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邓公是谁!(邓公是谁)

邓公是谁!(邓公是谁)

1997年邓公逝世,消息发布后,世界各国媒体对他作何评价?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大江南北传唱着一首动人的旋律——《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描绘了邓公在改革开放中做出的贡献。邓公是从土地革命时期一路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见证者,也是我们心中和蔼可亲的老人。1997年2月19日,邓公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那么在他去世后,世界各国媒体是如何评价这位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伟大功臣呢?

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并且“关注”一下,以后常来,不迷路。

《时代周刊》等媒体反应

美国CNN应该是最早报道邓公逝世消息的媒体,从1994年邓公不公开露面开始,各种揣测的消息频频传出,而20日凌晨的这则消息一如既往带着未经证实的语气,正巧赶上了北京时间凌晨2点国内的正式播报,当即在全国、全世界引起轰动。

权威媒体《时代周刊》3月3日再次将邓公刊印在了杂志封面,为了悼念这位伟人,还特意将周刊原本的红色字体改成了黑色,表达了对邓公的尊敬和哀悼。事实上,《时代周刊》曾多次将邓公作为杂志封面。

早在1978年邓公就首次出现在封面上,一场改革春风吹响了时代号角,中国即将发生一场开天辟地的变化。《周刊》将邓公评价为跨时代领导人,阐述了邓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改变国内经济问题上,不仅带领中国人富起来还凭借繁荣发展进程带领中国进一步走上国际舞台,为中国带来改革新气象,让世界人民对中国刮目相看。

除了改变经济现状让中国繁荣富强外,邓公给中国带来的改变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外交关系的处理上,邓公更是坚定的守护着国家的尊严和体面。美国一位军官曾评价邓公是一位“像芥末一样辛辣”的新时代领导人,中国始终保持着不卑不亢的态度,在与美国的外交关系上也始终有自己的一套做法,邓公的处事态度令人敬服。

2008年邓公第三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这次周刊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了全方位报道,距离改革开放初始已经过去了三十余年,在中国的前行道路和发展问题上,邓公改变中国也改变了世界,他的功绩史无前例。

日本媒体做出的报道

日本媒体的反应也十分迅速,邓公逝世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后,当天某知名报刊夜间印制的头版头条便是这条消息,紧接着多个权威媒体也进行了全方位铺天盖地的报道。消息发布当天正值北海道发生地震,其国内甚至将其评价伟人逝世后的天地感应,共同社也发表消息称邓公是可以和毛主席并列的伟人,将会名垂青史。

对于日本而言,邓公代表的意义不同,他是访问过日本的中国领导人,也是中日建交的开创者,是邦交恢复正常化的奠基人。从19世纪开始中日双方就有了矛盾和几次战争,尤其是侵华战争,让民族仇恨更加强烈。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上世纪70年代,双方也顺应时代发展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邓公访问松下公司)

1978年的秋天,邓公对日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在和天皇、首相的会面过程中,邓公的个人魅力被很多人看在眼里,一些媒体全程直播了邓公的行程,尤其是邓公在松下公司品尝美食的片段,更是让很多当地民众对中国领导人的亲和赞叹不已。

(邓公与日本首相福田纠夫)

这次访问中,邓公还乘坐了日本刚刚投入不久的“新干线”,在谈到乘车体验时,邓公还以列车速度做比,寄托了对国内发展的希望,邓公此行博得了民众的好感,也向日本展现了中国领导人的魅力和风范,很多当地民众被邓公圈粉,并对其产生难以名状的好感。这也就是为什么邓公逝世的消息一传到日本,很多本土民众开始在胸前佩戴白花表示对邓公的尊敬,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发自内心的哀思。

欧洲媒体的反应

路透社是英国最早对邓公逝世做出报道的媒体,20日凌晨2时05分,路透社就第一时间透露出邓公离世的信息,中国媒体信息正式发布后,路透社也在接下来的最快时间里发布了关于邓公的相关文章。20日当天路透社对邓公的生平事迹、葬礼和追悼会等详细信息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据统计当天播报的关于邓公的消息达170多条,在所有外国媒体机构中位列第一,仅次于中国媒体,那么为何路透社进行了这样详细周密的报道呢?其实与那段时间两国的接触是分不开的。

