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一览:
风物思故园 纸上忆旧事——由张岱《陶庵梦忆》说起
作者:江丹(武汉大学文学博士,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深圳文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张岱是明末的风雅文人,生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绍兴人。张岱家族在当地既是诗礼簪缨之族,又是富庶商贾之家。不幸生逢明清易代之际,张岱出生的时候,明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兵祸四起。四十七年后,明朝覆亡。张岱一生,前半生在家族的庇佑之下过得逍遥自在,是个纵情恣肆、快意读书的富贵闲人;后半世,国破家亡,家财散尽,穷愁守节,常有断炊之忧。
明以来江南商业发达,社会风气活泼奔放,逸乐之风盛行。江南士人,多风雅、精赏,审美高雅,体现在笔端,形成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凝结为灵动多思、雅洁有趣的小品文,在有限的篇幅里显出无限才思、妙趣,形成了有明一代小品文的盛行。风格上,小品文多清新隽永,意趣流动,直抒性灵,消遣以自适,体现着文人特有的高度个人化的、精致的兴味雅趣。其中,以张岱的小品文为最上乘,张岱也因此被誉为“小品圣手”。小品文这种文体尤其适合抚今追昔,让旧日生活的点滴画面浮现在文字里,显出文人士大夫的浮世苍凉之感。张岱的《陶庵梦忆》正是这样一部追思往事、缅怀旧朝之作,整部作品的基调是悲凉的,里面的大部分篇目写于明亡后。
在《陶庵梦忆》中,张岱追忆前半生繁华靡丽的生活,品茗、赏花、观鸟、访古、宴饮、雅集,何等的潇洒闲散。在朝代更迭带来的巨大的幻灭感里,张岱出入文字间,由文字重归往昔繁华,“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不由得生出无限感慨。张岱在《史阙》一书中说:“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因南渡后想见汴京旧事,故摹写不遗余力。若在汴京,未必作此。乃知繁华富贵,过去便堪入画,当年正不足观。”张岱正是这般感同身受,也是这般穷尽笔墨,描摹至细,当年富贵闲人的生活何曾在意过?所有那些视作寻常的物事,今日回望,已是邈若山河,只如在画中见。对早年生活的无限追忆、细致刻画,反衬的是国破家亡后张岱无限的沧桑、遗恨、怅惘和忏悔,兴亡之叹,都在其中。
辨水焙茶,文人雅趣
从少年到中年,张岱过得闲散安逸,读书作文,闲时不辍弦歌。正如张岱评自己堂弟燕客那样:“故凡诗词歌赋、书画琴棋、笙箫弦管、蹴鞠弹棊、博陆斗牌、使枪弄棍、射箭走马、挝鼓唱曲、傅粉登场、说书谐谑、拨阮投壶,一切游戏撮弄之事,匠意为之,无不工巧入神。”张岱的生活正是这般纵情恣肆,精巧讲究。
《陶庵梦忆》中有一篇《祁止祥癖》写好友、也是当时的江南名士祁彪佳从兄祁止祥,“有书画癖,有蹴鞠癖,有鼓钹癖,有鬼戏癖,有梨园癖”,张岱由此认为“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张岱多玩物之癖,对于生活物事的态度是极认真的,贯注着真气与深情。饮茶就是张岱极为讲究又很是自得的一样癖好。
张岱塑像
张岱在饮茶一事上,有辨水焙茶的绝技,能辨出水质水味,还能吃出产地;曾放言杭州周边一带,过口就能确认是什么泉,自得之色,溢于言表。禊泉就是张岱十八岁发现的一眼泉水,水质上乘。
甲寅年也就是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的夏天,张岱偶然经过斑竹庵,取水来喝,口感如玉石之凉意,很是奇特,“走看其色,如秋月霜空,噀天为白;又如轻岚出岫,缭松迷石,淡淡欲散”。这几句文字极美,简净雅致,以空灵雅洁之笔墨文字,写泉水之色,如同秋月霜天,水汽氤氲得天空一片乳白,又像薄雾飘荡山间,缭绕在松树山石之间。“余仓卒见井口有字划,用帚刷之,‘禊泉’字出,书法大似右军,益异之。”原来此泉名“禊泉”,题字笔迹似王羲之书法,甚为惊奇。此等泉水,当然得用之试茶,“试茶,茶香发。新汲少有石腥,宿三日气方尽”。新汲的泉水放三日可散去石腥味,然后煮茶,方是最佳,最能托出茶香。禊泉水如何好呢?怎么辨别呢?也有讲究,“辨禊泉者无他法,取水入口,第挢舌舐腭,过颊即空,若无水可咽者,是为禊泉”。抿一口泉水进嘴里,翘起舌头舔上颚,泉水瞬间就下去了,就像没有刻意吞咽水一样,这就是禊泉水。这说的是泉水的沁滑口感。
连煮茶的水都如此讲究,张岱生活的其他诸方面又会是何等精致。所谓欢歌痛饮,月下闻笛,锣鼓戏鸣,雪夜嬉游,多少人间乐事!而入清之后所有富贵闲人的生活都是前朝旧事了,随流水落花而去,张岱又是何心情?“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大梦方醒,旧事已远,此生已然如此。“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夜半静思,往事一一浮上心头,忆从前以聊慰忧怀,灯火似梦,舟船之游,多少奇人好友,美人优伶,宴饮集会,赏心乐事,都值得文字以记之。
非常可惜,禊泉因为太出名被毁。“城中水递者日至”,于禊泉所在的寺庙“借炊,索薪、索菜、索米,后索酒、索肉;无酒肉,辄挥老拳。僧苦之。无计脱此苦,乃罪泉,投之刍秽。不已,乃决沟水败泉,泉大坏”。一件美好之物就这样因名声太盛而被毁,怎不令人惋惜。
禊泉被毁之后,张岱又发现了一处好泉水,“张子试之,空灵不及禊而清冽过之”。此泉名字“玉带”不太雅驯,张岱据典改为“阳和泉”,还作铭记之:“有山如砺,有泉如砥;太史遗烈,落落磊磊。孤屿溢流,六一擅之。千年巴蜀,实繁其齿;但言眉山,自属苏氏。”这篇铭文是针对好事者担心阳和泉归为张氏而作,意思是阳和岭本就是张家祖墓所在,先辈遗留下来的风尚和功业与山水一样久远,就像说眉山自然是属于苏氏,阳和泉原本就是张氏家族的。本来属于张氏家族的阳和泉尚可作文记之,在儒家知识分子看来属于正统的明朝,被满清政权取代,却不可说也。
张岱不仅精于鉴水,还精于以好水制好茶,研制了一道兰雪茶。皆因张岱的家乡原先有一种名茶,叫作“日铸雪芽”,此茶在宋代的时候就被选为贡品,有“越州日铸茶,江南第一”的美誉。可惜的是那些年京城里流行的却不是雪芽茶式,而是安徽的松萝茶。松萝茶因制法先进,在市场上迅速崛起,把“江南第一”的日铸雪芽压下去了。张岱不甘日铸雪芽茶的没落,就想要改革雪芽茶的制作工艺。
具体制式如何改革呢?“扚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一如松萝。”制茶都按照松萝茶的工艺来,泡茶则有讲究,“他泉瀹之,香气不出,煮禊泉,投以小罐,则香太浓郁”,张岱想到的办法是用茉莉花的清香去中和茶香的浓郁,“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以旋滚汤冲泻之,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这几句写茶色如山川美景一般,沁人心脾。“取清妃白,倾向素瓷,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颜色这么素雅淡绿的茶,自然要用素瓷,倒进白瓷杯里的那一瞬间,极具艺术美,如上百株立在水中的素兰与雪涛一同倾泻而下。
张岱故居绍兴快园遗址,位于现今绍兴饭店内。资料图片
这样制出的茶,张岱取名为兰雪茶,区别于旧制式的雪芽茶,因为“雪芽得其色矣,未得其气,余戏呼之‘兰雪’”。过去的雪芽茶只有很好的色泽,而没有这种新制茶的香气,所以张岱戏称新茶为兰雪茶,兼具色泽与清香之气。
兰雪茶一经制出,四五年间就风靡市场,时人皆以饮兰雪茶为趣,张岱为之很是得意,“越之好事者不食松萝,止食兰雪”。张岱以一己之力研制出了流行一时的兰雪茶,“带货”能力不可谓不强。可惜在当时已经风雨飘摇的明末,张岱终究难以只做个煮茶闲人。遭遇家国巨变,张岱晚年布衣粗食,瓦罐捧水,当是心怀忏悔,怀念着当年的那杯兰雪茶。兰雪茶不可再得,旧时欢歌亦不可得,旧朝故国更是只能梦里相忆也。多少旧事,多少人间风物,既不可再得,不如且提笔记之。
