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梦到大火烧房子是什么意思(梦到大火)

梦到大火烧房子是什么意思(梦到大火)

梦见房屋起火是什么意思 #梦境解析

周公谨。

在我们的梦境中房屋起火是一种常见而令人不安的梦境。这个梦境往往让人感到恐惧和焦虑,但它是否有着深层的象征意义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探索梦境中房屋着火的真正含义。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点,梦境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面镜子,它反映出我们的情感和心理状态。房屋代表着我们的内心世界,是我们的情感和思维的象征,而火焰则象征着变化破坏和激情。当这两个象征相遇房屋起火的梦境便产生了。房屋起火的梦境通常暗示着一种内心的冲突和压力,火焰的破坏力让我们感到无助和恐惧,这可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和挑战所引发的。这个梦境提醒我们要面对内心的冲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房屋起火的梦境还可能暗示着我们内心的激情和欲望,火焰代表着激情的能量,它可以燃烧我们内心的渴望和动力。梦境中的火焰可能是我们对某种事物或某个人的强烈渴望的象征,它提醒我们要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房屋起火的梦境也可能暗示着我们内心的不安和恐惧,火焰的破坏力让我们感到无助和脆弱,这可能是我们对未知和变化的恐惧所导致的。这个梦境提醒我们要面对自己的恐惧,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

最后房屋起火的梦境还可能是我们内心某种欲望或需求的象征,火焰的破坏力和能量让我们感到焦虑和不安,这可能是我们对某种欲望或需求的压抑所导致的。

这个梦境提们的途径总结起来房屋起火的梦境是一种常见而令人不安的梦境,它可能暗示着我们内心的冲突激情不安和欲望。这个梦境提醒我们要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的方法。无论是挑战还是机遇我们都应该勇敢地面对,并从中成长和发展。愿我们能够在梦境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并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的梦想,让我们用勇气和智慧面对房屋起火的梦境。探索内心的奥秘走向更加充实和美好的人生之旅。

我最害怕做的梦,做了就会有亲人离世

我经常会做梦,有时候觉得那就是我的前世或另外一个时空的我,但是有一些梦,做了之后就意味着我近期又会少掉一个亲人。

我发现自己有这方面的预感还是在十多岁上初中的时候,那时我爷爷已经生病卧床一年多了,一直住在我叔叔家,离我家有几十公里距离,我们周末就会回去探望。有一天我梦到我爸爸和小姑姑在满身大汗的砌砖,建房子,我好奇的问他们是给谁住的,我爸说:“给你爷爷啊!”然后又梦到爷爷走在路上,腿脚轻便,完全就是他健康时候的样子,手里还拎着肉,满面笑容的和别人打招呼。

梦很简单,我那时还小,不明白这样的梦是什么含义,第二天我很高兴的告诉我奶奶,说爷爷好了,我梦到他好了,还要住新房呢!奶奶问明白我的梦,倒吸了一口冷气,叹着气摇摇头说:“建房子就是建坟墓呢,你爷爷怕是过不去了。”

果然没到十天,爷爷去世了,这是我第一次面对亲人的死亡,我很悲伤,爷爷出殡的那天要起得很早,出完殡回来,我躺在床上觉得很困乏就睡着了,然后我又做梦了。

这次是梦到一个荷花池,池里开满了荷花,阳光正好,我缓步走在池塘边,心情很愉悦,突然看到池塘边坐着几位老人,正舒适的边晒太阳边聊天,我仔细一看爷爷也在里面,我就走了过去,爷爷看到我,高兴的说:“你来了,我有几件事情你帮我问一下。”第一件,爷爷问他常穿的那件军大衣怎么不见了,第二件事,是谁拿走了他的手表,第三件我忘了,之后我就醒了。

醒来后我就去问奶奶,奶奶说出殡时谁也没注意这些,大衣可能被扔掉了,手表很久没戴,可能也以为是没有用的杂物一起处理了,奶奶说早知道爷爷牵挂这些就该一起烧给他,至于第三件事是什么我始终没想起来,但是爷爷接下来也没托梦,我也无法去询问了。

