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武王是谁的儿子(文王是谁)

武王是谁的儿子(文王是谁)

西瓜视频:姜子牙72岁遇文王,历经四代君王。他到底活多少岁?

姜子牙原名姜尚。先祖曾跟随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吕地,因此又叫吕尚。姜子牙出世时,家道已经没落了。他早年间干过宰牛卖肉的生意,也开过酒店,不过却一直穷困潦倒。西瓜视频上调侃姜子牙:勤工俭学,卖酒卖肉啥都干。但他人穷志不穷,无论做什么买卖,姜子牙都一直钻研着军事谋略、星象天文以及治国安邦之道。

相传在商纣王之时,姜子牙还曾经入朝为官,因为看不惯商纣王的所作所为,最终选择弃官归隐,悠闲地在渭水之滨垂钓。那个时候姜子牙已经72岁了,本打算颐养天年的他,此时迎来了人生的一大转机——遇见了周文王。《史记》当中记载:

太公躬行仁义七十二年,逢文王。

文王姬昌死后,其子姬发继位。姜子牙辅佐姬发东征商纣王,亲自率领军队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牧野之战"。纣王见人心倒戈,大势已去,最后自焚而死。就这样,姬发建立一个新的朝代——周朝。姜子牙也因战功被封在齐地。武王姬发死后,姜子牙又经历过周成王和周康王二代,卒于周康王六年。从周文王到周康王,姜子牙可以说是实打实的四朝元老了。那么姜子牙到底活了多少岁呢?

著名史学家顾颉刚说:姜子牙遇见文王时,其实30岁

《史记》当中说虽然说,姜子牙72岁遇见周文王。但是近代学者顾颉刚却持有不同观点。顾颉刚在《太公望年寿》中说:

予意此皆战国时齐游士之妄谈也。

顾颉刚认为姜子牙72岁遇见文王,活到百余岁,乃是齐国游士的妄谈。姜子牙又叫"太公",故齐国人妄认为他是一个老头。另外顾颉刚还引用《诗经》当中对"牧野之战"记载;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如果姜子牙真的是72岁遇到文王,牧野之战时,姜子牙大约是80岁。对于一个80岁的老头儿来说,在战场上进行如此凶猛的搏击,显然是不合情理的。所以顾颉刚推断:姜子牙遇到周文王的时候,大约是30岁左右。康王6年,姜子牙去世,大约活80岁。

顾颉刚的观点虽然新颖独到,但是很多学者也并不赞同,笔者也对此观点持有异议。

首先,顾颉刚说"齐国人妄谈",但是《荀子》、《韩诗外传》、《尉缭子》、《说苑》,包括之前提到的《史记》,都说姜子牙是在70多岁遇见的文王。而这些人没有一个是齐国人。另外《诗经》当中记载:维师尚父,时维鹰扬。是形容姜太公像雄鹰展翅一样,并没有说姜太公在战场上与敌人进行搏击,完全可以解释他为在战场上英勇指挥。并且自古以来老当益壮,出征沙场者不计其数,姜太公年近八十征战沙场,也未曾不可。

除史书典籍外,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也指出姜太公:行年七十而屠。所以,笔者认为姜太公在70岁左右遇见文王,并非是齐国人的“妄谈”。

顾颉刚

姜子牙到底活了多少岁?

既然知道了姜子牙72岁遇见了文王,那么姜子牙遇见文王的这一年是哪一年呢?只要得出这个结论,再减去72,就能够估算出姜子牙的出生时间了。《史记》当中说:周文王打猎之前占卜了一卦,卦辞说会遇到一位能臣,结果周文王就遇见了姜子牙。而周文王打猎的这一时间不可考。不过,《史记》当中另一段文字,可以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说:

