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巫的部首和结构(巫的部首)

巫的部首和结构(巫的部首)

巫繁体字怎么写?

每日一字:登

说到登,我们往往会想到登高、攀登等向上攀爬的义项,而在成语“五谷丰登”里,登又有了丰收的意思。这些义项是如何产生的?

从“登”字的古文字字形来看,“登”字的甲骨文与金文字形均为合体会意字,是人以双手持“豆”(古代用以盛放食物的一种高足容器)向上供奉的样子。“登”字上部的“癶”(读为bō)这个部件就是由甲骨文或金文字形上部的两只脚变来的,表示迈动双脚向前进献的意思。“登”字本义应为手持容器进奉或进献,这一义项在今天已经不再使用了。《说文解字》中说:“登,上车也。从癶、豆。象登车形。”许慎将其解释为“上车也”,即登车的“登”,那便是后来的引申义了。

而由进奉或进献的意思,登引申出上升、登高的意思,例如《礼记》所载:“登席不由前。”这里的“登”即上升。由上升再进一步可引申出农作物成熟、丰收的义项,例如《孟子·滕文公》所载:“五谷不登,禽兽逼人。”这“五谷不登”的意思就是各种谷物都还没有成熟。又如《淮南子·览冥》所载:“风雨时节,五谷登熟。”“五谷登熟”的意思就是各种谷物都丰收成熟了,也作“五谷丰登”,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登山则情满于山”,登高望远,目力所及之处,自然会引发登高者的悠悠情思。古籍中曾提到“君子九能”,其中之一就是“升高能赋”,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甚至直言,“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因此,从古至今,登高抒怀似乎成为中国文人的一个重要传统,他们在诗词中赋予登高丰富多彩的内容,有喜悦,有感伤,有天地悠悠的愁绪,有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有对美好风光的赞美……“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王璨登上当阳楼,表达的是思乡愁绪:这里虽如此华美,可却非我的家乡,竟然不能让我暂且居住;“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李益登上汝州郡楼,抒发的是思古之幽情:三十年前曾上此楼,三十年后再登此楼,城郭依旧,人事全非,怎能不让人思古忧今?“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李白攀登太白峰,在山间冷风的吹拂下,与星星低语,和浮云做伴,幻想着御风而行,飘然高举,高蹈出世,多么自由美好……

登高,有情思,更有哲思。“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上高处,才能看得更远,生活亦是如此,要观大势,谋大局,既看局部,更看全局;“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登高要从低的地方开始,远行要从近的地方起步,干事创业同样如此,既要有“登高”、“行远”的目标,志存高远,敢想敢干,又要自“卑”处、“迩”处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向上向善总要费大力气,而堕落起来却有难以遏制的加速度,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必须常怀律己心,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古人登高所抒之怀所带给我们的感动远不止于此。从那一字一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多少慨然多思与百感交集。高处连接的是过去与未来,也是现实和理想。登上不胜寒的高处,想到自己兼济天下的梦想在现实中的处处碰壁,想到官场的污浊庸俗与自身高尚节操的格格不入,实在心灰意冷。既然兼济天下无法实现,那就转向独善其身,回归田园,渔樵放歌吧!可这也不行。因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即使身在江湖,心也无法真正与闲云野鹤为伴,真是进亦忧、退亦忧,一腔郁结之气充塞于胸。但同时,在高处看到那青山巍峨、江水滔滔,千里平川,自然的大气磅礴参照出个体生命的渺小——个人力量在茫茫天宇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个体生命在青山不老、绿水长流的永恒中显得那么转瞬即逝,此时自己的那份失意与失落又算什么呢?想到这一点,此时的他们不再自怨自艾、顾影自怜,而是一扫心中的块垒,收拾心情,选择再次出发。前路即使还很莫测,前途即使还很迷茫,但只要以旷达自适相伴随,一切都将豁然开朗,柳暗花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说文解字》第219课:细说“登”字和“癶”字头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219课,讲《说文解字》540部中“癶”部的三个汉字,分别是“癶、癹、登”,“癶”部只有这三个字,其中“癶”是部首汉字(人们也通常把“癶”称为“登字头”),“登”是今天的重点汉字。详情如下:

1、癶。《说文解字》540部部首汉字,同时也是现代汉语201部部首之一,读bō。《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癶,足剌癶也。从止、”,象形字,本义是两足分张。像左右二足分张之形。人两足分张则行而不正。我们知道:两脚分张,不管是前面分张(外八字)还是后面分张(内八字),都不是正常的行走姿态。如图:

(八字脚)

徐锴的《说文系传》:“两足相背不顺,故剌癶也。”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剌癶,叠韵字。”饶炯《说文部首订》:“剌癶古语,谓足动止不自由,形容其行不前貌也。”王筠的《说文解字句读》:“两足箕张是剌癶也。”两只脚像畚箕一样张开就是剌癶,显然,这样的状态走路是不顺的。

剌癶亦写作“獵(liè)跋”,《说文解字·足部》:“䟺,步行獵跋也。”䟺与癶同词异字。或作“剌犮”,或者倒过来说“拔剌”汉代陆贾《新语·怀虑》:“拔剌难匡。”直译大意就是两足分张不好纠正。或作“赖䟺”,都是不正之义。

癶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癶字的小篆写法)

2、癹。读bá。《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癹,以足踏夷草。从癶,从殳。《春秋传》曰:”癹夷蕴崇之。‘“许慎认为此字是会意字(后人有不同意见)。本义是中脚踏除草。

如果按照许慎的会意字理解,会意如何来的呢?上面是一双脚,下面是“殳”字,殳是古代的兵器,脚下有兵器,似乎与草毫不相关。但是许慎引用《春秋传》里的一句话:“癹夷蕴崇之。”这句话出自《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癹(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治理国和家的人,见到恶,就要像农夫急于除杂草一样,锄掉它聚积起来肥田,挖掉它的老根,不要使它再生长,那么善的事物就能发展了。显然,今本所通行的芟的写法更通顺。照文意来说,癹字的意思就是除草,只是除草的动作并没有描述清楚。注意,这里有个问题,今本的《左传》,这里都写作“芟”。

是许慎引用错了吗?不是的。王筠的《说文解字句读》:“《秋官·叙官·薙氏》注引作‘芟夷蕴崇之’”似亦后人不识癹字,而改以既伪《左传》也。《文选·答宾戏》:‘夷险芟荒。’晋灼曰:‘發,开也。今诸本皆作芟字。案:發亦癹之讹。“他认为这里这个字本来就是“癹”,但是后人有直接改成“芟”的,也有改成“發”的,我们觉得这种说法很合理。

看字形发展:

(癹字的字形发展)

在春秋、战国时代,癹字的上面是一双脚,下面是手持某种器具或者拔除某物的样子,只是到了小篆时中间才发展成蜷缩的人的样子。但不管具体字形如何,都无法会意出用脚踏除草的意思。许慎认为它是这个意思的依据,就是《左传》里的那句话。所以桂馥在《说文义证》里说:“当云癶亦声”,他觉得这是个形声字。

我们只能列出来,无法断定,只能待考,好在,“癹”早已不是常用字,影响并不大,了解即可。

癹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癹字的小篆写法)

3、登。这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读音有两个:

(一)dēng。《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登,上车也。从癶、豆,象登车形。”许慎认为登是象形字,像登车的样子,所以本义是上车也。既是象形字,先考察一下字形:

(登的字形发展)

显然,最早的字形跟上车毫无关系,所以李学勤先生主编的《字源》中,陈英杰先生认为登是形声字。甲骨文里有这个字,像两手捧食器以进献之形,在语句意义上也多为进献之义。古文字中的登以《尔雅·释诂下》中的解释为准,即:“登,升也。”并认为这是从“癶”之“登”字的本义。《散氏盘》中的“登于厂源”即用本义。《说文》之“上车也”之训乃引申义。进献可以引申为本义的引申用法,也可以认为是与“烝”同源通用。西周金文的“烝”祭之“烝”均从米作,没有例外,春秋时期始借“登”表“烝”两个字是同源词,“登”亦为礼器之称。《尔雅·释器》“瓦豆谓之登”。

这里已经有了三个意义:其一、升;其二、一种礼器(瓦豆,祭祀时盛肉食),其三、进献。这跟许慎的“上车也”都不相同,合起来有四个本义的说法了。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申之,凡上升曰登。从癶豆。象登車形。”他同意许慎象形的说法,只是增加了引申义。徐锴似乎也赞同象形字的说法,《说文系传》:“臣锴曰:两手捧登车之物也,登车之物,王谓之‘乘石’”。这似乎又有新的意义。你看,这个字争论有多少。

