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先易达农化有限责任公司(先易)

先易达农化有限责任公司(先易)

作为开端的《论语》与《论语》的开端

作者:娄林(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孔子一生的政治生活,大抵可以说是失意栖遑的。不过,孔子失意之后的“退”,却开启了另一个更加恒久的开端。在距离四十不惑不远的年纪上,孔子从齐国返回鲁国,开始“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史记》);晚年自卫反鲁,“退而修《春秋》,采毫毛之善,贬纤介之恶”(《说苑》)。孔子以自己所修的典籍教授弟子,而《论语》正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教育与言行的最重要著作。

更幸运的是,相比于各种经书古籍,《论语》言辞简易,读起来似乎并无太多艰涩之处,比如孔子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或者谆谆告诫子夏,“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都是简易明了。不过,所谓容易,也只是相对的容易,《论语》中有许多章句,并不容易把握其真义,而历来诸家纷纭,更有许多异说。何况,《论语》还牵涉众多古代礼制典章,其中难以索解之处不在少数。

正是在这易与不易之间,《论语》恰可以成为我们进入孔子和中华文明的古典世界的开端。因某些简易之辞,我们似乎能得到一条易行之路,但随着台阶逐级而升,种种深刻与艰难便不期而至,这正可以成为锻炼我们的开始。

尼山孔子塑像资料图片

各国语言版本的《论语》资料图片

山东曲阜孔子文化园内《论语》石刻资料图片

《论语》作为启蒙之开端

《三国演义》中的董卓异常残暴,不恤民力。他试图迁都时遭到易学大家荀爽的反对:“丞相若欲迁都,百姓骚动不宁矣。”愤怒的董卓将他贬为庶民。荀爽的慨然正举其实不是《三国演义》的杜撰,《后汉书》中说得明白,“逊言迁都之议”。不止于此,与司徒王允一起密谋推翻董卓的人,据《后汉书》记载,也有荀爽:“亦与司徒王允及卓长史何颙等为内谋。”只是非常遗憾,荀爽很快病逝:“会病薨,年六十三。”可能是由于不方便展开故事的缘故,《三国演义》的作者放弃了这个细节。荀爽和王允的义举证实了顾炎武的判断:“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后汉的风俗之美,就在于这种勇于担当之人的涌现,即所谓“倾而未颓、决而未溃,皆仁人君子心力之为”。对于一个政治社会来说,关键问题就在于,这样的仁人君子何以涌现呢?荀爽的成长史或可为一个例证。

《后汉书·荀爽传》记载:荀爽“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乔见而称之,曰:‘可为人师。’爽遂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征命不应”。正是由于荀爽浸淫于孔子之教,他才能够正己为学,以天下为己任。通《春秋》或许是荀爽有过人之才学,不过《论语》则是当时读书的启蒙教材。

《后汉书》中有许多以《论语》为启蒙读物的记载,兹举数例:“范升字辩卿。代郡人也。少孤,依外家居。九岁通《论语》《孝经》。”(《范升传》)“(包咸)举孝廉,除郎中。建武中,入授皇太子《论语》,又为其章句。……子福,拜郎中,亦以《论语》入授和帝。”(《儒林列传》)“顺烈梁皇后……九岁能诵《论语》,治《韩诗》,大义略举。”(《皇后纪》)名臣卿相、君主后妃如此,整个社会的士人教育就更是如此。

因此,当我们说“《论语》作为开端”时,首先是一个历史事实。但这不仅仅是汉代的历史事实。诗圣杜甫《最能行》诗曰:“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足以证明唐代普通读书人以《论语》开蒙的习俗。宋人亦复如是。苏轼在名诗《和陶饮酒》中似乎回到了童年时学习《论语》的场景:“我梦入小学,自谓总角时。不记有白发,犹诵《论语》辞。”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客归我起何所作,《孝经》《论语》教儿童”(《农事稍闲有作》)、“儿时《论语》在”(《龟堂》),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南宋的情形。

这种少时启蒙其实可作为一种比喻:凡致力于求学者,都可以由《论语》开始。《颜氏家训》中有一个精彩的词语加以形容:“早迷而晚寐。”书中列举的“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这或许是《论语》中所谓的“困而学之”吧。