周西伯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

姬昌曾被商纣王囚禁在羑地,被释放回归之后与姜子牙谈论政事。这段记载说明:姬昌在被放出来之前,就已经认识姜子牙了。姬昌在狱中呆了7年,出狱的那一年是公元前1056年。那么姜子牙遇见他的时间,至少是在公元前1063年。所以,姜子牙的出生时间大约是1063+72=1135,也就是公元前1135年。再加上《汲冢书·竹书纪年》里所说,齐太公卒于周康王六年(公元前1015年)。于是可以得出,姜子牙大约活了120岁。

有很多学者研究姜子牙的年龄,也都相信姜子牙“七十遇文王,寿过百岁”的说法。不过这并没有解答人们的疑惑。杜甫《曲江二首》中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姜子牙比之杜甫的年代还要早上将近2000年。那么,那个时候想要活100多岁,真的可能吗?

3000多年前,没有医疗可言,姜子牙真能活100多吗?

现在有人研究古人的寿命,得出古人的年龄平均30多岁,50多岁等等很多说法。在这些貌似权威的数据资料面前,人们普遍都以为古代医疗技术不发达,人的寿命较之今人为短。但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谬误。

文化人类学中有一种考察原始人类的方法,就是研究现在的一些处在深山密林中的部落文明。就有人因此提出:人类并非是从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的,而是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并行不悖。我们也不妨借用此法来研究一下。

首先现在的医疗技术和设施较之古代为先进,并且各式各样的养生思想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层出不穷,大行其道。然而现在长寿者的聚居处却并非是信息、医疗高度发达的城市,而是一些古朴的村落。例如,重庆、湖北、浙江等地都有"百岁村",那里的老人大都能活到百岁以上。虽然远离城镇先进的医疗,但并不会影响他们寿命的长度。这些老人的生活环境更接近自然,更接近淳朴。畅饮自然之清泉,呼吸密林之清气。再加上每个人都有一副良好的心态,绝世独立,悠然自得,才能颐养天年。

古代的生活显然与那些"百岁村"的环境更为接近,更为自然安逸,不同于甚嚣尘上的高速发展的城镇。姜子牙即便早年不仕,但却有着“闲来垂钓碧溪上”的闲情和雅致,因此活到100多岁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医疗设施能够影响人寿命的长短,但不能决定人寿命的长短。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规律,积极乐观的心态,才是人长寿的亘古不变的秘诀。这一方法虽浅显易懂,但比之那些欺世盗名的养生保健秘方,可要实用得多。

笔者在西瓜视频创作人混知那里,看到关于姜子牙的视频,顿时颇有感悟。如果你也想像姜子牙那样,有一种轻松闲适的心情,可以上西瓜视频搜索混知。他讲的每一段历史不但风趣幽默,细细品来,却又大有深意。有时间的时候,翻翻西瓜视频,既能放松心情,还能有所收获。

西瓜视频:姜子牙72岁遇文王,历经四代君王。他到底活多少岁?

姜子牙原名姜尚。先祖曾跟随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吕地,因此又叫吕尚。姜子牙出世时,家道已经没落了。他早年间干过宰牛卖肉的生意,也开过酒店,不过却一直穷困潦倒。西瓜视频上调侃姜子牙:勤工俭学,卖酒卖肉啥都干。但他人穷志不穷,无论做什么买卖,姜子牙都一直钻研着军事谋略、星象天文以及治国安邦之道。

相传在商纣王之时,姜子牙还曾经入朝为官,因为看不惯商纣王的所作所为,最终选择弃官归隐,悠闲地在渭水之滨垂钓。那个时候姜子牙已经72岁了,本打算颐养天年的他,此时迎来了人生的一大转机——遇见了周文王。《史记》当中记载:

太公躬行仁义七十二年,逢文王。

文王姬昌死后,其子姬发继位。姜子牙辅佐姬发东征商纣王,亲自率领军队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牧野之战"。纣王见人心倒戈,大势已去,最后自焚而死。就这样,姬发建立一个新的朝代——周朝。姜子牙也因战功被封在齐地。武王姬发死后,姜子牙又经历过周成王和周康王二代,卒于周康王六年。从周文王到周康王,姜子牙可以说是实打实的四朝元老了。那么姜子牙到底活了多少岁呢?

