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被雷劈的概率(被雷劈)

被雷劈的概率(被雷劈)

一个人被雷劈中的机率有多大?

雷电,是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之一。它很早就被人类观测到并记录下来,如我国古代的《周易》就记录了发生在公元前1078年的一次球形雷,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雷电记录。古往今来,人们对雷电都心存敬畏,人们在发誓时都爱说:如果不怎么怎么就“天打雷劈”,或者“天打五雷轰”。这里所说的“雷劈”或“雷轰”,其实指的都是“雷击”。当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誓言与遭遇雷击之间是没有丝毫联系的。

某日傍晚,正值雷雨交加电闪雷鸣,宁海县茶院乡一村民王某正准备出门去溪边牵牛回家,结果在一棵大树边不幸被雷击中,当场扑倒在地。等家人赶到时,发现其头部伤势严重,上身部分地方被烧焦。家人立即将其送往医院,但为时已晚。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听到有人被雷劈中的新闻,那么一个人被雷劈中的几率到底有多大呢?

发生雷击时,对人造成的伤害方式主要有4种:直接雷击、接触电压、旁侧闪击和跨步电压。

直接雷击:在雷电现象发生时,闪电直接袭击到人体,因为人是一个很好的导体,高达几万到十几万安培的雷电电流,由人的头顶部一直通过人体到两脚,流入到大地。人因此而遭到雷击,受到雷电的击伤,严重的甚至死亡。

接触电压:当雷电电流通过高大的物体,如高的建筑物、树木、金属构筑物等泄放下来时,强大的雷电电流,会在高大导体上产生高达几万到几十万伏的电压。人不小心触摸到这些物体时,受到这种触摸电压的袭击,发生触电事故。

旁侧闪击:当雷电击中一个物体时,强大的雷电电流,通过物体泄放到大地。一般情况下,电流是最容易通过电阻小的通道穿流的。人体的电阻很小,如果人就在这雷击中的物体附近,雷电电流就会在人头顶高度附近,将空气击穿,再经过人体泄放下来。使人遭受袭击。

跨步电压:当雷电从云中泄放到大地时,就会产生一个电位场。电位的分布是越靠近地面雷击点的地方电位越高;远离雷击点的电位就低。如果在雷击时,人的两脚站的地点电位不同,这种电位差在人的两脚间就产生电压,也就有电流通过人的下肢。两腿之间的距离越大,跨步电压也就越大。

根据气象部门统计,2010年,全国发生雷电灾害19982起,其中雷击伤亡事件759起,造成717人死亡,受伤640人,全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亿元。

全国按13亿人口计算,那么每个人被雷劈死的概率为:717÷1300000000,大约为180万分之一;每个人被雷劈而不死的概率为:640÷1300000000,大约为200万分之一;每个人被雷劈中的概率为:(717+640)÷1300000000,大约为一百万分之一。

所以,一年之中,一个人中500万的概率跟被雷劈中18次的概率差不多!

那么当雷电发生时,我们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一、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在野外无法躲在有防雷设施建筑物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线杆较近的地方避雨;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以减少直接受到雷击;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的接触面越小越好,以减少“跨步电压”;野外最好的防护场所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

二、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要靠近打开的门窗、金属管道,要拔掉电器用具插头,关上电器和天然气开关。切忌使用电吹风、电动剃须刀,并不宜使用水龙头。

三、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的金属装置,不要收晒衣绳或铁丝上的衣服;不要从事栅栏、电话、输电线、管道或建筑钢材等安装工作;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四、不要使用或减少使用电话,不宜停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及铁轨附近,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不宜进入或靠近无防雷设施建筑物及车库、车棚、临时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

五、切勿游泳或从事水上活动,不宜停留在游泳池、湖泊、海滨、水田等地和船上;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锄头、铁锹、羽毛球拍、钓鱼竿、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六、当感觉到身体有电荷时,如头发竖起或皮肤有明显颤动感时,要明白自己可能要受到电击,应立刻倒在地上,等雷电过后,呼叫别人救护。

