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春节的民俗文化作文800(春节的民俗文化)

春节的民俗文化作文800(春节的民俗文化)

二十三个春节习俗完整版,告诉孩子们吧,真的快失传了!

春节的气息越来越浓,马上就要过年了!你知道春节都有哪些习俗吗?小编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过年的传统习俗找全了,作为现代人的我们,看看咱们的老祖宗是如何过年的!

腊月二十三(2月8日 ),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腊月二十四(2月9日),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腊月二十五(2月10日),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腊月二十六(2月11日),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腊月二十七(2月12日),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腊月二十八(2月13日),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腊月二十九(2月14日),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大年三十(2月15日),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大年初一(2月16日),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二(2月17日),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十一

大年初三(2月18日),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十二

大年初四(2月19日),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十三

大年初五(2月20日),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十四

大年初六(2月21日),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十五

大年初七(2月22日 ),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十六

大年初八(2月23日),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十七

大年初九(2月24日),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十八

大年初十(2月25日),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十九

正月十一(2月26日),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二十

正月十二(2月27日),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二十一

正月十三(2月28日),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二十二

正月十四(3月1日),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二十三

正月十五(3月2日 元宵节),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来源:人民日报

都市频道热线电话:0371-65732233

过好衢州年,你不得不收藏的衢州民俗活动清单~

2018-02-13 07:26 | 衢州新闻网

这个春节,衢州市推出了以“民俗衢味,到衢州过大年“为主题的旅游活动,与水亭门“民俗衢味年”活动相结合,用独特的迎春民俗文化,吸引游客。来看一看“2018到衢州过大年”主题活动清单。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吧,收藏起来和家人朋友们一起参加~

【主题活动篇】

1.2018年水亭门“民俗衢味年”春节活动

地点: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及古城墙遗址公园

内容:3D灯光秀、手工艺展示、民俗表演、杂技表演、农民画、灯会活动等。

2.全球免费游衢州

免费时间:2018年全年,国家法定节假日、双休日除外,每周一到周五免费。

免费对象:海内外所有游客

免费景区:烂柯山、药王山、天脊龙门、龙游石窟、民居苑、江郎山、仙霞关、浮盖山、廿八都、清漾村、三衢石林、根宫佛国、钱江源。

【县(市、区)活动篇】

1.中国·衢州柑橘文化艺术节活动

地点:石梁镇蒋家村花海区块

内容:雕塑展示、互动活动、吉祥物评选。

2.衢江西坑畲族风情体验活动

地点:举村乡西坑村

内容:游西坑、赏雪景、体验民俗、畲族文化等活动。

3.喜迎新春过大年旺年戊戌游龙天

地点:龙天红木小镇

内容:夜游赏灯、民俗文化表演、乡村文化展示、美食品鉴、农特产品展销、趣味互动体验、感恩祈福祝愿等活动。

4.“红红火火过大年”之酷跑新春

时间:2月

地点:江山市保安乡

内容:吃乡村火锅、看村晚、赏夜景、体验民俗(包饺子、打麻糍、杀年猪)、参与趣味活动、住民宿等。

5.耕读农场闹新春

时间:正月初三(2月18日)、正月初五(2月20日)、正月十五(3月2日)

地点:江山市耕读农场

内容:正月初三(2月18日)成语闯关、正月初五(2月20日)农场寻宝、正月十五(3月2日)元宵节猜灯谜。

6.常山民宿体验活动

地点:常山黄塘景区、桃花源景区。

内容:民宿体验打年糕,杀年猪,吃油茶农家菜。

【过年景区优惠篇】

1.衢江景区春节大放送

地点:饭甑山景区、药王山景区。

内容:饭甑山景区优惠价40元,药王山景区也有相应优惠。

2.江山景区春节大放送

地点:江郎山、廿八都、清漾、仙霞关、浮盖山。

内容:春节黄金周期间,游江郎山——廿八都旅游区(购江郎山、廿八都、清漾5A套票),送仙霞关(戴笠秘宅)、浮盖山两个4A级景区门票。

3.常山景区春节大放送

地点:常山三衢石林、中国观赏石博览馆。

内容:平日,三衢石林单独门票价80元,石博馆单独门票价60元,两景区联票即可优惠至70元。

4.开化景区春节大放送

时间:开化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2月8日至3月4日;开化花牵谷景区2月14日-3月4日。

地点:开化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花牵谷景区。

内容:开化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优惠价50元,每天17:30-21:00还有水幕光影秀。开化花牵谷景区优惠价60元。

【主题旅游线路篇】

线路一:民俗衢味古城游

孔氏南宗家庙—中国儒学馆—烂柯山—衢州古城墙—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龙游民居苑—龙游红木小镇—清漾毛氏文化村—江郎山—廿八都古镇

线路二:寻根探源灯会游

天脊龙门—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石梁镇蒋家村花海区块—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开化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三衢石林—常山黄塘—桃源七里

线路三:霞客仙踪祈福游

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龙游石窟—龙天红木小镇—江郎山—耕读农场—仙霞关(含戴笠故居)—浮盖山—古田山—开化花牵谷

(原标题《民俗迎春 过衢味年》原记者 周星宇 通讯员 叶文婷。编辑 徐蕾)