著名史学家顾颉刚说:姜子牙遇见文王时,其实30岁

《史记》当中说虽然说,姜子牙72岁遇见周文王。但是近代学者顾颉刚却持有不同观点。顾颉刚在《太公望年寿》中说:

予意此皆战国时齐游士之妄谈也。

顾颉刚认为姜子牙72岁遇见文王,活到百余岁,乃是齐国游士的妄谈。姜子牙又叫"太公",故齐国人妄认为他是一个老头。另外顾颉刚还引用《诗经》当中对"牧野之战"记载;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如果姜子牙真的是72岁遇到文王,牧野之战时,姜子牙大约是80岁。对于一个80岁的老头儿来说,在战场上进行如此凶猛的搏击,显然是不合情理的。所以顾颉刚推断:姜子牙遇到周文王的时候,大约是30岁左右。康王6年,姜子牙去世,大约活80岁。

顾颉刚的观点虽然新颖独到,但是很多学者也并不赞同,笔者也对此观点持有异议。

首先,顾颉刚说"齐国人妄谈",但是《荀子》、《韩诗外传》、《尉缭子》、《说苑》,包括之前提到的《史记》,都说姜子牙是在70多岁遇见的文王。而这些人没有一个是齐国人。另外《诗经》当中记载:维师尚父,时维鹰扬。是形容姜太公像雄鹰展翅一样,并没有说姜太公在战场上与敌人进行搏击,完全可以解释他为在战场上英勇指挥。并且自古以来老当益壮,出征沙场者不计其数,姜太公年近八十征战沙场,也未曾不可。

除史书典籍外,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也指出姜太公:行年七十而屠。所以,笔者认为姜太公在70岁左右遇见文王,并非是齐国人的“妄谈”。

顾颉刚

姜子牙到底活了多少岁?

既然知道了姜子牙72岁遇见了文王,那么姜子牙遇见文王的这一年是哪一年呢?只要得出这个结论,再减去72,就能够估算出姜子牙的出生时间了。《史记》当中说:周文王打猎之前占卜了一卦,卦辞说会遇到一位能臣,结果周文王就遇见了姜子牙。而周文王打猎的这一时间不可考。不过,《史记》当中另一段文字,可以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说:

周西伯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

姬昌曾被商纣王囚禁在羑地,被释放回归之后与姜子牙谈论政事。这段记载说明:姬昌在被放出来之前,就已经认识姜子牙了。姬昌在狱中呆了7年,出狱的那一年是公元前1056年。那么姜子牙遇见他的时间,至少是在公元前1063年。所以,姜子牙的出生时间大约是1063+72=1135,也就是公元前1135年。再加上《汲冢书·竹书纪年》里所说,齐太公卒于周康王六年(公元前1015年)。于是可以得出,姜子牙大约活了120岁。

有很多学者研究姜子牙的年龄,也都相信姜子牙“七十遇文王,寿过百岁”的说法。不过这并没有解答人们的疑惑。杜甫《曲江二首》中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姜子牙比之杜甫的年代还要早上将近2000年。那么,那个时候想要活100多岁,真的可能吗?

3000多年前,没有医疗可言,姜子牙真能活100多吗?

现在有人研究古人的寿命,得出古人的年龄平均30多岁,50多岁等等很多说法。在这些貌似权威的数据资料面前,人们普遍都以为古代医疗技术不发达,人的寿命较之今人为短。但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谬误。

文化人类学中有一种考察原始人类的方法,就是研究现在的一些处在深山密林中的部落文明。就有人因此提出:人类并非是从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的,而是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并行不悖。我们也不妨借用此法来研究一下。