七、不宜骑马、骑自行车、驾驶摩托车和敞蓬拖拉机。汽车往往是极好的避雷设施,因有屏蔽作用,即使被闪电击中汽车,也不会伤人。

杭州游客安徽爬山遭雷击:“眼睁睁看着自己倒下,有十多秒没知觉”

来源:潮新闻

今天上午,潮新闻记者接到网友爆料,有一批前往安徽旅游的杭州游客昨天中午在爬山过程中遭到雷击,据游客反映,因雷击受伤有十多人。其中,三名受伤较为严重的年轻女性,现阶段在浙江省新华医院急诊中心就诊治疗。

雷击到底是怎样发生的,伤者目前的情况如何?上午十点,记者来到新华医院了解具体情况。

伤者朱女士:“眼睁睁看着自己倒下,身上有十多秒没知觉……”

在医院,三位女性伤者中情况略微好一些的朱女士接受了记者采访。

据朱女士介绍,喜爱户外运动的她报名了一家旅行社的徒步项目,昨天早上7点半从杭州出发,前往安徽省宣城宁国市的铁匠山。十点半左右,他们一行近60人抵达铁匠山山脚开始步行爬山。“出发前特地看了下天气预报,当时只显示有小雨。真正开始爬山的时候天气也是晴朗的,没想到爬山的中途,从一开始的小雨,到后面雨越来越大,在十二点半左右,已经是雷暴雨的状态了”,朱女士表示,爬山队伍的进度有快有慢,她和其他十几个小伙伴组成一个小队,冒雨准备登顶。

下午一点多,没想到,就在距离山顶还有一两公里的位置,行至一片茂密的树林下,朱女士突然感觉身体失去知觉,随即倒地。“当时甚至都没看到闪电,都没来得及反应,就感觉全身发麻,双臂和腿都不听使唤了,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直直倒下,身上有十多秒没知觉,一时间动弹不得。”朱女士表示,同行的人后来告诉自己,在朱女士等人倒地后听到了巨响。但朱女士当时很难受,虽然意识是清醒的,但也是在几分钟以后,在同伴的搀扶下才能勉强起身。“右腿有擦伤,后脑勺也因为磕在石头上流血了,到现在胸还是有些闷闷的。”

由于山上都是土路,车辆无法通行,受伤的朱女士一行决定退下山来,赶回杭州就医。下午五点多,历经四个多小时,朱女士一行互相搀扶下终于撤回山下,乘坐大巴返程,在大巴上,随行医生也对伤员们进行了简单的检查和伤口包扎。晚上八点左右,大巴抵达杭州的黄龙体育中心,提前联系好的120救护车早早地就在现场等候。包括朱女士在内的三名年轻女性患者随即被送往浙江省新华医院,接受一系列检查治疗,好在都没有生命危险。

主治医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电灼伤和心肌损伤

“昨晚上九点左右送来之后,我们赶紧给伤者们进行血常规、急诊生化、肌钙蛋白、血气、凝血功能、头胸腰部CT、B超、心电图等检查,万幸的是没有皮肤贯穿伤,三位伤者目前身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电灼伤和心肌损伤。”主治医师石峻告诉记者,三位女患者年龄分别为24岁、30岁、32岁。其中,24岁的伤者因跌倒存在头部裂伤,此外,还有锁骨骨折的情况,经骨科医生会诊,需要进一步住院进行手术治疗。32岁的朱女士双臂存在电灼伤以及腿部等多处挫伤。

与此同时,三位伤者都出现心肌损伤,横纹肌溶解。“正常人的心肌酶检查指标通常在200以内,但是朱女士的检查结果超过1200,同时心电图显示她存在室性早搏,30岁的那位伤者的情况则更严重一些,指标高达5000多。”石峻表示,目前除了处理外伤外,正在对伤者们进行心肌营养补液等治疗,后续还要进一步观察她们的指标的动态趋势变化,正常以后才能出院。

“人遭遇雷击,一方面可能会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严重的甚至会心源性猝死,另外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的损伤。”石峻告诉记者,这几位伤者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果在野外遭遇雷击,伤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的情况,要立即组织心肺复苏抢救,同时呼叫120。如果抢救不及时,受伤者可能就会因缺氧、心脏骤停致猝死。

