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氏来源及家谱大全
舒氏:从皋陶到老舍的姓氏你知道吗?舒氏是一个历史悠久、源流复杂、分布广泛的姓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黄帝。舒氏有多个来源,其中最主要的是出自周朝的舒国,是皋陶的后裔。皋陶是传说中的少昊氏支裔,东夷部族首领之一,也是虞舜和大禹的重臣。他以正直著称,掌管刑法,被尊为“九嶷之祖”。周武王封他的后代伯禽于舒国(今安徽庐江),是为鲁公。舒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名为姓,称为舒氏。
除了出自周公旦之后的舒氏,还有一些其他来源的舒氏,如出自莒国的寿舒,或者是由其他姓氏改姓而来的。这些舒氏在历史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如东汉义士舒邵兄弟,唐代诗人舒亶,清代名将舒敬忠等。
舒姓人口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当代舒姓的人口约为150万,占全国人口的0.12%,在全国姓氏排名中位居第115位。在全国各省份中,浙江省居住了舒姓总人口的22%,为舒姓第一大省。其次是安徽省和河南省,分别占14.5%和10.2%。其他省份中,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等也有较多的舒姓人口分布。
舒姓人氏虽少,但我经常在报刑、电视上看到一些舒姓人氏。舒姓人大都勤劳、勤奋,爱国、爱家,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并有所作为。
中国人很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很讲究自己的礼仪和姓氏。我相信,我们舒姓的后人,不仅会把舒姓壮大,而且,我们舒姓后人一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贡献我们的聪明才智,并留下我们的足迹。
舒氏谱别正大光明 承兴士行
文武忠国 佳道永昌
泰运启开 祥瑞基登
佐祖安邦 志在朝政
睦帝亲善 仁德礼信
郡望堂号1、郡望
庐江郡:秦代的九江郡,治所在舒城,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在今天安徽省长江以北庐江西南一带。
巨鹿郡:秦始皇时置郡,治所在巨鹿,相当于现在河北省平乡至晋县一带。
京兆郡:治所在长安,即首都长安直辖区。相当于现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至华县一带。
2、堂号
阆风堂:宋朝时,舒岳祥任承直郎。宋朝灭亡后,避居奉
化,不做元朝的官,读书于阆风台,着有《阆风集》200余卷。
堂号:“京兆堂”、“紫阳堂”、“兰藻堂”、“厚德堂”等。
舒氏家谱大全下载本人四处整理得舒氏家谱11册
下载步骤如下
关注本号始丰溪
请点看一看、转发、收藏
#古籍里的历史#
#舒氏#
《百家姓》之——舒姓来历
舒(shū)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年周武王所封的群舒国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春秋时期,在今江淮一带有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史称“群舒”。这些小国都是周武王姬发在灭殷商后,在分封皋陶后裔时所建的封国,皆为子爵小诸侯国。皋陶是传说中的少昊氏支裔,东夷部族首领之一,主要活动在奄地一带(今山东曲阜)。虞舜执政时期,皋陶曾担任负责任掌管刑法的士,他以正直著称。大禹继舜为帝后,皋陶亦继续受到重用。群舒诸国起先在周惠王姬阆二十年(公元前657年)被嬴姓的徐国所攻取,后又在周襄王姬郑七年(公元前645年),楚国与徐国之间爆发的大规模“娄林之战”中,乘机脱离徐国控制而分别复国。周定王姬瑜六年(公元前601年),楚庄王芈旅(熊侣)首灭蓼舒国;周简王姬夷十二年(公元前574年),楚庄王再灭舒庸国;周灵王姬夷二十四年(公元前548年),在楚、吴两国交战之际,舒鸠国又被楚康王芈昭(熊居)所灭;其余的群舒诸国在其后也陆续被灭于楚国。
源流二源于己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莒国寿舒,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寿舒,地在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店子集镇黄草坡一带,是春秋时期莒国之地,为战略要冲,历史上多次发生战争。例如在史籍《左传·襄二十三年》中记载:“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寿舒,莒地。”也就是记载了周简王姬夷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齐国与莒国之间著名的“蒲侯之战”:齐灵公姜环与莒子相约于明日在寿舒再战。
莒国灭亡并被宿敌齐国吞并后,居于寿舒及其周边一带的国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寿舒氏、蒲侯等,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舒氏、寿氏、蒲氏、侯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源于任姓,据《左传》
滕侯、薛侯争长(隐公十一年)
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
薛侯曰:“我先封。”
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
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为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
薛侯许之。乃长滕侯。
不敢与诸任齿---不敢与任姓诸国争论!
