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到底是怎么“借”来的东风?难道他真的有神鬼莫测之术
赤壁之战自古以来,一直为文人们津津乐道。
对此,李白有诗曰: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胡曾也有诗曰:
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对于这场战争,他们提到更多的则是周瑜,对于诸葛亮这些诗人却是很少提起。
话说,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大军与孙刘联军隔着长江对峙。曹操派人把所有船只都用铁索连在一起,然后,积极训练水军,随时准备渡江,将对岸只有几万人的孙刘联军一举拿下。在这样的局势之下,孙刘联军肯定不能坐以待毙。
孙军里的一名大将黄盖说:“这种状况,适合用火攻。”只是,当时正值冬天,吹的是西北风。曹操在长江的西北方,而孙刘联军却在东南方。这就是说,放火的话,大火不会烧到曹军,火势反而会蔓延到联军的船上。所以,大家都觉得,黄盖的想法虽好,却欠了东风。
但是,眼看曹军的人越来越熟悉水性,情况越来紧急,不能再等了。孙刘联军正慌乱之际,诸葛亮站了出来,表示自己懂得控制天气,能借到三天的东南大风。周瑜半信半疑,反正暂时没有别的法子,就随你折腾吧,他负责安排手下将领去筹备其他事项。
诸葛亮果然神机妙算,公元208年十一月二十日甲子之日,夜晚的三更时分,大概是现代的凌晨十二点吧,长江水面果然吹起了东南风。东风真的来了,孙刘联军立即出发,点燃了十艘战船,这些船被东南风推动着,冲进了曹军的战船。
大火被风吹得越烧越旺,曹军中大量的人马逃脱不及,不是被烧死,就是被淹死。周瑜趁机率军,杀入曹营,曹操自知已经是败局,无法挽救,只好从华容道撤退。这就是赤壁之战,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数胜出多数的战役。
而其中关键的“天时”这个有利条件——东风,诸葛亮到底是怎么借来的呢?
我们先说说十一月二十日甲子之日是什么日子。原来,这一天,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冬至:一年当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白天最短”是因为太阳日照的时间最短,虽然,古代人没法深究冬至出现的原因,不过,为了方便安排农耕,他们早就留意,总结,记录下了全年中各种重要的气候变化,冬至,就是其中一个。
秋冬以后,长江一带的确都在吹西北风。不过,在冬至的那一天,白天的时间最短,也就是过了这一天,白天会慢慢加长。风向也会有所变化,从西北风,变成东南风。诸葛亮就是留意到了这一点,但是,他没有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反而深思熟虑,上演了一场借东风的戏码,企图提升刘军在孙刘联军中的地位。
不过,就算是诸葛亮学识渊博,他到底也不是预言大师,所以,即使到了二十日那天,他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当时,他是这么做的,他去劝待在自己身边的鲁肃:“你还是不要在我这里晃悠,快去帮周瑜安排出兵的事项,不然,我这边借东风失败了,你们也不能把战败的结果全部归咎到我身上。”
后人曾猜想,诸葛亮能猜到换风向的事情,主要是他到了长江后,没有闲着,他主动去找周围的渔民了解过了当地的气候。当然,这也是有可能发生的,只是,同时,有人也会产生另外一种疑问:曹军为什么就这么大意,没有留意到风向的变化呢?其实,曹军也留意到了这一点,当时将领程昱一发现风向改了,马上告诉了曹操。
那么,曹操这个三国时期的军事家,他又是怎么看待这个气候问题的呢?他坚持“冬天,只有西北风在吹。”他丝毫不在意,说道:“不就是一时的风向变化,一点都不奇怪。”(情节来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他觉得冬天这个时期,主要吹的是西北风,东南风都是临时吹的,是不长久的。
这就说明:冬至的气候会发生变化,对于这一点根本不是什么秘密,很多人都知道,只是唯独诸葛亮完善地利用了这一点。
诸葛亮这趟借风,可谓好处多多:
首先,他为刘军在跟曹军的战役中争到了一个大功劳,而这个大功劳也为刘军日后借荆州有去无还的事件,留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借口。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中,鲁肃过来想要索回荆州,诸葛亮说:“当初要不是因为我成功借到了东南风,周瑜怎么能立下赤壁之战一半筹谋的功劳呢?”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当下,诸葛亮这么故弄玄乎,他还有一个目的:想摆脱周瑜的监视,迅速回到刘军,以安排人手,做好跟孙军抢夺曹军地盘的准备。
为了这一步的安排,诸葛亮做了不少的努力,就像当天还没起风的时候,他就赶紧找个借口,把鲁肃打发走。等东风来了,他又给周瑜派来的明里是帮忙实则是监视的将领,设定各种限制其自由的规矩,不能动,不能说之类的,让这些将领之间,没法沟通。
最终,诸葛亮就摆脱了周瑜的监视,自由离去了。