《蟹会》就是张岱忆旧日风物的一则。张岱与亲友好结社,如诗社,定期聚会,就题咏诗,有如《红楼梦》中海棠诗社。张岱最喜欢的还是蟹会了,人间至鲜不过螃蟹,“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为蚶、为河蟹”。到了金秋十月,正是吃河蟹的季节,“河蟹至十月与稻粱俱肥”。一个“肥”字极为传神,让人不禁想象河蟹的肥美饱满,“壳如盘大,坟起,而紫螯巨如拳,小脚肉出,油油如螾蜒”,“掀其壳,膏腻堆积,如玉脂珀屑,团结不散,甘腴虽八珍不及”,八珍的甘腴都比不上白玉琥珀般的蟹膏这般鲜甜可口。“一到十月,余与友人兄弟辈立蟹会”,绍兴的十月已有些微凉意,螃蟹性寒,所以“期于午后至”。吃螃蟹也有讲究,“煮蟹食之,人六只,恐冷腥,迭番煮之”。吃螃蟹自然也要风雅,佐食也很讲究,“从以肥腊鸭、牛乳酪”。腊鸭肥美别有风味,牛乳酪则是张岱自创的一道甜品,他对此很得意。这道牛乳酪的食谱,张岱专门写了一篇《牛乳酪》,也收在《陶庵梦忆》中。佐螃蟹的佳肴也很讲究,“醉蚶如琥珀,以鸭汁煮白菜如玉版”,“果瓜以谢橘、以风栗、以风菱。饮以玉壶冰,蔬以兵坑笋,饭以新余杭白,漱以兰雪茶”。
所有种种,“由今思之,真如天厨仙供,酒醉饭饱,惭愧惭愧”,曾经的种种豪奢快意生活,如今想来,都已恍若隔世。“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人间的一切繁华享受、精致去处,年少的张岱都曾一一游历其间。然而明亡后,曾经的豪奢已是如梦如幻,遥不可追,而今只道“惭愧惭愧”,余者种种,无可言说。张岱究竟在惭愧什么呢?也许是对曾经享乐而不以为惜的忏悔,也许是对家国之憾的无限遗恨,其中况味,只有张岱自知了。
繁华成空,恍如隔世
康熙二年(1663年),六十七岁的张岱作诗怀念往昔繁华:“余生钟鼎家,向不知稼穑。奴仆数十人,殷勤侍我侧。喜则各欣然,怒则长戚戚。”张岱的怀念是平淡而真切的,仿佛说的是他人之事,对于时下的困顿已坦然接受。可见张岱一生赤诚,为纨绔子弟时奢华靡丽,晚年布衣蔬食,耕种为家,亦是恬淡处之,对待命运从来都是怡然自得,尽情尽兴的。想来张岱和李白、苏轼是一样的,世事变幻都曾见过,经历过,眉间笔端,未曾染风霜,始终有一种近乎孩童的赤诚。
中原板荡,遭逢兵戈涂炭的江南败落下去,昔日的歌舞燕乐地,今日废为荒榛野砾。眼前既无可述之事,不如追忆往昔,让往事重现文字中,而哀思之情,亦寄于其中。《陶庵梦忆》开篇《钟山》写大明皇帝的陵寝殿宇华丽,祭祀仪式肃穆,“孝陵玉石二百八十二年,今岁清明,乃遂不得一盂麦饭,思之猿咽”。如今的皇陵竟不得一盂麦饭来祭祀,张岱不禁恸哭。今昔对比,怎不让人伤怀。
又有《日月湖》一篇,忆宁波日湖、月湖的小巧可爱,当年清明盛况,游船如织,“桃柳烂漫,游人席地坐,亦饮亦歌,声存西湖一曲”。看似寻常道来的笔墨文字,深谙却是沉重哀伤。所记事情都是前朝旧事了,所记之湖为日湖与月湖,日月合为明,对明朝的哀思悼亡,故园故国之思,都在其中,不言而自明。张岱在《日月湖》中写道:“湖中栉比皆士夫园亭,台榭倾圮,而松石苍老。石上凌霄藤有斗大者,率百年以上物也。四明缙绅,田宅及其子,园亭及其身。平泉木石,多暮楚朝秦,故园亭亦聊且为之,如传舍衙署焉。”明写士大夫所建园亭苍老,园中石头上的凌霄藤都已历经百年,长如斗大,对官宦人家而言,天地宅院可以传给儿子,而园林亭台非常显著地体现园林主人的个人审美意趣,往往就主人这一代了,反复易主,待之如驿站、衙门一般,随意建造,哪里还能看见当日主人之精巧心思。其中遗憾哀思,让人不由得起明清之悲,这也是张岱的隐晦表达,不见一字,而行诸文字,明亡后士大夫读书人,尤其是被清兵肆虐最严重的江南的知识分子无所归止的心境都见于其中。
张岱的一篇雪景文字《湖心亭看雪》,尤能见出张岱于明王朝风雨飘摇之际的忧思之重,此篇亦可见张岱典型的语言风格,凝练雅致,简洁空灵。张岱另有《龙山雪》一篇写雪夜与众伶人为乐之快意。天启六年(1626年)十二月,大雪下了三尺多深,晚上雪停天晴,张岱赏雪之兴起,携自家戏班五伶人随他上城隍庙山门,坐观雪景,见山门雪景奇特,“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这几句白描真是美极了,群山之上,白雪皑皑,雪色耀眼,连月光都显得暗淡了,因为月亮发不出光,只有一片呆白的雪光。这里“呆白”一词用得极妙,显出万野寂静,明月无光,天地之间只有雪色动人。
不同于《龙山雪》携众伶人一起观雪取乐,乘兴而去,尽兴而归,《湖心亭看雪》是张岱于天地之间孑然一人,孤身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个“绝”字,显出天地的辽阔孤寂。“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时候湖上雪景,可谓天地间绝色也,“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天与山,天与水,天光湖色间,一片洁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上的影子,远远地看着,只有一道长堤的那一点痕迹,湖心亭的那一点印子,和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一看,竟然有两人在那里对坐饮酒,他们见到还有人来很是高兴,拉着一起饮酒。“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舟子不禁感慨:“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会在寒天大雪日往湖中赏雪者,不可不谓痴也,而且是天地间痴且孤寂者。这孤寂并非简单的个人之孤寂,当时的张岱怀着深切的家国隐忧登亭看雪,无处排遣的孤寂感弥散在天地间,个人的孤寂无处可遣,而家国命运又当往何处去?思及此篇作于明亡后,而写的是崇祯五年之事,其中所蕴故国之思,潜于文字之下;人世渺茫之慨,也都融在冷寂一片的雪景当中了。
张岱笔触灵思流动,好友祁彪佳形容他的文风是空灵晶莹。《湖心亭看雪》纯白描笔法,有如水墨山水画一般,独具风格,显出张岱清雅简净之文风,凛冽清冷之气,溢出笔端。
琅嬛福地,且作归处
张岱在《自为墓志铭》中用近乎游戏的笔墨,自嘲自贬:“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之为败子,为废物,为顽民,为钝秀才,为瞌睡汉,为死老魅也已矣。”简言之,此生已废,一事无成。这当然不是事实。张岱一生,以著史为志业,所作《史阙》求补史之不足,所著《石匮书》存明史,总结明亡教训,文章亦是大家;《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等,作于著史立说之余,均为传世名作。
为何张岱如此自嘲至尘埃呢?盖因明亡,在时代巨变前,个人的生死、荣辱皆是虚空,已无所归止,所有人间过往,都成旧事,张岱才如此悲慨良深,“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张岱甚至一度有过以身殉国的想法,因史书未成,而苟活于世。
赵园先生在《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一书中评价说,以自虐式的苦行和自我戕害来保存志节是明遗民的普遍的生存方式。在张岱这往日的贵公子身上也可见这种刻意为之的苦节行为,谢绝世事,破布麻衣,披发入山,以对抗清廷强制要求的剃发续辫,留头又留发,以明心志。张岱一介白衣,明时未曾入仕,明亡之际奔走抗清,为此家财遭劫掠一空而不悔。
顺治六年(1649年),张岱重返家乡。回去后,家园已非,家产田地,皆为他人所有。贫困守节的张岱只好去假想自己的琅嬛福地。所谓琅嬛福地,即神仙洞府的意思。张岱曾费尽心血建造梅花书屋作为自己的读书自得之地,终不复存,琅嬛福地这样一处胜地庭院是身处陋室的晚年张岱在想象中为之。只能于想象中找寻的,又岂止琅嬛福地?
