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张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殷姓的来源和历史)

张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殷姓的来源和历史)

周武王偷袭得手,攸侯喜救援不及,商朝灭亡,传下来商姓和殷姓

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春秋寻根》专题,每天更新,敬请阅读!

周武王集团灭商的指导思想就两个字-偷袭。既然是偷袭,那就要等待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了。

一、周武王螳螂捕蝉,终于等来了机会,

盟津会盟两年以后,商朝与东夷集团的战争升级,商纣王“倾举国之力以东征”,前敌总指挥攸侯喜几乎抽调走了所有的兵力。《左传》记载:“纣克东夷而损其身”。这一下,朝歌就只剩了少数的禁卫军,几乎成了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周武王敏锐地捕捉到了战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立即作战争动员,并派人去联系主要的盟友,务求毕其功于一役,绝不能像商朝与东夷一下,陷入持久战当中。

二、周武王偷袭朝歌,攸侯喜救援不及

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周武王倾巢而动,亲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日夜兼程,千里奔袭朝歌。

几天以后,商纣王得到消息,大惊失色,急忙派人骑快马,星夜兼程,前往东线战场,让攸侯喜火速带兵回来勤王。

周武王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急行军,2月21日,与各路诸侯在盟津会合。26日,联军冒雨北渡黄河。27日清晨,抵达了朝歌以南七十公里处的牧野,与庸,蜀、羌、髳(máo)、微、卢、彭、濮等八国召开了誓师大会。周武王做了激昂的战前动员。“称(chēng)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尚书》把这篇誓词称作“牧誓”,这八个国家被称为“牧誓八国”。、

而此时,攸侯喜的勤王大军正马不停蹄,奔驰在通往朝歌的大路上。

商纣王见援军不到,只好东拼西凑了两三万的奴战俘和奴隶。《史记》说是70万人,但是按照当时的人口情况,基本是不可能的。28日拂晓,双方在牧野展开了决战。《逸周书》记载,姜子牙和百夫长驾驶着战车到阵前挑战,然后指挥着虎贲和戎车,向商军发起了攻击。战斗从早上开始,打了整整一昼夜。最后,商人的奴隶纷纷倒戈,商军大败。《尚书》记载,“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

商纣王见大势已去,就逃回了朝歌城,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fán)于火而死”。 至此,商王朝就从名义上灭亡了。

攸侯喜在途中得到朝歌陷落、纣王自焚的消息,便不再前进,这十多万大军最后去了哪里,一直是个迷。据考证,攸侯喜可能带着这部分,从白令海峡去了美洲。

随后,周武王又让姜子牙率领大军,征伐那些拒不归顺的商朝诸侯。《逸周书》记载,“武王遂征四方,凡憝(duì)国九十有九国,服国六百五十有二”。憝,是灭亡的意思,就是灭掉了99个国家,征服了652个国家。这些大多是一些氏族部落,没有什么战斗能力,基本上是一战而溃。

三、妲己的最终结局

后世有很多人把商朝的灭亡归罪于妲己,那么妲己的结局如何呢?《后汉书》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史记》只写了三个字,“杀妲己”。《世本》倒是简单地总结了妲己的一生。

“纣伐有苏,有办人以妲己女焉。纣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武王杀之,斩以玄戈,悬之小白旗。”

纣王讨伐有苏氏的时候,有苏氏献出了美女妲己。有苏氏的图腾是狐狸,所以《封神演义》就把妲己写成了九尾狐,来迷惑商纣王。商纣王对妲己是十分地宠爱,言听计从,做了不少坏事。武王攻陷朝歌之后,抓住了妲己,用黑色的铜戈把她给杀了,把她的头挂在了白旗的旗杆上。

四、武王伐纣的真实记录-“利簋”

关于武王伐纣,文献上记录得很少,说法也不一。1976年,在陕西临潼出土了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取名叫“利簋”。在“利簋”的底部,镌刻着4行铭文,一共是33个字,记载了武王伐纣的大致过程,所以也叫“武王征商簋”。

铭文写道:“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周武王一昼夜就攻克了殷商,在甲子日的早晨,占领了朝歌。

铸造利簋的人,名字叫“利”。因为在战斗中立了功,武王就赏赐了他一些吉金,也就是青铜。“利”于是就铸造了这件青铜器来彰显他的功绩,并祭告祖先,流传后世。“利簋”是迄今为止人们确切知道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被视为“镇国之宝”。

五、殷商灭亡,传下来商姓和殷姓

殷商灭亡以后,一部分商朝的贵族就用国号作为了氏,称为商氏,尊奉商汤为得姓的始祖,被后人称为商氏正宗。

南宋的史书《通志》记载:“成汤灭夏而有天下,以商为国号。后商被灭于周,子孙以国为氏。”

还有一部分人,以殷作为了氏,尊奉“契”为得姓始祖,成为今天殷姓的一个重要来源。

今天,商姓在全国有40多万人口,排名在248位。出自商姓的历史名人有,周代的数学家商高,他编写了中国的第一部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bì)算经》。《周髀算经》主要阐述了盖天说和四分历法,第一次介绍了勾股定理。春秋末年的鲁国人商泽,是孔子72弟子之一。

殷姓在全国有200多万人,排在第114位。出自殷姓的历史名人有,唐朝的开国功臣殷开山,被封为勋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欢迎击“关注”支持。《春秋寻根》,明天继续更新*****

“张”姓的始祖是谁?都有哪些历史名人,为何都没出过皇帝?