伤者家属:旅行社必须要给一个说法

记者从另一位伤者的家属处了解到,他们是通过杭州的一家网络旅行平台“游侠客”报名此次活动的,“费用是170元一个人,当天来回。”至于保险内容,伤者的丈夫表示不太清楚,没有人和他们专门说过,“更何况也没想过这种事会发生。”

“旅行社的这个团在雷击发生时有跟队的一名医生,为伤者们简单地进行外伤的包扎,在昨晚也有专门派人过来守着,但是目前大家都是自付费用的一个状态,关于后续的赔偿方案,包括误工费、精神损失费还没有和我们沟通过,这点我是不满意的,后续旅行社必须要有个说法。”

记者随后采访了“游侠客”在现场的工作人员,他表示,目前不方便透露任何情况,相关方案领导还在商讨中。对此,潮新闻记者与伤者家属添加了联系方式,后续情况,将会继续跟进关注。

潮新闻+

遇到雷暴天气,该怎么办?

面对夏季到来频繁的雷暴天气,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是要做到尽量减少外出,如果是实在避免不了,当在野外面对突发的恶劣天气,积雨云变厚变黑,雷暴随时来临的情况,一定要和树木、电线杆、积水保持距离,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远离金属栏杆、铁轨及电力设备。高空、海上作业的人员应停止工作。如市民在行车途中,车子被雷击中,千万不要贸然下车检查车况,应等到雷暴完全过去后再下车。

如遇身边同伴被雷击怎么办?建议大家在第一时间采取以下急救措施,帮助患者争取最宝贵的时间:

1.及时呼救,拨打120。请保持镇静,不要慌张,更不随意乱跑,立即呼叫120求助,并清楚告诉急救人员目前所在位置,提供受害者的相应信息。

2.保证个人安全,预防二次雷击。如果雷暴没有结束,及时转移到安全地点(干燥处)。对于患者来说,除非是从高处坠落或身体遭受重击,否则不会出现严重的骨折,也就不会导致瘫痪或大出血。所以,这个时候挪动患者是相对安全的。

3.立即检查患者呼吸和心跳。雷击引起的电灼伤只是表面现象,最危险的是对心脏和呼吸系统的伤害,雷击常常会导致受害者心脏骤停,如无法判断可以电话联系120寻求帮助,若无心跳、呼吸,可在调度员的指导下进行CPR(心肺复苏术)直到救护车到达。

4.若伤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正常,应让伤者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检查伤口并处理,同时等待120人员到来。

被雷劈后身上出现恐怖闪电疤痕,这可比哈利波特的酷多了

狂丸科学,每天涨点新知识

本文提到的所有试验均极为危险,切勿模仿!

如果提到闪电伤疤,大概不少老铁想到的是哈利·波特额头上的那处印记。

但是,哈利的疤痕是来自魔咒,而不是闪电。

热知识:哈利的闪电伤疤来自伏地魔。

被闪电击中,也是人们口语中常说的被雷劈了的人,他们身上出现的伤疤会更恐怖些。这些红树杈一般的图案,就是人们被雷劈过后留存的痕迹,也是来自大自然的「纹身」。

拥有这款「纹身」的人,称得上是被上天选中的主角。这些自由奔走的伤痕,证明了高压电流曾在这具身体里高调路过。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这款伤疤绝对是一款极低概率获取的限定「纹身」了。