自从儒家经典被确立为中华文明的政教典籍之后,《论语》就一直是童蒙入学之初的读本。相比于后世的《三字经》,《论语》无疑更为醇厚雅正。所谓童蒙,即儿童之启蒙。这种蒙学背后实际上蕴含着一个根本的思想问题: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美好的?任何一种文明必然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才能够给予一个开端,让其文明中人摆脱蒙昧,朝向智慧和美。倘若无力于此,这个文明就只能是其他文明的传声筒罢了。但是,我们学术界在谈及“启蒙”的时候,却成为一个特定的词语,只能用来描述欧洲18世纪的一次思想运动。在这个意义上说,以《论语》为开端的启蒙之学,或可以正本清源。比如宋儒张载的名篇《正蒙》,其标题就来自《周易·蒙卦·彖传》“蒙以养正”,他在《正蒙》第八篇解释了自己取名《正蒙》的缘由:“‘蒙以养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

由《论语》拾级而上,受此启蒙的读书之人,就可以进入孔子所修经典中尝试对世界和政治生活以及个人安顿的整体考察。

《论语》作为六经的开端

宋代理学兴起,《论语》地位遽增,程子说:“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明清两代沿元宋旧制,起初《四书》《五经》并重,渐渐就只重《四书》,清儒钱大昕看得分明:“士子所诵习,主司所鉴别,不过《四书》文而已。”这与汉唐经学已有很大分别。经学中厚重朴实的思想品质逐渐被过于活跃的智性所替代,这或许是《论语》中早已告诫过的倾向:“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对于汉儒来说,《论语》当然重要,比如《白虎通》大量援引《论语》言辞作为政教制度的理据。不过,总体来说,正如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的判断:“《论语》记孔子言而非孔子所作,出于弟子撰定,故亦但名为传;汉人引《论语》多称传。《孝经》虽名为经,而汉人引之亦称传,以不在六艺中也。”汉景帝时屡有谏言之功的晁错,在其《贤良对策》中就以“传曰‘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待’”对策汉景帝,希望他能更多亲自处理政务。这句“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待”出自《论语·微子》。“传”是解释经的辅助性阅读文献,其内涵虽然与经书一致,但终究有别,即皮锡瑞所说的“经传当相别,不得以传记概称为经也。”传与经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文本身是为了加深对经的理解,而不是对经的替代。

比如《诗经》。我们无法设想,如何能够潜心研读《论语》而通晓《诗经》。不过,《论语》中大约22章关于《诗经》的言辞却可以指引我们如何理解《诗经》大义。我们至少可以从中窥见《诗经》学问的几个层次:“《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此其一,《诗经》的修己与政治蕴含:以《诗经》中的“兴观群怨”理解人的生命与政治处境;了解并参与周围的生活与政治世界。《诗经》并非一己哀愁喜乐的情绪之学。其二,《论语》中大量引《诗》砥砺学问之处,最典型莫若“切磋琢磨”章中,孔子对子贡的赞赏,“始可与言诗已矣!”或许,在孔子看来,更深的《诗经》境界便从这里开启。其三,孔子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诗经》总括之旨,归之于天地之间俯仰无愧的性情之正之境。此22章当然还可细分多个层次,但无论如何,这些是孔子与弟子之间关于《诗经》之教的开端,可以指引我们朝向《诗经》,而非以此为《诗经》大义本身。

比如《尚书》。此中关键或在孔子的弟子子张,《论语》中三及《尚书》,唯一相关的弟子只有子张。《尚书》是政教之学。子张问为政章,孔子的细致回答近乎是一份施政纲领。而当子张问“十世可知也”时,他很可能是向孔子追问政治之中是否存在接近永恒的善,或者如何朝向这种永恒之善。孔子的“损益”之答,就不仅涉及《尚书》,更与《春秋》的原则有颇大的关系。这样的复杂关系可能提醒我们,阅读《论语》并非易事:《论语》固然是朝向经学的开端,但这很可能不是一个机械的开端,而是需要“学而时习之”徐徐返回,更求深入的开端。

至于《礼经》,《论语》中几乎无处不见,更有许多学者倡言以礼解《论语》;与之相反则是《易经》与《春秋》,《论语》中可谓“罕言”。无论极言还是罕言,其实皆可视为六经的理解线索,清代经学大师廖平所谓“欲知六艺根源,宜从《语》始”,或得其中真意。