首先现在的医疗技术和设施较之古代为先进,并且各式各样的养生思想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层出不穷,大行其道。然而现在长寿者的聚居处却并非是信息、医疗高度发达的城市,而是一些古朴的村落。例如,重庆、湖北、浙江等地都有"百岁村",那里的老人大都能活到百岁以上。虽然远离城镇先进的医疗,但并不会影响他们寿命的长度。这些老人的生活环境更接近自然,更接近淳朴。畅饮自然之清泉,呼吸密林之清气。再加上每个人都有一副良好的心态,绝世独立,悠然自得,才能颐养天年。

古代的生活显然与那些"百岁村"的环境更为接近,更为自然安逸,不同于甚嚣尘上的高速发展的城镇。姜子牙即便早年不仕,但却有着“闲来垂钓碧溪上”的闲情和雅致,因此活到100多岁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医疗设施能够影响人寿命的长短,但不能决定人寿命的长短。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规律,积极乐观的心态,才是人长寿的亘古不变的秘诀。这一方法虽浅显易懂,但比之那些欺世盗名的养生保健秘方,可要实用得多。

笔者在西瓜视频创作人混知那里,看到关于姜子牙的视频,顿时颇有感悟。如果你也想像姜子牙那样,有一种轻松闲适的心情,可以上西瓜视频搜索混知。他讲的每一段历史不但风趣幽默,细细品来,却又大有深意。有时间的时候,翻翻西瓜视频,既能放松心情,还能有所收获。

周武王54岁时去世,长子还在襁褓之中!周武王何时娶妻生子?

牧野之战三年后周武王去世,留下了五个儿子,长子是姬诵(周成王),三子是叔虞(唐叔虞),其中当时姬诵还是婴幼儿,《史记》记载是“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所以才有周公旦代天子摄政。这段历史看似没有问题,但如果结合周武王年龄来看,却充满了诡异之处。

周武王去世时,大约已经50多岁,长子姬诵当时还在襁褓之中,那么岂不是说周武王50岁左右时才有第一个儿子?

姬诵与叔虞母亲都是邑姜,周武王的正妃,根据姬诵的年龄反推,周武王娶邑姜时的年纪应在40岁之后。以周武王的身份地位,在他娶邑姜之前,应当已有正妻与诸多侍妾,乃至已有子女,但为何姬诵才是长子、邑姜才是唯一正妻?

其实,上述诡异现象的背后,可能极为血腥残酷,让人细思极恐,只不过被史书隐藏了起来。

周武王上述疑问的背后,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他的享年,因为如果他享年只有20多岁的话,上述疑问就不是问题。但从文献记载来看,周武王至少享年50多岁。

演义小说中喜欢神化文武二王的年龄,将两人都视为百岁老人,其文献来源于《礼记》,其中记载“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但周武王伐纣3年后去世,即90岁时带领一群老头,打败了年富力强的纣王,怎么看都不可能,所以这种说法可以一笑了之。

相比之下,《竹书纪年》记载的“武王(享)年五十四”则比较可信。根据史书记载,季历(文王之父)被杀两年后,周文王出兵攻打殷商,此后13岁生伯邑考,15岁生周武王,以及“西伯盖即位五十年”等来看,周文王享年大约60多岁,因此周武王享年54岁比较合理。

由于当时13岁就可以结婚,因此周武王享年54岁,临死时他的长子理论上年龄有41岁。然而史书记载得非常明确,周武王最大的儿子是姬诵,最大的女儿是大姬。

根据史书记载,周武王一共有五子,长子是姬诵、次子是邘叔、三子是唐叔虞、四子是应侯、五子是韩侯,还有一个叫大姬的年龄未知的女儿,其中除了姬诵与唐叔虞母亲是邑姜之外,其他子女母亲是谁没有记载。其中,在武王伐纣后,周武王找到了帝舜的后代陈胡公,然后将大姬嫁给了他,因而按照当时婚龄推算,大姬年龄不会超过13岁。

因此,周武王的儿子,基本都是50岁之后出生的,典型的老来得子,而且要么不来,一来就是五个。

无论从当时结婚年龄,还是从正常逻辑来看,周武王在50岁之前,都不大可能只有“大姬”一个女儿,而在50岁后突然生下五个。

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周文王去世时,周武王为41岁。如果当时周武王没有儿子的话,预示周武王将来也未必能生下儿子,那么周文王为何传位给他,如此岂不是给周国将来传承埋下隐患?

