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正所谓是什么意思正所谓的后面是什么(正所谓是什么意思)

正所谓是什么意思正所谓的后面是什么(正所谓是什么意思)

晨读丨最高级的分寸就是说话得体

01

每一个人都喜欢和有分寸的人交往、共事。

古话说:“凡事过则损,需把握分寸。”

人生有度,过则为灾,做人不必刻意,做事不求完美。

我们都喜欢和优秀的人结交,因为一个优秀的人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会把握做人的分寸,会克制欲望。

与有分寸的人结交产生的舒适感,源自他们待人接物的分寸。

做人有分寸,懂得进退有度。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和我们完完全全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秉性,有自己的底线,因此人与人之间是有距离的。

所谓的亲密关系,也只是最小距离,而不是无距离。

一个寒冷的冬季,两只十分困倦的刺猬,通过抱团来相互取暖。

可由于它们身上都长满了尖尖的刺,紧挨在一起就会刺痛对方,这让它们怎么都睡不舒服。

因此,两只刺猬决定分开一段距离,可是又实在冷得难以忍受,无奈还是得抱在一起。

折腾了好几次,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既能够相互取暖又不会被扎。

这就像我们的人际关系一样,在一段时间中,彼此的优缺点会因亲密度增加,而被无限放大。

如果强行闯入他人的舒适区,不但不会拉近彼此的关系,还会令他人反感,使关系恶化。

只有在相处中学会把握分寸,做到进退有度,才能更好地维持感情。

02

行事有分寸,懂得留余地。

鬼谷子曰:“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为人处世最容易吃的亏,就是源于不懂分寸。

为人骄纵傲慢,自以为是,刻意表现自己,不仅得不到别人的赏识,还容易得罪人。

《三国演义》记载着这样的一个故事:

文学家杨修,是世人公认的聪明绝顶、才思敏捷的人才。

有一次陪同丞相曹操游览新建成的一处园子,游览后曹操什么话都没说,只是大门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活”字,就走了。

负责修建园子的官员莫名其妙,杨修却领悟了曹操此举之意,马上告诉那些官员:“门中加一个‘活’字,不就是‘阔’吗?丞相是嫌这门开得太大了,要改小一点。”

还有一次,有人给曹操送去了一盒酥,曹操提笔在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

杨修看到后,立刻将这盒酥分给大家吃掉了,还振振有词地说:“丞相写‘一合酥’,就是一人一口酥的意思呀。”

杨修倚仗才智多次这样耍小聪明,引起了曹操的反感和嫉恨。

后来,曹操带兵在汉中与诸葛亮交战,战事极不顺利,又赶上连降大雨,大军一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天傍晚,部下问曹操当晚夜行口令是什么,曹操随口说了声“鸡肋”。

杨修听到后,立刻劝将领们收拾行李,准备撤退。

将领们问为什么?他说:“鸡肋这东西,吃着没味,不吃丢掉又觉得浪费,丞相用这作今夜口令,表明他打算放弃这里了。”

曹操得知此事勃然大怒,以扰乱军心罪处死了杨修。

杨修的确很有才,但他逾越了身份界限,一味地表现聪明才智,失了分寸,最终引来杀身之祸。

没有人喜欢与强化自己、弱化别人的人结交。

一个做事有分寸的人,能够理清自己的职能范围,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没有分寸地表现自己,丢掉的是为人的那份谦卑。

行事有分寸的人,懂得什么时候去表现,会为自己留有余地。

和一个有分寸的人共事,不用担心他会张扬跋扈破坏集体、团队,因为他始终保持着谦卑,做事留有余地。

03

最高级的分寸是说话得体。

梁元帝说:“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

人们都非常乐意和言行得体的人交往。

一个言行得体的人说话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去触及他人的界限,知道别人爱听什么、不爱听什么话。

作家贾平凹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朋友口吃,说话很慢。一次路上遇到了有人问路,不巧的是这个人也口吃,朋友便一言不发看着他。

过后我问朋友为什么不为人家指路,朋友答道:“人家也有口吃,我要回答了,那人会以为我是在模仿、戏弄他。”

