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二月二龙抬头剪头发的寓意是什么?为什么要理发?几点最吉利
2023年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传统节日"龙抬头"。在这天有很多的传统习俗,比如祭社神、吃龙食、采龙气、剃龙头等。其中二月二龙抬头剪头发是很多人都会去做的一件事情,像身边就有很多亲朋好友在整个正月都没有去剪头发,为的就是等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去剪头发。
根据民间习俗来看,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去剪头发,寓意剃龙头。而小孩二月二龙抬头剪头发寓意龙头长大后出人头地,而老年人则表示时来运转。所以每年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也是理发店最忙的时候,记得去年的时候,就有新闻报道有顾客在理发店门口排队等第一个理发,甚至还需要提前预约,不预约还剪不上。
大家可能都有听说过二月二龙抬头要剪头发,但大部分年轻人不知道其有何寓意。那二月二龙抬头剪头发的寓意是什么?
二月二龙抬头剪头发的寓意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其实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在新的一年有一个好兆头,日子红红火火,事事顺遂。
据了解,在2023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2月21日)这天晚十点大家可以看到“龙头”角宿从地平线升起的天象。而且不仅仅只有这一天有,在二月初二过后的近两个月时间内,晚上不同时间段可以看到这样的天象。
此外,在北方地区把二月二龙抬头人人去理发,寓意剃“喜头”,借着龙抬头的吉时,小孩理发寓意保佑孩童健康成长。而大人理发,寓意一年到头无忧愁。
为什么每年二月初二这一天,大家都扎堆去理发呢?
第一,正月不理发的讲究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正月不理发的说法,所以久而久之就在老百姓当中口口相传。家里有长辈的也会提醒小辈的而不要去理发,要过了二月二龙抬头才能去理发。而男孩子一般一个月就需要理发一下,整个正月不能理发肯定是比较难熬的,有的甚至没出正月就去理发。但有的还是等到二月初二这一天才去理发,所以人就比较多。
第二,能带来好运
因为二月初二龙抬头剪头发具有比较好的寓意,比如好运当头。所以很多人会选择这一天去剪头发,希望这一年能带给自己好运气。反正比较吉利的事情,大家都会愿意去做。
二月二龙抬头剪头发时间几点比较好?哪个时辰最吉利?
根据2023年2月21日吉凶时辰来看,二月二龙抬头剪头发时间辰时07时至09时、巳时09时至11时、申时15时至17时、酉时17时至19时、亥时21时至23时都是吉时。而二月二龙抬头剪头发最吉利的时间如下:
1、辰时07时至09时
此时云雾升腾,太阳刚刚开始升起。在这个时候理发,预示着能像龙一样翱翔九天,可以得到晋升的机会。
2、申时15时至17时
这个点理发,寓意在新的一年里,买卖通四海,财源滚滚。
二月初二龙抬头这一天除了有剪头发(剃龙头)习俗之外,还可以品尝一些美食,比如吃龙须面、龙耳、龙角、食龙头、吃龙拿珠等。你老家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有哪些习俗?有没有剪头发、吃龙须面?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
#头条创作挑战赛#
“二月二,龙抬头”,民俗中这天要去理发,有何起源和特殊寓意?
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相传在这天有一个理发的习俗,一些大人会带着自家孩子去剃胎毛,但是这个习俗到底是怎么来的,很多人不知道。
熟悉中国古代历史常识的人都听过一段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句话出自成书于秦汉时候的儒家经典——《孝经》。
《孝经》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告诫所有人,为人女子要行孝道,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照顾好,爱惜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不能让之受损,否则就会连累到你的父母,替你忧心。
身体发肤,每一个部分都是“不能毁伤”的,那头发自然也是不能剃的。中国古人有束发的传统,把头发剪短或剃头就没办法束发了。于是形象就会受损,还很有可能给自身招来耻辱。
一、古代哪些情况才能“理发”?古代人只有在结婚的时候,才可能“合法地剪掉部分头发”。作为婚礼仪式,古人往往会把男子和女子的鬓发剪下来,再打一个结,当成爱情的象征。
但是这个仪式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因为古代人成年之后,是不留鬓发的,所以只有十余岁少年初婚的时候,才能完成这个仪式。
假如一个人丧偶或者离异,想要重娶或者再嫁时,就举行不了这个仪式,所以人们才管初婚的夫妻叫做——“结发”夫妻。