那么,“既生亮何生瑜”的周瑜为什么在黄盖提出火攻后,却觉得欠了东风呢?难道他都不知道冬至的规律吗?实际上,天气变幻莫测,的确是被很多将领忽略的因素。很多时候,他们会像曹操一样觉得这种情况只是临时的不足为怪。而诸葛亮却能留意到这一点,他通盘考虑过影响战争中的各种因素,这一点诸葛亮特别高明。
诸葛亮不仅猜到了这一点,他还猜到了东南风很快就会结束,所以,在《三国演义》的第四十五回里,诸葛亮跟随周瑜前往曹营前,一早安排了赵云过来接他。所以,诸葛亮这种通盘考虑,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仅利用上气候变化,更是每一步出招都想得极为长远。他如此深思熟虑,也难怪可以在赤壁之战等战役中能获得“天时”等有利条件。
最终,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五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参考资料:
【《三国志》、《三国演义》】
《借东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民间有句俗语叫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典故源于《三国演义》中一个听着过瘾、看着神奇、想着疑惑的情节:诸葛亮借东风。听着过瘾是因为借来的东风直接扭转了战局,孙刘转危为安;看着神奇是因为诸葛亮七星台做法,掐诀念咒实在是太有看头;想着疑惑是因为诸葛亮怎么就能借来有违时令的东风。今天咱们就来仔细讲一下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
《借东风》 11cm×13cm 周东申 2013年
“诸葛亮,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并嘱咐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投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
——周东申
该作品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描绘了诸葛亮如神仙一般,沐浴斋戒后,身披道衣,跣足散发,在七星坛作法,借来东南大风,助周瑜完成了火烧曹营打败曹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借东风》局部一在表现该故事时,周东申单刀直入地将故事情节定格于诸葛亮即将借来东南风的瞬间景象,并采用仰视的视角,着力刻画了诸葛亮、守坛将士等人物形象。而未详细刻画“取东南方赤土而筑就的方圆二十四丈、三层、高九尺”的七星坛,亦省略了“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的一系列准备工序和动作,更未表现“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的详细过程。这类似于京剧中的无实物表演,虽然周东申未利用京剧的脸谱、戏服等元素表现诸葛亮及众将士;他还采用了以少胜多的表现手法,如仅刻画出了七位将士的形象,其实表示的是一百二十位将士。可见,周东申在创作该作品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手法进行了借鉴和创新。
《借东风》局部二
《借东风》局部三
画面中,诸葛亮站于七星坛上正在做法的诸葛亮表情坚毅,仰天暗祝,披头散发,右手执剑,击中正在燃烧飞起的黄表纸。霎时狂风大作,诸葛亮被风吹得不自觉地后仰,其披散的头发亦随风飞扬,身上的道服随风飘动,如仙人一般。坛下的将士虽被告诫“不许失惊打怪”,但从画面上看,他们面对突然刮起的东南风,仍旧表现出惊讶、惊奇和喜悦。为了表现狂风大作,周东申在画面左上方,刻画了一团从右下方刮来的风,因风急而飓,故用飞奔而来的一团流动的形象来表示。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各位守坛将士,抑或借来的东南风的形象,周东申在进行表现与刻画时,既用到了西方解剖学、透视学、明暗对比的手法,又强调以线造型、注重画面留白,以及人物精神、性格、身份等意向的表现。因此,周东申的作品既是写实的,又是写意的,还是装饰性的。如诸葛亮被风吹起的头发和衣纹,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写意的处理和装饰化的加工,所以它们才会笔断意不断、笔断意连,如行云流水一般。诸葛亮像是东南风的化身,轻轻飘飘,好似随时便会腾空而起一般。周东申将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表现得如此一气呵成、天人合一,实是难得。——云沙西河
《借东风》局部四
关于“借东风”这件事儿,有人说诸葛亮神通广大、法术高强,也有人说诸葛亮学识渊博、善于观察天象。对于诸葛亮是如何借来东风这件事儿,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借东风”这个故事本身就说明:有时候想要成功,除了人本身所具备的智慧外,天时地利也真的很重要。但天时地利往往难求,因此人们才会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感叹。
气象学揭秘:“诸葛亮借东风”是如何成功的?
