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正月十五可以理发吗!(正月十五可以理发吗)

正月十五可以理发吗!(正月十五可以理发吗)

正月十五元宵节,无论贫富,记得“吃3样忌3样”,日子越过越旺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第一个传统节日,也预示着整个春节进入尾声。当然,在元宵节这天,也是最热闹的时候,有放烟花、猜灯谜、舞龙舞狮,更有吃元宵的美食传统。

这天也被称作“天官赐福日”、“上元节”、“小除夕”等,但元宵节这天有不少的习俗和讲究,记得“吃3样忌3样”,预祝新的一年里诸事圆满,家业兴旺人长久。

吃3样

1.吃饺子

俗话说“十五扁、十六圆”,也就有正月十五吃饺子的习俗,饺子外形类似于元宝,有“招财进宝”的寓意,民间常说:“好吃不如饺子”。

推荐做法:【小茴香饺子】

1.准备面粉200克,加入食盐2克增加面的筋性,放入半个鸡蛋,用清水和面边倒边搅拌,搅拌至没有干面粉,下手揉成软硬适中的光滑面团,用盘子盖住,密封饧面10分钟。

2.准备五花肉馅200克,生姜一块切成姜末,葱白一段切成葱花,和肉馅放在一起,加入食盐1克,鸡粉2克,味精1克,十三香1克,老抽2克提色,蚝油3克提鲜,把刚刚剩下的半个鸡蛋也放在里面,顺着一个打出肉馅的胶质,这样肉馅更容易成团不会松散。

3.洗净的小茴香一把切碎。放在肉馅里面搅拌均匀,再淋入香油10克继续拌匀,馅料就调好了,香油能够锁住馅料中的水分,口感更加鲜嫩。

4.在案板上撒上底面粉,把面团取出搓成长条,揪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在面剂子上撒上干面粉,使每一个剂子都均匀裹上面粉,把面剂子摁扁,擀成中间稍厚边缘稍薄的饺子皮,这样包出来的饺子不易破皮露馅。

5.在饺子皮上放入适量馅料,把面片对折放在虎口处,大拇指用力一挤饺子就包好了。

6.饺子开水下锅,用勺子轻轻推动防止粘锅,盖上锅盖煮2分钟,水沸腾以后打开锅盖,淋入少许清水,水烧开以后再次淋入清水,重复操作三次,业内称为“点三水”,这样煮出来的饺子口感更加劲道,不易破皮。

7.大约煮制5分钟,经常推动饺子防止粘连,煮着饺子全部飘起,变得鼓鼓的即可出锅,把饺子盛放在盘中,配上醋或者辣椒油,口感更好,吃完饺子之后再喝一碗面汤,还有助于消化。

2.吃年糕(枣糕)

元宵节是祈福纳祥的日子,在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枣糕的习俗,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推荐做法:【红糖枣糕】

1.用40度左右的热水,倒点红糖,加点牛奶增加营养,放5克酵母,用筷子把酵母红糖搅化,分次往红糖水里加面粉,充分地搅匀不要留下面疙瘩,搅的稀稠度和酸奶差不多,能看见纹路用盘子盖住,发酵1个小时即可。

2.面糊发酵好以后,里面都是大大小小的气泡,顺着一个方向多搅拌一会儿排排气方便后期二次醒发。托盘里均匀刷上一层油方便脱模,把面糊倒进去来回震震摊均匀,同时排出多余的气体。

3.红枣去核咱只要两边的果儿,放到面糊上摆成你喜欢的造型,再次盖上盖子进行二次发酵,经过两次发酵蒸出来的枣花馍会更加蓬松香甜。

4.二次发酵10分钟就可以了,像这样微微有点膨胀,开水上锅盖上个盖 ,省的进水,上汽以后开始计时中火蒸40分钟。

5.时间到关火,别急着掀开盖子,再焖个五分钟,热气散下去以后开锅,倒进去的是半盆面糊 蒸出来的是满满一大盘,美味即成。

3.吃面条

老话说:“上灯元宵,落地面,吃了以后望明年”,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元宵节过的差不多时,人们会纷纷摘下花灯,做面条吃,寓意新的一年顺风顺水,日日顺。

