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宋江打一生肖宋江属什么生肖(宋江打一生肖)

宋江打一生肖宋江属什么生肖(宋江打一生肖)

梁山的十个三人组合:最厉害的两个连宋江都害怕,都是哪些组合?

水浒传中,有不少三人组合,如二龙山鲁智深、武松和杨志,阮氏三雄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清风山王英、燕顺和郑天寿,芒砀山樊瑞、项充和李兖等等,那么这些三人组合该如何排名呢?宋江忌惮哪些三人组合呢?

第十:梁山元老王伦、杜迁、宋万

这三人是梁山的创始人,也是梁山上的第一个三人组合。白衣秀士王伦是大当家,但是心胸狭隘,嫉贤妒能,连林冲、晁盖等英雄豪杰都容不下,最终自食恶果。他的两个手下杜迁和宋万堪称“卧龙凤雏”,他们两人的外号分别是摸着天、云里金刚,都是唬人的,表明他们两人人高马大,实际上却没什么本领。因此,梁山元老组合是最差的,排在第十。

第九:清风山燕顺、王英和郑天寿

此三人武功都不怎么样,老大燕顺是羊马贩子出身,王英是车夫出身,郑天寿是银匠出身,都属于社会底层。他们三人属于走投无路,才聚集一伙人,占山为王,打家劫舍。他们三人在大聚义时,燕顺排第五十,王英排第五十八,郑天寿排七十四,都是清一色的地煞,在征讨方腊之战中全军覆没。因此,清风山组合排在第九。

第八:饮马川邓飞、裴宣和孟康

饮马川也是梁山上的一个小山头,山上有三个头领,分别是裴宣、邓飞、孟康。其中裴宣是大寨主,在梁山上排第四十七,邓飞是二寨主,在梁山上排第四十九,孟康是三寨主,在梁山上排第七十。此三人也是清一色地煞,但是裴宣在平定方腊后,活着回到京城,这一点比清风山三人强多了,排在第八。

第七:少华山朱武、陈达、杨春

此三人,其中朱武是军师,虽然武功平平,但善于出谋划策,是地煞之中的第一名,最后幸存的十五个偏将之一。陈达和杨春两人武功也不高,战死在征讨方腊之战中。如果把此二人换成史进,他们的名次或许还会再提高一些。因此少华山三人组合排在第七。

第六:阮氏三雄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

阮氏三兄弟都是水军将领,都是天罡,是晁盖七星聚义时的骨干。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阮氏三兄弟在战场上会比较团结,战斗力很强,尤其是把持了水军的半边天。但是比拼的大部分是陆战,因此阮氏三雄只能排在第六。

第五:东昌三将:张清、丁得孙、龚旺

张清是东昌府守将,丁得孙、龚旺两人是张清的副将。张清外号是“没羽箭”,在梁山上排第十六,善于飞石绝技,曾连打徐宁、燕顺、韩滔、呼延灼、关胜、董平、索超彰等十五员梁山将领,他的两个副将也不差,如丁得孙用飞叉击伤八臂哪吒项充。因此东昌三将组合排在第五。

第四:连环马三将:呼延灼、韩滔、彭玘

呼延灼是梁山马军五虎将之一,在梁山上排第八,他不但武功高强,和鲁智深、杨志等多人战成平手,还善于连环马,曾给梁山造成巨大的麻烦。韩滔和彭玘是呼延灼的两个副将,战力也不错,因此排在第四。

第三:蒲东三将:关胜、宣赞、郝思文

关胜,据水浒传中描述,是三国时期武圣关羽的后人,他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战马是赤兔马。在梁山上,关胜排在第五位,马军五虎将之首,力压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一头。

宣赞和郝思文是关胜的两个副将,三人组合,关胜太强,宣赞和郝思文的战力也不错,因此排在第三。

第二:芒砀山樊瑞、项充和李兖

此三人都是地煞,其中名次最高的樊瑞排第六十一,为何在三人组合之中能排在关胜蒲东三将之前,位列第二呢?原来是因为樊瑞会法术。法术是超越位阶的打击,相当于高维空间打击低维空间,即使樊瑞只是会简单的法术,和公孙胜相比差远了,但他的战力将会得到直线上升,打败关胜等组合。

第一:二龙山鲁智深、武松、杨志

此三人是二龙山三巨头,都是清一色的天罡,武林高手。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赤手空拳打死大虫(老虎),杨志四十回合战平林冲。如果单打独斗,鲁智深、武松、杨志三人任意一人拿出来,不一定是关胜、呼延灼、张清的对手,但是论三人组合综合实力,二龙山三巨头完胜关胜、宣赞、郝思文等三人组合,即使对上樊瑞的组合,也可能获胜。