张姓,在我国是一个大姓,据公安部统计人口超过7000万,占据总人口的6%!历史上名人众多,如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外交家张仪,汉朝刘邦的得力助手,开国名臣 “汉初三杰”张良,明朝名臣张居正,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晚清重臣张之洞、民国大军阀张作霖,还有玉皇大帝也姓张,等等等等,数不胜数!

关于张姓有两个有趣的神话故事,为什么玉皇大帝会姓张?

一是,姜子牙在封神的时候,有意将玉皇大帝的位置空出来,想自己担任!结果将士十分好奇便问姜子牙: “玉皇大帝的位置空出来,是打算由谁来担当呢?”姜子牙自然不好明讲,我想自己当!于是就推脱说:“自然有人来担任!”,结果众将士众突然跳了一个人出来,激动地坐上玉皇大帝的宝座,原来此人叫“友人”,姓张,也就是后来的玉皇大帝!姜子牙可能想着由众人推选他出来担任,然后千呼万唤始出来,正式上位!没想到的是却被这个叫张友人的小子占了便宜!但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即使盆不要了水也洒了一地,没办法了,只能由这个张友人来当玉皇大帝了!因此姜子牙心生不满,规定既然张姓已经是玉皇大帝,那么人间的皇帝就不能再由姓张的来当了,这也是为什么说张姓的都没出过皇帝的原因!

二是,盘古开天辟地以后,没有好的贤才来管理三界,世间一片混乱。于是太白金星便化身叫花子到人间寻找能治理三界的人才,历尽艰辛终于在一个张姓的寨子发现了一个不错的人才,这个寨子被寨主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和外面乱哄哄的世界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形成鲜明对比!于是姜子牙便邀请这个寨主上天管理三界,此人就是后来的玉皇大帝张友人!

这当然都是神话故事,具体的已经无从考证,也说明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对于自己无法解释的都用神话加以解释!

而关于张姓的起源和历史,目前说法有两种来源

一、 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张挥,为该姓的始祖!这个张挥是黄帝的孙子,因发明了弓箭这种重要武器,被皇帝赐姓张!原文:“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元和姓纂》里记载的跟《新唐书》里的差不多,也是因为 “挥”发明了弓箭,被赐官为“弓正”也称“弓长”,后来以官为氏,后人都姓张!

二、 还有一部分张姓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三国时期诸葛亮赐张姓给云南南蛮酋长龙佑那,他的后代纷纷以张为氏!还有魏国大将张辽,原本姓聂的,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改姓张,世代居住在雁门马邑,也就是如今的山西朔县,此为张姓一个大支!另外还有韩姓、姬等姓人士和乌桓、女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一些少数民族分支也改姓张,是张姓的另一分支!

另外有人说张姓没出过皇帝是因为姓氏本身“弓”和“长”的构字问题,因为“像一个人佝偻着身体,这不符合一个皇帝的王者霸气,所以不能成为皇帝!

貌似这种解释有点牵强,其实历史的发展都有规律可循的,像张姓,我们分析之后你会发现很多都是出自古代的皇族或者大家族,是一个地方的大宗族!而像这种大宗族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容易安逸!反正家里什么都有了,我何必去斗争什么呢?历朝历代农民起义都是那些吃不饱饭的人才起来起义的,很少有富人或者当官的站出来说我要起义的。

一方面他们本身很富足,不需要斗争他们就过得很好,没有必要去干掉脑袋的事情。还有家大业大的,谁会愿意背上整个家族的命运去赌一个概率很小的事情呢?另一方面像这种大宗族一般宗族法规家教什么的都非常严谨,传统是儒家思想都是根深蒂固的,所以一般也不会干出很出格的事情,更不用提起义这种会连累三族的事情了!

张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张姓的由来

张姓是中国三大姓氏之一历史久远生生不息。在人口排列上张姓稳居第三位,仅次于王、李二姓,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7.13%,总人口大约在9500万,所以张姓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之一。

一、张姓的起源

一是出自黄帝之后,挥为始祖。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这支张氏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最早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即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祠附近,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

二是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春秋时由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所建的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

三是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据《读史方舆纪要》所载,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元末蒙古将领伯颜帖木儿,英勇善战,归明朝后,被明太祖赐张姓。另有女真族人咎卜也被明太祖赐姓张。又据《三国志魏志》所载,魏国大将、晋阳侯张辽,本姓颞,后改为张氏,世居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后成为大姓。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的。如三国时乌桓族中张姓是贵姓;十六国时,后赵政权中,也有许多羯族张姓。另外女真族中颜盏氏、赤盏氏等在明朝时也有改张姓的。汉初,张姓中开始融入了大量的北方民族的血液,这些民族包括汉唐时期的匈奴、羯、高丽、鲜卑、回纥、契丹、突厥沙陀和蜀地巴人,还有金时女真人、宋时西夏党项人、元时蒙古人、清时满洲人等。尤其在东北地区,近代的满洲各族人迫于生存大批改姓张,使北方地区的张姓人口更快速地增长,这些外族张姓多数很快被同化成为汉族。

