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古玩指南大全集在线阅读(古玩指南大全集)

古玩指南大全集在线阅读(古玩指南大全集)

金石学究竟是个什么学问?来看看古人玩古玩的必备书单

什么是金石学

金石者,往古人类之遗文,凡甲骨刻辞、彝器款识、碑版铭志及一切金石、竹木、砖瓦等之有文字者,皆遗文也。

金石学是一门以古代青铜器的形制、铭文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既是考古学的前身,又是历史文献学、文字学、书法学的拓展,金石学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金石学的“金”,主要是指青铜器及其铭文,“石”是指石刻而且主要是指石刻文字。为求将文字资料保存永久而刻于石上,特别是铸于青铜器上,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

西周晚期青铜器 毛公鼎 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

金石学著作中的禽形敦

金石之学有实证研究色彩,为当时代表进步的史学与文字学发展趋势的学者所推重。北宋时造纸、印刷与墨拓技术得到空前提高,也为金石学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清代在康熙朝后,开始极力提倡儒家经典之学,推崇“朴学”以巩固其统治秩序。而清初以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学者,强调“通经致用”,重视考据学及小学,遂将与小学密切相关的金石学推到当时学术高端的地位。

金石学范围

历代铜器

一、礼乐器:鼎 鬲 甗 敦 簠 簋 尊 罍 壶 卣 觥 盉 爵 觚 觶 角 斝 勺豆 盤 匜 匕 柶 禁 鑑 鐘 鼓 錞 铎 埙 磬

二、度量衡:度 量 衡

三、钱 币:贝 布 刀 钱 钞板 银锭 钱范

四、符 玺:符 牌 券 玺印 封泥

五、服御器:镜 钩 镫、锭 鐎斗 尉斗 薰炉 帐构 莞钥 浑仪 刻漏 车马饰

六、古 兵:戈戟 矛 刀 剑 匕首 斧 矢 弩机 箙

历代石刻

碣 摩崖 碑 画像 造像 太学石经 释道石经

医方 格言 书目 文书 墓志 墓

地图 界至 题咏题名 桥 井 柱 浮图 食堂神位

墓门 黄肠 石人石兽 器物

金石以外诸品

甲骨 竹木 玉 (圭 璋 璧 瑗 环 琮 璜 玦 刀剑饰 带饰 含云) 匋

金石学著作

金石学作为学术,不仅仅是民间兴趣,而是横跨横贯千百年,民族文化的凝聚。

在这里,编辑整理古人金石学著作,其中有关于古器物的定名、定性、断代,属于今天考古学的范畴;青铜铭文的考释,属于今天的古文字学范畴;有的图文并茂,有的引经据典。

宋刻十卷本 《金石录》 书影

宋 吕大临《考古图》 书影

青铜器书目

《考古图》宋/吕大临

《博古图》宋/王黼

《啸堂集古录》宋/王俅

《两罍轩彝器图释》清/吴云

《筠清馆金石录》清/吴荣光

《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清/吴大瀓

《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考》

《瀓秋馆吉金图》清/陈宝琛

《长安獲古编》清/刘善海

石刻碑碣类书目

《石刻補叙》宋/曾宏父

《石墨镌华》明/赵崡

《碑薮》明/陈鉴

《苍润轩碑跋记》盛时泰

《寰宇访碑录》清/孙星衍

《补寰宇访碑录》清/赵之谦

《再续寰宇访碑录》清/罗振玉

玉器书目

《古玉图考》清/吴大瀓

《古玉图考补正》清/郑文焯

《奕载堂古玉图录》清/瞿中溶

《古玉辨》清/刘大同

《辨玉小识》清/蔡可权

《玉纪》清/陈性

《玉纪补》清/刘心瑶

《古玉考》民国/刘子芬

《玉纪正误》民国/李凤廷

《玉雅》民国/李凤廷

综合类书目

《考工记》战国

《格古要论》明/曹昭

《骨董十三说》明/董其昌

《长物志》明/文震亨

《骨董志》清/李调元

《古玩指南》民国/赵汝珍

这些中国传统金石学的研究,负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大量信息,是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文化价值与传承意义。