安徽亳州:多彩民俗闹新春

2月13日,民间艺人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北关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民俗表演。

当日是大年初二,安徽省亳州市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活动,热热闹闹庆新春,为牛年春节增添喜庆气氛。新华网发(刘勤利 摄)

2月13日,民间艺人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北关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民俗表演。新华网发(刘勤利 摄)

2月13日,民间艺人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北关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民俗表演。新华网发(刘勤利 摄)

2月13日,民间艺人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北关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民俗表演。新华网发(刘勤利 摄)

2月13日,民间艺人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北关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民俗表演。新华网发(刘勤利 摄)

春节习俗手抄报,简单又好看,线稿可打印哦

春节:走向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 魏辉

农历春节是我国民间传统佳节中最盛大和隆重的节日,也是集祈福消灾、民俗娱乐和民族饮食文化传承为一体的传统佳节。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承载着丰富多元的中华传统文化。春节期间的种种贺岁活动也主要围绕祭祖敬天、祈求丰年,期盼团圆、祝福祝寿,除旧迎新、进取进步的文化思想展开。春节期间,各地各族中华儿女都会组织形式多样的节庆文化活动,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洋溢着浓郁热烈的节日气氛。

在我国,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都寄托着人们的团圆之思。面对快速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快节奏的、充满流动性的现代生活方式,越来越让众多旅居海外的华人常常回忆和眷恋故土,对中华民族传统佳节多了一份情感眷恋。其中,农历春节在中华民族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心目中,成为尤为重要的寄寓乡愁的民族传统节日。

随着国家的发展,中国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以及中华文化的全球化传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新时代潮流中与世界各国密切交流、互通互鉴,当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春节也在逐渐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开始走入世界各地,并吸收融入了不同地区和国别的文化元素。

如今,春节受到世界许多国家民众的喜爱。在欧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每年都举办“中国年”“中国文化年”等文化体验活动,华人与当地居民一起欢度新春佳节,体验和感受中国春节的喜庆氛围。比如在欧洲的许多国家,每到中国春节都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人们在街区路旁挂上精美饰品;餐馆也会做一些中国春节的传统菜肴;甚至一些地区,当地报纸也会开辟“中国周”栏目来教人们学习汉语,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此之外,像舞龙舞狮、燃放烟花、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等文化娱乐活动也深受人们喜爱。在美国“唐人街”,春节期间大批华人和当地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观看舞龙舞狮、共进中餐,众多游人穿上中国唐装,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富有中国特色的各式表演活动,感受中国新年的热烈气氛。

与此同时,身在中国的外国友人们,更能亲身感受中国春节的欢乐气氛。写春联、贴窗花,包饺子、挂灯笼,逛庙会、放鞭炮,着盛装、猜灯谜以及看舞龙舞狮等,他们可以尽情享受欢乐祥和的中国新春佳节。

今天的中国农历新年已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不论是身居他乡的华人同胞,还是置身中国的外国友人,人们都能体验和感受到节日里的欢乐气氛,体验到中华民族传统新春佳节的文化习俗和文化内涵。同时,现代传播技术带来的图像和语言交流便利,也让世界各地真切感受到“中国年”的独特意蕴,触摸到中国新年在世界各地的时代脉搏和文化温度。(魏辉)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镜头 | 春节年俗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农历新年,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年俗,独具特色的年俗里有时光的味道,有地域的痕迹,有温暖的乡土记忆。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盖尾镇纪委监察组制作了廉政春联和题有“廉”“洁”等字的灯笼,赠送给25个村(居)干部,提醒他们在欢度佳节的同时绷紧廉洁自律的弦。图为该镇纪检干部在前连村村干部家中悬挂“廉”字灯笼。(福建省莆田市纪委监委 吴震 摄)

板龙闹春,迎禧接福。舞板凳龙是徽州人迎接新春的习俗。又是一年新年到,在璀璨绚丽的烟花下,人们齐聚一堂,舞起板凳长龙,共同祈福来年国泰民安、幸福吉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纪委监委供 黄利宏 摄)

在云南省龙陵县腊勐镇龙潭山易地搬迁点,傈僳族同胞们唱曲、“打歌”,弹三弦、吹竹笛,祈福纳祥、辞旧迎新,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欢天喜地过大年。(云南省龙陵县纪委监委供 王龙芹 摄)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纪委监委将廉政文化元素融入剪纸之中,提醒当地党员干部坚守廉洁底线,坚持文明节俭过节,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文化熏陶,增强自律意识。(吉林省图们市纪委监委供 李昌杰 摄)

在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当地群众有吃麻糖迎新春的习俗。麻糖的主要原料为大米和麦芽,通过打浆、发酵、滤渣、熬制、扯糖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色泽清亮,味道甜美。(贵州省余庆县纪委监委供 周磊 摄)

过大年,蒸饽饽,这是胶东传承许久的年俗之一,寓意来年日子“蒸蒸日上”。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花饽饽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年产值达2亿多元,在外务工的青年人也纷纷回到家乡创业。(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纪委监委供 刘星 摄)

过年“称岁”,是浙江省永康市乡村的习俗。每年春节,村里的长辈都要拿喜称给孩子称体重,寓意新的一年增重添福、称心如意,平平安安。(浙江省永康市纪委监委供 朱李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