之后过了若干年,有一天我梦到远房亲戚家一个小男孩,在工地里调皮的玩耍,他爸爸正忙活着给自家房子贴瓷砖,敲敲打打的。实际他们家是船老板,开沙场的,然后没几天听说那孩子跟着大人到船上玩,不知何时落了水,等发现救上来的时候已经不行了。

之后还有我堂姐,我奶奶,我小姑,我都做了类似的与建房有关的梦,而不出意外的,他们都会在一个月内离世。

所以,当我妈生了重病后,我很怕很怕自己再做这样的梦,但是事与愿违,那天晚上我还是梦到了,梦到在老屋,妈妈坐在院子里的枇杷树下,指着一个方向说:“这个位置挺好,我们建个房子吧。”

梦醒后我感觉很悲哀,我知道,时间不多了。

而后没几天,天快亮的时候,我梦到妈妈打扮得美美的,像个40多岁的模样,脸色红润,开心的牵着我的小侄女在逛集市,看到我还很高兴的招呼我吃了 一个包子,包子很香,像小时候妈妈给我做的味道。

真是奇怪,以前小时候做梦想吃东西,都是送到嘴边还没咬就醒了,如今人到中年,经常在梦里也能尝到食物的味道了。

包子很香,可是梦醒的时候我哭了,过了两三个小时,噩耗传来,妈妈去世了。

我不想再做这样的梦,但是有一个看事的人跟我说,一切皆有因和果,顺其自然,该来的总会来。

白山黑水中燃起的革命之火,终究照红了天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李景璇、赵镭饷、李佳琦

井延坡工作室丨白山黑水中燃起的革命之火,终究照红了天

■井延坡

杨靖宇像。新华社发

河南开封第一工业学校旧址后面的花园中有一处亭子,那是杨靖宇曾经读书的地方,传说名将岳飞曾在此调兵遣将,抵御金兵入侵。杨靖宇的同学曾回忆起与杨靖宇同窗共读的日子:“杨将军和我在校时,曾多次乘月明之夜,登上点将台,瞭望谈天,仰慕岳飞的丰功伟绩和抗敌气节。”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多年之后他将少年时的英雄梦变为了现实,并且在抗日战场上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杨靖宇烈士陵园。

“九一八,大炮响,小鬼子,占沈阳。蒋介石下令不抵抗,扔下百姓遭了殃,人们逼得没活路,上山去找‘大老杨’……”这是一首在抗战时期的东北军民中广为传唱的民谣,这里的“大老杨”,就是杨靖宇将军。1929年,杨靖宇受中共中央的派遣,赴东北开展工作,从此杨靖宇的命运同东北这片土地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长驱直入东北,杨靖宇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打得日寇心惊胆战,其领导的抗日力量如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动摇了日伪的反动统治,有力支援和配合了全国的抗战。因此,杨靖宇也成为了敌人口中的“满洲治安之癌”。但随着日军以“围剿”抗联第一路军为主要目标实施“大讨伐”,采取所谓的“篦梳式”“踩踏式”的拉网“扫荡”战术和“集团部落”统治,东北的抗日斗争逐渐进入了极端艰难的时期。

彭真同志曾总结,中国共产党20多年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第一件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是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第三件就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十四年的苦斗。

东北的抗战到底有多苦?

冰天雪地里,一生火,青烟飘上林梢,敌人就会扑上来,那样的环境下,不要说粮食,连草都埋在厚厚的积雪下,啃树皮要先把老皮刮掉,把泛绿的嫩皮一点点剥下来慢慢嚼。抗联战士回忆录中写道:“枫叶一红,最难熬的冬天就要来了……有的同志觉得脑袋有点疼,一摸,耳朵就掉下来了。耳朵冻掉不算啥,就怕手脚冻坏,手脚冻坏就不能打枪行军,就不能打鬼子!”