据科普中国报道: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不过,这东风,当然不是诸葛亮“借”来的,只能说,他对赤壁一带天气规律的认识比曹操深刻、具体的多。在京剧《群英会》中,曹操有句唱词“我只说十一月东风少见”,显然是后悔赤壁之战中,自己对气象判断失误,吃了大亏。今天我们就从气象和天气规律的角度,试着做一点分析,和大家一起讨论。
01
帮了大忙的锋面气旋
从赤壁之战中,长江江面盛吹东南大风,到后来曹军败走华容道又遇上倾盆大雨,这在天气形势上看来,当时很像是一次锋面气旋天气。锋面气旋在我国,春季最多,秋季较少。它是一个发展深厚的低气压系统,其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空气从外围向中心流动,呈反时针方向旋转。所以,处于气旋前部(即东部)的地方,吹东南风;气旋后部(西部),吹西北风。
锋面气旋示意图 图片来源:网络
气旋内部盛行辐合上升气流,能造成大片降雨区。因此,当连续吹东南风时,往往预示天气将要变坏。天气谚语说:“东南风雨祖宗,西北风一场空”和“东风雨,西风晴”是有一定实际意义的。我国沿海大部分地区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这种因季节而改变的盛行风向,叫做季风。
随着这种盛行风向的转变,带来了明显不同的天气和气候,当冬季风盛行时,气流从西北方大陆上流过来,这时的空气是寒冷干燥,降水很少;当夏季风盛行时,气流从东南方海洋上流过来,这时的空气是温暖潮湿,降水增多。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02偏爱我国东南地区的季风
季风现象在世界上最为明显的要算亚洲东部和南部,所以我国东南地区就成了强大的季风区。这里冬季和夏季的风向几乎是相反的,例如上海1月偏北风(包括西北风,北风和东北风)为62%,也就是观测100次风向,有62次是偏北风,7月偏南风为57%;广州1月偏北风为55%,7月偏南风为52%。由冬夏季风引起不同的天气和气候特点,最主要而明显的就是冬季干燥,夏季多雨。
为什么我国东南地区季风特别明显呢?
这要从季风形成的原因谈起。我们知道,冬季和夏季海陆气温是不同的,冬季海洋比陆地暖,夏季海洋比陆地冷。温度不同了,气压也是不同的。冬季大陆上气温低些气压高些,海洋上气温高些气压低些,而夏季相反。既然海陆之间发生气压差异,空气就要从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流动,于是形成了冬夏季海陆之间不同的风向,冬季由陆向海,夏季由海向陆。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当一个地方受到移动的闭合的高气压中心影响时,风向是顺时针转变的。就是说,当冷高压开始移到海上,高气压后部盛行的东南风就会暂时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冬季冷高压南下过程中移动迅速,尾随南侵的后一股冷空气很快又到;所以,东南风持续的时间很短,人们往往忽略。而诸葛亮的家就住在离赤壁不远的南阳,是掌握这次东南风出现前的征兆的,所以他准确地作出了中期天气预报。但为了唬弄周瑜,他却设坛祭神“借东风”。
03处处留意,你也能看风识天气
“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吹暖北风寒”。这则谚语流传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它说明不同的风会带来冷暖干湿不同的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东临海洋,西连大陆,这里的风东吹西刮、南来北往,担负着交流寒暖、运送水汽的任务。东风湿、南风暖,暖湿的东南风为云雨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只要一有上升的机会就会凝云致雨。所以,有“要问雨远近,但看东南风”、“白天东南风,夜晚湿布衣”的说法。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在冬半年,冷空气强于暖空气,西北风常把锋面云雨带推向南方海洋。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单一的冷空气控制下,天气晴朗,正象谚语所说的“秋后西北田里干”、“春西北,晒破头;冬西北,必转晴。”如果这时刮起东南风,但刮不长,这就是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预示锋面云雨带影响到本地,天将变阴,“要问雨远近,但看东南风”。
这样看来,诸葛亮在冬初的十一月份,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的天气变化,预测将有东南大风出现,并进一步推断天气还要恶化,还是符合天气演变规律的。不过,随着全球变暖,亚洲季风格局正在改变,科学家们也正在研究探讨背后的机理及变化原因,期待早日揭晓。
孔明借“东风”,网友大笑:国之重器,恕不外借
今天看到一个名为徐大炮画家的漫画,让人耳目一新,感觉十分有意思。
古代人物和神话人物的典故和故事,在徐大炮的笔下,被附上现代化元素,古今结合,让人捧腹大笑。
今天,暂且找出十幅漫画和各位读者朋友们分享,给大家好好解读画中的新意。
01 孔明借“东风”孔明借东风,是三国时候的一个典故。
原本是指诸葛亮神机妙算替周瑜借东风,最后火烧曹营赢得了胜利。
漫画中的诸葛孔明借的却是我们的国之重器:东风导弹。
虽然漫画中的人物把“东风”借给了诸葛亮,但是网友们却不答应了,纷纷表示:“国之重器,恕不外借!”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东风导弹能外借吗?
