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在古代称知鸟或麻吉鸟,属于自带流量的动物
河南人对蝉的昵称有多少种【蝉在古代称知鸟或麻吉鸟,属于自带流量的动物】商代殷墟“妇好”墓中,曾有玉蝉出土这件商朝的玉蝉并不是国宝级文物,而是一件普通的妇好墓陪葬品。蝉在古代是一种鸟类,又称知鸟或麻吉鸟,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遗址、浙江良渚文化遗址都出土过玉蝉。在许多著名的商朝青铜器上,都刻画了蝉纹的装饰,比如《国家宝藏》中@河南博物院 的妇好鸮尊,以及国家博物馆的四羊方尊等。从商朝人把蝉雕琢在贵重的玉器和青铜器上就可以看出,禅在商朝是作为一种信仰符号存在的。有些考古学家认为商朝甲骨文中没有出现“夏”字,据此否认夏朝的存在。这就引出了另外一种学术观点,夏朝的“夏”字,其实就是“蝉”的象形字。蝉被古人认为是“周而复始,绵延不绝”的象征,是夏季的代表性动物。也许古人就是按照蝉的出现和消失的过程,来确定季节更替的。有些国内考古学家认为,历史上大禹将王位传给夏启后,夏启使用母亲涂山氏部落的图腾——蝉作为夏朝国号,象征着如同蝉一样生生不息、世代永存。
来源: 河南日报
蝉为什么又叫“知了”?
蝉名“知了”,源于鲁迅。一听这句话,你可能觉得奇怪,知了与鲁迅有啥关系?岂不知,现在人们常说的知了,在古代并没有这个写法,是从鲁迅才开始才这样写的。
自然界中的蝉类有2000余种,我国目前已知的有200种左右。由于这种昆虫分布很广,习性怪异,故历来受到文人墨客和黎民百姓的共同喜爱。即便是唐代高僧唐玄奘,据说还是金蝉子转生的。由于地域差异,自古以来,蝉的别称和俗名也不尽相同,叫啥的都有。
在所见的古籍中,蝉的别称和俗名有很多:蝉蜩, 蠽蟟,不蜩,蝉子,残蜩,蛁蟟,虭蟧,蟪蛄,蛥蚗,螇螰,蛉蛄,蛥蚗,蝭蟧,蜓蚞,貉料,寒将,寒蜩,胡螓,蟭蟟,借落子,蠽蝒,良蜩,蜋蜩,马蜩,蚱蝉,蜩蜋,蜩螗,蜩蝒,麦蚻,蝒,蝒马,茅蜩,鸣蜩,蜩蚻,蜻蜻,蜺,齐女,螓,秋蜩,蛥蚗,稍迁,都(du)了,螗蜩,螗蛦,蝘虭,螇螰,蝘,胡蝉,冠蝉,螗,蜓蚞,蝭蟧,德劳,都卢,都蟟,蛥蚗,蜩蜋,蜩梁,王蚥,螇螰,仙虫,玄鬓,玄虫,蝘虭,蛜蚗,蜘蟟,计七十种左右。在古诗词中常用的蝉名,也有十余种,如:残蝉,寒蝉,金蝉,鸣蝉,凉蝉,青蝉,蜩蝉,新蝉,玄蝉,哑蝉,瘖蝉,喑蝉,蚱蝉。
现在对于蝉的俗名,更是五花八门,各地都有各自的叫法。但有一个名字“知了”,确是世人皆知的。那么蝉是怎么叫作知了的?这要从鲁迅的一篇文章说起。
1934年,鲁迅在《花边文学·知了世界》中是这样写的:“我在咿咿唉唉的曼声高唱中,忽然记得了法国诗人拉芳丁的有名的寓言:《知了和蚂蚁》。也是这样的火一般的太阳的夏天,蚂蚁在地面上辛辛苦苦地作工,知了却在枝头高吟,一面还笑蚂蚁俗。然而秋风来了,凉森森的一天比一天凉,这时知了无衣无食,变了小瘪三,却给早有准备的蚂蚁教训了一顿。这是我在小学校“受教育”的时候,先生讲给我听的。我那时好像很感动,至今有时还记得。”这是有史以来在文字中第一次出现“知了”这一名词。后来,老舍在1936年所写的《骆驼祥子》也提到了知了:“便结伴出城到护城河里去洗澡,顺手儿在车站上偷几块煤,或捉些蜻蜓与知了儿卖与那富贵人家的小儿。”由于鲁迅和老舍文学作品的影响广泛而深远,知了就是蝉的说法在全国已普遍行成共识。
鲁迅之所以将蝉叫做知了,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根有据的。因为在古代,有些地方就将蝉称为知了,只不过是写做“蜘蟟”二字。宋代 陆泳《吴下田家志》:“蜘蟟蝉叫稻生芒。”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天地三·气候集解》:“蜩,蝉之大而黑色者,蜣螂脱壳而成,雄也能鸣,雌者无声,今俗称蜘蟟是也。”由此可见,现在人们所说的知了,就是古人所写的蜘蟟,皆是有蝉的叫声转化而来。正如杨沫在《青春之歌》中所说:“树林里的蝉,在知了知了地拼命喊叫。”
作为二十世纪新文化运动领导人的鲁迅,他的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细微之处见精神,一种夏日里司空见惯的小昆虫,他也不忘记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蜘蟟写作知了,让文化水平再低的人,也容易在听到蝉鸣时,马上就想起了这个名字:知了,知了。
对于“知了”的出处,如有朋友能提供出比鲁迅更早的例证,我将不胜感激,速将此文修改。先谢谢了!
