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积阴德的3件事,尤其是最后一件,做了前途必定光明
首先咱们得说说什么叫阴德。在我看来呢,阴德嘛,就是那些默默地对别人做好事儿的不经意间的行为,就跟种地一样,只有咱们亲手播下去那个种子,它才能慢慢地长起来,最后结出果实来。这种行为不会被别人看到,或者不会被别人留意到,但咱心里清楚哦,这些都是为他人付出、为社会贡献的好事情啊,这种行为可以积累阴德,为咱攒不少福分呢。这种看不见的好行为不仅能够让咱们自身变得更为幸运吉祥,甚至还可以通过我们的行为与言行影响到未来的世代哦。
所以呀,各位亲朋好友们,咱们都应该尽可能的增进阴德,以下这三种方式,特别有助于增进阴德,那可是有益于自身以及家庭的大善举哟。
首先,佛教里面有句话说得好——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相识相聚,也是因为有那么一点小小的因缘面子没破除。如果老是做些跟人家作对的事,那可真是够背运的,更是白白把咱的福气给耗尽啦。如果咱们能够学会主动和别人交朋友呢,学会不论发生什么事都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坚持这么做下去,阴德就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这种积德行善的行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累积而来的。总而言之,人要常常心怀善念,无论是对人对己,还是对整个世界。
其次,咱们常听到的那句古话“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说的就是因果关系。因,是原因;果,是结果。每个人都无法逃离这个规律,即便是那些普通的瞬间,每一次响彻在耳边的掌声、每一次转身擦肩而过的瞬间,都是因与果之间的舞蹈,只不过有时候我们看不到它们而已。因果循环,天理昭然。人若对不起你,天反而会保佑你;人若占了你便宜,那么天绝对会还击回去给你。别以为没有人能看到因果关系,实际上它们就在我们的身边,时时处处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命运。
最后呢,我要推荐大家一个积阴德的妙招,那就是对家人特别是对父母好点儿。我们知道,孝敬父母最能使人积福,就好像是虔诚祭拜佛祖一样。不过我敢打包票,每天的晨礼不如真诚陪伴父母几个小时,这样所带来的功德要比每天都去寺庙磕头参拜还要伟大得多。我们只要时时刻刻能想到父母,尽全力孝敬他们,前途必定光明无比。
而且,一个常常孝敬父母的人,可以获得4个喜庆的好成果:第一,外貌庄重华贵;第二,干活十足有力;第三,身体康健不出毛病;第四,活得长久又幸福。这就好像是咱们精心呵护的种子,静待花开的那天来临。只要咱们能秉持恒心,坚持去做这三方面的“好事”,即使只是偶尔付出一片爱心,其效果仍然相当惊人。感谢你们愿意花时间阅读并分享,愿这份温暖的知识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救人积阴德,升官做尚书
古语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话一点不假。还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话更道出了救人性命会积下大阴德,从而得到上天眷护善人得福报的真机。
明朝时,浙江台州有一位好学深思的读书人,姓应,名大猷。他为人正派,举止端庄儒雅,勤奋好学。因此他一向喜欢山中清静幽雅,远离尘嚣的环境,十分向往有这样一个专心读书、研究学问的好地方。
后来,应大猷打听到城外山麓中恰巧有这样一座精致的房屋,房主人因为屋中常常闹鬼,不敢住在里面。以前曾经租给好几位房客,那些人都因为屋中经常闹鬼,无一例外的都先后搬走了。应大猷素来就相信鬼神的存在,但他却异于常人。他听到了这些传言后,心想:“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心正压百邪。这样清静读书的好地方,我绝不能错过!”。
