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过昭关,为何“一夜白头”?只有走投无路,才领会起死回生
诸侯大国,争夺霸权,大国兼并小国,扩张土地。大国的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给立了功的大夫。大夫的势力大了起来,之间也经常发生斗争。大国国内的矛盾尖锐起来,都想把争夺霸权的战争暂时停止下来。
为了这个缘故,宋国大夫向戍(shù)在晋、楚两国之间奔走,做调停人。
公元前546年,晋楚两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在宋国举行了“弭兵会议”(弭音mǐ,弭兵就是停止战争),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代表南北两个集团讲了和,订了盟约。规定除齐、秦两个大国外,各小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晋楚两国平分霸权,以后五十多年里,没发生大的战争。
到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国渐衰。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在河南襄城西)镇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来,诬说太子建正在谋反。
伍奢说什么也不承认,立刻被关进监狱。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大儿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郢音yǐng),就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太子建事先得到风声,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宋国去了。
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也从楚国逃出来,他赶到宋国,找到了太子建。不巧宋国发生内乱,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公子胜逃到郑国,想请郑国帮他们报仇。可是郑国国君郑定公没有同意。太子建报仇心切,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郑定公的权,被郑定公杀了。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投奔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
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盘查。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东皋公有个朋友,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认不出来,就被他混出关去。
伍子胥出了昭关,害怕后面有追兵,急忙往前跑。前面是一条大江拦住去路。伍子胥正在着急,江上有个打鱼的老头儿划着一只小船过来,把伍子胥渡过江去。
过了大江,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渔人,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一百两金子。现在送给你,好歹表表我的心意。”
老渔人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封告发人大夫爵位。我不贪图这个赏金、爵位,难道会要你这宝剑吗?”
伍子胥连忙向老渔人赔礼,收了宝剑,辞别老渔人走了。【此段原文:“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不受。”——《史记·伍子胥列传》】
昭关(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
上图:“一夜白头”、“日暮途穷”以及“皇甫讷扮伍子胥——蒙混过关”等成语、歇后语均发生于此。“伍子胥过昭关故事”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伍子胥到了吴国,吴国的公子光正想夺取王位。在伍子胥帮助下,公子光杀了吴王僚(音liáo),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音hé lǘ)。
吴王阖闾即位之后,封伍子胥为大夫,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又用了一位将军孙武,是个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吴王依靠伍子胥和孙武这两个人,整顿兵马,先兼并了临近几个小国。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亲自率领大军,向楚国进攻,连战连胜,把楚国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一直打到郢都。
那时,楚平王已经死去,他的儿子楚昭王也逃走了。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刨了他的坟,还把平王的尸首挖出来狠狠鞭打了一顿。