所以,那些随便发誓「天打五雷轰」的人,都小心一些好吧。毕竟,经历过闪电洗礼的人,身上是会留下记号的。

谁被劈过,脱了衣服辨真伪

这种记号是一种特殊图案,名字是利希滕贝格图腾,也被人们称为闪电花纹,它是由于闪电的超高压电通过身体时,血管破裂造成的痕迹。

1777年,德国物理学家利希滕贝格曾首次记录了这种图案。

根据观察,他发现正电的图形较长,分枝图形较复杂,而负电的图形,较类似贝壳。他把这个结论,发表在自己的论文《探讨电流体本质与行为的新方法》中。

于是,后人用物理学家的名字「利希滕贝格」来命名闪电花纹,以作纪念。

德国物理学家利希滕贝格

如果不是出现在皮肤上,那么这个花纹就会少些恐怖元素。

2009年底,美国雕刻家波特·赫克曼,用500万伏的粒子加速器对着玻璃板轰出了绝妙的利希滕贝格图案,开启了现代人高压电艺术品的大门。

在玻璃板中,这种闪电花纹看着像是不受控制、野蛮生长的橡树,图案看似杂乱,却又有规律可寻。

这种高压电作品,完全放任电流自由发展创作,所以,每一个作品中的利希滕贝格图案都是不同的。

这种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性,令不少手工咖跃跃欲试。

有位ID为@胡子Huzi的老哥做了一个实验,并成功在木板上记录下来了电流的纹路。

实验中使用的均为高压电,危险,危险,危险!不要模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在制作利希滕贝格的木板雕刻前,胡子老哥做了大量安全准备,然后才在专业人士的陪同下,为木板刷上小苏打水,开启了自己的闪电花纹创作实验。

镜头记录了电流在木板上的奔流路径。高压电流以肉眼可见的程度在木板上冲出了一条火路。

洗刷掉黑色的碳化部分后,黄色木板上的利希滕贝格图案十分霸气地显露出了自己的纹路。

虽说是人为放电,但电流走向又不受人类控制。这种放任自由发挥的利希滕贝格雕刻,属实让这些实验咖们上头。

除了在玻璃与木板上进行平面雕刻,还有其它展现电流路径的方式么?

带着一个大胆的想法,另一位科普小哥@TheBackyardScientist(后院科学家)进行了一番全新尝试——他想要制作3D立体的高压电手办。

起初,他选择在沙堆中进行电流实验,看看能否利用电流经过产生能量,把路径上的沙堆凝聚在一起。

于是,他成功得到了像鸡爪一样的电流「手办」,而且还挺脆。

在小哥发现这个实验思路可行之后,他更换了实验材质,把沙堆变成了钢珠球,希望能让这份「高压电手办」结实一些。

这次,小哥得到的是由钢珠球聚集而成的闪电花纹造型。

制作好后,小哥发现一个问题,这种由高压电流聚集起来的钢珠球堆,因为材料单一,所以粘合性极差,很容易松散折断,不能长期保存。

于是,他为了增强钢珠球之间的粘性,找出了黄铜充当粘合剂。

小哥把黄铜打碎,以细小的颗粒状融入到钢球堆中。

这一次,在有粘合剂的情况下,小哥选择让电流从上到下经过钢球黄铜堆,塑造出一个3D的立体雕塑。

冷却之后,他取出了被「封印」的高压电流痕迹。

一款立体的利希滕贝格「手办」就此诞生问世。

不过,与艺术的精美相比,观众们更在意的是制作者的安全。

虽说这些闪电疤痕和作品确实很酷,但是平安活着大难不死这事儿更酷。

活着,才是带着闪电伤疤的大难不死男孩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盘点全球被雷电击中次数最多排行榜

图片来源网络

据统计一个人被雷劈中的概率大约为60万分之一,全世界有70多亿人口,每年仅有4000多人被雷电击中,每个人被雷电击中的概率实在是太低啦!可就是这样还是有人被雷电击中不止一次,并且存活下来真的难以想象,每一次雷电所产生的电压可高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由此可见,每一个被雷电所击中并存活下来的人都创造了一个奇迹。那么我们就来讲一下那些在雷击后的幸存者。

图片来源网络

第一位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梅尔文·罗伯茨,一生被雷电击中11次,因此还申请过吉尼斯世界纪录,可惜被拒绝啦!他在驾驶推土机和割草机时经常被雷电击中,即使在大晴天走在街上也会被雷电击中,仿佛被雷电所眷顾之人,无处可逃。在这12年期间身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有趣的是,罗伯茨收藏了一盒坏掉的手表,每一块都准确地记录着他被劈中的时间。面对如此痛苦的经历,罗伯茨仍乐观地面对生活。

