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阴火是什么意思(阴火)

阴火是什么意思(阴火)

阴火到底是什么?

中医认为:阳虚则阴盛,阴盛则寒。寒冷的临床表现就是阳虚证最常见的一般象征。但是在阳虚证中,往往又存在一种变局。那就是在一派阳虚阴盛的寒冷临床表现中,反常的出现一些火热症状。

比如: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手脚不暖和,甚至四肢冰凉,肩背冷痛,小腹发凉,胃寒胃痛,体质虚弱。这样的症状很明显就是一个阳虚阴寒的体质。但是他却又很容易上火,稍微进食一点香燥的东西就会出现喉咙疼痛,口腔溃疡,牙齿疼痛,口舌生疮甚至是满脸爆痘等等上火的表现。

很多人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只看得见患者上火的表现,而对这些寒冷的症状却“视而不见”,习惯性的用清热败火的方法来应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

以上就引出一个扶阳学术流派最为重视的一个学说——“阴火学说”。

阴火学说

阴火,顾名思义就是由阳虚阴盛、阴盛格阳引起的一种虚火。在一派阳虚阴盛的寒冷症状中,反常的出现一些火热的情况。表现为寒热错杂的状态,它的本质就是阳虚阴寒,真寒假热,寒象是本质,火热是假象。

阴火虽然是阳虚证中的一个变局,但是却非常常见。它普遍地存在于亚健康人群以及多种疾病的病程当中。所以,不论是养生治病还是病后康复,我们都要对阴火引起足够重视。

阳虚为何会引起虚火

那是因为阳虚则阴盛,阴盛格阳,虚阳浮越,所以就出现了虚火的表现。这一句话,从中医学专业的角度,已经把阴火的来由讲清楚了,但是非中医学专业的朋友,可能仍旧不知其然。所以,我们再用两个比喻来说明一下,什么叫做阴火。

第一个比喻是由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的创始人吴佩衡老先生发明的,老先生对“阴火学说”非常重视,为了鉴别阴火和阳火,老先生作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因为阳火是一种邪热之火,《内经》称为“壮火”,是一种实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真热证。是由外而入的邪热之火。佩衡老先生就把这种由外而入的邪热之火比喻为“贼子”,“贼子”就是强盗、盗贼,我们必须要把它驱赶出去,才能获得安宁。所以对于阳火,我们就要用清热败火、泻火解毒的方法来清除邪热之火。这是一种祛邪外出的治疗方法。

阴火是由阳虚阴盛,阴盛格阳,虚阳浮越引起来的一种虚火,属于真寒假热证。阴火由内而生是一种虚证,佩衡老先生就把这种由内而生的阴火比喻为是“逆子”,逆子是亲生的儿子,处在叛逆期,调皮捣蛋,误入歧途。需要我们教育引导,让他改邪归正。所以对于阴火,我们就要用“引火归元”的方法来应对,把虚火导入下元本位,密藏起来,让它安守本分,就是《内经》中所说的“阳密乃固”的意思。

综上所述,阳火要用“清热败火”的方法来应对,是一种祛邪攘外的方法;阴火要用“引火归元”的方法来应对,是一种扶正安内的方法。

第二个比喻是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的第三代传人吴荣祖教授在《温水潜阳引火归元探析》的讲座当中提出的,其对吴氏医学的“阴火学说”做了全面的阐释。在这个讲座中,吴老形象而又生动地用“三角效应”来比拟人体的健康状态和虚火状态。

我们正常人体的生理状态是一种“清阳清轻上升,命火温实潜下,上清下温,上虚下实”的状态。吴老就把这一种人体的生理状态,比喻为是一种“正立的三角形”。

如果命门火衰,阳虚阴盛,阴盛格阳,虚阳浮越,就会出现上热下寒,上实下虚的一种虚火状态,吴老则把这种虚火状态比拟为一个“倒立的三角形”。

如果我们的身体出现了阴火的表现,就说明我们的身体正处于一个倒立的三角形的危险状态当中,根基不稳,随时都有可能倾倒。

这一情况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积极正确地使用“引火归元,纳气归肾”的方法来干预。把“倒立的三角形”转变为“正立的三角形”,才能转危为安。用中医扶阳学术流派开山鼻祖郑钦安先生的一句话来总结就是:“真火伏藏,命根永固”。

(本期专家:张吉成,贞和中医馆中医主治医师,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云南省首届国医名师、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第三代传人吴荣祖教授,是吴氏扶阳学术流派入室弟子、吴荣祖教授亲炙弟子,“吴荣祖扶阳学术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云南省中医药学会青年中医工作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冠心病、中风后遗症等心脑系统疾病,肺气肿、肺心病等老年性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不调、不孕症等妇科病;面部痤疮、痘印等疾病。)

什么是阴火烧海?

老是上火?三味中药,调和水火,能治“一切虚火上冲”

如果有人牙痛、口腔溃疡或者喉咙痛,大部分人都会想到可能是上火了。

如果一个人出现盗汗,或者尿频,一部分人可能会想到肾虚,但是老百姓应该很少会将它们联系起来。

牙痛、喉咙痛、或者口腔溃疡和盗汗、尿频是否会由于某一种共同原因同时出现呢?

当然存在!

上火分为实火和虚火,肾虚分为阴虚和阳虚。今天我们谈一谈由于心火太过、肾阴不足导致的虚火上冲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以及药物治疗。

有一种情况,当心火太过的时候,下沉至肾,灼伤肾水,水为阴,肾阴不足,肾阳相对过剩,蒸腾太过,就出现盗汗与尿频。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与心火合并继续上冲,就会出现牙痛,口腔溃疡、喉咙痛等上焦上火的表现。

这时候有人贸然用大寒的清热泻火药虽然能暂时起到作用,但没过多久会更加严重,因为泻火的同时没有滋阴。

肾属水,心属火,正常情况下,水火平衡,心肾相交。当心火过旺、肾阴不足时就会出现文中开头的症状。

清代医家郑钦安《医理真传》封髓丹由黄柏,砂仁,甘草组成,就是专门针对此证。

黄柏

苦,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

主治: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此方的黄柏当用盐黄柏,盐黄柏滋阴降火。也就是说,黄柏入肾,可以压制肾阴不足导致的虚火,同时又能滋肾阴,补足肾水,可以说是标本兼治。肾水足就能与心火相抵,做到水火平衡,无形之中也降了心火。如果是实火可以选择生黄柏。

《得配本草》:"以黄柏补水,以其能清自下泛上之阴火,火清则水得坚凝。

《主治秘诀》:补肾水不足。

砂仁

功效:行气调中,和胃,醒脾。

主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膈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

《纲目》:"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

砂仁味辛,质润,能够将五脏之阴阳之气归合到肾,所以说砂仁能够理元气。

《医通》:肾恶燥,以辛润之,缩砂仁之辛,以润肾燥。

肾燥就会出现虚火,虚火容易上冲,砂仁辛润,一方面能够润肾燥,不让虚火之气到处乱窜,另一方面有嗯那个将到处乱窜的气重新归结到肾,帮助黄柏泻火。

甘草

最后利用甘草调和药性,使得阴阳化合,水火既济,心肾相交,以达到虚火不上浮的效果。

#健康科普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