《论语》作为思想场景的开端

经学固然厚重有力,但其浩瀚淹博也常常让后学望而生畏。《论语》作为传,与其他释经之传相比,最大的特殊之处在于《论语》中敞开了一个孔子与弟子、孔子与当时人之间活生生的场景;这是一个活跃的思想场景。曹植在写给杨修的信中曾经说:“昔尼父之文辞,与人通流。”(《与杨德祖书》)与人通流即谓其言辞常常平易而可与人交流,并没有故作高深的玄妙。

钱基博的修辞性解释可以作为这种“与人通流”的另一种说明:“《论语》二十篇,其中‘子’‘乎’‘也’‘者’‘矣’‘焉’‘哉’无不具备;浑噩之语,易为流丽之辞,作者神态毕出。”(《中国文学史》)司马迁在《史记》中偶尔修改《论语》的文本,有时不慎遗漏了这种现场的细腻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史记》里改为“三人行,必得我师。”顾随在点评时说,“是还是,而没味了”。

《论语》中有对话,也有许多孔子的直言,常常含有这种“味”。所谓直言,就是大多数我们无法判断历史场景的“子曰”之文。不过有意思的是,根据学者们的统计,大约二百二十则左右的孔子直言中,以问句设言者,大约有一百二十余则,占了一半以上的篇幅。比如《八佾》首尾两章:“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对于政治秩序溃散的愤怒溢于言表。《里仁》开卷孔子问道:“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荀子《劝学篇》“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重申了孔子以问句表达的含义:政治风俗会决定更多人的精神成长可能。孔子之所以善于以问句设教,正是为了将听者——当时的学生,未来的历代读者——唤入思想问题的场域,激发其思考。

更典型者,当然还是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子夏问孔子《诗经》中这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究竟何意呢?孔子回答非常简约:“绘事后素。”历代注家虽有不同解释,但不脱绘画的范围。孔子以绘画为喻,大意是说人的美不在于外,而在于内在品性之美。子夏很快领悟,追问说:“礼后乎?”由绘画而及于礼,很可能是追问礼的本质。孔子对子夏的回答极其满意,他表扬子夏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即谓子夏是可以启发自己的好学生。《韩诗外传》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以“由此观之,则教学相长也”加以赞许。孔子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发或许表明,孔子让学生成为更好的学生,以子夏为代表的学生也让孔子成为更好的孔子。廖平说,“圣门师弟相传,常语如此,《论语》是也。”《论语》最吸引的人,或许正是这师生之间砥砺琢磨的精神场景。

而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孔子又常常给出不同的、切合其人的回答。《为政》中孟懿子、孟武伯、子游与子夏各自问孝,而孔子回答各不相同。朱熹引程子解释说:“告懿子,告众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忧之事。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康有为所言也无差异:“圣人施教,如大医施药,病既各异,药亦不同,言各有为。”因材施教当然是方便的解释,但更进一步来说,这更意味着一个基本的思想事实:人与人之间虽有可沟通之处,但每个人皆是不同的个体,其为人为学,必须找到那个切己之处才能有真正的成长,而孔子正擅长于这一点上的启发。

《论语》中的孔子弟子,经由孔子的教育和启发,最终成长为“恺悌君子”,也是由于这个缘故,孔子才会在颜回子路去世之后悲痛不已。以此为基础,司马迁才能写出《仲尼弟子列传》:“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思想原初的场景的首要含义并不在于学问的精深追求,而是这些人格教育最初的丰茂情景。

君子之乐:《论语》的开端

根据我们的常识,学习似乎有许多苦累,明儒杨起元称其为“以心为形役,沉溺于愁苦”(《证学编》)。但《论语》开篇何以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种快乐究竟是什么呢?朱子对这一章的解释最为知名,我们不妨从此开始。

“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自朱子这番注解之后,宋明诸儒的解释几乎均在“性”字或究性之“理”上下功夫。这样,《论语》之“学”的方向似乎就是对性和理的探究,为学之道遂成穷理尽性之学,学而时习之之“说”则是这性或者理的形而上探究之乐。不过这里与孔子本人的言说有一点矛盾,子贡明确说过:“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本人当然有尽性或尽理之学,但是如上章所言,孔子施教,在于尽量理解每个学生的性情,让他们成为“和而不同”的君子,而非一个个形而上学家。这与“时”的理解息息相关。

