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8年入伍,做了11年后勤干事升副处,85年转业到地方,我很知足
从军18年,我没有虚度光阴,军旅生涯于我受益匪浅!但一个人不得不相信命,回顾我的军旅生涯,部队对我算是仁至义尽了,只不过我没有当官的命,不能怨天尤人。
1967年,我们这批67届大学生,因为当时的那场运动,推迟毕业。故而关于工作的分配,也一律推辞了。
等待了一年的时间,我们终于盼来了分配的通知,我们就像被困在笼中的鸟,准备展翅飞翔。
我当时和班里的三位同学被分配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后被安排进入38军报到,要当兵锻炼一年,再另做调配。
得知要去当兵,我当时非常激动,因为在我的记忆中,对军人有着很好的印象。
记得那是在抗美援朝后,当年我十来岁岁,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凯旋归来,经过我的家乡,几个志愿军战士还曾在我家住过一段时间。
志愿军战士个个英姿飒爽,待人友善。
他们在南山下盖了营房,为我们村做了很多事情,在家里还不会帮老百姓挑水,扫院子等,和老百姓相处一片融洽,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军民一家亲。
住在我家有一个小战士,也就十五六岁,我常跟在他身边,喊他大哥哥。母亲听了,对我说得叫解放军叔叔。
自那以后,我见到军人,就称呼为解放军叔叔,不论年岁大小,而我也是从那时,对军人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愫,或者可以说是向往。
故而,在接到当兵的通知后,我难掩心中的激动,这次分配,也可以说是帮我完成了当兵的一个夙愿。
事实上,在全国学习解放军的年代,能够真正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那也是一种荣耀。
我带着这份喜讯,风尘仆仆的赶到大连老家,分享给我的父母。
父母为我感到自豪,在家中短暂停留后,我在家人和乡亲们期待和鼓励的目光中,踏上了赴38军的征程。
几经周折,我和另外两个同伴终于到达了一个叫高碑店的小镇,这里正是38军112师的驻地。
离目的地越来越近,心里愈发激动,此刻已经迫不及待要赶往驻地了。
出了车站,我们简单吃了点东西,而后就向当地小贩打听部队驻地,小贩很热情,骑车带着我们过去来到了师部。
到了师部,被告知新兵连并不这里,在距离几十里的松林店。
而后师部派人将我们送了过去,就此我们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
新兵连生活虽然比较艰苦,但过得很充实,三个月转瞬即逝。
紧接着,我们这些来自各地的高校学员,被安排下连当兵,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
那时的我,斗志昂扬,踌躇满志,一心想要在部队做出一些成绩来。
在之后的一年里,我处处向老兵看齐,部队里的脏活、累活抢着干,不到半年的时间,我就入了党。
年底,原定的当兵一年结束了,可当时总政治部还处于焦头烂额之中,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安置我们这些学生兵,最后我们的分配问题,交给北京军区。
我当时被分配到了天津66军,下到炮团指挥连代职副指导员,经过半年的历练,我被召回军政治部宣传处待职。
期间,干部处副处长把我临时调到军“五·七”展览办公室帮助写解说词,协助完成任务后回政治部。
最后正是因为这次任务,原本是要在军政治部工作的我,就这样阴差阳错的进入了军后勤部。
我在展览办公室工作了近半年时间,圆满完成了交待的任务,也因此被负责展览的军后勤干部看中,于是他到干部处要人,说:后勤部现在正好缺少一个写材料的,想让我到后勤部当干事。
事后,干部处找我谈话,征求我的意见,我想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当即便应允了下来。
后来有人对我说,我当时应当选择留在军政治部,因为后勤部政治处只管后直几个连队,发展空间没军政治部大。
但既然选择了,我就不后悔,认真做好当下事务就好了,如果你是人才,部队不会埋没你。就这样,我成为了66军后勤部的一员。
在后勤部,我当干事十年,工资级别一直是22级。
战友笑称:“当兵十来年,只长胡子不涨钱。”
说得很实在,但我很知足,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兢兢业业。
到十一个年头的时候,也就是1981年,我的工资涨到了21级,职务也从干事升到了副处。
之后我的军旅生涯迎来了一个更大的转折点,原本我有机会进一步升迁,升任正处,然而却因为身体的缘故,最终无缘正处。
不久后,上面打算让我由政治干部转为军事干部,调我到战勤处任副处长。
其实我对自己情况很清楚,要我去干军事,我不是那块材料,说实话当时还有点儿为难。
当时新上任的后勤部部长找我谈话,让我先干一段一时间,然后安排我到北京解放军后勤学院学习半年时间,回来准备让我主持战勤处的工作,意思是转正处。
既然部长都这么说了,我也决定服从安排,结果却突发了意外。
后来,我到后勤学院报到,结果在查体的时候,条件不合格,被退了回来。
无奈,我又回到了后勤部工作,一直干到了1985年,最后也不得已而求其次,选择转业到了地方工作。
事后,有人说我可惜了,错过了很多机会,但我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如今,早已退休的我,日子也算过得惬意。
回顾这18年的军旅生涯,我始终心怀感恩,再说66军对我这个穿军装的书生,也算是仁至义尽,要怪,就怪我自己没有当官的命,不能怨天尤人。
事实上,从军18年,我也体现出了我个人的价值。
在66军后勤部工作期间,我还曾被两位军长招至麾下,为之舞文弄墨。
另外,18年的军旅生涯,我也收获了几个知己,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却得了四五个,我更应当知足了。
这几个人,一个是我们后勤政治处的书记,后转业回家乡平顶山,从办事员干到正处,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一个是司令部装甲兵处参谋,服役26年,也是1976年转业,时职务只定为营级。
还有一个是政治部宣传处干事,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由宣传处处长下到坦克一师任政治部主任、副政委。
最后一个就是我们财务处的年轻助理员,他是非常懂得感恩的人。
我们之间至今,一直都保持着联系,当过兵的人,才懂得战友情谊,那是用金钱不能买到的,弥足珍贵。
军旅生活难忘,作为军人,我无怨无悔。至于当官与否,这是一个人的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回忆我军旅生涯,我很知足!
文/匆匆那年,素材/颜廷奎,图片均来自网络与正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