“陶庵梦有夙因,常梦至一石厂,峥窅岩岪,前有急湍洄溪,水落如雪,松石奇古,杂以名花。”神仙洞府周围山石险峻,洞穴幽深,溪流湍急回转,溪边松石高奇简古。这样的地方自然是读书好去处,“梦坐其中,童子进茗果,积书满架”。因为闲来无事,总是做此梦,所以张岱“醒后伫思,欲得一胜地仿佛为之”。这样的好地方去哪寻觅呢,“郊外有一小山,石骨棱砺,上多筠篁,偃伏园内”。张岱尽情想象如何造这座园子,“余欲造厂,堂东西向,前后轩之,后磥一石坪,植黄山松数棵,奇石峡之。堂前树娑罗二,资其清樾”。这里应该建造一幢大厦,厅堂东西向,前后再造轩,屋后平整出一片石坪,种上几棵黄山松,再用奇石造出山峡的样子。大堂前种两棵娑罗树,树荫遮阳,显得堂屋更清爽。“左附虚室,坐对山麓,磴磴齿齿,划裂如试剑,匾曰‘一丘’。右踞厂阁三间,前临大沼,秋水明瑟,深柳读书,匾曰‘一壑’。”一丘一壑,见主人雅趣。
庭院周围的环境也是极好的,“缘山以北,精舍小房,绌屈蜿蜒,有古木,有层崖,有小涧,有幽篁,节节有致”。“山尽有佳穴,造生圹,俟陶庵蜕焉,碑曰‘呜呼有明陶庵张长公之圹’。”这么好景致的地方,张岱把自己的死后居所也安排好了,这里风水极好,有山有河,“大沼阔十亩许,沼外小河三四折,可纳舟入沼。河两崖皆高阜,可植果木,以橘、以梅、以梨、以枣,枸菊围之。山顶可亭”。“山之西鄙,有腴田二十亩,可秫可秔。门临大河,小楼翼之,可看炉峰、敬亭诸山。楼下门之,匾曰‘琅嬛福地’。”“缘河北走,有石桥极古朴,上有灌木,可坐、可风、可月。”
张岱想象中建造的这座似《红楼梦》里大观园一样曲水流觞、亭台楼阁的园林是如此让人神往,连自己身后事皆作了圆满安排。
但琅嬛福地终究不可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张岱追思往日,内心痛苦遗恨,感慨忏悔之深,如泣血之啼。夜半梦回,往昔繁华靡丽,隔着山河岁月,真如梦境一般缥缈难寻,又如梦境一般真切动人。《陶庵梦忆》成书,原是无意为之,亦不用力,全在著史之余,回望世事,感慨系之,性情所结,皆落笔端,文字自然流出。在怀念与忏悔之间,以旧事旧物聊遣悲怀。因为物事的细微真切,使得故国之思、易代之痛、世事渺茫之感而有了质实的附丽。以闲适遣悲怀,或者也可以说仍是古代文人旧习吧。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08日 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知识点精讲
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易读错的字
善哉(zāi)琴弦(xián)玉轴(zhóu)曝晒(pù)拊掌(fǔ)抽搐(chù)
荒谬(miù)奴婢(nú bì)乐曲(yuè qǔ)幽静(yōu)恬静(tián)
一缕(lǚ)入场券(quàn)盲人(máng)纯熟(chún)霎时(shà)
陶醉(zuì)驰骋(chěnɡ)尴尬(ɡānɡà)虚拟(nǐ)绱鞋底(shànɡ)
戛然而止(jiá)胳膊(gē bo)凸显(tū)
易写错的字
善哉 巍峨 曝晒 荒谬 奴婢 莱茵河 微弱 琴键
汹涌 粼粼 陶醉 尴尬 驰骋 入场券 戛然 气概
多音字
曝 pù(曝晒) 轴 zhóu (画轴) 数 shǔ(数落) 省shěng(省略)
bào(曝光) zhòu (压轴) shù(数学) xǐng(反省)
形近字
哉—栽 弦—舷 轴—柚 曝—瀑 谱—普 莱—菜 纯—吨
键—健 缕—屡 陶—淘
近义词
巍峨—高峻 荒谬—荒唐 著名—有名 幽静—宁静 纯熟—熟练
恬静—安静 陶醉—沉醉 显现—展现 虚拟—虚构 尴尬—窘态
反义词
幽静—喧闹 纯熟—生疏 微弱—强烈 汹涌—平静 虚拟—真实
重点词语
断断续续 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波涛汹涌 无穷无尽 约定俗成
风雨不透 不可开交 戛然而止 英雄气概
词语搭配
【形容词】
(著名)的乐曲 (幽静)的小路 (微弱)的烛光 (清幽)的月光
(微波粼粼)的海面 (雪亮)的浪花 (恬静)的脸上
(大大)的眼睛 (波涛汹涌)的大海 (美妙)的琴声
(小小)的马鞭 (优美)的姿态 (虚拟)的马鞭 (虚拟)的道具
(约定俗成)的方法 (紧张)的铜锣鼓声 (必胜)的信心
【副词】
(激动)地说 (静静)地听着
常考句型
【比喻句】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比喻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比喻句】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排比句】同事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俗语】一动不如一静。
【反问句】这,哪里还是戏剧?