诸任-----在史籍《左传》中疏云:“世本氏姓篇云:‘任姓,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言此十国皆任姓也。”
得姓始祖皋陶 :传说中的少氏支裔,东夷部族首领之一。活动据点在奄(今山东曲阜)。虞舜时,曾任掌管刑法的士(狱官之长),以正直著称。禹继舜位后,继续受重用。西周初年,周武王大肆分封诸侯,并将皋陶的后代封于舒,建立舒国,为子爵,世称舒子。舒子平时,被徐国所灭,后又复国,最后又被楚国灭亡。失国后的舒国子孙为了不忘故国,遂以国名为氏,称舒姓。他们尊皋陶为其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据史料记载,公元前六五七年徐国灭舒,公元前五五二年,复国后的舒国再次被楚国灭亡。此后之舒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均以安徽庐江为其繁衍的中心,后逐渐昌盛为舒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庐江。并有舒姓子孙逐渐播迁于当时楚国的腹地——今湖南、湖北一带。
始皇统一六国,不久又为高祖刘邦所灭,秦汉均为统一的国家,时长安(今陕西西安)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故有舒姓子孙迁居该地,并逐渐兴旺昌盛起来,因该地长期属京兆郡,故后世舒姓子孙有以京兆为其郡望堂号的。以后北方各地的舒姓大多源自京兆郡,后来舒姓成了北方的著姓之一。东汉时,舒姓才有人散见于史册,其中的东汉义士舒邵兄弟为陈留(今河南开封)人。
三国时,陈留人舒燮播迁江南。两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避居江南之舒姓渐多,并与原居于南方的舒姓相融合,使舒姓又开始成为南方大姓之一。此际,北方舒姓的巨鹿郡望也已形成。隋唐之际,见诸史册之舒姓渐多。
唐代的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更促进了北方舒姓的南迁,两宋之际见诸史册之舒姓日盛,从这些历史名人的籍贯来分析,可以知晓舒姓已播迁繁衍于今浙江之东阳、慈溪、余姚、奉化、宁海,安徽之旌德、沈丘,江西之吉安、靖安等地。元时,今福建、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等南方各地都有了舒姓人活动的身影。
明初,山西舒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地。之后到清中叶,舒姓分布之地更广,并有渡海赴台,远播海外者。
郡望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巨鹿郡:亦称钜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地大破秦朝军队主力。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朝至北魏因袭沿用。汉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平乡县以北及晋县一带。
平阳郡: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汉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十县。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辖十二县。西晋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隰县)迁都平阳,称帝建汉,境内属之。东晋时先后属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辖七郡二十县;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筑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阳故城(刘村);北魏建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称晋州,移治自马城,与郡县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平阳,是“邹鲁圣地”,为中国儒学发源地。夏王朝时期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时期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京北郡:亦称邓城府、邓城县,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本春秋邓国地,楚文王灭之而有其地。秦昭襄王元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邓,置邓县,属南阳郡。汉因之。更始二年,封王常为邓王。建武三年,岑彭破秦丰兵于邓,进围黎丘。晋曰邓城县,属襄阳郡。太元七年,桓冲伐秦,攻襄阳,苻坚遣苻、慕容垂等救之。军新野,垂军邓城,桓冲退屯沔南。晋末侨置京北郡。刘宋大明末,割襄阳西界为实土,邓县属焉。齐因之。永泰初,魏人取沔北五郡,崔慧景等驰救,大败于邓城。既而魏主宏攻围邓城,齐将曹虎拒守,经月不下。梁承圣三年,西魏宇文泰遣于谨等攻江陵,军至樊、邓,梁王?率众会之。后周时,邓城县废。唐武德三年,以王世充兄子弘烈据襄阳,遣李大亮安抚樊邓,以图襄阳。大亮遂自邓城攻拔樊城。贞元末,移临汉县治古邓城,遂为邓城县,仍属襄州。乾宁五年,朱全忠侵忠义帅赵匡凝,败襄州兵于邓城。宋亦为邓城县。元朝时期省废。今为邓城镇。《南北对境图》:自邓城南过新河至樊城。《一统志》:邓城旁近有牛首、安阳、古城、红崖、白河、沙河、渔浦、新城、淳河、滚河十城。蒙古围襄阳,分筑诸城于要津,以绝粮援。故址尚存。又《元和志》:邓塞故城,在临汉县东南二十二里,南临宛口,阻一小山,号曰邓塞。孙坚破黄祖于此山下,魏常于此治舟舰以伐吴。陆士衡《辨亡论》:魏氏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谓此也。《水经注》:邓塞者,邓城东南小山,淯水经其东。王氏曰:此为古邓国。宋庆元二年,襄阳守臣程九万请筑邓城堰,以防金兵冲突,遂为农田灌溉之利。邓城在府东北十二里,古邓子国。《左传》桓九年,楚师围,即此。《寰宇记》:城,在邓城南八里。晋置县,属襄阳郡,后废,归入襄阳。
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
虞江堂:以望立堂。
平阳堂:以望立堂。
紫阳堂:以望立堂。
京北堂:以望立堂。
巨鹿堂:以望立堂,亦称钜鹿堂。
阆风堂:宋朝时,舒岳祥任承直郎。宋朝灭亡后,避居奉化,不做元朝的官,读书于阆风台,著有《阆风集》二百余卷传世。
字辈排行
湖北麻城舒氏字辈:致光宗保惟万世,鼎文祀国功如空。登汝长洪盛仕厚,富贵荣华永远通。昌隆纪泽开新宇,汉晋熙元振亚东。卫泰安平经惠理,德智仁杰伟玉中。
重庆奉节舒氏字辈:“光明正大,世代永昌,宏运少启,德业已张。后续字派:孝友传家,继守一方,和绪吉太,天锡其强,培成根本,元裕忠良,文笔先进,少学显扬,新发茂胜,祖泽益常。”
贵州湄潭舒氏字辈:“文登丹明仕,国战才德贤;永开洪亮木,长起太平年;万代辉光映,千秋福禄年;孤行星朗月,灿烂照青天。”
历史名人
舒庆春