二、张姓的分布和迁移

张姓人口在全国分布范围较广,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张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5%,其次分布于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黑龙江、湖北六省,又集中了28.5%。河南居住了张姓总人口的10.1%,为当代张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张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张姓区。

三、图腾和文化

张的本义是使弓弦,把弦绷在弓上,将要开弓,与弛相对。张,在金文中是一幅弓上已经安置好了箭的形状。引申为开弓,上弦,捕捉,伸展等意义。张,也是星名。张星属于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有星六颗。其天象的排列形状似弓,称为孤星,亦称天之弓。是擅长制造弓箭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图腾,进而成为氏族名、地名和姓氏。

郡望和堂号是张姓中重要的传统文化,郡望共有26个,分别是清河郡、范阳郡、太原郡、京兆郡、南阳郡、敦煌郡、安定郡、襄阳郡、洛阳郡、河东郡、始兴郡、冯翊郡、吴郡、平原郡、河间郡、中山郡、魏郡、蜀郡、武威郡、犍为郡、沛郡、梁郡、汲郡、高平郡、河内郡、上谷郡。其中以清河郡最为著名,《张氏统宗世谱》中记载: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清阳,后改清河郡。

《水经注》中也有记载:清河源起河南北部,流经今日河北威县以下开始称清河。虽然隋代以后,古老的清河因黄河无数次改道而被湮没,河流转入地下,但因这条河流而得名的清河县名却沿用至今,并且养育了张姓的世代子孙。自汉至唐,因清河的张姓名人辈出,并以多出宰相、状元而闻名,被誉为宰相之城、状元之乡。

堂号则更是有136个之多。其中清河堂为总堂号,百忍堂等为分堂号。百忍堂号典出唐朝的张公艺,山东寿张(今属东平)人,善于治家,九世同堂,在当时的世风中影响很大。唐高宗封祭泰山时到山东,特意上张公艺家,问其治家之本末。张公艺在纸上写下一百个忍字呈献在高宗面前,高宗很是惊喜和佩服,嘉奖张公艺一百匹绸缎。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你气质那么好还来看小甲的文章,喜欢历史和房产知识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小甲,每天都会更新好文章哦^_^

殷氏溯源与迁徙

本刊专稿 殷发国 殷培续

殷姓起源距今约3000多年。据《广韵》、《姓解》、《中华姓府》等多种权威史籍记载,殷氏起源多元而井然有序。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源流。即主要出自古姬姓分支子姓、地域水名和部分少数民族。

始祖殷契

殷契,乃帝喾之子。商部族始祖为契,据传契是其母简狄吞食燕子的卵而怀孕所生,故被赐为子姓。契在舜帝之时任司徒,掌管教化,后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即今河南商丘地区的西南。其裔孙成汤灭夏后建立了商朝。其间五次迁都,十传至后代盘庚时,又由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一带),故名殷商,契被后人称为殷契。

“殷墟”石碑

源流之一:夏朝末年,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从今河南东部的商丘西迁到殷水流域。灭掉夏朝,建立新的国家,国名因他当时居住于商而称商,又以建国于殷水流域而称殷,所以商殷其实是一个朝代。此后,殷朝家业相传,立国近500年,直至公元前十一世纪被周朝取代。亡国后的商汤为了纪念故国,便以国名“殷”作为自己的姓氏,殷姓便这样固定下来。此外殷契的后裔中还有一支分封北磤,武灭商是在公元前1122年前后,该支殷氏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古时殷字最初读yi,春秋末期改读yan,到了唐朝以后改读yin,一直延续至今。到了宋代,因避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名讳,许多殷氏族人皆改殷氏为汤、商、戴、林氏等。

源流之二:殷姓出自水名。在今河南省中南部有一条河叫颖河,古代称溵水,亦称殷水、隐水或称大殷河。居者以水名为氏,即殷氏。

源流之三:殷姓出自少数民族基因的流入。历史上,殷姓与其他姓氏一样,在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交流中,互有基因的流动。满族、回族、彝族、黎族、壮族、朝鲜族、藏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殷氏族人分布。

迁徙分布

殷氏发祥于河南商周秦汉时期,大多居于河南武陟、沁阳一带,汉朝初期迁汝南,后又移居西华,并以此为中心,不断繁衍,发展成为一支较大的家族。少数精英南迁江苏、四川等地。两晋南北朝时期,河南长平之殷氏发展迅速,并发展为殷氏陈郡郡望。此际由于战争连绵不断,加之自然灾害的侵袭,以及官职调遣等原因,殷氏又有人南迁至今江苏镇江、安徽休宁、江西南昌等江南之地。