【排比句】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课文重点梳理
1. 《伯牙鼓琴》通过描写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锺子期的动人故事,表现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2. 《书戴嵩画牛》写了杜处士曝晒自己珍爱的《斗牛图》,遭到牧童的拍手大笑的故事,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3.《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爱,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4.《京剧趣谈》一文给我们具体介绍了京剧中的马鞭与亮相两种有趣的艺术形式,它们各具奇妙的艺术特色,让我们领略到京剧的艺术魅力。
二、课外积累
谦辞积累
初次见面说(久仰) 好久不见说(久违)
请人勿送说(留步) 向人祝贺说(恭喜)
请人批评说(指教) 请人指点说(赐教)
请人帮忙说(劳驾) 求人方便说(借光)
等候客人说(恭候) 客人来到说(光临)
陪伴朋友说(奉陪) 中途先走说(失陪)
看望别人说(拜访) 与人分别说(告辞)
赞人见解说(高见) 托人办事用(拜托)
请人解答用(请教) 归还原物说(奉还)
欢迎购买说(光顾) 对方来信用(惠书)
赠送作品用(斧正) 老人年龄用(高寿)
称人家庭用(府上) 道已之家用(寒舍)
请人原谅说(抱歉) 祝人健康说(保重)
请人勿送说(留步) 未及迎接说(失礼)
请人接受说(笑纳) 请人让路说(借光)
三、单元汇总专练
选择题
1.下面对《鲁山山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A.颔联中的“好峰”,“峰”即是指“千山高复低”,“好”则包含了诗人的美感。
B.颈联两句描写了“山行”所见静景,衬托了环境的幽静。
C.尾联前一句设疑,后一句答疑,以“一声鸡”表明云外有人家。
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山行时轻松愉快、闲适自得的思想感情。
2.京剧舞台上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 )
A.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无法驰骋的问题;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不好控制的问题。
B.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无法鲜明地显现出来的问题。
C.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3.“京剧是我国人民 的一种传统艺术,演员要具备 四项基本功,演唱、念白讲究 ,令人回味。”填入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喜闻乐见、唱念做打、活灵活现 B.粉墨登场、唱念做打、活灵活现
C.喜闻乐见、唱念做打、字正腔圆 D.粉墨登场、生旦净丑、字正腔圆
4.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驰骋(chěn) 尴(gān)尬(gà) B.彻(chè)底 抡(lūn)圆 C.奴(nú)仆(pú) 戛(gá)然而止
5.( )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 )
A.跑龙套 B.打圆场 C.唱白脸 D.对台戏
6.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句话在文中具体指的是( )
A.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B.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
综合性学习
7.某校10班举行了“家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列材料,请简要说说什么是“家风”。
材料一:央视推出了“家风是什么”的系列报道。篮球明星姚明说,小时候曾因撒谎被家人揍过,他对家风的最深体会是两个字:诚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家风好代表这家人的人品好。我们家的家风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文化、与人为善。”
材料二:三国时期就有《诫子书》,南北朝时期有《颜氏家训》,清代有《曾国藩家书》,现代有《傅雷家书》,家风己成为中国家庭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
材料三: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书戴嵩画牛
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拊掌大笑曰( )
(2)今乃掉尾而斗( )
(3)谬矣( )
(4)处士笑而然之(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2)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10.面对牧童的质疑,杜处士“笑而然之”。你觉得杜处士为什么笑?
11.戴嵩画《牛》时犯了什么错误?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2.本文选自的《吕氏春秋》,又称 ________,是先秦 _____家的代表著作。
13.解释下列加点字。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 伯牙破琴绝弦(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15.“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根据文章内容,子期之所以能成为伯牙的“知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乙)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6.(1)甲诗和乙文的作者都是__________代的文学家__________(人名)。
(2)默写(甲)中空缺的诗句_____________。
17.解释加点的词语:
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__________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锦囊玉轴:__________
19.作者想用乙文告诉大家的道理是:__________
20.以下选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甲诗标题和乙文标题中的“书”字都是“写,记”的意思。
B.甲诗中的“跳珠”和“入”字都生动表现了雨点飞溅的画面。
C.乙文的“处士”“笑而然之”表现了他因被牧童批评后的恼怒。
D.作者擅长生动描写,甲诗的景物和乙文的人物情态都跃然纸上。
(二)
【甲】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选自《伯牙鼓琴》)
【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志:___________
②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足:____________
③子可去 去:___________
④贼既至 既:____________
22.与甲文典故相关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这个成语比喻:____________。如果让你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乙文中的荀巨伯,你会用:__________________。
23.甲乙两文故事分别给你怎样的启发?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口袋里的父爱
李静
①母亲去世了,留下什么都不会做的父亲,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
②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饭她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抹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是老了。
③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父亲说想去看她,可找不到她的家。她的心里酸酸的,马上把父亲带回了家。
④送父亲回家时,父亲塞给她几百元钱。父亲以前经常背着母亲给她钱,那会儿她刚生完孩子,经济情况不好,父亲总是把背着母亲攒的钱拿出来贴补她。现在条件好了,她不再要父亲的钱了,可父亲还是会给她。她就把父亲给的钱存起来,再找个借口还给父亲。
⑤那天,她要去看父亲,还没出发就接到电话,没想到这一次见到父亲竟是在派出所里。父亲去买她最爱吃的点心,又迷路了,是出租车司机报的警。她和哥哥商量,带父亲做了体检,没想到父亲竟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
⑥哥哥出差了,她怕自己照顾不过来,为了避免父亲再次“离家出走”,她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请了护工照看着。起初,父亲的情况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去上班,父亲会告诉她小心开车,坏的时候父亲根本不知道她是谁。后来发病的时候越来越多,父亲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
⑦那天,她的车限号,她打车去上班,该付钱时发现钱包忘带了。她下意识地翻口袋,其实她口袋里是从来不放钱的。她只是想碰碰运气,没想到竟从里面摸到了100元钱。
⑧付了车费,她开始琢磨自己是什么时候把钱放进口袋的。想了几种可能,又都被她否定了。她突然想是不是儿子干的,拿了自己或丈夫的钱,匆忙中错放进了她的口袋。想到这儿,她倒吸了一口凉气。回到家,她板起脸质问儿子,儿子矢口否认,她打算等丈夫回来让他和儿子认真谈一次。
⑨晚上,儿子去洗手间,还没到门口就返了回来,拉着她往外走。站在卧室门口,她看到进门处的衣帽架前有父亲的身影。她悄悄凑过去,还没张口,就看到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地说:“放好,别让你妈知道……”父亲佝偻的身影在她眼前逐渐变得模糊。那一刻她才知道,纵使父亲不再记得她是谁,但父亲对她的爱却从未停止。
24.概括文章主要写了关于父亲的哪几件事。
25.请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父亲佝偻的身影在她眼前逐渐变得模糊。
26.文章第(5)段作者为什么要写父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症?联系全文分析其作用。
27.题目《口袋里的父爱》有哪些含义?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B.颈联写看到熊在树上嬉戏,鹿在溪边饮水,这是动景,它们没有受到惊扰,表明四周非常寂静。选项“所见静景”的表述不正确。
故选B。
2.A
【详解】依据文章第1段“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骋的。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可知,京剧舞台上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无法驰骋的问题;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不好控制”的问题。故选A。
3.C
【详解】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艺术,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京剧艺术比其它剧种更突出了戏曲集中、概括和夸张的特点,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完整体系和统一风格,在舞台表演上富于鲜明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演唱和念白一般讲究字正腔圆。据此,答案为C。
4.B
【详解】A.驰骋(chěn)——(chěng)
C.戛然而止(gá)——(jiá);
故选B。
5.C
【详解】生活中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唱白脸”比喻在矛盾和争斗中充当强硬、蛮横的角色。平时人们说“他们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其中,“唱白脸”的意思是充当反面角色。故选C。
6.A
【详解】依据文章中的“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可知,“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句话在文中具体指的是“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故选A。
7.家风就是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把做人处事之道、读书之道等潜移默化地传给孩子。
【详解】首先要从三个材料中筛选出几个有关“家风”的重要信息。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或几条最主要的信息。如材料一的信息可概括为做人处事之道(诚实、与人为善);材料二的信息可概括为读书之道;材料一的信息可概括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家族代代相传)。将这三个方面稍加整合,即为答案。
8. 拍手 摆动,摇 错误 认为……对 9.(1)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常常把它随身携带。(2)牛争斗时,力全在牛角,牛尾紧紧地抽缩在两条大腿的中间。 10.杜处士的“笑”既有牧童指出《斗牛图》中的谬误之后化解尴尬的意味,也包含了对牧童的赞许。 11.戴嵩画的牛是甩着尾巴在相斗,生活中牛相斗时是两条后腿夹着尾巴的,可见戴嵩观察不仔细,画斗牛的时候想当然了。