​​​

图片来源网络

​​​

第二位美国的劳埃·沙利文,他是一个公园的护林员,一生中被雷击高达七次,他被人称为人体雷电导体和人类避雷针。在1942年第一次遭雷击他就失去了大脚趾,1969年遭第二次雷击失去眉毛。1970年第三次遭雷击自己的左肩膀被烧焦,1972年4月16日遭第四次雷击头发起火头皮烧伤。1973年8月7日,他正驾车行驶在公路上,第五次被雷电击中将他从车中抛出去3米多远,再次存活下来。1976年6月5日第六次遭雷击时,肘部严重受伤。1977年6月25日第七次他正在钓鱼时遭雷击,胸部和胃部严重烧伤。最终无法忍受雷电的折磨而自杀。

​​​

图片来源网络

​​​

第三位萨摩福特,他是一名一战时的英国军官,活着时被雷电击中三次,死后墓地还被雷电击中一次。第一次是在1918年骑着马正在战斗的他被雷电击中,从马背上跌落下来,遭成了下半身瘫痪。第二次在其退休后安享晚年之时,与朋友在河边钓鱼时再次遭雷击致使自己右半身也瘫痪了。但他依旧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着康复治疗,身体也有所好转,慢慢的开始康复。可就是这样恶运还是随之而来,第三次在公园坐着轮椅散步的他,再次遭受雷电袭击,最终造成终生瘫痪,两年后里离开人世。可是就是这样雷公还是没有放过他,在其死后的第四年他的墓地再次遭受雷电袭击,死后也不得安宁。

图片来源网络

被雷击之后幸存下来的人,身体上大都会被留下特殊的印记“雷电花”,这种花纹是因为人被雷电击中后,巨大的电流使皮肤表面被灼伤,毛细血管迅速膨胀导致皮下出血,最终就会留下这种特殊的印记。

​​​

图片来源网络

​​​

也有人会提出疑问,被雷击之前是否会有所征兆呢?其实还是会有的如果发现头顶有乌云,其中有闪电,还能听到雷声,不要犹豫,快点找地方躲起来。被雷击前有一个明显的征兆,那就是头发会竖起来。

图片来源网络

当你站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大树下或者高压线下,如果你感觉到身上的毛发突然站起来,皮肤感到轻微的刺痛,甚至听到轻微的爆裂声,头发竖起来,这是雷电快要击中你的征兆。遇到这种情况,应马上蹲下来,身体倾向前,把手放在膝盖上,曲成一个球状,千万不要平躺在地上。若是被雷电击中,强大的电流会让心跳立即停止。

大家对预防雷电还有什么好的方法请在评论区留言。

小伙子被雷劈开天拥有特殊功能《日常幻想指南》

#电影日常幻想指南#幻想是什么?

是一种病,还是一种癖好,又或者说是一种解脱?

幻想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

比如幻想你家的马桶跟你抱怨,你每次都尿不准;

又或者说,你每日浇水的盆栽幽怨地对你说,她已经爱你很久了,只等你一个答案;

更或者是常常在你轮胎旁边撒尿的野狗,突然变成了一个男人。

现实中,幻想没有尽头,但电影里有,刚刚上映的电影《日常幻想指南》中,阿震在一次遭雷劈后,获得了一种特异功能,

他可以和所有的物体对话~桌子,电脑,手机,盆栽,那些没有生命力的物品都有了生命,可以和他对话,可以嘲笑他的无耻,可以批评他的无良,更加可以旁观他的人生,发表各种意见。一个人和一堆静物如何产生关联,又发生了一些什么有趣的事?并没有,他们只是像街头的路人一样,给了各种零碎的发言,没有目的,没有动机,更加不会造成冲突........