争论这么大,简直无所适从。相比之下,《字源》所借用的古文字字形更多,解释也较为合理,我们暂以《字源》为准。登的本义就是升。其实,《玉篇·癶部》中的登也训为:“登,升也。”比如《易·明夷》:“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晋陶渊明《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用的都是升的意义。

(《归去来兮辞》辞意图)

本义之外,登的用法还有很多,举其中常用的说说:

(1)高。比如《国语·晋语九》:“哀名之不令,不哀年之不登。”韦昭注称:“登,高也。大意是:君子愁的是名声不好,而不愁年事不高。

(2)升迁;提拔。《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孔传称:“庸,用也。谁能咸熙庶绩,顺是事者,将登用之。”相当于谁能把这件事办好并取得好的成绩,就提拔谁。又比如柳宗元《非<国语>·命官》“(晋)文公将行霸。而不知变是弊俗以登天下之士。”(前期的)晋文公将要争霸天下,却不知道改革弊俗,以提拔重用天下名士。

(影视剧中的晋文公)

(3)成熟。《增韵·登韵》:“登,熟也。”《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五谷不登。”朱熹注称:“登,成熟也。”有个成语叫五谷丰登,出自《六韬·龙韬》:“战胜于外;功立于内;百姓欢悦;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定。”指五谷丰收。泛指粮食丰收。登的意思就是庄稼成熟。

(五谷丰登)

(4)实现;完成。《尔雅·释诂下》:“登,成也。”比如《礼记·月令》:“季春之月,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又比如《汉书·叙传下》:”国富刑清,登我汉道。“颜师古注称:“登,成也。”

(5)增加。《左传·昭公三年》:“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锺乃大矣。”杜预注称:“登,加也。加一,谓加旧量之一也。”大意是:陈氏的(豆、区、釜)三种量器都增加了一成,锺的容量增大了。这是说陈氏爱惜民众,以大量具借出,以小量具收回,所以民心归附。

(6)进献。这个意义前面辨析时说过,很可能就是登的本义。《玉篇·癶部》:“登,进也。”《吕氏春秋·仲夏》:“农乃登黍。”高诱注称:“登,进也。”

(7)上册;登载。《玉篇·癶部》:“登,上也。”比如:登报纸了。《周礼·秋官·司民》:“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郑玄注称:“登,上也。”这是中国早期的户籍管理。

(8)科学考试中选。比如:登了金榜。《新唐书·刘禹锡传》:“登博学弘词科。”

(大诗人刘禹锡)

(9)捕取。《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命渔师捕伐蛟,取鼍,登龟,取鼋。”郑玄注称:“四者甲类,秋乃坚成……龟言登者,尊之也。”这四种都是到了秋天之后变得坚硬,用以是季夏之月才开始捕取,对龟表示尊称,称“登”。

(10)祭祀时盛肉食的礼器。《尔雅·释器》:“瓦豆谓之登。”比如《诗经·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毛传》称:“木曰豆,瓦曰登。”我把祭品装碗盘,木碗瓦盆都用上。

(战国时期的铜豆)

(11)用作副词。表示时态。相当于当即、立刻。清代黄生《义府·冥通记》:“登,登时也。登之开声为当,盖言当时也。”比如《水经注·洛水》:“自晨至中,紫云沓起,甘雨登降。”即用此义。

(12)进入;放入。《淮南子·缪称》:“锦锈登庙,贵文也。”高诱注称:“登,犹入也。”

(13)只;停留。这个较多用于近现代汉语。比如茅盾《多角关系》:“厂里停工已经四个月了,登在上海的几位股东屡次催我回来一趟。”

(14)掂量。《文明小史》第二十二回:“邓门上一见(那两件礼物)雕镂精工,爱不释手,登一登分两,有二十来两重。”

(15)踩,走过。《集韵·隥韵》:“登,履也。”比如《水浒全传》第八十四回:“却说时迁,他是个飞檐走壁的人,跳墙越城,如登平地。”

(影视作品里的时迁)

(16)通“蹬”。腿和脚向脚底的方向用力。《西游记》第四十四回:“到那厢,用脚登开门看是,原来是个大东厕。”

此外,登还用作姓。《广韵·登韵》:“登,姓。蜀有关中流人始平登定。”

(二)dé。读音出自《字汇补》。通“得”。《公羊传·隐公五年》:“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何休注:“登,读言得来,得来之者,齐人语也。齐人名求得为得来。作登来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徐彦疏:“谓齐人急语之时,得声如登矣……”显然,这是地方方言的读音。

登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登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219课,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