(邓公与撒切尔夫人)

众所周知,英国的铁娘子曾四次访问中国,她第一次访问中国时带着无往不利意气风发的势头。在关于两国的一些重要问题的谈判上,邓公有着自己的态度和坚持,也始终保持着中国领导人风范,在原则问题上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不可动摇的坚定态度,不论撒切尔夫人用什么方法或是措辞,在涉及主权的问题上,邓公用自己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当“铁娘子”遇到了“钢铁公司”,碰撞出了引起全世界关注的火花,这场前后进行了两年多的谈判,最终以1984年签订的《联合声明》而告终,这也促使着1997年那首《东方之珠》成为这场跨世纪事件的永恒旋律。

邓公的果断和坚持,以及充满想象力的构想和方针也深深感染了英国首相梅杰,这种独具一格的创意性完美的表达了邓公看待事情和处理问题的高瞻远瞩,回顾往昔他用自己的睿智完美了解决了当年的问题,看今朝,香港的繁荣发展无一不在证明着邓公当年英明决策的重要性,珠三角经济的腾飞和发展让所有民众都心生敬佩。在邓公的领导下,深圳、香港都在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崛起成长,中国也在邓公的带领下走出了自己的发展特色,其进步和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

法国知名媒体法新社20日当天也发布了相关报道,在一篇文章中阐述了邓公对中国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乌干达通讯社甚至专门开辟了刊印邓公画像的专栏内容,写满了对邓公的评价,画像中那位老人一如既往的和蔼可亲又目光坚定。《亚洲华尔街日报》在当天报道中评价邓公是两个世纪以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超过任何人。

20日,联合国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降半旗对邓公的逝世表示哀悼,秘书长还亲自表达了悼念,称赞邓公的改革开放是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邓公是现代化和经济腾飞的设计师,他的离开不仅是中国的损失更是世界的遗憾。

俄罗斯媒体的反应

中国与前苏联的关系是斩不断的,对于两个国家来说,每个阶段的关系都有着不同的体现。对中国来说,与苏联的交往令人心情复杂,早期中国和前苏联的关系十分密切,曾几何时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过在五六十年代后,两国经历了数次重要考验。

改革开放后,有一段时间勃列日涅夫曾对中国释放出希望重新恢复交往的强烈信号。不过邓公面对苏联的态度依旧坚定,也没有被示好的表象迷惑,在双方联系时提出了关于中苏交往的三个原则,只有苏联达成了从柬埔寨撤军、撤出阿富汗或是从北部两国边境线撤兵,双方才能重新把手言欢。

不过当时苏联情况特殊,本身就已经在几十年的冷战中耗费心力,国家继任者在几年间相继离世,这次的会谈也被无限期推后,很有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艰难坎坷。1982年双方的谈判出现了转折,面对苏联几位领导人的逝世,邓公别出心裁,打出了“葬礼外交”的感情牌,中国代表团多次出现在葬礼当天的现场,推进了关系和会谈重启的进程。

(邓公和戈尔巴乔夫)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任后双方再次开启谈话,这次谈话的时间也进行了长达4年之久,期间取得了开创性进展,邓公和戈尔巴乔夫也进行了历史性的会面,这次会面结束了双方此前30多年缺少交往的状态,而在这几年的谈判中,邓公也保持着理智的交往状态,并始终在会面中保持着“只握手,不拥抱”的外交原则”,将中国的态度和自主形态进一步表现了出来。

邓公逝世后,苏联已经解体,它的继承者俄罗斯也对邓公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和赞叹,邓公逝世当天,叶利钦曾发电吊唁,称赞邓公是中国的改革之父,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向了新时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邓公是中国经济腾飞与发展的时代引领者,也是中国走向强大的奠基人,他是中国的骄傲,邓公用自己的一生阐释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在继往开来的道路上,带领中国扬帆起航。

1997年邓公逝世,消息发布后,世界各国媒体对他作何评价?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大江南北传唱着一首动人的旋律——《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描绘了邓公在改革开放中做出的贡献。邓公是从土地革命时期一路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见证者,也是我们心中和蔼可亲的老人。1997年2月19日,邓公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那么在他去世后,世界各国媒体是如何评价这位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伟大功臣呢?