现代再来看这些古人的金石学著作,不但能知晓古人如何研究收藏古物,更可以欣赏到这些金石古物独特的造型,多彩的纹饰,优美的文字。

《白门柳》的三大谜题

《白门柳》的三大谜题

——序《〈白门柳〉的历史原型与文学想象》

黄树森

骤雨初歇。十分梳洗。

五桂山广种的莞沉香树,渐露机芽。莞沉香,据明代散文名著《影梅庵忆语》记述,即名士冒辟疆送给名姬董小宛“姬最珍之”的“绝品”——“东莞女儿香”。香港之“香”,香山澳(即澳门)之“香”,香山(中山)之香,均于“莞香”肇启。此乃珠江口东西岸经典文化符号,遗响犹存。

中山人马应标创先施公司,“先以诚实,施之与人”。先施是英语音译,即诚实。以信立业。

“石歧佬”那家店的粤味食品,堪称“正嘢”,我去过五六次。

中国大陆高尔夫,第一杆开波(球),迄今25年。

2018年1月6日,“快活的蝙蝠---刘斯奋文艺成就研讨会暨书画作品展”在广东省中山市隆重开幕。

关于《白门柳》的研讨会,一共开了六次,我参加了五次。从1989年《白门柳》第二部《秋露危城》出版,并在我任主编的广东省作家协会理论月刊《当代文坛报》选刊,不惜血本,倾力推介,以光篇幅,也有三十年。那可是个高峰期有130万发行量的理论期刊啊。

卫国、淑梅的专著《〈白门柳〉的历史原型与文学想象》和于爱成的专著《小说晚明》,一部以“表”中所喻(明文、显学)的史料对照的实证研究,一部以“里”中所喻(密文、隐学)的解密姿态的索隐研究,是本次研讨会的两大学术亮点。

“史学就是史料学”,以傅斯年为代表的史学研究大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这个口号,并认为历史研究的责任,就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浅处见才,方为高手。丰盛的、客观的、原生态的史料印证对比,才能找到历史真相,还原历史真相;小说文本的推理性、启发性考据性、历史性,才能得以牢靠的确立,也才能判断小说文本在多大程度上接近历史真实。

陈寅恪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精辟论述史料史识史学三大法度格例。一是“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是“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是“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金明馆丛稿二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19页)。这不仅是历史研求,也是文学历史真实的定海神针。

精神分析学派大师荣格在研究了全世界的神话与传说后,归纳总结,提出了一个“原型”的概念。据好莱坞对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电影的研究结果,得出电影故事必须符合最广泛的“原型”。

“原型”,经历的时间最长,化为文化沉淀的过程最久,接受历史考验和读者过滤门槛复杂,“原型”是潜因根性,常常被遮掩,被美化,被篡改,被娱乐;“原型”为真实服务,也为文学文本获得最广泛的表达和想象空间。

这两本专著,注重新史料的发现,注重新论题提出,颇值欣慰和点赞。卫国、淑梅运用“释证”“补正”“参证”的新史料在60%以上;于爱成掌握晚明史料近亿字。“钱柳之谜”“梅柳之谜”“冒董之谜”,都系三十年《白门柳》研究,首次集束提出。

刘斯奋从1981年开始,潜心创作三卷本历史小说《白门柳》,历时16年,很少下楼。当年文坛传闻,还有一个不下楼的,即写《白鹿原》的陈忠实。

对《白门柳》的评论和研究,时间磨洗,空间位转,历时33年。1985年5月20日,黄秋耘在人民日报发表《真与雅》的文章,金钦俊1985年11月在《广州文艺》发表《从<白门柳>漫论历史小说——致刘斯奋》的文章,于此肇始。黄文指出了《白门柳》“真”与“雅”两大特征。长期以来,历史文学创作,弊窦实多,积重难返,金文借《白门柳》对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成功把握,批评了“以今例古”“以古媚今”的,如清代邹一桂批评“蹴黑气”恶画般的伪历史创作倾向。这是第一个节点。

1992年3月,我和章明《关于<秋露危城>的通俗》在羊城晚报和理论月刊《当代文坛报》发表,我的信把第一次《白门柳》定为“国优”作品,认为“省优”的砝码,“断断打不住此书的价值和分量”。章明复信认为,在全国范围内《白门柳》“也堪称第一流的精品力作”。“国优”一词,搅动一些人不安的神经,嘲讽把“省”字错写成“国”字。龃龉不少。

