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埋珠是什么意思(埋玉)

埋珠是什么意思(埋玉)

玉石造假有多残暴?将玉塞入羊体内,3年后杀羊取出天价“血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美的不懈追求,似乎也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这也是我们对世界的一种改造,让世界变得更加适宜人类生存。

在创造美的过程中,我们将自己的文明、自身的际遇融入到了作品之中,造就了今天多元的世界。

君子如玉,温润而泽。这是古人对玉的看法,也是古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们希望人能够像玉一样内修其心,外修其身。

但是在今天,玉渐渐地变成了一种昂贵的饰品,只有价格,没有内涵。

石之美者

石之美者谓之玉也,玉石在中国文化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自古以来就被视作是汇聚天地灵气的珍宝,是君子品行的具象化象征。

但是也正因如此,这类在汉文化圈以外,并不太受欢迎的变质岩,在中国却是价值连城,早在先秦时期,随珠和璧便是无价之宝的代名词,以至于秦王肯用十五座城池交换。

我国的玉文化起源于新时期时代,当先民们能够使用工具打磨的石器时,这种精光内敛,色泽温润的石头,就深深地吸引了他们的目光。从存世的早期玉器来看,这些精美的雕刻背后是无数工匠,夜以继日不断切割琢磨的成果。

一件玉石从开采到成品,倾注着无数人的心血,这样一件艺术品,在当时就是最珍贵的礼器,是人们用来沟通天地的工具。

进入封建时代后,即使生产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古人对玉石的追捧有增无减。在文人的大力追捧下,玉石渐渐有了五种美好的品质,对应仁、义、智、勇、洁,成为了君子必备的饰品。

在艺术和文化的双重加持下,玉成了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后世社会如何变迁,国人对美玉追求的热度不减。

因为玉器的珍贵让它截然不同,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将耗资巨大的事情,当做是一种炫耀的资本,并借此树立自己的威严,但在今天看来他们的威严早已烟消云散,只有玉器留存至今。归根结底,与其将愿望寄托于器物,不如用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玉中极品

在漫长的玉器发展史上,人们对玉质的追求,渐渐胜于对工艺的追求,虽然古代有玉不琢不成器的说法,但是近代以来人们开始追求浑然天成、大巧不工的原生玉种。

这其实也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一方面因为,作为农耕文明中心的中原地区的玉石品种有限,盛产美玉的和田却远在西域,玉石质地上的不足只能由工艺来弥补。

另一方面在缺乏动力的古代,玉器的加工成本,也不亚于玉石的开采成本,极致雕工的价值要远远高于玉石本身。

但随着人们对玉器审美的变化,那些玉质独特的玉器,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其中最为罕见的是一种被誉为“血玉”的玉石。

所谓的血玉罕见于自然界,多见于古墓之中,其色泽不一但通透的玉器上,都分布着类似血丝的纹理。

其实古墓中出土玉器并不罕见,因为古人多有用玉器随葬的习俗,可是这些久埋墓中的玉石出土后,往往已经没了往日的光彩,不是呈现出一种钙化后的鸡骨白,就是沁入了暗淡的土色。

正是因为罕见,血玉成为了千金难求的珍宝,而关于血玉形成的原因,也成为了收藏爱好者讨论的话题,其实颜色沁入玉器本身,就说明玉石质地一般,但是缕缕血丝,却为它增添了一抹不一样的风采,让人难以抗拒。

人们会因为一件东西稀有而去追捧它,却不会因为一件东西实用而称赞它,似乎稀有的东西本就该更加珍贵,但相比之下,明明是那些普普通通的工具,对我们的生活帮助更大,但我们还是习惯用财富去衡量一个人、一件事的价值。

不传之秘

好买卖需要一个好噱头,关注血玉的人多了,生意也就来了,市面上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出现了大量所谓的“血玉”,它们看上去同传说中的一模一样,莹润的光泽之下是密布的血丝。

这种反常的现象,引起了一些文玩爱好者的关注,他们心中有数,这样的情况毫无疑问,是有人掌握了作假的手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套话,一个残忍的故事渐渐浮出了水面。根据商贩的说法,血玉的制作过程非常血腥,所谓血玉就是以血养玉,但是这血水不能是静止的血水,而要是流动的鲜血。