因此,二龙山三巨头是水浒传中三人组合之中最厉害的,排名第一。

结语

以上便是水浒传中的十个三人组合,其中最厉害的两个组合二龙山三巨头和芒砀山樊瑞、项充和李兖这两个三人组合,由于实力太强,连宋江都害怕,忌惮三分。宋江于是分化瓦解这两个三人组合。如樊瑞被宋江安排拜公孙胜为师,项充和李衮被分配给李逵,李逵每次上战场,此二人都保护其周全。宋江分化了二龙山三巨头之中的杨志,对于武松,他想分化,但是没有成功。

(本文主要参考《水浒传》)

及时雨宋江绰号的由来:仗义疏财 假天子以令江湖

《水浒传》中,宋江的绰号最多,但最为知名的却只有两个:及时雨、呼保义。这两个绰号中,及时雨用的时间最长,一直到梁山大聚义,石碣天文揭晓时,宋江的绰号才改为呼保义。

除了这两个绰号外,郓城县的人还叫宋江为黑宋江、黑三郎、孝义黑三郎。因为在家中排行第三,所以,宋江又叫宋三郎。

施耐庵为何要给宋江设计这么多绰号呢?其中,“及时雨”这个绰号又是怎么来的,为何在梁山大聚义时,施耐庵又“废止”了这个绰号呢?

及时雨绰号的由来

宋江出场很迟,到了第十八回时,才忽然从郓城县衙冒了出来。当时,施耐庵是以济州府观察何涛的视角描述了宋江: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

这段话中,就介绍了宋江一大堆绰号:宋三郎、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后来,阎婆惜面对宋江尖刀时,大呼“黑三郎杀人也”,宋江在郓城县就有四个绰号了。接下来,书中继续介绍道,宋江最爱结交江湖好汉,而且,一视同仁,只要有人投奔,不问高低,一概留下,终日相陪,毫无厌倦。好汉们要辞别,尽其所能馈赠银两,端的是挥金如土。

除了善待江湖上的每一个好汉而外,只要有人求取钱物,宋江也绝不吝啬,还经常利用职务之便周全他人性命。宋江还是郓城县头号慈善家: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赒人之急,扶人之困。

书中列举了如此之多的仗义疏财事迹,“及时雨”便呼之欲出了。书中写道: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宋江仗义疏财,乐善好施已经难能可贵了,关键还在于他总是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出现,如天上的甘霖一般普施于江湖。

在大肆描写宋江“及时雨”这个绰号来历时,施耐庵不惜笔墨,写了一大段文字,还配了一首《临江仙》词。文字与诗词中,多处以“天上”、“天星”、“甘霖”等,把宋江捧上了天。而且,词牌恐怕也是有意选定的,宋江确实就是“英灵上应天星”天上之仙。在施耐庵的笔下,宋江简直就是个救世主。

“水浒阴谋论”说,宋江如此仗义疏财,为的是自己的仕途经济,浔阳楼题反诗,《西江月》中第一句不就是“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吗?读书人读书,不为仕途经济多半就是伪君子。问题是,施耐庵有哪个字写到宋江行贿官府了?莫非郓城县的县令是民选的?

又有观点说,宋江如此乐善好施,目的是收买人心,好为日后招安铺平道路。遗憾的是,施耐庵并没有把宋江写成活神仙,或者是未卜先知的宋半仙,他能知道日后将成为梁山寨主?

宋江以仗义疏财、乐善好施而得了“及时雨”这个绰号,是书中的一条大线索,一百单八个妖魔梁山大聚义的江湖召唤令。施耐庵以宋江“及时雨”这个绰号,完成了对“江湖义气”的解读。梁山好汉从龙虎山伏魔之殿逃出来后,经过六十年的时间,因为“义气”而齐聚梁山。

“及时雨”是梁山大聚义的总线索,没有这条总线索,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凭什么聚集在一起呢?宋江的仗义疏财、乐善好施,只是文本故事中“及时雨”的由来。深层次解读,则是聚集梁山好汉的江湖檄文,因为要写梁山好汉聚义,所以,宋江就得了这样一个绰号。

及时雨假天子以令江湖

宋江出场时,施耐庵先以一大堆绰号来为“及时雨”做铺垫。然而,宋三郎、黑三郎、孝义黑三郎这几个绰号得来似乎毫无道理。为何?