而最困难的是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东北党组织与中央长期失去联系,听不到党的声音,无法了解党的政策。抗联领导人魏拯民曾说:“我们有如在大海中失去了舵手的小舟,有如双目失明的孩提,东碰西撞,不知所从……我们终日所希望的,就是不要再度长期中断了联络。”

然而,即便缺衣少粮、没有经费、没有枪炮,这支队伍也从未失去信念,从未放弃战斗。杨靖宇曾鼓励战友们说:“革命就像一堆火,看起来很小,可燃烧起来能照红了天,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总会胜利的。”

杨靖宇殉国前百日战斗相关档案。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将军被日寇和叛徒逼入绝境,此刻的他已是孤身一人。在濛江保安村三道崴子藏身的一个破窝棚里,当地农民劝他:“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此时的杨靖宇将军左臂负伤、满脸冻疮又几天没吃饭,但他平静地回答:“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这句话震人心魄!犹如一道惊雷炸响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在中国最黑暗、最困难、最无助、大多数人对抗日的前途不抱希望的时候,仍然有人在用气节、用信念、用血性支撑着这个民族的脊梁!

几小时后,杨靖宇将军壮烈殉国,倒在了这片他拼尽生命也要保卫的土地上。将军牺牲后,敌人无法理解他是如何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坚持战斗的。敌人对杨靖宇的遗体进行了解剖,当看到杨将军胃里的东西,所有的敌人都惊呆了,里面竟没有一粒粮食,有的只是未消化的树皮、棉絮和野草。

14年,东北抗联从事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斗争。东北抗日战场上,敌我力量众寡悬殊和武器装备优劣悬殊的状况使东北抗联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从长白山麓到松花江畔,遍洒着抗联将士的鲜血。

拼版照片:左图为东北抗日联军一路军的女战士。右图为抗联将士刻在树干上的标语“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来源:中国军网)

在历史大浪淘沙的严酷“筛选”中,在极其恶劣的前途命运面前,他们本可以丢下枪举起双手,做起“顺民”,保存性命,但他们却选择了在东北的树林中揭下树皮,刻上:“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这句话的背后是杨靖宇、赵尚志、陈翰章、汪雅臣、许亨植、夏云杰等大量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战士视死如归,决不屈服于侵略者的民族气节。他们用那短暂且壮阔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民族英雄的必胜信念。

海报:纪念“九一八”事变90周年丨这一天,勿忘!勿忘!勿忘!(来源:中国军网)

习主席曾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先烈的铮铮铁骨支撑起了民族精神的高峰。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而铭记英雄的最好方法就是从他们的事迹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前进道路上并非坦途,我们仍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尖锐的挑战,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需要坚定的斗争意志和敢战能胜的勇气。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风骨,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永远朝着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90年了,回望革命先辈们战斗过的地方,松青、雪白,那堆在冰天雪地中燃起的火不但没有熄灭,反而越烧越旺,照亮了这个民族的天空。

(中国军网·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烧香求福”,考试回来,家烧没了

昨日

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

考生进入考场后

家长们在外翘首以盼

为了给高三学子们加油打气

全国各地的家长们

可谓是花式应援轮番上阵

穿旗袍,寓意旗开得胜

举葵花,寓意一举夺魁

各种谐音梗

被家长们玩的那叫一个仪式感满满

当然

也有个别不省心的家长

居然玩起了火来

一系列神操作直接把家烧穿

6月7日,江苏南通

家长在家中为孩子高考烧香祈福

未熄灭香支就离开了

结果导致引燃床垫起火烧了家

所幸消防员及时扑灭大火

并在卧室废墟内寻回了万元现金

挽回了一定的损失

可怜天下父母心

高考期间

一些家长通过烧香祈福的方式

来祈祷孩子考出好成绩

有美好的愿景无可厚非

但是这种方式真的很危险

近年来

由此引发的火灾还不少

01

2020年4月9日晚8时许,四川西昌某医院突发火灾,周边均可见到医院楼顶的熊熊大火。经查,嫌疑人杨某系医院某职工家属,家中有一小孩即将参加高考,杨某在进行祈福祭祀活动时不慎引发火灾。