殷商文化遗址——摘星台

明初,山西省殷姓亦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由洪洞大槐树迁民的殷姓至清末其后裔分布在河南、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这一时期,殷氏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清朝时期,殷氏人有渡海赴台、扬帆南洋者,并有山东、河北之殷氏闯关东谋生定居东三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殷姓人口逐步发展到近170万,为全国第104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4%。

历史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了历代殷姓名人75名。这些名人有勤奋读书走上仕途的,有智勇双全成为军队武将统帅三军的,有足智多谋辅佐朝廷成为帝王重臣的,有多位文学家、美术家、医学家、天文学家等。如秦汉的殷通、殷嘉、殷丹、殷馗、殷亮,三国的殷礼、殷基、殷巨,晋朝的殷浩、殷羡、殷仲堪、殷景仁等,南北朝的殷蒨、殷淳、殷芸、殷钧、殷不害等,唐朝的殷开山、殷峤、殷侑、殷尧藩等,宋朝的殷澄等,明清的殷谦、殷云霄、殷尚质、殷迈、殷正茂、殷元福、殷树柏、殷化行等,以及朔州殷氏先贤殷府、殷体信、殷体智、殷台杰、殷光裕等。当代殷氏名人更是数不胜数,分布在全国各行各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朔州殷氏迁徙

殷氏迁朔的时间、原因及其身份。有两方面资料可以详释:一是清道光五年(1825年)重修的《朔州殷氏家谱》,在其序言部分有明确的记载:“殷氏原籍系湖广荆州府公安县人,明初从戎至朔,乃家焉”。二是道光五年(1825年)后寨村殷成基、殷润基(均为殷府祖九世孙)为其父殷灯(八世)、母(张氏)镌刻的“创立新茔碑序”中记载:“殷氏本湖北荆州府公安县人也。明初从征有功,封授指挥使,遂家于朔焉”。两处史料记载互为印证,完全吻合,充分表明:朔州殷氏明朝初年,以军人身份从湖北公安县来朔定居。

明初殷氏先祖的身份是军人,职位如何?道光五年《朔州殷氏家谱》没有记载,而葬于后寨的殷灯(八世)墓碑有“封授指挥使”的记述。指挥使是明代初期开始设立的军事指挥职务,为卫所一级的最高指挥官,5600人为一卫。由此可见明初朔州殷氏先祖地位显赫。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登基建立明朝,但元朝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割据政权死灰复燃。在统一北方的重大战役中,殷氏先祖带兵打仗,智勇双全,为北伐军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封授指挥官,执掌朔州地方军事大权,其家眷随之来朔安家落户。明洪武元年至今泱泱650余年,尽管朝代四易,但迁朔殷氏兴旺发达,阖族繁衍播迁。

英豪辈出

明初殷氏先祖迁朔后的数代辉煌历史,可惜因清顺治年间丢失家谱而失去记载。从明代中后期,有明确记载的始祖殷府开始,有几十位殷氏先人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为国家稳定和地方安宁做出巨大贡献,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

殷府明代中期出生,军人身份,因带兵打仗屡立战功,被授予指挥同知,诰赠荣禄大夫。殷府之后荫袭数代都享受封官待遇。如二、三、四、五世的殷有续、殷体仁、殷珍、殷士锳都出任朔州指挥同知,在抵御流寇侵犯、保卫塞北、维护本州社会治安中屡立战功。此外,据《朔州志》记载:三世殷体智、四世殷维辐、五世殷士锦、殷士锐均在军界担任要职,功绩卓著,因而被朝廷诰赠、诰封、勅授荣禄大夫等功名,享有盛誉。殷府、殷体仁、殷体信、殷士锳的妻子均封为一品夫人,殷氏数位为宗室仪宾,婚配明代朱氏王子之千金小姐,光宗耀祖。

特别是三世殷体智在任千户、指挥同知统兵执行本州防务时,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英年早逝,30多岁即为国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三世殷体信从小在家庭的良好教育下,习文练武,进士及第,由此步入仕途。先后任朔州巡捕、千户指挥,出色地完成任务。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开始,蒙古族的俺答汗率兵南犯,明政府为了防备其袭击,先后在甘肃、宁夏、固原、延绥、大同、宣府、蓟州、辽东、太原九个军事要地,派重兵驻守,称为“九边”。“九边”最高军事统帅为总兵,由皇帝亲自选将任命。嘉靖帝任命殷体信为固原总兵。他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在与李自成的军队作战中,身先士卒,率部奋勇杀敌,战死疆场。其事迹被载入《山西通志》、《朔平府志》、《朔州志》等多部史籍。

文星荟萃

明清时期,朔州殷氏家族注重习武,英豪辈出;崇尚读书,以文兴家。正如旧谱所说朔州殷氏“文武科第,廷贡廪庠”,比比皆是,是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之家、文韬武略之族。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殷氏家族各类科举考试成绩卓著。其中进士(含武进士)2人,举人(含武举人)5人,监生6人,贡生、岁贡生等12人,武生4人,廪生3人,增生4人,庠生46人。这在朔州当时的各个家族中是少见的,尤其是有2人登上科举考试的最高峰。