何时说话、何时沉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而最好的标准就是“得体”二字。

说话得体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是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拿捏分寸,表达自己的思想。

正所谓: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在生活中,经常有一种人自以为和朋友很熟,毫无分寸地对待朋友,喜欢和朋友肆意地开玩笑。

可每一次都会开过头,伤害在场的某些人,导致场面很尴尬,自己却根本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时间久了,就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了,因为他没有分寸感,不懂得顾及他人感受,说话不得体,无意识地让人难堪,不适合深交。

人际交往中,说话要点到为止,不评人不议人,适当保持该有的沉默,才是对对方的尊重。

懂得分寸,做事权衡轻重,与人交往知进知退,说话顾及他人,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

有分寸的人是高情商的人,与他们交往会让人觉得舒服。

他们举止有度、说话得体,会把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给他人留出适当的空间。

无论是亲人、爱人还是朋友,相处中,分寸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因为关系好,就丢弃了该有的分寸。

部编版四年级期末上册语文期末模拟卷(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期末上册语文期末模拟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对《纪昌学射》这个故事阐明的道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基本功开始学起。

B.想要成为射箭能手,只要能把虱子看得像车轮一样人就能成功。

C.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学有所成。

2.下列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

A.似乎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每一片绿叶上颤动。

B.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似乎在颤动。

C.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3.关于选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崛起”的意思是兴起。

B.从“清晰而坚定”可以看出周恩来是经过认真而充分的思考才立下远大志向的。

C.其他同学读书目的是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而周恩来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

D.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是因为不相信中华不振的状况能改变。

4.征战沙场多年的作者,看到《清平乐·村居》中描绘的情景时,他会想( )

A.看到他们这么幸福,真让人心里不平衡。

B.要是人人都能过上这样安居乐业的生活,那该多好呀!

C.乡村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可真让人不舒服。

5.下列句子中,属于中国神话并体现了想象的神奇的一项是( )

A.炎帝让人们设立了贸易市场,把彼此需要的东西拿到市场上来交换。

B.赫拉克勒斯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又用石头砸碎了锁链。

C.伏羲、女娲在白龟肚子里发现了一座宫殿,走过去一看,那里摆着一堆鱼。

D.潘多拉轻轻地将盒子掀开,突然飞出无数个可怕的怪物:饥饿、疾病、贪婪、嫉妒、怨恨、复仇……

6.“春风又(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括号里应填的字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过 B.绿 C.吹 D.到

7.关于《出塞》,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中“塞”字的意思是“边塞”。

B.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巩固、国家统一的希望。

C.“龙城飞将”在诗中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D.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翰。

二、语言表达

8.句式练习。

我看着小毛虫挥舞着翅膀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中,想对它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每小题都有一个字的注音是错的,请找出来,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A.绮(qǐ)丽 B.重荷(hè) C.澎湃(pài) D.倔(juè)强( )

(2)A.哺(bǔ)育 B.亲呢(ní) C.机械(xiè) D.窥伺(sì)( )

10.找出错别字画上“ — ”,改正后写进括号里。

1.七八十台逢纫机发出的燥音震耳欲聋。( )

2.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滥不甚,到处都是血迹。( )

11.下列题目中有一项加点字的解释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将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里。

( )1.A.指以示儿(指头)B.溺而不返(返回)

C.冀复得兔(重复)D.同世而立(存在)

( )2.A.胆战心惊(紧张)B.跃跃欲试(想要)

C.序齿排班(牙齿)D.矜持不苟(马虎)

12.为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表述情境,把序号填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A.近朱者亦,近墨者黑。 B.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D.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1.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我们总要积极地想办法解决,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

2.俗语说“_________,________。”,但是在现在这个社会里,我们不仅要会看和听,关键还要会想,只要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

3.我们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__________,________。( )

4.东东小时候整天跟在丽丽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姐弟俩仿佛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2020年第十七届中国梅花蜡梅展览会在江苏南京举办。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引得古今诗人画家赞美,更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成为文人雅士的象征。

