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桢的意思及寓意(桢的意思)

桢的意思及寓意(桢的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说文解字》祯

《说文:示部》:“祯,祥也。从示,贞声。”

译文:祯,吉祥。从示,贞声。

《说文》“示”部,形声字。今为“礻”部。

祯,二级字。本义是吉祥的意思,所以多被用来作为人名或者事物的命名,北宋宋仁宗的名字为赵祯,参与九子夺嫡的康熙皇帝第十四子胤禵,又名胤祯。还有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的年号为崇祯。

崇祯皇帝朱由检十八岁即位,三十五岁离世,在位十七年,勤于政事,夙兴夜寐,以图中兴,和他的皇祖皇兄,形成了鲜明对比,万历皇帝曾几十年不上朝,他的皇兄就是明朝著名的木匠皇帝。他曾对廷臣说:“朕御极以来,夙夜焦劳。”确实如此,他即位之初,即恢复了久已废弛的召对和传统和日讲、经筵。不久,又恢复每日视朝的祖制,十几年如一日。就在他生命结束的最后两天,仍坚持上朝。然而亡国之君偏偏是他。

朱由检和皇兄朱由校十分亲密,有一次他问皇兄,你这个官我能不能做。熹宗微笑的说:可以,等我做几年之后,就由你来做。不料,熹宗真的只做了短短七年皇帝。游玩时的一场意外,让他染上重病,临终前熹宗在乾清宫西暖阁召见了朱由检,准备将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交给不满18岁的弟弟。

熹宗去世后的第二天,朱由检入宫。入宫前皇嫂张皇后一再告诫他,不要吃宫中食物,入宫时记得在袖中私藏些麦饼,因为那位被熹宗认为可以信任的魏忠贤随时都可能加害于他,魏忠贤此时对朱由检的拥戴,纯属违心之举,暗藏的杀机时刻都在。朱由检由巡逻宦官那里拿来一把佩剑放在身边,但依旧彻夜未眠。公元1627年农历八月二十四日,本该秋高气爽的季节,却依旧阴云密布,朱由检在皇极殿举行即位大典,决定次年改年号为崇祯。

铲除阉党,用了朱由检一年的时间,钦定的阉党分子共计258人。铲除了阉党,使崇祯帝踏实了不少,但这只是解决风雨飘渺王朝内忧外患的一个小内忧而已,他一方面开始内政改革,重振朝纲,一方面思考更大农民起义和辽东问题。

崇祯二年(公元1629),李自成在榆中发动兵变。崇祯三年,张献忠在米脂起义,农民起义军成为燎原之火。崇祯七年六月,陈奇瑜将败退的李自成农民军围困。李自成走投无路,只好诈降,而陈奇瑜居然答应,李自成得以死里逃生,后来复叛。李自成收留饥民,开仓放粮,提出均国免赋的口号。一时间远近饥民一呼百应,唱着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荷锄而往。李自成部快速壮大,对明王朝威胁最大的一支农民军力量就此形成。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在襄阳建立大顺政权,五月,张献忠在武昌建立大西政权。心怀中兴之梦的崇祯帝,已无力回天。

在崇祯帝看来,重新启用袁崇焕,无疑是平定辽东的重要一步。崇祯帝升任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将解决辽东外患的重任全权委托给他。在崇祯元年的一次召见时,袁崇焕慷慨激昂地对崇祯帝说,五年而辽东外患可平,全辽可复。然而,当有人私下里问袁崇焕有何韬略时,他竟不以为意,轻描淡写地说,聊慰上意耳。短短几年后,袁崇焕就为他夸下的海口付出了性命的代价。

崇祯二年(公元1629)十月,后金军队便大举南下,直接导致后金军队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己已之变”。皇太极的十万大军,避开重兵防守的宁远、锦州一线,绕道哈剌慎部,很快便突破长城边隘,在十月下旬,兵临军事重镇遵化城下。遵化城距北京不过二三百里,十一月初一,京师宣布戒严。按理说,袁崇焕应该率部,在顺义、蓟州、三河一线阻击后金军队,不应退守通州、昌平。但是,袁崇焕以京城安危为念,率军直驱京城,抵抗后金的战线,一下子被推到了北京城下。部下劝他说,外镇之兵,未奉旨而贸然进至京师城下,万万不可。袁崇焕却说:“君父有急,何遑他恤。苟得济事,虽死无憾。”。十一月二十日,袁崇焕军与后金军队,在广渠门决战。袁崇焕身先士卒,明军大胜,皇太极退兵。十二月初一,崇祯皇帝召见袁崇焕,宣布将他逮捕入狱,同时大同总兵满桂统领各路勤王之师。后金兵退不久,崇祯皇帝将袁崇焕凌迟处死,死状惨不忍睹。皇太极的反间计收到奇效,铲除了最有威胁的敌人。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子时,崇祯帝带着心腹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两人相对,默默无语。最后,在寿皇亭旁边的一棵大树下面,主奴双双解带自缢。留下血衣遗诏“朕自登基十七载,三邀天罪,致虏陷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诸臣误朕也。朕无颜见先皇于地下,将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可将文官尽行杀死,勿坏陵寝,勿伤我百姓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