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 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祥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舒行(1913-2001),中国人民解放军舒姓开国将军,江西省吉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特务连排长、教导营连政治指导员,红1军团4师10团总支书记,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抗大7大队3队队长,第二分校2大队大队长,冀中军区游击第五总队总队长,冀东军区13团团长。在冀东西部、长城南北及热河地区,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创建了山区和平原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14军分区司令员,率领所属13团、北进支队约2000多人,向承德、围场方向进发。后任热河军区参谋长、冀热察军区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11纵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第50军参谋长。参加了辽沈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参谋长。回国后,任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1年1月3日因病在江西省吉安市逝世,终年88岁。
舒安卿生于清光绪15年(1889)12月12日,民国32年(1943)病故,终年54岁,他一生行伍,历任营长、支队长、督带、团长、旅长等职,民国26(1937)年和28年(1939),两次率部抗击日本侵略军。
72年前,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关头,作为一个军人,舒安卿以“誓死报国,不愿生还”为志,坚决反对内战,积极要求抗日。当他闻听国民党接收共产党的主张,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高兴不已,一方面写信给家乡父老,说明自己“不成功,变成仁”的决心,一方面激励全团将士,作好参战准备。
1937年11月,舒安卿(任国民党128师382旅763团团长)响应最高统率部发出的“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有抗战守土的责任”的号召,毅然率部跟随顾加齐师长、戴季韬副师长奔向抗日前线。接着又率部从宁波赶赴淞沪嘉善,阻击从全公亭、金山卫登陆的日军第六、第八师团,以保障淞沪抗战部队撤退,众将士以劣势装备抗击有飞机大炮作掩护的日军,战斗持续到七天七夜,直到接防部队赶来,才撤下战场,取得了以伤亡4000人的代价击毙日军2000多人的胜利。在这次战斗中,舒安卿率部与日军展开肉博战,不幸左肩中弹,昏迷倒在地上,苏醒后仍坚持指挥,不下火线;战斗结束后,舒安卿部763团生还者除他之外,仅连长1人、连副几司务长4人、士兵100余人。关于这次战斗,著名作家沈从文曾写了一篇《莫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报国机会》的文章,记述了128师在嘉善战斗中的许多感人事迹,文章写道:“血战的结果,4个团长受伤,4个团副死去3个伤1个,12个营长死去7个伤5个,连排长死去三分之一二,受伤三分之一,士兵更难计。看到这数目,就可知道同乡在前线如何壮烈,他们为的是什么?不是爱国家,拥护全面抗战,谁能如此勇敢牺牲?……国家破亡,个人除了作无心肝的汉奸,狗彘不如,国一亡,男的行将成为敌人的牛马,女的不拘老幼都得受污辱,他们知道这种情形清清楚楚,不忍看中国人受苦,所以他们不顾一切,继续上前线作战,他们的口号是哪怕剩一兵、一卒、一粒子弹、一只手,还是不屈服,不后退。这才像个湖南人!才像个镇筸人!”在抗日战争的历史画卷中,嘉善保卫战不如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那般辉煌耀眼。但这丝毫不影响它被湘西人民引以为傲,因为它是4000多名湘西儿郎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首气壮山河的抗战之歌。
1939年春天,已经升任382旅少将旅长的舒安卿又一次以民族大义为重,第二次率部2000多人开往抗日前线,在湖北东线、九江、庐山、鄱阳湖等地与日军周旋3个多月。同年6月,在九江同日军相持,舒部防守第二道防线;日军调来3艘炮艇,击溃了友军防守的第一道防线,陆续登陆向第二道防线猛扑;舒安卿率部于日军激战3日,伤亡惨重。由于友临部队撤离,舒安卿孤军作战,最后全军覆没,回到沅陵时身边仅剩士兵10多人。
舒姓在我国不是一个大姓,人少。舒姓在大陆与台湾都未进入一百大姓行列,在《百家姓》里排名第123位。
宝石村里寻宝藏
宝石村,地处湖北省通山县闯王镇,村内居民多为舒姓。明朝洪武年间,舒氏先祖到此开基立业,明朝末期极盛时有千户之多。
宝石村分南北两村,中间被一条蜿蜒的河分割。因铺满河床的鹅卵石若宝石般润泽华彩,于是河被称为“宝石河”,村名由河名而来。明清时,村人先祖就地取材,将“宝石”铺路筑墙、修屋造堰,成就了今天“楚天第一古民居群”的称号,名头虽大却鲜有人知。
宝石村口,我向一对儿小兄妹打听路,这两位只是瞅着我乐也不搭话,然后开始尾随我转了半个村子,男孩跟在身旁盯着我拿相机换镜头,腼腆小妹妹躲在墙角,每次我一回头人家就躲躲严实,只露出两只好奇的眼睛。我戴上手套清理着缠绕石雕门当的杂草藤蔓,可能时间用太久,小兄妹这才跑开玩去了。
楚地多雨。老村独步,满眼是明朝中晚期鄂东南古民居建筑风格的老屋,已经倒塌将要回归尘土的、颓色昭昭摇摇欲坠的、依然坚韧护佑檐下人口的,一色的框结构、青砖墙、石条门、黑布瓦、飞龙檐。那富贵人家还有罕见的六角花砖、孤傲的飞檐斗拱、凸雕精镂花格窗。鹅卵石铺就的小巷纵横交错回环联通,圆滑的石头上长着暗绿的青苔,孤草在似雨似雾中有着不与尘世争嚷的清姿,颇有老村的风骨。
老村是空寂的,村人安静的生活着。没有开发商的干预,没有游人的喧嚷,从四季轮回中走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淡然中几分傲然。残垣断壁罅隙里写满一段段历史;旧式高门楼后藏掖青涩的爱情故事;青砖、黛瓦、粉墙合奏出明清词曲。
南村有太史第牌楼。牌楼主人舒宏绪,任吏科给事中,是皇帝派驻吏部的稽查官。官阶只是五品,却能直接向皇帝奏报言事。其人在任期间忠于职责,谨执操守,以刚正不阿、忠贞秉公颇受朝廷器重。明天启皇帝因此御赐牌楼,上书“天垣补衮”,意思是上天派来规谏天子的好官,对舒氏大加褒奖,牌楼是原址钢筋水泥复修,没了古韵,大字写的也勉强。
牌楼后是黛瓦老屋,还有往日一条热闹的商业街。商街当年曾富商云集,是鄂赣两省的贸易集散地,又有名头“小汉口”。昔日繁荣富华随潇湘烟雨消失在历史的宝石河中。金粉落地,商街寂寂,昨日商货堆积处现在放置农具粮食;从前贵气大宅门下两捆柴火,静静长出绿叶;当年的柜台已经塌了半边,木栅窗缝隙中冒出盈盈小草;楚腔楚韵的楚剧声远远传来,却是往昔豪客盈门的铺面内,简陋的竹躺椅上老者听着收录机怡然自得。屋子靠河一面保留着石台阶和码头,充当渡口的小小石埠上,曾经有几多商货来往已不得而知。
躲雨进了一间大门敞开豪宅“千总居”,乍见的惊艳后,有一根闪着时光的针刺在心底,尖锐的疼着。四水归堂天井、二层木雕栏杆还算完好,梁枋雕刻、一层门窗已经破败凌乱,乌沉沉落了厚厚灰尘的棺材停在石条门旁,荒草从门外的台阶挤进高高的石门坎里,没过脚踝的草下鹅卵石铺就的花纹已经分辨不出原样。大门墙壁用了六角花砖铺陈,一方鹿砖雕伴随一方鸟儿的砖雕,鸟儿有三根长翎尾,同一副画中还出现了牡丹,我私心揣测可能是凤凰,两副砖画的寓意应该是“俸禄”,还可能有我参不透的其他寓意。高高的窗口没了窗扇,窗上檐生出小树。即使是这般的颓汜,大屋气派犹在,高高的矗立在鹅卵石围拥的高台上,俾倪着脚下众生。高傲的大屋故意把自己遗留在时光深处,还是岁月流转轮盘轻轻把它抛下?