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并且“关注”一下,以后常来,不迷路。

《时代周刊》等媒体反应

美国CNN应该是最早报道邓公逝世消息的媒体,从1994年邓公不公开露面开始,各种揣测的消息频频传出,而20日凌晨的这则消息一如既往带着未经证实的语气,正巧赶上了北京时间凌晨2点国内的正式播报,当即在全国、全世界引起轰动。

权威媒体《时代周刊》3月3日再次将邓公刊印在了杂志封面,为了悼念这位伟人,还特意将周刊原本的红色字体改成了黑色,表达了对邓公的尊敬和哀悼。事实上,《时代周刊》曾多次将邓公作为杂志封面。

早在1978年邓公就首次出现在封面上,一场改革春风吹响了时代号角,中国即将发生一场开天辟地的变化。《周刊》将邓公评价为跨时代领导人,阐述了邓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改变国内经济问题上,不仅带领中国人富起来还凭借繁荣发展进程带领中国进一步走上国际舞台,为中国带来改革新气象,让世界人民对中国刮目相看。

除了改变经济现状让中国繁荣富强外,邓公给中国带来的改变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外交关系的处理上,邓公更是坚定的守护着国家的尊严和体面。美国一位军官曾评价邓公是一位“像芥末一样辛辣”的新时代领导人,中国始终保持着不卑不亢的态度,在与美国的外交关系上也始终有自己的一套做法,邓公的处事态度令人敬服。

2008年邓公第三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这次周刊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了全方位报道,距离改革开放初始已经过去了三十余年,在中国的前行道路和发展问题上,邓公改变中国也改变了世界,他的功绩史无前例。

日本媒体做出的报道

日本媒体的反应也十分迅速,邓公逝世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后,当天某知名报刊夜间印制的头版头条便是这条消息,紧接着多个权威媒体也进行了全方位铺天盖地的报道。消息发布当天正值北海道发生地震,其国内甚至将其评价伟人逝世后的天地感应,共同社也发表消息称邓公是可以和毛主席并列的伟人,将会名垂青史。

对于日本而言,邓公代表的意义不同,他是访问过日本的中国领导人,也是中日建交的开创者,是邦交恢复正常化的奠基人。从19世纪开始中日双方就有了矛盾和几次战争,尤其是侵华战争,让民族仇恨更加强烈。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上世纪70年代,双方也顺应时代发展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邓公访问松下公司)

1978年的秋天,邓公对日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在和天皇、首相的会面过程中,邓公的个人魅力被很多人看在眼里,一些媒体全程直播了邓公的行程,尤其是邓公在松下公司品尝美食的片段,更是让很多当地民众对中国领导人的亲和赞叹不已。

(邓公与日本首相福田纠夫)

这次访问中,邓公还乘坐了日本刚刚投入不久的“新干线”,在谈到乘车体验时,邓公还以列车速度做比,寄托了对国内发展的希望,邓公此行博得了民众的好感,也向日本展现了中国领导人的魅力和风范,很多当地民众被邓公圈粉,并对其产生难以名状的好感。这也就是为什么邓公逝世的消息一传到日本,很多本土民众开始在胸前佩戴白花表示对邓公的尊敬,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发自内心的哀思。

欧洲媒体的反应

路透社是英国最早对邓公逝世做出报道的媒体,20日凌晨2时05分,路透社就第一时间透露出邓公离世的信息,中国媒体信息正式发布后,路透社也在接下来的最快时间里发布了关于邓公的相关文章。20日当天路透社对邓公的生平事迹、葬礼和追悼会等详细信息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据统计当天播报的关于邓公的消息达170多条,在所有外国媒体机构中位列第一,仅次于中国媒体,那么为何路透社进行了这样详细周密的报道呢?其实与那段时间两国的接触是分不开的。

(邓公与撒切尔夫人)

众所周知,英国的铁娘子曾四次访问中国,她第一次访问中国时带着无往不利意气风发的势头。在关于两国的一些重要问题的谈判上,邓公有着自己的态度和坚持,也始终保持着中国领导人风范,在原则问题上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不可动摇的坚定态度,不论撒切尔夫人用什么方法或是措辞,在涉及主权的问题上,邓公用自己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当“铁娘子”遇到了“钢铁公司”,碰撞出了引起全世界关注的火花,这场前后进行了两年多的谈判,最终以1984年签订的《联合声明》而告终,这也促使着1997年那首《东方之珠》成为这场跨世纪事件的永恒旋律。