却说何观察在郓城县衙看到宋江时,书中除了描述了宋江的长相、绰号外,还比较细致地查了宋江家的户口。宋江的家庭情况是这样的: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

宋江是家中的老三吗?肯定不是,如果说宋江是三郎,为何施耐庵没有写宋江有两个哥哥呢?《水浒传》固然惜墨如金,但在写宋江这段却是尽量详细的,宋江上面没有哥哥,却被写成宋三郎,其中必然藏着大事。

“宋三郎”身上藏着什么样的大事呢?此处,我也不卖关子了,黑三郎、宋三郎、孝义黑三郎这些绰号,全部写的是北宋皇帝。

此前,读过我文章的朋友,恐怕早就了解到,北宋皇帝中总共有三个“宋三郎”:赵光义(太宗)、赵恒(真宗)、赵佶(徽宗)。北宋总共有九代皇帝,施耐庵为何专检“宋三郎”黑呢?为了方便新朋友的阅读,此处,我再简要解读一番这个疑问。

《水浒传》开篇故事讲的是赵匡胤谋逆篡位,然后伪造历史的故事。北宋王朝这个妖魔行为后来继续演绎,赵光义涉嫌弑兄夺位,伪造了一个“金匮之盟”。由此,历史在这里拐弯,北宋王朝已经改朝换代,不再是赵匡胤世系的天下了。

赵光义总共是同胞五兄弟,大哥赵光济死于北宋建立之前,二哥赵匡胤疑似死于烛影斧声,老四赵光赞早夭,最小的兄弟是赵光美(廷美)。宋太宗赵光义在家中排行老三,因为做了皇帝,便成了家中老大。

从家族字辈行序来讲,赵家这五兄弟原本都是“匡”字辈,赵匡义就是老三。为了避讳,赵匡义改成了赵光义,那他就是“光”字辈中的老大了。做了皇帝的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是二哥主动传位,又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赵炅。这是因为赵匡义自喻火德星君下界,曾经以《咏日》诗把自己比作太阳关降人世——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后来都出现在了梁山。

金匮之盟约定,赵匡胤把皇位让与赵光义,赵光义则要把皇位传给赵廷美,赵廷美之后,再传回赵匡胤的儿子,皇位交回到太祖系。但是,赵光义背信弃义,逼反了赵廷美,把皇位传给了第三子赵恒,也就是宋真宗。于是,施耐庵这样写道:(太祖)传位与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太子即位。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

这其中,就没有北宋的第三个皇帝、宋太宗家中的老三宋真宗。

这段话中,涉及到北宋的皇位传承出了妖魔,这个妖魔就是“杜迁”。“杜迁”之中还隐藏着更大的玄机,那就是明朝的“孙立”。因而,北宋时期误走的妖魔,朱洪武也有份。

“金匮之盟”导致了北宋皇位的迁转,施耐庵越过宋真宗,把误走妖魔的时间背景设置在了宋仁宗时期。但是,当时的张天师却是从宋徽宗朝穿越而来的虚靖先生。施耐庵这样写,寓意非常多,其中之一,就是要隐藏最黑的“宋三郎”,这个“黑三郎”就是宋徽宗。

宋徽宗是宋哲宗的异母兄弟,排行第十一。宋哲宗死后,要在兄弟之中挑选一个皇帝,此时,赵佶前面死了九个哥哥,他来到了第二顺位。但是,在他后面却有一个宋哲宗的同母兄弟简王赵似。这样一来,赵似便以嫡亲的身份跃居第一顺位继承人,赵佶退居第三。

此时,历史再一次走向误区,杜太后干预皇位传承的故事再度重演,一个姓向的太后说: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不同诸王。先帝言没言过,只有天知道,伪造遗书盟约是北宋王朝的家史病,而且,特别好使。力主依照礼律立简王为帝的章惇因此哑口无言,历史错误地选择了端王赵佶——这就是“孝义黑三郎”。

宋江以“宋三郎”等一堆绰号,隐喻了北宋皇帝。因而,“及时雨”这个绰号就意味着宋江是“假天子以令江湖”,召唤英雄,聚义于梁山。

反过来讲,则是因为北宋王朝一再误走妖魔,宋江便以及时雨这个绰号传檄江湖,召聚英雄揭竿而起。

如此宏阔的文本架构和深层次隐喻,恐怕与《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曹操矫诏十七镇诸侯讨伐汉贼。其实,《水浒传》中深藏“大宋之后无汉唐”的浩叹,“宋三郎”真汉贼也。

及时雨为何变成了呼保义

《水浒传》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以一人喻多人,无论是人物,还是绰号、星号、兵器、生肖、……都深藏多面隐喻。作为文本中的第一主人公,宋江自然就得担负更多的隐喻任务,由“及时雨”而转身为“呼保义”。《水浒传》中的江湖义气,也因此上升为家国大义。