02

2015年6月1日,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近千名高三家长赶在零点时分抢拜“神树”,祈求孩子在高考中博得高分。零时30分左右,香火的火苗四处飞窜,引燃了“神树”下方的顶棚和祈福带,工作人员用尽了8支灭火器,又用自来水不间断灭火,才彻底控制火势。

烧香祈福

本意是祈求平安顺利

在此期间若是忽视了消防安全

不仅会增添伤痛

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四条规定

过失引起火灾的,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阿消提醒

高考期间

家长们可以通过轻松的应援方式

助力孩子从容应考

出门陪考时

一定要做好家庭防火三清三关

避免意外状况发生

转自:鄂州消防全媒体工作中心

来源: 鄂州市消防支队

于无声处听惊雷:约恩·福瑟与他的新戏剧

关于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及其剧作,我们采访了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易卜生与现代戏剧研究者汪余礼。在汪余礼看来,福瑟的作品敏锐地捕捉到时代情绪,“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在留白和沉默中展现人性深处的孤独与脆弱。

汪余礼,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易卜生与现代戏剧、戏剧理论与艺术美学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新京报:哈罗德·品特、彼得·汉德克之后,诺贝尔文学奖再次花落剧作家。作为一名戏剧研究者,你对福瑟获得这次奖项有什么感想?

汪余礼:应该说近年来福瑟获诺奖的呼声是非常高的,他可能也是当代欧美剧坛最负盛名的在世剧作家之一。他今年获得诺奖并不奇怪。福瑟非常了不起的一个地方在于,他在易卜生、布莱希特、阿尔托、贝克特、品特之后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极简主义戏剧道路,展现了很大的创造力。福瑟戏剧很少有饱满的情境、紧张的冲突、曲折的情节,而通常以简约的方式呈现一种情感的框架,这样反而可以让世界各地的导演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适合各自风格的二次创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福瑟剧作的传播。因为从导演的角度,接到一个写得很“满”的本子可能觉得好,也可能觉得处处是束缚,不太方便发挥自己的才华。

福瑟戏剧还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他所处时代的精神。马克思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那种不确定性在当前这个时代更加明显,而福瑟的作品明显传达了这种时代情绪。比如他的第一部剧作《有人将至》,这部剧就是写一个年约五十的男人和一个年约三十的女人,在一个偏远荒凉的海边买了一座老房子,他们时而庆幸终于可以两个人不受打扰地待在一起,时而担心着“有人将至”。后来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卖房男子来访,对女人很热情,这让男子如临大敌。男人开始对女人怀疑、嘲讽,女人不知如何回应。落幕一刻,女人坐在男人身边默默无语。看到最后,大家会很直接地从那种整体性的情境中感受到他们之间无法沟通的情形,好像两个人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只能沉默。这种难以沟通、内心忐忑不安的状态其实也蔓延到当今时代的很多角落,引发了很多人强烈的共鸣。

新京报:他的另一部作品《死亡变奏曲》也给人相似的感觉。福瑟似乎非常习惯通过刻画人和人的情感传递一种孤独感。

汪余礼:福瑟的作品里确实经常表现出人深刻的孤独感。在你提到的《死亡变奏曲》里,一个女孩,因为父母离婚,搬出去独居,日益抑郁,孤独到每天几乎只跟死神交流。她拥抱、亲吻的对象最多只是她心中的幻影,或者就是死神。最后人们发现她的尸体漂在海面上。这里头渗透出的孤独感有时候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新京报: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提及一句话:福瑟用挪威尼诺斯克语写成的作品涵盖多种体裁,包括戏剧、小说、诗集、散文、儿童读物。你觉得他和北欧文化之间有种怎样的关系?