邓公的果断和坚持,以及充满想象力的构想和方针也深深感染了英国首相梅杰,这种独具一格的创意性完美的表达了邓公看待事情和处理问题的高瞻远瞩,回顾往昔他用自己的睿智完美了解决了当年的问题,看今朝,香港的繁荣发展无一不在证明着邓公当年英明决策的重要性,珠三角经济的腾飞和发展让所有民众都心生敬佩。在邓公的领导下,深圳、香港都在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崛起成长,中国也在邓公的带领下走出了自己的发展特色,其进步和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

法国知名媒体法新社20日当天也发布了相关报道,在一篇文章中阐述了邓公对中国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乌干达通讯社甚至专门开辟了刊印邓公画像的专栏内容,写满了对邓公的评价,画像中那位老人一如既往的和蔼可亲又目光坚定。《亚洲华尔街日报》在当天报道中评价邓公是两个世纪以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超过任何人。

20日,联合国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降半旗对邓公的逝世表示哀悼,秘书长还亲自表达了悼念,称赞邓公的改革开放是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邓公是现代化和经济腾飞的设计师,他的离开不仅是中国的损失更是世界的遗憾。

俄罗斯媒体的反应

中国与前苏联的关系是斩不断的,对于两个国家来说,每个阶段的关系都有着不同的体现。对中国来说,与苏联的交往令人心情复杂,早期中国和前苏联的关系十分密切,曾几何时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过在五六十年代后,两国经历了数次重要考验。

改革开放后,有一段时间勃列日涅夫曾对中国释放出希望重新恢复交往的强烈信号。不过邓公面对苏联的态度依旧坚定,也没有被示好的表象迷惑,在双方联系时提出了关于中苏交往的三个原则,只有苏联达成了从柬埔寨撤军、撤出阿富汗或是从北部两国边境线撤兵,双方才能重新把手言欢。

不过当时苏联情况特殊,本身就已经在几十年的冷战中耗费心力,国家继任者在几年间相继离世,这次的会谈也被无限期推后,很有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艰难坎坷。1982年双方的谈判出现了转折,面对苏联几位领导人的逝世,邓公别出心裁,打出了“葬礼外交”的感情牌,中国代表团多次出现在葬礼当天的现场,推进了关系和会谈重启的进程。

(邓公和戈尔巴乔夫)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任后双方再次开启谈话,这次谈话的时间也进行了长达4年之久,期间取得了开创性进展,邓公和戈尔巴乔夫也进行了历史性的会面,这次会面结束了双方此前30多年缺少交往的状态,而在这几年的谈判中,邓公也保持着理智的交往状态,并始终在会面中保持着“只握手,不拥抱”的外交原则”,将中国的态度和自主形态进一步表现了出来。

邓公逝世后,苏联已经解体,它的继承者俄罗斯也对邓公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和赞叹,邓公逝世当天,叶利钦曾发电吊唁,称赞邓公是中国的改革之父,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向了新时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邓公是中国经济腾飞与发展的时代引领者,也是中国走向强大的奠基人,他是中国的骄傲,邓公用自己的一生阐释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在继往开来的道路上,带领中国扬帆起航。

97年邓公去世,大他5岁的继母得知后,怔愣许久,颤抖着说了句话

前言

1997年2月19日,为国家奉献了一生的邓小平同志在北京逝世。

邓公逝世,举国悲痛,他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强盛,是具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他的丰功伟绩,也将千古不朽。

面对邓公的离世,除了万民悲切,最悲伤的莫过于他的家人。

比邓公大五岁的继母夏伯根在知道他去世之后,怔了许久,邓公的妻子卓琳知道婆婆疼爱丈夫,如今邓公离世,卓琳担心婆婆承受不住,所以一直陪在她身边。

夏伯根沉默良久之后,颤抖着说了一句话,令人不觉潸然泪下......

