中的“三台”。又果然是过了九年才归来。在塞外期间,他自署别号叫“云中鹤”,是采用的诗中语言。后来他对姚安公讲述此事,姚安公说:“霍字上部是个云字头,下部是鹤字的半边,正好隐藏了君的姓,也不是泛泛词语啊。”霍易书先生感叹地说:“岂止是这样呢!早年气盛,锐意进取,自认为卿相之位可以立即到手,终于导致颠仆挫折。由此看来,第二句诗是神对我的告诫,可惜当时没有深思,也没悟出其中的含义。”

签示试题

古以龟卜。孔子系《易》,极言蓍德,而龟渐废。《火珠林》始以钱代蓍,然犹烦六掷。《灵棋经》始一掷成卦,然犹烦排列。至神祠之签,则一掣而得,更简易矣。神祠率有签,而莫灵于关帝;关帝之签,莫灵于正阳门侧之祠。盖一岁中,自元旦至除夕,一日中,自昧爽至黄昏,摇筒者恒琅琅然。一筒不给,置数筒焉。杂遝纷纭,倏忽万状,非惟无暇于检核,亦并不容于思议。虽千手千目,亦不能遍应也。然所得之签,皆验如面语,是何故欤?

其最奇者,乾隆壬申乡试,一南士于三月朔日斋沐以祷,乞示试题。得一签曰:“阴里相看怪尔曹,舟中敌国笑中刀。藩篱剖破浑无事,一种天生惜羽毛。”是科《孟子》题为“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至“汤九尺”,应首句也。《论语》题为“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应第二句也。《中庸》题为“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应第四句也。是真不可测矣。

古代用龟来占卜,孔子在《易经》作系词,大力提倡用蓍草占卜,于是龟卜渐渐没人用了。《火珠林》中首先用钱卜代替蓍卜,但是要掷六次,还嫌烦琐。《灵棋经》中的卜法是掷一次便能成卦,但是排列起来也很麻烦。至于神祠中的签,一抽便得卦词,就更简便了。神祠都有签,但都不如关帝祠灵验;关帝祠的签,最灵验的是正阳门边的关帝祠。一年之中,从元旦到除夕,一天之中,从凌晨到黄昏,始终琅琅地摇筒者不断。一个筒供不上,就预备几个筒。杂沓纷乱,转瞬之间便有各种情况,不但没功夫检核,也没功夫思考。即便是长了一千只手一千只眼,也应答不过来。但所得到签,都灵验得好像当面推算出来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其中最神奇的,是乾隆十七年的乡试。有位南方人在三月一日斋戒沐浴后祷告,请求透露试题。得到一签,上写道:“阴里相看怪尔曹,舟中敌国笑中刀。藩篱剖破浑无事,一种天生惜羽毛。”这一年的考题《孟子》题是“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到“汤九尺”,那一段应了第一句。《论语》题为“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应了第二句。《中庸》题为“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应了第四句,这事真是不可理解。

某公

孙虚传先生言:其友尝患寒疾,昏愦中觉魂气飞越,随风飘荡。至一官署,谛视门内皆鬼神,知为冥府。见有人自侧门入,试随之行,无呵禁者。又随众坐庑下,亦无诘问者。窃睨堂上,讼者如织。冥王左检籍,右执笔,有一两言决者,有数十言数百言乃决者,与人世刑曹无少异。琅珰引下,皆帖伏无后言。忽见前辈某公盛服入,冥王延坐,问讼何事。则诉门生故吏之辜恩,所举凡数十人,意颇恨恨。冥王颜色似不谓然,俟其语竟,拱手曰:“此辈奔竞排挤,机械万端,天道昭昭,终罹冥谪。然神殛之则可,公责之则不可。种桃李者得其实,种蒺藜者得其刺,公不闻乎?公所赏鉴,大抵附世之流;势去之后,乃责之以道义,是凿冰而求火也。公则左矣,何暇尤人?”某公怃然久之,逡巡竟退。友故与相识,欲近前问讯。忽闻背后叱叱声,一回顾间,悚然已醒。

孙虚船先生说他的朋友曾经得了寒病,昏迷中只觉得灵魂飞了出去,随着风到处漂荡。他来到了一个官府,仔细地观看,只发现门里面都是一些鬼神,就知道这是阴间。他看见有人从侧门进去,他也试着跟随着走,没人阻止他。他又跟随着众人坐在廊庑下,也没人责问他。他偷偷地看了一下公堂上,告状的人川流不息。阎王左手拿着案卷,右手拿笔,有的案件一两句话就判决了,有的讲了十几句或几百句才解决,这与人世间审理案件没什么差别。判决后,罪犯们被戴上脚镣手铐给带下去,都服服贴贴没说二话。忽然他看见一位前辈穿戴整齐地进来了,阎王请他坐下,问他要告什么事,他就说他的门生和旧时的小官吏忘恩负义,所列举的有几十个人,看样子他很气愤。然而阎王的脸色似乎不以为然,等他说完了之后,便拱拱手说:“这些人到处奔走,互相排挤,狡诈万端,天下的道理是很鲜明的,他们终究要受到阴间的惩罚。但是鬼神处罚他们可以,而你责骂他们就不行。种植桃李者得到果实,种植蒺藜的得到它的刺,你难道没听说过吗?你所赏识的,大都是一些趋炎附势的人,你大势已去之后,又责怪他们,并且是用道义的原则,这就好像是凿冰求火。你错了,为什么还要埋怨别人呢?”某公于是怅然若失了好久,慢吞吞地退下去了。孙虚船的朋友与他是老相识,想上去问候一下。忽然听见有人在呵斥他,他回头去看的时候,猛地惊醒了。

