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新能源赛道,中国联塑的“硬实力”
文/乐居财经 许淑敏
年报季接近尾声,A股上市公司业绩渐渐披露完毕,各行各业表现分化明显,而A股光伏板块,顺势成为最大赢家,盈利集体向好。
相关统计显示,2022年,70家已发布业绩的A股光伏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超11124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逾1500亿元,同比增长91%。
业绩增长强劲的背后,是因为光伏新能源迎合了全球碳中和的发展浪潮,更代表着未来可持续的发展趋势。无论是上层的政策支持,或是落到实地的光伏新增装机规模,都在不断增多。
作为新兴行业,前景发展明朗,自然备受资本市场青睐。不仅光伏公司加大布局规模,各行各业亦开始瞄准光伏新能源这一“蓝海领域”,抢先布局占据市场,从中分得一杯羹。
如今家居建材企业布局新能源赛道者众多,包括中国联塑、欧派家居、皮阿诺、箭牌家居、马可波罗等多家企业正在切入光伏新能源。
但能够从中脱颖而出的企业,还是需要一些“硬实力”。
抢先占领新能源赛道
光伏作为资源最易得且性价比最高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未来或成为全球主力能源,市场空间强大。
早于2021年,国务院便已经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其提及,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已成为今后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光伏+储能也成为未来电力结构探索的主线。
该方案指出,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这两年,我国光伏行业总产值更是屡创新高,去年直接突破1.4万亿元。工信部最新信息显示,全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创历史新高,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82.7万吨、357GW、318GW、288.7GW,同比增长均超过55%。
细化到下游应用市场方面,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达87.41 GW,同比增长59.3%。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51.1 GW,同比增长74.5%,增速高于集中式光伏。
市场规模增长保持高速,意味着这一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在保守情况下,2023-2030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预测约95-120 GW;乐观情况下,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预测约120-140 GW。
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庞大的市场需求,布局光伏产业者越来越多,而越早入局者,能分得更多红利。
中国联塑很早就意识到布局新能源赛道的重要性,已于2022年初正式成立了广东联塑班皓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光伏发电、储能等领域,全面进军新能源产业。
成立新能源公司之后,中国联塑多方齐下,去年动作频频。
一边,联塑班皓正在不断规划建设生产线。2022年4月,联塑班皓首条光伏生产线正式试产,标志其迈入大规模产业化的新阶段。
2023年,联塑班皓再下一城,在顺德五沙工业园建设的基地工厂已进入试产阶段。同年2月,其在苏州成立华东运营中心,加快业务的布局和攻城。
如今,联塑班皓拥有2大生产基地,建筑面积超15万平方米,引入了先进设备以及智能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组件、太阳能光伏标准组件等智能自动光伏组件生产线,可形成年产达6.9GW组件的生产规模。
其推出的产品包括182多主栅单晶单玻半片组件、182多主栅单晶双玻半片组件、210多主栅单晶单玻半片组件、210多主栅单晶双玻半片组件等。
另一边,联塑班皓不断与各地央企国企电力投资探索合作的新模式。仅2022年上半年,联塑班皓就与中建四局、五局、中电建、中电工程、华自科技等多家央国企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不断扩大业务范围。
比如2022年5月份,中国联塑与中建五局达成战略合作,由中建五局三公司承接联塑班皓长沙一个光伏发电项目,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总安装容量12MW。
数据披露,截至2022年底,联塑班皓已参与建设90个光伏电站项目,包括78个国内项目与12个海外项目。此外,联塑班皓已投资16座电站,装机容量高达12.5MW。
从研发、生产到落地阶段多方发力,充分显示着中国联塑布局新能源产业的决心与实力。
取得不俗的成绩
去年备受国内外新冠疫情反复、宏观经济状况波澜不定等多重因素影响,多数企业经营面临严峻挑战。
但中国联塑依然保持着经营韧性,期内实现收入307.67亿元,毛利82.41亿元,年内溢利25.15亿元。
除了主营管道业务营收稳定、优势明显以外,“其他”业务表现亦较为亮眼。据悉,“其他”业务包含环境工程及其他相关服务、金融服务与其他业务等。
年报显示,2022年,“其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2.7%至24.5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已经提升至8%。