02 后羿射日后羿射日原本是一个神话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候,大地出现了严重的旱灾。
炎热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晒干了禾苗草木。
后羿拉弓射下九个太阳,还留下一个照耀人间。
但是,徐大炮的后羿射日,看着效率就要高多了。
后羿穿着渔网袜,戴着墨镜,扛着RGP,一头飘逸的长发也是亮点。
在后羿的努力下,天上的太阳已经被射下来7个。
赶紧停手,再这样下去,太阳就都被你射完了!
03 姜太公钓(电)鱼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原本是姜子牙隐退在渭河边用直钩钓鱼,希望得到明主的重用。
但是,漫画中姜太公背着南孚大电瓶,在河里电鱼。
姜太公的目标是一条鳄鱼,胃口真不小。
只是,您老人家要小心啦,不要鳄鱼没电到,却把自己给电倒了。
特别申明:电鱼属于违法行为,大家不要轻易尝试!
04 愚公移山愚公移山,也是我们津津乐道的一个寓言故事。
比喻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必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但是,徐大炮笔下的愚公,果然不一般。
只见愚公开着挖掘机,太行山已经被铲平,王屋山也已经快被掏空了。
如此效率,智叟还有资格嘲笑愚公吗?
05 三英战吕布三英战吕布,原本是三国时期,刘关张三兄弟与吕布的沙场血拼。
三个人欺负一个人,本来就公平。
可是徐大画家硬是给刘关张三兄弟安排了一辆京A牌的比亚迪。
而猛将吕布还是骑着他的赤兔马,虽然是宝马,但是和汽车比起来,还是要逊色不少。
更何况,关羽还拿着双枪,吕布再勇猛,也只有躲闪的份了。
刘关张三兄弟用现代化武器对付吕布,这,不公平吧!
06 女娲补天女娲补天,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神话故事。
相传远古时代,天塌地陷,世界陷入巨大灾难,生灵涂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女娲不忍生灵受苦,于是,炼就五色石补好天空。
此后,她又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通阴阳除逆气,万灵始得以安居。
但是,徐大炮就有点过分了。
只见女娲娘娘戴着墨镜,拿着电焊,对着天上的窟窿一阵猛焊。
话说,女娲脚下的天梯,才是徐大画家笔下的亮点!
07 三顾茅庐三顾茅庐,是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典故。
徐大炮笔下的三顾茅庐,让人耳目一新。
诸葛亮还是那个诸葛亮,只是刘备、关羽和张飞不是桃园三结义的那几位。
这一看还需要打天下吗,明明就是土豪了啊!
张飞开着大奔在边上等着,刘备和关羽下车请诸葛亮出山。
只见刘备大手一挥,小老弟,给你500万,出山不?
诸葛亮岂是等闲之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钱也不是万能的啊!
很想知道,在金钱的诱惑下,诸葛亮出山了没?
只是,刘备脚边上那个滑滑车,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08 秦王绕柱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荆轲刺杀失败,最后葬身秦国。
徐大画家笔下的秦王,可不是那个呼风唤雨的陛下。
这分明就是一个舞者。
秦王单手抓着柱子,双脚勾着木柱,开始了魔幻的旋转。
这不就是秦王表演的“木管舞”么,而且那长长的腿毛,是认真的吗?
09 唐僧收徒唐僧收徒,也是不容易的。
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自己没办法吃东西。
唐僧无奈,自己化缘又化不了几个吃的。
最后,只能给孙悟空点外卖,吃完饭,再来点可乐和纯生啤酒。
生活不是一般的滋润啊!
那么,唐僧脚下的鞋子,你是不是也想来一双呢?
10 夸父逐日远古时候,太阳毒辣,庄稼颗粒无收,族人相继热死。
夸父看到后很难过,想要追上太阳,让太阳听命于他。
那个时候没追到,现在追到了吗?
只见,夸父开着一辆皮卡车,拼命地追着太阳。
但是,路上却有个限速60的标记,夸父也得遵守交通规则啊!
看着太阳速度也不慢,路上还限速。
夸父要想追上太阳,解救族人,很难哦!
结束语看完这十幅漫画,不知大家作何感想,有没有开怀一笑?
希望这些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漫画能够给大家带来欢乐。
如果大家喜欢,小编会继续给大家分享和解读类似漫画,将快乐留给你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以上哪幅漫画让你印象最深,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