古代所谓学与时,有一个很重要解释来自《礼记·王制》:“春夏学《诗》《乐》,秋冬学《书》《礼》。”这正是刘宝楠所谓“当定公五年已修《诗》《书》《礼》《乐》,即谓此也。删定之后,学业复存。凡篇中所言为学之事,皆指夫子所删定言之矣。”在他看来,孔子所谈的“学”并非在性或理上下功夫,而是在《诗》《书》《礼》《乐》的学习之中认识自己,认识政治生活。但这何“说”之有呢?

还是要回到“说”字上来。《说文解字》:“兑,说也”,这个解释其实来自《兑卦·彖辞》:“兑,说也”。《易·兌卦》的彖辞可为解释:“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说”指为政君子身先士卒,不辞劳苦,这样就可以形成一种为政者和民之间共有的“说”。“说”意味着一种美好的政治风俗的形成,或者说对政治生活参与的真正热情。孔子虽然经历挫折而退而修,但这是以真诚的政治生活参与为前提的。他所感叹的“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说”的政治风俗的形成,可能是“成”的一个标志。

由于有这种“说”,才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退而修《诗》《书》《礼》《乐》”之后,“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清儒宋翔凤在《朴学斋札记》里加以申发:“弟子至自远方,即有朋自远方来也。”在这种“乐”中,一时一地的政治风气的良善才会引向更加深刻的关于政治生活之道的某些永恒之善的探究。“有朋”之乐可以说是上一节思想场景的活生生的展开图景。

“人不知而不愠”,似乎是对君子是否成学的考验。经由所学与朋友的切磋琢磨,学者或已有所成,但还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愠”,方可谓君子。六经中唯有《诗经》中两次出现“愠”字。与此处相关的,应该是屡屡为后世所引的名句:“忧心悄悄,愠于群小”(《柏舟》),群小者,群小人也,“以不听群小人之言,而为所愠怒”(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这种怨恨之情,出自文教和德行的不足,因其对更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无知或无力而心生“愠”情。《论语》中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断乎不能为这种阴郁的情感所左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抑制小人之风肆意生长的“风”。

从“说”到“乐”再到“不愠”,呈现了孔子期待的“君子”的精神品格的逐渐形成。无论《论语》的编纂者是谁,他或者他们一定在某种程度上体会到孔子的这种期待。

《论语》中的孔子:衔接古今的开端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丰富,不拘一隅。比如《述而》中说“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描述孔子在家闲居时的生活和顺舒畅,既不拘谨也不放肆,一个自在亲切的长者形象。再如与陈司败关于昭公是否知礼的问答,让孔子感叹:“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这是一个真诚的孔子形象。

但是,当司马迁引用《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自己对孔子的尊敬,当他真切地说“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时,其中蕴含的后学对于先贤的真挚情感,只能基于孔子最伟大的努力:接续文明的努力。用《论语》中的话说,即“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以我们今日因哲学和形而上学熏染而喜逞新说的视野,大约很难理解孔子这番自述。孔子对子贱的评价可以有助于我们接近孔子之言:“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孔子赞许宓子贱真是一位君子,但是这个君子何由而成呢?如果鲁国没有君子,没有君子的教育,怎么会有宓子贱这么优秀的君子呢?皇侃解释说,“因美子贱,又美鲁也。”孔子其实将子贱的成长归之于一种传统。我们可以借用这句话来理解孔子之学,如果没有前贤的存在,没有前贤的努力,孔子之学由何而来?好古不是盲目崇古,而是让文明本身具备一条真实无妄的内在脉络。

因此,孔子晚年才会有“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的感叹,因为他要继承周公的政治制作之善。孔子畏于匡的时候,自言“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孔子完全将自己视为文王的文明传统的接续者。王国维的至诚之论必然发端于孔子这里坚韧的品格:“国家与学术为存亡。天之未厌中国也,必不亡其学术,天不欲亡中国之学术,则于学术所寄之人,必因而笃之。世变愈亟,则所以笃之者愈至。”而文王的传统可以一直上溯至尧。