材料二:国内较知名的梅花专类园植梅规模对比

园名

植梅面积/公顷

品种数量/个

梅花数量/万株

南京梅花山

102.2

350

3.5

武汉东磨山梅园

53.3

320

2

无锡梅园

54.1

140

1

青岛梅园

53.3

130

2

材料三:梅花图

13.根据你所了解的梅花的特点,为材料三的国画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 )A.国色天香 B.冰姿玉骨 C.亭亭净植

14.阅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2020年第十七届中国梅花蜡梅展览会的举办地是湖北武汉。( )

(2)梅花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因为它清雅俊逸的风度,还因为它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 )

(3)南京梅花山的植梅面积、品种数量等在国内较知名的梅花专类园中都是最大的。( )

15.请写出你积累的关于梅花的两句古诗: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地走着,走着。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gòng gǒng)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yǎng yáng)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 迁)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16.用“√”画出正确的字或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7.为什么溪岸上“月光闪闪”,果园里却“月影团团”呢?

_______________

18.除了文段中所写的溪岸、石拱桥、果园、庄稼地和菜地之外,“我”和阿妈还有可能走到哪里,看到了什么景象?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古老传说?写出一个和大家分享吧。

_____________

泥人张

冯骥才

①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②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③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①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

④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chù)三分。

⑤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⑥但是不一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⑦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人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⑧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团泥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⑨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⑩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⑪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⑫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笔墨写着:贱卖海张五。

⑬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儿乐。

⑭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注】①撂高的:天津方言,意思是伙计。

20.【整体感知】《泥人张》选自冯骥才的小说集《俗世奇人》,“泥人张”这个俗世奇人“奇”在哪些方面?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出的泥人惟妙惟肖。

B.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C.几个手指飞快捏弄那团泥巴,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

D.泥人张“贱卖海张五”的故事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天。

21.【品析句子】说说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妙处。

(1)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泥人张的__________。

(2)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了海张五丑陋的外表和蛮横的个性。

22.【品读感悟】品读句子,体会人物特点,再把相关词语填到合适的位置。

(1)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

这段话描写了海张五的______、_______,突出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2)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团泥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①在上面的段落中圈出描写泥人张捏泥人的动词,这些动词突出了泥人张的__________。

②“戳”属于______描写,写出了泥人张对海张五______和_____的心理。

23.习作舞台。

性格古怪的猫,慈爱、负责的母鸡,高傲的白鹅……在作家笔下,一个个小动物栩栩如生。你一定也想试着写一写你喜欢的小动物吧!那进就来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纪昌学射》是一则寓言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故事中人物个性鲜明,好学的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这则寓言表达了在良师的引导下,要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B.“想要成为射箭能手,只要能把虱子看得像车轮一样人就能成功。”叙述不正确。想要成为射箭能手,就要刻苦学习。

2.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的识记。

本句选自《鸟的天堂》。原文: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D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本题是考查对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的理解。

D.有误。结合“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可知,魏校长为之一振的原因是:他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故说法有误。

4.B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的掌握。

《清平乐·村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在战争年代大家都会期待祥和,停止硝烟,对这种安居乐业的生活有所向往,故本题选B。

5.C

【详解】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依据中国神话并体现想象的神奇的要求,比较判断正误。A错误,属于中国神话并不能体现了想象的神奇。B错误,赫拉克勒斯为希腊神话。C正确 D潘多拉是希腊神话。

6.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的识记。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翻译: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绿”字兼有其他几个字的动作含义,同时又具有关于春色的鲜明的视觉效果。因此,填“绿”字。

7.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古诗的理解。

出自王昌龄《出赛》,全诗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译文为: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如果有像李广这样骁勇善战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D.错误,本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不是王翰。

8.小毛虫请你勇敢的向着蓝天飞翔吧!(意思合理即可)

【详解】略

9. D 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倔强jué jiàng,意思是刚强、不屈服。

亲呢qīn nì,指非常亲密、亲近。

10.1. 逢---缝、燥---噪

2.滥---烂、甚--堪

【详解】略

11. A A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1.本题A选项有误。A选项这句话意思是: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的儿子说。指:指着。