【解析】8.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理解。
(1)句意为:拍手大笑说。拊掌:拍手。
(2)句意为: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掉:摆动,摇。
(3)句意为:画错了。谬:错误。
(4)句意为: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然:认为……对。
9.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重点词语:
(1)囊,袋子,此处指画套,用彩锦做装画的袋子,用玉石做卷画的轴子;自随,随身携带。
(2)牛斗,牛互相争斗;力在角,力量用在角上;搐,抽搐,这里指用力夹或收;股,大腿。
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杜处的笑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杜处士“笑而然之”,是因为杜处士认为牧童指出的错误是对的,所以杜处士用笑给予牧童肯定;另一方是因自己而“笑”,面对牧童当面指出的错误,他没有生气,反而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以笑容化解自己的尴尬。
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文章“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一句可知,戴嵩画的牛在争斗时是甩着尾巴的,与实际生活中争斗的牛,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之间不相符。之所以他会犯这种错误,是因为他没有认真的观察生活,所以才会出现这种错误。
【点睛】参考译文:
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牛》一幅,他特别喜爱,用锦囊盛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
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农民,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
12. 《吕览》 杂 13. 心志,情志 断 14.琴弹得好啊!(琴声)像流水一样浩荡。 15.能够真正欣赏伯牙的音乐,能了解伯牙,与其志同道合。
【解析】1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
13.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解释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
句意为:伯牙在弹琴时心志在高山。志:心志,情志。
句意为:伯牙摔琴断弦。绝:断。
1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鼓,弹奏;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若,像……一样。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可知,伯牙在弹琴时想着高山、流水,锺子期都能听得出来,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表明了锺子期了解伯牙,能真正听得懂伯牙的音乐,与其志同道合。
【点睛】参考译文: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16. 宋 苏轼 白雨跳珠乱入船 17. 比喻像打翻的墨水一样 喜欢(喜爱,爱好,喜好) 18.用锦缎作画囊,用玉石作画轴。 19.艺术源于生活。(实践出真知) 20.C
【解析】16.(1)此题考查古诗文的文学常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宋代的苏轼,他六月二十七日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首绝句,这是第一首。
《书戴嵩画牛》是宋代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先写杜处士爱好书画,尤为珍惜戴嵩所作《斗牛图》一轴,然后在此基础上突出一个牧童拊掌大笑斗牛画的情景,最后以古语结束全篇。据此可作答。
(2)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珠。
1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翻墨:比喻像打翻的墨水一样;
(2)句意: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好:喜欢,爱好。
18.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锦(名词作状语,用锦缎)”“玉(名词作状语,用玉石)”是此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19.此题考查阅读启示。
乙文主要写了杜处士对画作的喜爱,但正是他所爱的名家画作,却被一个牧童指出了错误。牧童很熟悉牛的习性,知道斗牛的尾巴应该是夹在两腿之间的,说明画者没有去细致地观察事物,完全凭自己的想象来创造。由此可知,这篇文章意在告诉我们,艺术创作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实践出真知。
20.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C.“处士笑而然之”的意思是: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处士认为牧童说得对,这句话是他对牧童生活经验的赞赏,并非表现“因被牧童批评后的恼怒”;
故选C。
【点睛】(甲)参考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乙)参考译文:
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一幅斗牛图,他特别喜爱,用锦囊盛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
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争斗的牛呀!牛在争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翘着尾巴争斗,错了。”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男奴,织布应当去问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
21. 心志、情志 值得 离开 已经 22. 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或知音(或比喻乐曲高妙) 义薄云天(或舍生取义、情深义重、高义薄云、两肋插刀、生死之交等) 23.甲文要想成为真正的朋友,就要互相欣赏、志趣相投,这样才能成为知己;乙文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讲义气,朋友有难,要奋不顾身,生死与共。
【解析】21.本题考查重点词语。
①句意: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泰山。志:心志、情志。
②句意: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足:值得。
③句意:你赶紧离开。去:离开。
④句意:这时匈奴已经到了。既:已经。
22.本题考查成语典故及人物形象。
甲文写的是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若泰山”和“汤汤乎若流水”。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钟子期患病死了,伯牙心里非常悲伤,他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断了,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故有高山流水之曲。所以与甲文典故相关的一个成语是:高山流水,用来比喻知己或知音(或比喻乐曲高妙)。
乙文中的荀巨伯不肯舍弃病重的朋友而去,并且愿意牺牲自己保全朋友。由此可以看出他诗歌义薄云天(舍生取义、情深义重)的人。
2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甲]伯牙喜欢弹琴,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不管伯牙弹奏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钟子期死后,伯牙绝弦,终生不再弹琴,这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伯牙鼓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己难寻,知音难觅,要想成为真正的朋友,就要互相欣赏、志趣相投,这样才能成为知己。
[乙]荀巨伯大老远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却遇上了战乱,荀巨伯不肯舍朋友而去,并且愿意牺牲自己保全朋友,匈奴背感动,撤兵离开,他的义举使得全郡得以保全,赞扬了荀巨伯重视友情、先人后己、舍生取义的品质,也由此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讲义气,朋友有难,要奋不顾身,生死与共。
【点睛】译文:
[甲]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琴弹得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又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乙]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赶上匈奴攻打城池。朋友对巨伯说:“我如今可能就要死去了,你赶紧离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这时匈奴已经到了,问荀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城中?”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匈奴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整个郡县都因此得到保全。
24.(1)父亲不想麻烦女儿,拒绝照顾;(2)健忘的父亲打电话问刚一起吃饭的女儿什么时候来看他;(3)父亲来找女儿,结果迷路了:(4)父亲为女儿买点心,又迷路了;(5)父亲偷偷地在女儿口袋里放了100元钱。 25.运用神态描写,“恂偻”一词,刻画了父亲的年迈老弱形象,“眼前逐渐变得模糊”,通过写泪水模糊了视线,女儿被父亲的爱感动,赞美了父亲无私而深沉的爱。 26..结构上的作用:照应前文,解释之前父亲多次迷路的原因。内容上的作用:通过写父亲虽然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很多事情记不起来了,但他依旧记得往女儿口袋里偷偷放钱,依旧记得对女儿深沉的父爱。赞美了父亲的神奇、伟大与无私。 27.表层含义:口袋里的父爱,指的是藏在女儿口袋里,正好为她救急用的父亲给的100元钱,钱是父亲朴素的爱的承载。深层含义:口袋是衣服的一部分,喻示着放在衣服口袋里的父爱,随身携带,无处不在。
【解析】24.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虽然不知道女儿的家,却坚持去看她;患病的父亲不忘给女儿买最爱吃的点心,结果迷路;给女儿的口袋里经常塞钱,贴补家用。
25.考查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父亲佝偻的身影在她眼前逐渐变得模糊”中的“佝偻”:脊背向前弯曲。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了父亲的年迈老弱形象,表达了女儿对父亲的心疼、女儿的愧疚与自责。
26.题干要求答出写父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症的原因。这是第5段的主要内容。所以这也得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中间,所以在结构上就有照应前文,解释之前父亲多次迷路的原因的作用。在内容上,父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症但他依旧记得往女儿口袋里偷偷放钱。由此突出了父亲的神奇、伟大与无私这一文章的主题。
27.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要把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联系起来,二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某种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某种感情。文章以“口袋里的父亲”为题目,为文章设下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体现了父爱的含蓄、深沉。同时“口袋里的父爱”具有双层含意。表层含义指的是藏在女儿口袋里的父亲给的100元钱。深层含义寄寓着放在衣服口袋里的无处不在的父爱。
【点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含意的分析注意从表层和深层的角度进行分析,表层含意注意结合小说的情节作答,深层含意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作答
一加12深度体验:一款没有Pro,却全面超越Pro的不将就旗舰
这段时间,一加 12 应该是大家最期待的骁龙 8 Gen3 旗舰机了。毕竟在一加 12 正式发布之前,一加已经预热新机将首发搭载多项非常“惊人”的技术。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今年一加品牌迎来了自己的十周年,一加 12 作为“十年旗舰超越之作”,自然要拿出过硬的产品实力。而一加对这台手机的定位也是非常之高,尽管没有“Pro”,却在配置上超越了很多 Pro 版机型。
那么这款备受瞩目的骁龙 8 Gen 3 手机是否值得等待?