舒家小祠堂,黑白分明的滚龙垛屋脊,庄重逶迤有龙的威武也有不见棱角的温婉,门、厅,由天井相连一体两面之勾连搭结构,罕见的双天井建制,天井正下方对应的石砌四水归池院落中长出蕨类植物,带着从远古而来的灵性。层层雨雾笼罩着破损的祠堂,祠堂里已经没有了神龛牌位、供桌椅凳,空空荡荡让人心酸。墙壁破损现孔洞,不甚明丽的天光透了进来,做着强弩之末的装饰。
宝石会场,舒家老祠堂。在北岸河边最为显眼处,门口高大望柱不同凡响,柱础石精雕细刻着吉祥图案。一对同样的望柱,倒落在杂草丛中。文化浩劫中祠堂毁掉了,又经过一番乱七八糟的改造,让人看了哭笑不得,只是鱼形梁、雕花额枋挂落还有屋檐,都泄露着历史遗漏的密码。如今大大的院落荒草没腰,就连屋内地面也窜出小草,陪伴着青苔一起覆满屋子,后院翠色也似室内蔓延过去了。
绿色延伸到了村外,嫩绿、中绿、深绿间错着。近村,阡陌、白鹭、黑雀,稻田鸭;远山,白茫茫的雨雾徘徊,苍苍茂林轮廓隐约;洁净的不带一丝尘埃。雨中的宝石河,河水浑浊湍急,塑料袋缠绕了树枝一团团的急急奔向远方,仿佛要去赶一场不可降解的宴会。
河两岸的宝石村迷濛又真实,有岁月的灰尘和古旧的风雅,有风霜的雕刻和雨雾的侵袭,有年代的狰狞和时间的照拂。也许时光机会带着老村离开,也许老村会被修旧如新的保存下来。
论“清河”在中华姓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一)以“清河”为郡望
来源:李靖 王博 天下张氏出清河
本文导读:清河自古以来是世家大族的集聚之地。“天下张姓出清河”“天下房氏,无出清河”“清河族”等民间俗语,自古有之,沿袭至今;这些俗语既是姓氏文化世俗化的产物,也是姓氏历史的简单结语,其广泛的社会认可度来自于长期以来的历史认同。
本文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历史上以“清河”为郡望的名门望族,以及清河在中国姓氏文化历史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清河是张氏、贝氏、汲氏的起源地,还是崔、房、窦等26支名门巨族的历史郡望。
清河以是29个姓氏的历史郡望,姓氏数量在全国排名中位列第六,由此可见“清河”在中华姓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也由此不难理解:为何清河能成为天下张氏的发源地了!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一)以“清河”为郡望的名门望族;(二)清河县是古清河郡历史文化的主要承接者;(三)清河成为名门望族聚居地的原因。今天先发第一部分,第二、三部分随后外发,敬请各位关注。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姓氏作为记录家族血缘传承的文化符号,深深铭刻在民族记忆之中。在传统“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下,姓氏是家庭、宗族、宗法等社会构成的主要元素,起着聚宗族、明世系、别婚姻、分贵贱等社会功能。由此衍生的姓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传承不坠,历久弥新。时至今日,姓氏文化研究则表现为对共同祖先的追忆,对民族渊源的追述,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文化传承基石,更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依托。位于古黄河和大运河之畔的河北省清河县,是中国姓氏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不仅是张、贝、汲3个姓氏的起源地,还是张、崔、房、窦等29支名门巨族的历史郡望,在中国传统姓氏文化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以“清河”为郡望的名门望族
(一)清河望族概说
中华姓氏文化的一大特色是各姓氏均有自己的历史郡望。“郡望”是“郡”和“望”的合称;从字义上讲,“郡”是战国到隋唐时期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今天的省或地级市;“望”指的是被敬仰、祈望的地方大族;“郡望”联合在一起指的是以栖居之郡命名且在全国范围内享有声誉的名门大族。在姓氏文化里,郡望又被赋予姓氏的起源地或发家地的含义,表示在姓氏人口的繁衍、迁徙和传播中曾经起到过重要作用,是同族人口感情上的认同地、纪念地。
郡望之说在姓氏文化中具有较高权威性。古人讲究“夫人立身在世,姓望为先,若不知之,岂为人子?虽即博学,姓望殊乖,晚长后生,切须披览,但看注脚,姓望分明。”这段话充分表达了古代人们对姓氏郡望的高度重视。而且在历史上,“郡望不是随便定的,是经朝廷的专设机构图谱局指示州、郡专管这事的中正(官名)逐一核定上报的。”因此历来姓氏文化研究者,无不重视对姓氏郡望的研究,从中取材或找寻切入点。