夏伯根与邓公之间有着怎样的情谊?邓公去世之后,夏伯根又说了什么呢?

淡氏:铸就他艰苦奋斗的品德

1904年的四川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一个较为殷实的家庭中诞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邓小平(原名邓先圣)。所有人都无法预料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在将来会给中国带来多么惊天动地的举措。

对邓小平人生道路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父亲邓绍昌。邓家祖上积累了丰厚的财产,但邓绍昌在家族产业上并不上心。

邓绍昌自身受过先进教育,并且早早的投身革命事业,为革命出钱出力,但家业也因为疏于打理而一落千丈。不仅如此,邓绍昌因为忍受不了与小人为伍,而遭到排挤撤职,最终不得已外出避祸。

在邓绍昌外出这段日子里,家中举债度日,扛起零碎琐事的,就是邓小平的生母淡氏。淡氏是邓绍昌第二任妻子,出身广东一代名门望族。本是千金小姐之躯,但却并没有娇滴滴的性子。

邓小平的弟弟邓垦,回忆起母亲时说:

“母亲是个很有骨气的人,小平和我都有母亲的这个遗传。”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淡氏一边努力抚养儿女们长大,一边尽心尽力地侍奉老人。即便家境落败,生活艰难,她也丝毫没有埋怨过。

世间冷暖难测,有次淡氏回娘家,临走时向父母提出想带块肉给孩子们吃。这点请求,对于富裕的娘家来说,不过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情了,但出乎意料的是父母拒绝了她。

满腔的委屈和愤懑堵在胸口,淡氏垂头回到家中,面对着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脸蛋时,以微笑回应。

自此之后,淡氏开始独自养猪以补贴家用,不管再遇见什么困苦,都只是咬紧牙关一笑而过。

母亲的身影映在年幼的邓小平心中,瘦弱的脊梁里,蕴含的是深沉、坚韧和自强。这为邓小平形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品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邓小平慢慢长大,到了1919年,五四运动带来的思想浪潮,深深影响了这个年仅15岁的少年。新世界的大门在他眼前轰然洞开,他对知识如饥似渴,并试图探求救国救民的“良药”。

在开明的父亲的大力支持下,邓小平毅然决然走上了法国留学之路。就是因为这个决定,对邓小平的一生以及对中国的未来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对于有志新青年来说,这是一次腾飞,但照料家庭的重担需要母亲挑起。

母亲和父亲帮助他凑出来了一笔学费,依依不舍地送别了优秀的儿子。临走前,淡氏望着邓小平尚显稚嫩的面庞,仔细叮嘱他,在异国他乡照顾好自己,不必过多挂念家中。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车马很慢,书信很长。这边的父母与那边的儿子的交流,全都在一张张邮票上。

1926年,邓小平前往苏联留学。同年,国内的母亲淡氏因严重肺病,撒手人寰。父亲因担忧邓小平的学业,将这件事隐瞒下来,独自一人送别了亡妻。

夏伯根:家庭的后盾

丧妻之痛如此透骨,但生活的压迫未曾轻松分毫。家中孩子较多,父亲邓绍昌分身乏术,后经人介绍,迎娶了夏伯根。

夏伯根虽是邓小平的继母,但是他们年纪相仿只差五岁,不过却是另一位对他影响非常大的母亲。

夏伯根出生于嘉陵江上一个船工之家,田无一亩,地无一分,家境十分贫寒。母亲去世的早,她便与父亲相依为命。十几岁时她就嫁了人,可是命运多舛,第一任丈夫没过几年就染病去世。

改嫁时,她带了一个小女儿。重组家庭的关系需要磨合,处理方式需要细腻。

夏伯根能够与所有孩子们和谐亲昵的相处,以及得到邓小平全家人的敬重,足以见得这位母亲的人格魅力。

改嫁后,夏伯根从邓绍昌手中揽过了照顾孩子们衣食住行的家务事,没过多久,邓家上下被打理的井井有条。

她还为邓绍昌先后生下邓先芙、邓先蓉和邓先群三个女儿。就当她为生活步入正轨,小家庭平淡温馨而开心时,命运却再次开了个玩笑。

1936年,她生下第三个女儿不到一年,邓绍昌便因病逝世,整个家庭再次落在一个母亲的肩膀上。先后两任丈夫皆因病去世,这对夏伯根来说是天大的打击。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多少家庭破碎飘零,完整之家尚且苦苦支撑,夏伯根一个带着年幼孩子们的寡妇,又没有赚钱养家的工作,她的生活多么艰难可想而知。

