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解象(108)语与言
语从言,得先说言。
言,甲骨文字形。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从口䇂(qiān)声。直言,常用的意思是诚挚地和直率地说,恕我直言,直言不讳;这里的意思是直接发音,开口说话。言是个人的行为,与众人讨论辩难叫做语。
关于䇂、辛,华强有独到的见解:言一般是商王所说的话。系统的甲骨文字大约产生于小辛时期前后,所以用辛言代表这个甲骨文言字。既然是商王所言,当然就是直言。所以言从辛从口。注意这个言字是一个独体字,表示辛和口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表达。意为:商王小辛所说的话,即圣旨也。引伸为其余商王所说的话,再引伸为直言。
这个解释直截了当,如果将说话者的身份虚化了,就变成一般意义上的人开口说话。
摄影 江备
林义光认为,䇂、辛同字,言即㖖,从辛从口,辛,罪人也,言本义当为狱辞,引伸为凡言之称。狱辞,犹供词,罪人的口供。
郭沫若认为,言之䇂若Y,即箫管也,从口以吹之。无形之字必藉有形之器以会意。声音亦无形之物也,故声之藉为磬,音之藉为言,其意若曰以手击磬,耳得之而成声,以口吹箫,舌弄之而成音也。引伸为言说之言。
圣旨也好,口供也好,吹箫也罢,都跟声音直接相关。徐中舒说,言、告、舌为一字之异构,初义相同,后世分化为三字。即便一分为三,告是用牛献祭,大声祝祷祈福;舌是口中吐舌,用发音器官立象。于省吾干脆说,言与音初本同名,后分化为二。总之,言是声音,用声音表达思想。
由此可得一条铁律:靠动动嘴皮子就有饭吃的人,一定是有思想的人,思想深浅决定饭量大小。
摄影 斯培光
许慎把言跟语放在一起比较,段玉裁说,大雅毛传曰: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论,正义作答。郑注大司乐曰:发端曰言;答难曰语。注杂记曰:言,言己事;为人说为语。按三注大略相同。下文语,论也;论,议也;议,语也。……凡言之属皆从言。
段玉裁对言跟语的区别作了具体阐述。下面来看看语字。
语,語,金文字形。从言从五,或从双五,或从吾,都跟五相关,因此说文把语放在五部。五,古文㐅,后从二,像天地。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语,即言之交互往来,也就是两人以上用声音对话。《论语》就是孔子跟弟子们讨论答难的对话记录,简言之即答难对话。
说文段注:语,论也。此即毛郑说也。语者,御也。如毛说,一人辩论是非谓之语。如郑说,与人相答问辩难谓之语。从言吾声。鱼举切。五部。
杭州下沙6号大街东止于钱塘江边,此处有一个楼盘名叫江语海。这是真正的江景房,窗口即可观潮,溯流漫卷的钱塘潮,正是钱江与东海的对话,看来起名者颇具文才!
摄影 江备
言语,言作为部首,是汉字中的大类;语属于其中之一。不管一人多人,言和语都是直接发音表义。汉字描绘的是原生态场景,从中可以窥见真谛。表义之音叫做语音,人们借助语音这个物质外壳交流思想。
言语两个字一倒,成为语言,立马变得严肃起来。语言学给出的定义是:语言是以声音/符号为物质外壳,以含义为内涵,由词汇和语法构成并能表达人类思想的指令系统。这个定义对物质外壳作了拓展,除了声音,还有符号,把图形、文字等符号形态都包含进去了。
在原初意义上,语言就是声音,语音现在可以被录音设备留存并远播;而文字究竟如何关联语音,特别是汉字,缺少明晰的标音线索,所以汉字的字音是谜一样的存在。语言无形,文字无音,这种区分凸显一个问题:汉字的字音谁能说清?
为您链接
汉字解象(107)玉兔贺年
语言和文言有差别?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载体?
一种是“语言”,靠耳朵听声音流编码?
一种是“文言”,靠眼睛读意像阵编码?
所有西方人群,用“语言”?
中国世俗人群,也用“语言”?
科研者、文人、士和圣贤,用“文言”?
科研者、文人、士和圣贤,世俗活动也会用到世俗语言?两用
文字跟着发音走,称为“语言”?
发音跟着文字走,称为“文言”?
语言,用发音描述世界?
文言,用文字描述世界?
语言,发音交流是根本,文字不重要?
文言,文理载道是根本,发音不重要?
语言写下来,叫“拼音语”?例如“英语”
文言写下来,叫“文言文”?例如“中文”
(新白话群体常把写的中文视为汉语)
帮语言组句子的工具,叫“语法”?
帮文言谋整篇的工具,叫“文法”?
西方语言范典,译为“说话的说明书”?
中国文言范典,叫“字典”?
用语言的人,叫“语人”?
用文言的人,叫“文人”?
语言造就的社会现象,叫“语化”?
文言造就的社会现象,叫“文化”?
语言人群,发展形态,叫“语明”?
文言人群,发展形态,叫“文明”?
西方以语言为本的创作,叫“语学”?
中国以文言为本的创作,叫“文学”?
西方语言承载的艺术,叫“语艺”?
中国文言承载的艺术,叫“文艺”?
西方擅用语言的人,被称为“语豪”?
中国擅用文言的人,被称为“文豪”?
其它还有:
语坛——文坛
语稿——文稿
语风——文风
语集——文集
语科——文科
语官——文官
语武——文武
语案——文案
语教——文教
语库——文库
语史——文史
语物——文物
语献——文献
语章——文章
楔形语——甲骨文
......
中国翻译+“信达雅”文~化了西方语言?
西方语法+“白话文”语~化了中国文言?
听不懂语言的人,叫“语盲”?