第二种情况是古典小说里面女子与人私定终身时,也喜欢剪下一络鬓发交给男子定情。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其余剃发的行为都是“非常手段”。
剪短头发在古书上面被叫做——“断发”。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会“断发”呢?答案是“野人”或者“罪人”。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越人断发文身”,他们发型和着装都和中原人不一样,因此被视为野蛮人,古时候人们是瞧不上蛮族的。
另外,秦汉时期的法令规定,如果一个人犯了罪的话,那么就可以把这个人的头发剃光,叫做“髠”,然后让他去城墙下面罚站示众。
剃头这个刑罚在汉代以后似乎就渐渐消失了,但是无故断发还是被认为不吉利的,有时候还会招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比如清代乾隆皇帝的皇后那拉氏,就因为和妃子争宠吃醋剪断了自己的头发,结果被废去后位,最后凄凉地死在冷宫。
因为当时的满人认为只有父亲或者丈夫去世,女子才能剪断头发,这一习俗很可能是满人入关后受汉文化影响形成的。
二、“二月二”理发的起源和寓意前面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明白了,古代中国人在二月初二这一天“理发”、“剃发”的习俗,出现的时间不可能很早。因为秦汉时《孝经》已经规定了,我们这个民族是不能随意剃头的。
那么,中国人第一次开始大规模剃头是在什么时候呢?其实我不说,大家肯定也猜到了,那就是在清朝。清朝入关之后,想要在中原实施统治权,但是汉人的人数远比满人多得多。
汉人全部都蓄发,满人则留着“金钱鼠尾”。满人过去文化比中原落后,中原的绅士们看不起异族,清朝统汉者也是知晓的。
于是为了显得自己不那么“异类”,同时也是为了打掉汉人的“骨气”,多尔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剃发令”,叫嚣着“留发不留头”,强制全中国人都剃成了满族的发型。
根据民国出版的地方志《掖县志》中记载:“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
顺治四年七年的正月,清廷推行《剃发令》后,华夏衣冠尽毁。民间的汉人老百姓不敢公开以性命抗争,只能剃去头发。
但是汉人老百姓的心底,依旧怀念着逝去的大明王朝。因此思念“旧君”,于是就把“剃发”称为“思旧”,以示头发虽然被剃掉了,可是作为汉人的心,并没有改变。
后来,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王朝,二百余年的大仇终于得报,汉人的老百姓再也不会剃头发,蓄辫子了。
不过民国时期开始流行蓄短发,为了与时俱进,也为了生活上的方便,蓄短发势在必行。但是民间的长者并没有忘记“剃发令”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故此大家约定:不在正月理发。
过去的老人为了教育后辈不忘民族本性,把正月理发叫“思旧”。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人们已经不再思念明朝了,再提“思旧”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于是传着传着,就传成了“死舅”。
不过网上还有另一种说法,有一些人认为:从“思旧”到“死舅”的巨大转变,其实是某一些人故意在“模糊”这一段民族创伤记忆。总之,“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法,就这样保留下来了。
那么正月不理发,总要有一个截止的期限,到什么时候为止呢?刚好“二月二,龙抬头”是一个喜庆的节日,于是人们就把理发的时间推到了这一天,这就是“二月二”理发习俗的由来。
如今,清朝已经被推翻了一百多年,很多民族伤痛的记忆早就被遗忘了。千禧年以前出生的人,大多听说过“正月理发死舅舅”的传说,或者听过说“二月二要理发”的说法。
但是很多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渐渐就会觉得这个节俗“荒谬”,“不合逻辑”,因此它就慢慢地失去了存在的土壤,最终被人们打破了。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我们国家古代有很多节日与习俗,普通人大多不关心它们的起源。
比如我们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大节,各有各的文化传统,并且南方和北方还大相径庭,谁会去想它们是怎么来的呢?反正只要过节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就好了。
一些节日的存在,的确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某个文化名人才出现的,比如端午纪念屈原、寒食纪念介子推。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价值观的变化,这些人物的事迹假如没有得到恰当的宣传,那么节日本身存在的意义,就会逐渐丧失。
比如屈原,国家的大力宣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人们吃粽子的时候还是会提到他,大概也知道他做过些什么。
但是你再看那子介推,当大家寒食节吃青团的时候,别说不知道他做过什么,年轻一点的人可能连听都没听说过他。