在那个时候,再嫁不失一个出路。但思付良久,她没有选择再改嫁,只是一门心思想把几个孩子抚养长大。

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曾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写道:

“爷爷的去世,对奶奶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不幸。她不当家,本是没地位的人,但她聪明能干,颇识大体,为人又爽快侠义, 因此甚得爱戴……她和淡氏祖母一样,成为我们邓家的顶梁柱。”

夏伯根确实是邓家的顶梁柱,在那段艰苦岁月中,是她坚定地守护着这个家庭,为邓家遮风挡雨。

一心向党,勇救队员

也许是受丈夫邓绍昌的熏陶,也许是对从未见过的长子邓小平发自内心的自豪,夏伯根虽然是一位传统妇女,但一心认为共产党好。在那个动乱贫苦交加的年代,不遗余力尽心尽力帮助共产党,投身革命事业。

1947年,大女儿邓先芙考入县立女子中学,在女子中学共产党员教师的引领下,积极参加校内外革命活动。

邓先芙把这件事告诉母亲前,心里是有些犹豫的。

但夏伯根在得知女儿的活动后表示非常支持,她连连夸赞女儿,叮嘱女儿要向哥哥邓小平学习。夏伯根自己也开始没日没夜地赶制鞋袜,找人转交给附近的华蓥山游击队。

她不仅仅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提供帮助,更是舍身救护了游击队员们。

那是1948年暑假的一天上午,夏伯根看到女儿脸上隐隐带着悲伤,仔细一问才得知华蓥山武装起义失败了。

听完后,夏伯根没有丝毫犹豫,拉上女儿,叫上家里的长工就往破坟头梁子上赶。他们以做农活为由,尝试接应从华蓥山区撤离的游击队员。

这一等,还真的等来了需要帮助的战士们。下午天黑时,队长谈剑啸带着二十多位游击队员出现在了旷野中。

他们背着枪支弹药,仔细一看有的是轻机枪,有的是重机枪。年轻的战士们脸上残留着黑灰,黄土颗粒沾满全身,其中还有一位战士腿部中弹,在队友背上昏昏沉沉地垂着头。

夏伯根赶忙迎上前去,要拉着他们回邓家院子。游击队员们连连摆手,害怕在这个节骨眼上是牵连他们,即便他们精神和身体都已接近临界点。

看着他们一边推辞一边往前走,夏伯根急上心头,激动不已:

“你们都是好人,哪有不管的道理?这个小战士受伤又那么重!你们都不怕被国民党抓,我们怕什么呢!”

经过再三邀请,游击队员们终于同意暂且在邓家院子歇口气。夏伯根和家里人一回家就开始紧张忙碌起来,她连夜在皂角树下挖了一个坑将枪支弹药藏好。

谨慎起见,每晚她守上半夜,安排长工守下半夜。白天时,她和儿女们给游击队员洗衣做饭,在门外村外放哨,给受伤队员熬药。经过大家决议后,伤势较重的队员在夏伯根的掩护和安排下,疏散转移进偏僻大山中的老乡家。

一直到8月底,邓家大院中的游击队员们先后在夏伯根他们的掩护下完成转移。直到所有队员安全分散后,她才松了口气,谁知过了几天麻烦还是找上了门。

因为内鬼泄露秘密,国民党将夏伯根抓捕至协兴伪乡公所,万幸的是他们没有搜到任何证据。

母亲被一群官兵不由分说地押走,家中儿女又是惊又是怕,担忧母亲会受到刑罚逼供,他们四处走动,直到变卖了家中仅有的二石谷子,才得以将母亲保释出来。

但那是他们家中仅有的粮食和财产了,此时邓家已然一贫如洗。大女儿邓先蓉因积劳成疾倒下,街坊邻居也全都是贫苦农民,家中无力,压根无法筹钱治病。

最终,大女儿在病魔的折磨下离世,夏伯根白发人送黑发人。每当想起这件事时,她都会泪流满面。

初见长子,一起生活

四川解放后,邓小平坐镇重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此时他已经45岁。

1950年,舅舅淡以兴听到邓小平回到重庆的消息,兴冲冲地找到夏伯根。他们一路乘船,去重庆寻亲。

这天,重庆西南局门口迎来了特殊的客人。舅舅淡以兴对着站在门口的警卫员说:“我是邓小平的舅舅,这位是邓小平的母亲。”