2.本题A选项有误。“胆战心惊”意思是:形容非常害怕。惊:害怕。

12. B C D A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及俗语的理解与运用。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选择正确的名言警句。

A.近朱者亦,近墨者黑: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出自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B.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敌人来了会有将军抵挡住,有洪水来了自然有土修筑的堤坝来抵挡。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C.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是指不要相信轻言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指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D.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出自宋·苏轼《上皇帝书》。

1.根据“困难,我们总要积极地想办法解决”可知本句应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2.根据“不仅要会看和听,关键还要会想”可知本句应用“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3.根据“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可知本句应用“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4.根据“整天跟在丽丽后面”及“姐弟俩仿佛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可知本句应用“眼近朱者亦,近墨者黑”;

13.B 14. × √ √ 15.示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解析】13.本题考查拟写标题的能力,结合图画的内容可知,这是一幅梅花图。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梅花的特点是:不畏严寒,冰心玉骨,无私奉献。结合选项,“冰姿玉骨”更恰当。

1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材料一中的第一句“2020年第十七届中国梅花蜡梅展览会在江苏南京举办。”即交代了中国梅花蜡梅展览会的举办地点。

15.本题考查古诗积累。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作答本题时,从自己的积累中选择两句完整的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课内课外均可,诗句完整,书写正确即可。

16.gǒng√ yǎng√ 牵√ 17.月光洒在溪水上,水面反光,溪岸上上就会“月光闪闪”。月光照在果树上,树上结满了果子,月影就成了一团一团的。 18.“我”和阿妈还可能走到山坡上,看到月光洒下来,仿佛给山坡披上了银色的薄纱。 19.我知道“嫦娥奔月”: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

【解析】16.本题主要考查对字词的掌握。

拱桥:gǒng qiáo中部高起、桥洞呈弧形的桥。

仰起:yǎng qǐ挺起。

牵着:牵着手。

17.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可知,月光照在水面上,随波荡漾,所以“月光闪闪”;月光照在果园里,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月影就成了一团团的了。

18.本题主要考查想象能力。

写一写“我”和阿妈还有可能走到哪里,看到了的景象写下来即可:如:我和妈妈走过小树林,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微风吹过,树叶轻轻摇晃,地上的月影也跟着摇晃起来了。

19.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老传说的掌握。

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他们,唯有兔子束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于是这只兔子就成玉兔。

20.B 21. 夸张 手艺高明 比喻 22.外貌  动作  横行霸道  不好惹

 手艺娴熟

②动作 憎恶 轻视

【解析】略

23.略

《天道》重塑自己,才能破茧成蝶

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

从小生活在怎样的圈层,基本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认知,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

王庙村被贴上了弱者的标签,并不是村里没一个脑袋瓜好使的都没有。

只是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了多数人在井底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

摆脱困境的方式,跳出原有的圈子。

让自己长时间呆在不变的圈子,无异于是与世隔绝,好比把自己关在笼子里的鸟。

只有让自己靠近更优秀的圈子,才能激发自己的动力和能力,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孟母前后搬过三次家,每一次环境不同,她儿子就表现出了不同的行为举止。

在《天道》中,叶晓明智商情商并不比肖亚文差到多少。

两人同样都出生于农村。

肖亚文毕业后选择到大城市去奋斗,叶晓明则守在小县城里。

环境差就已经把叶晓明局限在小圈子内了。

在这里不妨想象,古城为什么是小县城,而不是大城市?

环境发展不起来,是人的问题?还是环境本身的问题?

在我看来,是在那个地域,人们已经都形成了固化的思维,导致环境无法被推动,无法得到发展。

那时,再让自己投身到那样的环境中,能有多少机会?