清河自古以来是世家大族的集聚之地。“天下张姓出清河”“天下房氏,无出清河”“清河族”等民间俗语,自古有之,沿袭至今,这些俗语既是姓氏文化世俗化的产物,也是姓氏历史的简单结语,其广泛的社会认可度来自于长期以来的历史认同。在谱牒家乘中,“清河堂”是张、孙、崔、温等诸多姓氏的著名堂号,“清河家声”“清河世泽”等词语也屡屡见于祠堂楹联、谱牒文存。二十四史、姓氏文献对清河古代世家大族也多有记载,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清河东武城张氏……”唐《元和姓纂》载“魏大和中,定清河崔为山东五姓甲门。”唐敦煌本《姓氏录》载“清河郡七姓:贝州。崔、张、房、向、傅、路、靳。”唐敦煌本《新集天下郡望氏族谱》载“贝州清河郡,出十九姓:张、房、崔、戴、靳、聂、孟、傅、盖、卓、隋、尚、汲、樗、且、贵、革、舒、路。”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五·十五灰》载“唐魏郑公定天下诸州姓谱,以崔、张、房、何、傅、靳为贝州清河郡六姓”,等等,不一而足。
笔者选择当今人口数量在5万人以上的姓氏432个,以清代王谟辑本《世本》、东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东汉应劭《风俗通·姓氏篇》、南北朝何承天《姓苑》、唐林宝《元和姓纂》、唐高士廉等《大唐氏族志》、唐敦煌本《新集天下郡望氏族谱》、宋欧阳修《新唐书·艺文志》、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明凌迪知《古今万姓通谱》、明陈士元《姓觽》、当代徐铁生《中华姓氏源流大词典》、巫声惠《中华姓氏大典》等十三种姓氏书籍为基础,并参照其他姓氏著作,对中国历史上的“郡望”进行了搜集整理和数据统计。统计发现郡望总数约为256个,其中被10个以上姓氏视为郡望的地区有38个,而河北清河因有张、傅、付、戴、代、崔、窦、贝、温、聂、汲、房、尚、革、孙、廖、曹、周、檀、靳、孟、盖、卓、隋、樗、且、贵、舒、路29个姓氏以为郡望,姓氏数量在全国排名中列第六位。
在全部256个郡望之中,河南郡、京兆郡长期为国都所在,自然望族集中;南阳郡为准国都,太原郡、天水郡为春秋晋国、秦国的发祥地,又是防御西北边患的要冲,在秦汉重视军功的年代郡望数量较多自不待言;在内郡之中,清河郡姓氏郡望数量稍稍领先于汝南郡、渤海郡,居于内郡之首。如果算上郡内姓氏全国影响力的话,清河张、崔、窦的影响力无疑比他郡姓氏更大,大约只有河东的裴、柳、薛可以相抗。
清河在中华姓氏研究中的地位,从以清河为郡望的各大姓氏当今人口数量中也可管见。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河北清河为郡望的29姓多属大姓,人口相对都比较多,其中张姓8500万人,孙姓2600万人,周姓2500万人,曹姓730万人,傅姓和付姓450万人,戴姓和代姓430万人,崔姓420万人,廖姓420万人,孟姓330万人,温姓190万人,聂姓140万人,路姓105万人,尚姓102万人,舒姓98万人,靳姓88万人,房姓60万人,隋姓46万人,窦姓38人,卓姓36万人,盖姓24.6万人,汲姓、贝姓、檀姓和革姓相对人口较少,各为12—15万人不等。只有贵、樗、且3姓为稀有小姓人口较少。该29姓氏总计人口近1亿7千万,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6%。
由此可见,河北清河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士族聚合点,清河世家大族的迁播流动对当今全国人口的姓氏分布格局产生过重大影响。今天我们研究中国姓氏文化离不开对清河郡望的研究,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对清河地方历史的研究。
(二)发源于清河的名门望族
以清河为郡望的各大姓氏中,有三个姓氏起源于清河,即张氏、贝氏和汲氏。“清河张”驰名天下,是唐代曾被定为“十大国柱”之首的姓氏。贝氏为西周燕召公之后,历史也非常悠久。汲氏有一支源自春秋末期的齐宣公,也以清河为族源地。
1.张姓 张氏的始祖是黄帝时期的挥公,因创制弓矢有功被封在青阳(即今清河县)。相关记载,史料颇丰。秦嘉谟辑《世本•作篇》载“挥作弓,夷牟作矢”,宋忠注曰“挥黄帝臣”。东汉应劭《风俗通•姓氏篇》载“张氏,黄帝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隋大业年间《隋故贵乡夫人张氏(妙芬)墓志铭并序》载“华胄承姬,挥弧命氏”。唐燕国公张说所撰《唐赠丹州刺史先府君神道碑》载“张祖曰挥,帝轩(轩辕)之胤(后裔),肇勋弦木,锡姓上矣”。诸多文献之中,记载最全面的是成书于金大定年间的《禘祖经•宝卷》,该书是收录宋代之前汉族关于英雄祖先传说最为完善的一部书,其中记载着三则关于姬挥(挥公)的故事:其一,在至今约4700年的时候,炎黄部落联盟和九黎蚩尤部落在冀中平原展开大战,史称“涿鹿之战”。在战争之中,黄帝之子挥创制弓箭,射杀了蚩尤;其二,在部落举行庆功大会时,生性淡然的挥主动要求巡视后山祖庙,恰好遇到犬戎人前来偷袭,挥连发三箭,射断犬戎军大纛,并射杀其一位首领,使犬戎人望风而逃。其三,挥被黄帝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氏,封在青阳,从此张氏子孙开始在青阳的繁衍生息。张氏历代族谱对此也多有记载,较经典的是明嘉靖年间张浚、张士镐率全国各地149位张氏名流所修撰的《张氏统宗世谱》,其中言到“吾张氏得姓者自轩辕黄帝第三妃彤鱼氏之子,曰挥,观弧制矢,主祀弧星,居尹城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而望清河郡者独最。”