警卫员看着眼前身材高挑,虽一路风尘仆仆,但衣衫整洁,精气神非常足的年轻妇女,心下有些疑惑,邓书记的娘居然如此年轻?但他还是将此事汇报给了书记。

舅甥俩多年未见,一见面就开始聊起家常。邓小平的妻子卓琳好奇的看着,站在一旁略有局促的夏伯根,心下以为是舅母。

她为夏伯根倒上一杯茶,询问一路如何。许久后,淡以兴才想起介绍夏伯根:

“贤娃子,这就是你后妈。”

卓琳闻言吃了一惊,她以为丈夫除了舅舅再无亲人,原来还有一位继母。

因为邓小平常年在外求学,所以之前从未见过这位继母。邓小平看着眼前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农村妇女,听着舅舅接着谈及家中事:

“是她给你老子披麻戴孝送终的。你老子死后,你们全家全靠她撑起来的。”

夏伯根有些不好意思,对着面前陌生的长子笑笑:

“就想来看看你,没别的意思。”

话音刚落,邓小平就上前拉住她:

“留下吧,和我们一起生活,夏妈妈,今后我们给你养老!”

其实,邓小平成家后就已经有了接继母一起生活的打算,这次认亲倒是一次良机。

夏伯根有些愣住了,继子承认她这个母亲就已经让她非常开心,没想到的是他还愿意留下自己。卓琳也上前揽住婆婆:“是啊,您也该享享福了。”

之后,夏伯根便跟随邓小平一家生活。向孩子们介绍时,邓小平郑重表示,家里不分亲奶奶继奶奶。不仅如此,他和卓琳也喜欢跟着孩子们喊“奶奶”,彼此之间亲昵无间。

在大家一起生活的这段时间中,邓小平夫妇待夏伯根如亲母,周全地照顾着她。晚年,夏伯根依旧勤俭持家,尽己所能减轻他们的负担。两口子上班时,家中和孩子都是她一手看顾。

1969年,邓小平一家被派往江西。夏伯根已然是七十岁高龄,卓琳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北京,就想和她聊一聊。

卓琳一路思考着怎么劝婆婆和他们一起去江西,谁知回家一看,夏伯根已经收拾好了行李。“我跟你们一起走。”夏伯根满眼泪光,她同样放心不下儿子和儿媳。

在那段时光中,三个人一直互相依靠。

卓琳身体不好,继母年事已高,邓小平说什么都不肯让她们干重活。夏伯根心疼着儿子和儿媳,极尽所能承担家务,保证每一次两口子在工厂劳动回来后,都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除此之外,卓琳和夏伯根苦中作乐,一起研究起酿酒和豆瓣酱。几个月后,邓家饭桌上拥有了酒香和酱香,那是艰难岁月里独有的味道。

一家人相互扶持,共同渡过了难关。后来,邓小平恢复了中央职位,邓家第四代孩子也已经出世,夏伯根成为了老祖。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直到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染病去世。已经97岁的夏伯根默默地坐着,良久,她颤抖着说了句:

“小平,走了啊……”

自那天起,她不吃饭了,连水也不喝一口。卓琳心急如焚的赶往医院,在婆婆病床前打转,她拉起婆婆干枯的手,紧紧握着。丈夫已经走了,她必须竭尽全力留下婆婆。

好在还有儿媳,夏伯根和卓琳相扶,走完了人生的路。4年后的春天,夏伯根与世长辞,享年101岁。2009年7月,卓琳逝世。

结语

任何一位伟人都离不开出身的家庭,邓小平成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中国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他的背后离不开家庭的支持。生母淡氏给了他生命、培养他艰苦卓绝的品质,继母夏伯根则给他半辈子的扶持和依靠。