优质的圈子才能带来积极向上的驱动力,让你拥有不一样的认知。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重新塑造自己的内心。

境由心造,一个人内在匮乏,生活自然也是匮乏的。

只有内在丰盛了,外在才能富足。

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好习惯使人受益一生,坏习惯毁人三代。

习惯是一股顽强的内在力量,它可以成就人的一生,也可以毁掉一个人。

真正的修行者,一生都在不断的重塑自己的思维来改变自己的习性。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在年轻时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坏习惯,常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与人吵架。

每次吵完他都很后悔没有控制住自己,这让他很是苦恼。

他知道,不改掉这个坏习惯,这辈子是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的。

他下定决心后,为自己列出了一张清单。

通过多年的努力,他就像脱胎换骨了一样,后来,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受爱戴的总统之一。

所以,要知道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长期处在一个不好的圈子里,它会在不知不觉中腐蚀你的灵魂,直到你没有梦想,没有动力,变得颓废,变得得过且过。

人生永远不要给自己画地为牢,设限了自己。

改变,只要开始了,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往后,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365天,两年,三年……十年之后,就能拥有一个全新的人生。

这个过程,虽然无比艰难,却能让我破茧成蝶,自由的翱翔在天空中。

道德经第74章: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不畏惧死亡?

大家好,我是雅风,感谢您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

今天我们来学习道德经第74章;本章承接第72章的民不畏威,继续深入,谈到了民不畏死,进一步阐述了实施暴政对于治理国家是没有作用的,就算运用司法手段也要遵守天道常规;我们先来看一下第74章的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我们之前讲过老子的军事思想,老子虽然反对以兵强天下,但他只是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但对于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老子是不反对的。这一章老子主要是阐述他的法治思想,同样的道理,对于统治者为满足个人私欲而颁布的严刑峻法,老子是持反对态度的,所以老子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但如果统治者颁布的法令是保护百姓的,是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的 ,这样的法令老子也是不反对的。老子首先提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意思是当老百姓不畏惧死亡的时候,又怎么能用处死来威慑他们呢?可是老百姓怎么会不畏惧死亡呢?

美国有一本心理学著作,书的名字叫怕死是人类行为的驱动力。书中的基本观点是虽然所有动物都会有恐惧的感觉,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根本的一点是人的意识早就知道自己会死,而其他动物很难知道这一点,充其量是在快要死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会死。

当人们知道自己一定会死的时候,就会对死亡充满恐惧,而恰恰正是对死亡的这种恐惧,成为人类很多行为的驱动力,而杀戮的本性,就源于对死亡的恐惧,这可能就是你死我活这种说法的根源吧。我们知道在春秋战国之前,即使是王朝更迭,国家易主,所造成的杀戮都是很小的,而被推翻了前朝后裔也都会被保留封国,这从一个侧面上说明了,在春秋战国以前,统治者对死亡的恐惧感还是比较低的,其所表现出来的政治策略就是以德治国,以礼治国,而包括春秋战国在内的以后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中,杀戮变得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对前朝王族后裔也越来越残忍,这也从侧面上说明了这个时候的统治者对死亡的恐惧感是越来越强烈。

在老子生活的时代,正是由于德治国以礼治国,转向依法治国的时期,统治者把自己对死亡的恐惧转变成严刑峻法,用来威慑百姓,那么这样做对治理国家和保持社会安定有没有作用呢?老子认为作用肯定是有的,但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统治者首先要遵道守德,老子在德经开篇第38章中讲过,道德仁义礼法,都是治理国家时所能遵循的原则,只是层次和效用有所区别罢了。从另一个意义上讲,每一种原则所对应和适用的群体是不同的,领导者要有道有德,管理者要有仁有义,普通庶民要有礼,而对为非作歹的邪恶之徒应该适用的是法。

好,我们回过头再看,在什么情况下老百姓会不畏惧死亡呢?一般来说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就是当生命受到威胁,活不下去的时候,既然恐惧没有用,那干脆就不恐惧了;第2种情况就是当自尊受到侵犯的时候,因为人是有尊严的,有的时候可能会把尊严看得比生命更重要,那为了维护尊严也就不畏惧死亡了;第3种情况就是为了家庭家族,或者为了国家和集体,甚至是为了人类种族而做出的牺牲,这种奉献精神让人忘记了对死亡的恐惧。