汪余礼:我印象中,北欧的冬天、黑夜非常漫长,人们过着孤独安静的生活,个性独立,喜欢沉思。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彼此很难充分了解。恩格斯就指出过挪威人性格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带来其思想的深邃性。记得有本书上提到,“在挪威,有一半人都是哲学家。”这种文化体现在福瑟剧作中,就是从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深邃的哲思与神秘的氛围。

此外,我关注较多的是福瑟与易卜生之间的联系,这涉及福瑟与北欧戏剧传统的关系。北欧戏剧,一端与神话传说、基督宗教相关,一端与社会问题、当代现实相关,通常兼有浪漫主义色彩与现实主义特点。易卜生戏剧具有这种双重性,福瑟戏剧隐隐约约也有这种双重性。福瑟改写了易卜生的《培尔·金特》和《玩偶之家》,也体现出他的这种双重关注。但福瑟跟易卜生之间更多的是一种隐性的关联。比如《有人将至》在某种程度上是跟易卜生《海上夫人》的一种隐性对话,《死亡变奏曲》是跟易卜生《小艾友夫》的一种隐性对话。在《海上夫人》里面,房格尔大夫和艾梨达也是担心“有人将至”,但房格尔大夫的做法是给艾梨达自由,让她去和陌生人交流,他觉得如果强行把妻子禁锢在家里,她心中可能更向往陌生人,于是干脆放手,结果当艾梨达真的见到陌生人之后,反而回归了家庭,易卜生是这样的一种表达。在福瑟这里,男人与女人一直也是担心有人将至,但他把重心放在男女两人无论如何追求稳定、最终还是互相猜疑、深陷不安的状态,其表现的侧重点不同。在某种意义上,约恩·福瑟似乎更冷峻、更现实一些。

《有人将至》,[挪威] 约恩·福瑟,邹鲁路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10月。

新京报:从易卜生到福瑟,体现出欧洲现当代戏剧一种怎样的发展趋势?

汪余礼:易卜生被认为是现代戏剧的源头,从他那里辐射出多条线路,影响到现当代戏剧的多个方面。至于从易卜生到福瑟的这条线路,首先是由繁至简。易卜生的戏剧情境是非常饱满的,人物性格、戏剧情节、戏剧冲突,写得比较充分。但福瑟戏剧整体非常简约,人物少且大多没有姓名,情节支离破碎,明面上的冲突基本上看不到,但同时你又能从戏剧氛围里感受到背后的那种紧张、不安与焦虑。福瑟戏剧主要表现的是一种情感的框架,框架内的情节少而又少,可谓极简。福瑟也承认自己是一个极简主义者。

其次是由动趋静。在易卜生戏剧里,人物动作比较多,整个舞台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动作,比如《玩偶之家》《人民公敌》,动作是这些戏剧的基础。而福瑟戏剧有大量的沉默、静场、停顿,人物说着说着突然就不说了,看戏的观众可能会觉得非常沉闷。这和他想传递的情绪是一致的:人物之间没有信任,说什么都是多余的。福瑟自己也有一个观点,大意是在一个诸事不确定的时代,沉默可能是谈论某件事最好的方式,沉默所能传达的或许是最准确的。

再次是从具体明确走向抽象模糊。易卜生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语言表意大体清晰明确,通常能给读者或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福瑟笔下的人物,通常无名无姓,其前史、动机、性格相当模糊。福瑟并不通过复杂立体的人物形象打动人心,而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根本性生存处境来触动人心。他不写具体的人,但又似乎写的是我们每一个人。

《玩偶之家:易卜生戏剧选》, [挪威] 亨利克·易卜生,方华文 译,译林出版社,2022年4月。

新京报:除了你所提到的时代情绪变迁,从艺术内部的角度看,从易卜生到福瑟的这种变化有哪些影响因素?

汪余礼:我觉得这个跟哈罗德·布鲁姆讲的“影响的焦虑”有一定的关系。身为一个挪威剧作家,福瑟难免会活在易卜生的阴影之下,那么反叛、对抗易卜生可能会是一个自然的反应。福瑟的戏用大量的静场反叛了易卜生的那种饱满,创造了一种召唤的结构,让观众跟着他一起去完成戏剧。应该说,欧洲戏剧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反叛的历史,福瑟对易卜生的反叛只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不过,福瑟创作风格的形成,最为关键的因素还是福瑟个人的生命体验,他体验到某种东西,那种东西通过他呈现出来。

新京报:刚才提到,福瑟戏剧里很多人物都以一种“无名者”的面孔出现,是一种很抽象的存在。这在某种程度上和亚里士多德的艺术观有一定的暗合,艺术希望通过具体的表现抵达抽象而普遍的本质。这体现出一些古典性,但同时,福瑟戏剧的主题看起来似乎又是非常“后现代”的?