他主动征得房主人的同意,便高高兴兴的住进了人人退避三舍的屋子里。在这样清静的环境中攻读诗书,真感到心旷神怡、尘虑全消。当天晚上他正在津津有味的在灯下读书,忽然听到屋外有稀奇古怪的叫声,他照样心地泰然,若无所闻,聚精会神地读书。后来他不但听到鬼的叫声,而且还时常听到鬼与鬼之间的对话。
有一天,他无意中听到一个鬼说:“前村有一个妇人,她的丈夫在外地作生意,多年不归,多方打听也杳无音讯。她的父母以为儿子没有回家的希望了,就要逼迫媳妇改嫁。可是那个妇人很贤惠,也很有气节。她打定主意,宁死也不愿改嫁。后来公婆逼迫的越来越紧,她觉得无路可走,就盘算着要上吊自杀。她真的上吊自杀了,我马上就可以找她当我的替身了!”另一个鬼说:“你再有几天就有出头之日了,真是可喜可贺。”应大猷听后,才知道先说话的那个是一个吊死鬼。
应大猷无意中得知前村的妇人即将要被迫上吊而死事情,对那妇人顿时起了恻隐之心,决定要想个好办法搭救她。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一个好主意。他急急忙忙的跑回家中,卖了几亩田地,卖了四两银子,又马上伪造了一封丈夫写给那妇人的家书,把四两银子和家书想法捎到那妇人的家中。那妇人家接到了信和银子,当然是喜出望外。可是仔细一看信的内容,不像丈夫的笔迹,因而又疑信参半。但妇人的公婆认为,信可能是别人代笔写的,银子更不会是假的,断定儿子在外面安然无恙,就再也不提让媳妇改嫁的事了。当然,那村妇也打消了上吊自杀的念头。又过了两天,妇人的丈夫竟然从远方回到家中。全家人真是欢喜无限,自此又和好团圆如初。全家人敞开心扉谈起此事,猜不透那封信和银子是从哪里来的,只好都虔诚的感谢好心人的暗中救助。
过了几天,应大猷又听到那两个鬼之间的对话。那个吊死鬼说:“我本来可以找到替身,只因自己不知保密,上次与你说话,无意中泄漏了机密,被那屋子里读书的秀才听到了,没想到他竟然破坏了我的大事!我现在真是后悔啊!”另一个鬼紧接着问:“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去祸害他报仇呢?”那个吊死鬼说:“这个书生心肠慈悲,救了妇人的命,听说积了大阴德,将来要得到大福报,官职要做到尚书令呢。我怎么敢去祸害这样大贵的好人呢?”
后来,应大猷应试果然金榜题名,进士及第,后来又被皇帝封为刑部尚书。应大猷回忆以前所听到的鬼的两次谈话,深信因果报应真是确实不虚。从此更加努力行善,遇年岁饥荒,常捐谷赈济;遇戚友急难,常委曲维持;任刑部尚书时,执法端严,不媚权贵,多次平反冤狱。剁遇有横逆,常反躬自责,怡然顺受。子子孙孙登科第的很多。
人生在世,谁不想得到平安幸福,谁不希望子孙贤达。切莫因觉得善小而不屑去为,更不要因觉得恶小就可以放纵为之,正所谓“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只有早早播下重德行善的种子,将来才会收获天赐神赠的善缘福果。应大猷救人积阴德 ,到后来金榜题名升官作尚书的事例,不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吗?见贤思齐,我们何不从现在起就虔心践行之?
(取材自德育古鉴及了凡四训)
农村老人常说的“积阴德”到底指什么?
生活中,人们在遇到一些坏人坏事的时候,常常劝诫对方要积德行善,而农村老人,则喜欢劝人「积阴德」。很多人就纳闷了,这传统文化中的「阴德」,到底是什么东西?
有一种说法认为,古人把积德分为积阳德和积阴德。阳德是给自己和家人,在未来的日子里积累福气。而阴德,则是让死后的自己能去到极乐天堂,而不是下地狱,忍受磨难。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阳德就是在被人知道的情况下,做好事不求回报。而阴德,则是暗中做好事,不让其他人知道。真心实意的好事做多了,上天就会赐给你和子孙后代福气,俗称,行善积德。
如今凡事都讲究科学,而以上说法,难免有迷信的嫌疑。但不得不承认,这些说法的初衷都是好的,都是在推崇善意。而所谓的福报,其实就是善良的回报。比如说,今天你在路边帮助了一个人,对方感谢之余,还记下了这份恩情,日后他遇到其他人需要帮助的人,就会伸出援助之手,传递你的善意。因为生活的循环和偶然,最后有一天,你也将收到别人的帮助,这也就是福报了。
总得来说,不管是积阴德还是积阳德,都是默默帮助别人的一种行为。它可能是一句小心的提醒,也可能是一次生命的救助。只要出于善意,都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