(此文写于2021年7月16日 图片来自百度)
金蝉鸣炎夏居高声自远:古诗词中的咏蝉之作
□李学朴
蝉,在大自然里是很不起眼的小昆虫,但它却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以致历代以蝉为描写对象的作品迭出不穷。在《诗经》中,蝉称螓,《卫风·硕人》:螓首蛾眉;蜩,《豳风·七月》:五月鸣蜩;螗,《大雅·荡》:如蜩如螗。在《尔雅》中,有十一种叫法,分别是螂蜩、螗蜩、蜻蜻、茅蜩、蝒、马蜩、蜺、寒蜩等。扬雄的《方言》中,则又多出十种称呼,分别是蛉蛄,蟪蛄等。其他尚有胡蝉、蝘、蚱、蝉等。
翻检一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唐诗》《全宋词》等总集便知,那些篇中偶尔一两句写蝉的作品不仅俯拾即是,就是题作《蝉赋》《咏蝉》之类专以蝉作吟咏对象的篇什也不少。在古人看来,蝉的生活习性是栖居高枝,而不衔草木筑巢;弃秽饮露,而不以粒粟为食;高标孤处,无求少欲。因此,蝉一到文人的笔下,经过先贤的思想感情的化合和点染以至人格化后,就成了高尚人格的象征。
历代咏蝉之作把蝉作为高尚人格的化身来讴歌,首先是赞其性情清洁。如,晋陆云《寒蝉赋》:“含气饮露则其清也。”晋傅玄《蝉赋》:“美兹蝉之纯洁兮,禀阴阳之微灵。”萧统《蝉赞》:“兹虫清絜,惟露是餐。”等等。可见,蝉餐风饮露,吸天地自然之精气,才在文人的笔下博得了“清洁”的美誉。其次,咏蝉之作常把蝉的不食黍稷、托身枝条的习性当作廉俭的美德称颂。《淮南子·附形训篇》:“蝉饮而不食”,蝉的这种习性就切合了古代儒家所标榜的“君子”形象。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在古人的眼中,蝉性高洁,入土重生,蜕变新生,这些外观特征都符合了古人追求洁身自好,追求永生、新生的朴素愿望。三国曹植《蝉赋》:“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晋陆机《寒蝉赋·序》中更赋予其高尚君子的五德:“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食,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时,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则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蝉成了孤傲脱俗、高风亮节的君子之德的最好象征。
用蝉来表达愁思的诗作也不少,朋友之间的友谊,对故乡的思念,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离忧别愁,都可以借蝉来表现。陆云:“思风居以翘竦,仰伫立而哀鸣;苦夫岁聿云暮,天上其凉,感运悲声,贫士含伤”;褚玠:“愁人兮易惊,静听兮伤情”;颜之推:“听秋蝉,蝉悲非一处”;卢思道:“听鸣蝉,此听悲无极”;李百药:“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雍陶:“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唐代诗人李商的五律《蝉》
蝉鸣与悲愁情绪的联系,也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据晋崔豹《古今注》:“牛亨问曰:‘蝉名齐女者何?’答曰:‘齐王后忿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嘒唳而鸣。王悔恨。故世名蝉曰齐女也。’”这里记的是汉代大儒董仲舒回答牛亨提出的“蝉为什么又称齐女”这个问题,讲出的一个典故。事情当然不一定是真的,但说明这个典故产生得很早,包含着一个女性的悲情故事。这里没有明说齐王后为什么“忿”,但显然不会是因为政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够想象的是,齐后是因为失宠,她怨恨齐王的薄情而致病,幽郁而死。如果是这样,难能成为一个典故。她死后变成了一只蝉,在树上不断发出悲鸣,向世人倾诉她心中的痛苦。于是,蝉就有了齐女的别称,同时它的鸣声也就被赋予悲切、哀怨的含义。
蝉本是一种很普通的昆虫,但是在华夏古代先民的心目中却对之充满了好奇。关于它的生成,古人有很多神话传说。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蝉,未脱时名复育,相传言蛣蜣所化。秀才韦翾庄在杜曲,尝冬中掘树根,见复育附于朽处,怪之。村人言蝉固朽木所化也,翾因剖一视之,腹中犹实烂木。”故人们认为蝉是由朽木化成,而汉王充《论衡》云:“蛴螬化腹蜟,腹蜟坼背出而为蝉。”
旧时的我和伙伴们,夏日里为了捕捉蝉,经常结伴去运河大堤河岸边的树林里,个个手里拿一根长长的竹竿,为了增加其长度,在竿的上端再插上一根更细小的竹枝或树枝。然后,从家里拿一把麦粒,边走边放在嘴里反复咀嚼,吐出渣皮,剩下质白发黏的“面筋”用手敷涂在竹竿上,然后躬着腰蹑行于树下,循声看准蝉伏在哪枝树枝上,慢慢地举竿上去将它的翅粘住,随即迅速落竿捕拿。粘时有许多技巧,一是举竿时尽量别碰出大的响声,尤其不要碰到它所在的树枝;二是举竿的方位要选择好,不要将竿子的阴影遮住它,不要使竿来回晃动,以免蝉飞逃。捉到后,伙伴们喜欢拿在手中听蝉的叫唤,但手中的叫声,显得单调和低沉多了,然后把它放进竹编的小篓子里,跨在身上,再接着捕捉。记得有一次,我捉了二十多只蝉,受到了他们的赞许,心里真是美滋滋的! 一年年过去了,蝉总是一代代的繁衍着,从黑暗中成长,在迎接光明的时刻,生命也便到了终点。可是,它却仍然是那么我行我素地生存着,并且能够充分利用生命终结前的岁月,来展示自己的价值。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