本章当中老子所讲的,民不畏死,实际指的就是前两种情况。如果统治者狭民之所居,厌民之所生,逼得老百姓活不下去或者是完全没有尊严的时候,那生不如死的老百姓自然也就不再畏惧死亡,开始铤而走险的反抗了。中国历史上第1次农民起义,也就是秦朝末年的大泽乡起义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陈胜,吴广他们逃跑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干脆起义,说不定还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我们知道,老子道家的思想是重生重死。正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因此老子认为统治者如果要想长治久安,就需要使百姓对死亡有所畏惧。言外之意,也就是要统治者要遵道贵德,照顾百姓的生活和尊严,百姓生活得好了,自然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了。但不可否认,社会上总是会有一些严重背离道的人,他们作奸犯科,为非作歹,既背离天道,也背离人道,可以说是自私自利到极点,丧失了基本的人性,老子把这些人称作“为奇者”,而对这些为奇者,既然道德仁义礼都没有作用,那就只能适用威严的刑法了,刑法中最严重的就是处死,所以对那些十恶不赦的罪犯,既然他们不珍爱生命,就应该处以极刑,这样一方面是对百姓大众的保障,另一方面也起到了震慑犯罪,预防犯罪的效果。

刑罚的目的并不在于简单的惩戒犯罪,刑罚的最终目的在于杀一儆百,预防犯罪。对作奸犯科的为奇者,执而杀之也就没有谁再敢去作奸犯科了。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并不完全反对刑法,老子的主张是在道德仁义礼都没有作用的情况下,就必须要适用刑法,以此来维护公平公正的生存环境。但怎么样才能保证公平和公正呢?老子的主张是要设立专门的司法机构。常有司杀者,意思是天道设有专门的司法机构,老子认为,人和万物一样,为道所生,那自然也只有道才有司杀的权利,所以要按照道的原则设立司法机构,而这专门的司法机构也是代替道来行使司法权力。

老子接着又说,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也就是说,老子不但主张设立司法机构要遵守道的原则,在履行司法权的过程中也要遵守道的原则,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才能保证公平和公正,如果位高权重的统治者越俎代庖,干涉司法程序,就必定影响到司法公正,那就等于是代替灵巧的木匠去砍斫木材,砍不好的话还会伤到自己的手。

老子在这里说,夫代大匠斫者,稀有不伤其手者矣,实际上有两层含义:第1层含义是统治者不要干涉司法程序,否则会影响司法公正,这一方面是因为统治者有可能有私心或者并不熟悉司法过程,另一方面是因为按照老子的要求,统治者要处无为之治,行不言之教,要以德治国,尽量不要涉及司法行为,如果涉及司法行为,一旦出现过错就会伤及自己的德性,不利于以德治国的无为而治。第2层含义是,作奸犯科的邪恶之徒大多数都是直接侵犯老百姓的利益,这个时候,老百姓需要诉诸专门的司法机关,尽量不要自己以暴制暴,更不能动用私刑妄行杀戮,否则也无异于是代替木匠砍伐木头的行为,也极有可能会伤及到自己。

因为我本人就是学习法律的,所以每次读到这一章,都会对老子的司法观念钦佩不已。老子居然在2500多年前就有着和现代法理思想基本一致的司法观念,首先老子的思想包括,死刑不能适用太广泛,天道重生爱生,有好生之德,所以只有在确实无法教化时,针对十恶不赦的罪犯才适用死刑,司法的目的不仅仅是承接犯罪,更重要的是预防犯罪;其次,老子不主张民间以暴制暴的自治行为,因为这样会影响社会安定,只有设立专门的司法机构,才能够保持公平和公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老子认为领导者不能干预司法程序,只有先保证了司法程序上的公正合法,才更能保证法律适用层面的公正合法,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司法会有民事和刑事诉讼法的原因。这几点都是非常符合现代法理精神的司法观念,可见老子的智慧是多么的高深。

好,我们最后再看一遍译文:

当人民不再畏惧死亡的时候,又怎么能够用死亡来吓唬他们呢?假如要人民真的畏惧死亡的话,对于为非作歹的人,我们就把他抓来杀掉。这样谁还敢再为非作歹呢?天道要求有专管司法的人去执行杀人的刑罚,如果谁代替专管司法的人去杀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斫木头一样,那些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伤及自己双手的。

