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顶 真的修辞手法?以形式表现内涵,古人运用得恰到好处
顶真是一种看起来有趣、使用起来有难度、却相对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不像比喻、拟人、排比那样为众人所常用,因为使用顶真的修辞手法还是有一定要求的,需要使用者对文字运用比较熟练,且熟知顶真手法的运用规则。
什么是顶真呢?顶真,也做顶针,亦称联珠、蝉联,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词或者句子,用来修辞两个句子声韵的方法,对句子的字数与平仄有一定要求,以达到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的效果。
顶真的使用分为三种类型:
一,字与字的顶真。
比较著名的是由郑振铎根据清代民间俗曲总集编著的《白雪遗音选·桃花冷落》:
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
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
毛衣未湿黄梅雨,雨滴红梨分外娇。
娇姿常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
高 阁 佳人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
绦结玲珑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潮平两岸 风帆稳,稳坐舟中且慢摇。
摇 入西河天将晚,晚窗寂寞叹无聊。
聊推纱窗观冷落,落云渺渺被水敲。
敲门借问天台路,路过西河有断桥,桥边种碧桃。
这首诗严格来说是一首歌谣。诗中每一句的末尾一个字与下一句的句首第一个字相同,全首句句蝉 联,连最后一句也绕接回第一句,形成一种循环无端的形式。
从表达效果来看,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错觉,蝉联顶真的诗句,牵引着读者的目光和思绪,随着一起移动、联想、感受,着实引人入胜。
另有明代唐寅的《桃花庵歌》也有此一作: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二,句与句的顶真(连珠法)。
来看下面的例子: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
他部从,入穷荒; 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
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 椒 房,月昏黄;
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
绿纱窗, 不思量。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马致远《汉宫 秋》杂剧第三折)
这首杂曲就是典型的句与句的顶真。这里回环顶真的表达方式,映衬出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以及不舍,似乎一步一回头,步步留念的心绪,且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同样的典范亦如王 安石《忆金陵三首》诗:
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烟云渺渺水茫茫,缭绕芜城一带长。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尘迹故难忘。
追思尘迹故难忘,翠木苍藤水一方。闻说精庐今更好,好随残汴理归艎。
此处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段与段的顶真(连环体)。
段与段的顶真难度相对较高,汉代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诗最为著名: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 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太谷何寥 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冈。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 不克 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 揽辔止踟蹰。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 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狐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 抚心长太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 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闲, 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 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 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思虑?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 谁能持?离别永无 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 援笔从此辞。(曹植《赠白马王彪》诗)
分析此诗可知,全诗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特殊时期曹植内心的恐怖、悲伤、痛恨和愤怒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顶真的运用,既是段与段之间的交错衔接,也是曹植复杂心理的交错衔接,将顶真的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
以上就是顶真修辞手法的讲解,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手法的运用含义,喜欢的话记得点个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什么是顶 真的修辞手法?以形式表现内涵,古人运用得恰到好处
顶真是一种看起来有趣、使用起来有难度、却相对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不像比喻、拟人、排比那样为众人所常用,因为使用顶真的修辞手法还是有一定要求的,需要使用者对文字运用比较熟练,且熟知顶真手法的运用规则。
什么是顶真呢?顶真,也做顶针,亦称联珠、蝉联,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词或者句子,用来修辞两个句子声韵的方法,对句子的字数与平仄有一定要求,以达到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的效果。
顶真的使用分为三种类型:
一,字与字的顶真。
比较著名的是由郑振铎根据清代民间俗曲总集编著的《白雪遗音选·桃花冷落》:
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
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
毛衣未湿黄梅雨,雨滴红梨分外娇。
娇姿常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
高 阁 佳人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
绦结玲珑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潮平两岸 风帆稳,稳坐舟中且慢摇。
摇 入西河天将晚,晚窗寂寞叹无聊。
聊推纱窗观冷落,落云渺渺被水敲。
敲门借问天台路,路过西河有断桥,桥边种碧桃。
这首诗严格来说是一首歌谣。诗中每一句的末尾一个字与下一句的句首第一个字相同,全首句句蝉 联,连最后一句也绕接回第一句,形成一种循环无端的形式。
从表达效果来看,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错觉,蝉联顶真的诗句,牵引着读者的目光和思绪,随着一起移动、联想、感受,着实引人入胜。
另有明代唐寅的《桃花庵歌》也有此一作: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二,句与句的顶真(连珠法)。
来看下面的例子: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
他部从,入穷荒; 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
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 椒 房,月昏黄;
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
绿纱窗, 不思量。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马致远《汉宫 秋》杂剧第三折)
这首杂曲就是典型的句与句的顶真。这里回环顶真的表达方式,映衬出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以及不舍,似乎一步一回头,步步留念的心绪,且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同样的典范亦如王 安石《忆金陵三首》诗:
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烟云渺渺水茫茫,缭绕芜城一带长。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尘迹故难忘。
追思尘迹故难忘,翠木苍藤水一方。闻说精庐今更好,好随残汴理归艎。
此处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段与段的顶真(连环体)。
段与段的顶真难度相对较高,汉代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诗最为著名: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 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太谷何寥 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冈。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 不克 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 揽辔止踟蹰。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 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狐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 抚心长太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 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闲, 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 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 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思虑?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 谁能持?离别永无 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 援笔从此辞。(曹植《赠白马王彪》诗)
分析此诗可知,全诗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特殊时期曹植内心的恐怖、悲伤、痛恨和愤怒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顶真的运用,既是段与段之间的交错衔接,也是曹植复杂心理的交错衔接,将顶真的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
以上就是顶真修辞手法的讲解,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手法的运用含义,喜欢的话记得点个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