讲完赵匡胤篡位立国,施耐庵又暗写了赵光义依样画葫芦,炮制了烛影斧声与金匮之盟,在这段故事的结尾处,留下了这样一段句话:

不因此事,如何教三十六员天罡,下临凡世,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间。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

施耐庵为何在此留下这样一段话呢?因为,“引首”故事中隐藏着两个洪太尉,他们就是赵匡胤与他的父亲赵弘殷。也就是说,洪太尉放出的第一个妖魔,就是宋太祖本人。而且,施耐庵还把赵匡胤写成霹雳大仙,果真是神仙皇帝集于一身了。

同时,这段话与“洪太尉误走妖魔”故事对看,梁山一百单八将有两重身份。镇锁在龙虎山地窖中的是妖魔,而这些妖魔绝大多数都被贴上了皇帝的标签,比如宋江、卢俊义、朱武、孙立,以及梁山所有的“龙”,隐喻的都是皇帝。因而,梁山好汉有一个团队身份——妖魔皇帝。也就是说,皇帝都是他们的“天”放出来的妖魔,天子就是妖魔。

梁山好汉的第二重身份是天罡地煞,聚义造反,不靠神仙皇帝,梁山好汉凭自己的实力上应天星。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故事中,宋江去的是皇宫,见到了宋太祖、宋真宗、宋徽宗、宋钦宗等好几个北宋皇帝和明朝皇帝,这些皇帝都号称自己是“天子”,以天子的身份伪造天书、假传天言,威逼利诱宋江“替天行道,辅国安民”。宋江战战兢兢、唯唯诺诺,记下了天言,收受了天书。但是,当宋江走出玄女殿时,却见到了北宋灭亡的一幕:二龙戏水。

宋江从玄女庙回到梁山,曾经在祝家庄、高唐州两次按照天书的兵法、法术对付敌人,但是,都遭到了惨败。此后,宋江再也不看天书,“替天行道,辅国安民”也被宋江否决,梁山大聚义时,宋江号召梁山好汉“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这样一个大转折,意味着宋江彻底识破了伪天书,伪天言,抛弃了神仙皇帝,绝不“替天子行道”,率领梁山好汉抗金保境。书中在梁山大聚义之后,留下了一大篇赞诗,其中这样写道:

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其人 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斗 冤雠,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

“替天行道”出自老子的朋友秦轶所写的悼文:老聃大圣,替天行道,神游大同,流芳千古。老子五千言中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梁山好汉大聚义,所行之道就是等贵贱、均贫富,哪管你是帝子还是神孙,都得如此“替天行道”。呼保义宋江不仅不辅君,连神仙皇帝都要管了。

梁山好汉不仅自己“损有余而补不足”,还将抗金保境,驱逐金兵,保一方百姓平安。于是,这首赞诗最后说:惟宋江肯呼群保义,把寨为头。

这就是“呼保义”绰号的由来。及时雨讲的是江湖义气,呼保义则包含着“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之大义。

百科知识小课堂:关于马,你知道多少?(二)

马是古代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骑兵驰骋沙场最重要的倚仗,地位与今天的汽车同等重要,在历史上也留下了许多光辉的足迹。

目录:

一、关于马的成语

二、关于马的俗语

三、关于马的典故

四、古代十大名马

一、关于马的成语

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马不停蹄:奔波忙碌,不得休息。比喻时刻不停顿地前进。

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军人战死沙场。

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老马识途: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汗马功劳: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一马平川: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指广阔的平原。

天马行空:天马:神马。比喻思想行为无拘无束。亦形容文笔超逸流畅。

快马加鞭: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走马看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信马由缰:信:由,听任。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移动。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比喻随便走走。

蛛丝马迹: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万马奔腾:像无数匹马飞奔跳跃。形容声势浩大,进展迅速,气氛热烈。

犬马之劳:愿像犬马那样为君主奔走效力。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单枪匹马: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行动没人帮助。

招兵买马: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后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人仰马翻: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人困马乏:人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劳累。

鞍前马后:奔忙于别人的马前马后。形容殷勤侍候主人或上司。

人强马壮: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

猴年马月: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比喻不可指望的日期。

青梅竹马: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心猿意马:心意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比喻心思不专,变化不定。

悬崖勒马: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马:收住缰绳,使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香车宝马: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害群之马: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

厉兵秣马: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塞翁失马: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盲人瞎马: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脱僵之马:脱:脱落。缰:马缰绳。挣脱了缰绳的马。比喻不受拘束的人或事物。

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马后炮: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马马虎虎: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二、关于马的俗语