可见,在姬诵之前,周武王理应还有其他子女。于是,这不得不让人疑惑:为何史书却记载周武王长子是姬诵?事实上,当这件事与姜子牙联系起来之后,就存在了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可能。

姬诵与唐叔虞的母亲是邑姜,那么邑姜到底是谁呢?《左传》记载得非常明确,邑姜是姜子牙的女儿:“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姜子牙长子)、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姬诵之子)。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魏晋皇甫谧、杜预等都认为邑姜是姜子牙的女儿。

纣王释放周文王之后,姜子牙才投靠周国,具体时间大约为周文王在位第43年之后。由于周文王在位50年,周武王在位13年,因此姜子牙投奔周国时周武王大约34岁。所以,周武王娶邑姜时,肯定是34岁之后,之前他至少已有正妻。

显然,邑姜背后站着的是姜子牙,周武王为了拉拢姜子牙而娶邑姜,本质上是与姜子牙联姻,双方进行更深入的利益捆绑。联姻的原因,就在于姜子牙的身份与作用,详情见下:

首先,姜子牙投靠周文王后,“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是周文王手下头号功臣;周武王继位后,“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还尊姜子牙为“尚父”,因此这时姜子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更是伐纣大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先生。随着姜子牙地位越发重要,为了让双方更加信任,于是周武王娶了邑姜,这属于古今常见的政治联姻。

其次,姜子牙投奔周文王后没过两年,周文王就越过商朝藩属吕国而攻打位于山西长治的黎国(耆国),详情见下图,而姜子牙是吕国王族后代,因而姜子牙应该是能左右吕国政局的大人物,史书对他身份记载可能有误。鉴于此,姜子牙有着强大的背景,周人要伐纣的话,就非常需要拉拢姜子牙。

由于姜子牙非常重要,为了将他彻底捆绑在周人的战车上,于是周武王采取高规格联姻的办法,立邑姜为正妃,立姬诵为继承人,让姜子牙与周人命运相连。

按照常理推测,在邑姜、姬诵之前,周武王已有妻儿子女,那么周武王、姜子牙如何处理他们,以确保邑姜为正妃、姬诵为继承人的安排呢?无疑,这一问题细思极恐,或许他们不愿接受这样安排而发动政变被杀,或许被周武王、姜子牙直接杀了等等。

至于其他妃子生的三个儿子,或许应该是姬诵出生之后,无人威胁到姬诵的地位时,邑姜、姜子牙自然也就无所谓了。

其实,以史书对周武王、姜子牙的记载来看,他们极有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武王伐纣中,《逸周书》的记载是“流血漂杵”,周武王俘虏了30多万殷人,将朝歌收刮一空,还派兵四处攻打周围商人势力,杀伤无数,与儒家笔下的“仁义”形象截然相反。西汉《说苑》中记载武王克殷时,周武王向姜子牙询问如何处理朝歌殷人,姜子牙回答说全部杀掉、不留一个活口。由此不难看到,周武王、姜子牙都不是什么善人,而是心比铁硬心狠手辣之人。

总之,周武王50岁之前无子,50岁之后连生五子,这一诡异现象,或许真是极端的生育问题,或许背后隐藏着血腥的屠杀,或许还有其他可能,到底怎样如今已经很难说得清了。但从周朝上下层出不穷的父子相残历史来看,极为典型的是周幽王为了传位姬伯服而要杀姬宜臼(周平王),因而周武王杀死妻儿为邑姜让路、以进一步拉拢姜子牙的可能性极大。

参考资料:《史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