据张承良《〈白门柳〉事典》:“这是最早有人在这样的高度上来肯定《白门柳》的价值”。《名家评说白门柳》,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版,507页)。这是第二节点。

其间穿插五个研讨会:

1985年5月8日羊城晚报、花城出版社《夕阳芳草》研讨会;

1992年4月23-24日,《白门柳》北京研讨会。中国作家协会、当代文坛报四单位主办,林涵表、蓝翎、郑荣来、谢永旺、梁光第、缪俊杰、黄树森等40人参加;

1992年5月19日《白门柳》广州研讨会.研讨会由当代文坛报、广州日报、广东电视台主办。金钦俊、陈国凯、蔡运桂、饶芃子、黄伟宗、黄树森、陈俊年、章明、左多夫、李汝伧、谢望新、雷铎、张木桂、许翼心、钟晓毅、何龙等参加。

1994年3月,《白门柳》上海研讨会,由上海《文汇报》上海市社科院当代文坛报主办。徐中玉、蒋星煜、李子云、周介人、徐俊西、郦国义等参加。国义在会上提出两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一个是传播与营销的相悖,《夕阳芳草》印了21万册,没有引起相应的关注度;而《秋露危城》首版印了7千册,却引起轰动。另一个是《白门柳》的问世,令人想起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和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预判这三者有某种隐秘藏机联系着。也有人啧啧称奇:广东的作家写江南名士名妓,写得这么到位。

1988年1月7日,祝贺《白门柳》获茅盾奖研讨会。

第三个节点,就是这次广东中山研讨会。卫国、淑梅、于爱成用“探颐索隐、钩深臻远”的双重例证,探求《白门柳》与历史真实的接近点,考据最近情理的结论,破解《白门柳》三大谜题,还原隐藏在小说中的历史真相,凸显“被遮掩被低估了”的《白门柳》价值。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查询与获取,变得快速高效,“表”中所喻,“里”中所喻的索隐考据,必然在消失了几十年后,重出江湖。与红楼索隐派在海外的复活,出现杜世杰《红楼梦原理》、赵同《红楼猜梦》等代表作品,形成一种新的学术呼应。

33年,对《白门柳》的评论和解读,也构成一部研究史,研究者近200人,论文近百万字,小说文本出了11版,研究专著出了五部:

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编的《名家评论<白门柳>》(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版)

刘卫国、申霞艳、陈伟军、陈淑梅合著的《文人心灵的历史回声---<白门柳>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版)

谭运长的《<白门柳>评传》(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版)

傅修海的《<白门柳>的节奏结构艺术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14版)

易文翔的《诗,在历史中---论长篇小说<白门柳>》(岭南美术出版社2015版)

卫国、淑梅这本专著,对此作了详尽文献综述和扫描,还对许多文章作了点评。

刘斯奋在创作《白门柳》时,阅读和研究了大量的建筑史、家具史、服装史、金石史、制度史、风俗史著作,以求小说符合历史原貌。对小说人物的环境、江南园林、秦淮妓院、贡院、寺庙、居室、城池、陵园以及其衣冠、化妆、道具、习俗等的叙写、阐释和想象,力求还原历史真实。

据卫国、淑梅的研究,《白门柳》的史料运用,有三大类:

古代名画,直接见证,此其一。

如刘斯奋对南京城的描写,是依据明代晚期绘画《南都繁会图》,此图堪称明朝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南京秦淮河两岸盛况,画中有“东西两洋货物俱全”、“川广百货”、“万源号通商银铺”,“极品官带”、“京式靴鞋店”、“杭篦老铺”、“西北两口皮货发售”、“名荣发客”、“涌和布庄”、“网巾”等店招,《白门柳》中对街道招牌的名称,都不是随便虚构的,对南京紫禁城中很容易出错的奉天殿、谨身殿、华盖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楼、武楼的名称、方位,小说都描写准确无误。

古籍记载,印证充实。此其二。

《白门柳》对南京江南贡院、秦淮河旧院、河房、南京紫禁城,城门,刑部衙门,复社士子经常聚会的南京蔡益贡院坊,乃是依据余怀《板桥杂记》《江宁府志·城邑考》《南京刑都志》、《利玛窦中国札记》、孔尚任《桃花扇》记载和作者在南京的体验,而加以想象、发挥、细叙。