哀公十四年是孔子《春秋》绝笔之年,以“春,西狩获麟”终其篇章,《公羊传》解释时提道:“则未知其为是与?其诸君子乐道尧舜之道与?末不亦乐乎尧舜之知君子也?制《春秋》之义以俟后圣,以君子之为,亦有乐乎此也。”孔子以尧舜之道为乐,所以《尚书》以《尧典》开篇,而孔子修订《春秋》和诸经也是在等待后世的君子,他们大概也能够领会孔子这种为文明而努力的“乐”吧。“信而好古”表面上的好古,实质上是朝向未来,形成一条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长久的文明联系。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17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文言文断句

[知识清单]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一个顿号(“、”)断开,叫“读”。句读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而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一、文言文常见虚词位置

句首发语词,如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如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如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其他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值得注意的是,“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二、文言文的习惯句式

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都可以帮助断句。

需要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三、文言文断句标志

(一)文言实词

1.名词

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等。名(代)词一般为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一般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后往往要断句。

2.代词

常见代词分类表:

类别

常见代词举例

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

第二人称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

第三人称

之、彼、其

无指代词

或、莫

疑问代词

谁、孰、何、奚、胡、曷、恶、安、焉

指示代词

此、是、斯、兹、夫、之、彼、其

(二)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往往是断句的标志,把握文言虚词的使用位置是断句的关键。可做断句标志的常见文言虚词列表如下:

虚词类别

常见虚词及断句方法

对话、引文标志

曰、云、言、谓——其后一般断开

句首发语词

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句首时间词

倾之、向之、未几、已而、继而、俄尔——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句末语气词

(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常居句尾,一般断开

(疑问句末尾)耶、与(欤)、邪、乎——常居句尾,一般断开

(感叹句末尾)哉、夫——常居句尾,一般断开

疑问语气词

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一般断开

复句关联词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于是、岂、岂非——其前一般断开

复音虚词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然则——复音虚词须保持完整,不可断开

 (三)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特别是固定结构能够帮助我们断句,其规律是:特殊句式抓特点,固定结构莫断开。

[典题导学]

多年来,浙江卷一直将断句作为考查内容。最初出现断句题的时候,断句内容出自文言文阅读文本,通常断九处左右,断对三处得1分。后来为阅卷方便,通常只需断六处左右,断对两处得1分。2016年断句题的最大变化是断句内容来自试卷文言文阅读文本之外,整个句子需要断十处左右。2017年、2018年则是回归过去“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的形式。浙江卷断句题这些年一直是以斜线断句的主观题形式出现。

不管是哪种考查形式,断句都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平时要特别加强对文言文的诵读,增强语感,提高能力。

题型一 主观题

【题型分析】 高考考查的断句远不像古人断句那么难,它所选的材料篇幅不长,较浅易;浙江卷的考查形式主要是用“/”标出停顿的地方,不需要标上具体的标点。

例1 [2017·浙江卷] 阅读文本《上池州李使君书》见本专题学案1[即学即练]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

【答案】 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考生在断句前,应先通过阅读大致了解文意,再根据句子结构和语言特点,先断易断的,再根据自己对文段的理解断难于判断的。首先,结合上下语境可知,“仆”“足下”都是人称代词,“仆”作“自知顽滞”的主语,可在“顽滞”后断开;两个“足下”分别作“美”与“教”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而“足下之美”与“足下之教”分别作了“欲成”“既受”的宾语,因此,可在其后断开。再看标志性虚词的位置,进一步断句,“假使”“亦”常常放在句子的开头,前面应该断开;“之”用在动词“施”后,因为“恳恳”修饰“欲成”作状语,所以“之”作宾语,故在“之”后断开。原文加上标点为: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

〖参考译文〗

我自知自己愚妄固执,不能苦心研究学问,即使能够研究学习,也不能拿出来实施它。我诚恳地想成全您的美好愿望,等将来接受您的教导后,在一个官署任职时能够没有过失罢了。

题型二 选择题

【题型分析】 命题人一般是从文章选择一个句群(不一定是一个句子),设置四个已经用“/”表示断句的选项,要求考生判别正误,选出其中正确的一项来。解题时,首先要通读画线部分,把握句子的大意 ,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排除错误选项。