“二月二理发”这个习俗的形成过程与纪念方式,远比以上的节日来得复杂。现在既不适合宣传,那么大家遗忘掉它就很正常了。
结语“二月二,龙抬头”,是东方青龙七宿的第一宿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日子。这一天在北方叫“青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
据说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唐朝,是把古代北方和南方的龙神祭与社祭合在一起的。它们的节俗在不同的朝代,内容不断地变化着。
有一些节俗,比如在井边撒石灰,再用石灰粉划一道线,一直引到房中,借此杀死毒虫,和后世“端午”节驱虫的活动也很像。
唐朝以后,二月二这个节日又把诸如三代的晦日、花朝节、中和节这些小节日全部吸收了进去。因为花朝节有赏花扑蝶的活动,所以二月初二就有踏青游玩的娱乐节目了。
总而言之,二月二这个节日有点像个大杂烩。所以当汉人百姓在约定“正月不剃头”之后,就把这个开禁的日子也弄到了“二月二”里面来了。
清王朝已被推翻一百一十一年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关于“剃发令”那一段民族的创伤记忆,现在早就已经被写进历史的书页里。
所以如今的人,并不需要通过民俗谚语和儿歌去了解这段往事。何况当代人讲民主,讲科学;天不怕,地不怕,根本并不在乎民间谚语中的诅咒。
以我身边九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为例,每当他们听说“正月剃头死舅舅”这句话以后,顶多也就是笑一笑,然后果断地走进理发店去剃了个平头。高兴去理发,就去理吧。
二月二剃龙头
3月14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有“二月二,剃龙头”的传统习俗,因此不少人会选择在这一天剃个头、理个发,期望接下来的一年能够鸿运当头、福星高照。
寓意
孩子添喜气大人添财气
昨日,记者走访了西山区、五华区多家理发店,发现生意十分火爆。
“今天是龙抬头,大家为了求得好运,会来剪头。又是2021年3月14日,谐音‘爱你一生一世’,先生、女士会来做个好看的造型去约会。”五华区名城造型的工作人员说道。他介绍,当天店里剪头的顾客明显增多,从一开门大家就忙碌了起来。
西山区金广路上的几家理发店都座无虚席。记者看到,一家店内四五个理发师在忙碌,门口的椅子上有客人正在等待。“我就是等着今天来做头发,好几家理发店都比较忙,就选择在这里等着。”李女士说道。阿东造型店里只有老板一个人,却有五六个人等着理发。一位先生告诉记者,大人在二月二剃头,叫做剃财头。
年华街一家美发店里的师傅们一刻也不得闲,等待的客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该早点来的,没想到这么挤。”“今天来剪头,希望这一年都有好运。”
“今天专门带孩子过来理发。我们都比较注重日子,今天日子好,排队也要剪。”王女士说,“每年这一天都会带孩子剪头发,理了发精气神就不一样了,也寓意一年好运从头开始。”
日新中路的一家理发店门口,一位妈妈抱着婴儿排队等待,她告诉记者:“专门带孩子剃胎发,剪头时要将胎发装在红包里,寓意未来出人头地,人生顺遂。”
价格
普遍上涨会员也不打折
走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理发店平时普通洗剪吹的价格在20~30元,部分理发店当天涨价且会员也不打折。
不少理发店在门口张贴了“价格提示”。西山区福龙路上几家理发店都在门口张贴了提醒,“龙抬头理发,短发40元,长发50元”“龙抬头剪发35元”……也有店铺表示当天会员也不打折。
“店里平时有针对会员的打折活动,但我们今天专门在门口贴了不打折的提醒,主要是理发的人太多了,如果都打折,不仅利润不高,还累。”一家理发店店主说道。
“今天太忙了,我早上8点开门,就一直在理发,平均一个人花15分钟左右。今天理发价格较平常涨了5元。”杨家路上一家理发店店主告诉记者,这是他每年中最忙的一天,差不多要到晚上12点才能关门。
也有不少理发店为了留住顾客,选择不涨价。五华区纤手理发店工作人员表示,普通洗剪吹的价格相较于以前并没有涨价,虽然收入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为了提升“回头率”,他们不会在此时对价格作出调整。
记者从多家理发店了解到,当天的理发人数普遍翻倍,有些店铺的顾客接待量是往常的3~4倍,吃饭都得加快速度。
本报记者 孙江荭 实习生 沈兰婷 摄影报道
来源: 春城晚报
二月二,龙抬头!想理发的你,请务必做好这几点……
在家憋了20多天摸着长长的刘海以及完全走样的发型“精装修”的人设立马崩塌
泰州素有“正月不理发”“二月二,龙抬头”的民俗传统
明天就是农历二月二你会飞奔到理发店去见一见你日思夜想的Tony老师吗?
今天泰州市卫生监督所发出特别提醒为了您和社会的防控安全请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请您外出理发前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请您全程佩戴口罩并监督理发师佩戴
请您监督理发工具一客一用一消毒
请您监督理发店打开门窗保持通风
请您保持与其他顾客的距离不交流或少交流
提倡自带毛巾回家洗头
提倡不染发不烫发减少逗留时间
请您采用支付宝、微信等无接触付款方式
疫情特殊期防控靠大家千万不要放松警惕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