转述后人对文献、实物、口述的研究,间接从差别中寻找历史的真实。此其三。

小说中写到的家具、古玩、据卫国、淑梅考据,均有实事史料、当事人、目击者的研究见证,可信度高。如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赵汝珍《古玩指南》、文震亨《长物志》、《西京杂记》等。柳如是卧室的景泰蓝博山炉,色彩华美,所烧香料为沉檀,即沉香和檀香,皆为香中珍品。考据者认为,这是符合历史原态和真实的。据文震亨《长物志》所述:明代宣德年间的铜炉最适用,又说“去青绿博山亦可间用”,否定了“八吉祥、倭景、白钉诸俗式,及新制建窑,五色花窑等炉”,而且在《西京杂记》南朝梁吴均《行路难》、唐李白《杨叛儿》、明末小说《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找到了印证。

明朝官宦,在服饰上,不仅颜色、款式上有等级,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服饰上的标记图案,也有等级——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七品鹬鹇,《白门柳》写到钱谦益升为南京礼部尚书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官居二品时,摸着绯红补子上的“锦鸡”图案,活脱脱一派内心权力野心如愿、喜悦骄狂之情。

再如柳如是盛装打扮,从外套裙子直到她的远山眉,新月眉,卫国淑梅一一作了探索考据,为了显得“更年轻,更娇嫩”,仅远山眉,就从葛洪的《西京杂记》、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温庭筠的《菩萨蛮》、韦庄的《荷叶杯》、黄庭坚的《西江月》、南宋刘克庄《求凤曲》中,都找到相关描写和佐证,不仅对原著文本的阐释分析,更扎实可靠,同时,也引导读者的阅读和览赏。

卫国、淑梅还归纳了《白门柳》把历史“本事”变为文学“叙事”四大经验和原则,即用“关注张力,追求深广”处理取舍问题;用“七实三虚,虚中有实”处理虚实问题;用“近山浓抹,远树轻描”处理详略问题;用“发皇心曲,显幽烛隐”处理显隐问题。很有见地,也很得当。

新的史料,扎实剖析,意境随生,余音不绝。挺拔起《白门柳》历史真实的主脊骨,应可信据。

《白门柳》有发达的事实感和广阔的笼罩力。

举凡唤茶鹦哥,吠客猧儿,三吴浪船,带骨鲍螺,青楼名姝,士子名流,俯仰庙堂,穷途寂寞,繁华逝尽,乱世离合,寒柳挟霜,老梅垂雪,人、事、时、物、每一种要素,每一个故事,乃至文化失落后文化守护,文化沉沧后的文化抗争,人格末路后的人格警示,人格污垢后的人格操守,中国知识分子在天崩地陷的大动荡时代,幸存者的事之曲直,理之真伪,情之虚实,或荣于华衮,或严于斧钺的隐秘心理探究考据,耐人寻味的生命律动和启蒙思考,它的隐喻化,象征化,微言大义,使《白门柳》研究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卫国、淑梅在爬梳60%以上新史料的基础上,以残余片段,窥测全貌,以释证补证参证,对《白门柳》的考据研究,提出新的问题,那就是:钱柳之谜,杨柳之谜,冒董之谜。

好的问题,比完美答案更重要。提问变得越来越珍贵难得,一个问题就可以开掘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传统中的索隐派,考据派,都有很好的提问,值得借鉴和传承。

钱柳之谜

晚明文坛领袖钱谦益,晚年迎娶秦淮名妓柳如是,在正野史中多有记载。钱柳因缘,也是《白门柳》的重头戏。

这对老夫少妻,“汝胡我爱”?因何成婚?在晚明天崩地陷、恶魇沉沉的大动荡时期,两人表现各异,柳要投水殉国,钱“索怯性懦”,降清失节,柳红杏出墙,钱“平而恕矣”,最后两人又共同走向反清复明道路?