吴军占领了郢都。楚国人申包胥逃到秦国,向秦国求救。秦哀公没同意出兵。申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终于被感动了,说:“楚国虽然暴虐无道,但是有这样好的臣子,怎能眼看他们亡国!”
秦哀公派兵救楚国,击败了吴军,吴王阖闾才撤兵回国。
吴王阖闾回到吴国都城,把第一大功归给孙武。孙武不愿意做官,回乡隐居去了。他留下的一部《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兵书。
伍子胥对吴国忠心耿耿,吴王阖闾去世后,他扶助夫差即位,帮助夫差打败越国,他极力劝阻夫差与越讲和,并阻止夫差让勾践回国,谏劝夫差放弃攻打齐国而伐越。夫差听信伯喜否谗言,于公元前484年秋赐剑使伍子胥自刎,并将其尸放鸱夷革中,漂浮江上。
伍子胥一夜白头,艺术夸张还是真有可能,现代科学揭开真相
春秋晚期,楚国爆发了一场内乱,楚平王杀了伍子胥父兄,伍子胥只身出逃。在准备过昭关逃到吴国时,伍子胥面临前堵后追,血海深仇未报,如今自己又身陷绝境,于是伍子胥在山大压力之下竟然一夜白头。
所谓一夜白头,顾名思义一夜之后头发花白,但通常来说人们认为这是艺术夸张或艺术虚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如此离奇。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美国哈佛大学团队通过对小白鼠的研究,揭开了一夜白头的真相。
伍奢是伍子胥之父,是楚国太子太傅,负责教导太子建。但楚平王身边有一个叫费无忌的宠臣,与太子建关系不好,因此不停地诬陷太子建,导致太子建出逃国外,于是伍奢也就受到了牵连。
费无忌怂恿楚平王,伍奢之子伍尚与伍员(伍子胥)都才华横溢,不杀的话必留后患。楚平王同意斩草除根,但只杀了伍奢与伍尚,伍子胥逃了出去。
伍子胥先逃到宋国,跟太子建汇合,后来一起逃到郑国。在郑国时,太子建不忘颠覆他国政权,与晋国大夫中行寅合作,准备联合推翻郑定公,结果却被郑定公反杀。于是,伍子胥只好与太子建之子公子胜一起投奔吴国。
春秋晚期,郑国是骑墙派,毫无节气可言,晋楚谁来就投奔谁,太子建妄图颠覆郑国政权,以达到保全性命的目的来看,太子建政治智慧不算太高。从郑国到吴国,需要经过重要关卡——昭关(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城以北7.5公里处),过了昭关基本就到吴国了。但一方面这里本身就是重兵防守的战略要地,一方面画有伍子胥人像的悬赏令已经发来,伍子胥很难通过昭关。前后关卡,后有追兵,形势之危急可想而知。
正史上说得比较轻松,伍子胥与公子胜徒步逃出昭关,可能是绕过了昭关,最后跨过大河来到吴国。
野史上说得非常传奇,扁鹊弟子东皋公遇到伍子胥,由于同情伍子胥的遭遇,决定帮他过关,就是让朋友皇甫讷伪装伍子胥,故意让官兵抓住,然后伍子胥趁机出关。但伍子胥不知道东皋公的计划,一连等了七天,第七天晚上伍子胥辗转反侧一夜未眠,第二天东皋公一见之下大吃一惊:“你怎么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随后,东皋公的计划更保险了,皇甫讷伪装伍子胥被抓,一头白发的伍子胥顺利逃出生天。
毫无疑问,这一段野史记载的漏洞很多,春秋时期还没有纸张,又如何在竹简上画人像悬赏?扁鹊大约出生于公元前407年,他的弟子怎么可能协助伍子胥?另外,正史上根本没有皇甫讷这个人,最早出现于明朝冯梦龙的历史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因此,这段记载肯定不可信,但问题在于伍子胥有无可能一夜白头,又为何能够一夜白头呢?
2020年,《Nature》总结了十大科学发现,其中《交感神经的过度活化导致黑素细胞干细胞的耗竭》就是关于一夜白头的研究结果。通过对小鼠进行若干研究,哈佛大学团队研究发现,交感神经系统在压力应激下会变得高度活跃,并导致黑素细胞干细胞的耗竭,从而引起一夜白头!
研究团队对小白鼠进行三种压力源实验,即:束缚压力、长期压力和伤害压力,结果发现相比于伤害压力,束缚压力和长期压力能够造成更严重的头发变白现象,也就是说所有压力都能加速造成白发现象。从伍奢、伍尚被杀开始,伍子胥就身负血仇,长期压力之下,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然爆发。
在给小白鼠施压过程中,研究团队发现小白鼠血液中的皮质酮(啮齿动物中的主要应激激素,相当于人的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在增加。在单独增加小白鼠体内皮质酮水平后,没有发现小白鼠毛发颜色出现变化,但在增加去甲肾上腺素之后,则会诱发小白鼠毛发出现。
西湖大学张兵指出:急性精神压力会使头发变白,且不可逆。伍子胥在长期压力之下,为急于过关而遭遇急性精神压力,合情又合理,看来古人编造的伍子胥一夜白发还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最后,再说一个一夜白头的名人故事,这个人的一夜白头比伍子胥更为靠谱。
南朝梁武帝萧衍是一位佛门皇帝,对佛学的热衷已经入魔,经常遁入寺庙,然后让大臣拿钱将他赎回,国库因此而空。但另一方面,萧衍又是一位知识渊博的皇帝,藏书无数读书无数,明白书中自有黄金屋。
为了让“生于宫廷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忧知惧”的皇子们明是非、懂善恶,了解亲贤臣、远小人,不至于不学无术,梁武帝就督促皇子们学习,但当时流行的一些书籍如《尚书》、《左传》、《论语》等对于初学者来说,程度较深,实为不便,于是梁武帝就让人编辑一本儿童启蒙读物。