例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官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傅珪传》)

 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通大意,粗分层。结合语境,可以看出,词臣不攀附刘瑾,刘瑾憎恨词臣而进言,傅珪降职,不久又升官,故可分为两层,在“俄”前断开。第二步:察标志,析结构。注意标志词“等、俄、再、历”等。第三步:重排除,详验证。重点运用排除法,筛选答案。A.“官降珪修撰”,文意不通,应将“官”与前面的“镌与修者”断在一起,意为“削减参与编修者的官职”。C.“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断句错误,“进”为“升任”意,应直接带宾语“左中允”,故应在“成”后断开,在“再迁”前断开。D项中的错误为A、C 两项错误的结合。

〖参考译文〗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任庶吉士。弘治年间,授予编修一职,不久兼任司经局校书。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完成,升任左中允。武宗即位,因在东官时的恩德,升任左谕德,充当讲官,编修《孝宗实录》。当时文学侍从不攀附刘瑾,刘瑾很憎恨他们。说《大明会典》在刘健等人手中完成,耗费很多,削减参与编修者的官职,降傅珪为修撰,不久因为《孝宗实录》编成,升任左中允,再升翰林学士,历任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取代费宏担任礼部尚书。

[解题指津]

要提高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从根本上说,要多读一些难度适中的课内外文言文来增强语感。同时,掌握一定的方法也很重要。

1.读懂文段通文意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2.找出动词明句意

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谓语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谓语或形容词谓语,就能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就能正确断句。

3.先易后难凭语感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4.抓住标志断句

(1)抓住“曰”“云”“言”。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依据。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2)抓住常见的虚词。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如“盖”“夫”“其”等发语词常放在句首,“耳”“乎”“哉”“焉”“也”“耶”等语气词常放在句尾,“之”“以”“则”“而”等助词、介词、连词常放在句中。

(3)抓住固定结构与特殊句式。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以及变式句、判断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的标志词,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

5.借助名代断句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她”或“它”)。

6.利用总分断句

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很有帮助。例如:“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谋攻》)这显然是总说分承的写法了。再如“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显然是分说总承的写法了。

7.巧用修辞断句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古人写文章,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利用这一特点断句效果很好。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例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便是如此。

文言中常有对偶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可以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觑。”(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再如:“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8.利用对称断句

解题时,注意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的特点。例如:“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句式工整,都为四字一句,据此可正确断句。

9.逐词检验求精准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例如:“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此,应在“争投水”后断开。

[即学即练]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华。按图征名,无所依据。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事绝古老之口复阙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而赋咏罕闻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时访道江汉,憩于夏侯回之堂,开檐岸帻[注],坐眺松雪,因与二三子联句,传之将来。

(节选自李白《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

【注】〔岸帻〕掀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举止洒脱。

【答案】 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事绝古老之口/复阙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而赋咏罕闻/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

【解析】 先抓陈述的主语,如“太史公”“事”“予”,主谓宾相对完整的句子要断开;再者,主语承前省略的情况也要断开,如“加以九华之目”。此外,“复”表示另提一事,前面要断开,如“复阙名贤之纪”;“虽……”“而……”是一对关联词,其前也要断开。标点参考: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事绝古老之口,复阙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而赋咏罕闻。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

〖参考译文〗

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几千丈,上面有九座山峰像莲花。依据它的形状来求证它的得名(由来),没有什么依据。太史公南游时,略过而没有记载,(此山的一些)相关情况也没有什么(老)人提及过,又缺乏名家贤士的描述。虽然(传说中)有神仙来往,但很少听说有与它相关的诗文。我就去掉它旧时的(九子)名号,改成“九华”之名。我当时到江汉一带游历,在夏侯回之堂休息,自在洒脱,推门远眺九华山山松白雪,于是与几位(好友)联句,希望能留传到将来。

2.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节选自《后汉书·宋弘传》)

【答案】 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解析】 本段是写湖阳公主新寡,汉光武帝为她物色丈夫之事。主要分两层:一是“微观”湖阳公主之意,了解女方的意向;二是询问宋弘,了解男方的态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偶句“贵易交,富易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此外要注意“曰”“乎”等标志词。标点参考: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参考译文〗