三世殷体信自幼学文练武,文成武就,为明朝末年进士。步入仕途后,升任镇守一方的总兵。七世殷台杰眉清目秀,聪明伶俐,自幼发奋苦读,立志成才,15岁便可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八股文启承转合,环环相扣,结构严谨,文词优美,主题突出,立意高远,深得考官赞誉,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中进士,被委任河东盐运司教授,候补知县。八世殷肇培,贡生出身,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闻名乡邻,常为乡人题词题字,排忧解难,为殷氏的杰出代表。

因古代实行“学而优则仕”,所以殷氏学位较高的读书人都做了不同类型的官,成就了各自的事业,也充分表明,明清时期殷氏家族,在朔州系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

痛失家谱

顺治五年(1648年)十二月,大同总兵姜瓖反清,派兵攻打朔州。朔州守备张楹暗与姜瓖联系,里应外合,举行起义,杀死知州王家珍,迎接姜瓖部队入城,奉张楹为总兵。清政府镇压起义军,顺治六年(1649年)八月,清将满达海、瓦克达进攻朔州,张楹总兵率城内军民与清军激战,终因寡不敌众,孤军无援而败。清军攻入州城,张楹阵亡,州城人民惨遭血洗。这段历史道光年间《朔州殷氏家谱》记载:“惜余殷氏至国朝破朔失谱,世录无稽,即以府为始祖,府祖以前不可得而述焉”。后世只能以明初来朔先祖之后数代的殷府作为始祖重修家谱了。试想,如果不“失谱”,殷府之前的先祖世系脉络清晰,功名史迹跃然纸上。

两祖间隔

要论清楚明初迁朔殷氏先祖与立谱始祖殷府相距多少年?相隔几代人?只有先考证殷府何时出生,便可推算出来。

殷府何时出生,现有资料没有记载。根据雍正《朔州志》“人物志”关于殷体信(三世)崇祯初年任固原总兵时的年龄推算,殷府应为1565年前后出生。殷体信任北方“九边”之一固原总兵阵亡时间为崇祯十六年(1643年),阵亡时年龄为30岁左右。也就是说殷体信出生于1614年。此时殷体信父亲殷有续应为20岁左右,殷体信祖父殷府此时应为50岁左右。时间前移50年,1565年左右应为立谱始祖殷府出生时间,与明初迁朔先祖(1368年左右)约相隔200年、10代人。

居地迁徙

明初先祖从湖北公安来朔镇守,一定会把家安到朔州城内,这和殷体信坟茔在北邢家河的记载也相吻合。雍正《朔州志》记载:“固原总兵殷体信坟茔在城北北邢家河崖上,有碑记”。古代建茔择其近,讲究阴阳风水。北邢河距州城仅三里远,当年殷氏家居城内,把坟茔建在离家较近,且背山面水的北邢家河崖上,自然在情理之中。

那么,朔州城内的殷氏何时何故迁往各地,朔州各村殷氏现有的历史资料没有明确的记载,此次修谱据多方考证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出于安全考虑。先祖来朔时官职显赫,家居城内,但朔州是北方重镇,历代多有战事,为兵家必争之地,把家安在城内不如乡下安全,所以就迁居在离城较近的村庄,殷氏可乘车马入城处理公务。

第二种可能,为生活所迫。随着殷氏家族的不断发展壮大,部分家庭以农为生,朔州城附近人稠地窄,生活困难,迁居到土地较多、水源丰富较远村庄的可能性较大。如迁居窑子头、后寨、井子窊、祝家庄等村。

第三种可能,战乱原因。如前所述,顺治五年(1648年),大同总兵姜瓖反清,派部将姚举进攻朔州,将知州王家珍和通判杨逵杀死。清军入城后烧杀掠抢,城内军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据考证,居住在城内的殷氏先祖很可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不然家谱怎能丢失。可能这时居住在城内的殷氏族人迁居较偏远的金土梁、西辛庄村、歇头场等村,以避免战乱伤害。

源远流长

朔州殷氏先祖从湖北公安迁来,已有约650年的历史,繁衍播迁至今,已由单枪匹马,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较大的家族群体。殷氏族人聚居之地,由最初单一的朔州城内,扩展到周边村落(甚至更远)。不少精英,思路开阔,志存高远,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据粗略统计,2018年朔州殷氏已发展到3000人以上(只是根据已知情况估计。尚有许多情况需进一步考究,比如:怀仁一带的殷氏,是否为始祖殷府次子殷有庆的后裔,殷府五世孙殷士锦的后裔迁往何处等等),其中的高级人才、优秀企业家比比皆是,他们都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为社会做出贡献,也为殷氏宗族增光添彩。

殷氏溯源与迁徙

本刊专稿 殷发国 殷培续

殷姓起源距今约3000多年。据《广韵》、《姓解》、《中华姓府》等多种权威史籍记载,殷氏起源多元而井然有序。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源流。即主要出自古姬姓分支子姓、地域水名和部分少数民族。

始祖殷契

殷契,乃帝喾之子。商部族始祖为契,据传契是其母简狄吞食燕子的卵而怀孕所生,故被赐为子姓。契在舜帝之时任司徒,掌管教化,后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即今河南商丘地区的西南。其裔孙成汤灭夏后建立了商朝。其间五次迁都,十传至后代盘庚时,又由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一带),故名殷商,契被后人称为殷契。