一加 12 已经来到了IT之家评测室,现在IT之家为大家带来这款新机的上手体验。
一、外观设计篇一加 12 依旧延续了一加 11 的整体设计语言,其实从一加 10 开始,就能感受到一加在塑造这种有传承的家族式设计,这种设计的好处自然不用多说,最显著的,便是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台“Designed By OnePlus”的产品。
当然,尽管一脉相承的设计语言,但其实一加 12 在细节上仍有相当多的变化 ——
比如这套来自高奢腕表工艺打造镜头模组,官方称之为从“时间”中汲取灵感,升级的「TIME Design」设计。
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一加 12 的镜头模组内部“借鉴”了大量的高级腕表设计,比如星空表盘,斑驳的星星点点在表盘上时隐时现,镜头模组的内圈上还有细腻的「时间刻度」,最外圈则是高光工艺的“表圈”。
这些细节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高级腕表,当你拿到手机之后,总是会忍不住在镜头模组上多看几眼。
一加 12 这次在镜头模组之上覆盖了一整块玻璃,被称之为“表镜”,下方是四颗秩序排列的摄像头、传感器,尽管看起来它们互相独立,且略凸起,但由于“表镜”的存在,摸起来则是完整的一体。
这种设计的好处,一方面是观感更加高级,就像是传统高端腕表一样 —— 表镜之下有用于显示日历、星期、或计分的功能小表盘。
另一方面也更加实用,由于表镜的存在,镜头之间也不会积灰。
配色上,一加 12 提供了「留白」、「苍绿」和「岩黑」三种配色,IT之家拿到的「苍绿」配色,色调偏中冷,灰度略高一些,令人联想到苍山的绿色,这种色彩看起来非常沉稳且具有质感,但并不显得过于突兀或刺眼。
在工艺上,「苍绿」采用了新一代叠翠玻璃工艺打造,表面有类似大理石的自然纹理,AG 磨砂的阻尼感要比想象中更大一些,但依旧丝滑。
细节设计上,一加 12 保留了极具特色的「三段式开关设计」,金属中框采用了与后盖同色的高光设计。
一加 12 的三围尺寸为 164.3*75.8*9.15mm,重量约 220g,比上一代略厚重,但手感依然保持得不错,特别是考虑到内部塞进了 5400mAh 的大电池,还有潜望镜这一系列的豪华配置,笔者觉得完全可以接受。
二、屏幕篇来到正面。
这一次,一加 12 搭载了号称屏幕的珠穆朗玛峰的“最强 2K 东方屏”。也正是这块联合京东方打造的“东方屏”,率先拉开了一加 12 预热的帷幕。
据官方描述,一加 12 东方屏拥有 6 大突破,9 大世界第一和 12 大全球首发,并在显示、护眼、亮度、寿命、LTPO 五项对用户体验最为重要的维度全面突破。
具体来看,其采用了 2K+ 3216 *1440 分辨率,510 ppi,峰值亮度超过了 3000nit,全局激发亮度 1600nit,DCI-P3 100% 色域、JNCD 均值 0.35,支持原生 10-bit,HDR 10 + 认证,支持杜比视界。
一加 12 搭载「自研画质引擎」,匹配 OPPO 第一代显示芯片 Display P1 与「高精像素级校准算法」,实现了行业首个单像素独立校准,拥有 912 万次像素级校准,显示效果无颗粒、更纯净。
在护眼层面,一加 12 上首次发布了「明眸护眼」技术,实现了「3 EM Pulse+1 EMPulse 类 DC 调光」与「2160Hz 高频 PWM 调光」极大改善了屏幕频闪问题。且获得了莱茵最高等级的智能护眼 3.0 认证、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权威认证。
这一系列的软硬件优势,也让一加 12 的屏幕刷新了 DisplayMate A+ 18 项纪录,成为国产首个 DisplayMate A+ 2K 屏。
从参数来看,一加 12 这块屏幕的清晰度、色准、通透度、色偏、显示舒适性、亮度均匀性等方面,均达到了行业顶级的水准,别的不说,光这个标配的 2K 分辨率,就能秒杀同级别不少产品,毕竟 2K 屏是很多产品超大杯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也是小小感慨一下,一加 12 的这块“东方屏”,很容易让人想起了当年一加 7 Pro 全球首发 90Hz 2K+ 流体屏时的震撼和惊喜。
三、影像体验篇拉开一加 12 预热第二篇章的,则是影像。
在 11 月 9 日的 OPPO 影像战略沟通暨巴黎影展一加 12 深圳分会场活动上,一加宣布一加 12 成为一加首款完整搭载 「新一代超光影影像系统」的旗舰产品。
具体来看,一加 12 的主摄为 LYT-808 传感器,5000 万像素,1/1.4,f / 1.6,OIS 光学防抖 + 悬浮棱镜防抖。官方表示,LYT-808 是仅次于索尼一英寸的最强旗舰传感器。
超光影潜望长焦为 6400 万的 OV64B,1/2 英寸,f / 2.6,官方号称是“同档最强潜望长焦”,支持 20cm 最近对焦距离,3 倍光学无损变焦、6 倍光学变焦,最高支持 120 倍数字变焦。
超广角则是 IMX581,与上一代规格一致,4800 万像素,f / 2.2,114° 超广角 。
这三颗镜头,完美覆盖了 14mm-140mm 全焦段。
在算法上,一加 12 的影像能力由 Find 影像团队倾力打造,光学与算法双重发力,支持超光影 ProXDR 显示、哈苏人像,让用户可以随手拍出细节清晰、色彩生动、光影自然的图片。
来看样张表现:得益于这颗潜望长焦镜头的加入,使得这一代一加 12 的超长焦拍摄能力大幅提升,再加上 Find 系列下方的旗舰算法,一加 12 的影像力表现堪比 Find 系列。
除了长焦拍摄能力的跃升之外,一加 12 这次人像拍摄也有了十足的 Find 味道,提供了哈苏 23mm、46mm 以及 70mm 三颗经典人像镜头,搭配同款的 Find 算法,一加 12 能够轻松捕捉到清晰、自然的哈苏人像照片,人像表现立体感强,细节清晰,也少有算法的痕迹。
四、性能实测篇一加 12 搭载第三代骁龙 8 移动平台 + 满血版 LPDDR5X + UFS 4.0 旗舰性能组合,标准旗舰三件套。
简单介绍一下骁龙 8 Gen 3 :
台积电的 4nm 工艺。
CPU 核心上采用了 1+5+2 的架构,包括一个主频为 3.3GHz 的 Cortex-X4 超大核,5 个 Cortex-A720 性能核,其中这五个大核中包括 3 个主频为 3.2GHz 的核心和 2 个主频为 3.0GHz 的核心,此外还有 2 个主频为 2.3GHz 的 Cortex-A520 能效核心,CPU 整体性能提升了 30%,能效提升了 20%。
GPU 方面则为 Adreno 750,官方宣称性能提升 25%,能效提升 25%。
骁龙 8 Gen 3 之外,这次一加 12 全系 12GB 起步,并且提供最高 24GB + 1TB 的配置组合。
老规矩,直接跑分测试。
安兔兔(v10.1.6):
在常温环境下的测试(室温 20°C 左右),一加 12 拿下了 2184612 分,其中 CPU 得到了 50 + 万的分数,GPU 则为 90 + 万分。
通过安兔兔存储测试,一加 12 顺序读取速度为 4062.3MB/s,顺序写入速度为 3695.0MB/s,随机读取速度为 1727.0MB/s,随机写入速度为 1030.0MB/s。
整体表现,符合“旗舰三件套”定位,也是当下的天花板水准。
GeekBench5、6 的跑分实测:
在 GeekBench 5 中,一加 12 单核 1727 分,多核 5710 分;
GeekBench 6 中,一加 12 单核 2243 分,多核 6767 分。
作为对比,IT之家刚刚测试过的魅族 21,GeekBench 6 成绩分别为 2285、6674。整体来看,一加 12 的分数符合骁龙 8 Gen 3 应有的水平。
3D Mark:
单轮 Wild Life,一加 12 的成绩为 18759,连续 20 轮高强度 Wild Life,稳定性在 62.8%,最低循环分数为 11655。
由此来看,一加 12 的性能调教还是相对“激进”的,在多轮测试中,最低分始终控制在一万之上。
从纸面参数和跑分来看,一加 12 依旧贯彻了“性能先锋”的水准,在核心配置上基本是挑不出毛病。
简单总结,买一加 12 完全不必担心配置的问题,毕竟它就代表着当下骁龙 8Gen3 旗舰应有的水准。
接下来IT之家进行游戏实测,来看看一加 12 的实际表现如何。
在《原神》游戏的最高画质 + 60 帧下,开启手机的电竞模式,进行 30 分钟的实测。
测试中,我们以跑图为主,遇怪打怪,战斗场景占总游戏时长 50% 左右,其中包括中期长达 10 分钟左右的连续战斗场景。
如上图所示,在 30 + 分钟的游戏中,一加 12 拿下了 61.35fps 的平均帧率表现(最高帧为 62fps),游戏过程中,高于 10fps 上下波动的次数并不多,肉眼也未感受到卡顿、掉帧情况。
这也包括从 9 分钟开始到 18 分钟结束,这段时间的连续战斗场景,在该场景下,帧率波动情况明显要更多一些,但也并未出现断崖式掉帧现象。
再看 CPU 核心调度情况,在该场景下,可以看到骁龙 8 Gen 3 各个核心的性能释放明显要更用力一些,八个核心齐发力,整体都能维持在 1GHz 左右的水平。至于那颗超大核心,也基本全程“洒水”,没怎么太发力,整个芯片的功耗和发热控制在较好的水平。
再搭配全新升级的“航天级天工散热系统 Pro”,所以,一加 12 的温控表现也在预期之内了:
30 分钟《原神》后,机身最高温仅为 41°C,位于机身屏幕的左上侧位置,触感上有一定的温热,但倒不至于烫手,考虑到游戏整体表现,这个温控已经很令人满意了。
通过最高画质的《原神》测试,可以简单了解一加 12 的基础性能表现,但还是那句话,要想游戏体验更好,要想在用户们的印象分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拿出一些“差异化”的东西。
上一代的一加 11,就带来了升级的「超帧超画引擎」,带来了「超级分辨率功能」和「超级 HDR 画质」,且实现 120 帧高帧游戏体验。
这一次,一加 12 在上述基础上更进一步 —— 全新一代超帧超画引擎,为用户带来全面 2K、全面 120 帧和全新 HDR 画质。
通过独家定制专业渲染芯片,以及超分算法,一加 12 实现了所有游戏的「全局 2K 超级分辨率」,同时已支持 100+ 主流游戏的「全面 120 帧」。
在诸如《王者荣耀》、《英雄联盟手游》、《和平精英》、《穿越火线》、《原神》、《光遇》、《崩坏 : 星穹铁道》等这类热门手游中,一加 12 支持 120 帧、2K 分辨率以及 HDR 特效同时开启,不存在“多选一”的难题。
比如《原神》游戏,你可以通过游戏侧边栏呼出,开启超帧、超分、超级 HDR 这三个选项。特别是当你启用了超分和超级 HDR 的时候,你会立刻感受到游戏画面的显著变化:亮度大幅提升,细节更加丰富,对比度更加突出。
甚至不夸张地讲,就像一个近视眼突然戴上了一副眼镜,一切都变得清晰明亮。
续航部分。
一加 12 内置了 5400mAh 电池,这也是一加旗舰史上最大的电池,同时支持 100W 超级闪充、50W 无线闪充和 10W 反向充电。官方表示,26 分钟即可将电量从 1% 充至 100%。此外,一加 12 还搭载了 OPPO 首颗电源管理芯片,实现了 4 年健康使用。
再好的算法,都不如一块大电池来的过瘾,这块 5400mAh 的电池给了一加 12 充足的续航信心,在体验中,笔者能感受到一加 12 的长续航优势。比如,亮屏 2 小时 16 分钟,仅耗电 30%,这可是全程开启着 2K 屏 + 性能模式,以及包括长达近 30 分钟的极端性能测试。
其次,一加 12 的 100% 电量极其耐用,亮屏近一个小时,其中还有不低于 10 分钟的拍照测试,竟然一点电量都没掉,有点 iPhone 的味道了。
五、系统体验篇一加 12 这次还搭载了全新的 ColorOS 14 系统(基于 Android 14),关于 ColorOS 14 系统,IT之家此前在评测文章中有过详细体验,感兴趣的小伙伴可点击这里详细阅读。
这里简单挑几个笔者觉得很有意思的重点功能体验说明:
首先是 ColorOS 14 的“系统级抠图”,只需要在相册中选择好图片,长按即可自动识别抠图,抠出的图片为 PNG 格式,可以在弹出的选项中选择保存、复制或者分享,也可以更进一步,将这张图片直接拖拽到“中转站”里。
在中转站里,这些内容可以 30 天暂存、预览,还具备在手机、电脑、平板上一端存入、多端调用的能力。
一加 12 同样支持“随身工作台”,通过浏览器登录工作台网址,即可查看平板、手机内的所有文件资料,包括图片、视频乃至音频、压缩包、安装包,以及中转站内的所有内容等等,还可以实现金山文档以及笔记、待办的同步。
强调一点,ColorOS 14 系统的“随身工作台”有了独立的 Mac 版本,这意味着 Mac 用户又多了一个官方出品的,能够和安卓手机互联的应用。
在 AndesGPT(安第斯大模型)的赋能下,小布也迎来了全新的进化。
一加 12 搭载的小布助手,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语音助手,而是一个媲美 ChatGPT 的个人专属助理。比如,当我们遇到一些用机难题时,直接咨询小布助手,即可帮你处理,极大地减少了操作流程。例如,有时候不知道如何清理手机垃圾了,又或者想要设置护眼模式,或者是查找相册里的截图,乃至设置状态栏,都可以直接对小布喊话。
不过,就体验来说,一加 12 的小布目前还不支持生产力创作方面的功能,比如帮写演讲稿、策划案、短视频脚本等,希望后期能够尽快 OTA 升级。
最后,一加 12 全面升级独家自研的内存基因重组技术,官方表示 App 百万次启动一致性做到了行业第一,后台保活能力从数小时提升至 3 天以上,能够实现 48 个月久用流畅。这一点, 在 ColorOS 14 的流畅性测试中,IT之家进行过演示:
选择了 22 款应用,进行冷启动时间测试。经过实测,冷启动这 22 款常用应用时间为 1 分 15 秒左右,全程流畅,除了测试中略有微微发热之外,其它方面还是相当稳定的。
六、细节体验篇在设计、影像、性能之外,一加 12 还有诸多值得单独拿出来讲一下的亮点,就比如这颗号称“马达天花板”的「瑞声科技仿生振感马达 Turbo」。
据官方表示,这颗马达体积达 602mm³,对各类应用和游戏进行了适配和接入,还对系统中 72 类 700+ 系统振效进行了调校。
在笔者的体验中,这颗振动马达带来的体验增益,最明显的场景便是输入法了。你可以通过输入法内置的“机械键盘”,选择体验不同的轴体,包括:黑晶红轴、茶、青、银、静音红、黄轴等。
比如在“黑晶红轴”下,按下去的一瞬间,先会有一种弹簧似的反馈力,当指头抬起的一瞬,这种反馈力消失的一瞬,马达会“哒”的一下,效果非常逼真。
如果你是《和平精英》的一位“特种兵”,那么这颗马达更是能大发光彩,在游戏里开启高品质的振动。开启后,开车时能真实感受到汽车引擎的升降档加速过程,马路的颠簸也能通过这颗马达体验到,不同的枪械也会有不同的震动效果,玩游戏再也不是简单的搓玻璃了,手游也能做到像 PS 手柄那样的震动效果,相当给游戏加分。
如果你想快速了解这颗马达的表现,不妨也试试系统设置里内置的“O-Haptics”,又或者是下载安装瑞声科技官方 App “RichTap Creator”,能够体验到更多场景下的振感。
不过,和在一加 11 评测里提到的一样,笔者还是希望一加能够好好打磨这颗马达,就比如相机的变焦场景,现在只有在固定的焦段切换中(比如 3X-6X 之间,会振动两下),才会有振感反馈。
既然有了这么好的马达,那不妨让变焦振感变得更细腻一些,就比如在变焦过程中,如果遇到固定的焦段,可以以强烈的振动反馈给用户;而在非固定焦段之间切换时,则以轻微的振动反馈给用户。
简而言之,正是因为这颗马达太强了,所以更希望一加好好打磨,让这颗马达大放光彩,毕竟能力越高,期望也更高嘛!