推荐做法:【炝锅面】

1.准备猪肉一块,切成肉丝;适量的黄豆芽,清洗干净;芹菜几根,清洗干净,切成小段;准备几颗小白菜,去除菜帮,清洗干净后切成段;切点葱花、姜片备用。

2.准备适量的鲜面条,在上面撒上一层面粉或玉面面拌匀,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煮出浓郁鲜香的面条汤。

2.锅内烧油 油温五成热时放入肉丝炒出香味,闻到肉香味以后放入葱花、姜片一起翻炒,加入一点老抽上色翻炒均匀,放入芹菜、黄豆芽、开大火炝出香味,沿锅边加入两碗清水,加入适量的食盐、鸡粉、胡椒粉、十三香、生抽调味,盖上锅盖,大火把汤烧开。

3.水烧开以后把面条下入锅中,刚下锅的面条先不要动,开锅以后用筷子搅散防止粘连粘锅,面条全部飘起来差不多就熟了,把小白菜放入锅中稍微烫几秒钟,小白菜断生以后淋入芝麻香油即可出锅,美味即成。

忌3样

1.忌杀生:在民间,老一辈人认为,正月十五是上元节,天官赐福之日不能杀生,如果出现杀生,不利于赐福纳祥,这天讲究团团圆圆,阖家欢乐。

2.忌借钱:元宵节是过年后最后一天,因此,正月十五禁忌借钱,也要保管好自己的财物,不要丢失,否则会把财运借走,财气流失,在新的一年,求财比较困难,容易失财。

3.忌理发:正月十五这天,是不可以理发的,因为“理发”和“发财”是同一个“发”字,老辈认为,这天剪头理发,会将财富洗掉,不利于财运亨通。

(夏天)

正月十五元宵节,老一辈建议:“食3样,忌3事”,日子越过越旺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第一个传统节日,它的到来也预示着整个春节进入尾声。在元宵节这个象征着阖家欢乐,团团圆圆的月圆之夜,人们往往会通过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扭秧歌亦或者是舞龙舞狮等方式来庆祝,场面看上去十分热闹、喜庆。

其实,除了刚刚讲的活动外,老一辈还有着:“食3样,忌3事”的说法,只有尊重传统,才能顺顺利利,心想事成。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吃3样和忌3事分别有什么吧。

“吃3样”

吃元宵

元宵又叫做“汤圆”,虽然叫法不同,但我们都知道这两种食物其实是同一个,而且它元宵还有着独特的寓意即:团团圆圆,合家欢乐。所以说,中国人过元宵节,香甜软糯,白如玉盘的元宵可是必不可少的。

推荐做法:【酒酿汤圆】

1、准备一盒米酒倒入碗中,另取一个碗打入两颗鸡蛋搅散,然后再准备一些汤圆和枸杞备用。(喜欢喝稠一点的,还可以放一些玉米淀粉)。

2、锅中加水,水开后下入汤圆,等到汤圆漂浮在锅口时说明已经煮的差不多了。这时候我们把搅拌好的鸡蛋液淋进去,这个步骤需要一边推汤一边淋,这样淋出来的蛋花才更好看,更细腻。

3、蛋花打好后,倒入米酒转大火煮开,再撒上一点枸杞即可食用。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米酒不能在最初就倒进去,否则酒香味就不足了。

吃面条

在北方的一些地区还流传着:“上灯圆子落灯面”的说法。意思指的就是在赏完花灯回家后,要煮上一碗面条吃来祈求今年“风调雨顺”。

推荐做法:【油泼面】

1、把绿豆芽、青菜、小葱清洗干净,然后锅中加水,水开后焯一些豆芽和青菜,焯熟后过冷水捞出备用。

2、然后用刚刚的水接着煮面,面条煮好后也要过凉水,这样可以使口感更加筋道。把面条盛入碗中,加少许食盐、生抽、陈醋、蒜末、葱花以及灵魂辣椒面。

3、锅中倒油,油温至十成热时,关火泼在面条上,随着呲呲啦啦的声音结束后搅拌一下就能享受美味了。

吃饺子

饺子作为我国的传统美食,平日里大大小小的节日都能看见它的身影。饺子形状酷似元宝,所以正月十五吃饺子也有着“招财进宝”的美好寓意。

推荐做法:【白菜猪肉饺子】

1、把白菜清洗干净,掰成片,放入热水中烫1分钟捞出。烫好的白菜迅速过一遍冷水,然后切成碎末,挤开水分备用。

2、把提前准备好的肉末拿出来,与白菜馅儿放在一起,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然后在馅里面加适量盐以及一点花生油,再次搅拌至上劲即可贴保鲜膜静置半小时。