马屁拍在马腿上:比喻讨好人不到位,反而没有落好。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力气的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指时间可以检验一切。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就像马也会有失蹄的时候一样。

好马不吃回头草:有志氣的人,即使遭遇挫折也不走回頭路。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是饿死的骆驼体积也比马的大。

三、关于马的典故

【伯乐相马】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

有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按图索骥】

秦国有个人叫孙阳,他一眼就能认出好马和坏马,人们叫他“伯乐”。伯乐把自己认马的本领都写到叫《相马经》的书里,画上了各种马的图。

伯乐的儿子很笨,却希望自己也能像父亲那么厉害。他把《相马经》背得很熟,以为自己也有了认马的本领。

一天,伯乐的儿子在路边看见了一只癞蛤蟆。他想起书上说额头隆起、眼睛明亮、有四个大蹄子的就是好马。“这家伙的额头隆起来,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一匹千里马么?”他想。他非常高兴,把癞蛤蟆抓回了家,对伯乐说:“快看,我找到了一匹好马!”伯乐哭笑不得,只好说:“你抓的马太爱跳了,不好骑啊!”

【老马识途】

战国时期,齐桓公率兵攻打孤竹。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时已是冬天,最后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放开老马,人跟着它们马,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

【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期,宦官赵高想要篡夺秦朝的政权,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从此以后,大臣们都十分畏惧赵高。

【露马脚】

明太祖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幼年时还被送到庙里当过和尚,成年之后,与农民出身的马氏结为夫妻。

那个时代的妇女都是要裹足的,但马秀英在幼时深得养父母的宠爱,坚持不肯缠足,于是生就了一双大脚。后来,朱元璋称帝,马氏当了皇后,深居皇宫享受荣华富贵,但对自己的一双大脚也感到无可奈何,每当与客人相见,总是用衣服的下摆或裙子将脚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

有一次,马氏乘轿到金陵(现今南京)街头游览,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急忙把脚缩了回去,可人们早已看得一清二楚啦!

于是这件新鲜事传开来,轰动了整个京城,因为是姓马的露出了脚,“露马脚”一词便流传到今天,所以现在,对不便公开的不光彩的事的暴露,都称为“露马脚”。

四、古代十大名马

1、赤兔马

“赤兔马”本名“赤菟”,即红色的,像老虎一样的烈马,据说为汗血宝马。赤兔马一直是好马的代表,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在《三国演义》里,赤兔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渡水登山,如履平地。“那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追风逐电,赤兔超光。”。赤兔马最早为西凉刺史董卓的坐骑,后被董卓用来收买丁原的义子吕布;吕布死后,赤兔马被曹操赏赐给关羽;关羽被杀后,赤兔马思念旧主,绝食而死。

2、的卢马

的卢马,三国时期刘备的坐骑,其奔跑的速度飞快,在三国历史中最显眼的一处便是背负刘备跳过阔数丈的檀溪,摆脱了后面的追兵,救了刘备一命。这一跳奠定了其三国名马的地位,虽不及赤兔马那么声名显赫,但在三国中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其地位更因辛弃疾一首词中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而大为提高。

3、乌骓马

乌骓,霸王项羽的坐骑,是一匹黑马,通体黑缎子一样,油光放亮,唯有四个马蹄子白得赛雪。乌骓背长腰短而平直,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这样的马有个讲头,名唤“踢雪乌骓”。传说,项羽自刎于乌江边后,忠于主人的乌骓也自跳乌江而死。

4、飒露紫

昭陵六骏之一的“飒露紫”是李世民东征洛阳,铲平王世充势力时的坐骑,列于陵园祭坛西侧首位,前胸中一箭。

5、绝影

绝影,三国时期曹操坐骑。顾名思义,跑起来快得连影子也跟不上,绝影无影。绝影是一代枭雄曹操的坐骑。在《魏书》中有所提及:“公所乘马名绝影,为流矢所中,伤颊及足,并中公右臂。”

6、黄骠马

黄骠马,骠字的含义是“黄马带白点”。此马的白点多位于肚子和两肋处。最主要的是马头上有白毛,形状圆如满月。所以别名“西凉玉顶干草黄”。黄骠马即使喂饱了草料,肋条也显露在外,所以另有别名“透骨龙”,是难得一遇的宝马良驹。据小说《隋史遗文》、《隋唐演义》中所记,唐初名将秦琼(秦叔宝)的坐骑即为黄骠马。