“殷墟”石碑

源流之一:夏朝末年,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从今河南东部的商丘西迁到殷水流域。灭掉夏朝,建立新的国家,国名因他当时居住于商而称商,又以建国于殷水流域而称殷,所以商殷其实是一个朝代。此后,殷朝家业相传,立国近500年,直至公元前十一世纪被周朝取代。亡国后的商汤为了纪念故国,便以国名“殷”作为自己的姓氏,殷姓便这样固定下来。此外殷契的后裔中还有一支分封北磤,武灭商是在公元前1122年前后,该支殷氏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古时殷字最初读yi,春秋末期改读yan,到了唐朝以后改读yin,一直延续至今。到了宋代,因避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名讳,许多殷氏族人皆改殷氏为汤、商、戴、林氏等。

源流之二:殷姓出自水名。在今河南省中南部有一条河叫颖河,古代称溵水,亦称殷水、隐水或称大殷河。居者以水名为氏,即殷氏。

源流之三:殷姓出自少数民族基因的流入。历史上,殷姓与其他姓氏一样,在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交流中,互有基因的流动。满族、回族、彝族、黎族、壮族、朝鲜族、藏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殷氏族人分布。

迁徙分布

殷氏发祥于河南商周秦汉时期,大多居于河南武陟、沁阳一带,汉朝初期迁汝南,后又移居西华,并以此为中心,不断繁衍,发展成为一支较大的家族。少数精英南迁江苏、四川等地。两晋南北朝时期,河南长平之殷氏发展迅速,并发展为殷氏陈郡郡望。此际由于战争连绵不断,加之自然灾害的侵袭,以及官职调遣等原因,殷氏又有人南迁至今江苏镇江、安徽休宁、江西南昌等江南之地。

殷商文化遗址——摘星台

明初,山西省殷姓亦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由洪洞大槐树迁民的殷姓至清末其后裔分布在河南、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这一时期,殷氏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清朝时期,殷氏人有渡海赴台、扬帆南洋者,并有山东、河北之殷氏闯关东谋生定居东三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殷姓人口逐步发展到近170万,为全国第104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4%。

历史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了历代殷姓名人75名。这些名人有勤奋读书走上仕途的,有智勇双全成为军队武将统帅三军的,有足智多谋辅佐朝廷成为帝王重臣的,有多位文学家、美术家、医学家、天文学家等。如秦汉的殷通、殷嘉、殷丹、殷馗、殷亮,三国的殷礼、殷基、殷巨,晋朝的殷浩、殷羡、殷仲堪、殷景仁等,南北朝的殷蒨、殷淳、殷芸、殷钧、殷不害等,唐朝的殷开山、殷峤、殷侑、殷尧藩等,宋朝的殷澄等,明清的殷谦、殷云霄、殷尚质、殷迈、殷正茂、殷元福、殷树柏、殷化行等,以及朔州殷氏先贤殷府、殷体信、殷体智、殷台杰、殷光裕等。当代殷氏名人更是数不胜数,分布在全国各行各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朔州殷氏迁徙

殷氏迁朔的时间、原因及其身份。有两方面资料可以详释:一是清道光五年(1825年)重修的《朔州殷氏家谱》,在其序言部分有明确的记载:“殷氏原籍系湖广荆州府公安县人,明初从戎至朔,乃家焉”。二是道光五年(1825年)后寨村殷成基、殷润基(均为殷府祖九世孙)为其父殷灯(八世)、母(张氏)镌刻的“创立新茔碑序”中记载:“殷氏本湖北荆州府公安县人也。明初从征有功,封授指挥使,遂家于朔焉”。两处史料记载互为印证,完全吻合,充分表明:朔州殷氏明朝初年,以军人身份从湖北公安县来朔定居。

明初殷氏先祖的身份是军人,职位如何?道光五年《朔州殷氏家谱》没有记载,而葬于后寨的殷灯(八世)墓碑有“封授指挥使”的记述。指挥使是明代初期开始设立的军事指挥职务,为卫所一级的最高指挥官,5600人为一卫。由此可见明初朔州殷氏先祖地位显赫。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登基建立明朝,但元朝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割据政权死灰复燃。在统一北方的重大战役中,殷氏先祖带兵打仗,智勇双全,为北伐军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封授指挥官,执掌朔州地方军事大权,其家眷随之来朔安家落户。明洪武元年至今泱泱650余年,尽管朝代四易,但迁朔殷氏兴旺发达,阖族繁衍播迁。

英豪辈出

明初殷氏先祖迁朔后的数代辉煌历史,可惜因清顺治年间丢失家谱而失去记载。从明代中后期,有明确记载的始祖殷府开始,有几十位殷氏先人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为国家稳定和地方安宁做出巨大贡献,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