3、拿一张饺子皮,中间放入馅料,对折起来,右边往中间折,左边也往中间折。全部折好后放置一旁,锅中加水,水开后放入饺子煮开就可以食用了。

“忌3事”

1、忌杀生:在民间正月十五是上元节,天官赐福之日是不允许有半点血腥的,一旦出现了杀生现象,在这一整年都不会被天官赐福保佑。

2、忌借钱:老一辈认为,元宵节这一天向他人借钱或者把钱借给别人,都会连同自己的财运一起借走。为了避免往后的日子财路通顺,所以不建议借钱。

3、忌理发:理发的“发”和发财的“发”是同一个字,所以他们认为在正月十五剪头发,就会将财富冲泡,不利于财路畅通。

正月十五,牢记“2吃,2做,3不做”,寓意招财纳福,老传统别丢

#天南地北大拜年#

“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一首诗把元宵节的景象都生动的表现了出来。

元宵节是新年的最后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小正月等,具体的时间是农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主要活动有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元宵节这一天还有许多传统老规矩,你知道几个呢?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一起跟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牢记“2吃2做2不做”寓意招财进宝,老规矩不能丢。

2吃一,吃汤圆---(团团圆圆)

做法:

1,锅中放入适量的清水,放一点点食盐在锅中,开大火煮开。

2,水快要烧开时,把汤圆倒入锅内,用勺子轻轻推动,开中火,大概煮2分钟左右,在煮制期间,要用勺子不停的搅动,防止汤圆粘锅。

3,待汤圆都慢慢的飘浮起来以后,再添入少量的凉水,再煮3分钟。

4,最后转成小火,用勺子不停的轻轻推动,煮至汤圆全部浮起来时,就可以出锅装入盆中,圆润饱满,香甜可口的汤圆就做好了,汤圆虽好,可不要贪吃哦!

二,吃发糕---(节节高)

做法:

1、起锅加一碗清水,烧热备用;取一个小碗,倒入半斤红糖,水烧开后,把红糖倒入锅中,用铲子不停的搅拌,把红糖慢慢搅化,等红糖全部化开以后,倒入小盆中放凉。

2、红糖水的温度降至40度左右,加入酵母粉3克,用筷子搅拌化开,再加适量面粉,边加边搅拌,搅至面糊没有面疙瘩,黏糊状即可。

然后打入一个鸡蛋,顺一个方向搅拌,把鸡蛋搅匀,面糊呈拉丝状,再盖上保鲜膜,放在一边醒面1个小时。

3、取一个小盆,刷上一层植物油;醒发好的面糊去掉保鲜膜,再顺一个方向连续搅拌,排出气体;接着把面糊倒入小盆中,撒上点葡萄干,放入准备好的蒸锅中,盖上盖子,二次醒15分钟。

15分钟过后开火,水开后计时,开大火连续蒸20分钟。

4、时间到,取出蒸好的发糕,用铲子从边上划一圈,用刀从中间切开,分成4半,装入盘中,香喷喷的发糕就做好了。

2做一,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撒百病,走桥等,这是一种消灾祈求健康的活动,在元宵节这一天,大家相约结伴出行,见桥必过,过桥的时候也会摸一摸桥,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不管怎样,寓意是好的,天气也逐渐暖和,出去走一走,谈谈心,心情也是愉悦的。