7、照夜玉狮子

照夜玉狮子,通体上下一色雪白,没有半根杂毛,传说能日行千里,产于西域,马中的极品中的极品。在《水浒传》中,照夜玉狮子原为大金王子所骑,被段景住盗来后,原本想献给宋江,不料被曾家五虎抢去,才引出了史文恭箭射晁盖。我国很多的历史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坐骑都是“ 照夜玉狮子”,例如:赵云,伍云召,段景住。

8、爪黄飞电

爪黄飞电,曹操的爱驹,其高大威武,体态庄严,名字与众不同,气势磅礴,也惟有曹操这样的枭雄才可以配得上这匹骏马。正因为这匹马气质高贵非凡,曹操每次凯旋回朝时都会骑乘它,以显示其与众不同的气势。爪黄飞电通体雪白,四个黄蹄子,气质高贵非凡,傲气不可一世。

9、特勒骠

特勒骠,是武德二年十一月至次年四月,李世民消灭割据马邑(今山西朔县境)的刘武周势力,收复河东失地时,与刘武周大将宋金刚等作战时的坐骑,排列于昭陵祭坛东侧首位。此马毛色黄里透白,喙微黑色。

10、盗骊

盗骊,为古代名驹,乃关外名马,体格健壮,千里绝群,脾气暴烈,极难驯服。后泛指良马。古代传说周穆王八骏之一。颈细,色浅黑。《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

梁山中有哪些名不副实的绰号?共有9个人的外号夸大到离谱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第339期

梁山中有哪些名不副实的绰号?共有9个人的外号夸大到离谱

其实名不副实的绰号太多了,36员正将大体是没啥问题的,主要就是72员偏将。

我们看看名不副实的九大将领

第九,险道神郁保四

名不副实程度:★

所谓险道神,指的是开路神。

传说中的险道神非常吓人,身长丈余,头长三尺,胡须也有三尺五寸。头戴束发金冠,身穿红战袍。左手执玉印,右手执方天画戟,能吓跑各种恶鬼。

可惜郁保四不符合这个标准,他只是一个盗马贼。

他曾将梁山购买的200多匹战马偷走了,还投靠团练武装曾头市。

这件事引起了曾头市和梁山的大战,晁盖还因此挂了。

不但是郁保四是罪魁祸首,他还非常无良。

本来是他得罪了梁山,曾头市不惜开战去保护他。

被俘以后,郁保四却立即出卖曾头市,里应外合协助梁山几乎杀光了旧主人。

加入梁山以后,郁保四只是担任掌管监造诸事头领,负责把捧帅字旗。

郁保四并没有什么战功,唯一值得说的就是:征讨田虎时,宋江被乔道清以妖术困于昭德城外,麾下仅剩林冲、徐宁、索超、张清、汤隆、李云、郁保四七位头领。郁保四虽身中两箭,仍牢牢捧着帅字旗,紧随宋江左右。北军见帅旗未倒,也不敢胡乱上前。

看来郁保四武功不怎么样,人还是够勇敢的,险道神这个外号也勉强算得上。

第八,打虎将李忠

名不副实程度:★

打虎将形容李忠身材粗壮,像古代打死过老虎的高手。

实际上,李忠的武功却并不高,根本就打不死老虎。

李忠与呼延灼交战,打了才十多回合就直接逃走了。

呼延灼对李忠的武功还颇为蔑视,认为这是江湖武功,不登大雅之堂。

而李忠上了梁山以后,也没什么战绩。

攻打方腊的独松关之战时,李忠与欧鹏、邓飞、周通一同上山探路,结果被敌将厉天闰带兵突袭。周通被一刀砍死,李忠带伤拼命逃走。

李忠这么多年唯一的战果,就是方腊部将潘濬被张清用飞石打伤落马,他冲上去将其砍死。

这属于捡漏,甚至胜之不武,算不了什么。

第七,百胜将韩滔

名不副实程度:★★

百胜将不是说他胜了一百次,而是百战百胜的意思。

实际上,韩滔本来仅仅是陈州团练使,并不是正规军。

他没有打过什么仗,当然也不存在什么胜仗了。

韩滔武功很烂,第一次作为正先锋和梁山交手,只同秦明打了20多招就支持不住。

在钩镰枪大破连环马时,韩滔在乱军之中被刘唐、杜迁擒获,直接投降。

其实,韩滔还是有一定本事的,属于平庸的武将,百战百胜完全是胡说八道了。

第六,天目将彭玘

名不副实程度:★★

天目将就是二郎神的意思,有这个外号主要是彭玘使一口三尖两刃刀。

大家都知道,二郎神用的就是三尖两刃刀。

彭玘武功没什么了不起,还是韩滔的副将。

第一次出阵,彭玘对战花荣,打了二十多回合就支持不住。这还不算,他再战女将扈三娘,直接被红绵套索活捉。

二郎神有这么弱吗?