殷府明代中期出生,军人身份,因带兵打仗屡立战功,被授予指挥同知,诰赠荣禄大夫。殷府之后荫袭数代都享受封官待遇。如二、三、四、五世的殷有续、殷体仁、殷珍、殷士锳都出任朔州指挥同知,在抵御流寇侵犯、保卫塞北、维护本州社会治安中屡立战功。此外,据《朔州志》记载:三世殷体智、四世殷维辐、五世殷士锦、殷士锐均在军界担任要职,功绩卓著,因而被朝廷诰赠、诰封、勅授荣禄大夫等功名,享有盛誉。殷府、殷体仁、殷体信、殷士锳的妻子均封为一品夫人,殷氏数位为宗室仪宾,婚配明代朱氏王子之千金小姐,光宗耀祖。

特别是三世殷体智在任千户、指挥同知统兵执行本州防务时,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英年早逝,30多岁即为国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三世殷体信从小在家庭的良好教育下,习文练武,进士及第,由此步入仕途。先后任朔州巡捕、千户指挥,出色地完成任务。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开始,蒙古族的俺答汗率兵南犯,明政府为了防备其袭击,先后在甘肃、宁夏、固原、延绥、大同、宣府、蓟州、辽东、太原九个军事要地,派重兵驻守,称为“九边”。“九边”最高军事统帅为总兵,由皇帝亲自选将任命。嘉靖帝任命殷体信为固原总兵。他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在与李自成的军队作战中,身先士卒,率部奋勇杀敌,战死疆场。其事迹被载入《山西通志》、《朔平府志》、《朔州志》等多部史籍。

文星荟萃

明清时期,朔州殷氏家族注重习武,英豪辈出;崇尚读书,以文兴家。正如旧谱所说朔州殷氏“文武科第,廷贡廪庠”,比比皆是,是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之家、文韬武略之族。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殷氏家族各类科举考试成绩卓著。其中进士(含武进士)2人,举人(含武举人)5人,监生6人,贡生、岁贡生等12人,武生4人,廪生3人,增生4人,庠生46人。这在朔州当时的各个家族中是少见的,尤其是有2人登上科举考试的最高峰。

三世殷体信自幼学文练武,文成武就,为明朝末年进士。步入仕途后,升任镇守一方的总兵。七世殷台杰眉清目秀,聪明伶俐,自幼发奋苦读,立志成才,15岁便可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八股文启承转合,环环相扣,结构严谨,文词优美,主题突出,立意高远,深得考官赞誉,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中进士,被委任河东盐运司教授,候补知县。八世殷肇培,贡生出身,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闻名乡邻,常为乡人题词题字,排忧解难,为殷氏的杰出代表。

因古代实行“学而优则仕”,所以殷氏学位较高的读书人都做了不同类型的官,成就了各自的事业,也充分表明,明清时期殷氏家族,在朔州系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

痛失家谱

顺治五年(1648年)十二月,大同总兵姜瓖反清,派兵攻打朔州。朔州守备张楹暗与姜瓖联系,里应外合,举行起义,杀死知州王家珍,迎接姜瓖部队入城,奉张楹为总兵。清政府镇压起义军,顺治六年(1649年)八月,清将满达海、瓦克达进攻朔州,张楹总兵率城内军民与清军激战,终因寡不敌众,孤军无援而败。清军攻入州城,张楹阵亡,州城人民惨遭血洗。这段历史道光年间《朔州殷氏家谱》记载:“惜余殷氏至国朝破朔失谱,世录无稽,即以府为始祖,府祖以前不可得而述焉”。后世只能以明初来朔先祖之后数代的殷府作为始祖重修家谱了。试想,如果不“失谱”,殷府之前的先祖世系脉络清晰,功名史迹跃然纸上。

两祖间隔

要论清楚明初迁朔殷氏先祖与立谱始祖殷府相距多少年?相隔几代人?只有先考证殷府何时出生,便可推算出来。

殷府何时出生,现有资料没有记载。根据雍正《朔州志》“人物志”关于殷体信(三世)崇祯初年任固原总兵时的年龄推算,殷府应为1565年前后出生。殷体信任北方“九边”之一固原总兵阵亡时间为崇祯十六年(1643年),阵亡时年龄为30岁左右。也就是说殷体信出生于1614年。此时殷体信父亲殷有续应为20岁左右,殷体信祖父殷府此时应为50岁左右。时间前移50年,1565年左右应为立谱始祖殷府出生时间,与明初迁朔先祖(1368年左右)约相隔200年、10代人。

居地迁徙

明初先祖从湖北公安来朔镇守,一定会把家安到朔州城内,这和殷体信坟茔在北邢家河的记载也相吻合。雍正《朔州志》记载:“固原总兵殷体信坟茔在城北北邢家河崖上,有碑记”。古代建茔择其近,讲究阴阳风水。北邢河距州城仅三里远,当年殷氏家居城内,把坟茔建在离家较近,且背山面水的北邢家河崖上,自然在情理之中。

那么,朔州城内的殷氏何时何故迁往各地,朔州各村殷氏现有的历史资料没有明确的记载,此次修谱据多方考证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出于安全考虑。先祖来朔时官职显赫,家居城内,但朔州是北方重镇,历代多有战事,为兵家必争之地,把家安在城内不如乡下安全,所以就迁居在离城较近的村庄,殷氏可乘车马入城处理公务。