好,第74章我们就分享到这里,这里是雅风国学,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敬请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谢谢大家。

五一\"纪\"语丨“不矜细行 终累大德”

“五一”假期到来,纪律之弦切莫松懈。我们应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严于律己,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对任何腐蚀和诱惑都要采取零容忍。

古语有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出自《尚书·周书·旅獒》)。这原本是召公劝诫周武王,怕他玩物丧志而说,告诉他如果不谨慎修养德行,最终可能会连累自己的名节,功亏一篑,就好比堆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后人也常用这句话告诫世人,要重视小事小节,从小事做起,否则到头来会伤害大节,酿成终生的遗憾。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任何问题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许多看似小事的问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积重难返,失去控制。

有的党员干部认为“为人办事,收点小钱是正常的,不算个事”“拿条烟、拿瓶酒,收个红包没有什么,不用太较真”……殊不知,祸患常积于忽微接受“小恩小惠”到沦为“阶下囚”,只有一步之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广大党员干部要克服“小节无害”的侥幸心理,坚持三省吾身,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握好自己,从身边人管起、从群众关切的小事做起、从吃喝等作风问题抓起,严格做到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交的朋友不交,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做的不做,拒毫末之错于千里之外。

清廉小故事:周新悬鹅示众

明代官员周新,广州府南海县(今佛山南海区)人,人称“冷面寒铁公”。他为官清廉,生活简朴,从不接受不义之财,以“廉使”之美誉名闻天下。

据《冷面寒铁公传》记载,周新赴任浙江按察使后,有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周新坚决不收,但送礼人已经出门而去,周新随即将烤鹅悬挂在大门上,一天、两天……那只鲜嫩的烧鹅变得又干又硬,沾满了灰尘。以后,凡遇送礼者,周新都会指着这只风干了的烤鹅给他们看,告诫送礼者“免开尊口”。

周新以烤鹅作例,警示属下官员应拒绝私相授受,否则,将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敢向周新送礼。

在周新的影响和管束下,其家人亦皆勤俭自持。周新与妻子结识于微时,在周新还未做官时,其妻子就“缝纫自给”,待周新做官后依然如故。她偶尔赴周新同僚妻子的家宴时,都是“荆差布裙以往”,衣着装扮如同普通农妇一般,使宴席上浓妆艳抹的官夫人们都自觉惭愧,随即更换成平素淡雅的服饰。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章程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影

学讲话·品典故|和而不同 纲举目张

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指出:

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关键当口,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而不同,讲究纲举目张。中美双方应该就战略性问题加强沟通,避免误解误判,增进相互了解。双方应该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推动中美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向前发展。

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两种理念:和而不同、纲举目张。我们一起来看。

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的出处,是《论语·子路》,其具体的上下文是: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意思就是君子待人和谐友善,但不求与对方苟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这里说的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状态,当然是所谓“志同道合”,像钟子期与俞伯牙那样,高山流水,闻音知心。但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达到这种心灵契合状态的,实在少之又少,可遇而不可求。那么如何使思想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彼此安和相处,甚至彼此欣赏促进呢?答案就是“和而不同”。也就是,有修养的君子,既能够维护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善的关系,又不必在具体意见上去苟同于人、勉强自己和他人必须屈从彼此。中国文化中还说“君子周而不比”,意思是君子能够亲和他人而合群团结,却不去与人勾结而拉帮结伙。

和而不同,周而不比,这些准则都是承认了个体的可贵精神,而又尊重着他人的差异,怀揣和善之心、生发和睦之情、维持和谐交往、促进和美之态,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理念之一——和谐。和谐,特别体现为在不同的、甚至对立的事物当中,能够彼此协调、多元并存的和睦状态。“和而不同”,原本不同,却能安和,甚至互动配合、调和补充,在多元化的基础上,呈现出并非雷同单调的、而是多样又和美的状态,这就是和谐。