第五,小温侯吕方

名不副实程度:★★★

吕方很崇拜吕布,平时照着吕布样子打扮,用方天画戟。

所以,江湖上叫他“小温侯”。

这个小温侯,同真的吕布是无法相比的。

面对武功并不高明的曾家五虎,吕方都对付不了:小温侯吕方拍坐下马,挺手中方天画戟,直取曾涂。两军交锋,军器并举,斗到三十合以上。郭盛在门旗下,看见吕方戟法乱了,敌不过曾涂。

见吕方打不过,郭盛上去夹击才和曾涂打平手。

可见,吕方武功一点也不强。

不过,身为年轻人的吕方,学习能力倒是很强。

梁山上高手太多了,还有林冲这种专业教头出身,吕方的武功迅速提高。

最后出场时,面对南国四大元帅之一,顶尖高手石宝,吕方就打得不错:吕方一骑马一枝戟,直取石宝。那石宝使劈风刀相迎。两个斗到五十合,吕方力怯。

石宝先后击杀一百单八将的索超、邓飞、鲍旭、马麟、燕顺五人,是方腊麾下最强悍的大将。

吕方能够和他打了这么久,武功进步非常惊人。

第四,赛仁贵郭盛

名不副实程度:★★★

郭靖的先祖郭盛,武功可以说是低微了,武功同吕方差不多。

赛仁贵就是比薛仁贵还厉害,郭盛显然是吹牛了。

薛仁贵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大将之一: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

整个古代中国的武将,能够赛过薛仁贵的真是屈指可数,郭盛当然没这个资格。

第三,镇三山黄信

名不副实程度:★★★★

黄信自称镇三山,也就是镇住了清风山、二龙山、桃花山。

黄信自夸要捉尽三山山贼,实际上如何呢?

不要说二龙山、桃花山,连一个清风山都能要黄信的命。

书中写:黄信拍马舞剑,直奔燕顺。三个好汉一齐挺起朴刀,来战黄信。黄信见三个好汉都来杀他,奋力在马上斗了十合,挡不住他们三个?黄信怕吃他三个活捉了,坏了名声,只得骑马扑喇喇跑回旧路。三个头领,挺着朴刀赶将来。黄信那里顾得众人,独自飞马奔回清风镇去了。

看看,谁镇谁啊?黄信丢死人了。

第二,铁扇子宋清

名不副实程度:★★★★

铁扇子并不是《卧虎藏龙》上面,那个被打出屎来的鲁君雄,手中拿着的武器铁扇子。

古代的铁扇子,不是用来扇风的,是可以折叠的金属简易盾牌。

这种盾牌一般是在乱军中,专门用于保护主将的。

铁扇子宋清的意思,应该是宋清就是保护梁山大哥宋江的。

可惜,宋清连这一点也没做到。

招安之前,宋清只是负责“专管筵宴”,也就是餐厅经理了。

招安之后,宋清干脆被宋江派回老家,去照顾祖坟和家业,哪里保护过宋江?

第一,呼保义宋江

名不副实程度:★★★★★★★★★★★★★★★★★★★★★★★★★★★★

呼保义是宋朝一种低级武官。

《宋会要辑稿》中记载,靖康年间,宋朝政府鼓励人民“自相团结”,如果能够招募一千人以上,则“授保义郎”。

宋江自称“安邦护国称保义,替天行道显忠良”。

换句话说,宋江自认为是忠于朝廷的,是为伸张正义才出现的人民自卫武装。

试问,宋江把这群兄弟放在哪里去了?当年梁山好汉为了救你,不惜冒险不远千里去劫法场,极为讲义气。

宋江却用兄弟的性命向朝廷表忠心,还是人吗?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水浒中好玩的十种动物绰号,最多的是老虎相关绰号,共有11个!

水浒中很多绰号我们是如雷贯耳的,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行者武松等等。这些绰号真是大名响当当啊。绰号种类有很多,有浮夸风,有写实风,还有一些动物风,啥叫动物风呢?其实就是以动物的形象作为自己的绰号。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水浒中那些非常好玩的动物绰号有哪些。

一 老虎

水浒中与老虎相关的绰号还真不少。比如:跳涧虎陈达, 打虎将李忠, 插翅虎雷横,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 病大虫薛永, 笑面虎朱富,青眼虎李云,母大虫顾大嫂,花项虎龚旺,中箭虎丁得孙共计十一人。为什么与老虎相关的绰号这么受欢迎呢?这与中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崇拜有关。由于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如虎将、虎臣、虎士等。自汉代以后虎一直成为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所以取一个老虎相关的绰号,那自然是非常的长面子了。