第二种可能,为生活所迫。随着殷氏家族的不断发展壮大,部分家庭以农为生,朔州城附近人稠地窄,生活困难,迁居到土地较多、水源丰富较远村庄的可能性较大。如迁居窑子头、后寨、井子窊、祝家庄等村。

第三种可能,战乱原因。如前所述,顺治五年(1648年),大同总兵姜瓖反清,派部将姚举进攻朔州,将知州王家珍和通判杨逵杀死。清军入城后烧杀掠抢,城内军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据考证,居住在城内的殷氏先祖很可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不然家谱怎能丢失。可能这时居住在城内的殷氏族人迁居较偏远的金土梁、西辛庄村、歇头场等村,以避免战乱伤害。

源远流长

朔州殷氏先祖从湖北公安迁来,已有约650年的历史,繁衍播迁至今,已由单枪匹马,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较大的家族群体。殷氏族人聚居之地,由最初单一的朔州城内,扩展到周边村落(甚至更远)。不少精英,思路开阔,志存高远,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据粗略统计,2018年朔州殷氏已发展到3000人以上(只是根据已知情况估计。尚有许多情况需进一步考究,比如:怀仁一带的殷氏,是否为始祖殷府次子殷有庆的后裔,殷府五世孙殷士锦的后裔迁往何处等等),其中的高级人才、优秀企业家比比皆是,他们都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为社会做出贡献,也为殷氏宗族增光添彩。

殷姓人看过来,古时的不同起源,不仅仅来源于殷商遗民

在河南淇县的淇水河畔,矗立着一座古墓,墓的主人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商朝末代君主,帝辛,也就是后世人所称的商纣王。古墓的旁边有一个村子,叫河口村,如今还居住着为数不多的殷姓人。他们一直信奉自己是殷商血脉,因年代已久,祖上更无从考证,但是他们祖祖辈辈都守护着帝辛墓,所以就奉帝辛之子武庚为祖。

殷作为姓氏,在古代,读三个音,一个读“yi”,一个读“yan”,到了唐朝以后才都念成“yin”。这是因为殷这个姓氏的起源不同,读音也就不同。

殷姓的来源之一是源于子姓,是帝喾之子,殷契之后。传说殷契之母简狄是帝喾的次妃。一天,她与同族妇人们在河边洗漱,见玄鸟卵,简狄取而吞之,运而生契。

周灭殷商后,其子孙后裔为了纪念其祖,以国号为姓,从此才有殷姓,尊契为其得姓始祖,称殷契,这一支就是商朝王室后裔,殷商王族血脉。而这一支,在古时并不是读“yin”,而是念“yi”。

其二,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

禹州今河南颍川,自古就有殷水。原居者由以水名为姓氏者。

而这一支殷姓,他们的姓氏读“yan”。但史书及殷氏族谱中,尚未发现有缘于此的殷姓支脉。

其三也是源于子姓。在西周时期,有一个部落叫北殷氏,后来简称殷,这一支是氐族、羌族的祖先,其中有一支融入到了汉族之中,这一支在古时,也读“yan”。

自殷契以来,商作为一个部族最大的一次分化是在因商亡国之后,特别是纣王之子武庚复国失败之后,关于如何处置分布广大且人数众多的殷商遗民是周朝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周公旦吸取武王管理殷商遗民的经验与教训,采取了分化与统一监管相结合的方法。周王室将一部分的臣服于周的殷商贵族以及平民迁徙到了周王朝的腹地,另外把大批顽抗不服的这些殷商遗民迁到了今天的洛阳,实行军事管制。然后周王室又把箕子封到了今天的朝鲜地区,把微子启封到了宋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还有一个政策就是将殷商的一部分遗民的分别赐给了不同的诸侯国管理。最后还有一部分就是将这个殷商王朝原来的巫、祝、卜、史,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当时的知识分子和技术人才调往了镐京,也就是周王室的这个都城。

在这次大规模的迁徙过程中留下了一个沿用几千年的词语“商人”。自周朝建立后。商族人由统治者变成了庶民,习惯奢侈之风的商族人,生活每况愈下,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商族人便纷纷重操就业,到处跑买卖。久而久之,便在周朝族人的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概念,即跑买卖的人都是商族人,后来慢慢的族字也去掉,就称之为商人,并一直沿袭至今。殷商族人在跑商的过程中,逐渐的形成了种族观念,有不少殷商后裔心念故国,采用“殷”或“商”为自己的姓氏,这也使殷姓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殷姓也是向海外移民最早的姓氏。

商朝灭亡后,纣王的叔父箕子率部到了今天的朝鲜半岛,建立了箕子朝鲜。此外还有一个殷姓迁徙海外的传说。相传,在商周大决战即将开始之前,商纣王曾紧急调拨远在山东作战的将军攸侯喜率部回来增援。由于路途遥远,没等大军返回都城,商纣王已经自尽。攸侯喜在得知殷商灭亡的消息后,于是,集中了部下和眷属,共计25个部族,东渡大海,飘向了未知的世界。这些人去了哪里?有人说他们远渡重洋,到达了美洲大陆。