汪余礼:福瑟希望通过自己的戏剧更直接地抵达“本质”,这是有古典主义趣味的,但他跟亚里士多德、黑格尔、歌德这些人的主张不一样。他们主张从具体的人物形象上去体现一般本质,但福瑟并没有很用心地去刻画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形象。相反,他笔下的人物都很抽象,没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他想要表达的,就是不管什么样的人,落在某种特定情境中,都可能有的某种心理,以及可能经历的某种生命历程。这种撇开具体特点直抵本质的写法,有一点接近新古典主义的风格。

《秋之梦》,[挪威] 约恩·福瑟,邹鲁路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4月。

新京报:你多次提到了福瑟剧作的“留白”,这也是戏剧评论者常常概括福瑟作品的一个特点,可否展开谈谈?对于中国的读者和观众来说,“留白”是我们传统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可否结合中国传统艺术谈谈?

汪余礼:我觉得这种大量留白的特点首先和福瑟个人的生命体验相关,另外可能和他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从他的作品和自述里你能看出他这个人非常追求精确。一个非常追求精确的人,往往非常敏感,敏感到一定程度,他会发现用语言去表达精细深邃的存在会频频受挫,因为永远言不尽意。一说即不中,于是倾向于沉默、留白,这个和中国传统艺术乃至禅宗的精神相通。

中国传统书画很讲究留白,书画家们相信,“空故纳万境”,有空白才方便灵气往来,善留白才可能气韵生动。空灵空灵,无空不灵。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其留白有多重考虑,但总体来说,是为了在空灵简淡中传达出一种幽深雄壮的宇宙豪情,或表出宇宙生命的某种节奏,或暗示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福瑟戏剧中的大量留白,首先跟他体验到的存在之真相关,其次跟他略显悲观的人生态度相关。

对中国观众来说,更多地了解福瑟的留白戏剧有助于拓宽我们对戏剧的理解。我们很多时候对戏剧的期待还是易卜生、曹禺那样的戏,希望看到紧凑饱满的情节,扣人心弦的冲突,鲜明动人的形象,等等。而福瑟戏剧,如果你不是特别用心地看,会觉得不知所云,甚至沉闷无聊。但他的戏,在某种意义上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他逼迫你去聆听人物没有说出来的话,去想象舞台上没有呈现出来的情节,并学会像剧作家一样去创作。

新京报:这几年诺奖的归属者,比如古尔纳、埃尔诺,给人的印象似乎都是写非常现实乃至沉重的议题,比如埃尔诺的作品就聚焦了阶层流动、身份认同等很多政治问题,相较来说福瑟的风格似乎是很不一样的。你怎么理解今年诺奖的这种判断?

汪余礼:我觉得福瑟戏剧虽然很先锋,很后现代,但其实也有现实主义的灵魂在里头。他只是采取了一种后现代或者说相对比较先锋的形式,但他表达的生命体验是深刻而真实的。福瑟尤其关注到人在沉默、在非言语交流方面很多细腻真实的体验,我们自己生活里也有体会,人与人的交流虽然大多都通过语言,但很多关键的部分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默会。我觉得可能是福瑟的这种敏锐打动了诺奖的评委。

在某种意义上,最深的痛苦、最深刻的体验都是很难说甚至不可说的;而福瑟创造了一种相应的戏剧形式,将不可说的东西尽可能暗示出来,拓展了我们对人类存在境域的感受,同时也凸显出在“语言尽头、语言之外”存在的重要性。他对沉默、对无言的关注,一方面提醒我们注意语言带来的诸多误解,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很多时候需要用心灵去感受,去聆听,去默会。

采写/刘亚光

编辑/张进

校对/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