其中亦包括光伏新能源产业的业绩贡献。年内,联塑班皓录得收入为约5.89亿元,为未来业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联塑班皓交出的首份“成绩单”,已经优于其它同行。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布局,并获得一定收益,离不开联塑集团的产业生态赋能。
首先,中国联塑财务健康,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发展多元业务,深入开拓光伏市场。年报披露,2022年,中国联塑在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3.61亿元,储备充足。
其次,中国联塑管道主业本身积累多年的优势资源,能够与光伏新能源产业实现相互赋能与协同增长。
其稳居塑料管道行业龙头地位,生产基地遍布国内外,分销网络基本覆盖全国。截止2022年底,中国联塑已建立了超过 30 个先进的生产基地,并与 2786 名的独立独家一级经销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该等分销网络,可极大助力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布局,响应各地对于光伏产品的需求。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联塑拥有大量央国企背景的客户,而这类客户对于光伏新能源产品的需求较高,有望助力联塑班皓持续拓展业务。
依托中国联塑的产业实力赋能,联塑班皓未来并不愁增长空间。
最后一点则是,中国联塑十分重视新能源赛道的发展,力促该业务成为集团业绩另一增长引擎,寄予厚望。
管理层表示,随着新能源产业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光伏产业高增长趋势明确,加上集团内部提升技术开发能力、加大与央企国企电力投资企业的合作、打造全新的新能源渠道建设与营销网络,该板块有望成为中国联塑未来收入的一大动力。
国泰君安发布的报告也提及,中国联塑新能源被加重布局,利用客户优势2023年营收有望明显放量。
可以说,2022年,中国联塑的光伏新能源板块仍处于起始阶段,而2023年,预计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官宣净利润下降近两成后,中国联塑股价大跌11%
记者 | 郑小琳
编辑 |
交出2021年成绩单后,中国联塑(02128.HK)股价下跌了11%。
3月28日晚,中国联塑披露年度业绩。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320.58亿元,同比增加14.2%;股东应占溢利30.44亿元,同比下降18.8%;每股基本盈利0.99元。
虽然收入有所增长,但中国联塑净利却同比下降近两成,整体表现不及机构预期。数据显示,中国联塑2021年净利较天风证券1月份的预估值低约2.1%,年度EPS则较国泰君安在去年11月份的预测值低约25%。
与此同时,中国联塑2021年全年毛利率为26.4%,同比下滑3.5个百分点;公司净利率为9.4%,较2020年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按年下跌18.8%至30.44亿元。
盈利状况不及预期,中国联塑股价随后也大幅下跌。
3月29日上午开盘,中国联塑股价一度下跌9%,截至3月29日收盘,中国联塑跌11.5%,报8.92港元/股。
针对盈利指标的下滑,中国联塑在年报中提到,主要由于集团未能按2021年下半年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及生产成本波动的速度对产品售价进行全面调整。
与此同时,中国联塑还指出,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地产客户应收项目计提减值准备、原材料及能源等价格大幅波动导致产品综合成本上升等因素造成。
中国联塑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佛山顺德,2010年在港交所上市。目前,公司业务涵盖塑料管道、建材家居、环保、供应链服务平台等板块。
经营方面,2021年中国联塑全国经销商数量有所增加,由2020年的2397名增加206名至2603名。
中国联塑的主要市场为华南市场,来自华南市场占集团总收入53.1%,其中塑料管道系统是公司的主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超八成。
去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中国塑料管道及管件产品销售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截至2021年12月底,中国联塑塑料管道系统销量按年下跌2.3%;产品物料方面,PVC产品的销量按年下跌5.3%至185.37万吨(2020年约195.79万吨),非PVC产品的销量按年上升6.8%至69.51万吨(2020年约65.11万吨)。
同时,为了缓解原材料涨价压力,中国联塑2021年对其产品也有所提价。财报显示,公司塑料管道系统的平均售价按年上调14.7%至每吨人民币10773元(2020年每吨9395元)。
不过,从利润端来看,公司塑料管道系统业务的毛利率依然有所下滑,较2020年30.2%下滑4.3个百分点至25.9%。
业内人士认为,在原材料涨价及地产行业调整的行情下,中国联塑整体业绩出现逆势增长,但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压力增加,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或面临考验。
迈入2022年后,面对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中国联塑的盈利能力依然会面临下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