和谐的精神,在不同国家、种族、制度、文化之间,尤其需要。社会学家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个世界,绝不会因为到处雷同的重复而精彩,只会因为差异互补的和谐而丰富。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处处体现着“和而不同”的理念。比如,从文学上看:

唐诗殿堂,正因为有着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大气磅礴、瑰丽奔放,又同时有着杜甫诗歌现实主义的沉郁顿挫、悲怆忧思,才更立体咏叹出大唐气象。

既有张扬恣意、风流高歌,又有生民疾苦、缓歌低回。“诗仙”的豪迈出尘与“诗圣”的深沉入世,是健康繁荣的文学需要的不同风格。

再比如,从音乐上看:

中国最古老的弹弦类乐器琴与瑟。琴的音色清丽,有“泠泠七弦上”之幽古;瑟的音色华美,有“一弦一柱思华年”之丰富。

当琴与瑟齐鸣,琴便如冷月一弯,飘逸出尘,瑟便如彩云满天,华丽铺张。二者协奏,相得益彰,如彩云追月,如阴阳和鸣。所以才从此有了“琴瑟和谐”这个成语。

孟子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事物有千差万别,这就是自然的规律。而中国文化的特质就是:中和涵容,多元并存。正是包容多元多样的文化,才让我们的世界能够“百花齐放春满园”;正是包容各有特点的制度,才让世界各国得以求同存异、协同发展、美美与共。从政治到文化,从制度到历史,只有认识到差别,才能真正尊重别人、坚持自己。

纲举目张

“纲举目张”的出处,是战国时期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原文是这样说的:

用民有纪有纲,壹引起纪,万民皆起;壹引起纲,万目皆张。

吕不韦很注重研究治国理政的理论。他在《吕氏春秋·用民》一文中说道:在禹的时代,天下有成千上万的诸侯国,到商汤时至少也有三千,这些诸侯国所以没有存在下去,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处理人民的关系。如果说商汤和武王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管理人民的方法。接着他总结说,人民所以听凭国家的使用,是有原因的,这就是:“用民有纪有纲,壹引起纪,万民皆起;壹引起纲,万目皆张。”这里说的纪和纲,也就是调动人民积极性,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

“纲举目张”这个成语,便由吕不韦的这一论点演化而来。纲,指网上的大绳;目,即网眼。意思是说,抓住了提网的总绳,渔网的网眼就会自然张开。类似的话在文献古籍中多次出现,比如三国西晋时期傅玄的《傅子》中有“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东汉郑玄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通篇明。”隋朝的王通也说过:“举一纲,众目张;弛一机,万事隳。”人们常用这一典故来比喻做事情要抓住它的关键——抓住了根本,其余的细节就会自然跟从。

纲与目、本与末,是中国传统哲学表达辩证思维的常用概念,与辩证唯物主义有着精神相通之处。“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治国理政也好,走好人生之路也好,要善于从全局思考问题,善于抓大放小,在关键时刻作出战略决策。

在中国文化的思维里,始终存有一种大处着眼的意识,强调要把问题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提倡人生建立一种放眼大局的价值观念。“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政治家欧阳修曾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要想成就大局,就不能陷于局部。如果只看眼前、只论得失、只记自我,就可能纠缠在具体的事务之中不得脱身,从而因小失大;相反,如果能看到大势、大局和大道,以大胸襟、大眼界包容小问题、小矛盾,所谓的“小”也自然能处理好了。所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提倡的是家国情怀,注目的是天下苍生,褒扬的是集体主义,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中国人对“纲举目张”的追求,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智慧。无论做任何事,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如果不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非重点和重点的关系,不分轻重缓急、不问青红皂白、不看是非曲直,就容易多端寡要、本末倒置、挂一漏万。只有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力的战略抉择,才能真正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6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接受《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就曾提到过:“看待中美关系,要看大局,不能只盯着两国之间的分歧,正所谓‘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中美两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贸易总量占世界五分之一。这两个‘大块头’不合作,世界会怎样?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两国既要看清中美关系的主流应是合作共赢,也要看到中美关系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密切相关,不能只盯着分歧,而要把握大局,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推动中美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向前发展。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