读不懂文言的人,叫“文盲”?
什么载着文化?
什么载着文明?
什么载着思维?
什么载着知识?
什么载着认知?
什么载着教育?
什么载着科研?
什么载着学术?
什么载着律法?
什么载着行政?
什么载着舆论?
什么载着真相?
名正了,思维自然就顺了?
英语中什么是状语
这个问题是今日头条友友问的,我觉得问得很有思考深度,非常有意义!
英语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句子成分叫状语。状语是用于说明地点、时间、原因、目的、结果、条件、方向、程度、方式和伴随状况等的一种句法成份。
以上是传统语法解说。我对状语的认识是:状语是描述谓语等成份是怎么一种状态发生或存在或结果的成份。说到底,状语是为了说明描述别的成份的状态或结果的成份。
能充当状语的词语主要有:
时间副词(也称作时间名词)、副词(词组)、介词词组、(动词)不定式、动名词(词组),也称-ing式、过去分词(词组)、状语从句、少数形容词(词组)、独立结构、惯用的特殊词组。
判断:其位置一般放在句末,但也可放在句首或句中。
例句:I come specially to see you.我专门来看你.
状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很灵活,常见情况为:通常在句子基本结构之后,强调时放在句首;
修饰形容词或副词时,通常位于被修饰的词之前;
表示时间、地点、目的的状语一般位于句子两头,强调时放在句首,地点状语一般须在时间状语之前;
一些表示不确定时间(如:often)或程度(如:almost)的副词状语通常位于be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之后,动词之前。
什么是定语、状语和补语?
本文介绍的是现代汉语中的定语、状语和补语。
1、定语是名词或代词前面的表示领属、性质、数量等的修饰成分。定语是修饰语,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是中心语。例如:
①心爱的他(在这个偏正短语中,“心爱”是定语,修饰代词“他”)
②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决胜千里的军事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在这3个偏正短语中,“叱咤风云”“决胜千里”“博学睿智”都是定语,分别修饰名词“政治家”“军事家”和“科学家”)
③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在这个主谓句中,“卓越”“热情澎湃”“优秀”“大勇”都是定语,分别修饰名词“学者”“诗人”和“革命烈士”)

闻一多先生塑像
2、状语是动词、形容词前面的表示状态、程度、时间、处所等的修饰成分。状语是修饰语,被修饰的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
例如:
①无比优越(在这个偏正短语中,“无比”是状语,修饰形容词“优越”)
②鲁迅先生轻捷地走路。(在这个主谓句中,“轻捷”是状语,修饰动词“走路”)
鲁迅故里
③许广平先生在楼下打着毛线。(在这个主谓句中,“在楼下”这个状语修饰动词“打”,表示地点)
3、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一种补充成分,用来回答“怎么样?”之类的问题。补语是补充成分,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
例如:
①说得真痛快(在这个后补短语中,“真痛快”是补语,补充说明动词“说”的状态)
②肿得通红(在这个后补短语中,“通红”是补语,补充说明形容词“肿”的状态)
③鲁迅先生笑得咳嗽起来。(在这个主谓句中,“咳嗽起来”是补语,补充说明动词“笑”的状态)
鲁迅先生塑像
小结:在偏正短语和主谓句中,定语、状语修饰中心语;在后补短语和主谓句中,补语补充说明中心语。
什么是谓语?什么是非谓语?一文说清楚
在语法中,谓语和非谓语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在一个简单的句子中,谓语表达了主语所做的动作或状态。而非谓语则表示除谓语外的其他信息。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概念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
一、谓语
谓语是表达一个句子中主语所做的动作或状态的词或词组。它通常包括一个动词加上其它词性的辅助成分,如助动词、情态动词、副词等。例如,“我在看电影”中,“看”就是谓语,“在”是表示状态的介词,“电影”是宾语,“我”是主语。
在英语中,谓语也可以是形容词或名词。例如,“他很聪明”中,“聪明”是谓语,“很”表示程度,“他”是主语。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名词或形容词作为谓语时,通常需要使用一个连系动词来将主语与谓语联系起来,如“is/am/are/was/were”等。
在复合句中,谓语也可以是一个复合谓语,由一个主谓结构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例如,“他说他去过那里”中,“说”是主谓结构的谓语,“他去过那里”是从句。
二、非谓语
非谓语是指在一个句子中,除了谓语外的其他动词形式。它们不能独立充当句子的谓语,只能作为谓语的补充或修饰成分。根据其形式和用法,非谓语可分为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三种。
不定式不定式是以“to+动词原形”的形式出现的,通常作为名词、形容词或副词的补充,也可以作为某些动词的宾语。例如,“我喜欢看电影”中,“看电影”是不定式作为宾语出现;“他太忙了,没时间去看电影”中,“去看电影”是不定式作为目的状语出现。
动名词动名词是以“-ing”形式出现的,它可以像名词一样用于主语、宾语、表语、介词宾语等位置。例如,“看电影对他来说很重要”中,“看电影”是动名词作为主语出现;“我正在看电影”中,“看电影”是动名词作为表语出现。
分词分词有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两种形式,它们可以作为形容词或副词使用。现在分词以“-ing”形式出现,过去分词则通常以“-ed”或不规则变化的形式出现。例如,“一个正在看电影的男孩”中,“正在看电影”的“正在”是现在分词作为形容词修饰“男孩”;“他看完电影后回家了”中,“看完电影”的“看完”是过去分词作为状语修饰“回家了”。
总而言之,谓语和非谓语在英语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谓语用于表达主语的动作或状态,是句子的核心,而非谓语则是对句子进行补充或修饰,起到丰富语言表达的作用。了解谓语和非谓语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