欠债必还

董文恪公老仆王某,性谦谨,善应门,数十年未忤一人,所谓“王和尚”者是也。

言尝随文恪公宿博将军废园,月夜据石纳凉。遥见一人仓皇隐避,一人邀遮而止之,捉其臂共坐树下,曰:“以为汝生天久矣,乃在此相遇耶?”因先述相交之契厚,次责任事之负心,曰:“某事乘我急需,故难其词以勒我,中饱几何。某事欺我不谙,虚张其数以绐我,乾没又几何。”如是数十事,每一事一批其颊,怒气坌涌,似欲相吞噬。俄一老叟自草间出,曰:“渠今已堕饿鬼道,君何必相凌?且负债必还,又何必太遽?”其一人弥怒曰:“既已饿鬼,何从还债?”老叟曰:“业有满时,则债有还日。冥司定律,凡称贷子母之钱,来生有禄则偿,无禄则免,为其限于力也。若胁取诱取之财,虽历万劫,亦须填补。其或无禄可抵,则为六畜以偿;或一世不足抵,则分数世以偿。今夕董公所食之豚,非其干仆某之十一世身耶?”其一人怒似略平,乃释手各散。老叟意其土神也。所言干仆,王某犹及见之,果最有心计云。

董文恪公的老仆王某,性情谨厚,善于照看门户,几十年未曾得罪过一个人,人们都称他为王和尚。他说曾随董文恪公宿在博将军的破花园里,月夜在大石头下乘凉,远远地望见一个人仓皇躲避,另一个人截住他,抓住他的胳膊,一起坐到树下,说:“我以为你早就升天了,不料在这儿相遇。”于是先叙说两人交往的密切,接着说对方做事的负心,说:某某事你乘我急需,故意说怎么怎么难而勒索我,中饱多少多少私囊;某某事你欺我不懂,夸大数量骗我,又私吞了多少多少。这么数落了有几十件事,每说一件事打一下对方的耳光,怒气冲冲地好像要把对方吞了似的。过了一会儿,从草丛里出来一个老头,说:“这家伙如今已堕入饿鬼道,你何必再逼他?况且负债必须还,又何必那么着急?”催债人更为愤怒,说:“他已成了饿鬼,怎么还能还债?”老头说:“孽缘有满的时候,那么债也有还的日子。地府制定律条,凡是借贷的本利钱,来生有禄就偿还,没有禄就免,因为他无力偿还。如果是威胁或诈骗来的钱财。即便是过了一万代,也必须偿还。也可能他没有禄可以抵偿,那么就变为六畜来偿还。如果一生也还不完债,就分为几代来还。今晚董公吃的猪,不就是他那个仆人的第十一代身么?”催债人的怒火似略平息了些,松开手各自走了。估计这老头是土神,他所说的那个仆人,王某还见过他,说是最有心计。

鬼神护佑

福建曹藩司绳柱言:一岁司道会议皋署,上食未毕。一仆携小儿过堂下,小儿惊怖不前,曰:“有无数奇鬼,皆身长丈余,肩承梁柱。众闻号叫,方出问,则承尘上落土簌簌,声如撒豆;忽跃而出,已栋摧仆地矣。咸额手谓鬼神护持也。湖广定制府长,时为巡抚,闻话是事,喟然曰:“既在在处处有鬼神护持,自必在在处处有鬼神鉴察。”

福建布政使曹绳柱说:有一年司道官员在按察使衙署里会议,献食还没有完,一个仆人携带小儿经过堂下,小儿惊慌恐怖地不肯向前,说:“有无数个奇鬼,都是身长一丈多,用肩膀顶承着屋梁柱子。”众人听到呼叫的声音,刚出来询问,天花板上就掉落泥土,簌簌的声音好像在抛撒豆子。众人急忙跳跃而出,转眼间已经栋梁折断倒地了。众人都庆幸说是鬼神的护佑。湖广总督定长,当时任巡抚,听到讲起这件事,叹息着说:“既然到处有鬼神护佑,自然必定到处有鬼神在察看。”

观音灵签 第八十七签

【签诗】

人行半岭日西山 竣岭崖岩未可安 

仰望上天为护佑 此身犹在太平间 

【智慧】

此签有“柳暗花明”之意,勉励当事人凡事勿轻言放弃。在遭逢困境的时候,想法不自觉会变得很负面,甚至对任何事都感到绝望。与其消极丧志不如换个心情或角度要太快否定自己,也不要因为对一事一人的悲观而想不开。人生的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也是波澜壮阔的。这个过程必然辛苦,同时也是学习和收获的过程。调整状态保持心情,努力向前吧!

【典故】程咬金冒险探地穴

程咬金(589年-665年)原名咬金,改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西南)人。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说唐》中演义了一段程咬金的故事。在一次庆功会中,程咬金于演武场摆宴,忽然地面裂开了一个大洞,深不可测,大家拈字抽签,程咬金抽得,缚绳缚身入穴。

进入洞穴后,见到石造之门、桌椅、桥等物件,桌上还有龙袍玉带,咬金大喜,穿着齐整就出了洞,还带著大箱小盒。木盒打开后取出玉印,箱子打开后取出大旗和冠袍履带放在桌上,众人一一观看。只见那大印上刻的八个篆字是「混世魔王、大德天子」。

众人拱他做「皇帝」,咬金就这样做了三年混世魔王。其实,这只是自封,他当时只是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