2. 贝姓 西汉史游《姓氏急就篇•上》、南朝宋何承天《姓苑》、南朝梁顾野王《玉篇》、清陈廷炜《姓氏考略》等均载“贝氏,出清河贝丘。”清熊峻运《增补姓氏族谱笺释》注云“(贝姓)源于姬姓。周代召康公的旁支子孙,食采于巨野之浿水,后叫郥国,子孙去邑为氏。”清代山东汶上(作者待考)《姬氏志》载“贝姓,系出清河郡,召康公支子食采于巨野之贝水,后为贝国,子孙去邑为贝氏。”贝姓之所以起源于清河,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西周初年,燕侯克封自己的一位庶出兄弟于浿水,建立燕的附庸国——郥国,郥国位置即在今清河县一带。西周中叶,翟姓赤狄族不断东进,危及燕、邢、卫等国,郥国联合邻近的邢国与之抗争,史称“邢侯博戎”。春秋初,“博戎”战争最终失败,郥国为赤狄族中山国所灭,燕国也危在旦夕。后,得齐桓公携管仲救援,郥国贵族才得以存活。由此,郥国贵族入齐,郥国被并入齐国版图。失国后的郥国贵族便以国为姓,称为贝氏。
3. 汲姓 汲姓是一个多源流姓氏,其中的一支姜姓汲氏就起源于清河。根据东汉应劭《风俗通•姓氏篇》记载,春秋时齐宣公的裔孙受封于汲邑,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为姓,亦称汲氏。这支汲氏族人尊齐宣公为汲姓的得姓始祖,其最初的封地汲邑在汲水之畔,位于今清河县东。对此,古代姓氏专辑《姓源》记载说“(汲氏)齐大夫采邑,因氏。”《千家姓》记载说“(汲氏)清河族。”因此,明陈士元《姓觽•十四缉》也载“齐大夫采邑,因氏。”因此,姜姓汲氏世代为望族而且居于清河郡,因而天下汲氏多以清河为郡望。
(三)迁居清河的名门望族
其余26个姓氏为外来姓氏,并不起源于清河,但因种种原因移居清河后,均发展良好,实现了从普通贵族提升为全国著名望族的华丽转身。因此他们视清河为发家之地,是家族兴盛的起点和基础。
1. 清河窦氏 窦姓起自今山东济宁,大约在秦代之前有一支窦姓族人迁入清河,历史上著名汉孝文窦皇后窦漪房就出自该家族。窦氏以良家子入宫,后被赐予代王刘恒,生景帝刘启。窦氏是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国计国策的重要参与者,对创造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贡献极大,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两汉时期这支窦氏族人世为高官国戚,声名隆盛,有诗赞曰“窦氏联芳在一门”。
2. 清河崔氏和清河孙氏 距今约2200年的秦朝末年,有两支山东豪族为逃避战乱迁于清河,一支是来自山东章丘的崔氏家族,一支是来自山东高青的孙氏家族。崔氏为齐丁公嫡子季子之后,世代为齐国公族。迁至清河的崔氏领头人是崔意如及其长子崔业;曹魏时期清河崔进入兴盛时期,代表人物为曹魏时期的尚书、中尉崔琰及其子晋中书令崔谅。北朝有“第一谋略家”之称的崔浩就出自该家族。自汉及宋,清河崔氏一直位列全国第一等士族。孙氏为田氏别支,兵圣孙武之后,始迁清河的孙氏族长名叫孙通,魏晋时期清河孙氏成为地方望族。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后,中国第一位状元孙伏伽出自清河孙氏。
3. 清河温氏、戴氏、房氏、傅氏 西汉早期,西汉开国功勋温疥的孙子温何举家迁入清河;几乎同时,一支世居在今河南东北部的戴姓族人也迁居而来;温、戴(代)姓氏从此扎根清河,巧合的是两姓在唐代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形成望族。
汉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房雅被任命为清河太守,自此举家迁居清河。清河房氏在南北朝时期成为地方望族,北魏壮武侯、平东将军、青州刺史房法寿一支最为突出。大唐贞观名相房玄龄就出自该支。
清河傅氏是西汉名将、外交家傅介子的后裔。关于傅氏迁往清河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是东汉汉阳太守傅燮自今甘肃庆阳迁来清河;二是西晋司隶校尉傅咸的后代迁居清河。清河傅氏在南北朝时期成为清河望族。
4. 其他以清河为郡望的名门 史载清河廖氏于秦汉间来居清河,唐时成为郡望;清河周氏在东汉时期有宰相周福;廖、周二姓在清河的历史至少有1800年。由于史料缺乏,其余15个姓氏人口迁入清河时间难以详考,成为郡望的时间也不明确,大致推测为汉唐之间。
安徽舒城:由阙店乡万家姓研究,谈姓氏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者:徐贤柱