卫国、淑梅考据:钱肇鳌《柳如是轶事》中,曾记载柳如是红杏出墙事,而刘斯奋参照这一史料,并在史学大家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史实成功考据的基础上,取钱谦益“发皇心曲”,对性与利的无间道,情与理的灰色地带,红颜与“摆设”的橙色走廊,就情操与欲望,小节与大节,贞洁与权力,名声与学问,复杂变化的,隐秘心理,作了想象叙写和还原,刘斯奋以“评红妆”,与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中“著书只为颂红妆”的“颂红妆”,在政治因缘与女儿情长,赓予补充,两相互参,认为《白门柳》更为贴切地解答了钱柳之谜。

梅柳之谜

《白门柳》开篇是个引子,引子是一篇咏梅美文。卫国、淑梅写到:“随着清兵入城,旧院笙沉歌寂,里巷萧条,这种繁华消逝,茫然若失的感伤,成为隐含在《板桥杂记》中的基调,也成为夹杂在《白门柳》这部恢弘乐曲中的一个音符,一朵泛起的浪花。”

在余怀的《板桥杂记》中,李十娘所居曲房密室里“轩左种老梅一树,花时香雪霏佛儿踏。”而同人诗文之会,必主其家,在《白门柳》中,作为小说人物余怀的记忆出现时,那抹老梅树令人错愕地只剩下半截斧痕累累的树桩。刽子手阮大铖则临白雪饮茶,以赏乐枯梅。

美好记忆与现实情境,名仕名妓钟爱的老梅与屠杀磨难后的被赏乐的老梅,有怎样的关联、隐喻和微言大义。

“柳”和“梅”,都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原型。“柳”字,据于爱成《小说晚明》考据,在《白门柳》中,“柳”字出现了993次,其中,717次,以“寒柳”自喻,都是柳如是的“柳”,152次乃柳敬亭的“柳”。白门柳之“柳”,与柳如是“寒柳”意象,与陈寅恪钟爱的“寒柳”自喻,抒情寄史,文学文本之“柳”与史料史实之“柳”有怎么样的关联、隐喻、微言大义。

冒董之谜

冒董之恋,在张明弼《冒辟疆董小宛传》、吴梅村《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象并引》《又题董君画扇》及龚芝麓《贺新郎》等诗词中,多有描摹书写,广为流传,成为才子佳人故事的千古绝唱。冒襄所作悼念亡姬美文《影梅庵忆语》,应是冒董故事最原始记录文本。

近人赵苕狂在《<影梅庵忆语>考》中,对冒董故事玩味不己,分享了《影梅庵忆语》笼罩在才子佳人故事上的美丽、精致、凄婉感的诗情画意和光彩,《影梅庵忆语》,是当事人冒襄的自我叙述,而《<影梅庵忆语>考》,是偏于一隅的孤证。

卫国、淑梅考据认为:《白门柳》透过冒襄的叙述,寻找未被叙述、或被故意漏掉的故事,厘清《影梅庵忆语》暧昧不清的隐秘图景:那就是在诗意和光彩背后的泪水,委屈,自私和粗暴。董小宛期盼以短暂温柔抵消全部苦难,而获得的是“如梦如狱”,尊严尽失:她维护家庭,劳顿不堪,但家庭既不和谐也不温情,却视她为异类;她全心奉献丈夫,却得不到真正爱情;她深受损害,憔悴早夭,才换来丈夫良心发现,哀愁忏悔。《影梅庵忆语》隐隐透露男性中心信息,而《白门柳》更为倾斜对弱女人的同情和关注,逈相大异。史料文本与小说文本释证,《白门柳》完成了对《影梅庵忆语》的颠覆性书写。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跟卫国、淑梅、爱成这辈人相识,屈指算来,已二十余载。他们在中山大学读研究生时,而我正当壮年,常在研究生宿舍喝酒吃着卫国从湖北家乡带来的腊鸡腊肉,他们中有人择偶,找我做推手,我变着法儿,找事一起干;让老辈晚辈一块儿静静长高,慢慢成熟。这人生之中的畅然际会,虽备历艰困,唯有不问沧桑,只道天凉。与他们交往的“开心”,一直倔强地留着。我系编辑出身兼作文化研究。虽忝列中山大学兼职教授,但我这里就是一个码头,一个驿站,立了“欲要过渡而船来”“瞌睡时给个枕头”的信条,不致让后辈来者满怀才情成为落水流水,理想抱负化为幻影泡沫。

我的老师董每戡、吴宏聪、肖殷,常常以此沾慨于我教诲于我。金庸每次见到我,必问谁是刘卫国,谁是施爱东,我概言之,高的是施,矮的是刘,喜言者施,寡言者刘,金必回应,他们的劳作付出,我在香港,想办法给他们补回来。广东省作家协会评奖,卫国和淑梅均上榜,但终评时,半数评委认为两人是夫妻,只能上一个,我据理力争:两人论文都被核心期刊选登,不能顾此失彼。结果两人都上了“船”。