当时(汉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刚刚寡居,(光武)帝和她一起评论朝臣,悄悄地观察她的心意。公主说:“宋弘的威仪、容貌、品德、器宇,众臣子没有谁比得上。”(光武)帝说:“我将谋划这事。”后来宋弘被引见,(光武)帝让公主坐在屏风后面,对宋弘说:“俗话说‘尊贵了便改变朋友,富有了便改换妻子’,这是人之常情吗?”宋弘说:“臣听说的是‘贫贱时的朋友不可忘记,一起用酒渣、米糠度日的妻子不能让她走下堂屋’。”(光武)帝回头对公主说:“这事情办不成了。”

3.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惟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节选自《世说新语·识鉴》)

【答案】 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解析】 联系上下文揣摩句意,并注意“吾”作主语应在句首,虚词“虽”“以”也常在句首,虚词“之”作代词时常在句末。标点参考: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参考译文〗

郗超与谢玄不和睦。当时苻坚正想夺取晋王朝政权,已经像恶狼一样吞并了梁州、岐山一带地区,又虎视眈眈地企图侵占淮河以南的广大领土。这时朝廷中商议派谢玄北上讨伐,人们对此颇有不同看法。只有郗超说:“谢玄这个人一定能成功。我过去曾经与他一道在桓温府中共事,发现他用人能尽其才,即使是一些琐碎的小事,也能处理得恰如其分。从这些事推断,想来是一定能建立功勋的。”谢玄大功告成后,当时的人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同时又推崇他不因为个人的好恶而埋没别人的才能。

4.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故君子之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躁于其心者,其动妄;荡于其心者,其视浮;歉于其心者,其气馁;忽于其心者,其貌惰;傲于其心者,其色矜。五者,心之不存也。不存也者,不学也。君子之学于射,以存其心也。

(节选自王守仁《观德亭记》)

【答案】 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解析】 “内志正”“外体直”是一组对称的句式,要断开;“持弓矢审固”是“而后可以言中”的条件,中间需断开;这段话有两个“德”连在一起,但前者作“观”的谓语,后者为判断句的句首,所以二者之间要断开。标点参考: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参考译文〗

君子射箭的时候,内心态度端正,外表身体站直,拿着弓箭瞄准,这样以后才可以射中靶子。所以古人通过射箭来观察一个人的品德。品德是从内心中体现出来的。所以君子通过射箭来保留本心。故而内心躁动的人,他的动作是胡乱的;内心摇摆的人,他的视线是飘浮的;内心惭愧的人,他的气息是微弱的;内心疏忽的人,他的相貌是慵懒的;内心骄傲的人,他的神色是傲慢的。这五种情形,就是心不在焉。心不在焉就不能学习。君子之所以学习射箭,就是要保留本心。

5.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仆 才 能 勇 敢 不 如 韩 退 之 故 又 不 为 人 师 人 之 所 见 有 同 异 吾 子 无 以 韩 责 我 若 曰 仆 拒 千 百 人 又 非 也 仆 之 所 拒 拒 为 师 弟 子 名 而 不 敢 当 其 礼 者 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瞋目闭口耶?

(节选自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答案】 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

【解析】 根据文化知识,韩愈字退之,故“韩退之”作为一个整体,充当“不如”的宾语,所以“韩退之”后应断;“人师”“人”皆为名词,其间若不断开则不通顺,故“人师”后应断开;“有同异”即“有同有异”,与“吾子”在语意上不连贯,故“吾子”前应断开;“若”与“又”作为分句句首的虚词标志,结合语境,其前应断开;“仆”是作者自称,领其后文,故其前应断开;两个“拒”的用法不同,前一个与“所”共同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后一个当与“为师弟子名”为一个整体,故两个“拒”之间应断开;“而”作为连词,表示后句是对前句内容的承接,故其前应断开。标点参考: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

〖参考译文〗

当今世间当然不缺这样的老师,我幸而不是那样的人。你想成为那样的人,那就高兴地寄希望于你了。如果是在言说道理、讲解古事、穷究文辞上来做老师的话,本来就是我们所做的。我的才能与胆量比不上韩退之,所以不愿意为人师。人的认识是有同有异的,你不要用韩愈(的标准)来要求我。如果说我拒绝了千百个人,实际上又不是这样的。我所拒绝的,是老师弟子的名称,不敢接受那师生的礼仪。如果在言说道理、讲解古事、穷究文辞等方面,有来请教我的人,我难道曾经怒目闭口过吗?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予闻之,戏曰:“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生笑曰:“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者也,何不可之有?”时天寒,语从游者呵笔书之。