姓氏文化是发祥最早、凝聚力最强、普及面最广、生命力最旺的文化,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明,姓氏的存在,在维系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方面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谱牒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它是伴随着家族制度而来的,本来谱牒是为了避免“婚宦失类”,由官府纂修,也就是说,只有士族才能登谱。换句话说,那时候的谱是由朝廷掌握着,选择谁当官,谁家跟谁家通婚,只要打开谱牒,一目了然,谱上没有的,想都不要想。南北朝时候的南宋刘义隆做皇帝,因为他出身庶族,为了爬上士族,竟然与彭城大士族刘延孙联宗。皇帝尚且如此,可见封建社会门阀界限多么分明。那个时候,庶族是与谱无缘的。唐朝时候,以科举取士,考得好的就能当官,士族失去优越性,氏族制度才开始瓦解。于是唐朝贞观年间大规模修谱,武则天时期重修,但也只降到五品。五品以下的不得入谱,就是说县令是登不上谱谍的。而且法律规定严禁老百姓修谱。直到北宋时候,禁令解除,老百姓(也得是大户)初始纂修家谱。
家谱(来源 | 东方IC)
壹 | 家谱从谱上看,阙店乡致和堂方氏、寿福堂刘氏,唐、宋、元、明四朝都各修了一次谱,后来中断,再到清朝重修,但是直到今天,加起来也只有十修。所谓二十五年修一次谱,根本做不到。阙店乡宋朝修谱的有义门堂陈氏、同心堂束氏、怀远堂包氏。而多数家族都是明朝、清朝开始修谱,一般都只修了四次五次六次,修谱七次的有:崇本堂叶、义合堂洪、寿福堂刘、三径堂蒋、振鹿堂朱、敦本堂操、道德堂李、门槛石胡、转水湾王等;修谱八次的有:燕翼堂甘、清平堂叶、三花堂施、崇义堂李等;修谱十次的是三省堂舒;修谱十一次的是同心堂束。
《束氏宗谱》书影(来源 | 家谱网)
家谱是确认族众的血缘关系亲疏,防止血缘关系混乱的重要依据,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轨迹,是记载家族起源、家族形式、民族融合、繁衍生存、迁徙分布、发展兴衰的重要典籍,凝聚着家族文明的形成、传播以及各分支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内容,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修谱是文化产业,植根民间,大众参与,它延续家史,记录家族内的重要事件和经历,可补史料之不足,家谱是极其珍贵的人文资料,影响极其深远。
家谱(来源 | 东方IC)
贰 | 溯源阙店乡八十多个姓氏中,古老姓氏唯有舒、文二族。舒姓本姓刘,羹颉侯刘信领舒地,他的后裔遂以舒为姓,其中一支一直居于阙店洪集。文氏是汉武帝时代的文翁后代,也是一直繁衍于当地,但是家谱也只有六修。其余各氏均是后来迁入,其中来自于江西婺源的就有王、方、叶、朱、汪、宋、李、陈、张、郑、洪、俞、夏、常、章、程、童、谢、薛等;来自于桐城的有凤、甘、叶、何、张、钱、黄、江程(不是江、程两姓,就是姓江程)等族;来自于庐州的有包、许、杜、杨、范等;来自于鄱阳的杨、秦、蒋、傅、程等;来自于江南的有王、任、朱、汤、李、吴、何、金、钟、黄、董等;来自于江西瓦屑坝的只有刘、胡、王、袁四家;来自于江西其它地方的有王、邹、周、陶、曹等;来自于潜山的有徐、冯、刘三族;另外分别来自于江苏句容的刘氏,江苏吴县的施氏,东鲁济阳的丁氏,河南渤海的方氏,河南南阳的韩氏,河北清河的李氏,九连沟的束氏,中原的陈氏,再有就是安庆的汪氏,巢湖的余氏等等,总之是迁徙频繁,居无定所,可见我们的祖先多数是生活在动荡之中。
江西瓦屑坝移民迁徙图(来源 | 网友制图)
往往听到人说自己祖上来源于瓦屑坝,其实绝大多数都是人云亦云,真正来源于瓦屑坝的不足二十分之一,要知道自己的家族究竟来源于何处,还是看看家谱后再说。
瓦屑坝(来源 | 百度百科)
阙店乡诸族中,傅氏北宋迁入,洪氏南宋迁入,王氏宋末迁入;元朝迁入的有:王、许、朱、汪、张、杨、徐、钱、程等,元末迁入的有:叶、朱、胡、范、袁、秦等;明初迁入的有:王、方、甘、包、刘、任、朱、汪、汤、宋、束、吴、何、陈、余、邹、胡、郁、周、郑、施、钟、徐、夏、贾、陶、黄、曹、常、韩、程、谢、薛等,明末迁入的有:李、杜、黄、章、童等,清初迁入的有:王、方、叶、江程、冯、汪、李、张、杨、金、洪、俞、董、蒋等,凤氏清朝后期才迁入。从迁入的人口数量上来看,大多数姓氏多是在国家大定之后才迁徙进来的。
百家姓(来源 | 东方IC)
阙店诸氏来源底蕴深厚。天地之初,只有六姓:仪义姓凤,仓颉姓高,祝融姓龚,祖龙姓姜,黄帝姓姬,太子雷姓方,后来祖先认识到姓氏的重要,竟然发展到二万多姓氏,涵盖了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山川草木,范围极其广泛,其中“束”姓本来姓“姬”,后来改姓“姚”“妫”“陈”“田”“疎”“束”,竟然七次更易,最后定姓。阙店曹氏是曹操78世嫡传裔孙,包氏是包拯54代裔孙,常氏是常遇春弟弟常遇明的子孙。从姓氏来看,追本溯源,各有根据,凿凿可信。
曹操影视形象(来源 | 东方IC)
附录:部分姓氏溯源梦松堂丁氏:出自姜姓,齐太公子是周成王的重臣,死后封为齐丁公,后代即以他的谥号为姓。
姜太公(来源 | 百度百科)
致和堂方氏:伏羲后裔,太子雷为轩辕氏左相,封于方山,得姓。