有的人为了创造一个类似的环境,在羊的身上开一个小口,将挑选过的玉器埋到羊的体内,等到伤口愈合,玉器就与羊成为一体,根据玉器的大小等待一到三年后,在将玉器取出,此时便能得到一块血玉。

稍有常识的玩家都知道,这样的说法是无稽之谈,自然形成的血玉中的红色,应该是铁离子沁入后的结果,而人工造假的血玉,应该是掌握了加快这一过程的办法,但是养家糊口的手艺又怎么可能轻易说出,这才编了这么一个故事来愚弄众人。

一则经不起推敲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必然是因为有人相信或有人希望有人相信,无论目的如何,这样愚弄大众的行为都是可耻的,混淆视听只为一己私利,全然不顾事实。谎言说得多了便成了真相,我们有责任也有有义务,不让事实被虚构的故事掩埋。

结语

三人成虎,不可不防。为了产品能够大卖,精明的商人总是不惜花大力气来营造一个噱头。为了一个本不存在的东西,让多少人挣得头破血流,我们可以说这是营销的魅力,也可以说这是恶魔的低语,将我们诱骗到深渊。

人性的贪婪,导致了人们愿意相信一切,无论它是如何的荒谬虚诞。

因为有利可图,人们愿意相信将玉石埋入活体中,这样可笑的言论,反而对科学解释嗤之以鼻,因为相比之下活体埋玉这样的故事更有“魅力”,至于真相反倒是无关紧要。

古时中国祭祀中的“玉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 玉一直被人们视为内美与外美的完美统一,它成为各种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象征,无论在政治、礼仪、宗教、文化中,还是在饮食起居、劳作休行中,玉都具有其特殊的价值,是其他珍宝所无法取代的。当然,如果从古文字和古文献的记载来看,玉文化的内涵还远远不只这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下古时文献中记载的玉文化。

什么是玉?甲骨文的玉字,像用绳子联贯在一起的一串玉璧的形状。《说文》云:“玉,石之美者。”《辞海·玉部》则解释为“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由此可见,玉是一种洁白半透明、质地细密坚硬,晶莹而有光泽的石头。在石器时代,玉被用于劳动工具或自卫的武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由石器时代过渡到青铜器时代,玉的作用也随之转移到制度、精神文化方面并且占据了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祭祀这一块。

祭祀活动缘于古人对鬼神的崇拜,是巫术礼仪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祭祀者尽其所能以各种方式娱神媚神的一种礼仪。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古人因为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感到迷茫、困惑,因而产生了一种错误的世界观,他们坚信万物有灵,认为上天之鬼神可以决定自己的吉凶祸福,由此出现了早期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于是,为了讨好鬼神,由专人巫师持特殊工具进行祭祀活动,这类特殊工具就是祭器。祭品必然是人们的珍爱之物,古人认为玉具有纯净、温润、坚硬、绚美的特性,可以通神灵,所以人们常常以玉来礼神祭祀。

古人以玉祭祀,根据祭祀对象的不同,祭祀方式也有所差异:

一、 沉玉以祭。

《尔雅·释天》:“祭川曰浮沉。”说明沉祭的对象是河神。因为河流的自然特性,沉祭后,祭品就无影无踪,这正迎合了人们幻想河神已经接受祭品的想法,所以沉玉之祭法用于祭祀河神。《左传·襄公十年》记载秦晋河曲之战:“秦伯以璧祈战于河。”《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伐齐,中行献子沉玉祷于河。“献子以朱丝系玉二珏而祷曰:‘齐环怙恃其险,负其众庶,弃好背盟,陵虐神主。……官臣偃无敢复济, 唯尔有神裁之!’沉玉而济。”

二、 埋玉以祭,祭祀的方式取决于祭祀对象所处的位置。

三、 焚玉以祭。

在古人意念中,除了地神之外,还有天神。祭祀天上诸神时,天高高在上,重物难以到达,《礼记·郊特牲》孔颖达疏:“天神在上,非燔不足以达。”基于这种认识,古人在以玉祭祀天上众神时,往往采用烧烤的方法使玉之香气上达而娱神。《左传·禧公三十一年》何休注:“燎者,取俎上七体与其圭宝在辨中,置于柴上烧之。”

当然,如今玉文化已深入人心,更多的人会选择以玉作为配饰、装饰品,认为玉具有护身保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