暮齿之年,宜忧喜两忘,作序之事很易激起情感波澜。徐南铁劝我,写完这个序,就别再写了。卫国为人质朴,文风静正,已有多部学术著作及《今文选·社科卷》《广东九章》出版。作这个序,可以重启与他们这辈人的种种砥砺和辩难:《广东九章》编辑中,书名的淘洗筛选;“夏/夷” “沿海与内陆”“北方与南方”以及“争议结”的指陈得失;陈白沙“白沙体”的剖辩方正;汤显祖的“岭南行与临川梦”的别有踪迹;乃至我写作演讲中“公鸡早叫”“陌生化”“短语化”的评点暗示……常感在怀,十分忆念,真一乐也,是为序语。

2019年12月30日 广州东湖畔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民国赵汝珍《古玩指南》的背后

民国收藏家赵汝珍写的《古玩指南》一书,可谓古玩业内比较系统的理论著述,数十年来被人们不断解读,也算是民国到现在的持续畅销书了,想必涉及古玩收藏的人多都参阅过。《古玩指南》在民国出版的当时就很畅销。此书大约写了三年有余,20多万字,书中广泛介绍了古玩的鉴赏知识,涉及古玩的种类与物品繁多。于1942年印出,一时间琉璃厂内外争相传阅。首印的500本不到20天就售完,于10月份又印了第二次。1943年3月,赵汝珍续写的《古玩指南续编》依旧20余万字,推出后很快销售一空。同年六月,他又写出了十五六万字的《古董辨疑》,面市后仍然得到了极大的推崇和畅销。

其实在日伪时期,北平古玩界很是热闹,因没了国民政府的监管,国外各类古玩商、冒险家、考古学家云集与此。日本人以帝国军队驻扎的便利条件,大量搜集文物古玩,或运回国内,或倒买倒卖,以此谋生的古玩商和社会闲杂人士基本上多成了当时“一二线铲子“,发大财的比比皆是。所以说,此书出版,相当火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与此相对应的日伪政府其他情况如何呢?当时北平社会所羡慕的公务员阶层,处境也相当困苦。在日伪供职的许多“公务人”员曾在《华北新报》上登出《小公务员的生活》、《请为公务人员着想》等长篇文章。描述了日伪公务员的生活窘况。以一个中等科员来说,在1944年上半年,一个月加上补贴可以拿到240元。但当时的房租均价是30元到40元,一尺布要10余元,一袋面则要200余元(当时1根金条为10两,1两黄金相当于大约100银圆,1银圆大约等于0.7两白银)。一个科员的收人不要说养家,连自己的最低生存都成了问题,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此期间正值北平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于1942年2月25、26两天,在北平召开了有各师团参谋长参加的军事会议,会上对上述各项进行了研究并传达了华北方面军的“昭和十七年度(1942年)肃正建设计划”和“关于肃正作战实施要纲”。确定方面军的治安肃正重点,放在以剿灭“共产军”为主的作战讨伐上,年度的讨伐首先对北平周边的冀东、冀中、山东,然后再对太行山北部及晋、冀、豫和冀南等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1942年的一整年,北平以及周边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古玩市场的火爆,主要是大量外国人的购买,学点鉴赏本领为了生存,这就是《古玩指南》当时畅销的社会背景。

赵汝珍,东北人,系清末大理院少卿,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初在北京西城区私利培育中学当校长。1935年11月河北省蓟密区行政督察专员殷汝耕与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勾结,策划华北五省自治,成立伪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任委员长,在通县宣布独立。1935年12月15日,汉奸殷汝耕组织冀东地区抚宁、临榆、卢龙、迁安、昌黎、滦县、东亭、丰润、遵化、玉田、宁河、蓟县、宝坻、平谷、三河、武清、密云、顺义、怀柔、昌平、通县、三河二十二个县。于通州(北京郊区通县)创立\"伪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后又改称为\"伪冀东自治防共政府\"。伪政权于1936年11月又成立了伪冀东银行,总行设于天津,赵汝珍的学生担任伪冀东政府要职并兼任冀东银行行长,由于这位冀东银行行长汉奸能得到日本人和大汉奸殷汝耕信任,并官居要职。但文化水平不却不是太高,思来想去还是请自己的老师赵汝珍出来帮忙,委任其为冀东银行监事。好古玩却没有资本的赵汝珍,这回拥有资本和势力之后,便利用自己的特殊关系和身份,大量收藏和买卖一些古玩艺术品。