伏羲(来源 | 百度百科)
承义堂方氏:周宣王时代方叔之后,以字为氏。
湾塘江程氏:江氏出于赢姓,国,建于江汉之间,遂以地为姓。江氏受益公迁于庐镇关大树坎,和王吴结为兄弟,一门出入,遂合为程氏。
积善堂冯氏:周文王后裔叫毕万,毕万封地冯城,遂姓冯。
姬昌(来源 | 百度百科)
中山堂刘氏:梓溪刘氏与刘邦的刘无关,自定公始祖,迄今已有2400多年。
眠牛堂朱氏:龙舒沛子出自曹姓,周武王封曹侠于邾,后世子孙避难于这里,遂得姓。
振鹿堂朱氏:始祖东周朱子国(山东曹县)。
太和堂汪氏:源自上古帝舜。鲁成公次子,出生之时,左手有水纹,右手有王纹,赐姓汪。
帝舜(来源 | 百度百科)
五福堂汪氏:受姓于防风氏,商朝为汪罔国。
防风(来源 | 百度百科)
崇义堂汤氏:始自商汤,唐太宗时,汤氏为首称。
商汤(来源 | 百度百科)
竹桥堂宋氏:源于子姓,其祖契,帝筶幼子,黄帝玄孙,助大禹治水有功,赐姓。
黄帝(来源 | 百度百科)
世德堂、广生堂李氏:伯邑姓李,神墩岗头、阴洼山口李氏为伯邑之后。
道德堂李氏:出自赢姓,皋陶是掌管刑罚的理官,后裔因袭“大理”职务,遂姓“理氏”。殷末大臣理徵得罪了纣王,被斩,其妻携子利贞逃命,靠“木子”果实活生,遂姓“木子李”。
皋陶(来源 | 百度百科)
同心堂束氏:黄帝后裔,黄帝赐姓姬,而后六易“姚”“妫”“陈”“田”“疎”“束”。
黄帝(来源 | 百度百科)
四知堂杨氏:周宣王之子尚父始封杨,后晋武公使子伯侨食禾于羊舍嗣,封于杨,遂以杨为姓。
晋武公(来源 | 百度百科)
书带堂郑氏:郑侯离曼之国,以国为姓。
文正堂范氏:始祖士会封于范县,遂以封地为姓。
士会(来源 | 百度百科)
义合堂洪氏:起源于唐虞氏共工氏,因为治水有功,赐姓洪。
共工(来源 | 百度百科)
敦化堂俞氏,周成王封地唐叔晋国公子谕,采食俞豆亭,遂姓俞。
贤孝堂贾氏:自周封叔虞少子于贾,遂以国为姓。
叔虞(来源 | 百度百科)
积善堂钱氏:彭祖第二十八子,为钱府上士,去竹而姓钱。
彭祖(来源 | 百度百科)
何店村虾子湾黄氏:伯邑后裔,以黄著姓。
何店村董氏:黄帝之后裔,舜帝赐姓董。
黄帝(来源 | 百度百科)
合成堂章氏:神农后裔。
神农(来源 | 百度百科)
昼锦堂韩氏:周武王第五子赐姓韩。
姬发(来源 | 百度百科)
三省堂舒氏:始祖羹颉侯刘信王于舒,其子孙以“舒”为姓。
刘信(来源 | 百度百科)
敦厚堂雷氏:燧人氏风姓族支雷泽氏演绎而来。
燧人氏(来源 | 百度百科)
积善堂廖氏:黄帝后裔,受封于廖国亦作蓼,遂为姓。
黄帝(来源 | 百度百科)
雨钱堂熊氏:出自鬻熊。
鬻熊(来源 | 百度百科)
三凤堂薛氏:黄帝幼子禹阳的封地为薛。
黄帝(来源 | 百度百科)
爱莲堂周氏:源自周平王之子姬烈。
姬宜臼(来源 | 百度百科)
百忍堂张氏:源自少昊第五子挥公,因造弓箭而赐姓弓长张。
少昊(来源 | 百度百科)
从这些源流来看,人们说的“头顶一个字,500年前是一家”,这话大多数时候是靠不住的。看看太和堂和五福堂,虽然同姓汪;世德堂和道德堂,虽然同姓李;致和堂和承义堂,虽然同姓方,不但不是一家,就连起源也远远不同。
叁 | 郡望郡望是指某族的起源居住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是指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三河古镇上的姓氏灯笼(摄影 | 舒舒觉罗)
阙店乡诸氏来自:东海郡、汝南郡、平原郡、太原郡、平阳郡、河东郡、九江郡、颍川郡、薛郡、琅琊郡、巨鹿郡、邯郸郡、上党郡、云中郡、雁门郡等等。
四 | 堂号堂号也有深厚内涵,阙店乡诸氏中尽管姓氏起源相同,但是,因为年代久远,每有分支,导致堂号不一,八十几个姓氏,除了十几姓没有谱的和几姓有谱不给看或谱在外地的,还有七十二个堂号,各堂号都有寓意,蕴涵深长。
祠堂里的堂号(摄影 | 安静声音)
带数计的有:一本堂王、仪壹堂曹、三省堂舒、三径堂蒋、三异堂鲁、三高堂何、三槐堂王、三花堂施、三凤堂薛、四和堂杨、四知堂杨、五福堂汪、五柳堂陶等;
带义字的有:义门堂陈、承义堂方、崇义堂汤、合义堂洪、合义堂葛等;
带德字的有:世德堂李、忠德堂胡、怀德堂潘、树德堂傅、道德堂李等;
家谱里的堂号(来源 | 家谱网)
含诗情画意的有:梦松堂丁、卧雪堂袁、振鹿堂朱、卧牛堂朱、毓秀堂钟、荫梧堂凤、槐荫堂王、昼锦堂韩、文盛堂郁、紫阳堂朱、雨钱堂熊、燕翼堂甘、竹桥堂宋、书带堂郑、爱莲堂周、融熙堂徐等;
希望忍让团结积善行孝的有:敦睦堂程、太和堂汪、百忍堂张、致和堂方、致和堂谢、同心堂夏、同心堂束、永和堂夏、敦厚堂雷、敦睦堂王、敦睦堂余、敦化堂俞、敦本堂汪、崇本堂叶、崇本堂童、乐善堂卫、积善堂冯、积善堂钱、积善堂廖、清平堂叶、四箴堂程、贤孝堂贾、孝友堂黄、孝友堂张等;
寄托振兴家族子孙绵延厚望的有:振兴堂何、文正堂范、怀远堂包、余庆堂胡、寿福堂刘、健爱堂洪、仪壹堂曹、广生堂李、延陵堂吴等;
其外还有中山堂刘、合城堂章等等。
结语家谱文化值得方家深入研究,本文虽然只论及阙店乡姓氏,而乡域诸姓亲属都散布于县域内外,是有代表性的,但此文浅陋,抛砖引玉而已。
百家姓(来源 | 东方IC)
作者:徐贤柱(「出外龙舒人」创作者群)运营:束文杰编辑:束文杰制作:町甽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