一加 12 在其他方面的亮点,还包括支持 USB 3.2 Gen1、超薄屏下指纹、“全区域多功能 NFC”、支持 IP65 防尘防水、支持 Wi-Fi7 、蓝牙 5.4、全功能红外遥控以及超线性立体声双扬声器等,以及「雨水触控模式」、「超级信号工程」等等亮点,就不一一说明了。
总结:总结这一代的一加 12,笔者觉得,一加 12 确实做到了自己“一部,顶全部”的口号。
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这一代的产品力确实强,不仅仅补足了之前的短板,更是进一步加码放大了一加的传统优势:更强的屏幕,更猛的配置,更好的堆料,更完善的细节配置体验...
在这代产品上,你似乎很难找到短板了,包括设计也走出了自己的设计风格。
更重要的是,一加 12 依旧没有“Pro”线,但一加 12 的综合体验却足以媲美 Pro、甚至在某些地方全方位超越了友商的 Pro 产品。
写到这倒也觉得一加实诚,其实完全可以在一加 12 的现有基础上“砍几刀”,拉低起售价,赚一波好评,但一加并没有这么做,这或许就是自信吧!
如何不用指南针就找到正北方
哪个方位是北方?如果你不巧在小树林里迷了路,或者打算在院子里装日晷,就必须要找准正北方位,但是手头不一定刚好有指南针。即使有指南针,指南针指示的方向是地磁北极,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别担心,这里有8种方法让你不用指南针也能找到正北方。
利用影子在地面竖直插一根小棍,小棍在太阳下会产生影子。当然,你也可以利用固定物体的影子。基本上任何物体都行。物体越高,就越容易观察影子的运行轨迹,而且影子顶部也会越尖,这样,测量的精准度就越高。注意影子一定要投射到平坦的空地上。
用一个小东西标记影子顶点的位置,你可以用小石子做标记,也可以直接在地面画个明显的记号。标记要尽量小,以精准地定位影子的顶点,但也要确保之后你还能找到标记。
等待10到15分钟。在这段时间里,影子的顶点会由西向东以曲线轨迹移动。
再用一个小东西在影子顶点到达的新位置做标记或者画个记号。移动距离可能并不长。
利用两次做的标记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大致的东西方向线。
站到两个标记之间,让第一个标记在身体左侧(西方),第二个标记在身体右侧(东方)。无论你在哪里,你现在正对的方向基本就是正北方。从图中可以看出第1个标记是上面步骤2发生的情况。第2个标记则是上面步骤4发生的情况。这个方法的依据是太阳轨迹自东向西运行。
利用星星(北半球)在夜空中找到北极星的位置。北极星为小熊星座勺柄上的最后一颗星。要是找不到北极星,你可以先找北斗七星。北斗七星中位置最低的两颗星,也就是勺体最外侧两颗星(天枢、天璇两星),连成直线后直指北极星。你也可以找仙后座,仙后座位于北极星正对面。北极星大致位于仙后座正中心的一颗星与北斗七星之间(见图示)。
想象一条直线由北极星垂直穿入地面。这个方向就是正北方。如果远处有标志性建筑物,你可以利用这个标志性建筑物来指引方向。
利用星星(南半球)找到南十字座。在南半球无法看到北极星,也没有哪颗星一直指向北方或南方,但你可以利用南十字座中指示方向的星星来指引方向。南十字座由五颗星组成,其中最亮的四颗星形成十字形,角度偏向一侧。
找到组成十字长轴的两颗星。这两颗星可以连成一条直线,直指南极正上方。以两颗星为起点在空中画一条想象中的直线,长度是两颗星的距离的五倍,到达一个点。
沿着这个点向地面想象一条垂直线,并寻找一个地标性建筑物来指引方向。这样就找到正南方,那幺正北方就在身后,正对正南方。
利用星星(赤道)南北半球都可以看到猎户座,主要看一年中的具体时间。猎户座是赤道沿线的一个永久特征。
找到猎户座的腰带。猎户座上有几颗显眼的星。猎户的腰带上有三颗星,自东向西排列成一条直线。找到腰带,腰带上挂着一个短剑。
由短剑向腰带正中间的星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所指的方向大致就是北方。
猎户星座位于赤道上方,它的腰带东升西落。
备用影子法(更精准的方法)在地面尽量垂直地插一根小棍,按上述要求标记好影子顶点。使用这个方法时,应该选择在上午至少正午前一小时左右做第一个标记。
找一个和影子等长的物体或绳子等物品。
继续测量影子长度,每隔10到20分钟测量一次。影子在正午前会缩短,午后又逐渐变长。
在影子变长的过程中测量影子的长度。利用之前测量影子的绳子或物体来测量。当影子又和绳子等长时,也就是第二次测量到的长度和第一次等长时,再做一个标记。
画一条直线连接两个标记。这次还是东西方向线,如果你左脚踩第一个标记,右脚踩第二个标记,那么你的正前方就是正北方向。
利用手表(北半球)准备一个指针表,也就是有时针和分针的手表,并确保时间设置准确。将手表置于水平面,可以放地上,也可以拿在手中。
将时针指向太阳。
平分时针与12点刻度之间的夹角,也就是找到时针和12点刻度的中间点。这一中间点就是南北方向线。如果你分不清南北,只要记住无论在哪里,太阳总是东升西落。北半球正午时分,太阳位于正南方。如果手表设置为夏令时,就找时针和1点刻度的中间点。
利用手表(南半球)如上所述,使用指针表,将12点刻度指向太阳。如果手表设置为夏令时,就将1点刻度指向太阳。
平分12点刻度与时针之间的夹角,找到南北方向线,如果是夏令时,就使用1点刻度。如果你分不清南北,只要记住无论在哪里,太阳都是东升西落,但在南半球正午时分,太阳位于正北方。
预估太阳轨迹了解太阳的运行轨迹。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在空中运行的过程中,太阳在北半球沿偏南弧度运行,在南半球沿偏北弧度运行(总是偏向赤道)。也就是说,清晨太阳刚升起时通常在东边,傍晚日落前不久,太阳通常在西边。
由于季节变化,太阳的运行轨迹可能会有较大差异,特别是远离赤道的位置。例如,在夏季,日出日落往往远离赤道,在北半球更偏北,南半球更偏南。而在冬季,日出日落会更接近赤道。只有在春分秋分时,太阳由正东方升起,由正西方落下。为保险起见,在实地辨别方向之前,最好先提前熟悉你所处地区或即将前往的地区的太阳运行轨迹。特别注意要了解冬至春至的太阳运行轨迹,以及日出日落的大致时间。这些信息有助于你预估太阳当天的运行轨迹。根据太阳的方向找到北方。如果你确定清晨太阳在东边,那么北边大约是逆时针转45度,如果你正对太阳,那就向左转。如果太阳在西边,那么北边大约是顺时针转45度。如果太阳在南边,那么北边正好正对南边。
正午12点左右(根据夏令时和所处时区),北半球太阳正对正南方,南半球太阳正对正北方。小提示定位北极星时要注意,尽管人们认为北极星是天空中最亮的星,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北极星唯一的显著特征就是它在夜空中永远都不移动。
上述找正北的方法需要多加练习,所以在可以检验的情况下,尽量先多试几次。这样万一碰上要紧关头,就能熟练地使用这些方法。
12点刻度(夏令时改用1点刻度)与时针夹角的中点就是南北方向线。正午时分,北半球太阳位于正南方,而南半球太阳位于正北方。
利用影子找北时,时间越长,影子移动的距离就越大,精准度就越高。
在降雪频繁的山区,你可以通过观察哪面山的积雪多来大致判断出西方或北方。通常积雪较多的一面是北面或西面。
警告越往北,北极星在空中的位置就越高,大约到北纬70度时,利用北极星找北就不管用了。
无论南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不建议使用手表找北方,尤其是纬度低于20度的地区。
无论南北半球,只要极地地区纬度高于60度,不建议使用影子找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