有了资本的赵汝珍当时他最大的嗜好就是古玩,随后便把西琉璃厂荣宝斋东边因倒卖孙殿英盗掘的东陵文物而事发的“尊古斋”盘了下来,1937年筹备1938年开业,取名为“翠珍斋”,由著名金石家寿石工题匾。随着开店对古玩的认识和把玩,也苦于没有收藏资历,便筹备今后写成一部古玩专业的工具书。书中广泛介绍了古玩的鉴赏知识,其中涉及古玩种类,物品繁多,但描述多有过浅之感。《古玩指南》对元代瓷器的记述也未曾提及元青花,并对元代景德镇瓷器缺乏相应的认识。比如书中所说“元代以蒙古入主中华,不重文艺,且享国不及百年,完全渡征剿生活,无暇于享乐事业,故元代瓷业无特殊进展,……元器多仿钧窑”,又说:“元代官瓷最少,其器有青器、白器、印花、划花、雕花等,进御之器亦甚精妙,器内均烧印有‘枢府’字号。”此书中揭露了作伪和仿造的秘密手段和方法,大部分为道听图说和各家庄铺所讲的轶闻传说,多数无证可凭。赵汝珍《古玩指南》之后又编撰《古董辨疑》全书分上下卷,共14章,内容分别为古人考证之不皆可靠、法书真迹辨、古帖辨、古画辨、古铜鉴定辨、古钱考证、古镜考证辨、宣德炉谱辨、瓷器考证辨、古玉辨、殷墟甲骨辨杂辨等。对古鉴赏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汝珍不仅好古,其实他的老婆也很有艺术天分。岳丈余戟门是清末著名学家,也是古玩收藏家。女儿是当年培育中学赵汝珍的学生,比赵汝珍小20岁也喜欢书画。自然和赵汝珍走到了一起。他最先花巨资收购的是宣德炉,前后收集了一百多只,凡是宣德炉谱上有的他全都有,在收的基础上他又开始研究,他曾将宣德炉锯开,冶炼考察宣德炉的合金比例。随后法书、古画、古帖、青铜、古钱、古镜、瓷器、古玉、甲骨等分别收藏和研究,可谓是不义之财二用用之有道。至于赵汝珍与日本人在古玩上有没有利益关系,这是毋庸置疑的。都已经成为日本傀儡“冀东银行”的监事了,替日本人搜集中国的一些珍贵文物也就不足为奇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谁叫中国很落后呢。其实民国琉璃厂当时绝大多数古玩商,都与日本、英国、美国、法国的文物贩子都有瓜葛,比如卢芹斋在北京琉璃厂的“来远申号”,其中很有门道的管复初就是聘请来负责古玩艺术品鉴定,大多数古玩要请他过目,再决定收购与否。由于卢吴公司资金雄厚,出的收购价高,故而国内文物精品几乎任其挑选,有先睹为快的特权,很少有人能与它抗衡。由此,卢芹斋等在国内组织的严密供给网源源不断地向巴黎总部输送出古玩货品。卢芹斋作为民国时期古玩商的一个缩影,有人说他有功,有人说他是中国文物流失的罪魁祸首,无论怎样评价,作为一个涉及古玩的商家或藏家,道性是必须的。

多数人评价古玩收藏家赵汝珍:\"算是在古董收藏上有研究的了。\"但一些大家评论却没有这样客气:“对于一个合格的收藏家,收藏之道性,似乎也未达到那境界,甚至不惜做汉奸。实际上算不上真正的收藏家。“的确,赵汝珍的人生轨迹,对我们今天的收藏家仍然有警示意义,玩古玩也好,做一个收藏家也好,道德情操是首要的,也是立身之本。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失去做人根本。尽管赵汝珍有一段很不光彩的历史,但他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不忘著书立说,在民国时期对我国的文物艺术品进行搜集、整理以及进行研究和鉴定理论的总结,有些理论和记述虽然不尽完善,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学术贡献,其著作《古玩指南续编》、《古董辨疑》(上下卷)等对后代具有很大的指导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