直至最后,邓小平、卓琳、夏伯根三人的家庭情谊已坚若磐石。如此深刻的家国情怀,值得后人赞颂。

对越作战前,邓公为何临阵换帅?王必成:三个半人替我出征

对越自卫反击战,是邓公一生实际决策的唯一战争。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不久后邓公接受邀请访美,在美国谈到了军事惩罚越南的可能性。回国之后,邓公立即着手中越边境的军事部署,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对越反击战爆发前两天,国内外媒体纷纷发布电讯: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与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对调。

在中央军委的决策中,解放军将从东西两线对越南展开进攻。东线由广州军区负责,许世友将军担任总指挥。许世友将军是出了名的虎将,虽然年迈但威风不减当年,早憋着劲教训越南这群白眼狼,出任东线总指挥实至名归。

西线作战由昆明军区负责,这么说来,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当是总指挥的不二之选。然而就在开战前两天,身在昆明的王必成突然接到邓公的调令,要他与杨得志对调。此时南疆战事将起,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作为邓公实际决策的唯一一仗,他为何有如此决定,难道王必成将军的实力不够吗?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越南军队屡屡在边境挑起事端,偷袭我边防哨所,打死打伤我国军民二百余人。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王必成摩拳擦掌日夜筹备,甚至引得旧疾复发。坐镇云南数年,他对中越边境的地形了解得比谁都多,如此呕心沥血却被临时换下,王必成心里多少有些不情愿。至于为什么被换,大概有三点原因。

一是王必成是打仗的好手,但不精于处理政务

在我军高级将领中,王必成善打大仗、打险仗,被将士们称为“王老虎”。新四军时期,王必成就是赫赫有名的悍将,新四军的第1、2、3纵队分别由叶飞、王必成、陶勇指挥,有着“叶王陶三虎将”的美誉。解放战争中孟良崮围歼敌74师一战,王必成向华野首长提要求:“打敌第74师,绝不能忘了第6纵队!”孟良崮一战解放军毙敌3万人,其中王必成率领的6纵就消灭5700余人,立下了大功。

王必成虽然打仗厉害,但因为脾气火爆,惹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1955年,王必成仅被授予中将军衔。王必成不满意,找相关领导说情,结果被教育批评了一番。执掌昆明军区数年,王必成说话仍然直来直去,得罪了一些下属。曾有一位师长发牢骚:“如果王必成当总指挥,我是不会听他的。”

二是传说中的与许世友关系不睦

王必成和许世友是老乡,也一度是最亲密的战友。1927年,两人同时参加了湖北黄麻起义,后又一同参加了赤卫队,两人此后虽然分属不同部队,但仍惦记着这份乡情。

然而渐渐地,许世友对王必成有了一些看法,他认为王必成过于高调,不像以前那么亲近了。新中国成立后一次到北京开会,王必成主动伸手向许世友示好,许世友眼不看手不抬,回答说:“不好。”令在场人非常尴尬。而在十年特殊时期,两人在南京军区共事,受到一些坏人的蛊惑,关系愈发不好起来。

时间来到对越反击战筹备阶段,王必成突然被调往武汉军区,当他得知东线总指挥是许世友时,两人的疙瘩又缠到一块去了。直到1984年,在南京召开的中共会议上,王必成细述了与许世友之间的误会,两人才一笑泯恩仇。

三是杨得志比王必成更适合担任总指挥

杨得志比王必成资历更老,在军中地位也更高,作为东西两线作战的总指挥,许世友是上将,杨得志也是上将。

另一方面,杨得志对越南的情况更为熟悉。越南作为我国曾经的小兄弟,其军队许多指战员曾来华学习。杨得志曾亲赴越北,教授越南军官军事技术。邓公让杨得志领兵作战,就像是师傅欺负徒弟,降维式打击。

有了这三方面原因,邓公临阵换帅就在情理之中了。王必成虽然有些委屈,还是接受了中央军委的命令。不仅如此,王必成临行前还走了一次“后门”,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送上了前线,就连怀有身孕的儿媳也请缨作战,王必成大为感叹:“我不能参战,就让我家里的三个半人参战,其愿可遂!”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东西两线数十万将士奋勇杀敌,仅用时一个月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打出了40年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