二,送孩儿灯

在元宵节前,娘家人会给出嫁女儿家的孩子送花灯,灯和“丁”谐音,娘家人送灯表示希望自己的女儿婚后添丁添福,吉星高照,生活美满,儿女双全,平平安安。

3不做一,元宵节不能借钱

元宵节是喜庆热闹隆重的日子,这一天不要借给别人钱,话说回来,一般懂事的人是不会在这一天问你借钱的。因为这天借钱会把你的财运给借走,可能会导致一年财运都不顺。

二,不要杀生

在老一辈人的观念里,喜庆的日子看到血,是非常不吉利的,会导致破财出现病灾。过节当然要有仪式感,仪式感当然就少不了做一桌子好吃的。但是小编预测过年准备的菜还没有吃完,所以这天尽量就不要再去杀生,万物皆有灵性,我们也要给它们休养生息的时候。

三,不理发

正月十五不能理发,民间有这样一个说法,尤其是有舅舅的孩子,正月不能理发,对舅舅不吉利,其实这是误传。并没有那么夸张,这个原因多少有点牵强。但是为了家庭和睦,过个开心快乐的团圆年,家人们就忍一忍,正月不剪发,有什么是比家庭幸福更重要的呢!

(小郑)

“二月二龙抬头”,“开门剪”受追捧 花1688元给孙子理个发,有必要吗?

“正月不理发”这种所谓的民间习俗,不管你信不信,很多人还真的在遵守。如今正月已经过了一半,江苏南京的大街小巷不难看到顶着一头待理长发的男男女女。记者采访发现,刚在春节长假后恢复营业的理发店,出现了顾客少、理发师们闲坐的情景。据介绍,一年中最寂寥的就是新年后刚开业的半个月,一旦进入二月生意就火爆了。

理发店内顾客寥寥

记者来到南京市鼓楼区某闹市一楼门面某品牌连锁理发美容综合店面看到,傍晚时分本是顾客下班盈门的营业高峰,但店铺内顾客寥寥,理发师和洗发员悉数闲坐聊天。

记者与一位从业25年的资深理发师朱先生攀谈起来。他透露,“正月不理发”这一所谓的民间习俗在很多顾客心理上会造成影响。“北方人对此更加看重,我接待过山东、东北、河北的客人,他们对于正月里理发很排斥。”朱先生说,相对于北方人,南方人对这个民俗则相对更加“淡化”。他指着店里的三位顾客告诉记者,其中两个年轻人来洗发护发,都要求不动用剪刀。

记者了解到,春节假期前后理发店歇业时间长达一个多月,很多性急的人等不及理发,便买来电动推发器,自己在家解决,还美其名曰“没有动用剪刀”。

虽然有点戏说的成分,但记者看到,不大的店铺中央,坐了一溜理发师和洗发员。据介绍,因为还在正月,该店面在正月初十恢复营业后,每天到店客人不足30人,而平时每天到店人数是五六十人。朱先生告诉记者,一年中到店客人最多的一天,就是二月二,是平时的两倍还多,需要预约。民谚称这一天是“龙抬头”的日子,市民理解是“理新发走新路”。为开启一年中最重要的工作、事业和学业的好兆头,很多市民选择这天扎堆理发。

“为了赶当天第一单,配合理新发走新路,剪刀也要当天的第一剪,”朱先生说,最近十年有的老客与自己预约开价880元,预订农历二月二早上8:08的“开门剪”,“有的企业家竟出资1688元买二月二龙抬头的第一单业务”。

据介绍,因为时间有限,很多顾客还排队预订黄金时间,一般按照20分钟一轮间隔,老客会支付588元、488元,直到最低188元,这些都只是给发型师的红包。

记者了解到,为了讨当天的好口彩,个别迷信的人竟然开出1688元的天价理发。据透露,这位是企业家,5年前的“二月二”一早,他带着自己五六岁的孙子来店里,请理发师给孙子剪个头,之后塞了个红包到理发师手里,然后再到柜台正常结账。理发师后来打开一看,里面是1688元!

2021年由于春节较晚,农历“二月二”是3月14日,根据理发业内人士的预测,当天来理发的市民将出现“爆棚”现象,与现在门可罗雀形成鲜明对比。记者采访时,也有一种反对的声音:什么年代了还迷信,头发长了剪短不是很正常的事吗,还挑选什么好日子?造成理发扎堆造成心堵,不如把时间精力多放在工作上。

来源:扬子晚报

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苏网的稿件,均为本公众号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来源!部分稿件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源: 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