一个人幻想成真,是一个开脑洞的创意,但钱钟书先生说:“创作冲动不等同于创作才华”,同样的“创意”和“成熟作品”之间也有一定距离。

《日常幻想指南》最大的问题就是,它几乎都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小偷被雷劈以后,有了特异功能,而这项特异功能和他接下来的行动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被雷劈是因为,如果小偷不把偷来的东西还回去,他就得被雷劈一下,直到被雷劈死。而被雷劈以后的连锁反应,就是他能够和静物对话,被雷劈和与静物对话,其实没有直接联系,正因为没有联系,他还东西的过程,就特别乏味,以致于都不足以来支撑主线剧情,只能让他在还赃物的同时和赃物们对话,来增加剧情的乐趣,但这种乐趣,也因为纷杂出场的演员和角色本身没有太多关系度的对话以及情节展开,所以点点地被破坏。既然和静物对话没有办法推动剧情,那就另外又给了男主一条感情线:他和小学同学的再续前缘~因为他能和静物说话,所以他被误诊为精神病,所以他的医生女同学想要治好他,治疗吧,也没有采取什么有效且具有科学价值的方法,搞笑吧,那些脱胎于90年代的包袱又不足以造成爆发性的笑果输出,结果只能是演员尴尬,观众比演员还尴尬。这条线同样结束得特别的潦草,他醒悟了,依然被女主误会,于是他打算远离女主,结果他的前金主知晓了他的特异功能,于是以女主的生命安全威胁他继续狼狈为奸,他不从,找来了警察,仅仅几十字的文字概括就是本影片几乎后半段的全部内容。

所以它难看是有道理的,人物和人物之间没有强烈的情感羁绊,主角的行为动机也是敷衍敷衍再敷衍,更不要说剧情的一波三折,层层递进,它没有递进,只有平淡,然后硬给主角塞了一个事儿,让他去解决,而且他解决的方法还是被反派按在地上反复摩擦,直到警察来救他。

其实《日常幻想指南》如果换一个方向,或许尚能成为一部合格的电影。

特异功能让他膨胀,最终酿成对他人生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于是改邪归正,这不就是平民英雄的经典套路吗?

它把重点放在了和静物的对话上,静物没有生命力,很难和主角产生强烈的互动,更加没办法对剧情造成推动。而且主角本身的动机也不明确,他不是良心发现,也不是被逼无奈,他只是因为雷劈了几下,但从他的状态,他也没有快被雷劈死的紧迫感,因为雷都只是吓吓他,光打雷,不下雨,他似乎是突然就良心发现外加雷的恐吓,就觉醒了,就顿悟了,而且还赃物也没有什么波折,和赃物们聊聊天,就把赃物还了。那些对话和剧情没有关系,和启发男主没有关系,和电影内核更加没有关系。《日常幻想指南》核心问题就是它没有一个完整的剧本,只是凑了一部电影的长度。整部电影的台词都是段子一般的堆砌,不但尴尬,而且对主角的性格,价值观都没有任何的体现,反而把他展现得像一个没有什么内涵也没有什么想法的人。影片里男主的设定,可谓是一个神偷,但神偷“神”的部分却从未体现,为什么偷,也没有合理的过渡和铺垫。神偷的一切都特别的平庸,他的特异功能似乎对他也没有什么作用,人生没有发生质变,这就好像蜘蛛侠穿了一件过期的皮衣,不能变身,皮衣还有点紧。整个对话过程异常无趣,尴尬充满了网络段子的恶趣味。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主角和主角之间从头到尾都没有产生联系,男主喜欢女主,就没有然后了,女主把男主当成精神病,就没有然后了,男主的上司知道男主有私心,也就没有然后了,而且人物特别割裂,一开始男主是一个因为分账不均还会不遵从大哥命令的人,对钱有着贪婪之心,但自从被雷劈以后,他就一心向善,无欲无求,转折来的突然且突兀。男主和女主的关系就更是可有可无,看完你也很难觉得他俩是有情感线的,关系较好的老同学都算不上。不过是孤男寡女撞见了,剧本塞在手上了,行吧,演吧,演就演。怎么喜欢上的,为什么喜欢,喜欢而不得该怎么办,没有,一直被动,一直被雷劈知道结束前,他发现女主的男友出轨,他帮忙捉了一下奸,两人的感情也就几乎彻底凉凉了。不是末尾整一出英雄救美,观众都差点忘了他俩的角色设计是要谈恋爱的。

《日常幻想指南》的问题就在于,它不是一部电影,却因为种种原因要成为一部电影,它只是一个原始冲动,一个关于幻想的小想法。所以它是空的,它是没有内核的,自然就很难成为一部合格的剧情片。如今随着院线的逐渐衰退,什么样的电影可以成为院线,是值得每一个院线电影从业者需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