起初,梁武帝让殷铁石从王羲之书法中摘选一千个字,每字一纸,一字一字教导皇子们,但这种教法杂乱无章,不便记忆,收效甚微。梁武帝心想,如果将这一千个字编成一篇韵味十足的文章,那么皇子们应该有兴趣学习。于是,梁武帝就让大才子周兴嗣做这件事,当天晚上周兴嗣一夜反复诵读这一千个字,临近天亮时豁然开朗,挥笔写下一篇内容丰富的韵文——《千字文》,这就是《千字文》的由来。但用了一夜时间编出《千字文》,周兴嗣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一夜之间须发皆白。
相比伍子胥的一夜白发,周兴嗣的一夜白发不仅更可信,而且对中华文明贡献更大。可惜,如今人们只记得伍子胥,而鲜有人知道周兴嗣。
参考资料:《为什么会一夜白头?西湖大学张兵:急性精神压力会使头发变白,且不可逆》
“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古昭关,位于今安徽省含山县北
伍子胥(前559年-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春秋末期楚国人,吴国大夫、军事家。
伍相祠里的伍子胥塑像
伍相祠里的伍子胥塑像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太子建的老师,太子建娶秦女孟赢为妻,楚平王见儿媳美貌,便占为己有,并欲另立太子。伍奢极力劝谏,惹怒楚平王而下狱。伍奢政敌费无极趁机进谗害,伍奢及其长子伍尚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走,楚平王于是画像全国追捕,欲斩草除根。
伍相祠
伍子胥一路逃到昭关,昭关是吴国和楚国的边界,昭关以西是楚国,以东则属吴国,只要出了昭关就安全了。
然而,楚军把守的昭关挂着伍子胥的画像层层盘问,无法出关。正当伍子胥无计可施之时,被从山中采药归来的扁鹊弟子东皋公遇见并认出了他,东皋公感于伍氏一家的不幸遭遇,决定帮助他。他把伍子胥带回家中好生招待,寻找出关机会。但一连七日都没头绪,伍子胥急得一夜白了头,东皋公见到伍子胥满头白发,大喜!说:这样就没人能认出你了。于是把他的好朋友皇甫讷叫来,皇甫讷和伍子胥长得很像,由皇甫讷假扮成伍子胥过关。果然,守关兵士把皇甫讷当成伍子胥抓了起来,伍子胥则趁乱出了昭关。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的故事。
伍子胥逃到吴国后,助阖闾夺了王位并受到他的重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郢,此时害死他父兄的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于是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泄愤恨。
之后,吴国再灭越国,越王勾践入吴为奴,伍子胥多次劝吴王夫差杀掉勾践,以绝后患,夫差不听。后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欲谋反,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来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伍子胥死后九年,越王勾践在范蠡和文种的帮助下,卧薪尝胆,起兵灭了吴国。
伍子胥有治国安邦之才,在吴国的政治生涯中,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是吴国强盛和称霸诸侯的基石。伍子胥还是姑苏城(今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仍存有“胥门”,便是对他的纪念。此外,伍子胥还率众开挖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江。胥江的开掘和疏通,既避免了吴中地区的水患,又便利了当地的漕运和灌溉。
当年留下的古石板
当年留下的古石板
当年伍子胥在逃离楚国途中,有一次饥困交加,见一浣纱姑娘竹筐里有饭,于是上前求乞,姑娘慨然相赠。伍子胥饱餐之后,出于安全考虑,请求对方为他的行踪保密,姑娘觉得人格受辱,随即抱起一石,投水而死。伍子胥见状,悔恨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后来伍子胥报了大仇之后,要找姑娘家报恩,但苦寻不到地址,于是便来到当年遇到那姑娘的江边,把千金投入到她当时跳水的地方,以表答谢,这便是“千金小姐”典故的由来。
昭关城墙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现在大家普遍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其实史学界一直有争议,其中之一的说法便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伍子胥,而非屈原。当年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死后马革裹尸抛入江中,沿江漂至今胥口,当地民众捞起予以厚葬,并修建了胥王庙(公元前484年),此地由此更名为胥口。每年端午节,来自世界各地的伍氏后人都会来这里举行祭拜仪式,同游客一起向胥江抛粽子。由于伍子胥尸沉钱塘江的时间比屈原投江早,因此有学者考证认为,中国端午节应是起源于纪念伍子胥。
昭关城墙
昭关城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