二 龙

水浒中与龙相关的绰号共有六个,他们是:九纹龙史进, 入云龙公孙胜, 混江龙李俊, 出洞蛟童威,出林龙邹渊 ,独角龙邹润。为什么喜欢叫龙相关的绰号呢?这个我想就不用多说了。中国自古就有龙的传人的称号。曹操曾说过: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可见龙可以象征那些既神秘,又有本事的人。搞个龙的戳号,真是非常威风啊。

三 豹子

与豹子相关的绰号有三个:分别为豹子头林冲, 锦豹子杨林, 金钱豹子汤隆。豹子,即豹。“北方呼貉曰貉子,豹曰豹子。当然豹子也是很威风的动物了,虽然没有老虎和龙在中国人心中地位那么高,但是豹子也是非常生猛的动物,一般人看到也会十分害怕的。所以取个豹子相关的绰号,也是十分威猛的。

四 麒麟

与麒麟相关的绰号就只有玉麒麟卢俊义了。马步军中推第一,天罡数内为尊,上天降下恶星辰。眼珠如点漆,面部似镌银。丈二钢枪无敌手,身骑快马腾云,人材武艺两超群。梁山卢俊义,河北玉麒麟。麒麟也是中国古代的祥瑞神兽。麒麟本身就有神秘和有才的色彩,比如什么麒麟才子,江左梅郎等等。好说道水浒,河北玉麒麟,卢俊义在此,你说威风不威风!

五 龟

与龟相关的绰号就是只有这个九尾龟陶宗旺。他原为黄门山四寨主,后因钦慕宋江,而到梁山入伙。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七十五位,上应地理星,负责监修山寨城垣。龟嘛,长寿的象征,自古以来也是中国喜爱的神物。但是呢叫乌龟的绰号有点难听,一般人都不会考虑,毕竟这个绰号歧义太多了。

六 蛇

与蛇相关的有两位一个是白花蛇杨春和两头蛇解珍。白花蛇又叫五步蛇,毒性非常厉害。而两头蛇,通称枳首蛇,多产自岭南地区,系无毒蛇,因其尾部圆钝,有与颈部相似的黄色斑纹,且能头尾行进,故俗称“两头蛇”。至于为啥这两人叫蛇相关的绰号,大概是因为长得比较瘦,又属蛇,所以干脆就以蛇为绰号吧(纯属瞎扯)

七 雕

雕是一种猛禽。与雕相关的就是扑天雕李应。这李应原为李家庄庄主。他曾修书给祝家庄,索要时迁,却被祝家庄拒绝,与祝彪交战时又被暗箭所伤,因而与祝家庄交恶。梁山攻灭祝家庄后,将他全家骗上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十一位,上应天富星,掌管钱粮。以“扑天雕”作为绰号表示李应如雕之猛。

八 猴子

通臂猿侯建,因人长得黑瘦轻捷,绰号“通臂猿”。祖籍洪都,裁缝出身,也爱舞枪弄棒,曾拜薛永为师。在宋江攻打无为军时,他正在黄文炳家干活,便与薛永一起,内应杀了黄文炳一家。上梁山后,负责制作旌旗袍袄等军服。“通臂猿”这一名称,指的大约是一种长臂猿。侯健的人名,可能也是因为与“猴”接近而取。

九 鼠

老鼠是中国人最讨厌的一种动物了。被叫老鼠有关的绰号当然不是自己给自己起的了。肯定是这个人平常专门爱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所以就被安上这个绰号了。而水浒中的就有一个绰号白日鼠的好汉白胜。此人原来是个闲汉,和晁盖等好汉一起智取生辰纲。案发后白胜被何涛、何清兄弟抓捕,熬不过苦刑,供出了晁盖等人。后来白胜在晁盖、吴用派出的梁山人马配合下逃出后,上了梁山。此人的行事真可当的起鼠的绰号。

十 犬

段景住绰号金毛犬,以盗马为生。他盗取金国王子的照夜玉狮子马,想献给宋江,却在途中被曾头市劫去,只得上梁山告知此事,结果引发了“晁盖战死、宋江上位”等事件。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一百零八位,上应地狗星,担任走报机密步军头领。因为可能头发是金毛色的,加上又是个盗贼叫个金毛犬也恰如其分。

动物绰号生动形象,很能表现出一位人物的形象特征。当然了有的动物绰号是夸赞的比如玉麒麟,豹子头入云龙等。但是也有好些绰号是明显别人起来贬低的,比如白日鼠,金毛犬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