(节选自顾彦夫《村落嫁娶图记》)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答案】 B

【解析】 首先可以根据句末语气词“也”排除A项与D项,再根据“遂”排除C。此外,这里只是节选了结尾段,联系文题“村落嫁娶图记”猜测上文大意与语境,更便于选出答案。标点参考: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参考译文〗

我听完这些,开玩笑地说:“你确实是乡下人啊!了解乡村的情况是真实的。我学识不够丰富,就用您的话给这幅图作记,来偿还我拖欠了很久的文债可以吗?”华先生笑着说:“这是佛家所说的借一枝草化作一丈六尺的黄金佛身,有什么不可以呢?”当时天气寒冷,我一边和跟随游玩的人谈话,一边用口吹暖气使笔解冻,然后写下这篇记。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初,恽父世隆弹琴,为士流第一,恽每奏其父曲,常感思。复变体备写古曲。尝赋诗未就乃以笔捶琴坐客过以箸扣之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后传击琴自于此。恽常以今声转手古法,乃著清调论,具有条流。

(节选自《南史·柳恽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尝赋诗未就/乃以笔捶琴坐/客过以箸扣之/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后传击琴自于此

B.尝赋诗未就/乃以笔捶琴坐/客过/以箸扣之/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后传击琴自于此

C.尝赋诗/未就乃以笔捶琴坐/客过/以箸扣/之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后传击琴自于此

D.尝赋诗未就/乃以笔捶琴/坐客过/以箸扣之/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后传击琴自于此

【答案】 D

【解析】 本题可运用不拆散文言文句子中的固定词组的方法断句。句中“未就”是“赋诗”的结果,其间不能断开;“之”是“扣”的宾语,其间不能断开,故排除C项。“坐”不是动词“坐下”,而是介词“因为”,所以“坐客过”为一个整体,其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B两项。选D项。标点参考:尝赋诗未就,乃以笔捶琴,坐客过,以箸扣之,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后传击琴自于此。

〖参考译文〗

起初,柳恽的父亲柳世隆弹琴(的本领),在文士中名列第一,柳恽每每弹奏他父亲当年爱弹的曲子,常常以此感念追思。又变体改写了各种古曲。(他)曾经赋诗尚未写完,就用笔敲打着琴(思考),因为有客人前来拜访,便用筷子一起敲击,柳恽惊异于用筷子击琴发出的哀婉音韵,便把它谱写为雅曲。后来所说的击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柳恽常常用“今声转手古法”,便著了《清调论》,详细地加以解说。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吾闻治之成也,其源逮下。朝廷正则其官贤;官贤则吏自不敢为不肖。弊之革也,其流连上,吏不骰法则官无败事;官尽无败事,则推而广之,朝廷亦无稗政。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往者,天下之仕出于一,虽未必其人尽材而贤,而谙练者或二三十年,最少者亦且十余年。

(节选自侯方域《赠丁掾序》)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

B.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

C.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

D.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

【答案】 D

【解析】 从语法结构来看,“上下相循”是主谓结构,相对完整,其后应断开,排除A、B两项;“当其势之偏重也”中的“之”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故其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标点参考: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

〖参考译文〗

我听说治理能够成功的原因,就像流水一样是自上而下的。朝廷公正,用的官员就贤明;官员贤明,下面办事的胥吏就不敢做道德败坏的事。革除流弊,是自下而上的,胥吏办事不枉曲法令,官员就不会做错事;官员不做错事,推而广之,朝廷里就不会有不好的政治措施了。从上到下相互循环,那么从古至今的变化就都在其中了。如果政治措施发生了偏移,即使是圣明的君主和贤能的丞相也不能把它纠正过来,让政令施行的时候不那样犯错;如果能像那样上下循环地匡正政令,天下就不会得不到好的治理了。过去,天下人做官的方法是一样的,虽然这个人不一定非常有才干并且贤明,但是他熟悉政事有二三十年,最少也有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